-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通信行业标准(YD) >>
- YD/T 2116-2010 1800MHz 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系统测试方法

【YD通讯标准】 1800MHz 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系统测试方法
- YD/T2116-2010
- 现行
标准号:
YD/T 2116-2010
标准名称:
1800MHz 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系统测试方法
标准类别:
通信行业标准(YD)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1.75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YD/T 2116-2010.Test method for system of 1800MHz SCDMA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system.
1范围
YD/T 2116规定了采用码扩正交频分多址(CS-OFDMA)工作方式的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基站设备、业务汇聚网关设备、系统功能、网络维护管理功能的检测方法。
YD/T 2116适用于采用码扩正交频分多址工作方式、工作频段符合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规定的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网络设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YD/T 1312.10-2007无线通 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第10部分:400/1800MHz SCDMA无线接入系统:基站、直放站、基站控制器及其辅助设备
YDT 1483-2006 无线电设备杂散发射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YD/T 1956-2009 1800MHz 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空中接口技术要求
YD/T 1989-2010 1800MHz 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空中接口测试方法
YD/T 2115-2010 1800MHz 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系统技术要求
IEEE 802.1Q 虚拟局域网(VLAN)协议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下列术语、定义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 2116-2010
1800MHz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系统测试方法
Testmethodfor systemof
1800MHzsCDMAbroadbandwirelessaccesssystem2010-12-29发布
2011-01-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 术语和定义
3.2缩略语…
测试环境
测试参考模型
4.2测试参考点·
4.3测试结构要求
5基站设备测试.
接口测试
功能测试
发射机测试
5.4接收机测试
性能测试·
环境温度试验
电磁兼容性试验
6业务汇聚网关设备测试·
接口测试-
功能测试-
性能测试
6.4环境温度试验:
6.5电磁兼容性试验
7系统功能测试
8网络维护管理能力测试-
配置管理功能
8.2故障管理功能
性能管理功能
安全管理功能
附录A(规范性附录)测试设备要求-附录(规范性附录)
附录C(规范性附录)
附录D(规范性附录)
常规测试模式·
可接受的测试投备的不确定度·误包率的推导:
TYKAONYKAa
YD/T 2116-2010
YD/T2116-2010
本标准是18(OMHz 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和名称预计如下:a)YD/T1956-20091800MHz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空中接口技术要求b)YD/T1989-20091800MHz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空中接口测试方法c)YD/T2115-20101800MHzSCDMA宽帮无线接入系统系统技术要求d)YD/T2116-20101800MHz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系统测试方法e)YD/T2117-20101800MHz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终端技术要求f)YD/T2118-20101800MHz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终端测试方法g)1800MHz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直放站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随差技术的发展,还将制定后续的拥关标推,本标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化准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标雅起草单位: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T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一鸣、许瑞锋、主晓磊、宋永亮、龚达宁、党梅梅、张莉、李莉莉。H
本标准的发布机构提请意如下事实引言
YD/T2116-2010
声明符合本标准时,可以使用涉及第4章中有关VoLP架构:5.2中有关切换方法、vlan、无线资源管理:5.5中有关码扩正交频分多址的相关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对于专利的范国、有效性和验证资料不提出在何看法。专利持有人已向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保证,他愿意同任何中请人在合理和非歧视的条款和条件下,就使用授权许可证进行谈判。在这方面,该专利持有人的声明已在本标准的发布机构备案。有关资料可从以下地址获得:
专利持有人姓名:北京信贼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东北旺西路8号中关村软件园7号楼信威大厦请注意除上述已经识别出的专利外,本标准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应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TYKAONYKACa
1范围
1800MHz S+DMA 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系统测试方法
YD/T 2116-2010
本标准规定了采用码扩正交频分多址(CS-OFDMA)工作方式的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基站设备、业务汇案网关设备、系统功能,网络维护管理功能的检测方法。本标推适用于采用定扩正交频分多址工作方式,工作频段符合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规定的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网络设备。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推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YD/T1312.10-2007无线道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第10部分:400/1800MHzSCDMA无线接入系统:基站、直放站、基站控制器及其辅助设备YD/T 1483-2006
YD/T 1956-2009
YD/T1989-2010
YD/T 2115-2010
EEE 802.1Q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无线电设备杂散发射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1800MHz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空中接口技术要求180OMHz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空中接口测试方法1800MHz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系统技术要求虚拟局域网(VLAN》协议
下列术语、定义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3.1术语和定义
基站Base Statior
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中的基站指基站收发信机、天馈系统。3.1.2
SCDMA接入服务网SASN
SCDMA宽带无线接入服务网由基站、业务汇聚网关和用户数据库、鉴权中心等设备或模块构成。3.1.3
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
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由SASN构成。3.1.4
网管控制平台
一台安装专有网管控制软件的中脑,通过电脑与被测基站的连接线,可以控制被测基站产生不同类型的测试信号,满足测试的需要。1
YD/T 2116-2010
缩略语
测试环境
Addre ss Resolution ProtocolAuthentication Center
Base Station
Connectivity Service NetworkDymamic Hast Configuration ProtocofDifferentiated Services CodepointEquipment Management System
Media Gateway
Packet Error Rate
Public Switch TelephoneNetworkQuad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Quality of Service
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Resolution Band Width
Real Mean Squgre
Radia Network ManagementSystemRepeater
Receive/Transmit Transition GapService Access Gateway
SCDMA Access Ser vice NetworkSynchronous CDMA
Signal Gateway
Session Initial Protocol
Short Message Cente
Signal Noise Ratio
Soft Switch
Tinie Division Duplex
Transmit/Receive Transition GapUser Database
UserTerminal
Video Band Width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测试参考模型
地址解折协议
认证中心
连接业务网
动态主机分配协议
差分服务编码点
设备管理系统
媒体网关
误包率
公共交换电话网
正交幅度调制
服务质量
四相相移键控
分辨率带宽
真均方根
无线网络管理系统
直放站
接收/发送转换间隔
业务汇聚网关
SCDMA 接入服务网
同步码分多址
信令网关
会话初始协议
短消息中心
信噪比
软交换机
时分双工
发送/接收转换问隔
用户数据库
用户终端
视频带宽
虚拟局域网
图1为SCDMA宽带光线接入系统功能参考模型,系统采用点到多点拓扑结构,由用户终端(T)、SCDMA接入服务网等逻辑实体组成。SCDMA接入服务网(SASN)为接入到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TYKAONYKa
YD/T2116-2010
统的用户提供完整的无线接入网络功能,由一个或多个基站,一个或多个SAG、AUC和UDB等功能模块组成,SASN对外连接到不同的业务网络,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等业务。So
测试参考点
空中接口
SS/WG/SC
SCP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餐考模型网练侧接口
网管接口
图2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测试配量测试在图2所示的接口进行,空中接口,网络谢接口,网管接口均为被测接口。空中接口:基站与终端之间的空中接口,基站设备的射频测试在基站的关线端口进行:网络接口:SCDMA接入服务网与核心网的接口,包括SAG与软交换之间的SIP接口和BS与CSN之间的以太网接口;
网管接口:网管系统对SCDMA接入服务网实体实施管理的接口。4.3测试结构要求
4.3.1测试环境条件
测试应在表1所示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带规测试条件应该介于下述最低值与最商值之间,极限测试条件根据厂商提供的设备规格按表1相关规定确定。表 1 测试环境参数
剩减环境温度
试相对湿度
电源供电
试大气压力
常温条件要求
15'C~35'℃
45%~75%
厂家给出的标称值
AC220V
86~-106kPa
室外1
-20℃~50℃
5%~95%
AC220V±44V
4555Hz
本标准不做规定
极限亲件
室外2
-40℃55℃
5%~95%
AC220Y ±44Y
45-55Hz
3℃~30℃
40% ~~80%
AC220Y±44V
45-55Hz
YD/T 2116-2010
4.3.2测试仪表要求
测试设备要求见附录A。
4.3.3测试模式要求
测试模式要求见附录B。
4.3.4可接受的测试设备的不确定度可接受的测试设备的不确定度见附录C。4.3.5测试环境设备配重要求
基本网络的配再要求
在进行设备测试之前,要求完成测试环境数据的设置。参与测试的设备,应根据图1所示构成基本网络的组合,调整参与测试设备的参数,使得整个测试网络工作正常。
4.3.5.2射频测试配量要求
a)基站发射机无论采用单关线端口还是采用多天线端口,均采用对单个射频通道的测量。对于多个天线端口设备:除测试端口外,其他天线端口加上匹配负载,b)基站测试时,应将其工作载波信道依次设置在有效工作频率范围的高中低3个测试频率点上分别进行。
测试工作频段
本标准适用频段为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分配给该系统的现行规定,工作频段是设备在满足本规范的全部指标要求的情况下的实际工作频率范围,设备可根据需要使用工作频段的全部和部分。工作在1800MHz频段的SCDMA的无线设备(用户终端和基站)工作频段为1785MHz~1805MHz。载波起始频率以250kHz为基本单位可调。4.9.7测试说明
凡涉及误包率(PER)的测试,误包率(PER)的统计包的长度不小于10000包,最大误包个数不超过 83,见附录 D。
5基站设备测试
5.1接口测试
5.1.1空中接口测试
空中接口应符合 YD/T 1956-2009的规定。空中接口协议的测试方法按照YD/T1989-2009《1800MHz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空中接口测试方法的规定。
5.1.2以太网接口测试
5.1.2.1指标要求
a)10/100BaseT接口应对仪表发送的信号正确响应。b)10/100BaseT接口些支持10Mbits和100Mbit/s速率白协商。c)10/100BaseT接口应支持支持全双工工作方式。5.1.22测试配量
见图3。
TTYKAONYKAa
5.1.2.3测试步骤
技测设备
10/100BaseT接口
图3Etherne接口测试配置
a)按照图3连接电路,配置被测设备的接口参数;网络分析仪
YD/T2116-2010
b)由网络分析仪向被测设备发送以太测试包或者PING测试包,检查设备是否能够正确相应:c)网络分析仪设置为自协商(AutoNegotiation)模式,被测设备自协商为100Mbit/s,全双工工作模式:
d)网络分析仪和被测设备均设置为100Mbius,全双工工作,检查被测设备的100BaseT接口是否工作正带。
以太网接口传输距离测试
5.1.3.1指标要求
在线径为0.4~~0.6mm的五类非屏蔽线、实际长度为100m的情况下能正常传输数据,没有误码。5.1.3.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见图3。
5.1.3.3测试步骤
a)按照图3连接电路:
b)将被测设备通过一根100m的网线与网络分析仪相连:c)被测设备与网络分析仪之间进行长时间的数据传输,检查是否有误码。5.2功能测试
5.2.1带宽限制
5.2.1.1测试目的
测试系统的带宽限制能力。
5.2.1.2测试配置
见图4。bzxZ.net
接口A
0/100BaseT接口
性能分析仅人
接口B
10/100BascT接口
性能分析仪升
图4带宽限制测试配重
5.2.1.3测试步骤
a)如图4正确配置性能分析仪A和性能分析仪B,使性能分析仪B能够PING通性能分析仪A:b)设定终端用户最高上行/下行接入速率值分别为MAXup、MAXdown;c)性能分析仪B停止发送PING包,性能分析仪A发送目的IP地址为性能分析仪B的IP测试包5
YD/T2116-2010
速率为提供该用户的最高下行接入速率MAXdown,发送时间为1min:d)停止发送IP测试包。性能分析仪A接收到的IP测试包的速率应为MAXdown;e)性能分析仪A发送目的IP地址为性能分析仪B的IP测试包,速率高于MAXdown50%,发送时间为Imin:
f)停止发送IP测试包。性能分析仪B接收到的IP测试包的速率应为MAXdown:g)性能分析仪B发送目的IP地址为网络性能分析仪A的IP测试包,速率为提供给该用户的最高上行接入速率MAXup,发送时间为1min:h)停止发送IP测试包,性能分析仪A接收到的IP测试包速率应为MAXup:i)性能分析仪B发送目的IP地址为网络性能分析仪A的IP测试包,速率高于MAXup50%,发送时间为Imin;
j)停止发送IP测试包,性能分析仪A接收到的IP测试包速率应为MAXup。5.2.2自适应调制功能
5.2.2.1测试目的
本项目用于验证系统是否具备自适应调制功能。5.2.2.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见图4。
5.2.2.3测试步骤
a)按照图4连接电路:通过网管在基站和终端之间配置一条双工链路:b)调整衰减器,使其衰减值较大,系统处于最低阶调制方式c)性能分析仪以当前调制方式下的吞吐量发送数据:d)调整衰减器,逐渐减小嘉减值,通过无线资源管理软件监测信道的调制方式,可以看到调制方式按照QPSK、8PSK、16QAM、64QAM依次变化:e)当调制方式达到64QAM时,调整衰减器,逐渐增加衰减值,通过无线资源管理软件监测信道的调制方式,可以看到调制方式按照64QAM、16QAM、8PSK、QPSK依次变化:f)在调制方式切换过程中,应无丢包,分别对上行和下行测试该功能。5.2.3数据转发
5.2.3.1功能要求
基站支持以太网二层数据转发,提供用户和网络之问的桥接功能。5.2.3.2测试配置
见图5。
10/100Bes-T
分析仪A
接口A
图5数据转发测试配置
TTYKAONYKAa
终端1
终端2
接口B1
10/100Base-T
分析仪B1
接UB2
10/100Base-
分析仪B2
5.2.3.3测试条件
a)网管配置基站正常工作,终端重新注册:YD/T 2116-2010
b)网管分别在终端1和终踏2上配置性能分析仪B1和性能分析仪B2为固定P用户:c)在网管上打开终端桥接功能。5.2.3.4测试步骤
a)按照图5连接电路:基站和资端为1:2配置:b)性能分析仪B1发送日的IP地址为性能分析仪A的P测试包,慎长分别为64byte、1518byte,发送时间为1min:
c)停止发送IP试包。性能分析仪B1发送的P测试包的总数应该与性能分析仪A接收的IP测试包的总数一致,:
d)性能分析仪A发送目的P地址为性能分析仪B2的P融试包,懒长分别为64byte,1518byte,发送时间为1min;
e)停止发送P测试包。性能分析仪A发送出的P测试包的总数应该与分析仪B2接收的IP测试包的总数一致,
f)性能分析仪B1发送目的IP地址为性能分析仪B2的IP测试包,顿长分别为64byte,I518byte:发送时间为1min;
g)停止发送测试包。性能分析仪B1发送出的P测试包的总数与分析仪B2按收的P测试包的总数一致。
5.2.4ARP代理
5.2.4.1功能要求
基站支持通过上行ARP代理功能提供终端间数据业务的桥接功能:同时,基站应可以避择支持下行ARP代理功能以节省空口链路资源。5.2.4.2测试配重
见图5。
5.2.4.3测试条件
a)网管配置基站进入正常工作,终端重新注册:b) 在性能分析仪 B1 和 B2 上分别清除 arp 表。5.2.4.4测试步骤
a)在网管上打开基站“上行桥接功能\b)性能分析仪B1 向B2发送ping包,分析性能分析B1 接收的报文,应该能收到源地址为B2的ARPReply;
c)性能分析仪A抓包分析,基站以太网口没有发送/接收ARP包;d)打开下行ARP代理功能,关闭终端1和终端2:e)性能分析仪A 向B1发送ping包。分析性能分析仪A接收的报文,应该能收到源地址为B1的ARPReply
f)性能分析仪B1抓包分析,收不到性能分析仪A的ARPRequest。7
YD/T 2116-2010
5.2.5广播过滤
5.2.5.1功能要求
a)为防止广播扩散,基站需要支持广播过滤功能,b)下行广播过滤:基站应能够过滤发问终端的广播包。(ARP/DHCP/PPPoE广播报文除外)℃)上行广播过滤:基站应该能够过滤终端上行的广播包。5.2.5.2测试配蛋
见图5。
5.2.5.3测试条件
网管配置基站进入正常工作,终端重新注册。5,2.5.4测试步骤
a)网管打开广播过滤功能:
b)性能分析仪A向A接口发送目的MAC地址为FFFFFFFFFFFF的MAC测试顿(非ARP/DHCP/PPPoF广播报文),性能分析仪B1和B2收不到测试顿:c)性能分析仪 B1向 B1 接口发送日的 MAC 地址为FF FF FF FF FF FF的 MAC测试顿,性能分析仪A收不到测试顿:
d性能分析仪A 向 A 接口发送目的MAC 地址为性能分析仪 B1 MAC地址的 MAC测试恢,性能分析仪B1收到测试顿:
e)网管关闭广播过滤功能:
f)性能分析仪A向A接口发送目的MAC地址为FFFFFFFFFFFF的MAC测试恢,性能分析仪B1和B2能收到翘试顿:
g)性能分析仪B1向B1接口发送目的MAC地址为FFFFFFFFFFFF的MAC测试帧,性能分析仪A能收到测试频。
5.2.6 基于 DSCP 的 QoS
5.2,6.1测试目的
基站应支持基丁-DSCP进行业务优先级分类。5.2.6,2测试配置
见图5。
5.2.6.3测试条件
通过网管系统配置DSCP优先级参数配置。5.2.6.4测试步骤
a)按照图5连接电路:
b)性能分析仪A向性能分析仪B1发起DSCP低优先级的数据流(业务流可以是数据业务流或者语音业务),占满终端的所有带宽:)性能分析仪A向性能分析仪B1发起DSCP高优先级的数据流(业务流可以是数据业务流或者语音业务),在性能分析仪A观察高优先级的数据流将获得绝对优先级。5.2.7VLAN功能
5.2.7.1功能要求
基站应支持IEEE802.1Q规定的VLAN功能,应至少支持基于终端标识的VLAN划分方式。8
TTYKAONYKA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YD通讯标准标准计划
- DZ/T0064.29-2021 地下水质分析方法 第29部分:锂量的测定火焰发射光谱法
- YD/T1757-2008 电信网和互联网管理安全等级保护检测要求
- YD/T1764-2008 IP 网络管理层功能要求
- YD/T1786-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业务保护技术要求
- YD/T1759-2008 非核心生产单元安全防护检测要求
- YD/T1770-2008 接入网用室内外光缆
- YD/T1765-2008 通信安全防护名词术语
- YD/T1121-2001 信息寻呼网络数据传输协议(FLEX 部分)
- YD/T1533.2-2006 固定网多媒体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第2部分:多媒体消息业务接口
- YD/T1460.4-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4部分:微型光缆
- YD/T1460.5-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5部分:高性能光纤单元
- YD/T1785-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总体技术要求
- YD/T1790-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应用层接口技术要求
- YD/T1118.2-2001 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 第2部分:改性聚丙烯
- YD/T1533.1-2006 固定网多媒体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第1部分:多媒体消息中心(MMSC)设备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