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3880.2-2024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 第2部分:力学性能

【国家标准】 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 第2部分:力学性能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9-24 18:44:19
- GB/T3880.2-2024
- 现行
标准号:
GB/T 3880.2-2024
标准名称:
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 第2部分:力学性能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
Wrought aluminium and aluminium alloy plates,sheets and strips for general engineering—Part 2:Mechanical properties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24-04-25 -
实施日期:
2024-11-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pdf .zip下载大小:
6.82 MB
标准ICS号:
冶金>>有色金属产品>>77.150.10铝产品中标分类号:
冶金>>有色金属及其合金产品>>H61轻金属及其合金
替代情况:
替代GB/T 3880.2-2012

部分标准内容:
ICS77.150.10
CCSH 6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880.2—2024
代替GB/T3880.2—2012
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2部分:力学性能
Wroughtaluminium and aluminium alloyplates,sheetsand stripsforgeneralengineering—Part2:Mechanicalproperties2024-04-25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4-11-01实施
GB/T3880.2—2024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GB/T3880《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的第2部分。GB/T3880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一第1部分:一般要求;
一第2部分力学性能;
一第3部分:尺寸偏差。
本文件代替GB/T3880.2一2012《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2部分:力学性能》,与GB/T3880.2一2012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一1×××系,删除了1A97、1A93、1A85牌号的力学性能指标,删除了1080A的O、H12、H22、H14、H24、H16、H26、H18、H112状态和1070A的H111、H112状态的力学性能指标,删除了1050A的H19状态和1145的O、H12、H22、H24、H16、H26、H18、H112状态及1235的OH12、H22、H24、H26状态的力学性能指标,删除了1100的H28状态和1200的O、H111、H12、H19状态的力学性能指标(见2012年版的第2章);增加了1A99的H112状态和1070、1060、1235、1100的H19状态及1050的H111、H19状态力学性能指标,增加了1350的OH112状态和1035的O、H112、H18状态及1A30的O状态与力学性能指标(见第4章)更改了1A90和1070的H112状态和1070的H26状态及1070和1070A的O、H12/H22、H14/H24、H18状态力学性能要求,更改了1060的O、H112、H12、H22、H14、H24、H16、H26状态力学性能要求,更改了1050的O、H16状态及1050和1050A的H112、H12、H22、H14H24、H26、H18状态力学性能要求,和1145的H14及1235的H16、H18状态力学性能要求,更改了1100的O、H112、H22、H14、H24、H16/H26、H18状态及1200的H112、H22H14、H16状态的力学性能要求(见第4章,2012年版的第2章);一2×××系中,删除了包铝2014A的0、T4、T6状态和2017与包铝2017的O状态及包铝2017的T3状态和包铝2017A的0、T4状态力学性能指标,删除了包铝2219的T81状态力学性能指标,删除了2A11的O、T3状态和2A14的T1状态及2E12和包铝2E12的T3状态力学性能指标(见2012年版的第2章);增加了2014的T651状态及2014、包铝2014、2017A、2219的O状态力学性能指标,增加了2017、2017A的T451状态和2219的T1、T351、T6T651、T851、T89A51状态力学性能指标,增加了2024的O、T1、T351、T851状态和包铝2024的O状态力学性能指标,增加了2A12的T351状态和2A14的T4、T651状态力学性能指标(见第4章);更改了2014、包铝2014、2017A、2219、包铝2219、2024、包铝2024、2A14的O状态及2014、2017、2024、2A12的T3状态力学性能要求,更改了2014、2014A、2017、包铝2017、2017A、2A11、2A12、包铝2A12的T4状态和2014、2014A、2A14的T6状态力学性能要求,更改了2219的T81状态及2219与包铝2219的T87状态和包铝2A11、包铝2A12的T1状态力学性能要求(见第4章,2012年版的第2章);一3×××系中,删除了3003的H28状态和3004的H112状态及3103的0、H111、H112H12/H22、H14/H24、H16/H26、H18/H28、H19状态力学性能指标,删除了3104的H12/H22H28、H29/H39状态和3005的H18、H19状态及3105的H111、H19状态力学性能指标(见2012年版的第2章);增加了3102的H19和3003、3004的H44、H46状态力学性能指标,增GB/T3880.2—2024
加了3105的H42、H44、H46、H29状态和3105A的H24、H26、H28状态及3A21的H22H19状态的力学性能指标(见第4章)更改了3102的H18状态和3003的0、H111、H112H12、H22、H14、H24、H16、H26、H18状态及3004的O、H111、H26/H36状态力学性能要求,更改了3104的O、H111、H32、H14、H24/H34、H16、H26/H36、H19状态和3005的H22H14、H16状态及3105的H14、H16、H26状态力学性能要求,更改了3A21的O、H112、H24、H18状态力学性能要求(见第4章,2012年版的第2章);一4×××系中,删除了4006的O、H12、H14状态和4007的H111状态及4015的0、H111、H12、H14、H16、H18状态力学性能指标(2012年版的第2章)更改了4007的H12状态力学性能要求(见第4章,2012年版的第2章);一5×××系中,删除了5005、5005A的H112状态和5040的H24/H34、H26/H36状态及5049的H12、H16、H36、H18、H28/H38、H112状态力学性能指标,删除了5449的O、H111、H22、H24、H26、H28状态和5050的O、H111、H12、H16、H36、H18、H28/H38、H112状态及5251的H12、H14、H24/H34、H16、H36、H18、H28/H38状态力学性能指标,删除了5154A的O、H111、H12、H22/H32、H14、H24/H34、H26/H36、H18、H28/H38、H19、H112状态和5454的H12、H22、H14、H34、H26/H36、H28/H38状态及5082的H18/H38、H19/H39状态力学性能指标,删除了5383的H22、H34、H112状态和5086的H22、H14/H24、H16/H26、H18、H321、H112状态力学性能指标(见2012年版的第2章);增加了5042的H26、H19状态和5052的H42、H44、H19、H39状态及5252的H32、H38状态力学性能要求,增加了5154的O、H24状态和5754的H44、H46、H48状态及5456的O、H116、H321状态力学性能要求,增加了5059的O、H111、H112、H116、H321状态和5182的H34、H36、H48状态力学性能要求,增加了5A06的H34状态和5L52的H32状态力学性能要求(见第4章)更改了5005与5005A的O、H12、H22/H32状态和5049的O、H111、H24/H34、H26状态及5050的H34H26状态力学性能要求,更改了5052的O、H111、H112状态和了5454的O、H111、H32、H24状态及5754的O、H111、H112、H22、H32状态及5182的O、H111状态力学性能要求,更改了5083的O、H111、H112、H12、H22/H32、H14、H24/H34、H16、H26/H36、H116、H321状态和5383的O、H111、H116、H321状态力学性能要求,更改了5A02的H112、H14/H24/H34状态和5A03的O、H14/H24/H34状态及5A05的O状态力学性能要求,更改了5A06的O、H112状态力学性能要求(见第4章,2012年版的第2章);一6×××系中,删除了6061的T6状态和6016的T4、T6状态及6063的T62状态力学性能指标(见2012年版的第2章);增加了6005A、6060的T6状态及6060、6061、6063、6082的T651状态力学性能要求,增加了6061的T451状态和6061的T1状态力学性能要求(见第4章);更改了6061、6063、6082的O、T4、T6状态和6A02的O、T1、T4状态力学性能要求(见第4章,2012年版的第2章)。
一7×××系中,删除了7022的T6状态和包铝7A04、包铝7A09、包铝7075的T62及7475的T6状态力学性能指标,删除了包铝7A04、包铝7A09的T1状态力学性能指标(见2012年版的第2章);增加了7005的T6状态和7020的T651状态及7050的T7451、T7651状态力学性能要求,增加了7075的T1、T651、T7351状态和7475的O、T7351状态力学性能要求,增加了7A52的T6状态力学性能要求(见第4章);更改了7020的O、T4、T6状态和7021的T6状态力学性能要求,更改了7075和包铝7075的0、T6状态及包铝7075的T76状态和力学性能要求,更改了7475的T76/T761状态和包铝7475的0、T761状态力学性能要求,更改了7A04、7A09的T1、T6状态力学性能要求(见第4章,2012年版的第2章);一8×××系中,删除了8011的H26状态和8011A的0、H111、H22、H16、H26状态力学性能指标,删除了8A06的O、H14、H24、H18、H112状态力学性能指标(见2012年版的第2章);H
GB/T3880.2—2024
增加了8006的H16状态和8011的O、H22、H19状态及8111的H14状态力学性能要求,增加了8021的H14、H18状态和8079的H12状态力学性能要求(见第4章);更改了8011的H24、H18状态和8011A的H14/H24、H18状态力学性能要求(见第4章,2012年版的第2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中铝瑞闽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厦顺铝箔有限公司、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银邦金属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忠旺铝业有限公司、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南铝板带加工有限公司、广西广投柳州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国创轻合金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茜、谷柳、王理、冯超、冉继龙、邓广艳、张惠红、李锡武、赵启忠、滕明和、曹琦、何勇、刘丽慧、曾健、梁新华、孙黎明。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1983年首次发布为GB3880—1983《铝及铝合金板材》;一1997年第—次修订为GB3880—1997《铝及铝合金轧制板材》,修订时并入了GB3193—1982《铝及铝合金热轧板》、GB10568—1989《优质铝及铝合金热轧板》和GB10569—1989《优质铝及铝合金冷轧板》的内容;
一2006年第二次修订为GB/T3880.2一2006《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2部分:力学性能》;
一2012年第三次修订;
一本次为第四次修订。
GB/T3880.2—2024
铝及铝合金的性能优良,广泛应用于建筑工业、容器包装、交通运输、电力工业、食品工业、机械设备、耐用消费品等领域。GB/T3880《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规定了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便于生产方、采购方、检测方使用。GB/T3880由3个部分构成。
一第1部分:一般要求。规定了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质量证明书与订货单(或合同)内容等,明确了本标准的使用范围。
一第2部分力学性能。规定了GB/T3880.1中的牌号状态对应的拉伸力学性能及弯曲性能要求。
一第3部分:尺寸偏差。规定了不同轧制方式下得到的板、带材的厚度、宽度、长度、不平度、对角线等尺寸的偏差范围。
近年来,我国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生产装备不断更新,性能控制水平不断提高。而且,为适应满足节能、绿色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板材采用了铸轧、连铸连轧开坏方式生产,产品力学性能发生了较大变化。为满足铝及铝合金板、带市场贸易和铝工业绿色、节能发展需求,本文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新增了100多个牌号或状态的产品性能指标,并更改了100多种厚度规格的产品性能要求。
1范围
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
第2部分:力学性能
本文件规定了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的力学性能。GB/T3880.2—2024
本文件适用于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热轧或冷轧板材、带材(以下简称“板、带材”)。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力学性能
板、带材的室温拉伸力学性能应符合表1的规定。按表1规定的弯曲半径进行折弯试验,试样表面不应开裂。表中未列出力学性能的板、带材产品,力学性能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并在订货单(或合同)中注明。表1力学性能
室温拉伸试验结果
状态:
>6.00~12.50
>12.50~20.00
>12.50~20.00
>0.20~0.50
>0.50~1.50
>1.50~3.00
>3.00~6.00
>6.00~12.50
>0.20~0.30
>0.30~0.50
>0.50~0.80
>0.80~1.50
>1.50~3.00
>4.50~6.00
>6.00~12.50
>12.50~25.00
>25.00~100.00
抗拉强度
规定非比
例延伸强度
断后伸长率
不小于
弯曲半径6
GB/T3880.2—2024
H12、
H14、
H16、
状态。
H12、
H14、
H16、
表1力学性能
室温拉伸试验结果
抗拉强度
>0.20~0.30
>0.30~0.50
>0.50~0.80
>0.80~1.50
>1.50~3.00
>3.00~7.00
>0.20~0.30
>0.30~0.50
>0.50~0.80
>0.80~1.50
>1.50~3.00
>3.00~7.00
>0.20~0.50
>0.50~0.80
>0.80~1.50
>1.50~4.00
>0.20~0.50
>0.50~0.80
>0.80~1.50
>1.50~3.00
>3.00~6.00
>6.00~8.00
>0.20~0.50
>0.20~0.50
>0.50~1.50
>1.50~3.00
>3.00~6.00
>0.20~0.50
>0.50~1.50
>1.50~3.00
>0.20~0.50
>0.50~1.50
>1.50~3.00
>0.20~0.50
>0.50~1.50
>1.50~3.00
>0.20~0.50
>0.50~1.50
>1.50~3.00
>0.20~0.50
70~100
85~120
100~135
≥120
≥115
≥130
80~120
80~120
100~140
100~140
110~150
规定非比
例延伸强度
断后伸长率
不小于
弯曲半径6
H16、
状态。
H16、
力学性能 (续)
室温拉伸试验结果
抗拉强度
>0.50~1.50
>1.50~4.00
>0.20~0.50
>0.50~1.50
>1.50~4.00
>0.20~0.50
>0.50~1.50
>1.50~3.00
>3.00~7.00
>0.20~0.30
>0.30~0.50
>0.50~1.50
>1.50~6.00
>6.00~12.50
>12.50~65.00
>6.00~12.50
>12.50~25.00
>25.00~40.00
>40.00~80.00
>0.20~0.50
>0.50~1.50
>1.50~7.00
>0.50~1.50
>1.50~7.00
>0.20~0.30
>0.30~0.50
>0.50~0.80
>0.80~1.50
>1.50~3.00
>3.00~6.00
>0.20~0.50
>0.50~0.80
>0.80~1.50
>1.50~3.00
>3.00~6.00
>0.20~0.30
>0.30~0.50
>0.50~1.50
>1.50~4.00
110~150
110~150
≥125
80~120
80~120
85~120
95~130
95~130
110~155
规定非比
例延伸强度
≥105
GB/T3880.2—2024
弯曲半径6
断后伸长率
不小于
GB/T3880.2—2024
状态。
表1力学性能 (续)
室温拉伸试验结果
规定非比
抗拉强度
>0.20~0.30
>0.30~0.50
>0.50~1.50
>1.50~3.00
>0.20~0.30
>0.20~0.50
>0.50~0.80
>0.80~1.50
>1.50~6.00
>1.50~6.00
>6.00~12.50
>12.50~30.00
>4.50~6.00
>6.00~12.50
>12.50~25.00
>25.00~40.00
>0.50~0.80
>0.80~1.50
>1.50~3.00
>3.00~6.00
>0.50~0.80
>0.80~1.50
>1.50~3.00
>3.00~6.00
>0.20~0.30
>0.30~0.50
>0.50~0.80
>0.80~1.50
>1.50~3.00
>3.00~6.00
>6.00~8.00
>0.20~0.50
>0.50~0.80
>0.80~1.50
>1.50~3.00
>3.00~6.00
>0.20~0.50
>0.50~0.80
>0.80~1.50
≥125
≥135
60~100
60~100
85~125
80~125
95~140
95~140
120~150
例延伸强度
断后伸长率
不小于
弯曲半径b
状态。
力学性能 (续)
室温拉伸试验结果
抗拉强度
>1.50~4.00
>0.20~0.50
>0.50~0.80
>0.80~1.50
>1.50~4.00
>0.20~1.50
>1.50~3.00
>0.20~0.50
>0.20~0.50
>0.50~1.50
>1.50~3.00
>3.00~6.00
>6.00~12.50
>12.50~80.00
>6.00~12.50
>12.50~80.00
>0.20~0.50
>0.50~1.50
>1.50~3.00
>3.00~4.00
>0.20~0.50
>0.50~1.50
>1.50~3.00
>3.00~4.00
>0.20~0.50
>0.50~1.50
>1.50~3.00
>3.00~4.00
>0.20~0.50
>0.50~1.50
>1.50~3.00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3.00~4.00
>0.20~0.50
>0.50~1.50
>1.50~4.00
>0.20~0.50
>0.50~1.50
>1.50~4.00
>0.20~0.50
>0.50~1.50
120~150
120~150
≥130
≥140
80~125
85~125
105~145
105~145
120~160
120~160
≥140
规定非比
例延伸强度
≥100
≥120
GB/T3880.2—2024
弯曲半径6
断后伸长率
不小于
GB/T3880.2—2024
H12、
状态。
H12、
表1力学性能
(续)
室温拉伸试验结果
抗拉强度
>1.50~3.00
>0.20~0.50
>0.50~1.50
>1.50~3.00
>0.20~ 6.00
>6.00~12.50
>12.50~30.00
>0.20~0.30
>0.80~1.50
>6.00~12.50
>12.50~30.00
>0.20~0.30
>0.30~0.50
>0.50~1.50
>1.50~3.00
>0.20~0.50
>0.20~0.50
>0.50~1.50
>0.20~3.00
>0.2~1.00
>0.20~0.30
>0.30~0.60
>0.60~1.20
>1.20~6.00
>6.00~12.50
>12.50~25.00
>25.00~40.00
>40.00~80.00
>6.00~12.50
>12.50~40.00
>40.00~80.00
>0.20~0.60
>0.60~1.20
>1.20~6.00
>0.20~0.30
>0.30~0.60
>0. 60~1.20
>1.20~6.00
≥140
≥140
95~150
60~100
≥130
115~150
130~165
≥145
115~150
75~105
75~105
95~130
110~145
规定非比
例延伸强度
≥120
≥110
断后伸长率
不小于
弯曲半径b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CCSH 6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880.2—2024
代替GB/T3880.2—2012
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2部分:力学性能
Wroughtaluminium and aluminium alloyplates,sheetsand stripsforgeneralengineering—Part2:Mechanicalproperties2024-04-25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4-11-01实施
GB/T3880.2—2024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GB/T3880《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的第2部分。GB/T3880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一第1部分:一般要求;
一第2部分力学性能;
一第3部分:尺寸偏差。
本文件代替GB/T3880.2一2012《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2部分:力学性能》,与GB/T3880.2一2012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一1×××系,删除了1A97、1A93、1A85牌号的力学性能指标,删除了1080A的O、H12、H22、H14、H24、H16、H26、H18、H112状态和1070A的H111、H112状态的力学性能指标,删除了1050A的H19状态和1145的O、H12、H22、H24、H16、H26、H18、H112状态及1235的OH12、H22、H24、H26状态的力学性能指标,删除了1100的H28状态和1200的O、H111、H12、H19状态的力学性能指标(见2012年版的第2章);增加了1A99的H112状态和1070、1060、1235、1100的H19状态及1050的H111、H19状态力学性能指标,增加了1350的OH112状态和1035的O、H112、H18状态及1A30的O状态与力学性能指标(见第4章)更改了1A90和1070的H112状态和1070的H26状态及1070和1070A的O、H12/H22、H14/H24、H18状态力学性能要求,更改了1060的O、H112、H12、H22、H14、H24、H16、H26状态力学性能要求,更改了1050的O、H16状态及1050和1050A的H112、H12、H22、H14H24、H26、H18状态力学性能要求,和1145的H14及1235的H16、H18状态力学性能要求,更改了1100的O、H112、H22、H14、H24、H16/H26、H18状态及1200的H112、H22H14、H16状态的力学性能要求(见第4章,2012年版的第2章);一2×××系中,删除了包铝2014A的0、T4、T6状态和2017与包铝2017的O状态及包铝2017的T3状态和包铝2017A的0、T4状态力学性能指标,删除了包铝2219的T81状态力学性能指标,删除了2A11的O、T3状态和2A14的T1状态及2E12和包铝2E12的T3状态力学性能指标(见2012年版的第2章);增加了2014的T651状态及2014、包铝2014、2017A、2219的O状态力学性能指标,增加了2017、2017A的T451状态和2219的T1、T351、T6T651、T851、T89A51状态力学性能指标,增加了2024的O、T1、T351、T851状态和包铝2024的O状态力学性能指标,增加了2A12的T351状态和2A14的T4、T651状态力学性能指标(见第4章);更改了2014、包铝2014、2017A、2219、包铝2219、2024、包铝2024、2A14的O状态及2014、2017、2024、2A12的T3状态力学性能要求,更改了2014、2014A、2017、包铝2017、2017A、2A11、2A12、包铝2A12的T4状态和2014、2014A、2A14的T6状态力学性能要求,更改了2219的T81状态及2219与包铝2219的T87状态和包铝2A11、包铝2A12的T1状态力学性能要求(见第4章,2012年版的第2章);一3×××系中,删除了3003的H28状态和3004的H112状态及3103的0、H111、H112H12/H22、H14/H24、H16/H26、H18/H28、H19状态力学性能指标,删除了3104的H12/H22H28、H29/H39状态和3005的H18、H19状态及3105的H111、H19状态力学性能指标(见2012年版的第2章);增加了3102的H19和3003、3004的H44、H46状态力学性能指标,增GB/T3880.2—2024
加了3105的H42、H44、H46、H29状态和3105A的H24、H26、H28状态及3A21的H22H19状态的力学性能指标(见第4章)更改了3102的H18状态和3003的0、H111、H112H12、H22、H14、H24、H16、H26、H18状态及3004的O、H111、H26/H36状态力学性能要求,更改了3104的O、H111、H32、H14、H24/H34、H16、H26/H36、H19状态和3005的H22H14、H16状态及3105的H14、H16、H26状态力学性能要求,更改了3A21的O、H112、H24、H18状态力学性能要求(见第4章,2012年版的第2章);一4×××系中,删除了4006的O、H12、H14状态和4007的H111状态及4015的0、H111、H12、H14、H16、H18状态力学性能指标(2012年版的第2章)更改了4007的H12状态力学性能要求(见第4章,2012年版的第2章);一5×××系中,删除了5005、5005A的H112状态和5040的H24/H34、H26/H36状态及5049的H12、H16、H36、H18、H28/H38、H112状态力学性能指标,删除了5449的O、H111、H22、H24、H26、H28状态和5050的O、H111、H12、H16、H36、H18、H28/H38、H112状态及5251的H12、H14、H24/H34、H16、H36、H18、H28/H38状态力学性能指标,删除了5154A的O、H111、H12、H22/H32、H14、H24/H34、H26/H36、H18、H28/H38、H19、H112状态和5454的H12、H22、H14、H34、H26/H36、H28/H38状态及5082的H18/H38、H19/H39状态力学性能指标,删除了5383的H22、H34、H112状态和5086的H22、H14/H24、H16/H26、H18、H321、H112状态力学性能指标(见2012年版的第2章);增加了5042的H26、H19状态和5052的H42、H44、H19、H39状态及5252的H32、H38状态力学性能要求,增加了5154的O、H24状态和5754的H44、H46、H48状态及5456的O、H116、H321状态力学性能要求,增加了5059的O、H111、H112、H116、H321状态和5182的H34、H36、H48状态力学性能要求,增加了5A06的H34状态和5L52的H32状态力学性能要求(见第4章)更改了5005与5005A的O、H12、H22/H32状态和5049的O、H111、H24/H34、H26状态及5050的H34H26状态力学性能要求,更改了5052的O、H111、H112状态和了5454的O、H111、H32、H24状态及5754的O、H111、H112、H22、H32状态及5182的O、H111状态力学性能要求,更改了5083的O、H111、H112、H12、H22/H32、H14、H24/H34、H16、H26/H36、H116、H321状态和5383的O、H111、H116、H321状态力学性能要求,更改了5A02的H112、H14/H24/H34状态和5A03的O、H14/H24/H34状态及5A05的O状态力学性能要求,更改了5A06的O、H112状态力学性能要求(见第4章,2012年版的第2章);一6×××系中,删除了6061的T6状态和6016的T4、T6状态及6063的T62状态力学性能指标(见2012年版的第2章);增加了6005A、6060的T6状态及6060、6061、6063、6082的T651状态力学性能要求,增加了6061的T451状态和6061的T1状态力学性能要求(见第4章);更改了6061、6063、6082的O、T4、T6状态和6A02的O、T1、T4状态力学性能要求(见第4章,2012年版的第2章)。
一7×××系中,删除了7022的T6状态和包铝7A04、包铝7A09、包铝7075的T62及7475的T6状态力学性能指标,删除了包铝7A04、包铝7A09的T1状态力学性能指标(见2012年版的第2章);增加了7005的T6状态和7020的T651状态及7050的T7451、T7651状态力学性能要求,增加了7075的T1、T651、T7351状态和7475的O、T7351状态力学性能要求,增加了7A52的T6状态力学性能要求(见第4章);更改了7020的O、T4、T6状态和7021的T6状态力学性能要求,更改了7075和包铝7075的0、T6状态及包铝7075的T76状态和力学性能要求,更改了7475的T76/T761状态和包铝7475的0、T761状态力学性能要求,更改了7A04、7A09的T1、T6状态力学性能要求(见第4章,2012年版的第2章);一8×××系中,删除了8011的H26状态和8011A的0、H111、H22、H16、H26状态力学性能指标,删除了8A06的O、H14、H24、H18、H112状态力学性能指标(见2012年版的第2章);H
GB/T3880.2—2024
增加了8006的H16状态和8011的O、H22、H19状态及8111的H14状态力学性能要求,增加了8021的H14、H18状态和8079的H12状态力学性能要求(见第4章);更改了8011的H24、H18状态和8011A的H14/H24、H18状态力学性能要求(见第4章,2012年版的第2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中铝瑞闽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厦顺铝箔有限公司、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银邦金属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忠旺铝业有限公司、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南铝板带加工有限公司、广西广投柳州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国创轻合金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茜、谷柳、王理、冯超、冉继龙、邓广艳、张惠红、李锡武、赵启忠、滕明和、曹琦、何勇、刘丽慧、曾健、梁新华、孙黎明。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1983年首次发布为GB3880—1983《铝及铝合金板材》;一1997年第—次修订为GB3880—1997《铝及铝合金轧制板材》,修订时并入了GB3193—1982《铝及铝合金热轧板》、GB10568—1989《优质铝及铝合金热轧板》和GB10569—1989《优质铝及铝合金冷轧板》的内容;
一2006年第二次修订为GB/T3880.2一2006《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2部分:力学性能》;
一2012年第三次修订;
一本次为第四次修订。
GB/T3880.2—2024
铝及铝合金的性能优良,广泛应用于建筑工业、容器包装、交通运输、电力工业、食品工业、机械设备、耐用消费品等领域。GB/T3880《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规定了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便于生产方、采购方、检测方使用。GB/T3880由3个部分构成。
一第1部分:一般要求。规定了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质量证明书与订货单(或合同)内容等,明确了本标准的使用范围。
一第2部分力学性能。规定了GB/T3880.1中的牌号状态对应的拉伸力学性能及弯曲性能要求。
一第3部分:尺寸偏差。规定了不同轧制方式下得到的板、带材的厚度、宽度、长度、不平度、对角线等尺寸的偏差范围。
近年来,我国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生产装备不断更新,性能控制水平不断提高。而且,为适应满足节能、绿色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板材采用了铸轧、连铸连轧开坏方式生产,产品力学性能发生了较大变化。为满足铝及铝合金板、带市场贸易和铝工业绿色、节能发展需求,本文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新增了100多个牌号或状态的产品性能指标,并更改了100多种厚度规格的产品性能要求。
1范围
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
第2部分:力学性能
本文件规定了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的力学性能。GB/T3880.2—2024
本文件适用于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热轧或冷轧板材、带材(以下简称“板、带材”)。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力学性能
板、带材的室温拉伸力学性能应符合表1的规定。按表1规定的弯曲半径进行折弯试验,试样表面不应开裂。表中未列出力学性能的板、带材产品,力学性能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并在订货单(或合同)中注明。表1力学性能
室温拉伸试验结果
状态:
>6.00~12.50
>12.50~20.00
>12.50~20.00
>0.20~0.50
>0.50~1.50
>1.50~3.00
>3.00~6.00
>6.00~12.50
>0.20~0.30
>0.30~0.50
>0.50~0.80
>0.80~1.50
>1.50~3.00
>4.50~6.00
>6.00~12.50
>12.50~25.00
>25.00~100.00
抗拉强度
规定非比
例延伸强度
断后伸长率
不小于
弯曲半径6
GB/T3880.2—2024
H12、
H14、
H16、
状态。
H12、
H14、
H16、
表1力学性能
室温拉伸试验结果
抗拉强度
>0.20~0.30
>0.30~0.50
>0.50~0.80
>0.80~1.50
>1.50~3.00
>3.00~7.00
>0.20~0.30
>0.30~0.50
>0.50~0.80
>0.80~1.50
>1.50~3.00
>3.00~7.00
>0.20~0.50
>0.50~0.80
>0.80~1.50
>1.50~4.00
>0.20~0.50
>0.50~0.80
>0.80~1.50
>1.50~3.00
>3.00~6.00
>6.00~8.00
>0.20~0.50
>0.20~0.50
>0.50~1.50
>1.50~3.00
>3.00~6.00
>0.20~0.50
>0.50~1.50
>1.50~3.00
>0.20~0.50
>0.50~1.50
>1.50~3.00
>0.20~0.50
>0.50~1.50
>1.50~3.00
>0.20~0.50
>0.50~1.50
>1.50~3.00
>0.20~0.50
70~100
85~120
100~135
≥120
≥115
≥130
80~120
80~120
100~140
100~140
110~150
规定非比
例延伸强度
断后伸长率
不小于
弯曲半径6
H16、
状态。
H16、
力学性能 (续)
室温拉伸试验结果
抗拉强度
>0.50~1.50
>1.50~4.00
>0.20~0.50
>0.50~1.50
>1.50~4.00
>0.20~0.50
>0.50~1.50
>1.50~3.00
>3.00~7.00
>0.20~0.30
>0.30~0.50
>0.50~1.50
>1.50~6.00
>6.00~12.50
>12.50~65.00
>6.00~12.50
>12.50~25.00
>25.00~40.00
>40.00~80.00
>0.20~0.50
>0.50~1.50
>1.50~7.00
>0.50~1.50
>1.50~7.00
>0.20~0.30
>0.30~0.50
>0.50~0.80
>0.80~1.50
>1.50~3.00
>3.00~6.00
>0.20~0.50
>0.50~0.80
>0.80~1.50
>1.50~3.00
>3.00~6.00
>0.20~0.30
>0.30~0.50
>0.50~1.50
>1.50~4.00
110~150
110~150
≥125
80~120
80~120
85~120
95~130
95~130
110~155
规定非比
例延伸强度
≥105
GB/T3880.2—2024
弯曲半径6
断后伸长率
不小于
GB/T3880.2—2024
状态。
表1力学性能 (续)
室温拉伸试验结果
规定非比
抗拉强度
>0.20~0.30
>0.30~0.50
>0.50~1.50
>1.50~3.00
>0.20~0.30
>0.20~0.50
>0.50~0.80
>0.80~1.50
>1.50~6.00
>1.50~6.00
>6.00~12.50
>12.50~30.00
>4.50~6.00
>6.00~12.50
>12.50~25.00
>25.00~40.00
>0.50~0.80
>0.80~1.50
>1.50~3.00
>3.00~6.00
>0.50~0.80
>0.80~1.50
>1.50~3.00
>3.00~6.00
>0.20~0.30
>0.30~0.50
>0.50~0.80
>0.80~1.50
>1.50~3.00
>3.00~6.00
>6.00~8.00
>0.20~0.50
>0.50~0.80
>0.80~1.50
>1.50~3.00
>3.00~6.00
>0.20~0.50
>0.50~0.80
>0.80~1.50
≥125
≥135
60~100
60~100
85~125
80~125
95~140
95~140
120~150
例延伸强度
断后伸长率
不小于
弯曲半径b
状态。
力学性能 (续)
室温拉伸试验结果
抗拉强度
>1.50~4.00
>0.20~0.50
>0.50~0.80
>0.80~1.50
>1.50~4.00
>0.20~1.50
>1.50~3.00
>0.20~0.50
>0.20~0.50
>0.50~1.50
>1.50~3.00
>3.00~6.00
>6.00~12.50
>12.50~80.00
>6.00~12.50
>12.50~80.00
>0.20~0.50
>0.50~1.50
>1.50~3.00
>3.00~4.00
>0.20~0.50
>0.50~1.50
>1.50~3.00
>3.00~4.00
>0.20~0.50
>0.50~1.50
>1.50~3.00
>3.00~4.00
>0.20~0.50
>0.50~1.50
>1.50~3.00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3.00~4.00
>0.20~0.50
>0.50~1.50
>1.50~4.00
>0.20~0.50
>0.50~1.50
>1.50~4.00
>0.20~0.50
>0.50~1.50
120~150
120~150
≥130
≥140
80~125
85~125
105~145
105~145
120~160
120~160
≥140
规定非比
例延伸强度
≥100
≥120
GB/T3880.2—2024
弯曲半径6
断后伸长率
不小于
GB/T3880.2—2024
H12、
状态。
H12、
表1力学性能
(续)
室温拉伸试验结果
抗拉强度
>1.50~3.00
>0.20~0.50
>0.50~1.50
>1.50~3.00
>0.20~ 6.00
>6.00~12.50
>12.50~30.00
>0.20~0.30
>0.80~1.50
>6.00~12.50
>12.50~30.00
>0.20~0.30
>0.30~0.50
>0.50~1.50
>1.50~3.00
>0.20~0.50
>0.20~0.50
>0.50~1.50
>0.20~3.00
>0.2~1.00
>0.20~0.30
>0.30~0.60
>0.60~1.20
>1.20~6.00
>6.00~12.50
>12.50~25.00
>25.00~40.00
>40.00~80.00
>6.00~12.50
>12.50~40.00
>40.00~80.00
>0.20~0.60
>0.60~1.20
>1.20~6.00
>0.20~0.30
>0.30~0.60
>0. 60~1.20
>1.20~6.00
≥140
≥140
95~150
60~100
≥130
115~150
130~165
≥145
115~150
75~105
75~105
95~130
110~145
规定非比
例延伸强度
≥120
≥110
断后伸长率
不小于
弯曲半径b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标准计划
- GB/T251-2008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
- GB/T39648-20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数字图像技术评级
- GB/T2910.16-2024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6部分:聚丙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苯法)
- GB/T43423-2023 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 深空光通信编码与同步
- GB/T30966.6-2022 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 第6部分:状态监测的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
- GB/T21078.1-2023 金融服务 个人识别码管理与安全 第1部分:基于卡系统的PIN基本原则和要求
- GB/T29529-2013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 GB/T5009.43-2003 味精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 GB/T5009.68-2003 食品容器内壁过氯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 GB/T26174-2023 厨房纸巾
- GB/T31138-2022 加氢机
- GB/T42001-2022 高压输变电工程外绝缘放电电压海拔校正方法
- GB/T32113-2015 口腔护理产品中氯酸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 GB7911.1-1987 热固性树脂装饰层压板 技术条件
- GB12662-2008 爆炸物解体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