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通信行业标准(YD) >>
- YD/T 2115-2010 1800MHz SCDMA 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系统技术要求

【YD通讯标准】 1800MHz SCDMA 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系统技术要求
- YD/T2115-2010
- 现行
标准号:
YD/T 2115-2010
标准名称:
1800MHz SCDMA 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系统技术要求
标准类别:
通信行业标准(YD)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1.00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YD/T 2115-2010.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system of 1800MHz SCDMA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system.
1范围
YD/T 2115规定了采用码扩正交频分多址(CS-OFDMA)工作方式的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技术要求,包括:系统参考模型;工作频段、接口、功能、业务等技术要求;基站、业务汇聚网关等设备或模块的功能、性能指标;电源、环境适应性和电磁兼容等要求;以及操作维护要求。
YD/T 2115适用于采用码扩正交频分多址工作方式、工作频段符合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规定的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网络设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YD/T 1312.10-2007 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第10部分: 400/1800MHz SCDMA 无线接入系统:基站、直放站、基站控制器及其辅助设备
YDT 1483-2006 无线电设备杂散发射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YDT 1487-2006 400/1800MHz SCDMA无线接入系统:频率间隔为500kHz的系统技术要求
YD/T 1956-2009 1800MHz 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空中接口技术要求
YD 5068-2005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YDC 046-2007 400/1800MHz SCDMA无线接入系统:频率间隔为500kHz的系统点对点短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IEEE 802.3-2005 信息技术一系统间通信和信息交换一局域网和城域网特定要求第3部分:CSMA/CD接入方式和物理层规范
EEE 802.1Q 虚拟局域网(VLAN) 协议
IETF RFC3261 会话初始协议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 2115-2010
180O0MHz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系统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system of1800MHz SCDMA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system2010-12-29 发布
2011-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前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系统参考模型-
4.1网络功能参考模型-..
网络功能参考模型描述
4.3接口定义·
5总体技术要求.
5.1工作额段配置-
5.2工作方式
5.3接口要求
5.4功能要求..·
业务要求
基站设备技术要求…
功能要求
性能要求
供电要求
环境适应性要求:
电磁兼容性·
7业务汇网关设备技术要求
功能要求
其他·
电磁兼容性
操作维护要求
基本要求…
配置管理
性能管理
故障管理
安金管理·
8.6用户管理
附录A(规范性附录)基站问接口消息和参数定义次
附录B(规范性附录)Sm接口、空口层 3接口消息和参数定义YKAONYKACa
YD/T2115-2010
YD/r2115-2010
本标准是180OMHz SCDMA 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名称及结构预计如下:a)YD/T1956-20101800MHz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空中接口技术要求6)YD/T1989-20101800MHz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空中接口测试方法c)YD/T2115-201018G0MHz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系统技术要求d)YD门2116-20101800MHz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系统测试方法e)YD/T2117-20101800MHz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终端技术要求f)YD/T2118-20101800MHz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终端测试方法g)(1800MHz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直放站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随着技术的发展,还将制定后续的相关标准。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化准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许瑞锋、李一鸣、宋永亮、李云洁、党梅梅、我达宁、王晓磊、李莉莉。引言
YD/T 2115-2010
本标推的发布机构提请注意如下事实:声明符合本标准时,可以使用涉及第4章中有关VoIP架构RTP代理技术:5.2中有关码扩正交频分多址:5.4.2中有关切换方法:6.1中有关vlan、语音业务、智能天线的相关专利。
本标的发布机构对于专利的范国、有效性和验证资料不提出任何看法。专利持有人已拘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保证,他燃意任何申请人在合理和非峻视的条款和条件下,就使用授权许可证进行谈判。在这方面,该专利持有人的声明已在本标准的发布机构备案。有关资料可从以下地址获得:
专利持有人姓名: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东北旺西路8号中关村软件园7号楼信威大厦请注意除上述已经识别出的专利外,本标准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应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在,
TYKAONYKA
1范围
180OMHz SCDMA 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系统授技术要求
YD/T 2115-2010
本标推规定了采用码扩正交频分多址(CS-OFDMA)工作方式的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技术要求,包括:系统参考模型,工作频段、接口、功能、业务等技术要求:基站、业务汇聚网关等设备或模块的功能、性能指标:电源、环境适应性和电磁兼容等要求:以及操作维护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采用码扩正交频分多址工作方式、工作频段符合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规定的SCDMA宽带光线接入系统的网络设备。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难。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YD/T 1312.10-2007
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第10部分:400/1800MHzSCDMA无线接入系统:基站、直放站、基站控制器及其辅助设备YDT1483-2006
YDT 1487-2006
YD/T 1956-2009
YD 5068-2005
YDC 046-2007
[EEE 802.3-2005
IEEE802.1Q
IETF RFC3261
IETF RFC1889
IETFRFC2833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无线电设备杂散发射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400/1800MHzSCDMA无线接入系统:频率间隔为500kHz的系统技术要求180OMHz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空中接口技术要求通信屑(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400/1800MHzSCDMA无线接入系统:额率间隔为500kHz的系统点对点短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信息技术一系统间通信和信息交换一局域网和城域网特定要求第3部分:CSMA/CD接入方式和物理层规范
虚拟局域网(VLAN)协议
会话初始协议
RTP实时应用传输协议
用于DTMF数字信号、电话音和电话信号的RTP负载格式下列术语、定义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标推。3.1术语和定义
基站BaseStation
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中的基站指基站收发信机、天馈系统。3.1.2
SCDMA接入服务网SASN
YD/T 2115-2010
SCDMA宽带无线接入服务网由基站、业务汇聚网关用户数据库和认证中心等设备或模块构成。3.1.3
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
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由用户终端和SASN构成。3.1.4
网络标识号NID
网络标识号,作为一个运营网络的唯一标识,通过基站广播信道向终端设备广播,为终端设备识别网络和控制接入提供依据。
终端设备标识号PID
终端设备标识号唯一标识一个SCDMA无线终端设备,由生产厂家在生产过程中录入到SCDMA无线终端设备中时非易失性的储存单元,3.1.6
用户安全码SID
用户安全码是由终端烧录系统生成的长128bit的随机数,并安全分发到UDB和终端设备中逊行存储,用于SASN对接入用户的认证,为用户接入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3.1.7
用户身份标识号UID
用户身份标识号在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中唯一标识一个用户,其编号规则中包含UDB的逻辑号码信息,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实体可以根据UID寻址UDB,获取用户信息。3.2缩略语
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 and AccountingAuthentication Center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al
Bit Error Rate
Base Station
Code SpreadbzxZ.net
Connectivity Service NetworkData Access Control
DynamicHostConfigurationProtocolDirection of Arrival
Equipment Management System
Intermet Protocol
Medium Access Control
Media Gateway
Network Identity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YKAONYKAa
认证、授权和计费
认证中心
地址解析协议
比特误码率
连接业务网
数据接入控制
动态主机分配协议
波到达方向
设备管理系统
互联网协议
媒质接入控制
媒体刚关
网络标识号
正交频分多址接入技术
Protocol Data Unit
Product Identity
Point-to-Point Protocol aver EthernetPublic Switch Telephone NetworkPhase Shift Keying
Quad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Quality of Service
QuadraturePhase ShiftKeying
Resolution Band Width
Reed-Solomon
Repcater
Receive/Transmit Transition GapReal Time Transportation ProtocalService Access Gateway
SCDMA Access Service NetworkSynchronous CDMA
Signal Gateway
Security Identity
Session Initial Protocol
Short Message Center
Signal Noise Ratio
Soft Switch
TimeDivisionDuplex
Transmit/Receive Transition GapUser Database
User Identity
User Terminal
Voice Access Control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系统参考模型
网络功能参考模型
协议数据单元
终端设备标识号
YD/T 2115-2010
以太网上的点对点协议
公共交换电话网
相移键控
正交幅度调制
服务质量
四相相移键控
分辨率带宽
瑞利一所罗门编码
直放站
接收/发送转换问隔
实时传输协议
业务汇聚网关
SCDMA 接入服务网
同步码分多址
信令网关
用户安全码
会话初始协议
短消息中心
信噪比
软交换机
时分双工
发送/接收转换隔
用户数据库
用户身份标识号
用户终端
语音接入控制
虚拟局城网
网络电话
图1为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功能参考模型,系统采用点到多点拓扑结构,由用户终端(UT)、SCDMA接入服务网等逻辑实体组成。SCDMA接入服务网(SASN)为接入到SCDMA宽带光线接入系统的用户摄供完整的无线接入网络功能,由一个或多个基站,一个或多个SAG,AUC和UDB等功能模块组成,SASN对外连接到不同的业务网络,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等业务。3
YD/T2115-2010
4.2网络功能参考模型描述
:UDBAJC
图1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参考模型SMC
SS/HG/SO
UT功能模块是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终端模块,通过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空中接口按入到网络,为用户提供相应的语音、数据等业务,同时提供人机界面,4.2.2直放站(RPT)
百放站::要完成基站和终端之间无线信号的中继转发任务,以达到扩大无线基站覆盖范围的目的,是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可选设备。4.2.3SCDMA接入服务网(SASN)4.2.3.1概述
SCDMA接入服务网定义为一套完整的网络功能集,为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用户提供无线接入功能,并接入到不同的业务网络。它包括站、业务汇聚网关、认证巾心和用户数据车等功能模块4.2.3.2基站
基站用于处理 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空中接口,支持 SCDMA空中接口物理层和MAC层功能。基站道过以太网接口接入到CSN网络灯用户提供数据业务:此时基站作为二居数据设备对数据业务中的分织数据进行透明转发。
4.2.3.3SAG
SAG采用SP协议接入软交换机,作为用户的SI代为其提供语音业务。SAG提供的语音业务基于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空中接口数据链路层VAC子层功能实现,SAG完成VAC与SIP的协议转换,此时SAG为必选设备。对于VO业务,其信令和媒体数据由 TP 协议承载,SCDMA 接入服务网只进行透明传输,此时需要 SAG 设备。
本标准后续的语音业务如无特殊说明,为SAG提供的语音业务。4.2.3.4:AUC功能模块
认证中心(AUC)功能模块实现密管理,用户终端设备认证、授权利语音用户认证功能认证中心是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逻辑实体,可以作为一个独立实体存在,也可以作为其他4
TYKAONYKACa
实体的内部模块存在。
4.2.3.5UDB功能模块
用户数据库(UDB)功能模块负责存储用户位置信息和业务签约信息。YD/T2115-2010
用户数据库是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逻辑实体,可以作为一个独立实体存在,也可以作为其他实体的内部模块存在。
CSN定义为一套网功能的组合,为用户提供数据业务。CSN提供的主要功能有:为终端分配P地址:
提供Internet接入;
—为用户建立数据业务的会话连接AAA功能:
一用户计费以及结算。
CSN可以由路由器、AAA代理或服务器、宽带接入服务器、Internet网关设备等组成。可以完全利用现有的网络设备实现CSN功能。SASN为用户提供无线接入功能,计费功能由核心网完成。4.2.5SMC
短消息中心,为手持终端用户提供短信服务,为可选设备。4.2.6SS/MG/SG
软交换网络相关设备,即软交换机、媒体网关、信令网关,为用户提供语音服务。4.2.7EMS
设备管理系统(EMS)是SCDMA无线接入服务网中各设备、终端的管理实体,完成设备的配置臂理、性能管理、故障故障、安全管理等功能。4.3接口定义
4.3.1SUm1 接口
Suml接口为为终端与基站之间的空中接口,实现终端的无线接入、业务和管理功能。接口定义应符台YD/T1956的规定。4.3.2St 接口
St为相邻基站之问的接口,由一系列控制和承载平面协议组成,承载平面由基站之间的数据隧道构成,控制平面包含数据隧道的建立,释放等控制协议。接口定义见附录A。
4.3.3Sm接口
Sm为基站与UDB/AUC之间的接口,由一系列支持移动性,认证和终端业务参数配置的控制平面协议组域。
接口定义见附录B。
4.3.4Sabis1接口
Sabisl为基站与业务汇聚网关问的接口,由控制和承载平面协议构成。承载平面由从BS到 SAG的语音数据通道构成,控制平面由语音数据通道建立、修改和释放的控制协议组成。YD/T2115-2010
该接口为SASN系统内部接口。
4.3.5Sd接口
Sd为业务汇聚网关与UDB/AUC之间的接口,由一系列支持设备认证、跨业务汇聚网关的移动性、sip代理语音业务参数下载等功能的控制平面协议组成。该接口为 SASN 系统内部接口。4.3.6Sv接口
Sv为业务汇聚网关与软交换机之间的接口,采用标准SIP/RTP协议。SAG功能模块为SIPAgent,Ss 为 SIP Server 或 SIP Proxy.4.3.7Si接口
Si为基站与CSN之间的接口,完成用户数据业务的传输。4.3.8SUc接口
该接口为用户与CSN之可的逻辑接口,建立在用户终端与CSN的物理连接之上,为用户提供数据业务。
根据CSN中对用户数据业务的接入式,支持标准DHCP方式以及PPPOE方式,采用不同的协议栈,见图2.
EndUger
DHCP应用
TCPAUDP
Ethermet
EndUsen
Elhemet
SO/SN接口
Ethamet
空口数据链路层
空口物理层
空救据链路层
空物理层
空口敬据链路层
空口物理层
空口数据硅阶层
空口物理应
图2SUc接口协设栈
应符合 YDC 046-2007的规定。
4.3.10So 接口
So 接口为 EMS 与客设备网元之间的接口。5总体技术要求
5.1工作频段配三
5.1.1工作在1800MHZ频段的无线设备Etherner
Ethemet
Ehernen
Ethemet
End Hont
TCP/UDP
End Hoat
Ehetnet
T作在1800MHz频段的SCDMA的无线设备(用户终端和基站)工作频段为1785MHz~~1805MHz。载波赵始频率以250kHz为基本单位,可调。6
TYKAONYKAa
5.1.2工作于其他频段的无线设备应符合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的相关规定。5.2工作方式
YD/T2115-2010
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无线设备(用户终端和基站)应符合以下规定的工作方式。多址方式:CS-OFDMA
双工方式:TDD
标称信道带宽:1MHz的整数倍
调制方式(上、下行):QPSK、8PSK、16QAM、64QAM最大扩频系数:8
顿长与上,下行业务时分配比:10ms和5ms两种顿长。其中,顿长10ms支持上下行业务时隙分配比,1:7、2:6,3:5、4:4、5:3、6:2、7:1长 5ms支持上下行业务时隙分配比,1:3、2:2,3:1。支持帧长10ms为必选项,快长5ms为可选项。表1,表2为上,下行业务时隙比与承载符号数的关系。表 1 10mms 慎长上、下行业务时隙比与符号数的关系上、下行业务时障比
符号数比/子信道
表 2 5ms 恢长上、下行业务时障比与符号数的关系上、下行业务时隙比
接口要求
Sum1接口
Sum1接口应符合YD/T 1956-2009的规定。5.3.2Si接口
Si接口支持100Base-T接,应符合IEEE802.3-2005的规定,5.3.3Sv接口
符号数比子信道
S接口来用SIP协议,应符合IETFRFC3261、正ETFRFC1889和ETFRFC2833的规定。5.3.4S接口
St接口基于UDP/IP协议承载。
St接口完成基站之间的数据隧道管理和业务数据传输功能,实现数据用户在不同基站之间的无缝划换。
终端发生跨基站切换时,St接口负责切换用户的数据业务的隧道管理,包括隧道的建立、隧道的拆除、锚基站的更改。
YD/T 2115-2010
隧进是以基站为拉度,同一基站下的多个用户的业务数据复用此隧道。相关消息定义见附录A。
5.3.5Sm接口
Sm接口完成终端在SASN内的移动性管理、认证、终端业务参数配置功能。相关消息定义见附录B。
5.4功能要求
5.4.1无线接入功能
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间用户终端提供无线接入功能。用户终端的宽带数据业务经过SCDMA无线接入系统的基站接入到CSN中:语音业务和短信业务经过基站和业务汇聚网关等功能模块接入到软交换网络或短消息中心。
下而Sm接口注册、认证、切换等移动性管理流程中,MAC/VAC相关过程及层问原语、对等层消息参考YD/T1956-2009相关规定,Sm和空口3层之问的关消息定义见附录B。5.4.1.1
注册流程
DAC DATA
seyuesi
MASERYICE
MALSERVICE
SETUP.eonfrn
MACSERVCE
注册流程分为以下步骤:
ur MAC
BwCunfizyn
ticaRARCH
DAC-5ESSEUN-5ETP-REOCH
DAC-SESSINN:SETCP-RSPTCF
Avve5s Kegans
New Aurbecticaldon
utheniculalt Resul
Regisler
DS MAL
MACSERVICE
BINHNG.Es
图 3 注册流程
a)终端首先进行扫描及同步过程(a),详见YD门1956-2009第S.1U~节b)建文空口DAC会话(h-i)
LDRALE
uthertisauun Bud
HwpoKe
BwJninR
终端基站建立DAC会话,用来承载 Sm信令,后续的认证、设备注册消息的传递基于此DAC会评b、终端 L3 间 DAC子层 DAC DATA,request 原语,请求 DAC 子层为其发送数据。C.终端 DAC 了层收到源语后,检查是否存在 DAC 会话连接,如果汝有间 MAC了层发送MAC_SERVICE_SETUHTequest原语,请求建立DAC会话。8
TYKAONYKA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YD通讯标准标准计划
- DZ/T0064.29-2021 地下水质分析方法 第29部分:锂量的测定火焰发射光谱法
- YD/T1757-2008 电信网和互联网管理安全等级保护检测要求
- YD/T1764-2008 IP 网络管理层功能要求
- YD/T1786-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业务保护技术要求
- YD/T1759-2008 非核心生产单元安全防护检测要求
- YD/T1770-2008 接入网用室内外光缆
- YD/T1765-2008 通信安全防护名词术语
- YD/T1121-2001 信息寻呼网络数据传输协议(FLEX 部分)
- YD/T1533.2-2006 固定网多媒体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第2部分:多媒体消息业务接口
- YD/T1460.4-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4部分:微型光缆
- YD/T1460.5-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5部分:高性能光纤单元
- YD/T1785-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总体技术要求
- YD/T1790-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应用层接口技术要求
- YD/T1118.2-2001 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 第2部分:改性聚丙烯
- YD/T1533.1-2006 固定网多媒体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第1部分:多媒体消息中心(MMSC)设备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