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铁路运输行业标准(TB) >>
- TB/T 1462-2010 内燃机车柴油机调速系统技术条件

【TB铁路运输标准】 内燃机车柴油机调速系统技术条件
- TB/T1462-2010
- 现行
标准号:
TB/T 1462-2010
标准名称:
内燃机车柴油机调速系统技术条件
标准类别:
铁路运输行业标准(TB)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4.42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TB/T 1462-2010.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speed-governing system of diesel engine for locomotive.
1范围
TB/T 1462规定了内燃机车柴油机调速系统(以下简称调速系统)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TB/T 1462适用于调速系统的设计、制造和验收。内燃动车用柴油机调速系统也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TB/T 2391-1993内燃机车用柴油机调速器清洁度测定方法
TB/T 3021- -2001 铁道机车 车辆电子装置( eqv IEC 60571 :1998)
3术语和定 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转速波动量speed fluctuation
柴油机在保持某工况运转时,在60s内测得的最高转速与最低转速之差,计算公式见附录A中的
表A.1。
3.2转速波动率rate of speed fluctuation
转速波动量除以标定转速,取其绝对值并以百分比表示,计算公式见附录A中的表A.1。
3.3稳定转速值steady speed
在允许的转速波动量范围内运转,并在60s内测得的平均转速。
3.4瞬时调速率transient speed regulation rate
在标定工况下,突然卸除全部负载后的最高转速与标定转速之差除以标定转速,取其绝对值并以百分比表示,计算公式见附录A中的表A.1。特性曲线见附录A中的图A.1。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
TB/T1462—2010
代替TB/T1462-—1983
内燃机车柴油机调速系统技术条件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speed -governing system of diesel engine for locomotive2010-08-22发布
2011-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发布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附录A(规范性附录)
附录B(资料性附录)
........
计算公式和特性曲线
试验记录表格式
........
TB/T1462-2010
TB/T1462-2010
本标准参照采用IS03046-4:1997《往复式内燃机性能第4部分调速》。本标准代替TB/T1462一1983《内燃机车柴油机调速系统一般技术条件》。本标准与TB/T1462一1983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增加了电子调速系统和电子喷射系统的内容和要求;一增加了新造调速器清洁度限值的规定;-增加了调速系统不灵敏度限值的规定;-增加了报警系统试验的内容;
一提高了调速系统精度的要求。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铁道行业内燃机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伍德沃德(天津)控制器有限公司、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南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中国北车集团天津机辆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单一鹏、杨捍东、刘辉、吴平。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TB/T1462—1983。
1范围
内燃机车柴油机调速系统技术条件TB/T1462-2010
本标准规定了内燃机车柴油机调速系统(以下简称调速系统)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调速系统的设计、制造和验收。内燃动车用柴油机调速系统也可参照本标准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TB/T2391-1993内燃机车用柴油机调速器清洁度测定方法铁道机车车辆电子装置(eqvIEC60571:1998)TB/T3021—2001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量speedfluctuation
转速波动量
柴油机在保持某工况运转时,在60s内测得的最高转速与最低转速之差,计算公式见附录A中的表A.1。
转速波动率rateofspeedfluctuation转速波动量除以标定转速,取其绝对值并以百分比表示,计算公式见附录A中的表A.1。3.3
稳定转速值steadyspeed
在充许的转速波动量范围内运转,并在60s内测得的平均转速。3.4
瞬时调速率transientspeedregulationrate在标定工况下,突然卸除全部负载后的最高转速与标定转速之差除以标定转速,取其绝对值并以百分比表示,计算公式见附录A中的表A.1。特性曲线见附录A中的图A.1。3.5
稳定调速率steadyspeedregulationrate在标定工况下,卸除全部负载后的稳定转速与标定转速之差除以标定转速,取其绝对值并以百分比表示,计算公式见附录A中的表A.1。特性曲线见附录A中的图A.1。3.6
timeforspeedtobesteady
转速稳定时间
负载突然变化(或司机按下启动按钮)后,转速自偏离允许转速波动量范围(或进入最低工作稳定转速)这一点起,至首次返回并稳定在允许转速波动量范围内的一段时间(见附录A中的图A.1和图A.2的t时间)。
TB/T1462-2010
教fluctuationtimes
波动次数
在转速过渡过程中(见附录A中的图A.1和图A.2的t时间内),转速超出新的允许转速波动量范围的波动周期数,计算公式见附录A中的表A.1。3.8
转速超调率
overshootrateofspeed
司机按下启动按钮后,转速上升的最大值与新的稳定转速之差除以新的稳定转速,取其绝对值并以百分比表示。计算公式见附录A中的表A.1。3.9
生speed regulation characteristic调速特性
将司机调速手柄固定于一定位置,柴油机稳定转速与负载(功率)之间的关系。3.10
调速特性曲线speedregulationcharacteristiccurve将司机调速手柄固定于一定位置,缓慢增加负载(功率),按相应的功率和转速绘得曲线1,然后缓慢减小负载(功率),按相应的功率和转速绘得曲线2,在各个功率下,取曲线1和曲线2上对应二点转速的中间值并连成曲线3,则曲线3即为调速系统的特性曲线(见附录A中的图A.3)。3.11
不灵敏度
insensibility
将司机调速手柄固定于标定工况位,相应调速特性曲线1和曲线2所围成的不灵敏区域沿转速坐标方向的最大转速差与标定转速之比的绝对值,以百分比表示,计算公式见附录A中的表A.1。特性曲线见附录A中的图A.3。
4技术要求
4.1调速系统的精度等级划分
调速系统精度等级由高到低划分为1、2、3级。4.2调速系统的动态性能
在标定工况突卸全部负载试验中,其瞬时调速率和转速稳定时间应符合表1的规定。4.2.1
瞬时调速率和转速稳定时间
精度等级
瞬时调速率
转速稳定时间
在空载突降转速试验中,柴油机应不停机。在空载突升转速试验中,超速保护装置应不动作。在起动试验(包括冷态、热态)中,转速超调率和波动次数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转速超调率和波动次数
精度等级
转速超调率
波动次数
4.3调速系统的静态性能
4.3.1在标定工况调速特性试验中,稳定调速率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稳定调速率
精度等级
转速波动率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转速波动率
转速波动率
精度等级
柴油机空载工况
<50%标定转速
不灵敏度应符合表5的规定。
精度等级
不灵敏度
≥50%标定转速
不灵敏度
稳定调速率
TB/T1462-2010
柴油机负载工况
<50%标定转速
≥50%标定转速
4.3.4装有遥控配速(包括有级、无级)的调速系统,柴油机在最高、最低调速手柄位的稳定转速与名义转速之间的误差不应超过5r/min,中间各转速位稳定转速与名义转速之间误差由供需双方协商决定。
调速系统的超速保护
调速系统应具有超速保护功能。在调速系统超速保护试验中,应能连续三次试验成功。4.5调速系统的清洁度限值
液压式调速器的清洁度应小于或等于450mg/台,调速器清洁度测定方法按TB/T2391一1993的规定执行。
4.6调速系统的电子装置
调速系统中的电子装置应符合TB/T3021一2001的规定。调速系统的故障报警
电子调速器及电子喷射调速系统应具有故障报警功能,提示系统当前发生的故障,报警内容可由供需双方协商。
5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5.1试验项目
调速系统试验项目见表6。
TB/T1462—2010
试验项目
转速误差
起动试验
空载调速特性试验
转速调速特性试验
突降突升转速试验Www.bzxZ.net
动态特性试验
表6试验项目
符合4.3.4的规定
符合表2的规定
内容和方法
按5.4.1.3的规定进行
按5.4.2.3的规定进行
调速手柄固定于标定转速、最低转速可与转速误差试验同时进行。空载转和中间等间隔4个转速位,分别记录速波动率应符合表4的规定
应符合表3、表4和表5的规定
试验过程中,不应超速,不应停机,并符合表2的规定
计算瞬时调速率和稳定时间,不应超过表1的规定
超速保护装置试验
应连续试验三次,均能正常停机报警系统试验
2试验前的准备
调速系统能够给出对应的报警信息5.2.1测试设备、仪器、仪表
5.2.1.1测定柴油机功率
最高转速和最低转速,计算空载时各转速下的转速波动率
按5.4.1.1的规定进行
按5.4.2.2的规定进行
柴油机运行在标定工况,突卸全部负载,记录转速-时间曲线,得到瞬时最高转速和稳定时间
按5.4.3的规定进行
按5.4.4的规定进行
测功所需设备、仪器、仪表的精度等级应符合内燃机车柴油机台架型式试验方法中的有关规定,测功设备应能满足缓慢增载、减载和突然卸载的试验要求。测功设备、仪器、仪表在使用前均应校验合格。
5.2.1.2测定柴油机转速
转速测试装置应能测定调速系统在稳定工况时的转速变化和变工况时的转速变化。测试装置的精度和范围应满足调速性能规定指标的要求,使用前应检验合格。对于使用电子测试装置的转速测定,其检测频率不应低于30ms。5.2.2调速系统试验前准备
5.2.2.1柴油机和调速器按技术说明书中所规定的参数进行准备和调整。5.2.2.2在正式进行性能试验前,调速系统应配套调整完毕,按柴油机台架试验标准正常运转。5.3检验规则
5.3.1试验时,机械式调速器工作油温度不应低于技术说明书中所规定的数值。电子调速器和电子喷射调速系统的工作环境应满足技术说明书的要求。5.3.2在性能试验过程中,不应调整调速器各个可调整环节。机械式调速器不应更换调速器零件,不应增、减或更换调速器工作油。电子调速器和电子喷射调速系统不应变更接线电路,不应调整控制参数。
5.3.3若违反上述规则,则试验结果宣告无效,应重新进行试验。5.4性能试验
5.4.1静态性能试验
5.4.1.1调速特性试验
5.4.1.1.1将调速手柄固定于标定转速位,并加载至标定负载,然后突卸全部负载使柴油机呈空载状4
TB/T1462-2010
态,再缓慢地均分五级加载至标定负载,最后缓慢地按原级减载到零。在试验中测定下列项目:a)空载最高转速、最低转速;
b)五级增载功率,相应最高转速、最低转速;c)五级减载功率,相应最高转速、最低转速。5.4.1.1.2将调速手柄分别固定于标定转速与最低工作转速之间间隔相等的四个空载工况转速位(有级配速可取相近转速位),对于每一空载转速工况位,加载至相应牵引特性所规定的功率值,然后突卸全部负载,使柴油机空载后,再缓慢地均分五级加载至相应牵引特性所规定的功率值,最后缓慢地按原级减载至零。在试验中测定下列项目:a)四个空载工况转速位的最高转速、最低转速;对应上述四个空载工况转速位的五级增载功率及其最高转速、最低转速;b)
c)对应上述四个空载工况转速位的五级减载功率及其最高转速、最低转速;5.4.1.1.3
测量转速时间为60s参见附录B表B.1记录测量结果。5.4.1.1.4根据附录B表B.1的测量结果,按附录A表A.1中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出标定工况的稳定调速率,并应符合表3的规定;按附录A中图A.3绘制调速特性曲线;按附录A表A.1中的计算公式,计算不灵敏度,并应符合表5的规定。5.4.1.2转速波动率的测定
5.4.1.2.1负载工况
将调速手柄固定于最低工作转速位,并加载至相应牵引特性所规定的功率。在试验中测定最高转速和最低转速(负载工况其他转速位的转速变动范围已由5.4.1.1调速特性试验中测得)。
5.4.1.2.2空载工况
调速手柄与5.4.1.2.1同,负载为零(水力测功时,可有少量负载),在试验中测定最高转速和最低转速(空载工况其他转速位的转速变动范围已由5.4.1.1调速特性试验测得)。5.4.1.2.3测量时间
转速测量时间为60s,参见附录B表B.1记录测量结果。5.4.1.2.4计算转速波动率
根据附录B表B.1记录的标定工况、4个部分负载工况和最低工作转速负载工况的最高转速、最低转速,按附录A表A.1中的计算公式,计算负载工况下的转速波动率;根据附录B表B.1记录的空载标定转速工况、4个空载转速工况和最低空载转速工况的最高转速、最低转速,按附录A表A.1中的计算公式,计算空载工况的转速波动率,并应符合表4的规定。5.4.1.3各调速手柄位转速误差测定试验装有遥控配速(包括有级、无级)装置的调速系统,将调速手柄置于标定转速和最低转速位,分别测定柴油机空载时各转速位的稳定转速。转速测量时间为60s,每6s记录一次,参见附录B表B.2记录测量结果。计算各转速位名义转速与稳定转速的差值,并应符合4.3.4的规定。5.4.2动态性能试验
5.4.2.1突卸负载试验
5.4.2.1.1柴油机在标定工况下,突卸全部负载。在试验中测定下列项目:a)记录并绘制柴油机转速随时间变化的过渡过程曲线,并标定相应转速值;b)突卸负载前的功率。
5.4.2.1.2突卸负载的方法
a)采用电测功方法时,可脱开发电机的励磁回路接触器;b)采用水力测功器测功方法时,可在闸断测功器进水口的同时,迅速全开放水口。5
TB/T1462-2010
5.4.2.1.3根据转速过渡过程曲线,参见附录B表B.3记录标定转速、瞬时最高转速和稳定时间。5.4.2.1.4按附录A表A.1中的计算公式,计算瞬时调速率,瞬时调速率和稳定时间应符合表1的规定。
5.4.2.2突降、突升转速试验
5.4.2.2.1柴油机在空载标定转速工况下运转,司机将调速手柄在1s~2s内转换至最低转速位,观察柴油机工作状态,记录并绘制柴油机转速随时间变化的过渡过程曲线。然后再以同样速度转换至标定转速位,记录并绘制柴油机转速随时间变化的过渡过程曲线。5.4.2.2.2根据转速过渡过程曲线,参见附录B表B.4记录瞬时最低转速、最高转速和稳定时间。5.4.2.2.3按附录A表A.1中的计算公式,计算波动次数,并应符合表2的规定。5.4.2.3起动试验
5.4.2.3.1柴油机按冷态和热态两种情况进行起动试验。在试验中记录并绘制柴油机转速随时间变化的过渡过程曲线,并标定相应转速值。5.4.2.3.2根据转速过渡过程曲线,参见附录B表B.4记录瞬时最高转速和稳定时间。5.4.2.3.3按附录A表A.1中的计算公式,计算转速超调率和波动次数,并应符合表2的规定。5.4.3超速保护试验
机械液压式调速器和电子调速器采用人工控制调速器伺服马达输出杆的方法使柴油机升速,当转速大于调速系统规定的极限转速时,超速保护装置应能立即动作并迫使柴油机停机,试验应连续进行三次。
电子喷射调速系统,超速保护试验方法由供需双方商定。5.4.4报警系统试验
5.4.4.1报警系统静态试验
柴油机在停机状态下,通过切断相应信号的方式,触发调速系统的报警条件。调速系统应能够正确发出报警信号。
5.4.4.2报警系统动态试验
柴油机在运行状态下,通过切断相应信号的方式,触发调速系统的报警条件。调速系统应能够正确发出报警信号。动态试验可用于测试静态试验不能完成的项目。5.5出厂试验
5.5.1静态性能试验
5.5.1.1转速误差测定试验
按5.4.1.3测定各调速手柄位的转速误差。5.5.1.2标定工况调速特性试验
将调速手柄固定于标定转速工况位,并加载至标定负载,然后减载至零。在试验中测量标定工况的功率、稳定转速,测量空载工况的稳定转速。计算得出标定工况的稳定调速率。注:液力传动内燃机车调速系统在装车试验时不作此项试验。5.5.1.3转速波动率测定试验
本项试验只限于标定工况、空载标定转速工况和最低空载转速工况。5.5.2动态性能试验
5.5.2.1试验内容包括突卸标定负载试验和突降转速试验。5.5.2.2液力传动内燃机车调速系统在装车试验时不做突卸负载试验。5.5.2.3若在静态和动态性能试验中发现有异常情况,再按性能试验的规定相应增加试验项目。6
A.1符号及计算公式
符号及计算公式见表A.1。
标定功率
标定转速
最高转速”
最低转速”
转速波动量
转速波动率
稳定转速值
最高转速”
瞬时调速率
稳定转速
稳定调速率
转速稳定时间
波峰数”
波谷数
波动次数
转速上升的最大值”
新的稳定转速
转速超调率
最大转速差
不灵敏度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计算公式和特性曲线
表A.1符号及计算公式
TB/T1462-2010
计算公式
An=naa
An×100%
波动次数=波峰数+波谷数
TB/T1462-2010
表A.1(续)
:柴油机在保持某工况运转时,在60s内测得的最高转速与最低转速。在标定工况下,突然卸除全部负载后的最高转速n。“在标定工况下,卸除全部负载后的稳定转速n2。d在转速过渡过程中(即t时间内),转速超出新的允许转速波动量△n范围的波峰数与波谷数。:司机按下启动按钮后,转速上升的最大值n,与新的稳定转速na。计算公式
“将司机调速手柄固定于标定工况位,相应调速特性曲线1和曲线2所围成的不灵敏区域沿转速坐标方向的最大转速差。
A.2突卸负载时的转速过渡过程曲线突卸负载时的转速过渡过程曲线见图A.1。n(r/min)
图A.1突卸负载时的转速过渡过程曲线A.3起动时转速过渡过程曲线
起动时转速过渡过程曲线见图A.2。n(t/min)
图A.2起动时转速过渡过程曲线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TB铁路运输标准标准计划
- TB/T3521-2018 铁路大型养路机械钢轨铣磨车
- TB/T2172-1990 铁路钢轨伤损代码
- TB/T3508-2018 铁路道岔转换设备安装技术条件
- TB2105-1989 XX型信号选别器
- TB/T3523.2-2018 交流传动电力机车试验方法第2部分:输入特性试验
- TB/T3010-2001 铁道车辆滚动轴承高碳铬轴承钢订货技术条件
- TB/T1463-2006 机车轮对组装技术条件
- TB/T3503.1-2018 铁路应用空气动力学第1部分:符号与单位
- TB/T3253-2010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绝缘护套
- TB/T2247-1991 机车牵引齿轮磁粉探伤验收条件
- TB/T2787-1997 机车车轴金相显微检验
- TB/T1686-2000 25t电动架车机技术条件
- TB/T2624-2011 重型轨道车车轴型式及基本尺寸
- TB/T3520-2018 铁路大型养路机械钢轨打磨车
- TB/T3558-2020 机车车辆转向架专用量具闸瓦和闸片量具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