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电力行业标准(DL) >>
- DL/T 380-2010 接地降阻材料技术条件

【电力行业标准(DL)】 接地降阻材料技术条件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9-01 22:56:22
- DL/T380-2010
- 现行
标准号:
DL/T 380-2010
标准名称:
接地降阻材料技术条件
标准类别:
电力行业标准(DL)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10-05-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2.89 MB

部分标准内容:
ICS29.240.01
备案号:29009-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380—2010
接地降阻材料技术条件
Technical condition ofmaterial forreduced ground resistance2010-05-24发布
国家能源局
2010-10-01实施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降阻材料的分类
5技术要求·
包装与贮存
DL/T380—2010
DL/T380-2010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5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5】739号)安排制定的。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南电力设计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杜忠东、余莉娜、曾连生、董晓辉、徐勇、王力农。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1号,100761)。
1范围
接地降阻材料技术条件
DL/T380—2010
本标准规定了接地降阻材料(包括降阻剂、导电水泥和构成接地模块等接地单元的材料)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降低工业、民用电气装置及其他用途的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的降阻材料。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6566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T16927高电压试验技术(GB/T16927.1—1997,IEC60060—1:1989,EQV,GB/T16927.2—1997,IEC600602:1994,EQV)
NY5010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DL/T621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接地降阻材料
material forreduced resistance可以用来降低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数设(浇筑)在接地装置中的接地体周围的工程材料。3.2
降阻材料的标称电阻率nominalresistivityofmaterialforreducedresistance在常温(25土10)℃下,按本技术条件要求测得的降阻材料(包括制造接地模块等复合接地单元的低电阻材料)的电阻率。
平均腐蚀率
averagecorrosionrate
金属因腐蚀而失重算得的平均腐蚀率(以mm/a计)表示相对均匀的腐蚀程度。3.4
魔蚀试验corrosiontest
在本标准规定的条件下测定降阻材料对接地体的腐蚀率的试验。4降阻材料的分类
4.1分类
4.1.1按产品的供货种类分类
a)降阻剂:生产商提供的,由施工人员在现场按要求将其敷设到接地体周围,可以降低接地电阻的材料,包括导电水泥。
b)复合接地单元:供货商提供的由低电阻材料预制成固定形状的接地单元,由施工人员按设计要1
DL/T380—2010
求埋设并相互连接,包括离子接地体和降阻接地模块。4.1.2按产品的化学性质和使用时的型态分类a)无机固体降阻材料:由无机物组成,使用时呈不可塑状固体或柔性可塑固体。b)有机液体降阻材料:含有有机添加物质,使用时为液体状态。4.2分类标志
降阻材料的分类标志为:××一××,见图1。口口
表征材料的化学性能**
表征供货的种类*
生产商自编
图1降阻材料分类标志
其中:·
A.降阻剂B.模块C.其他
1.无机固体2.有机液体3.混合
例如:A1—导电水泥;A2—液体降阻剂;B1—接地模块;C3—离子接地极5技术要求
5.1一般要求
降阻材料应能在-10℃~+40℃的环境温度下正常使用,所含有对自然环境产生污染以及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成分应符合相关标准。
降阻材料应满足GB6566的要求。其内照射指数I≤1.0,外照射指数I≤1.0。降阻材料应满足NY5010的要求,各种有害物质的含量应符合规定,含汞≤1.0mg/kg,铬≤250mg/kg,铅≤350mg/kg,砷≤250mg/kg。用于制作复合接地体的金属极棒的截面积应符合DL621的规定。5.2电气性能
5.2.1降阻材料在常温下的标称电阻率应不大于52·m。5.2.2降阻材料在按本标准的规定对试品进行冲击电流耐受试验后,所测量的标称电阻率的值的变化应小于20%。
5.2.3降阻材料在按本标准的规定对试品进行工频电流耐受试验后,所测量的标称电阻率的值的变化应小于20%。
5.3理化性能
5.3.1降阻材料在按本标准的要求进行失水、冷热循环、水浸泡(这些试验的组合称为稳定性试验)后,所测量的标称电阻率平均值不应大于62·m。5.3.2降阻材料的pH值应在7~12之间。5.3.3无机固体降阻材料敷设到接地体周围凝固后应与接地体接触良好,不产生裂缝。5.3.4不
有机可塑体降阻材料应有自修复能力,不应产生永久的裂缝。5.3.5降阻材料不应对金属接地体产生过量的腐蚀,钢接地体的平均腐蚀率应小于0.03mm/a。6试验
试验准备
对降阻材料产品进行试验前,要按本标准的要求准备好试品。2
6.1.1试品槽
DL/T380—2010
电气性能试验试品槽:制作如图2所示的试品槽,内电极用@10mm×150mm热镀锌圆钢制作:绝缘端盖用?100mm×5mm绝缘材料制成。外电极用?100mm×100mm热镀锌圆柱桶制作并焊接上?10mm接线柱。
理化性能试验试品槽:制作如图3所示的试品槽,试品槽用绝缘板制成长方形盒子,其内部尺寸为80mm×40mm×40mm,上面盖以同材料的绝缘盖。6100
1一内电极;2、6—端盖:3外电极接线柱:4降阻材料;5--外电极
图2电气试验试品结构尺寸图免费标准bzxz.net
6.1.2试品制作
1绝缘板:2—降阻剂:
3-绝缘盒:4铜电极
图3·理化性能试验试品结构尺寸图制作试品的降阻材料应在应试厂商的成品中随机抽取,并按其实际使用配方制作,按要求分别装入图2、图3所示的试品槽中,试品的种类和数量应满足本标准6.3的规定。6.2试验要求及试验项目
对降阻材料的试验要求及试验项目如表1所列。表11
试验要求及试验项目
型式试验
试验项目
外观检查
室温电阻率测量
温度特性试验
酸碱度
冲击电流耐受试验
工频电流耐受试验
稳定性试验
腐蚀试验
放射性核素限量检测
重金属含量检测
试验要求
型式试验
出厂试验
试验方法
型式试验在经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抽取,按6.1的要求制作试品。根据表1所列的试验项目,按6.3所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任一次试验结果不能满足技术要求,则认为产品型式试验不合格。在3
DL/T380-2010
下列情况时应进行型式试验:
a)新产品投产前:
b)材料、能力或工艺发生变化时:c)停产半年及以上重新恢复生产线:d)从上一次进行型式试验后满4年。型式试验按表1所列项目进行,任一项试验不合格,则产品型式试验不能通过。6.2.2出厂试验
在每批次产品中随机抽样,按表1所列出厂试验的项目进行出厂试验,任一项试验结果不合格,则出厂试验不能通过。
6.3试验方法
6.3.1外观检查
干粉形态出厂的降阻材料颜色和粒度分布应均匀一致,内无异物。其他形态的降阻材料应符合企业标准和出厂说明。
6.3.2室温下电阻率测量(标称电阻率确定)6.3.2.1试品
用于电阻率测量的试品为3个,试品模型见图2,制作试品前内电极及外电极表面应导电良好,内电极外径尺寸应符合10mm土0.1mm要求。按产品说明书要求调制好降阻材料并装入图2模型内,装足并搅拌以排除内部气体,盖好绝缘上盖:垂直放置在蔽光和无热源处,72h后作为试品。3个试品的降阻材料应分别调制。6.3.2.2试验方法
室温下电阻率p,的测量应在试品调制好并放置72h,在测量地点放置2h后进行,且应记录测量时室内温度。
向试品施加10mA工频电流,并测量内、外电极间的电压,求出各试品电阻R,后除以模型系数3.66得出各试品的电阻率Pz。3个试品电阻率的算术平均值即为降阻材料室温下的标称电阻率P,。测试回路如图4所示。
图4试品电阻测量回路
6.3.3降阻材料的温度特性试验
6.3.3.1试品
将被试材料装入图3所示的试品槽内,两极间距离约70mm(见图3),搅拌以排除内部气体,盖好绝缘盖,放置72h后作为试品,试品数3个。6.3.3.2试验方法
用电流电压表法依次测量试品电阻,测量时所施加的工频电流为10mA,分别在室温和-15℃~-10℃、0℃4℃、40℃~60℃四个温度范围内进行四次测量。在进行试验之前,试品应在相应的温度4
条件下保持2h左右,测量时的温度为(T℃),T℃时电阻率按式(2)计算:P=P,·R/R
式中:
R、R,试品在T℃和室温下测得的电阻值:一室温下标称电阻率。
降阻材料在T℃下电阻率为3个试品在该温度下电阻率的算术平均值。6.3.4酸碱度测量
DL/T380—2010
称取经50℃2h干燥后的降阻剂3份,每份20g土0.1g,分别倒入洁净干燥的3个玻璃量杯内,每份各加入蒸馅水或去离子水60g,搅拌2min后,静置30min,过滤,其滤液作为试液。用酸度计测量pH值。取3个试液的pH平均值作为降阻剂的酸碱度测量值。不能过滤时,则直接测量混合液的pH值。液态出厂的有机降阻材料:按其使用说明书要求的方法调制后在初凝前测量酸碱度。6.3.5冲击电流耐受试验
6.3.5.1本项试验在完成6.3.2试验后的3个试品上进行,并应在试品备制完成后72h内完成。6.3.5.2试验前先按6.3.2测量室温下工频电阻R,然后向试品(见图5)施加波形为8/20μs,幅值为2kA的冲击电流10次(要核算一下电流密度)。相邻两次的时间间隔为50s~60s,5次为一组,相邻两组试验间隔时间为30min。记录第3次和第10次的放电电流和试品上的电压峰值。10次放电完成并且试品冷却至室温后,测量试品的试后工频电阻R,然后按式(3)求出试验各试品电阻的变化率AR%,并求出3个试品变化率的平均值。AR%=(R-R)/R×100%
全部试验项目应在1天内完成。
至充电同路
G—放电间隙;C-主电容;L电感;R一电阻;O—试品:S—分流器;C;C—分压器;CRO—示波器图5冲击电流耐受试验回路
6.3.6工频电流耐受试验
本项试验在完成6.3.5条试验后的3个试品上进行,并在试品备制后96h内完成。(3)
试验前先按6.3.2测量试品的试前工频电阻R,然后向试品施加有效值为10A的工频电流,并持续10s。间隔30min后进行第2次循环,共耐受5次。第5次试验结束待试品冷却至室温后测量试品试后工频电阻R。按式(3)求出工频耐受后各试品电阻的变化率。整个试验应在24h内完成。
6.3.7稳定性试验
稳定性试验包括失水试验、冷热循环试验和水浸泡试验3个试验项目,并按所列顺序依次进行。试品制作同6.3.3.1。
试验开始前及结束后,分别测出各试品在室温和工频10mA下的试前电阻R和试后电阻R,。各试品试验后的电阻率按式(4)计算:P,=P, -R/R
取3个试品试验后电阻率的算术平均值,作为降阻剂试验后的电阻率p。(4)
DL/T380—2010
6.3.7.1失水试验
先将恒温箱升至60℃土2℃待用。试品在室温下测量试前电阻R,后直立放入恒温箱内60℃土2℃,并保持12h。然后断开恒温箱电源,开启箱门,直至试品冷却至室温后测量试后电阻R。按式(4)得出试验后的电阻率。
6.3.7.2冷热循环试验
将经6.3.7.1试验后的3个试品直立放置在专门的容器内浸泡2h,取出沥水后放置1h,试品在室温下测量试前电阻R,然后按图6所列的试验程序进行冷热循环试验。循环程序完成后在容器内浸泡2h,取出沥水后放置1h,测量试后电阻R,按式(4)得出试验后的电阻率。120℃
6.3.7.3水浸泡试验
-10℃
120℃
图6冷热循环试验程序
将完成了6.3.7.2试验项目的试品进行本项试验。室温下测量试品电阻R,然后将试品直立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放置在蔽光和周围无热源处28天,每隔48h换水一次。将试品从水中取出沥水放置6h,在室温下测量试品的电阻R,。若试品为无机固体接地降阻材料,则需检查试品有无裂缝发生,若为有机接地降阻材料,则需检查试品是否发生破损。试验完成后按式(4)得出试验后的电阻率。6.3.8对金属接地体的腐蚀试验
6.3.8.1接地体试件
接地体试件由下述4种材料的试件组成:符合GB704的普通碳素扁钢和热镀锌扁钢,符合GB/T702的普通碳素圆钢和热镀锌圆钢,镀锌层厚为10um~15um。每种材料的试件需备制20件,由四种材料的试件(各10件,共40件)组成一组,共两组。扁钢试件宽为25mm,厚度≥2.5mm;圆钢试件直径为@10mm,每种试件的长度为50mm。试件应平整、无锈蚀、无毛刺和飞边,试验前应用酒精擦洗干净并在100℃下烘干1h,冷却至室温并随即用分析天平(精度为0.1mg)称重待用。6.3.8.2降阻材料对金属接地体的腐蚀试验试验时将降阻材料埋置入试验槽中的时间为60天。按要求调制好降阻材料,在试验槽底面平整铺放35mm~40mm厚的降阻材料,将一组材料轻轻放入,裸材和镀锌钢材试件分区平放(各区间试件边缘最近距离应不小于60mm),覆盖厚35mm~40mm的降阻材料,并将表面抹平。
1h后,向降阻剂表面喷去离子水,直至表面水层深约5mm,然后用双层PVC厚膜将容器口封住,以减少水分挥发。容器置于室内无阳光照射、四周无热源处。放置期间每隔15天加水一次,水层深约5mm。60天后取出,清除试件表面附着物,同时进行外观检查,除锈、酒精清洗称重。按式(5)求出每个试件表面平均年腐蚀率。最后得出每种试件表面平均年腐蚀率。V=(△W/St)(3650/d)
式中:
试件表面平均年腐蚀率,mm/a;AW——试件失重,g;
S试件表面积,cm2:
f试件埋入降阻剂的时间,d;
d—试件材料密度,g/cm;低碳钢为7.85g/cm2,锌为7.14g/cm2。6.3.8.3埋地时降阻材料对钢接地体的腐蚀试验DL/T380—2010
该项试验在户外土壤中进行,埋设地点应不易积水。地坑底宽为400mm×500mm,深为600mm~700mm。试件埋放方法与要求同6.3.8.2。上层降阻剂投放地沟表面抹平后,停留1h再回填土壤并夯实。60天后取出,按6.3.8.2的方法得出每种试件表面平均年腐蚀率。6.3.9放射性核素限量检测
该项试验按GB6566执行。
6.3.10重金属元素限量检测
该项试验按NY5010执行。
7包装与购存
7.1包装
包装应满足:
a)降阻材料的包装必须保证在运输中不被损坏。b)包装袋上必须标明产品型号、名称、制造企业、生产时间、贮存期、检验合格标记及数量。7.2存
降阻材料贮存应满足:
a)在室温下置于阴凉于燥处贮存,防止日晒雨淋。b)若超过了标定的贮存期,应按本标准所规定的抽样试验项目进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备案号:29009-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380—2010
接地降阻材料技术条件
Technical condition ofmaterial forreduced ground resistance2010-05-24发布
国家能源局
2010-10-01实施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降阻材料的分类
5技术要求·
包装与贮存
DL/T380—2010
DL/T380-2010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5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5】739号)安排制定的。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南电力设计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杜忠东、余莉娜、曾连生、董晓辉、徐勇、王力农。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1号,100761)。
1范围
接地降阻材料技术条件
DL/T380—2010
本标准规定了接地降阻材料(包括降阻剂、导电水泥和构成接地模块等接地单元的材料)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降低工业、民用电气装置及其他用途的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的降阻材料。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6566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T16927高电压试验技术(GB/T16927.1—1997,IEC60060—1:1989,EQV,GB/T16927.2—1997,IEC600602:1994,EQV)
NY5010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DL/T621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接地降阻材料
material forreduced resistance可以用来降低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数设(浇筑)在接地装置中的接地体周围的工程材料。3.2
降阻材料的标称电阻率nominalresistivityofmaterialforreducedresistance在常温(25土10)℃下,按本技术条件要求测得的降阻材料(包括制造接地模块等复合接地单元的低电阻材料)的电阻率。
平均腐蚀率
averagecorrosionrate
金属因腐蚀而失重算得的平均腐蚀率(以mm/a计)表示相对均匀的腐蚀程度。3.4
魔蚀试验corrosiontest
在本标准规定的条件下测定降阻材料对接地体的腐蚀率的试验。4降阻材料的分类
4.1分类
4.1.1按产品的供货种类分类
a)降阻剂:生产商提供的,由施工人员在现场按要求将其敷设到接地体周围,可以降低接地电阻的材料,包括导电水泥。
b)复合接地单元:供货商提供的由低电阻材料预制成固定形状的接地单元,由施工人员按设计要1
DL/T380—2010
求埋设并相互连接,包括离子接地体和降阻接地模块。4.1.2按产品的化学性质和使用时的型态分类a)无机固体降阻材料:由无机物组成,使用时呈不可塑状固体或柔性可塑固体。b)有机液体降阻材料:含有有机添加物质,使用时为液体状态。4.2分类标志
降阻材料的分类标志为:××一××,见图1。口口
表征材料的化学性能**
表征供货的种类*
生产商自编
图1降阻材料分类标志
其中:·
A.降阻剂B.模块C.其他
1.无机固体2.有机液体3.混合
例如:A1—导电水泥;A2—液体降阻剂;B1—接地模块;C3—离子接地极5技术要求
5.1一般要求
降阻材料应能在-10℃~+40℃的环境温度下正常使用,所含有对自然环境产生污染以及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成分应符合相关标准。
降阻材料应满足GB6566的要求。其内照射指数I≤1.0,外照射指数I≤1.0。降阻材料应满足NY5010的要求,各种有害物质的含量应符合规定,含汞≤1.0mg/kg,铬≤250mg/kg,铅≤350mg/kg,砷≤250mg/kg。用于制作复合接地体的金属极棒的截面积应符合DL621的规定。5.2电气性能
5.2.1降阻材料在常温下的标称电阻率应不大于52·m。5.2.2降阻材料在按本标准的规定对试品进行冲击电流耐受试验后,所测量的标称电阻率的值的变化应小于20%。
5.2.3降阻材料在按本标准的规定对试品进行工频电流耐受试验后,所测量的标称电阻率的值的变化应小于20%。
5.3理化性能
5.3.1降阻材料在按本标准的要求进行失水、冷热循环、水浸泡(这些试验的组合称为稳定性试验)后,所测量的标称电阻率平均值不应大于62·m。5.3.2降阻材料的pH值应在7~12之间。5.3.3无机固体降阻材料敷设到接地体周围凝固后应与接地体接触良好,不产生裂缝。5.3.4不
有机可塑体降阻材料应有自修复能力,不应产生永久的裂缝。5.3.5降阻材料不应对金属接地体产生过量的腐蚀,钢接地体的平均腐蚀率应小于0.03mm/a。6试验
试验准备
对降阻材料产品进行试验前,要按本标准的要求准备好试品。2
6.1.1试品槽
DL/T380—2010
电气性能试验试品槽:制作如图2所示的试品槽,内电极用@10mm×150mm热镀锌圆钢制作:绝缘端盖用?100mm×5mm绝缘材料制成。外电极用?100mm×100mm热镀锌圆柱桶制作并焊接上?10mm接线柱。
理化性能试验试品槽:制作如图3所示的试品槽,试品槽用绝缘板制成长方形盒子,其内部尺寸为80mm×40mm×40mm,上面盖以同材料的绝缘盖。6100
1一内电极;2、6—端盖:3外电极接线柱:4降阻材料;5--外电极
图2电气试验试品结构尺寸图免费标准bzxz.net
6.1.2试品制作
1绝缘板:2—降阻剂:
3-绝缘盒:4铜电极
图3·理化性能试验试品结构尺寸图制作试品的降阻材料应在应试厂商的成品中随机抽取,并按其实际使用配方制作,按要求分别装入图2、图3所示的试品槽中,试品的种类和数量应满足本标准6.3的规定。6.2试验要求及试验项目
对降阻材料的试验要求及试验项目如表1所列。表11
试验要求及试验项目
型式试验
试验项目
外观检查
室温电阻率测量
温度特性试验
酸碱度
冲击电流耐受试验
工频电流耐受试验
稳定性试验
腐蚀试验
放射性核素限量检测
重金属含量检测
试验要求
型式试验
出厂试验
试验方法
型式试验在经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抽取,按6.1的要求制作试品。根据表1所列的试验项目,按6.3所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任一次试验结果不能满足技术要求,则认为产品型式试验不合格。在3
DL/T380-2010
下列情况时应进行型式试验:
a)新产品投产前:
b)材料、能力或工艺发生变化时:c)停产半年及以上重新恢复生产线:d)从上一次进行型式试验后满4年。型式试验按表1所列项目进行,任一项试验不合格,则产品型式试验不能通过。6.2.2出厂试验
在每批次产品中随机抽样,按表1所列出厂试验的项目进行出厂试验,任一项试验结果不合格,则出厂试验不能通过。
6.3试验方法
6.3.1外观检查
干粉形态出厂的降阻材料颜色和粒度分布应均匀一致,内无异物。其他形态的降阻材料应符合企业标准和出厂说明。
6.3.2室温下电阻率测量(标称电阻率确定)6.3.2.1试品
用于电阻率测量的试品为3个,试品模型见图2,制作试品前内电极及外电极表面应导电良好,内电极外径尺寸应符合10mm土0.1mm要求。按产品说明书要求调制好降阻材料并装入图2模型内,装足并搅拌以排除内部气体,盖好绝缘上盖:垂直放置在蔽光和无热源处,72h后作为试品。3个试品的降阻材料应分别调制。6.3.2.2试验方法
室温下电阻率p,的测量应在试品调制好并放置72h,在测量地点放置2h后进行,且应记录测量时室内温度。
向试品施加10mA工频电流,并测量内、外电极间的电压,求出各试品电阻R,后除以模型系数3.66得出各试品的电阻率Pz。3个试品电阻率的算术平均值即为降阻材料室温下的标称电阻率P,。测试回路如图4所示。
图4试品电阻测量回路
6.3.3降阻材料的温度特性试验
6.3.3.1试品
将被试材料装入图3所示的试品槽内,两极间距离约70mm(见图3),搅拌以排除内部气体,盖好绝缘盖,放置72h后作为试品,试品数3个。6.3.3.2试验方法
用电流电压表法依次测量试品电阻,测量时所施加的工频电流为10mA,分别在室温和-15℃~-10℃、0℃4℃、40℃~60℃四个温度范围内进行四次测量。在进行试验之前,试品应在相应的温度4
条件下保持2h左右,测量时的温度为(T℃),T℃时电阻率按式(2)计算:P=P,·R/R
式中:
R、R,试品在T℃和室温下测得的电阻值:一室温下标称电阻率。
降阻材料在T℃下电阻率为3个试品在该温度下电阻率的算术平均值。6.3.4酸碱度测量
DL/T380—2010
称取经50℃2h干燥后的降阻剂3份,每份20g土0.1g,分别倒入洁净干燥的3个玻璃量杯内,每份各加入蒸馅水或去离子水60g,搅拌2min后,静置30min,过滤,其滤液作为试液。用酸度计测量pH值。取3个试液的pH平均值作为降阻剂的酸碱度测量值。不能过滤时,则直接测量混合液的pH值。液态出厂的有机降阻材料:按其使用说明书要求的方法调制后在初凝前测量酸碱度。6.3.5冲击电流耐受试验
6.3.5.1本项试验在完成6.3.2试验后的3个试品上进行,并应在试品备制完成后72h内完成。6.3.5.2试验前先按6.3.2测量室温下工频电阻R,然后向试品(见图5)施加波形为8/20μs,幅值为2kA的冲击电流10次(要核算一下电流密度)。相邻两次的时间间隔为50s~60s,5次为一组,相邻两组试验间隔时间为30min。记录第3次和第10次的放电电流和试品上的电压峰值。10次放电完成并且试品冷却至室温后,测量试品的试后工频电阻R,然后按式(3)求出试验各试品电阻的变化率AR%,并求出3个试品变化率的平均值。AR%=(R-R)/R×100%
全部试验项目应在1天内完成。
至充电同路
G—放电间隙;C-主电容;L电感;R一电阻;O—试品:S—分流器;C;C—分压器;CRO—示波器图5冲击电流耐受试验回路
6.3.6工频电流耐受试验
本项试验在完成6.3.5条试验后的3个试品上进行,并在试品备制后96h内完成。(3)
试验前先按6.3.2测量试品的试前工频电阻R,然后向试品施加有效值为10A的工频电流,并持续10s。间隔30min后进行第2次循环,共耐受5次。第5次试验结束待试品冷却至室温后测量试品试后工频电阻R。按式(3)求出工频耐受后各试品电阻的变化率。整个试验应在24h内完成。
6.3.7稳定性试验
稳定性试验包括失水试验、冷热循环试验和水浸泡试验3个试验项目,并按所列顺序依次进行。试品制作同6.3.3.1。
试验开始前及结束后,分别测出各试品在室温和工频10mA下的试前电阻R和试后电阻R,。各试品试验后的电阻率按式(4)计算:P,=P, -R/R
取3个试品试验后电阻率的算术平均值,作为降阻剂试验后的电阻率p。(4)
DL/T380—2010
6.3.7.1失水试验
先将恒温箱升至60℃土2℃待用。试品在室温下测量试前电阻R,后直立放入恒温箱内60℃土2℃,并保持12h。然后断开恒温箱电源,开启箱门,直至试品冷却至室温后测量试后电阻R。按式(4)得出试验后的电阻率。
6.3.7.2冷热循环试验
将经6.3.7.1试验后的3个试品直立放置在专门的容器内浸泡2h,取出沥水后放置1h,试品在室温下测量试前电阻R,然后按图6所列的试验程序进行冷热循环试验。循环程序完成后在容器内浸泡2h,取出沥水后放置1h,测量试后电阻R,按式(4)得出试验后的电阻率。120℃
6.3.7.3水浸泡试验
-10℃
120℃
图6冷热循环试验程序
将完成了6.3.7.2试验项目的试品进行本项试验。室温下测量试品电阻R,然后将试品直立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放置在蔽光和周围无热源处28天,每隔48h换水一次。将试品从水中取出沥水放置6h,在室温下测量试品的电阻R,。若试品为无机固体接地降阻材料,则需检查试品有无裂缝发生,若为有机接地降阻材料,则需检查试品是否发生破损。试验完成后按式(4)得出试验后的电阻率。6.3.8对金属接地体的腐蚀试验
6.3.8.1接地体试件
接地体试件由下述4种材料的试件组成:符合GB704的普通碳素扁钢和热镀锌扁钢,符合GB/T702的普通碳素圆钢和热镀锌圆钢,镀锌层厚为10um~15um。每种材料的试件需备制20件,由四种材料的试件(各10件,共40件)组成一组,共两组。扁钢试件宽为25mm,厚度≥2.5mm;圆钢试件直径为@10mm,每种试件的长度为50mm。试件应平整、无锈蚀、无毛刺和飞边,试验前应用酒精擦洗干净并在100℃下烘干1h,冷却至室温并随即用分析天平(精度为0.1mg)称重待用。6.3.8.2降阻材料对金属接地体的腐蚀试验试验时将降阻材料埋置入试验槽中的时间为60天。按要求调制好降阻材料,在试验槽底面平整铺放35mm~40mm厚的降阻材料,将一组材料轻轻放入,裸材和镀锌钢材试件分区平放(各区间试件边缘最近距离应不小于60mm),覆盖厚35mm~40mm的降阻材料,并将表面抹平。
1h后,向降阻剂表面喷去离子水,直至表面水层深约5mm,然后用双层PVC厚膜将容器口封住,以减少水分挥发。容器置于室内无阳光照射、四周无热源处。放置期间每隔15天加水一次,水层深约5mm。60天后取出,清除试件表面附着物,同时进行外观检查,除锈、酒精清洗称重。按式(5)求出每个试件表面平均年腐蚀率。最后得出每种试件表面平均年腐蚀率。V=(△W/St)(3650/d)
式中:
试件表面平均年腐蚀率,mm/a;AW——试件失重,g;
S试件表面积,cm2:
f试件埋入降阻剂的时间,d;
d—试件材料密度,g/cm;低碳钢为7.85g/cm2,锌为7.14g/cm2。6.3.8.3埋地时降阻材料对钢接地体的腐蚀试验DL/T380—2010
该项试验在户外土壤中进行,埋设地点应不易积水。地坑底宽为400mm×500mm,深为600mm~700mm。试件埋放方法与要求同6.3.8.2。上层降阻剂投放地沟表面抹平后,停留1h再回填土壤并夯实。60天后取出,按6.3.8.2的方法得出每种试件表面平均年腐蚀率。6.3.9放射性核素限量检测
该项试验按GB6566执行。
6.3.10重金属元素限量检测
该项试验按NY5010执行。
7包装与购存
7.1包装
包装应满足:
a)降阻材料的包装必须保证在运输中不被损坏。b)包装袋上必须标明产品型号、名称、制造企业、生产时间、贮存期、检验合格标记及数量。7.2存
降阻材料贮存应满足:
a)在室温下置于阴凉于燥处贮存,防止日晒雨淋。b)若超过了标定的贮存期,应按本标准所规定的抽样试验项目进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电力行业标准(DL)标准计划
- DL/T5100-2014 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 缺少附录和条文说明
- DL/T5157-2002 电力系统调度通信交换网设计技术规程
- DL5190.4-2019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 第4部分: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
- DL/T549-1994 电能计量柜基本试验方法
- DL/T1100-2009 电力系统的时间同步系统 第1部分:技术规范
- DL/T1287-2013 煤灰比电阻的试验室测定方法
- DL/T689-1999 液压压接机
- DL/T990-2005 双吊点弧形闸门后拉式液压启闭机(液压缸)系列参数
- DL/T1298-2013 静止无功补偿装置运行规程
- DL/T567.1-2007 火力发电厂燃料试验方法 第1部分:一般规定
- DL/T1315-2013 电力工程接地装置用放热焊剂技术条件
- DL/T1214-2013 9FA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维修规程
- DL/T1703-2017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状态评价导则
- DL/T5562-2019 换流站阀冷却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 DL/T5096-2008 电力工程钻探技术规程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