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电力行业标准(DL)】 水电水利工程地下建筑物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规程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27 19:35:04
  • DL/T5415-2009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DL/T 5415-2009

  • 标准名称:

    水电水利工程地下建筑物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规程

  • 标准类别:

    电力行业标准(DL)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9-07-22
  • 实施日期:

    2009-12-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 .pdf
  • 下载大小:

    36.35 M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 标准价格:

    0.0 元
  • 出版日期:

    2009-12-01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DL/T 5415-2009 水电水利工程地下建筑物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规程 DL/T5415-2009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27.140
备案号:J914—2009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5415—2009
水电水利工程地下建筑物
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underground project geologicalinvestigation of hydropower and water resources2009-07-2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能源周
2009-12-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地下建筑物工程地质勘察内容
基本地质条件勘察内容
围岩工程地质特性勘察内容
6地下建筑物工程地质勘察方法
隧洞工程地质勘察方法
6.2地下厂房系统工程地质勘察方法7地下建筑物围岩稳定性工程地质评价7.1www.bzxz.net
地下建筑物位置选择:
围岩分类和围岩稳定性工程地质评价岩爆预测
涌水、突泥预测…
地温、有害气体及放射性预测·外水压力预测
DL/ T5415 -- 2009
高水头压力隧洞围岩稳定性工程地质评价.·气垫式调压室围岩稳定性工程地质评价8地下建筑物施工地质,
专门性工程地质问题勘察.
施工地质工作
围岩处理地质工作……
围岩监测地质工作
DL/T5415—2009
附录A(规范性附录)
附录B(规范性附录)
附录C(规范性附录)
附录D(规范性附录)
附录E(资料性附录)
附录F(规范性附录)
附录G(资料性附录)
附录H(资料性附录)
附录I(资料性附录)
附录(规范性附录)
附录K(资料性附录)
附录L(资料性附录)
附录M(规范性附录)
附录N(规范性附录)
附录P(规范性附录)
附录Q(规范性附录)
附录R(资料性附录)
条文说明…
层状岩层单层厚度划分
岩体结构面分级
岩体风化带划分
岩体卸荷带划分
围岩坚固系数、单位弹性抗力
系数和强度应力比确定
岩体地应力和岩爆的判别
软质岩成因类型划分
膨胀岩特征判别及分类
易溶盐岩类型
围岩工程地质分类
各类围岩主要物理力学参数
经验取值:
围岩失稳机制类型及破坏形式,隧洞周边允许位移相对值
地下洞室有害气体最大允许浓度及空气成分主要指标
瓦斯隧洞分类
地下洞室放射性控制标准
外水压力折减系数
DL/T5415—2009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5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5]739号)的要求制定的。
为做好水电水利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在GB50287《水力发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的基础上,组织制定水电水利工程区域构造稳定性、水库区、喀斯特、边坡、坝址、地下建筑物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规程等六项技术规程,进一步系统地规范水电水利工程地质勘察工作。
本标准在编写过程中,总结了我国水电水利工程地下建筑物工程地质勘察的经验,吸取了相关的科研成果,并与有关技术标准进行了协调。
本标准对地下建筑物工程地质勘察的内容、方法、技术要求和围岩稳定工程地质评价原则,以及施工地质工作等进行了具体的规定。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F、附录J、附录M、附录N、附录P、附录Q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的附录E、附录G、附录H、附录I、附录K、附录L、附录R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电力行业水电规划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卫东、李文纲、杜明祝、陆继伯、沙椿。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北京市宣武区白广路二条号,100761)。1范围
DL/T5415-2009
本标准规定了水电水利工程地下建筑物工程地质勘察的内容、方法和工程地质评价及施工地质工作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大型水电水利工程和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建筑物工程地质勘察。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的中型水电水利工程可参照执行。
DL/T5415-2009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6356地下建筑氢及其子体控制标准GB18871
GB50086
GB50287
DL/T5006
DL/T5010
DL/T5013
DL/T5050
DL/T5109
DL/T5185
DL/T5194
DL/T5195
DL/T5331
DL/T5335
DL/T5337
DL/T5338
DL/T5353
DL/T5357
DL/T5367
DL/T5368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水力发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水电水利工程岩体观测规程
水电水利工程物探规程
水电水利工程钻探规程
水利水电工程坑探规程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地质规程
水电水利工程地质测绘规程
水电水利工程地质勘察水质分析规程水工隧洞设计规范
水电水利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水电水利工程区域构造稳定性勘察技术规程水电水利工程边坡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规程水电水利工程喀斯特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规程水电水利工程边坡设计规范
水电水利工程岩土化学分析试验规程水电水利工程岩体应力测试规程水电水利工程岩石试验规程
3总则
DL/T54152009
3.0.1为统一水电水利工程地下建筑物工程地质勘察的内容、技术要求,提高工程地质勘察质量,特制定本标准。3.0.2地下建筑物工程地质勘察任务包括查明水电水利工程地下建筑物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影响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的工程地质因素,评价地下洞室围岩的稳定性,为地下洞室的设计、施工开挖和围岩支护提供工程地质资料。3.0.3地下建筑物工程地质勘察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DL/T54152009
4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4.0.1
围岩surroundingrock
地下洞室周围,由于开挖而引起应力重新分布的岩体,或指对洞室稳定和变形可能产生影响的岩体。4.0.2
水工隧洞hydraulictunnel
水电水利工程设置于岩(土)体中的,用于输水、发电、灌溉、泄洪、导流、放空、排沙等且具封闭断面的通道。4.0.3
水电站地下厂房undergroundpowerhouse建在地面以下的水电站厂房。
洞室群groupofgrottoes
由多个人工开挖的洞室所形成的地下建筑物系统。4.0.5
山隧洞sidemountaintunnel
沿山坡走向穿过山体的隧洞。
越岭隧洞
over mountain line tunnel
穿越山岭的隧洞。
岩爆rockburst
在高地应力岩体中开挖洞室,围岩中应力突然释放,造成洞壁岩块爆裂、弹射的动力现象。4
涌水 inrush of water
DL/T5415—2009
在地下洞室施工过程中,穿过含水或透水岩层所发生的地下水向洞内冒出或突然喷出的现象。4.0.9
突泥 projecting mud soil
在地下洞室施工过程中,穿过充填泥质物的溶洞或含泥量较大的断层破碎带等地段时所发生的突然大量冒泥现象。4.0.10
高水头压力隧洞(高压隧洞)
high head pressure tunnel
洞内压力水头不小于100m的隧洞。4.0.11
气垫式调压室aircushionsurgeshaft部分充水、部分充压缩空气的密闭调压室。4.0.12
深埋隧洞deepberiedtunnel
埋藏深度大于300m的隧洞。
长隧洞longtunnel
长度大于2000m的隧洞。
大跨度地下洞室largespangrotto跨度大于20m的地下洞室。
DL/T5415—2009
5地下建筑物工程地质蔡内容
5.1基本地质条件勘察内容
5.1.1地下建筑物基本地质条件勘察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物理地质现象、喀斯特、水文地质条件等。
5.1.2地形地貌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1地下建筑物区内地貌形态和成因类型,分析其与岩性、地质构造和新构造运动的关系。
2隧洞沿线地表水系与沟谷的发育程度、切割深度及地表水流量变化。
3地下厂房枢纽布置区地形地貌特征,沟谷分布、切割深度及山体完整程度。
5.1.3地层岩性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1岩浆岩的矿物成分、结构、原生构造和岩相特征;侵入岩体和脉岩的产出形态、分布规模,与围岩的接触关系,接触带的蚀变特征:喷出岩流动构造及分带,喷发旋回,与上、下地层的接触关系。对岩浆岩的蚀变、喷发间断、岩脉及其接触程度等,应重点勘察。
2沉积岩的矿物成分、胶结程度、结构、构造特征、岩性岩相变化、沉积韵律特征、建造类型、地层接触关系。对地下建筑物区分布的软弱岩层、可溶岩类、煤系地层、膨胀岩类、易溶盐岩类等,应重点勘察。沉积岩的单层厚度划分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
3变质岩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变质程度及其变质作用类型。对千枚岩、板岩、片岩等软弱岩层应重点勘察。DL/T5415--2009
4按岩石的成因类型、岩质特征、结构特征、成层组合条件以及岩石物理力学特性等因素划分地下建筑物区工程地质岩组。岩组划分详细程度应与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相适应。必要时,对软弱夹层、膨胀岩、易溶盐岩、喀斯特岩层、有害气体及放射性矿物赋存的岩层等,可以放大比例尺表示。5地下建筑物进出口段、傍山浅埋段、过沟段第四系覆盖层的物质组成、结构、厚度及成因类型。5.1.4地质构造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1地下建筑物区所处大地构造部位,外围主要褶皱与断裂构造的分布和规模。
2褶皱的形态特征、规模及展布。3断层的分布、产状,破碎带及影响带宽度与构造岩组成,按产状对断层进行分组,按规模对断层进行分级,按性状对断层进行分类。地下建筑物区岩体结构面分级见附录B。4对地下建筑物围岩稳定性有重要影响的断层,应予重点勘察。必要时,研究断层的活动性及其对隧洞工程的影响。断层的活动性的研究应符合DL/T5335的有关规定。5节理裂隙的发育情况,宜采用国际岩石力学学会现场及试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推荐的方法,调查统计组数、方位(各组优势产状)、间距(单位m)、延续性(单位m)、粗糙起伏程度、裂隙面风化蚀变程度、张开度(单位mm)、充填物、渗流、岩块尺寸(块体尺寸指数Ib、体积裂隙数J)。统计窗口数量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统计窗口的布置应具有地质代表性,并应考虑其方向性。5.1.5物理地质现象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1岩体风化程度及深度,各风化带在洞室进、出口及浅埋洞段的分布、厚度及其特性,以及不同风化带岩石的强度特性和岩体的完整程度,分析其对洞口边坡及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岩体风化带的划分应符合附录C的规定。2岩体卸荷带特征及分布深度。岩体卸荷带划分应符合附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电力行业标准(DL)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