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电力行业标准(DL) >>
- DL/T 5418-2009 火电厂烟气脱硫吸收塔施工及验收规程

【电力行业标准(DL)】 火电厂烟气脱硫吸收塔施工及验收规程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27 20:13:16
- DL/T5418-2009
- 现行
标准号:
DL/T 5418-2009
标准名称:
火电厂烟气脱硫吸收塔施工及验收规程
标准类别:
电力行业标准(DL)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9-07-22 -
实施日期:
2009-12-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13.71 MB

部分标准内容:
ICS13.030.40
备案号:J917-2009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火电厂烟气脱硫
吸收塔施工及验收规程
DL/T5418-2009
Code for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of flue gasdesuiphurization absorber of thermal powerplant
2009-07-2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能源局
2009-12-01实施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则
5材料和成品件验收
5.1金属材料验收
5.2焊接材料验收
5.3非金属衬里材料验收
5.4成品附件验收
6预制
6.1一般规定
6.2底板预制
6.3壁板预制
6.4顶板预制
6.5构件预制
6.6预组装
7组装
7.1一般规定
7.2基础验收
7.3基础划线
7.4底板组装
7.5壁板组装
7.6加强筋的安装
7.7顶板组装
7.8烟气进出口组装
7.9塔体焊接附件组
8焊接
8.1焊接工艺评定
8.2焊工考核
8.3焊接施工准备
8.4焊接施工
8.5推荐的焊接顺序
8.6焊缝外观检查
8.7焊缝无损探伤及严密性试验
8.8缺陷修补
9塔体验收
9.1一般规定
9.2塔体几何形状和尺寸检查
9.3充水试验
10玻璃鳞片树脂防腐
10.1一般要求
10.2基本处理
10.3衬里施工
10.4衬里检验
10.5修补
11橡胶衬里防腐
12塔内件安装
12.1一般规定
12.2喷淋层安装
12.3除雾器安装
12.4搅拌系统安装
13油漆与保温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6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2006]1093号)安排制定的。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环境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苏源环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华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克勤、杨素梅、徐延忠、郭庆伟、曲守信、付文兴、林飞。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火电广湿法烟气脱硫装置中吸收塔施工及验收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火电厂湿法烟气脱硫装置中以普通碳素结构钢为主体结构材料、以玻瑞鳞片树脂或橡胶为内防腐衬里的吸收塔施工及验收.吸收塔的范围包括塔壳体、塔内件以及所有焊接在塔外壳体上的附件或结构件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中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活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983不锈钊焊条
GB/T985.1-2008气焊、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高能束焊的推荐坡口
GB4053.1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I部分:钢直梯GB4053.2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2部分:钢斜梯GB4053.3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GB/T4842氩
GB/T5117碳钢焊条
GB/T5118低合金钢焊条
GB/T5293埋弧焊用碳钢焊丝和焊剂GB/T8110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GB/T8923.2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第2部分:已涂覆过的钢材表面局部清除原有涂层后的处理等级GB/T10045碳钢药芯焊丝
GB/T12470理弧焊用低合金钢焊丝和焊剂GB/T14957熔化焊用钢丝
GB/T17853不锈钢药芯焊丝
GB18241.4橡胶衬里第4部分:烟气脱硫衬里GB50128立式圆简形钢制焊接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L/T679焊工技术考核规程
DL/T868焊接工艺评定规程
DL/T869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5009.1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火力发电厂DL/T5072火力发电厂保温油漆设计规程HGJ32-1990橡胶衬里化工设备
HG/T2537焊接用二氧化碳
HG/T2640玻璃鳞片衬里施工技术条件HG/T3797玻璃鳞片衬里胶泥
HG20202脱脂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B4730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JB/T4735钢制焊接常压容器
JB/T4736补强圈
SJ/T10743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和等离子焊接、切割用钨饰电极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0.1
吸收塔absorber
使用物理、化学的处理方法.除去烟气中的SO2:的设备,是湿法烟气脱硫工艺中的主要单体设备
玻璃鳞片glassflake
外观形似鱼鳞片的玻璃薄片材料3.0.3
玻城鳞片树脂一assresinflake
以耐酸树脂为主要基料.以玻瑞鳞片为骨料,以其他功能性助剂为填料的复合型树脂胶泥
除雾器misteliminator
湿法脱硫工艺中,用于脱除湿烟气中夹带水分的设备4总则
4.0.1吸收塔施工应严格按照设计文件进行.当需要修改设计文件时,必须取得原设计单位的书面认可。
4.0.2施I时应按DL5009.1的要求执行5材料和成品件验收
5.1金属材料验收
5.1.1板材、管材、标准法兰、型材、赞固件、钢格板等金属材料应几有产品标识和质量合格证书.材料类型、规格及符合的标准应与设计文件的要求或合同的约定一致,无具体要求时,应按国家现行标准的相关规定或相应的国外标准进行验收。对于有异议的,应进行补充检验。并由具有相关资质的权威部门提供有效检验报告。5.1.2碳钢板材或合金板材在加工前应逐张进行外观检查,其外观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相应钢板标准的规定。
5.1.3钢板表面锈蚀减薄里、划痕深度与钥板实际负偏差之和,应不大于相应钢板标准允许的负偏差值。
5.2焊接材料验收
用于焊接的焊条、焊丝、焊剂及保护气体,应具有质最合格证明书,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5.2.1焊条应符合GB/T5117、GB/T5118和GB/T983的规定:药芯焊丝应符合GB/T10045和GB/T17853的规定,氩弧焊使用的焊丝应符合GB/T14957和GRIT8110的规定。
5.2.2钨极氩弧焊应使用符合SJ/T10743的规定。5.2.3埋弧焊用焊剂应符合GB/T5293和GB/T12470的规定。5.2.4二氧化碳气体应符合HG/T2537的规定;保护用氩气应符合GB/T4842的规定5.2.5进口的焊接材料.当国内无相关标准时.应按材料出口国的相关标准检查验收,5.3非金属衬里材料验收
5.3.1非金属衬里材料应具有质量合格证书和产品标识,对毒性程度、挥发性及易然易爆性应明确标明。
5.3.2执行的标准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双方合同的约定,其中,玻璃鳞片树脂应不低于HG/T3797的规定,橡胶衬里不低于GB18241.4-2006和HGJ32-1990的规定。5.3.3运抵现场时外包装应完好.施工日期应在产品保质期内。5
5.4成品附件验收
5.4.1与吸收塔直接相连的成品附件运抵现场后,外包装应完好。5.4.2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并核对其品牌、型号、数量,规格、主要性能指标、主要材质、接口要求.结果应符合设计文件或双方合同的约定6预制
6.1一股规定
6.1.1检验用的弧形样板的弦长应不小于1.5m.直线样板的长度应不小于1m测量焊缝角变形的弧形样板弦长应不小于1m6.1.2钢板及构件预制前应进行表面喷砂处理,除锈等级应达到GB/T8293.4的相关规定。
6.1.3预制方法不应损伤母材或降低母材性能。6.1.4钢板切割及焊缝坡口加工应符合以下要求:1碳素钢板以机械加工或自动、半自动火焰切割加工为宜.合金钢板应以机械加工或等离了切割为宜,切割后的表面应打磨平整2当环境沮度低于-16℃时,普通碳素钢不得采用剪切方式加工、冷矫正或冷弯曲,3板厚大于10mm时,板边不宣采用剪切加工6.1.5钢板坡口加工应平整,不得有夹渣、分层、裂纹等缺陷,火焰及等离子切割坡口产生的表面硬化层应去除
6.1.6塔体的焊接接头型式应采用对接接头6.1.7焊接接头的坡口形式及尺寸.当设计图样无要求时,应按GB/T985及GB/T986的规定选用。纵缝气体保护焊及环缝埋弧焊的焊接接头形式,宜符合下列要求:1纵缝气体保护焊的对接接,厚度小于或等子24mm的钢板可采用单面坡口;厚度大于24mm的钢板宜采用双面坡口;坡口间隙G为4mm~6mm钝边F不大于2mm宽度w为16mm~18mm(见图6.1.7-1)。2环缝埋弧焊对接接头,厚度小于等于12mm的可采用单面坡图6.1.7-1纵缝气体保护焊对接接头的型口;厚度大于12mm的宜采用双面坡口:坡口角度α为45°±2.5°,钝边F不大于1mm,间隙G为0~1mm(见图6.1.7-2)
图6.1.7-2环缝埋弧对接接头的型式6.1.8吸收塔壳体上的开孔补强圈的弧度应与壳体一致,在任何一点的最大间隙不得超过1.5mm。补强圈的加工制作应符合JB/T4736的要求。6
6.1.9禁止使用火焰切割来加工螺栓孔6.1.10预制板或构件应有编号,编号应有防水性,不宜标记在需要防腐衬里的一侧。6.1.11所有预制构件在保管、运输及现场堆放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变形、损伤和锈蚀高合金钢板及其零部件应与其他钢材分开存放,且应采取措施保持表面的光洁。6.1.12以下资料应随预制件一起提供:1预制件清单,内容至少应包括名称、编号、材质、规格及数量2材料质量合格证明书.
3预制件检查记录。
4排版图
5设计修改文件。
6.2底板预制
6.2.1底板应按设计图样的排版图排版(见图6.2.1).中
孕形边绿新
图6.2.1两种常见的底板排版图
6.2.2设计图样无排版图时,底板的排版宜满足以下要求:中幅板
1直径大于12m的吸收塔.底板宜采用弓形边缘板(见图6.2.1)。且弓形边缘板内侧沿半径方向至塔内壁的最小尺寸应不小于700mm。2直径小于等于12m的吸收塔,底板可采用条形边缘板(见图6.2.1),条形边缘板的最小直边尺寸应不小于700mm.。
3中辐板(见图6.2.)的宽度不宜小于1000mm,长度不宜小于2000mm.6.2.3弓形边缘板的对接接头,宜采用不等间陈.外侧间陈ei宜为6mm~7mm.内侧间隙e2宜为8mm~12mm(见图6.2.3).
图6.2.4弓形边缘板对接接头间隙6.2.4底板弓形边缘板的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2.4的规定,尺寸测量部位见图6.2.4.表6.2.4弓形边缘板的尺寸允许偏差测量部位
长度ABCD
宽度AC,BD、EF
对角线之差AD-BC
弧形半径
图6.2.4弓形边缘板测量部位
充许偏差
≤±2
6.2.5中幅板的尺寸偏差应符合表6.2.5中的规定.尺寸测量部位见图6.2.5。表6.2.5壁板、底板中幅板的尺寸充许偏差测量部位
板长AB(CD)≥6000
宽度AC、BD、EF
长度AB、CD
对角线之差|AD-BC
直线度
AC、BD
AB、CD
图6.2.5壁板与中幅板尺寸测量部位mm
板长AB(CD)<6000
6.2.6厚度大于等于12mm的弓形边缘板,应在两侧(图6.2.4中AC.BD)宜加mm范围内进行超声波检测,结果达到JB4730加中IⅢI级要求为合格6.2.7预制时应合理减少基础环板的拼接焊缝数量,避免焊后变形过大。6.3壁板预制
6.3.1塔体壁板应按设计图样的排版图预制,当设计图样无排版图时。应符合以下规定1各圈壁板的纵向接头宜向同一方向逐圈错开,错开间距宜为板长的1/3,且应不小于500mm
2底圈壁板的纵向接头与塔底边缘板的对接接头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200mm3直径小于12.5m的吸收塔,其壁板宽度应不小于500mm.长度应不小于1000mm;直径大于或等于12.5m的吸收塔其壁板宽度应不小于1000mm。长度应不小于2000mm4外壁环向加强筋的对接接头与壁板纵缝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200mm;外壁纵向加强筋与壁板之间的角焊缝与壁板纵缝间的距离不得小于200mm.6.3.2壁板的尺寸偏差应符合表6.2.5的规定,尺寸侧A部位见图6.2.5.6.3.3钢板滚弧时起始和结束的两瑞弧度应严格控制.必要时利用胎板对两端分别滚弧6.3.4每片壁板预制完毕后,应立置在水平台面上用样板检查.垂直方向用直线样板检查,其间隙应不大于2mm;水平方向用弧形样板检查,其间隙应不大于3mm6.4顶板预制
6.4.1顶板应按设计图样的排版图排版。6.4.2顶板任惫相邻烨缝的间距不得小于200mm6.4.3加强筋与顶板之间的角焊缝与顶板拼接焊缝之间的间距不得小于200mm6.4.4顶板用弧形样板或直线样板授查,其间隙不得大于3mm,6.5构件预制
6.5.1弧形构件成型后,用弧形样板检查,其间隙不得大于3mm.放在平台上检查,其翘曲变形不得超过构件长度的0.1%,且不得大于4mm.6.52热垠成型的构件.不应有过烧、变质现象,其厚度减薄量不应超过Imm6.5.3构件预制时,应考虑排水孔的布置6.5.4塔内承重梁预制完成后,应放在平台上检查,其翘曲变形不得超过梁长度的0.1%,且不得大于8mm
6.5.5塔内承重梁预制时,宜在梁两瑞留检漏孔,保证在塔外能够有效监测承索梁的腐蚀穿孔泥液情况
6.6预组装
6.6.1每圈塔壁板预制完成后宜进行预组装.顶板和底板预制完成后宜进行整体预组装.预组装平台表面应清活,平面度误差不大于2mm;预组件安装应稳定、可靠。9
6.6.2每圈壁板周长允许偏差为对应塔体直径的。0.3%.最大允许偏差不超过30mm6.6.3底板周长允许偏差为底板直径的0.3%,最大允许偏差不超过30mm6.6.4塔顶预组装时.底圈周长允许偏差为塔体直径的。0.3%.最大允许偏差不超过30mm7组装
7.1一般规定
7.1.1组装前。检查或核对预制件的名称、规格、数量、表面完好性、变形情况,必要时按第6章的规定复检
7.1.2组装前.应将预制件坡口周困的泥沙、铁锈、水及油污等清理干净。7.1.3组装及检验过程中使用的样板应与6.1.1的规定一致。7.1.4塔体组装时,对口错边最的检测以内壁为准。7.1.5拆除组装用的工卡具时,不得损伤母材.钥板表面的焊疤应打磨平滑。如母材有损伤!应按8.8的要求进行修补。
7.2基础验收
7.2.1底板排版铺设前.应按土建基础设计文件对基础进行检查.且符合本节以下要求后方可安装。
7.2.2基础表面应平整密实无明显的凹凸、裂纹、孔洞和麻面。地脚螺栓孔内应清理于净,地脚螺栓应完好。
7.2.3基础中心座标允许偏差为20mm,中心标高允许偏差为15mm,外径允许偏差为20mm.
7.2.4自基础中心至基础周边拉水平线.每10m2范围内至少测2点,相邻两测点间的高度差应不大于2.5mm。所有测点中.最高与最低点的高度差应不大于15mm.7.2.5塔壁叉于环梁上时环梁表面每1Om弧长内任意两点的高度差应不大于5mm在整个环梁周长内,任意两点的高度差应不大于I0mm.且环梁内半径不允许有正偏差。7.2.6塔壁之下无环梁时,以塔壁板圆周中心线为中心,宽度为00mm的环面内,桩3m弧长内任意两点的高度差应不大于5mm.且整个圆周长度内任意两点的高度差应不大于12mm
7.2.7螺栓孔中心与某础中心的距离允许偏差应不大于10mm,7.2.8吸收塔的基础宜设底板漏液显示结构7.3基础划钱
7.3.1按平面图的方位.在塔体甚础上划出2条互相垂直的中心线,中心点的偏差应不大于10mm.
7.3.2以基础中心为基准。划基础圆周等分点0°、45°、90°、135°、180°、225、270方位,标记清晰
7.3.3划出底板对接焊缝底部的垫板或型钥构件的中心线,中心线位置的偏差应不大于1.5mm.
7.4底板组装
7.4.1底板应与底部的垫板或型钢构件表面贴紧,其间隙应不大于1mm.7.3.3中所划的中心线应位于底板对接焊缝的中心7.4.2底板对接接头的间隙,当图样无要求时,按表7.4.2的规定表7.4.2塔底板对接接头的间隙
焊接方法
不开坡口
焊条电弧焊
开坡口
不开彼口
埋弧自动焊
开坡口
焊条电弧焊打底
埋弧自动焊填充
气体保护娜
开坡口
不开坡口
钢板厚度
6≤10
10≤16
10<≤‘22
6≤10
气体保护焊打底
埋弧焊填充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开坡口
10≤22
7.4.3底板烨接时.应有防变形措施.焊接完毕后.表面应平整无明显翘曲,每平方米范围内的平面度允许误差为2mm
7.4.4不等厚对接焊缝应打磨出小于1:6的过渡坡。7.4.5底板组装过程中。应采取防雨雪措施,严禁水渗入或流入底板与幕础面之间。7.5壁板组装
7.51壁板组装前.应对预制的壁板的尺寸及外形进行复脸,合格后方可组装.需矫正时,应防止出现锤痕
7.5.2正装施工或倒装施工的第一圈壁板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1相邻两壁板上口的水平偏差应不大于2mm,在整个圆周上任意两点的水平偏差应不大于6mm
2垂直偏差应不大于3mm.
3焊接完毕后.壁板Im高度处,内表面任愈点直径的偏差应不人于塔体直径的。1%.最大应不超过10mm.
7.5.3除第一圈壁板外,其他各圈壁板的垂宜度偏差应不大于该圈壁板高度的0.3%.7.5.4壁板对接接头的组装间隙.当图样无具体要求时,参照表7.5.4-1和表7.5.4-2的规定执行表7.5.4-1壁板环向对接接头的组装间隙坡口型式
焊条电弧焊
6≤1≤15
15<01≤20
121≤38
b=3±1
01≤12
埋弧焊
121≤38
坡口型式
表7.5.4-2壁板纵向对接接头的组装间隙焊条电弧焊
9≤15
12≤38
b=2±1
气体保护焊
b=5±1
7.5.5壁板组装时,内表面应保证齐平,错边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纵向焊缝的对口错边里:当板厚小于12mm时,应不大于1.0mm:当板厚大于或等于12mm时,应不大于板厚的1/10,且最大不超过1.5mm.2环向焊接接头错边量:当上圈壁板厚度小于8mm时,任何一点的错边量均不得大于1.5mm:当上圈壁板厚度大于等于8mm时,任何一点的错边量均不得大于板厚的115,且不大于2mm
7.5.6组装焊接后,纵焊缝的角变形用1m长的弧形样板检查,环焊缝的角变形用Im长的直线样板检查,结果应符合表7.5.6的规定。表7.5.6塔壁焊缝的角变形和局部凹凸变形板厚
12≤25
焊缝角变形
局部变形
7.5.7组装焊接后,塔壁的局部变形应平缓,不应有突然起伏,且应符合表7.5.6的规定。7.5.8按每3圈组装后作为1个塔段进行验评,每个塔段验评需测量直径、垂直度、水平度和标高。
7.5.8.1直径
在塔段内圆周方向取8个~12个等分点测量直径;直径允许偏差为塔体内径的0.1%且最大不超过12mm。
7.5.8.2垂直度
在塔段圆周方向取8个~12个等分点测量,垂直度允许偏差应小于塔段高度的0.1%最大不超过15mm
7.5.8.3水平度
在塔段上口圆周方向取8个~12个等分点测量,水平允许偏差为3mm。7.5.8.4标高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备案号:J917-2009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火电厂烟气脱硫
吸收塔施工及验收规程
DL/T5418-2009
Code for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of flue gasdesuiphurization absorber of thermal powerplant
2009-07-2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能源局
2009-12-01实施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则
5材料和成品件验收
5.1金属材料验收
5.2焊接材料验收
5.3非金属衬里材料验收
5.4成品附件验收
6预制
6.1一般规定
6.2底板预制
6.3壁板预制
6.4顶板预制
6.5构件预制
6.6预组装
7组装
7.1一般规定
7.2基础验收
7.3基础划线
7.4底板组装
7.5壁板组装
7.6加强筋的安装
7.7顶板组装
7.8烟气进出口组装
7.9塔体焊接附件组
8焊接
8.1焊接工艺评定
8.2焊工考核
8.3焊接施工准备
8.4焊接施工
8.5推荐的焊接顺序
8.6焊缝外观检查
8.7焊缝无损探伤及严密性试验
8.8缺陷修补
9塔体验收
9.1一般规定
9.2塔体几何形状和尺寸检查
9.3充水试验
10玻璃鳞片树脂防腐
10.1一般要求
10.2基本处理
10.3衬里施工
10.4衬里检验
10.5修补
11橡胶衬里防腐
12塔内件安装
12.1一般规定
12.2喷淋层安装
12.3除雾器安装
12.4搅拌系统安装
13油漆与保温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6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2006]1093号)安排制定的。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环境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苏源环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华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克勤、杨素梅、徐延忠、郭庆伟、曲守信、付文兴、林飞。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火电广湿法烟气脱硫装置中吸收塔施工及验收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火电厂湿法烟气脱硫装置中以普通碳素结构钢为主体结构材料、以玻瑞鳞片树脂或橡胶为内防腐衬里的吸收塔施工及验收.吸收塔的范围包括塔壳体、塔内件以及所有焊接在塔外壳体上的附件或结构件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中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活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983不锈钊焊条
GB/T985.1-2008气焊、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高能束焊的推荐坡口
GB4053.1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I部分:钢直梯GB4053.2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2部分:钢斜梯GB4053.3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GB/T4842氩
GB/T5117碳钢焊条
GB/T5118低合金钢焊条
GB/T5293埋弧焊用碳钢焊丝和焊剂GB/T8110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GB/T8923.2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第2部分:已涂覆过的钢材表面局部清除原有涂层后的处理等级GB/T10045碳钢药芯焊丝
GB/T12470理弧焊用低合金钢焊丝和焊剂GB/T14957熔化焊用钢丝
GB/T17853不锈钢药芯焊丝
GB18241.4橡胶衬里第4部分:烟气脱硫衬里GB50128立式圆简形钢制焊接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L/T679焊工技术考核规程
DL/T868焊接工艺评定规程
DL/T869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5009.1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火力发电厂DL/T5072火力发电厂保温油漆设计规程HGJ32-1990橡胶衬里化工设备
HG/T2537焊接用二氧化碳
HG/T2640玻璃鳞片衬里施工技术条件HG/T3797玻璃鳞片衬里胶泥
HG20202脱脂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B4730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JB/T4735钢制焊接常压容器
JB/T4736补强圈
SJ/T10743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和等离子焊接、切割用钨饰电极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0.1
吸收塔absorber
使用物理、化学的处理方法.除去烟气中的SO2:的设备,是湿法烟气脱硫工艺中的主要单体设备
玻璃鳞片glassflake
外观形似鱼鳞片的玻璃薄片材料3.0.3
玻城鳞片树脂一assresinflake
以耐酸树脂为主要基料.以玻瑞鳞片为骨料,以其他功能性助剂为填料的复合型树脂胶泥
除雾器misteliminator
湿法脱硫工艺中,用于脱除湿烟气中夹带水分的设备4总则
4.0.1吸收塔施工应严格按照设计文件进行.当需要修改设计文件时,必须取得原设计单位的书面认可。
4.0.2施I时应按DL5009.1的要求执行5材料和成品件验收
5.1金属材料验收
5.1.1板材、管材、标准法兰、型材、赞固件、钢格板等金属材料应几有产品标识和质量合格证书.材料类型、规格及符合的标准应与设计文件的要求或合同的约定一致,无具体要求时,应按国家现行标准的相关规定或相应的国外标准进行验收。对于有异议的,应进行补充检验。并由具有相关资质的权威部门提供有效检验报告。5.1.2碳钢板材或合金板材在加工前应逐张进行外观检查,其外观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相应钢板标准的规定。
5.1.3钢板表面锈蚀减薄里、划痕深度与钥板实际负偏差之和,应不大于相应钢板标准允许的负偏差值。
5.2焊接材料验收
用于焊接的焊条、焊丝、焊剂及保护气体,应具有质最合格证明书,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5.2.1焊条应符合GB/T5117、GB/T5118和GB/T983的规定:药芯焊丝应符合GB/T10045和GB/T17853的规定,氩弧焊使用的焊丝应符合GB/T14957和GRIT8110的规定。
5.2.2钨极氩弧焊应使用符合SJ/T10743的规定。5.2.3埋弧焊用焊剂应符合GB/T5293和GB/T12470的规定。5.2.4二氧化碳气体应符合HG/T2537的规定;保护用氩气应符合GB/T4842的规定5.2.5进口的焊接材料.当国内无相关标准时.应按材料出口国的相关标准检查验收,5.3非金属衬里材料验收
5.3.1非金属衬里材料应具有质量合格证书和产品标识,对毒性程度、挥发性及易然易爆性应明确标明。
5.3.2执行的标准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双方合同的约定,其中,玻璃鳞片树脂应不低于HG/T3797的规定,橡胶衬里不低于GB18241.4-2006和HGJ32-1990的规定。5.3.3运抵现场时外包装应完好.施工日期应在产品保质期内。5
5.4成品附件验收
5.4.1与吸收塔直接相连的成品附件运抵现场后,外包装应完好。5.4.2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并核对其品牌、型号、数量,规格、主要性能指标、主要材质、接口要求.结果应符合设计文件或双方合同的约定6预制
6.1一股规定
6.1.1检验用的弧形样板的弦长应不小于1.5m.直线样板的长度应不小于1m测量焊缝角变形的弧形样板弦长应不小于1m6.1.2钢板及构件预制前应进行表面喷砂处理,除锈等级应达到GB/T8293.4的相关规定。
6.1.3预制方法不应损伤母材或降低母材性能。6.1.4钢板切割及焊缝坡口加工应符合以下要求:1碳素钢板以机械加工或自动、半自动火焰切割加工为宜.合金钢板应以机械加工或等离了切割为宜,切割后的表面应打磨平整2当环境沮度低于-16℃时,普通碳素钢不得采用剪切方式加工、冷矫正或冷弯曲,3板厚大于10mm时,板边不宣采用剪切加工6.1.5钢板坡口加工应平整,不得有夹渣、分层、裂纹等缺陷,火焰及等离子切割坡口产生的表面硬化层应去除
6.1.6塔体的焊接接头型式应采用对接接头6.1.7焊接接头的坡口形式及尺寸.当设计图样无要求时,应按GB/T985及GB/T986的规定选用。纵缝气体保护焊及环缝埋弧焊的焊接接头形式,宜符合下列要求:1纵缝气体保护焊的对接接,厚度小于或等子24mm的钢板可采用单面坡口;厚度大于24mm的钢板宜采用双面坡口;坡口间隙G为4mm~6mm钝边F不大于2mm宽度w为16mm~18mm(见图6.1.7-1)。2环缝埋弧焊对接接头,厚度小于等于12mm的可采用单面坡图6.1.7-1纵缝气体保护焊对接接头的型口;厚度大于12mm的宜采用双面坡口:坡口角度α为45°±2.5°,钝边F不大于1mm,间隙G为0~1mm(见图6.1.7-2)
图6.1.7-2环缝埋弧对接接头的型式6.1.8吸收塔壳体上的开孔补强圈的弧度应与壳体一致,在任何一点的最大间隙不得超过1.5mm。补强圈的加工制作应符合JB/T4736的要求。6
6.1.9禁止使用火焰切割来加工螺栓孔6.1.10预制板或构件应有编号,编号应有防水性,不宜标记在需要防腐衬里的一侧。6.1.11所有预制构件在保管、运输及现场堆放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变形、损伤和锈蚀高合金钢板及其零部件应与其他钢材分开存放,且应采取措施保持表面的光洁。6.1.12以下资料应随预制件一起提供:1预制件清单,内容至少应包括名称、编号、材质、规格及数量2材料质量合格证明书.
3预制件检查记录。
4排版图
5设计修改文件。
6.2底板预制
6.2.1底板应按设计图样的排版图排版(见图6.2.1).中
孕形边绿新
图6.2.1两种常见的底板排版图
6.2.2设计图样无排版图时,底板的排版宜满足以下要求:中幅板
1直径大于12m的吸收塔.底板宜采用弓形边缘板(见图6.2.1)。且弓形边缘板内侧沿半径方向至塔内壁的最小尺寸应不小于700mm。2直径小于等于12m的吸收塔,底板可采用条形边缘板(见图6.2.1),条形边缘板的最小直边尺寸应不小于700mm.。
3中辐板(见图6.2.)的宽度不宜小于1000mm,长度不宜小于2000mm.6.2.3弓形边缘板的对接接头,宜采用不等间陈.外侧间陈ei宜为6mm~7mm.内侧间隙e2宜为8mm~12mm(见图6.2.3).
图6.2.4弓形边缘板对接接头间隙6.2.4底板弓形边缘板的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2.4的规定,尺寸测量部位见图6.2.4.表6.2.4弓形边缘板的尺寸允许偏差测量部位
长度ABCD
宽度AC,BD、EF
对角线之差AD-BC
弧形半径
图6.2.4弓形边缘板测量部位
充许偏差
≤±2
6.2.5中幅板的尺寸偏差应符合表6.2.5中的规定.尺寸测量部位见图6.2.5。表6.2.5壁板、底板中幅板的尺寸充许偏差测量部位
板长AB(CD)≥6000
宽度AC、BD、EF
长度AB、CD
对角线之差|AD-BC
直线度
AC、BD
AB、CD
图6.2.5壁板与中幅板尺寸测量部位mm
板长AB(CD)<6000
6.2.6厚度大于等于12mm的弓形边缘板,应在两侧(图6.2.4中AC.BD)宜加mm范围内进行超声波检测,结果达到JB4730加中IⅢI级要求为合格6.2.7预制时应合理减少基础环板的拼接焊缝数量,避免焊后变形过大。6.3壁板预制
6.3.1塔体壁板应按设计图样的排版图预制,当设计图样无排版图时。应符合以下规定1各圈壁板的纵向接头宜向同一方向逐圈错开,错开间距宜为板长的1/3,且应不小于500mm
2底圈壁板的纵向接头与塔底边缘板的对接接头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200mm3直径小于12.5m的吸收塔,其壁板宽度应不小于500mm.长度应不小于1000mm;直径大于或等于12.5m的吸收塔其壁板宽度应不小于1000mm。长度应不小于2000mm4外壁环向加强筋的对接接头与壁板纵缝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200mm;外壁纵向加强筋与壁板之间的角焊缝与壁板纵缝间的距离不得小于200mm.6.3.2壁板的尺寸偏差应符合表6.2.5的规定,尺寸侧A部位见图6.2.5.6.3.3钢板滚弧时起始和结束的两瑞弧度应严格控制.必要时利用胎板对两端分别滚弧6.3.4每片壁板预制完毕后,应立置在水平台面上用样板检查.垂直方向用直线样板检查,其间隙应不大于2mm;水平方向用弧形样板检查,其间隙应不大于3mm6.4顶板预制
6.4.1顶板应按设计图样的排版图排版。6.4.2顶板任惫相邻烨缝的间距不得小于200mm6.4.3加强筋与顶板之间的角焊缝与顶板拼接焊缝之间的间距不得小于200mm6.4.4顶板用弧形样板或直线样板授查,其间隙不得大于3mm,6.5构件预制
6.5.1弧形构件成型后,用弧形样板检查,其间隙不得大于3mm.放在平台上检查,其翘曲变形不得超过构件长度的0.1%,且不得大于4mm.6.52热垠成型的构件.不应有过烧、变质现象,其厚度减薄量不应超过Imm6.5.3构件预制时,应考虑排水孔的布置6.5.4塔内承重梁预制完成后,应放在平台上检查,其翘曲变形不得超过梁长度的0.1%,且不得大于8mm
6.5.5塔内承重梁预制时,宜在梁两瑞留检漏孔,保证在塔外能够有效监测承索梁的腐蚀穿孔泥液情况
6.6预组装
6.6.1每圈塔壁板预制完成后宜进行预组装.顶板和底板预制完成后宜进行整体预组装.预组装平台表面应清活,平面度误差不大于2mm;预组件安装应稳定、可靠。9
6.6.2每圈壁板周长允许偏差为对应塔体直径的。0.3%.最大允许偏差不超过30mm6.6.3底板周长允许偏差为底板直径的0.3%,最大允许偏差不超过30mm6.6.4塔顶预组装时.底圈周长允许偏差为塔体直径的。0.3%.最大允许偏差不超过30mm7组装
7.1一般规定
7.1.1组装前。检查或核对预制件的名称、规格、数量、表面完好性、变形情况,必要时按第6章的规定复检
7.1.2组装前.应将预制件坡口周困的泥沙、铁锈、水及油污等清理干净。7.1.3组装及检验过程中使用的样板应与6.1.1的规定一致。7.1.4塔体组装时,对口错边最的检测以内壁为准。7.1.5拆除组装用的工卡具时,不得损伤母材.钥板表面的焊疤应打磨平滑。如母材有损伤!应按8.8的要求进行修补。
7.2基础验收
7.2.1底板排版铺设前.应按土建基础设计文件对基础进行检查.且符合本节以下要求后方可安装。
7.2.2基础表面应平整密实无明显的凹凸、裂纹、孔洞和麻面。地脚螺栓孔内应清理于净,地脚螺栓应完好。
7.2.3基础中心座标允许偏差为20mm,中心标高允许偏差为15mm,外径允许偏差为20mm.
7.2.4自基础中心至基础周边拉水平线.每10m2范围内至少测2点,相邻两测点间的高度差应不大于2.5mm。所有测点中.最高与最低点的高度差应不大于15mm.7.2.5塔壁叉于环梁上时环梁表面每1Om弧长内任意两点的高度差应不大于5mm在整个环梁周长内,任意两点的高度差应不大于I0mm.且环梁内半径不允许有正偏差。7.2.6塔壁之下无环梁时,以塔壁板圆周中心线为中心,宽度为00mm的环面内,桩3m弧长内任意两点的高度差应不大于5mm.且整个圆周长度内任意两点的高度差应不大于12mm
7.2.7螺栓孔中心与某础中心的距离允许偏差应不大于10mm,7.2.8吸收塔的基础宜设底板漏液显示结构7.3基础划钱
7.3.1按平面图的方位.在塔体甚础上划出2条互相垂直的中心线,中心点的偏差应不大于10mm.
7.3.2以基础中心为基准。划基础圆周等分点0°、45°、90°、135°、180°、225、270方位,标记清晰
7.3.3划出底板对接焊缝底部的垫板或型钥构件的中心线,中心线位置的偏差应不大于1.5mm.
7.4底板组装
7.4.1底板应与底部的垫板或型钢构件表面贴紧,其间隙应不大于1mm.7.3.3中所划的中心线应位于底板对接焊缝的中心7.4.2底板对接接头的间隙,当图样无要求时,按表7.4.2的规定表7.4.2塔底板对接接头的间隙
焊接方法
不开坡口
焊条电弧焊
开坡口
不开彼口
埋弧自动焊
开坡口
焊条电弧焊打底
埋弧自动焊填充
气体保护娜
开坡口
不开坡口
钢板厚度
6≤10
10≤16
10<≤‘22
6≤10
气体保护焊打底
埋弧焊填充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开坡口
10≤22
7.4.3底板烨接时.应有防变形措施.焊接完毕后.表面应平整无明显翘曲,每平方米范围内的平面度允许误差为2mm
7.4.4不等厚对接焊缝应打磨出小于1:6的过渡坡。7.4.5底板组装过程中。应采取防雨雪措施,严禁水渗入或流入底板与幕础面之间。7.5壁板组装
7.51壁板组装前.应对预制的壁板的尺寸及外形进行复脸,合格后方可组装.需矫正时,应防止出现锤痕
7.5.2正装施工或倒装施工的第一圈壁板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1相邻两壁板上口的水平偏差应不大于2mm,在整个圆周上任意两点的水平偏差应不大于6mm
2垂直偏差应不大于3mm.
3焊接完毕后.壁板Im高度处,内表面任愈点直径的偏差应不人于塔体直径的。1%.最大应不超过10mm.
7.5.3除第一圈壁板外,其他各圈壁板的垂宜度偏差应不大于该圈壁板高度的0.3%.7.5.4壁板对接接头的组装间隙.当图样无具体要求时,参照表7.5.4-1和表7.5.4-2的规定执行表7.5.4-1壁板环向对接接头的组装间隙坡口型式
焊条电弧焊
6≤1≤15
15<01≤20
121≤38
b=3±1
01≤12
埋弧焊
121≤38
坡口型式
表7.5.4-2壁板纵向对接接头的组装间隙焊条电弧焊
9≤15
12≤38
b=2±1
气体保护焊
b=5±1
7.5.5壁板组装时,内表面应保证齐平,错边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纵向焊缝的对口错边里:当板厚小于12mm时,应不大于1.0mm:当板厚大于或等于12mm时,应不大于板厚的1/10,且最大不超过1.5mm.2环向焊接接头错边量:当上圈壁板厚度小于8mm时,任何一点的错边量均不得大于1.5mm:当上圈壁板厚度大于等于8mm时,任何一点的错边量均不得大于板厚的115,且不大于2mm
7.5.6组装焊接后,纵焊缝的角变形用1m长的弧形样板检查,环焊缝的角变形用Im长的直线样板检查,结果应符合表7.5.6的规定。表7.5.6塔壁焊缝的角变形和局部凹凸变形板厚
12≤25
焊缝角变形
局部变形
7.5.7组装焊接后,塔壁的局部变形应平缓,不应有突然起伏,且应符合表7.5.6的规定。7.5.8按每3圈组装后作为1个塔段进行验评,每个塔段验评需测量直径、垂直度、水平度和标高。
7.5.8.1直径
在塔段内圆周方向取8个~12个等分点测量直径;直径允许偏差为塔体内径的0.1%且最大不超过12mm。
7.5.8.2垂直度
在塔段圆周方向取8个~12个等分点测量,垂直度允许偏差应小于塔段高度的0.1%最大不超过15mm
7.5.8.3水平度
在塔段上口圆周方向取8个~12个等分点测量,水平允许偏差为3mm。7.5.8.4标高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电力行业标准(DL)标准计划
- DL/T5173-2012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 DL/T5192-2004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总布置设计导则
- DL/T247-2012 输变电设备用铜包铝母线
- DL/T606.3-2014 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 第3部分热平衡
- DL/T553-2013 电力系统动态记录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 DL/T5157-2002 电力系统调度通信交换网设计技术规程
- DL/T1100-2009 电力系统的时间同步系统 第1部分:技术规范
- DL/T1717-2017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厂化学监督技术导则
- DL/T1856-2018 核级阴离子交换树脂中氯型、碳酸型、硫酸型基团含量的测定方法
- DL/T1094-2008 电力变压器用绝缘油选用指南
- DL/T499-2001 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
- DL/T990-2005 双吊点弧形闸门后拉式液压启闭机(液压缸)系列参数
- DL/T1212-2013 火力发电厂现场总线设备安装技术导则
- DL/T1287-2013 煤灰比电阻的试验室测定方法
- DL/T1298-2013 静止无功补偿装置运行规程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