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地方标准(DB) >>
- DB34/T 930-2009 金福菇栽培技术规程

【地方标准(DB)】 金福菇栽培技术规程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9-06 01:14:34
- DB34/T930-2009
- 现行
标准号:
DB34/T 930-2009
标准名称:
金福菇栽培技术规程
标准类别:
地方标准(D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9-05-25 -
实施日期:
2009-05-25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1.26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规程规定了无公害食品金福菇袋栽技术操作规程的产地条件,培养料、菌种、栽培、采收、保鲜、加工及贮运要求。本规程适用于我省各地具备良好生态环境,年降雨量 800 mm 以上,适合栽培金福菇的地区。 DB34/T 930-2009 金福菇栽培技术规程 DB34/T930-2009

部分标准内容: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930—2009
金福菇栽培技术规程
2009-05-25发布
2009-05-25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各类标准行业资料免费下载各类标准行业资料免费下载前言
DB34/T930—2009
本标准参照GB7096-1996《食用菌卫生标准》》、NY5010-2002《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5099-2002《无公害食品食用菌裁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DB34/203-2000《安徽省无公害蔬菜通用标准》、DB34/204-2000《安徽省无公害蔬菜裁培技术规程》等标准编写,标准的结构符合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本标准由安徽鑫农食用菌有限公司提出。本标准由安徽鑫农食用菌有限公司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传锋。
本标准首次发布。
各类标准行业资料免费下载各类标准行业资料免费下载1范围
金福菇栽培技术规程
DB34/T930—2009
本规程规定了无公害食品金福菇袋栽技术操作规程的产地条件,培养料、菌种、栽培、采收、保鲜、加工及贮运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我省各地具备良好生态环境,年降雨量800咖以上,适合裁培金福菇的地区。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7096-1996
NY 50102002
NY5099-2002
食用菌卫生标准
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无公害食品食用菌裁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安徽省无公害蔬菜通用标准
DB34/203-2000
DB34/204-2000
3产量指标
安徽省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规程3.1每万袋(以每袋干料1.1kg的标准袋计)产鲜菇不低于10000kg。3.2每万袋(以每袋干料1.1kg的标准计)干金福菇产量不低于1000kg或部分剪根的干金福菇产量不低于900kg。
4栽培技术
4.1产地条件的选择
菇房菇场的大气水质、土壤条件,均符合NY5099-2002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质量标准和菇场标准,菇场远离白蚁栖息地。4.2培养基质原料选择
符合NY5099-2002要求,不含芳香油类抑菌物质,富含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类物质的锯木屑,秸秆、棉籽壳等原料,产地的条件符合无公害产地生态环境质量标准。4.3菌种(菌株)
选用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抗逆性好、抗杂菌、抗病虫能力强,并通过3年以上100万袋以上规模裁培试验选定的优质高产金福菇菌种(菌株)。4.4菌种质量
应为选定金福菇菌种双核菌丝的纯培养,菌龄30-50d,在适温(27-30℃C)条件下接种期不超过3天。
4.5菌袋制作与培养
4.5.1塑料袋
聚乙烯(PF)袋,规格宽×长23×45cm,厚度为0.02mm的折角袋。4.5.2培养基配方
4.5.2.1棉子壳培养基配方:
各类标准行业资料免费下载DB34/T930—2009
棉子壳78%,麸皮15%,玉米粉5%,石灰1%、石膏粉1%。4.5.2.2秸秆粉培养基配方:
秸秆粉40%、棉籽壳38%、麸皮15%、玉米粉5%、石灰1%、石膏粉1%。4.5.3栽培季节
4.5.3.1单季栽培
金福菇(单季栽培)4-5月接种。4.5.4拌料堆制发酵
按照当日的生产量和培养基的配方称料,手工或机械翻拌均勾,并逐步加水至培养料含水量60%一65%,调整pH值7-8,然后将培养料堆成宽2m,高1m,长度适宜的料;,每隔50cm用直径4-5cm中间木棍将料堆插透,形成透气孔,进行有氧发酵;当料温升到55C时翻堆,共翻2次,发酵时间约5-7天。待料温冷却至35℃以下装袋。4.5.5灭菌与冷却
每袋按1.1kg装袋,采用常压灭菌,温度达到100℃维护12h自然降温,待料温降至30℃时,按无菌操作要求接种。
4.5.6人工接种
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在接种室、接种箱内或超净工作台上接种,一瓶菌种(750m1)接20-25袋左右,接种动作要迅速、准确、轻快、协调。4.5.7发菌管理
4.5.7.1发菌
接种后将菌袋移入培养室避光发菌,调温27-30℃,培养35-45d,经过室内菌丝培养,在袋内菌丝基本长满时,发菌后期应松动袋口,每天早晚各通风1次。4.5.7.2清除杂菌
接种3-5d,10-12d各进行1次检查,将污染的菌袋带出培养室,对于尚未产生杂菌孢子的袋子可以破袋取料,重新利用,对于已产生杂菌抱子的菌袋,应先用湿报纸包严,轻拿轻放,带到远离培养室1000m以外的安全地带烧毁或离地表30cm以下深埋。4.6覆土
4.6.1覆土场地
在水源充裕的地方按每万袋800m搭建中型塑料拱棚,上盖草帘、稻草或避阳网遮光。4.6.2覆土
4.6.2.1在适温下经过35-40d,菌丝在培养料内长满,当料面呈白色,有少量原基形成时,便可排床或排哇覆土。将栽培袋热竖立放在菇棚的床架或室外哇床上,袋距1-1.5cm,然后在打开的袋口覆土。覆土材料应选用保水性、透气性好的富含腐殖质的菜园土及人工配制的发酵土,用泥炭土覆士最为理想,要经过严格的土壤清毒,可用石灰均匀的拌入土中,每栽培100m的金福菇,可用石灰15kg,加水喷雾,含水量65%左右,加薄膜封闭2-3天。覆土厚3.5cm,土粒直径约0.5-1.5cm。4.6.2.2覆土是金福菇生产的一项关键工艺,未经覆土的培养料难出菇。覆土的方法:用泥炭土可一次性覆土,其它覆土材料分二次覆土,厚度3-4cm。覆土后菌袋密闭5-6天。菌丝即可长出土层,此时应加大通风,促使菌丝生长键壮,如发现覆土太干,菌丝爬土慢,减少通风或推迟通风,可向地面喷水,如果土层太湿应及时通风,促使菌丝尽快爬上土层。4.6.3出菇管理
覆土后每天喷水一次,保持覆土层湿润,覆土层含水量不可过大,否则会造成菌简腐烂并导致病菌发生,同时要结合通风,增加光照,室温不能低于20℃,以25℃左右最为适宜,在上述环境条件下,从覆土到出菇20-25天。出菇后,应根据菇床出菇多少,发育程度,基质内菌丝发育情况以及气候条件来调节水份和通风管理,喷水后要通风,待土表水分稍干后再关闭。覆土后10-18天,菌丝可长满土层,此时,室温应控制在20-28℃,当哇床出现米粒大小的白色原基时,应喷重水1次,2
各类标准行业资料免费下载DB34/T930—2009
喷至覆土含水量达到手捏成团,松手有裂纹为宜,同时加大通风,给予一定散射光,经3-5天,每天喷水1-2次,保持湿度85%一95%之间,同时注意水温,不低于20℃。4.7采收
当子实体菌柄高度15cm-18cm,菌盖直径已长到3-4cm,菌盖尚未完全形成时品质最好,应及时采收。若采收过迟,成熟过度,开伞后体积大、品质下降。采后应分割成单个,削去菇柄基部杂质,包装上市。
4.8转潮管理
每潮菇采完后,及时清理床面,去除残留菇根,以防杂菌和害虫的侵染,同时要用细土将床面补平,防止积水。停水5天后,再喷水。12一15天内会形成第二批原基,出菇期45一55天,一般可采3-4潮菇,每潮菇大约15天左右。4.9保鲜与加工
4.9.1保鲜
4.9.2低温保鲜
4.9.2.1采收后金福菇用聚丙烯(PP)食品包装袋密封包装,封口时将袋挤扁尽量逼出袋内空气,袋装鲜菇200g。
4.9.2.2低温藏:装袋后的金福菇放在4-5℃冷库存内贮藏,可保鲜15-20d。4.9.2.3低温运输:在冷库内将上述包装冷藏的小袋鲜菇按统一的数量装入PE袋内(每袋装50-100小袋)袋厚0.06-0.08mm扎紧袋口,置长方形泡沫箱中,用冷藏车(船)调温4-5℃运输。5干燥方法
5.1操作程序
5.1.1升温操作
即由起烘温度35℃开始逐步上升至50-60℃,使烘干机内烘干筛上的金福菇被热空气所包围,促使水分集散蒸发,使菇快速脱水干燥。5.1.2排湿操作www.bzxz.net
打开烘干机上的排气窗,同时开动排风扇,加速气流循环,使水蒸气随风迅速从排气窗向外排出。5.1.3终止标准
袋栽金福菇干燥时间全程约需8h,菌柄干燥,干菇含水量13%以下。6标签,包装运输与购藏
6.1标签
应标明无公害食品标志:品质名称、净含量(重量)、水、生产日期、保存期限、原产地、执行标准,以及防潮标记
6.2包装
千金福菇包装所采用的材料牢固质量应符合安全贮运和卫生要求,且要求密封防潮。6.3贮藏
仓库内禁止堆放农药、化肥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金福菇入库存前,仓库要消毒除虫、灭鼠,做好金福菇的安全保管工作,推广缺氧低温保管法。贮藏期间要经常抽样检查,当含水量超过13%时,则需复烤至达到要求为止。
6.4运输
包装器具专用,专车运输,运输中盖苦布防晒、防潮,不与其它物品混载生产全过程建立完整的档案资料备查。3
各类标准行业资料免费下载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DB34/T930—2009
金福菇栽培技术规程
2009-05-25发布
2009-05-25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各类标准行业资料免费下载各类标准行业资料免费下载前言
DB34/T930—2009
本标准参照GB7096-1996《食用菌卫生标准》》、NY5010-2002《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5099-2002《无公害食品食用菌裁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DB34/203-2000《安徽省无公害蔬菜通用标准》、DB34/204-2000《安徽省无公害蔬菜裁培技术规程》等标准编写,标准的结构符合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本标准由安徽鑫农食用菌有限公司提出。本标准由安徽鑫农食用菌有限公司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传锋。
本标准首次发布。
各类标准行业资料免费下载各类标准行业资料免费下载1范围
金福菇栽培技术规程
DB34/T930—2009
本规程规定了无公害食品金福菇袋栽技术操作规程的产地条件,培养料、菌种、栽培、采收、保鲜、加工及贮运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我省各地具备良好生态环境,年降雨量800咖以上,适合裁培金福菇的地区。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7096-1996
NY 50102002
NY5099-2002
食用菌卫生标准
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无公害食品食用菌裁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安徽省无公害蔬菜通用标准
DB34/203-2000
DB34/204-2000
3产量指标
安徽省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规程3.1每万袋(以每袋干料1.1kg的标准袋计)产鲜菇不低于10000kg。3.2每万袋(以每袋干料1.1kg的标准计)干金福菇产量不低于1000kg或部分剪根的干金福菇产量不低于900kg。
4栽培技术
4.1产地条件的选择
菇房菇场的大气水质、土壤条件,均符合NY5099-2002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质量标准和菇场标准,菇场远离白蚁栖息地。4.2培养基质原料选择
符合NY5099-2002要求,不含芳香油类抑菌物质,富含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类物质的锯木屑,秸秆、棉籽壳等原料,产地的条件符合无公害产地生态环境质量标准。4.3菌种(菌株)
选用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抗逆性好、抗杂菌、抗病虫能力强,并通过3年以上100万袋以上规模裁培试验选定的优质高产金福菇菌种(菌株)。4.4菌种质量
应为选定金福菇菌种双核菌丝的纯培养,菌龄30-50d,在适温(27-30℃C)条件下接种期不超过3天。
4.5菌袋制作与培养
4.5.1塑料袋
聚乙烯(PF)袋,规格宽×长23×45cm,厚度为0.02mm的折角袋。4.5.2培养基配方
4.5.2.1棉子壳培养基配方:
各类标准行业资料免费下载DB34/T930—2009
棉子壳78%,麸皮15%,玉米粉5%,石灰1%、石膏粉1%。4.5.2.2秸秆粉培养基配方:
秸秆粉40%、棉籽壳38%、麸皮15%、玉米粉5%、石灰1%、石膏粉1%。4.5.3栽培季节
4.5.3.1单季栽培
金福菇(单季栽培)4-5月接种。4.5.4拌料堆制发酵
按照当日的生产量和培养基的配方称料,手工或机械翻拌均勾,并逐步加水至培养料含水量60%一65%,调整pH值7-8,然后将培养料堆成宽2m,高1m,长度适宜的料;,每隔50cm用直径4-5cm中间木棍将料堆插透,形成透气孔,进行有氧发酵;当料温升到55C时翻堆,共翻2次,发酵时间约5-7天。待料温冷却至35℃以下装袋。4.5.5灭菌与冷却
每袋按1.1kg装袋,采用常压灭菌,温度达到100℃维护12h自然降温,待料温降至30℃时,按无菌操作要求接种。
4.5.6人工接种
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在接种室、接种箱内或超净工作台上接种,一瓶菌种(750m1)接20-25袋左右,接种动作要迅速、准确、轻快、协调。4.5.7发菌管理
4.5.7.1发菌
接种后将菌袋移入培养室避光发菌,调温27-30℃,培养35-45d,经过室内菌丝培养,在袋内菌丝基本长满时,发菌后期应松动袋口,每天早晚各通风1次。4.5.7.2清除杂菌
接种3-5d,10-12d各进行1次检查,将污染的菌袋带出培养室,对于尚未产生杂菌孢子的袋子可以破袋取料,重新利用,对于已产生杂菌抱子的菌袋,应先用湿报纸包严,轻拿轻放,带到远离培养室1000m以外的安全地带烧毁或离地表30cm以下深埋。4.6覆土
4.6.1覆土场地
在水源充裕的地方按每万袋800m搭建中型塑料拱棚,上盖草帘、稻草或避阳网遮光。4.6.2覆土
4.6.2.1在适温下经过35-40d,菌丝在培养料内长满,当料面呈白色,有少量原基形成时,便可排床或排哇覆土。将栽培袋热竖立放在菇棚的床架或室外哇床上,袋距1-1.5cm,然后在打开的袋口覆土。覆土材料应选用保水性、透气性好的富含腐殖质的菜园土及人工配制的发酵土,用泥炭土覆士最为理想,要经过严格的土壤清毒,可用石灰均匀的拌入土中,每栽培100m的金福菇,可用石灰15kg,加水喷雾,含水量65%左右,加薄膜封闭2-3天。覆土厚3.5cm,土粒直径约0.5-1.5cm。4.6.2.2覆土是金福菇生产的一项关键工艺,未经覆土的培养料难出菇。覆土的方法:用泥炭土可一次性覆土,其它覆土材料分二次覆土,厚度3-4cm。覆土后菌袋密闭5-6天。菌丝即可长出土层,此时应加大通风,促使菌丝生长键壮,如发现覆土太干,菌丝爬土慢,减少通风或推迟通风,可向地面喷水,如果土层太湿应及时通风,促使菌丝尽快爬上土层。4.6.3出菇管理
覆土后每天喷水一次,保持覆土层湿润,覆土层含水量不可过大,否则会造成菌简腐烂并导致病菌发生,同时要结合通风,增加光照,室温不能低于20℃,以25℃左右最为适宜,在上述环境条件下,从覆土到出菇20-25天。出菇后,应根据菇床出菇多少,发育程度,基质内菌丝发育情况以及气候条件来调节水份和通风管理,喷水后要通风,待土表水分稍干后再关闭。覆土后10-18天,菌丝可长满土层,此时,室温应控制在20-28℃,当哇床出现米粒大小的白色原基时,应喷重水1次,2
各类标准行业资料免费下载DB34/T930—2009
喷至覆土含水量达到手捏成团,松手有裂纹为宜,同时加大通风,给予一定散射光,经3-5天,每天喷水1-2次,保持湿度85%一95%之间,同时注意水温,不低于20℃。4.7采收
当子实体菌柄高度15cm-18cm,菌盖直径已长到3-4cm,菌盖尚未完全形成时品质最好,应及时采收。若采收过迟,成熟过度,开伞后体积大、品质下降。采后应分割成单个,削去菇柄基部杂质,包装上市。
4.8转潮管理
每潮菇采完后,及时清理床面,去除残留菇根,以防杂菌和害虫的侵染,同时要用细土将床面补平,防止积水。停水5天后,再喷水。12一15天内会形成第二批原基,出菇期45一55天,一般可采3-4潮菇,每潮菇大约15天左右。4.9保鲜与加工
4.9.1保鲜
4.9.2低温保鲜
4.9.2.1采收后金福菇用聚丙烯(PP)食品包装袋密封包装,封口时将袋挤扁尽量逼出袋内空气,袋装鲜菇200g。
4.9.2.2低温藏:装袋后的金福菇放在4-5℃冷库存内贮藏,可保鲜15-20d。4.9.2.3低温运输:在冷库内将上述包装冷藏的小袋鲜菇按统一的数量装入PE袋内(每袋装50-100小袋)袋厚0.06-0.08mm扎紧袋口,置长方形泡沫箱中,用冷藏车(船)调温4-5℃运输。5干燥方法
5.1操作程序
5.1.1升温操作
即由起烘温度35℃开始逐步上升至50-60℃,使烘干机内烘干筛上的金福菇被热空气所包围,促使水分集散蒸发,使菇快速脱水干燥。5.1.2排湿操作www.bzxz.net
打开烘干机上的排气窗,同时开动排风扇,加速气流循环,使水蒸气随风迅速从排气窗向外排出。5.1.3终止标准
袋栽金福菇干燥时间全程约需8h,菌柄干燥,干菇含水量13%以下。6标签,包装运输与购藏
6.1标签
应标明无公害食品标志:品质名称、净含量(重量)、水、生产日期、保存期限、原产地、执行标准,以及防潮标记
6.2包装
千金福菇包装所采用的材料牢固质量应符合安全贮运和卫生要求,且要求密封防潮。6.3贮藏
仓库内禁止堆放农药、化肥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金福菇入库存前,仓库要消毒除虫、灭鼠,做好金福菇的安全保管工作,推广缺氧低温保管法。贮藏期间要经常抽样检查,当含水量超过13%时,则需复烤至达到要求为止。
6.4运输
包装器具专用,专车运输,运输中盖苦布防晒、防潮,不与其它物品混载生产全过程建立完整的档案资料备查。3
各类标准行业资料免费下载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地方标准(DB)标准计划
- DB36/1101.2-2019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第2部分:有机化工行业
- DB33/T2252-2020 居住出租房屋旅馆式管理规范
- DB37/T3469.2-2018 农村垃圾分类与处理技术规范 第2部分:生产垃圾
- DB33/T2251-2020 网络订餐配送操作规范
- DB31/379-2015 在用压燃式发动机汽车加载减速法排气烟度排放限值
- DB33/T2249.1-2020 农村信用建设规范 第1部分:农户信用信息管理
- DB33/T2091-2018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规范
- GB/T15144-2020 IEC 60929 :2015 管形荧光灯用交流和/或直流电子控制装置性能要求
- DB53/T277.18-2008 陆良优质烤烟综合标准 第18部分:植烟土壤取样方法
- DB53/T277.28-2008 陆良优质烤烟综合标准 第28部分:烟叶质量追踪
- DB65/T2938-2009 无公害食品 阿魏菇出菇菌袋废料处理技术规程
- DB62/T1742-2008 庆阳市油松种实害虫综合防治规程
- DB13/T758.6-2006 无公害中药材田间生产技术规程 第6部分:山药
- DB62/T1743-2008 庆阳市欧美杨(107号、108号)育苗栽培技术规范
- DB35/T819-2008 白芽奇兰茶 苗木培育技术规范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