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地方标准(DB) >>
- DB44/T 405-2007 大花紫薇栽培技术规程

【地方标准(DB)】 大花紫薇栽培技术规程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9-06 01:38:25
- DB44/T405-2007
- 现行
标准号:
DB44/T 405-2007
标准名称:
大花紫薇栽培技术规程
标准类别:
地方标准(D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7-06-08 -
实施日期:
2007-09-08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2.30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大花紫薇(Lagerstroemia speciosa (L.) Pers.)种子、播种育苗、容器苗培育、大田苗培育、苗木出圃和树木栽植等环节的技术要求及苗木质量分级指标。本标准适用于广东省境内大花紫薇的苗木生产、经营管理和栽培养护。 DB44/T 405-2007 大花紫薇栽培技术规程 DB44/T405-2007

部分标准内容:
ICS65.020.20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备案号:20936-2007广东省地
方标准
DB44/T4052007
大花紫薇栽培技术规程
The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Lagerstroemia speciosa2007-06-08发布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2007-09-08实施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与定义.
4种子...
5播种育苗:
6容器苗培育.,
7大田苗培育...
8苗木质量分级.
9苗木出圃.
10树木栽植.,
11养护管理.
12技术档案.
(资料性附录)
常用容器规格及其适用范围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广东省林业局科技与对外合作处提出。本标准由广东省林业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华南农业大学经济林研究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翁殊斐、陈锡沐、何少云、冯志坚、陈红跃、林云、黎彩敏、庞瑞君。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花紫薇(Lagerstroemiaspeciosa(L.)Pers.)种子、播种育苗、容器苗培育、大田苗培育、苗木出圃和树木栽植等环节的技术要求及苗木质量分级指标。本标准适用于广东省境内大花紫薇的苗木生产、经营管理和栽培养护。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LY/T1000-1991容器育苗技术
CJ/T14-1986城市园林苗圃育苗技术规程CJ/T82-1999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B44/245广东省主要阔叶树种苗木质量分级DB44/T268-2005城市绿地养护技术规范DB44/T269-2005城市绿地养护质量标准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滴水线dripIine
即树冠垂直投影线。在滴水线前后的位置,是植物吸收根分布最多的地方,也就是施肥最适的位置:3.2根颈rootcollar
指茎干与根系的交界处。只有实生树才具有真根颈。3.3假植temporaryplanting
由于各种原因,已起掘的苗木未及时定植,而将其根系用湿润土壤临时性填埋或带土球植于容器中的措施。
3.4母树mothertree
指树龄为5年~20年、提供有性繁殖材料的优良单株。3.5枝下高heightoftheowestbranch也称为净于高,指乔本从地表面至树冠第一个分枝点的高度。4种子
4.1种子采集
选择5年~20年树龄的,生长良好、发育健壮、主干通直、粗壮、无病虫害的母树,当果由青绿色转变为黄赤色或浅褐色而未裂开时即成熟,此时已可采种。采种常在每年的10月~11月间为宜。一般可按母树的花色对所采种子进行分类和贮藏,并注明产地、采种日期、千粒重等。4.2种子处理
果实收集后置通风干燥处摊放,经常翻动直至果实开裂,收取种子。4.3种子贮藏
采用干藏法。将充分干燥的种子装于袋或容器中,放置于干燥阴凉处。有条件的可进行低温贮藏。藏期一般不超过1年。
4.4种子质量
播种宜采用新鲜的、净度92%以上和千粒重5.5g以上的种子;在秋季播种时,种子发芽率至少达到80%,在春季播种时,种子发芽率至少达到90%。5播种育苗
5.1苗围地选择
大花紫藏喜光、好肥、不耐寒,圃地应选择在交通方便、避风向阳、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较疏松肥沃、排水保水性能良好的沙壤土、壤土或冲积土,pH值5.5~6.5,有机质1.5%~2.5%,水源无污染,地下水位最高不超过1.5m的地块。5.2整地
播种土宜采用疏松沙质壤土,育苗前必须整地,包括翻土、清除草根和石块、平整、起哇、镇压播种前苗床土壤应深翻30cm,并在阳光下曝晒2天~3天消毒,或播种前一星期结合整地用石灰粉进行消毒。苗床以宽0.8m~1m、高25cm为宜,留30cm步道。5.3播种
种子较小,可采用撒播,将种子均勾地撒于苗床上,播种量2g/m2~3g/m2。播种前,应先将苗床淋透水;种子可直接播种。播种后,用细沙或晒干的稻杆覆盖,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宜。春秋季均可播种,一般以3月~4月播种育苗为宜,此时种子萌发所需时间较短,15天~20天即可发芽。5.4播种后管理
播种后的管理,主要是保持苗床湿润及防治幼苗虫害。使用花洒淋水或喷雾,以防冲出种子和冲倒幼苗,种子出芽前晴天每天淋水2次,阴雨天可视情况而定。及时疏除苗床中过弱、过密的幼苗,疏苗可以与移苗上袋相结合进行。幼苗期的病虫害防治可参照本标准7.7执行。6容器苗培育
6.1育苗容器
根据苗木规格、育苗期限选择容器的种类和规格(参见附录A)。育苗容器种类及技术要求可按照LY/T1000中3.1执行。常用的容器有:塑料薄膜容器、大树袋和可根据土球大小由塑料板围合而成的无底容器。容器多为圆筒状。
6.2基质准备
培育幼苗时,一般采用(7~10)cm×(12~16)cm的塑料育苗袋,基质用火烧土40%、黄心泥土60%混合后,外加3%~5%经这制过的过磷酸钙,过筛装袋。育苗容器整齐排列在苗床上,苗床宽0.8m~1m,哇长视地形而定,其间留工作道30cm。培育容器大苗时,基质用火烧土20%~30%,圃地土40%~50%,泥炭土10%~20%,腐熟既肥10%~20%,外加过磷酸钙2%。容器呈品字形摆放,株行距1.5m~2.0m。6.3容器苗管理
6.3.1移苗上袋
幼苗长出2对~3对真叶,苗高约4cm~5cm时即可上袋。晴天移植应在早、晚进行;移苗前将苗床和营养袋中的营养土淋透水,移植后淋一次定根水;移苗时分级分批选择壮苗,使用竹签小心起苗,保持根系完整,每袋种植1株,移植于容器中央。幼苗移入深度是泥土覆盖根部,略高于根颈即可(浇水及压实营养土后,根颈应与土面平齐),移入容器时防止弯根、浅植或深植。移后随时检查,及时补苗:6.3.2水分管理
移植后一周要坚持每天早、晚浇水,直至其恢复生长:其后,晴天时每天浇水一次,阴天时2天~3天浇水一次。有条件的苗圃可采用喷灌和滴灌,以提高水分的利用率和促进苗木生长。2
6.3.3根外追肥
小苗移袋长定后,可以每月喷施1次~2次1%~2%的复合肥,2个月~3个月后,苗高达到50cm~60cm,就可移至大田培育;亦可待其长至70cm~100cm时,转入更大的容器培育。6.3.4其他管理
每隔一段时间,袋苗宜稍微移动,以避免过多根系长出袋子,而影响日后苗木的出圃。苗木高度超过80cm的容器苗需要立支柱支撑。塑料薄膜容器苗一般每年换袋一次,每次更换更高一级规格的袋子容器苗追肥、整形修剪和病虫害综合防治可按本标准7.2,7.4和7.7执行。7大田苗培育
7.1移植
7.1.1移植时期
当袋苗苗高高于50cm时,可以移植至大田。7.1.2移植密度
移植苗木的大田苗床宽以2.5m~3m,高25cm~35cm为宜。苗木在大田里可呈品字形栽植,视苗木的预期培育规格和年限,株行距为1.0m~2.0m,苗床间距为30cm~50cm,并作排水沟渠。7.1.3移植方法
移植前先整地,清除草根、石块,然后按50cmX50cmX50cm规格挖植穴,每穴施鸡粪、花生麸等腐熟的有机肥1kg~2kg作基肥,回填土20cm。移苗时分级分批,小心地撕开营养袋,使其保持根系完整,栽植深度以容器土面略高于大田土面为宜(浇水及压实后,根颈与新土面平齐)。移植后淋足定根水;随时检查,及时补苗。7.2追肥
移植一个月萌发新根后开始施肥。追肥种类有复合肥、花生麸、鸡粪等,施肥量视胸径而定,追肥方式可在滴水线附近挖沟,进行沟施。一般施用有机质肥宜挖深35cm~45cm的沟施,施用速效肥宜挖深8cm~12cm的沟施。在胸径为2cm5cm的速生期时,生长季宜每1个月~2个月施一次肥,有机肥与复合肥宜相间使用。
7.3排灌
在幼苗刚移入大田时,一天浇水1次~2次,待其生长稳定后,可视天气和土质情况而确定是否需要浇水,雨季及时排水,植穴内防积水烂根。7.4整形修剪
采用自然“半球形(圆头形)”树冠。在主干高度1.8m~2.5m处促使分生主枝3条~5条,再短截,培育2、3、4级骨干枝,形成多主枝、枝稍紧、向四周均匀分布的树冠。大花紫薇每年抽稍3次~4次,生长季的修剪工作宜在每次新稍老熟后到下次新稍萌动前进行。幼树以轻剪为原则,一年修剪2次~4次。冠幅视胸径而定,胸径3cm~4cm时,冠幅修剪成1.8m~2.5m:胸径5cm6cm时,冠幅修剪成2.2m~3.0m;胸径7cm~8cm时,冠幅修剪成2.6m3.2m。2年生苗即可开花,应及时剪除花序,使其营养集中,以促进径增粗生长和形成良好的冠形。冬季修剪宜与清园相结合进行,剪除交叉枝、病虫枝、弱枝、过密枝、重叠枝等,使树体通风透光。及时抹除主干上最低一个分枝以下的萌芽。7.5支柱
在苗木胸径小于4cm以前,均需要立支柱固定植株,以保证主干通直。一般采用竹子和绳单株或成排绑扎的方式。
7.6盖草
为减少水分蒸发和减少杂草,树盘可用稻草覆盖保湿,厚度以3cm~6cm为宜。3
7.7病虫害综合防治
7.7.1主要病虫害种类
主要病害有斑点病和炭疽病。
主要虫害有豹纹木蛾、中华管萄马、栗黄枯叶蛾、丽绿刺蛾、大袋蛾、棉古毒蛾、双线盗毒蛾、7.7.2防治原则
以自然控制为中心,重视周期性的气候条件及其它环境因素,保护和助长本地害虫天敌:综合栽培管理技术,压低虫源病源;对主要病虫开展预测预报,指导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把病虫危害控制在经济损失水平以下。
7.7.3防治方法
7.7.3.1栽培措施防治
选无病虫苗木定植,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以提高树体抵抗病虫的能力。适时合理修剪,剪去过密枝、病虫枝,使树体通风透光:搞好冬李清园,每年的秋未冬初收集落叶销毁,改善苗生态环境,减少越冬病虫源。
7.7.3.2物理防治
防治豹纹木囊蛾,可用铁丝刺杀坑道内幼虫及蛹,或用粘土堵塞坑道,使幼虫及蛹室息而死。防治毒蛾类、刺蛾类和萄马类均可采取人工刮除卵块的方法;防治栗黄枯叶哦和双线盗毒蛾,还可采用灯光诱杀成虫的方法:防治丽绿刺蛾和棉古毒蛾还可采用人工捕杀幼虫及茧的方法;防治大袋蛾则还可采用摘除虫囊的方法。
7.7.3.3化学防治
7.7.3.3.1病害防治
发生斑点病时,应清除病叶集中销毁,并喷洒1%波尔多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800倍液。发生炭疽病时,可交替喷酒60%代森锌600倍液,或40%多菌灵锰锌600倍~800倍液。7.7.3.3.2害虫防治
防治豹纹木囊蛾,可用棉花蘸80%的敌敌畏乳油500倍液堵塞洞口或灌注坑道杀死坑内幼虫。防治栗黄枯叶蛾、丽绿刺蛾、大袋蛾、棉古毒蛾和双线盗毒蛾,可在嫩梢期,用印楝素乳油500倍~800倍液,或5%的鱼藤乳油1000倍液,或90%敌百虫或50%杀松乳剂1000倍~3000倍液喷布新梢。防治中华管萄马,可在虫口高峰前期喷40%乐果乳剂300倍~5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剂3000倍液,或50%杀松乳剂1000倍~3000倍液喷布新梢。8苗木质量分级
8.1直观综合指标
植株生长正常,树干端直,冠形完整,主枝分布均匀,枝叶和根系生长正常,叶色青绿(休眠期叶色转红、黄或落叶除外),无检疫对象病虫害和钻蛀性虫害,无机械损伤,土球完整8.2苗木质量等级
8.2.1绿化大苗
绿化大苗按胸径分为3个规格,每个规格划分为3个等级。根据直观综合指标、苗高、冠幅、枝下高等划分苗木质量等级,不同等级的苗木要求相应的土球规格和苗龄。各相关技术指标不属于同一等级时,以单项最低指标定级;若有病虫害和土球松散者,降级使用。绿化大苗苗木规格与质量等级划分见表18.2.2容器小苗
容器小苗质量等级按DB44/245执行。4
苗木规格
Di.a≥9. 0
D1.3<9. 0
D1.3<7. 0
ⅡI级
ⅡI级
绿化大苗苗木规格与质量等级划分冠幅
注:绿化大苗的苗木规格按胸径D1.3(cm)来划分。苗木出圃
9.1绿化大苗出圃
9.1.1修剪
枝下高
土球(直径×深度)
≥0.70×0.55
≥0.55×0.50
≥0.45×0.40
苗木在移植之前需要进行修剪,以减少蒸腾作用,增加移植后成活率。修剪后的冠幅应至少与出圃苗木的规格相适应。
9.1.2挖掘
以树干为中心进行挖掘,根据胸径大小决定挖据土球的大小,一般是苗木胸径的6倍~10倍,胸径为5cm的苗木土球一般为40cm。
9.1.3时间
苗木胸径达到5cm及以上时,可进行假植或出圃。一般宜选择在冬季休眠期间进行,即12月至翌年2月之间。
9.1.4苗木假植
9.1.4.1假植容器
大花紫薇大树移植较困难,故苗木出圃前应先环状断根或采用容器假植。9.1.4.2起苗
干旱季节,起苗前2天~3天浇水,根据苗木等级规格对枝叶和根系进行适度修剪。9.1.4.3假植苗管理
苗木上袋后需要每天浇水或喷水,直至其恢复生长。假植袋苗的基质中已含有有机肥,待假植苗恢复生长后,再追肥。假植苗的管理可按本标准6.3,7.4和7.7执行。假植苗可直接带着营养袋(或其他容器)出圃。
9.1.5苗木检测
I级~Ⅲ级苗为出圃合格苗。检验抽取样品的数量为苗木批量的2%~5%,同一批苗木中低于该等级的苗木数量不得超过5%。
9.1.5.1测量苗木胸径时用围尺,读数精确到0.1cm。测量苗木树高、枝下高、冠幅、土球尺寸等长度时用钢卷尺、皮尺或木制直尺,读数精确到1cm。9.1.5.2测量冠幅,取树冠垂直投影面上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的平均值,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应小于1.5。
9.1.5.3检验苗木苗龄,应以出圃前苗木档案记录为准,9.1.6检验规则
9.1.6.1苗木成批检验。
9.1.6.2苗木检验允许范围参照本标准9.5执行。9.1.6.3检验结果不符合9.6.2规定,应进行复检,并以复检结果为准。9.1.6.4检验结束后,填写苗木质量检验证书。凡出圃的苗未,均应附苗木质量检验证书,向外县调运的苗木要经过检疫并附检疫证书。9.1.7苗木包装
假植苗出圃应做到土壤湿润、土球规范、包装结实、不裂不散。地苗要在起苗前2天~3天浇水充足,应适度修剪枝叶、绑扎树冠,并用蒲包、草绳等保湿材料覆盖和包装苗木应带有标志牌。标志牌上印注内容:苗木名称、拉丁学名、起苗日期、数量和发苗单位。9.2容器小苗出圃
6个月~24个月的容器苗,经质量检验合格,可以出圃。10树木栽植
10.1栽植前
10.1.1宜在落叶期栽植,避免在炎热的7月~8月裁植。若必须在不利气候条件下裁植,则尽量选择容器苗或假植苗。
10.1.2根据设计要求定好位置,编好树号,以便裁植时对号入座,准确无误。10.1.3植穴的规格按CJ/T82中第6章的规定进行。土质差的地方应加大植穴,并更换适于树木生长的土壤。选用优质、腐熟的有机肥料作基肥,与土壤搅拌均匀后种植。10.2栽植步骤
10.2.1按计划将树冠生长丰满、完好的一面朝向主要观赏方向:修剪病虫枝和折断枝,10.2.2树木入植穴放稳后,先用支柱将树身支稳,再拆包、填土。填土时,尽量将包装材料取出。如发现土球松散,切不可松解腰绳和下部的包装材料,但土球上半部的蒲包、草绳必须解开取出坑外,否则会影响所浇水分的渗入及根系的生长,10.2.3树木放稳后应分层填土,分层实,操作时注意保护土球,以免损伤。10.2.4土球的上表面应比地表面标高略高(浇水及泥土沉降后,土球与新土面平齐),防止栽植过深或过浅,对树木生长不利。
10.2.5在植穴外缘用细土培筑高10cm的灌水堰,立即充分浇灌水。10.2.6可采用三角桩、井字桩或扁担式支架的方式支撑树木。10.2.7炎热季节栽植完毕后,应采用树冠喷雾、草料覆盖树盘的土面等保湿方法11养护管理
树木的养护管理按DB44/T268和DB44/T269执行。12技术档案
苗圃和园林绿地应建立完整的技术档案,具体内容分别按CJ/T14和DB44/T268执行。6
容器种类
塑料薄膜容器
大树袋
塑料板围合Www.bzxZ.net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常用容器规格及其适用范围
容器规格※
(7~10)×(12~16)
(25~35)×(25~35)
(45~50)×
(50~55)
(50~60)×(60~65)
(45~50)×(40~45)
(50~55)
(55~60)×
(8090)×(60~70)
根据土球大小调节
7cm×12cm表示容器的直径为7cm,高为12cm案注:
适用范围
苗龄(年)
胸径(cm)
≥>1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备案号:20936-2007广东省地
方标准
DB44/T4052007
大花紫薇栽培技术规程
The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Lagerstroemia speciosa2007-06-08发布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2007-09-08实施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与定义.
4种子...
5播种育苗:
6容器苗培育.,
7大田苗培育...
8苗木质量分级.
9苗木出圃.
10树木栽植.,
11养护管理.
12技术档案.
(资料性附录)
常用容器规格及其适用范围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广东省林业局科技与对外合作处提出。本标准由广东省林业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华南农业大学经济林研究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翁殊斐、陈锡沐、何少云、冯志坚、陈红跃、林云、黎彩敏、庞瑞君。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花紫薇(Lagerstroemiaspeciosa(L.)Pers.)种子、播种育苗、容器苗培育、大田苗培育、苗木出圃和树木栽植等环节的技术要求及苗木质量分级指标。本标准适用于广东省境内大花紫薇的苗木生产、经营管理和栽培养护。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LY/T1000-1991容器育苗技术
CJ/T14-1986城市园林苗圃育苗技术规程CJ/T82-1999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B44/245广东省主要阔叶树种苗木质量分级DB44/T268-2005城市绿地养护技术规范DB44/T269-2005城市绿地养护质量标准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滴水线dripIine
即树冠垂直投影线。在滴水线前后的位置,是植物吸收根分布最多的地方,也就是施肥最适的位置:3.2根颈rootcollar
指茎干与根系的交界处。只有实生树才具有真根颈。3.3假植temporaryplanting
由于各种原因,已起掘的苗木未及时定植,而将其根系用湿润土壤临时性填埋或带土球植于容器中的措施。
3.4母树mothertree
指树龄为5年~20年、提供有性繁殖材料的优良单株。3.5枝下高heightoftheowestbranch也称为净于高,指乔本从地表面至树冠第一个分枝点的高度。4种子
4.1种子采集
选择5年~20年树龄的,生长良好、发育健壮、主干通直、粗壮、无病虫害的母树,当果由青绿色转变为黄赤色或浅褐色而未裂开时即成熟,此时已可采种。采种常在每年的10月~11月间为宜。一般可按母树的花色对所采种子进行分类和贮藏,并注明产地、采种日期、千粒重等。4.2种子处理
果实收集后置通风干燥处摊放,经常翻动直至果实开裂,收取种子。4.3种子贮藏
采用干藏法。将充分干燥的种子装于袋或容器中,放置于干燥阴凉处。有条件的可进行低温贮藏。藏期一般不超过1年。
4.4种子质量
播种宜采用新鲜的、净度92%以上和千粒重5.5g以上的种子;在秋季播种时,种子发芽率至少达到80%,在春季播种时,种子发芽率至少达到90%。5播种育苗
5.1苗围地选择
大花紫藏喜光、好肥、不耐寒,圃地应选择在交通方便、避风向阳、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较疏松肥沃、排水保水性能良好的沙壤土、壤土或冲积土,pH值5.5~6.5,有机质1.5%~2.5%,水源无污染,地下水位最高不超过1.5m的地块。5.2整地
播种土宜采用疏松沙质壤土,育苗前必须整地,包括翻土、清除草根和石块、平整、起哇、镇压播种前苗床土壤应深翻30cm,并在阳光下曝晒2天~3天消毒,或播种前一星期结合整地用石灰粉进行消毒。苗床以宽0.8m~1m、高25cm为宜,留30cm步道。5.3播种
种子较小,可采用撒播,将种子均勾地撒于苗床上,播种量2g/m2~3g/m2。播种前,应先将苗床淋透水;种子可直接播种。播种后,用细沙或晒干的稻杆覆盖,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宜。春秋季均可播种,一般以3月~4月播种育苗为宜,此时种子萌发所需时间较短,15天~20天即可发芽。5.4播种后管理
播种后的管理,主要是保持苗床湿润及防治幼苗虫害。使用花洒淋水或喷雾,以防冲出种子和冲倒幼苗,种子出芽前晴天每天淋水2次,阴雨天可视情况而定。及时疏除苗床中过弱、过密的幼苗,疏苗可以与移苗上袋相结合进行。幼苗期的病虫害防治可参照本标准7.7执行。6容器苗培育
6.1育苗容器
根据苗木规格、育苗期限选择容器的种类和规格(参见附录A)。育苗容器种类及技术要求可按照LY/T1000中3.1执行。常用的容器有:塑料薄膜容器、大树袋和可根据土球大小由塑料板围合而成的无底容器。容器多为圆筒状。
6.2基质准备
培育幼苗时,一般采用(7~10)cm×(12~16)cm的塑料育苗袋,基质用火烧土40%、黄心泥土60%混合后,外加3%~5%经这制过的过磷酸钙,过筛装袋。育苗容器整齐排列在苗床上,苗床宽0.8m~1m,哇长视地形而定,其间留工作道30cm。培育容器大苗时,基质用火烧土20%~30%,圃地土40%~50%,泥炭土10%~20%,腐熟既肥10%~20%,外加过磷酸钙2%。容器呈品字形摆放,株行距1.5m~2.0m。6.3容器苗管理
6.3.1移苗上袋
幼苗长出2对~3对真叶,苗高约4cm~5cm时即可上袋。晴天移植应在早、晚进行;移苗前将苗床和营养袋中的营养土淋透水,移植后淋一次定根水;移苗时分级分批选择壮苗,使用竹签小心起苗,保持根系完整,每袋种植1株,移植于容器中央。幼苗移入深度是泥土覆盖根部,略高于根颈即可(浇水及压实营养土后,根颈应与土面平齐),移入容器时防止弯根、浅植或深植。移后随时检查,及时补苗:6.3.2水分管理
移植后一周要坚持每天早、晚浇水,直至其恢复生长:其后,晴天时每天浇水一次,阴天时2天~3天浇水一次。有条件的苗圃可采用喷灌和滴灌,以提高水分的利用率和促进苗木生长。2
6.3.3根外追肥
小苗移袋长定后,可以每月喷施1次~2次1%~2%的复合肥,2个月~3个月后,苗高达到50cm~60cm,就可移至大田培育;亦可待其长至70cm~100cm时,转入更大的容器培育。6.3.4其他管理
每隔一段时间,袋苗宜稍微移动,以避免过多根系长出袋子,而影响日后苗木的出圃。苗木高度超过80cm的容器苗需要立支柱支撑。塑料薄膜容器苗一般每年换袋一次,每次更换更高一级规格的袋子容器苗追肥、整形修剪和病虫害综合防治可按本标准7.2,7.4和7.7执行。7大田苗培育
7.1移植
7.1.1移植时期
当袋苗苗高高于50cm时,可以移植至大田。7.1.2移植密度
移植苗木的大田苗床宽以2.5m~3m,高25cm~35cm为宜。苗木在大田里可呈品字形栽植,视苗木的预期培育规格和年限,株行距为1.0m~2.0m,苗床间距为30cm~50cm,并作排水沟渠。7.1.3移植方法
移植前先整地,清除草根、石块,然后按50cmX50cmX50cm规格挖植穴,每穴施鸡粪、花生麸等腐熟的有机肥1kg~2kg作基肥,回填土20cm。移苗时分级分批,小心地撕开营养袋,使其保持根系完整,栽植深度以容器土面略高于大田土面为宜(浇水及压实后,根颈与新土面平齐)。移植后淋足定根水;随时检查,及时补苗。7.2追肥
移植一个月萌发新根后开始施肥。追肥种类有复合肥、花生麸、鸡粪等,施肥量视胸径而定,追肥方式可在滴水线附近挖沟,进行沟施。一般施用有机质肥宜挖深35cm~45cm的沟施,施用速效肥宜挖深8cm~12cm的沟施。在胸径为2cm5cm的速生期时,生长季宜每1个月~2个月施一次肥,有机肥与复合肥宜相间使用。
7.3排灌
在幼苗刚移入大田时,一天浇水1次~2次,待其生长稳定后,可视天气和土质情况而确定是否需要浇水,雨季及时排水,植穴内防积水烂根。7.4整形修剪
采用自然“半球形(圆头形)”树冠。在主干高度1.8m~2.5m处促使分生主枝3条~5条,再短截,培育2、3、4级骨干枝,形成多主枝、枝稍紧、向四周均匀分布的树冠。大花紫薇每年抽稍3次~4次,生长季的修剪工作宜在每次新稍老熟后到下次新稍萌动前进行。幼树以轻剪为原则,一年修剪2次~4次。冠幅视胸径而定,胸径3cm~4cm时,冠幅修剪成1.8m~2.5m:胸径5cm6cm时,冠幅修剪成2.2m~3.0m;胸径7cm~8cm时,冠幅修剪成2.6m3.2m。2年生苗即可开花,应及时剪除花序,使其营养集中,以促进径增粗生长和形成良好的冠形。冬季修剪宜与清园相结合进行,剪除交叉枝、病虫枝、弱枝、过密枝、重叠枝等,使树体通风透光。及时抹除主干上最低一个分枝以下的萌芽。7.5支柱
在苗木胸径小于4cm以前,均需要立支柱固定植株,以保证主干通直。一般采用竹子和绳单株或成排绑扎的方式。
7.6盖草
为减少水分蒸发和减少杂草,树盘可用稻草覆盖保湿,厚度以3cm~6cm为宜。3
7.7病虫害综合防治
7.7.1主要病虫害种类
主要病害有斑点病和炭疽病。
主要虫害有豹纹木蛾、中华管萄马、栗黄枯叶蛾、丽绿刺蛾、大袋蛾、棉古毒蛾、双线盗毒蛾、7.7.2防治原则
以自然控制为中心,重视周期性的气候条件及其它环境因素,保护和助长本地害虫天敌:综合栽培管理技术,压低虫源病源;对主要病虫开展预测预报,指导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把病虫危害控制在经济损失水平以下。
7.7.3防治方法
7.7.3.1栽培措施防治
选无病虫苗木定植,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以提高树体抵抗病虫的能力。适时合理修剪,剪去过密枝、病虫枝,使树体通风透光:搞好冬李清园,每年的秋未冬初收集落叶销毁,改善苗生态环境,减少越冬病虫源。
7.7.3.2物理防治
防治豹纹木囊蛾,可用铁丝刺杀坑道内幼虫及蛹,或用粘土堵塞坑道,使幼虫及蛹室息而死。防治毒蛾类、刺蛾类和萄马类均可采取人工刮除卵块的方法;防治栗黄枯叶哦和双线盗毒蛾,还可采用灯光诱杀成虫的方法:防治丽绿刺蛾和棉古毒蛾还可采用人工捕杀幼虫及茧的方法;防治大袋蛾则还可采用摘除虫囊的方法。
7.7.3.3化学防治
7.7.3.3.1病害防治
发生斑点病时,应清除病叶集中销毁,并喷洒1%波尔多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800倍液。发生炭疽病时,可交替喷酒60%代森锌600倍液,或40%多菌灵锰锌600倍~800倍液。7.7.3.3.2害虫防治
防治豹纹木囊蛾,可用棉花蘸80%的敌敌畏乳油500倍液堵塞洞口或灌注坑道杀死坑内幼虫。防治栗黄枯叶蛾、丽绿刺蛾、大袋蛾、棉古毒蛾和双线盗毒蛾,可在嫩梢期,用印楝素乳油500倍~800倍液,或5%的鱼藤乳油1000倍液,或90%敌百虫或50%杀松乳剂1000倍~3000倍液喷布新梢。防治中华管萄马,可在虫口高峰前期喷40%乐果乳剂300倍~5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剂3000倍液,或50%杀松乳剂1000倍~3000倍液喷布新梢。8苗木质量分级
8.1直观综合指标
植株生长正常,树干端直,冠形完整,主枝分布均匀,枝叶和根系生长正常,叶色青绿(休眠期叶色转红、黄或落叶除外),无检疫对象病虫害和钻蛀性虫害,无机械损伤,土球完整8.2苗木质量等级
8.2.1绿化大苗
绿化大苗按胸径分为3个规格,每个规格划分为3个等级。根据直观综合指标、苗高、冠幅、枝下高等划分苗木质量等级,不同等级的苗木要求相应的土球规格和苗龄。各相关技术指标不属于同一等级时,以单项最低指标定级;若有病虫害和土球松散者,降级使用。绿化大苗苗木规格与质量等级划分见表18.2.2容器小苗
容器小苗质量等级按DB44/245执行。4
苗木规格
Di.a≥9. 0
D1.3<9. 0
D1.3<7. 0
ⅡI级
ⅡI级
绿化大苗苗木规格与质量等级划分冠幅
注:绿化大苗的苗木规格按胸径D1.3(cm)来划分。苗木出圃
9.1绿化大苗出圃
9.1.1修剪
枝下高
土球(直径×深度)
≥0.70×0.55
≥0.55×0.50
≥0.45×0.40
苗木在移植之前需要进行修剪,以减少蒸腾作用,增加移植后成活率。修剪后的冠幅应至少与出圃苗木的规格相适应。
9.1.2挖掘
以树干为中心进行挖掘,根据胸径大小决定挖据土球的大小,一般是苗木胸径的6倍~10倍,胸径为5cm的苗木土球一般为40cm。
9.1.3时间
苗木胸径达到5cm及以上时,可进行假植或出圃。一般宜选择在冬季休眠期间进行,即12月至翌年2月之间。
9.1.4苗木假植
9.1.4.1假植容器
大花紫薇大树移植较困难,故苗木出圃前应先环状断根或采用容器假植。9.1.4.2起苗
干旱季节,起苗前2天~3天浇水,根据苗木等级规格对枝叶和根系进行适度修剪。9.1.4.3假植苗管理
苗木上袋后需要每天浇水或喷水,直至其恢复生长。假植袋苗的基质中已含有有机肥,待假植苗恢复生长后,再追肥。假植苗的管理可按本标准6.3,7.4和7.7执行。假植苗可直接带着营养袋(或其他容器)出圃。
9.1.5苗木检测
I级~Ⅲ级苗为出圃合格苗。检验抽取样品的数量为苗木批量的2%~5%,同一批苗木中低于该等级的苗木数量不得超过5%。
9.1.5.1测量苗木胸径时用围尺,读数精确到0.1cm。测量苗木树高、枝下高、冠幅、土球尺寸等长度时用钢卷尺、皮尺或木制直尺,读数精确到1cm。9.1.5.2测量冠幅,取树冠垂直投影面上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的平均值,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应小于1.5。
9.1.5.3检验苗木苗龄,应以出圃前苗木档案记录为准,9.1.6检验规则
9.1.6.1苗木成批检验。
9.1.6.2苗木检验允许范围参照本标准9.5执行。9.1.6.3检验结果不符合9.6.2规定,应进行复检,并以复检结果为准。9.1.6.4检验结束后,填写苗木质量检验证书。凡出圃的苗未,均应附苗木质量检验证书,向外县调运的苗木要经过检疫并附检疫证书。9.1.7苗木包装
假植苗出圃应做到土壤湿润、土球规范、包装结实、不裂不散。地苗要在起苗前2天~3天浇水充足,应适度修剪枝叶、绑扎树冠,并用蒲包、草绳等保湿材料覆盖和包装苗木应带有标志牌。标志牌上印注内容:苗木名称、拉丁学名、起苗日期、数量和发苗单位。9.2容器小苗出圃
6个月~24个月的容器苗,经质量检验合格,可以出圃。10树木栽植
10.1栽植前
10.1.1宜在落叶期栽植,避免在炎热的7月~8月裁植。若必须在不利气候条件下裁植,则尽量选择容器苗或假植苗。
10.1.2根据设计要求定好位置,编好树号,以便裁植时对号入座,准确无误。10.1.3植穴的规格按CJ/T82中第6章的规定进行。土质差的地方应加大植穴,并更换适于树木生长的土壤。选用优质、腐熟的有机肥料作基肥,与土壤搅拌均匀后种植。10.2栽植步骤
10.2.1按计划将树冠生长丰满、完好的一面朝向主要观赏方向:修剪病虫枝和折断枝,10.2.2树木入植穴放稳后,先用支柱将树身支稳,再拆包、填土。填土时,尽量将包装材料取出。如发现土球松散,切不可松解腰绳和下部的包装材料,但土球上半部的蒲包、草绳必须解开取出坑外,否则会影响所浇水分的渗入及根系的生长,10.2.3树木放稳后应分层填土,分层实,操作时注意保护土球,以免损伤。10.2.4土球的上表面应比地表面标高略高(浇水及泥土沉降后,土球与新土面平齐),防止栽植过深或过浅,对树木生长不利。
10.2.5在植穴外缘用细土培筑高10cm的灌水堰,立即充分浇灌水。10.2.6可采用三角桩、井字桩或扁担式支架的方式支撑树木。10.2.7炎热季节栽植完毕后,应采用树冠喷雾、草料覆盖树盘的土面等保湿方法11养护管理
树木的养护管理按DB44/T268和DB44/T269执行。12技术档案
苗圃和园林绿地应建立完整的技术档案,具体内容分别按CJ/T14和DB44/T268执行。6
容器种类
塑料薄膜容器
大树袋
塑料板围合Www.bzxZ.net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常用容器规格及其适用范围
容器规格※
(7~10)×(12~16)
(25~35)×(25~35)
(45~50)×
(50~55)
(50~60)×(60~65)
(45~50)×(40~45)
(50~55)
(55~60)×
(8090)×(60~70)
根据土球大小调节
7cm×12cm表示容器的直径为7cm,高为12cm案注:
适用范围
苗龄(年)
胸径(cm)
≥>1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地方标准(DB)标准计划
- DB37/T3469.2-2018 农村垃圾分类与处理技术规范 第2部分:生产垃圾
- DB36/1101.2-2019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第2部分:有机化工行业
- DB33/T2252-2020 居住出租房屋旅馆式管理规范
- DB33/T2251-2020 网络订餐配送操作规范
- DB53/T277.28-2008 陆良优质烤烟综合标准 第28部分:烟叶质量追踪
- DB31/379-2015 在用压燃式发动机汽车加载减速法排气烟度排放限值
- DB33/T2249.1-2020 农村信用建设规范 第1部分:农户信用信息管理
- GB/T15144-2020 IEC 60929 :2015 管形荧光灯用交流和/或直流电子控制装置性能要求
- DB53/T277.18-2008 陆良优质烤烟综合标准 第18部分:植烟土壤取样方法
- DB62/T1743-2008 庆阳市欧美杨(107号、108号)育苗栽培技术规范
- DB62/T1742-2008 庆阳市油松种实害虫综合防治规程
- DBl2/T040-2007 天津市科学技术档案整理规则
- DB65/T2927-2009 无公害食品 阿魏菇原生态产地环境
- DB65/T2938-2009 无公害食品 阿魏菇出菇菌袋废料处理技术规程
- DB13/T758.6-2006 无公害中药材田间生产技术规程 第6部分:山药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