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地方标准(DB) >>
- DB33/ 567.2-2005 有机蜂产品 第2部分:蜂蜜

【地方标准(DB)】 有机蜂产品 第2部分:蜂蜜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9-06 00:59:39
- DB33/567.2-2005
- 现行
标准号:
DB33/ 567.2-2005
标准名称:
有机蜂产品 第2部分:蜂蜜
标准类别:
地方标准(D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5-08-09 -
实施日期:
2005-09-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1.56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部分规定了有机蜂蜜的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志、包装、贮存、运输、保质期。本部分适用于有机蜂蜜的生产、检验、贮存、运输、销售。 DB33/ 567.2-2005 有机蜂产品 第2部分:蜂蜜 DB33/567.2-2005

部分标准内容:
原料品质、工艺条件、生产班次、品种、规格相同的产品为一批。6.1.2抽样
10件以下,逐件抽取:
10件~100件,随机选取10件:
100件以上,按照式(1)随机抽样a件。aαvn
式中:
应抽取的件数(当a值有小数时,无论小数的大小,均向前修约进1);n——受检产品总件数。
每件(或其中的一小件)抽取5g~50g,全部混合均匀后,再根据检测的需要抽取约10g~100g作为试样进行检测。
6.2检验
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两类。
6.2.1出厂检验
产品出厂前,应由生产方最终检验部门按本标准5.2、5.3、5.4进行检验,检验符合本部分4.2、4.3、4.4后附合格证方可出厂。
出厂检验项目也可根据产品接收方要求进行。进入流通领域应按有关规定和标准检验。6.2.2型式检验
对产品全部技术要求的检验。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变更原料供应方时;
b)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c)人员、设备、原料、工艺条件、环境等条件变化,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d)出厂检验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e)产品质量审核、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主管部门、其他需要型式检验时。6.3判定原则
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要求有一项以上(含一项)未达到本标准规定要求时,应重新在同一批产品中加倍抽样进行复检,若仍有一项未达标,则判定该批产品未不合格。7包装、标识、贮藏、运输、保质期7.1包装
7.1.1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食品包装卫生安全标准要求。7.1.2提倡使用由木、竹、植物茎叶和纸制成的包装材料,允许使用符合卫生要求的其他包装材料。7.1.3包装应简单、实用,避免过度包装,并考虑包装材料的回收利用。7.2标识
7.2.1图示标志应符合GB/T191—2000的要求。7.2.2产品标签应符合GB7718—2004的要求。7.2.3有机王浆标志必须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布的《有机食品认证管理办法》有机食品标志管理规定。
在产品的外包装上用于印刷标志或说明的油墨必须无毒、无刺激性气味,DB33/567.3—2005
7.2.5对加工产品,如果获得认证的原料在总产品中所占的比例在95%以上,并且是由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设施加工和包装的,可以标识为“有机”并使用有机食品标志;如果获得认证的原料在总产品中所占的比例不足95%,但超过70%,可以用文字描述获得认证的原料及其所占的比例,但不能标DB33/567.3—2005
本部分中4.3、4.4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的。本部分根据联合国关于有机食品生产、加工、标识和贸易的指南(CAC/GL32一1999)、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简称IFOAM)有机农业生产和粮食加工的基本标准、欧盟农产品有机生产法令(No.2092/91),结合我省养蜂生产与蜂产品加工实际,并参考了国家和农业部蜂产品有关标准制定。DB33/567-2005《有机蜂产品》分为三个部分:一第1部分:蜜蜂饲养管理;
一第2部分:蜂蜜;
一第3部分:蜂王浆。
本部分为DB33/567-2005的第3部分。本部分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江山市蜂业管理站、江山市养蜂产业化协会、江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汪礼国、胡群英、丁向英、柳刚。1范围
有机蜂产品
第3部分:蜂王浆
DB33/ 567.3—2005
本部分规定了有机蜂王浆的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志、包装、贮存、运输。
本部分适用于有机蜂王浆的生产、检验、贮存、运输、销售。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4789.2—2003
GB/T 4789.3—2003
GB/T 4789.4—2003
GB/T 4789.5—2003
GB/T4789.10—2003
GB/T4789.11—2003
GB/T 4789.15—2003
GB/T5009.4—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GB /T 5009.11—2003
GB/T 5009.12—2003
GB/T 5009.17—2003
食品中砷的测定
食品中铅的测定
食品中汞的测定
GB7718—2004食品标签通用标准GB/T 9697—2002
蜂王浆
GB17405一1998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B/T18932.3—2002
菌落总数测定
大肠菌群测定
沙门氏菌检验
志贺氏菌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溶血性链球菌检验
霉菌和酵母计数
蜂蜜中链霉素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GB/T18932.20一2003蜂蜜中氯霉素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气相色谱-质谱法3出口蜂产品中四环素族残留量检验方法SN0205—1993
DB33/T567.1-2005
有机蜂产品第1部分:蜜蜂饲养管理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3.1
有机蜂王浆
指来自于有机养蜂场,根据有机食品生产规范生产加工,并经有资质认证机构认证的蜂王浆,4要求
DB33/567.3—2005
生产、
加工环境要求
生产有机蜂王浆的养蜂场应符合本标准DB33/T5567.1—2005的规定,
生产加工过程中的人员、厂
房卫生、
设施等应符合GB17405—1998中的规定。4.2
感官要求
蜂王浆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乳白、淡黄,以及少量蜜源植物花粉颜色乳浆状、微粘,有光泽
感官要求
气味纯正:不得有发酵、2
有蜂王浆特有的香气,
发臭等异味
有酸、涩带辛辣味,回味略甜:不得有异味蜡屑等杂物,不得有外来异物
无幼虫、!
理化要求
蜂王浆理化要求应符合表2规定,表2
水分,(g/100g)
蛋白质,(g/100g)
酸度,(1mo1/mLxmLNa0H/100g)灰分,(g/100g)
总糖(以葡萄糖计),(g/100g)淀粉
—α—癸烯酸,(g/100g)
10—羟基-
卫生安全要求
蜂王浆卫生安全要求应符合表3规定表3
菌落总数,
(cfu/g)
大肠菌群,(MPN/100g)
霉菌,(cfu/g)
酵母,(cfu/g)
致病菌(系指肠道致病菌或致病性球菌)砷,(mg/kg)
铅,(mg/kg)
汞,(mg/kg))
链霉素,(mg/kg)
四环素族抗生素,
试验方法
取样条件
(mg/kg)
理化要求
卫生安全要求
30—53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在相对湿度≤35%,
温度0一25℃左右的洁净干燥房间里,迅速抽取样品。
5.1.2取样方法
DB33/567.3—2005
用取样管插入蜂王浆容器的低部,然后将玻璃管上端口用手指压紧提出,将下端口放入塑料样品瓶中,放开手指使浆液流入样品瓶内,充分搅拌使混合均匀,作为待测样品。一式三份供检验、复验和备查用,每份样品重量不得少于200g。5.2感官检验
按GB/T9697—2002中4.1规定检测。5.3理化检验
5.3.1水分
按GB/T9697—2002中4.2.2规定检测。5.3.2蛋白质
按GB/T9697—2002中4.2.3规定检测。5.3.3酸度
按GB/T9697—2002中4.2.4规定检测。5.3.4灰分免费标准bzxz.net
按GB/T5009.4—2003规定检测。5.3.5总糖
按GB/T9697—2002中4.2.6规定检测。5.3.6淀粉
按GB/T9697—2002中4.2.7规定检测。5.3.710-羟基-(-癸烯酸
按GB/T9697—2002中4.2.8规定检测。5.4卫生安全检验
菌落总数
按GB/T4789.2—2003规定检测。5.4.2大肠茵群
按GB/T4789.3—2003规定检测。5.4.3霉菌总数
按GB/T4789.15—2003规定检测。5.4.4致病菌
按GB/T4789.4—2003、GB/T4789.5—2003、GB/T4789.10—2003、GB/T4789.11—2003规定检测。
按GB/T5009.11—2003规定检测。5.4.6铅
按GB/T5009.12—2003规定检测。5.4.7汞
按GB/T5009.17—2003规定检测。5.4.8链霉素
按GB/T18932.3—2002规定检测。5.4.9四环素
按SN0205—1993规定检验。
氯霉素
按GB/T18932.20—2003规定检测。3
DB33/567.3—2005
6检验规则
6.1组批与抽样
6.1.1检验批
原料品质、工艺条件、生产班次、品种、规格相同的产品为一批6.1.2抽样
10件以下,逐件抽取:
10件~100件,随机选取10件:
100件以上,按照式(1)随机抽样a件。a~n
式中:
a一一应抽取的件数(当a值有小数时,无论小数的大小,均向前修约进1);n——受检产品总件数。
(1)
每件(或其中的一小件)抽取5g~50g,全部混合均匀后,再根据检测的需要抽取约10g~100g作为试样进行检测。
6.2检验
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两类。
6.2.1出厂检验
产品出厂前,应由生产方最终检验部门按本标准5.2、5.3、5.4进行检验,检验符合本部分4.2、4.3、4.4后附合格证方可出厂。
出厂检验项目也可根据产品接收方要求进行。进入流通领域应按有关规定和标准检验,6.2.2型式检验
对产品全部技术要求的检验。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变更原料供应方时;
b)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c)人员、设备、原料、工艺条件、环境等条件变化,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d)出厂检验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e)产品质量审核、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主管部门、其他需要型式检验时。6.3判定原则
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要求有一项以上(含一项)未达到本标准规定要求时,应重新在同一批产品中加倍抽样进行复检,若仍有一项未达标,则判定该批产品未不合格。包装、标识、贮藏、运输、保质期7
7.1包装
7.1.1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食品包装卫生安全标准要求。7.1.2提倡使用由木、竹、植物茎叶和纸制成的包装材料,允许使用符合卫生要求的其他包装材料。7.1.3包装应简单、实用,避免过度包装,并考虑包装材料的回收利用。7.2标识
7.2.1图示标志应符合GB/T191—2000的要求。7.2.2产品标签应符合GB7718—2004的要求。7.2.3
有机王浆标志必须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布的《有机食品认证管理办法》有机食品标志管理规定。
在产品的外包装上用于印刷标志或说明的油墨必须无毒、无刺激性气味。DB33/567.3—2005
7.2.5对加工产品,如果获得认证的原料在总产品中所占的比例在95%以上,并且是由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设施加工和包装的,可以标识为“有机”并使用有机食品标志:如果获得认证的原料在总产品中所占的比例不足95%,但超过70%,可以用文字描述获得认证的原料及其所占的比例,但不能标识为“有机”和使用有机食品标志。7.3藏
7.3.1有机王浆贮藏运输的一般卫生要求应符合GB17405一1998的要求。7.3.2
藏产品的仓库必须净、无虫害,无有害物质残留,在最近一周内未用任何禁用物质处理过。有机王浆应单独存放。如果不得不与常规产品共同存放,必须在仓库内划出特定区域,采取必7.3.3
要的包装、标签等措施确保有机王浆不与非认证产品混放。7.3.4贮藏温度应在一18℃以下。7.3.5不同产地、不同花种、不同时间生产的蜂王浆要分别(装瓶、装箱)存放。7.4运输
7.4.1有机王浆应在低温环境下运输,并避免与常规王浆混杂或受到污染。7.4.2
在运输和装卸过程中,外包装上的有机认证标志及有关说明不得被站污或损毁。7.4.3运输和装卸过程必须有完整的档案记录,并保留相应的单据。7.5保质期
有机蜂王浆应在一18℃以下冷冻保存,保质期为24个月。5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10件以下,逐件抽取:
10件~100件,随机选取10件:
100件以上,按照式(1)随机抽样a件。aαvn
式中:
应抽取的件数(当a值有小数时,无论小数的大小,均向前修约进1);n——受检产品总件数。
每件(或其中的一小件)抽取5g~50g,全部混合均匀后,再根据检测的需要抽取约10g~100g作为试样进行检测。
6.2检验
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两类。
6.2.1出厂检验
产品出厂前,应由生产方最终检验部门按本标准5.2、5.3、5.4进行检验,检验符合本部分4.2、4.3、4.4后附合格证方可出厂。
出厂检验项目也可根据产品接收方要求进行。进入流通领域应按有关规定和标准检验。6.2.2型式检验
对产品全部技术要求的检验。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变更原料供应方时;
b)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c)人员、设备、原料、工艺条件、环境等条件变化,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d)出厂检验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e)产品质量审核、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主管部门、其他需要型式检验时。6.3判定原则
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要求有一项以上(含一项)未达到本标准规定要求时,应重新在同一批产品中加倍抽样进行复检,若仍有一项未达标,则判定该批产品未不合格。7包装、标识、贮藏、运输、保质期7.1包装
7.1.1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食品包装卫生安全标准要求。7.1.2提倡使用由木、竹、植物茎叶和纸制成的包装材料,允许使用符合卫生要求的其他包装材料。7.1.3包装应简单、实用,避免过度包装,并考虑包装材料的回收利用。7.2标识
7.2.1图示标志应符合GB/T191—2000的要求。7.2.2产品标签应符合GB7718—2004的要求。7.2.3有机王浆标志必须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布的《有机食品认证管理办法》有机食品标志管理规定。
在产品的外包装上用于印刷标志或说明的油墨必须无毒、无刺激性气味,DB33/567.3—2005
7.2.5对加工产品,如果获得认证的原料在总产品中所占的比例在95%以上,并且是由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设施加工和包装的,可以标识为“有机”并使用有机食品标志;如果获得认证的原料在总产品中所占的比例不足95%,但超过70%,可以用文字描述获得认证的原料及其所占的比例,但不能标DB33/567.3—2005
本部分中4.3、4.4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的。本部分根据联合国关于有机食品生产、加工、标识和贸易的指南(CAC/GL32一1999)、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简称IFOAM)有机农业生产和粮食加工的基本标准、欧盟农产品有机生产法令(No.2092/91),结合我省养蜂生产与蜂产品加工实际,并参考了国家和农业部蜂产品有关标准制定。DB33/567-2005《有机蜂产品》分为三个部分:一第1部分:蜜蜂饲养管理;
一第2部分:蜂蜜;
一第3部分:蜂王浆。
本部分为DB33/567-2005的第3部分。本部分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江山市蜂业管理站、江山市养蜂产业化协会、江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汪礼国、胡群英、丁向英、柳刚。1范围
有机蜂产品
第3部分:蜂王浆
DB33/ 567.3—2005
本部分规定了有机蜂王浆的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志、包装、贮存、运输。
本部分适用于有机蜂王浆的生产、检验、贮存、运输、销售。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4789.2—2003
GB/T 4789.3—2003
GB/T 4789.4—2003
GB/T 4789.5—2003
GB/T4789.10—2003
GB/T4789.11—2003
GB/T 4789.15—2003
GB/T5009.4—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GB /T 5009.11—2003
GB/T 5009.12—2003
GB/T 5009.17—2003
食品中砷的测定
食品中铅的测定
食品中汞的测定
GB7718—2004食品标签通用标准GB/T 9697—2002
蜂王浆
GB17405一1998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B/T18932.3—2002
菌落总数测定
大肠菌群测定
沙门氏菌检验
志贺氏菌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溶血性链球菌检验
霉菌和酵母计数
蜂蜜中链霉素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GB/T18932.20一2003蜂蜜中氯霉素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气相色谱-质谱法3出口蜂产品中四环素族残留量检验方法SN0205—1993
DB33/T567.1-2005
有机蜂产品第1部分:蜜蜂饲养管理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3.1
有机蜂王浆
指来自于有机养蜂场,根据有机食品生产规范生产加工,并经有资质认证机构认证的蜂王浆,4要求
DB33/567.3—2005
生产、
加工环境要求
生产有机蜂王浆的养蜂场应符合本标准DB33/T5567.1—2005的规定,
生产加工过程中的人员、厂
房卫生、
设施等应符合GB17405—1998中的规定。4.2
感官要求
蜂王浆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乳白、淡黄,以及少量蜜源植物花粉颜色乳浆状、微粘,有光泽
感官要求
气味纯正:不得有发酵、2
有蜂王浆特有的香气,
发臭等异味
有酸、涩带辛辣味,回味略甜:不得有异味蜡屑等杂物,不得有外来异物
无幼虫、!
理化要求
蜂王浆理化要求应符合表2规定,表2
水分,(g/100g)
蛋白质,(g/100g)
酸度,(1mo1/mLxmLNa0H/100g)灰分,(g/100g)
总糖(以葡萄糖计),(g/100g)淀粉
—α—癸烯酸,(g/100g)
10—羟基-
卫生安全要求
蜂王浆卫生安全要求应符合表3规定表3
菌落总数,
(cfu/g)
大肠菌群,(MPN/100g)
霉菌,(cfu/g)
酵母,(cfu/g)
致病菌(系指肠道致病菌或致病性球菌)砷,(mg/kg)
铅,(mg/kg)
汞,(mg/kg))
链霉素,(mg/kg)
四环素族抗生素,
试验方法
取样条件
(mg/kg)
理化要求
卫生安全要求
30—53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在相对湿度≤35%,
温度0一25℃左右的洁净干燥房间里,迅速抽取样品。
5.1.2取样方法
DB33/567.3—2005
用取样管插入蜂王浆容器的低部,然后将玻璃管上端口用手指压紧提出,将下端口放入塑料样品瓶中,放开手指使浆液流入样品瓶内,充分搅拌使混合均匀,作为待测样品。一式三份供检验、复验和备查用,每份样品重量不得少于200g。5.2感官检验
按GB/T9697—2002中4.1规定检测。5.3理化检验
5.3.1水分
按GB/T9697—2002中4.2.2规定检测。5.3.2蛋白质
按GB/T9697—2002中4.2.3规定检测。5.3.3酸度
按GB/T9697—2002中4.2.4规定检测。5.3.4灰分免费标准bzxz.net
按GB/T5009.4—2003规定检测。5.3.5总糖
按GB/T9697—2002中4.2.6规定检测。5.3.6淀粉
按GB/T9697—2002中4.2.7规定检测。5.3.710-羟基-(-癸烯酸
按GB/T9697—2002中4.2.8规定检测。5.4卫生安全检验
菌落总数
按GB/T4789.2—2003规定检测。5.4.2大肠茵群
按GB/T4789.3—2003规定检测。5.4.3霉菌总数
按GB/T4789.15—2003规定检测。5.4.4致病菌
按GB/T4789.4—2003、GB/T4789.5—2003、GB/T4789.10—2003、GB/T4789.11—2003规定检测。
按GB/T5009.11—2003规定检测。5.4.6铅
按GB/T5009.12—2003规定检测。5.4.7汞
按GB/T5009.17—2003规定检测。5.4.8链霉素
按GB/T18932.3—2002规定检测。5.4.9四环素
按SN0205—1993规定检验。
氯霉素
按GB/T18932.20—2003规定检测。3
DB33/567.3—2005
6检验规则
6.1组批与抽样
6.1.1检验批
原料品质、工艺条件、生产班次、品种、规格相同的产品为一批6.1.2抽样
10件以下,逐件抽取:
10件~100件,随机选取10件:
100件以上,按照式(1)随机抽样a件。a~n
式中:
a一一应抽取的件数(当a值有小数时,无论小数的大小,均向前修约进1);n——受检产品总件数。
(1)
每件(或其中的一小件)抽取5g~50g,全部混合均匀后,再根据检测的需要抽取约10g~100g作为试样进行检测。
6.2检验
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两类。
6.2.1出厂检验
产品出厂前,应由生产方最终检验部门按本标准5.2、5.3、5.4进行检验,检验符合本部分4.2、4.3、4.4后附合格证方可出厂。
出厂检验项目也可根据产品接收方要求进行。进入流通领域应按有关规定和标准检验,6.2.2型式检验
对产品全部技术要求的检验。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变更原料供应方时;
b)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c)人员、设备、原料、工艺条件、环境等条件变化,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d)出厂检验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e)产品质量审核、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主管部门、其他需要型式检验时。6.3判定原则
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要求有一项以上(含一项)未达到本标准规定要求时,应重新在同一批产品中加倍抽样进行复检,若仍有一项未达标,则判定该批产品未不合格。包装、标识、贮藏、运输、保质期7
7.1包装
7.1.1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食品包装卫生安全标准要求。7.1.2提倡使用由木、竹、植物茎叶和纸制成的包装材料,允许使用符合卫生要求的其他包装材料。7.1.3包装应简单、实用,避免过度包装,并考虑包装材料的回收利用。7.2标识
7.2.1图示标志应符合GB/T191—2000的要求。7.2.2产品标签应符合GB7718—2004的要求。7.2.3
有机王浆标志必须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布的《有机食品认证管理办法》有机食品标志管理规定。
在产品的外包装上用于印刷标志或说明的油墨必须无毒、无刺激性气味。DB33/567.3—2005
7.2.5对加工产品,如果获得认证的原料在总产品中所占的比例在95%以上,并且是由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设施加工和包装的,可以标识为“有机”并使用有机食品标志:如果获得认证的原料在总产品中所占的比例不足95%,但超过70%,可以用文字描述获得认证的原料及其所占的比例,但不能标识为“有机”和使用有机食品标志。7.3藏
7.3.1有机王浆贮藏运输的一般卫生要求应符合GB17405一1998的要求。7.3.2
藏产品的仓库必须净、无虫害,无有害物质残留,在最近一周内未用任何禁用物质处理过。有机王浆应单独存放。如果不得不与常规产品共同存放,必须在仓库内划出特定区域,采取必7.3.3
要的包装、标签等措施确保有机王浆不与非认证产品混放。7.3.4贮藏温度应在一18℃以下。7.3.5不同产地、不同花种、不同时间生产的蜂王浆要分别(装瓶、装箱)存放。7.4运输
7.4.1有机王浆应在低温环境下运输,并避免与常规王浆混杂或受到污染。7.4.2
在运输和装卸过程中,外包装上的有机认证标志及有关说明不得被站污或损毁。7.4.3运输和装卸过程必须有完整的档案记录,并保留相应的单据。7.5保质期
有机蜂王浆应在一18℃以下冷冻保存,保质期为24个月。5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地方标准(DB)标准计划
- DB37/T3469.2-2018 农村垃圾分类与处理技术规范 第2部分:生产垃圾
- DB36/1101.2-2019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第2部分:有机化工行业
- DB33/T2252-2020 居住出租房屋旅馆式管理规范
- DB33/T2251-2020 网络订餐配送操作规范
- DB53/T277.28-2008 陆良优质烤烟综合标准 第28部分:烟叶质量追踪
- DB31/379-2015 在用压燃式发动机汽车加载减速法排气烟度排放限值
- DB33/T2249.1-2020 农村信用建设规范 第1部分:农户信用信息管理
- DB33/T2091-2018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规范
- GB/T15144-2020 IEC 60929 :2015 管形荧光灯用交流和/或直流电子控制装置性能要求
- DB53/T277.18-2008 陆良优质烤烟综合标准 第18部分:植烟土壤取样方法
- DB62/T1743-2008 庆阳市欧美杨(107号、108号)育苗栽培技术规范
- DB62/T1742-2008 庆阳市油松种实害虫综合防治规程
- DB65/T2938-2009 无公害食品 阿魏菇出菇菌袋废料处理技术规程
- DBl2/T040-2007 天津市科学技术档案整理规则
- DB65/T2927-2009 无公害食品 阿魏菇原生态产地环境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