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地方标准(DB) >>
- DB51/T 675-2007 青贮玉米栽培技术规程

【地方标准(DB)】 青贮玉米栽培技术规程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9-06 01:17:34
- DB51/T675-2007
- 现行
标准号:
DB51/T 675-2007
标准名称:
青贮玉米栽培技术规程
标准类别:
地方标准(DB)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852.09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规程规定了青贮玉米种植栽培的各项技术规范。本规程适用于进行整株青贮的青贮玉米生产。 DB51/T 675-2007 青贮玉米栽培技术规程 DB51/T675-2007

部分标准内容:
备案号:20535-2007
川省地
DB51/T675—2007
青贮玉米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ules for culture of Zea mays L.2007-03-17发布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07-05-01实施
1范围
2术语和定义
3品种选择
4土地选择及整地.
5种子处理
6播种
7田间管理
8病虫害防治
9刘割
DB 51/T 6752007
DB51/T675-2007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青贮玉米栽培已成为我省农区和半农半牧区饲养肉牛、奶牛饲料生产的重要途径。为了规范青贮玉米栽培技术,提高青贮玉米栽培技术水平,特制定本规程。本标准按GB/T1.1-2000《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1.2-2002《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进行编写。
本标准由四川省畜牧食品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本标准由四川省草原工作总站负责起草;达州市饲草饲料站、广元市饲草饲料站、四川长江草业研究中心、洪雅县畜牧食品局、郸县畜牧局参与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元华、张新跃、何光武、张瑞珍、唐一国、王元清、杨成勇、何丕阳、姚明久、张正军、李俊德
1范围
青贮玉米栽培技术规程
本规程规定了青贮玉米种植栽培的各项技术规范本规程适用于进行整株青贮的青贮玉米生产。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青购玉米
DB51/T675—2007
经选育用于全株刘割青贮,饲喂牲畜的饲用型玉米品种,有别于生产籽粒或其它型玉米品种。2.2青购玉米产量
栽培的青贮玉米在乳熟期至蜡熟期,将玉米的茎秆、玉米苞等全部地上部分齐地面刘割,以干物质计的干物质产量。
2.3出苗
当玉米种子芽鞘到达地面时,第一片真叶从胚芽鞘孔伸出即为出苗2.4拔节
当玉米植株生长到5叶~7叶展时,一株玉米的所有叶片和节间都已分化完成,茎顶端生长点开始转入进行雄穗分化,茎基部的地上节间开始伸长,从而把生长点顶出地面,玉米开始进入拔节期3品种选择
3.1产量
腊熟期收刘,全株干物质产量15000kg/hm以上。3.2品质
青贮玉米要叶片宽大,茎叶夹角较小,适合密植栽种。在干物质中粗蛋白含量7%~8.5%以上,粗纤维含量20%~35%。
3.3抗性
抗病虫害,抗倒伏,适合种植的环境。4土地选择及整地
4.1土地选择
交通方便、土地肥力中等、pH5.3~7.8,排水良好的耕地。坡地坡度25度以下。4.2整地
4.2.1除杂:清除杂草、石块、铁屑等杂物。4.2.2翻耕:耕翻深度为15cm25cm,耕后耙平,要求土块细碎、地面平整。1
DB51/T675-2007
4.2.3免耕:在一些土壤水肥条件较好、土质较为松软的田地上,前茬收获后,对地面的残处理完后,可进行免耕播种。
4.2.4基肥:在耕作前应施基肥。基肥多为人畜粪尿,量根据土壤肥力状况而定。施氮肥不能过多,以免造成徒长。
5种子处理
5.1晒种:在播种前选择晴天,将种子摊在干燥向阳的晒坝上,连续曝晒2天~3天,并注意翻动,使种子晒均匀。可提高出苗率13%~28%。5.2浸种:在播种前用冷水浸种12小时或温水(水温55℃~57℃)浸种4小时~6小时,可缩短玉米吸胀时间,提早出苗;温水浸种还可杀死种子表面的病菌。5.3种子包衣:有条件的地方,在播种前选用安全的玉米专用包衣剂,按包衣剂和种子比1:50进行包衣,可有效控制玉米苗期病虫害。6播种
6.1时间
常规播种当地温稳定在8~10℃后可以播种。还可以采用地膜覆盖、育苗移栽。四川盆地内与多花黑麦草轮作种植饲用玉米,在5月上旬播种或移栽,可延长多花黑麦草的利用时间,提高产草量。6.2种肥
般每公种肥施用量为氮肥45kg60kg、磷肥60kg~75kg、钾肥60kg75kg,采取条施或穴施,最好与种子隔离,以防烧种缺苗。以复合肥作种肥时,可酌情增减。6.3播种方式
窝播或行播。Www.bzxZ.net
6.4播种密度
蜡熟期刘割,其行距80cm,株距15cm,或行距60cm,株距40cm,或根据收割成熟程度,保苗75000株~150000株/hm2。
7田间管理
7.1间苗与定苗
7.1.1间苗:当玉米叶片达到3片~4片叶时应该及时间苗。7.1.2定苗:在达到4片~6片可见叶时,应该及时定苗,做到“四去四留”,即去弱留壮、去小留齐,去病留健,去杂留纯。苗不足的要及时补苗。7.2中耕
在6片~7片叶时结合追肥。中耕除草和培土。一般定苗后进行2次~3次中耕除杂7.3追肥
分为苗肥、拔节肥、穗肥。
7.3.1苗肥:一般用人畜粪尿15000kg/hm2~25000kg/hm2、尿素75~90kg/hm2混合施用。应做到小苗浅施,距苗5cm6cm:大苗深施,距苗约17cm20cm处。7.3.2拔节肥:6片全展叶后开始拔节,用人畜粪尿15000kg/hm2~25000kg/hm2,尿素200kg/hm2~300kg/hm2,距植株10cm~17cm处挖窝深施,同时浅中耕培土盖窝。2
DB51/T675-2007
7.3.3穗肥:在玉米雄穗抽出前,用人畜粪尿15000kg/hm2~25000kg/hm2、尿素300kg/hm2混合施用。
7.4灌溉
较干旱地区视摘情适时灌溉。
8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要以预防为主,加强监测。一旦发生要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控制。具体的病虫害防治办法参见有关玉米栽培病虫害防治手册或请求当地有关技术部门解决。9刘割
9.1刘割时期
适宜刘割时期确定为蜡熟期。乳熟期也可青贮,乳熟期刘割的贮玉米种植密度稍高些9.2刘割方式
全株刘割,即将玉米的秆、玉米苞(籽粒)等地上部分齐地面整株刘割,全株进行切碎青贮。刘割时注意留茬高度,不能将地面泥土带到饲料中。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川省地
DB51/T675—2007
青贮玉米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ules for culture of Zea mays L.2007-03-17发布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07-05-01实施
1范围
2术语和定义
3品种选择
4土地选择及整地.
5种子处理
6播种
7田间管理
8病虫害防治
9刘割
DB 51/T 6752007
DB51/T675-2007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青贮玉米栽培已成为我省农区和半农半牧区饲养肉牛、奶牛饲料生产的重要途径。为了规范青贮玉米栽培技术,提高青贮玉米栽培技术水平,特制定本规程。本标准按GB/T1.1-2000《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1.2-2002《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进行编写。
本标准由四川省畜牧食品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本标准由四川省草原工作总站负责起草;达州市饲草饲料站、广元市饲草饲料站、四川长江草业研究中心、洪雅县畜牧食品局、郸县畜牧局参与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元华、张新跃、何光武、张瑞珍、唐一国、王元清、杨成勇、何丕阳、姚明久、张正军、李俊德
1范围
青贮玉米栽培技术规程
本规程规定了青贮玉米种植栽培的各项技术规范本规程适用于进行整株青贮的青贮玉米生产。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青购玉米
DB51/T675—2007
经选育用于全株刘割青贮,饲喂牲畜的饲用型玉米品种,有别于生产籽粒或其它型玉米品种。2.2青购玉米产量
栽培的青贮玉米在乳熟期至蜡熟期,将玉米的茎秆、玉米苞等全部地上部分齐地面刘割,以干物质计的干物质产量。
2.3出苗
当玉米种子芽鞘到达地面时,第一片真叶从胚芽鞘孔伸出即为出苗2.4拔节
当玉米植株生长到5叶~7叶展时,一株玉米的所有叶片和节间都已分化完成,茎顶端生长点开始转入进行雄穗分化,茎基部的地上节间开始伸长,从而把生长点顶出地面,玉米开始进入拔节期3品种选择
3.1产量
腊熟期收刘,全株干物质产量15000kg/hm以上。3.2品质
青贮玉米要叶片宽大,茎叶夹角较小,适合密植栽种。在干物质中粗蛋白含量7%~8.5%以上,粗纤维含量20%~35%。
3.3抗性
抗病虫害,抗倒伏,适合种植的环境。4土地选择及整地
4.1土地选择
交通方便、土地肥力中等、pH5.3~7.8,排水良好的耕地。坡地坡度25度以下。4.2整地
4.2.1除杂:清除杂草、石块、铁屑等杂物。4.2.2翻耕:耕翻深度为15cm25cm,耕后耙平,要求土块细碎、地面平整。1
DB51/T675-2007
4.2.3免耕:在一些土壤水肥条件较好、土质较为松软的田地上,前茬收获后,对地面的残处理完后,可进行免耕播种。
4.2.4基肥:在耕作前应施基肥。基肥多为人畜粪尿,量根据土壤肥力状况而定。施氮肥不能过多,以免造成徒长。
5种子处理
5.1晒种:在播种前选择晴天,将种子摊在干燥向阳的晒坝上,连续曝晒2天~3天,并注意翻动,使种子晒均匀。可提高出苗率13%~28%。5.2浸种:在播种前用冷水浸种12小时或温水(水温55℃~57℃)浸种4小时~6小时,可缩短玉米吸胀时间,提早出苗;温水浸种还可杀死种子表面的病菌。5.3种子包衣:有条件的地方,在播种前选用安全的玉米专用包衣剂,按包衣剂和种子比1:50进行包衣,可有效控制玉米苗期病虫害。6播种
6.1时间
常规播种当地温稳定在8~10℃后可以播种。还可以采用地膜覆盖、育苗移栽。四川盆地内与多花黑麦草轮作种植饲用玉米,在5月上旬播种或移栽,可延长多花黑麦草的利用时间,提高产草量。6.2种肥
般每公种肥施用量为氮肥45kg60kg、磷肥60kg~75kg、钾肥60kg75kg,采取条施或穴施,最好与种子隔离,以防烧种缺苗。以复合肥作种肥时,可酌情增减。6.3播种方式
窝播或行播。Www.bzxZ.net
6.4播种密度
蜡熟期刘割,其行距80cm,株距15cm,或行距60cm,株距40cm,或根据收割成熟程度,保苗75000株~150000株/hm2。
7田间管理
7.1间苗与定苗
7.1.1间苗:当玉米叶片达到3片~4片叶时应该及时间苗。7.1.2定苗:在达到4片~6片可见叶时,应该及时定苗,做到“四去四留”,即去弱留壮、去小留齐,去病留健,去杂留纯。苗不足的要及时补苗。7.2中耕
在6片~7片叶时结合追肥。中耕除草和培土。一般定苗后进行2次~3次中耕除杂7.3追肥
分为苗肥、拔节肥、穗肥。
7.3.1苗肥:一般用人畜粪尿15000kg/hm2~25000kg/hm2、尿素75~90kg/hm2混合施用。应做到小苗浅施,距苗5cm6cm:大苗深施,距苗约17cm20cm处。7.3.2拔节肥:6片全展叶后开始拔节,用人畜粪尿15000kg/hm2~25000kg/hm2,尿素200kg/hm2~300kg/hm2,距植株10cm~17cm处挖窝深施,同时浅中耕培土盖窝。2
DB51/T675-2007
7.3.3穗肥:在玉米雄穗抽出前,用人畜粪尿15000kg/hm2~25000kg/hm2、尿素300kg/hm2混合施用。
7.4灌溉
较干旱地区视摘情适时灌溉。
8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要以预防为主,加强监测。一旦发生要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控制。具体的病虫害防治办法参见有关玉米栽培病虫害防治手册或请求当地有关技术部门解决。9刘割
9.1刘割时期
适宜刘割时期确定为蜡熟期。乳熟期也可青贮,乳熟期刘割的贮玉米种植密度稍高些9.2刘割方式
全株刘割,即将玉米的秆、玉米苞(籽粒)等地上部分齐地面整株刘割,全株进行切碎青贮。刘割时注意留茬高度,不能将地面泥土带到饲料中。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地方标准(DB)标准计划
- DB36/1101.2-2019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第2部分:有机化工行业
- DB37/T3469.2-2018 农村垃圾分类与处理技术规范 第2部分:生产垃圾
- DB33/T2252-2020 居住出租房屋旅馆式管理规范
- DB33/T2251-2020 网络订餐配送操作规范
- DB31/379-2015 在用压燃式发动机汽车加载减速法排气烟度排放限值
- DB53/T277.28-2008 陆良优质烤烟综合标准 第28部分:烟叶质量追踪
- GB/T15144-2020 IEC 60929 :2015 管形荧光灯用交流和/或直流电子控制装置性能要求
- DB33/T2249.1-2020 农村信用建设规范 第1部分:农户信用信息管理
- DB62/T1742-2008 庆阳市油松种实害虫综合防治规程
- DB62/T1743-2008 庆阳市欧美杨(107号、108号)育苗栽培技术规范
- DB50/T307-2008 重庆市商务楼宇物业管理服务标准
- DBl2/T040-2007 天津市科学技术档案整理规则
- DB65/T2927-2009 无公害食品 阿魏菇原生态产地环境
- DB65/T2938-2009 无公害食品 阿魏菇出菇菌袋废料处理技术规程
- DB13/T758.6-2006 无公害中药材田间生产技术规程 第6部分:山药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