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地方标准(DB) >>
- DB34/T 711-2007 绿色食品(A级)花椰菜生产技术规程

【地方标准(DB)】 绿色食品(A级)花椰菜生产技术规程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9-06 00:51:29
- DB34/T711-2007
- 现行
标准号:
DB34/T 711-2007
标准名称:
绿色食品(A级)花椰菜生产技术规程
标准类别:
地方标准(D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7-06-06 -
实施日期:
2007-06-06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1.72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A级) 花椰菜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生产技术、肥料和农药使用原则、病虫害防治、采收、包装、运输和建立生产档案等措施。本标准适用于绿色食品(A级)花椰菜的生产。 DB34/T 711-2007 绿色食品(A级)花椰菜生产技术规程 DB34/T711-2007

部分标准内容:
方标准
安徽省地
DB34/T711—2007
绿色食品(A级)花椰菜生产技术规程2007-06-06发布
2007-06-06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产地环境
5生产技术
6病虫害防治
7适时采收
8包装、运输、贮存
9建立生产档案
附录A(资料性附录)
(资料性附录)
附录B
花椰菜生产技术档案
产品标签,
DB34/T711—2007
DB34/T711—2007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科院园艺所、省绿办、省菜办、宿州市梓泉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适用于非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国家标准)。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安徽省绿色食品办公室、安徽省菜篮子工程办公室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才宇、刘淑娴、徐义流、何秀岚、丁作坤、赵贵云、刘天宝、袁谅。说明:生产技术档案记载表、产品标签是资料性附录。1范围
绿色食品(A级)花椰菜生产技术规程DB34/T711—2007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A级)花椰菜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生产技术、肥料和农药使用原则、病虫害防治、采收、包装、运输和建立生产档案等措施。本标准适用于绿色食品(A级)花椰菜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6715.4瓜菜作物种子甘蓝类
NY/T391
NY/T393
NY/T394
NY/T 746
3术语和定义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绿色食品甘蓝类蔬菜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保护设施
在不适宜植物生长发育的寒冷、高温、多雨季节,人为创造适宜植物生长发育的微环境所采用的设施,包括塑料大棚、塑料小棚、防雨遮阳防虫棚等。3.2
四季种
15℃~17℃条件下即可发育花球的品种。4产地环境
要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地下水位较低、土层深厚疏松、保水保肥能力强的砂壤土和壤土、前茬为非十字花科作物的地块,并符合NY/T391的规定。5生产技术
5.1栽培季节
5.1.1春花椰菜
初冬育苗,冬春定植,初夏收获。5.1.2秋花椰菜
夏育苗,夏、秋定植,秋、冬收获。5.2品种选择
5.2.1选择原则
DB34/T711—2007
应选择抗病虫、优质、高产、商品性好、适合目标市场需求的品种。春花椰菜还要特别注重选择在15℃~17℃条件下即可发育花球的四季种。秋花椰菜中,早熟品种要选择从定植至采收40天~60天的耐热、耐湿品种;中熟品种要选择从定植至采收70天~90天的抗湿热能力强的品种;晚熟品种要选择从定植至采收100天~120天的抗湿、耐寒、耐贮藏的品种。
5.2.2种子质量
应符合GB16715.4中杂交种二级以上要求,不使用转基因种子。5.3育苗
5.3.1播种前的准备
5.3.1.1育苗设施
根据栽培季节可在保护设施中或露地育苗,冬季采用塑料大棚育苗。夏季采用防雨避阳防虫棚。育苗土壤深翻后暴晒消毒,灭菌杀虫。5.3.1.2营养土
选用近三年来未种过十字花科作物的肥沃园土2份与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1份配合,并按每m3加N:P205:K20为15:15:15的三元复合肥1kg或相应养分的单质肥料混合均匀待用。将营养土铺入苗床,厚度约8cm。
5.3.1.3药土配制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1:1比例混合,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与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按9:1比例混合,按每m3用药8g~10g与4kg~5kg过筛细土混合,播种时三分之二铺于床面,三分之一覆盖在种子上。5.3.2播种
5.3.2.1播种期花椰菜品种之间对温度的敏感性差异很大,应根据上市期和品种特性,选择适宜的播期。春花椰菜在11月中下旬至12月上旬播种。秋花椰菜早熟种6月中下旬播种,苗龄25天;中熟种6月下旬至7月上旬播种,苗龄3035天:晚熟种7月份播种,苗龄35~60天。
5.3.2.2播种量
根据定植密度和种子的大小,每667m2栽培面积育苗用种量30g~60g。保护地每m2播种3g~4g,露地每m2播种5g~8g。如营养钵点播,一般要播所裁株数的1.5倍。5.3.2.3播种方法
浇足底水,水渗后覆一层药土,将种子均勾撒播于床面,再撒一层药土,覆土厚0.6cm~0.8cm。夏季播种前,可将种子浸在冷凉水中1小时左右,然后捞出晾干后即可播种。包衣种子可直接播种。
5.3.3苗期管理
5.3.3.1温度和水分管理
温度管理:出苗期地温20℃左右。出苗后地温降至18℃以下,白天气温25℃左右,夜间8℃~10℃分苗缓苗期地温18℃~20℃,缓苗后温度恢复到分苗前标准。水分管理:播种后如土壤底水足,出苗前可不再浇水;否则应在覆盖物(草帘、遮阳网)上喷水补足。出苗后视土壤璃情浇水,夏季宜在早晨和虏晚进行,浇水要足。5.3.3.2间苗和分苗
幼苗两叶一心时,要及时间苗;苗长到3叶~4叶时分苗,行株距约7cm10cm,边分苗、边浇水、边遮荫。
分苗后管理
DB34/T711—2007
分苗活棵后,轻施1次氨肥。缓苗后苗床土不干不浇水,浇水宜浇小水或喷水。冬季育苗定植前7d低温炼苗。夏秋育苗,要防止床土过干,也要在雨后及时排除苗床内积水。5.3.4壮苗标准
植株节间短,苗龄30天~60天、5片6片叶(早熟种苗龄20天~25天、4片~6片叶),叶柄较短,叶片肥厚,叶丛紧凑,植株大小均匀,根系发达,无病虫害。5.4定植
5.4.1定植前准备
5.4.1.1施肥整地
根据土壤养分测定结果及花椰菜需肥特点,提倡平衡配方施肥,在中等肥力土壤条件下,结合整地,每666.7m2施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3000kg~4000kg,合理配合使用化肥。肥料撒施,与土壤混匀,粑细作畔。
5.4.1.2施肥原则
按NY/T394的规定执行,限制使用含氯化肥。5.4.2定植时间
春花椰菜宜于春季土壤化冻后的2月份定植。秋花椰菜早熟品种7月中下旬定植;中熟品种7月下旬~8月上旬:晚熟品种8月上旬~9月中旬。5.4.3定植密度及方法
定植密度根据品种特性、气候条件和土壤肥力等确定,一般每667m2栽植早熟品种3000株~3300株;中熟品种2300株2500株;晚熟品种1800株~2100株。应采取深沟高哇栽培,哇面宽100cm~120cm、沟宽40cm、深20cm。5.5定植后管理
5.5.1水分管理
但在封行前后、花球生长期应保持充足的水分。花椰菜不耐涝,1
5.5.2肥料管理
活棵后结合浇水第1次追施尿素5kg/667m2,钾肥5kg/667m2。20天后第2次追肥,施尿素10kg/667m2,钾肥8kg/667m2,同时用0.2%的硼砂溶液叶面喷施1次~2次。花蕾直径达2cm~3cm时第3次追肥,追施尿素10kg/667m2~15kg/667m2,钾肥10kg/667m2。后期可视具体情况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和0.2%硼砂。最后一次追施氮肥应于上市10天前完成。5.5.3中耕除草
定植后至植株封行前,根据田间杂草情况,及时除草培土2次。5.5.4保护花球
当花球露出时,将花球附近12个叶片折向、覆盖花球,或将花球附近3~4个叶片轻轻束扎,保护花球。
6病虫害防治
6.1主要病虫害
病害以猝倒病、病毒病、菌核病、霜霉病、黑斑病为主:虫害以小菜蛾、菜青虫、蚜虫、夜蛾科害虫为主。
6.2病虫害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配合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防治,将花椰菜有害生物的为害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阅值以下,达到生产安全、优质的绿色食品(A级)花椰菜的目的。
6.3农业防治
DB34/T711—2007
实行3年~4年轮作;选用抗病品种;创造适宜的生育环境条件,培育适龄壮苗,提高抗逆性:控制好温度和空气湿度;测土平衡施肥,施用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适当少施化肥;深沟高哇,严防积水;在采收后将残枝败叶和杂草及时清理干净,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保持田间清洁。6.4物理防治
用黄板诱杀蚜虫、粉虱等小飞虫:防虫网密封阻止害虫迁入;用频振式诱虫灯诱杀成虫6.5生物防治
保护利用天敌,防治病虫害。使用苦参碱、印棵素、银泰等植物源农药和康壮素、齐墩螨素、Bt等生物源农药,防治病虫害。
6.6化学防治
应严格执行NY/T393、GB/T8321的规定。7适时采收
7.1采收的标准
花球充分长大,表面圆正,边缘尚未散开。产品质量应符合NY/T746的要求。7.2采收时期
根据花椰菜的生长情况和市场的需求,及时采收。7.3采收方法
在总花茎分枝下保留几片嫩叶,保护花球,外运蔬菜采收时应保留3片~4片外叶,稍晾后贮藏于冷库恒温待运。
8包装、运输、贮存
8.1修整
花椰菜采收后,要清除在田间采收时带来的泥土,提高商品价值。8.2分级
按花球直径大小、致密度、色泽、有无病虫斑、损伤等进行分级。操作人员应戴藏手套,挑选时轻拿轻放,以免造成机械损伤。
8.3包装
采用箱或筐包装,按照品种、花球的大小和坚实度进行分级包装。同一件包装内的产品应摆放整齐紧密且规格相同。
每批产品所用的包装、单位质量应一致,每一包装上应标明产品名称、产品的标准编码、商标、生产单位(或企业)名称、详细地址、产地、规格、净含量、包装日期、安全认证标志和认证号等,标签上的字迹应清晰、完整、准确。
8.4贮存贮存时应按品种、规格分别贮存。存时温度应保持在0℃~4℃,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95%。库内堆码应保证空气流通。在入贮前必须保证花球无游离水分,贮藏过程中应避免凝结水落在花球
上,防止花球霉烂。贮藏库要事先进行消毒。8.5运输
运输过程中注意防冻、防雨淋、防晒、通风散热。9建立生产档案
应详细记录产地环境条件、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和采收包装运输贮藏等各环节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基本情况
地点:
栽培季节:
播种日期
A.2生产管理
A.2.1育苗
播种床面积:
种子处理方法:
土壤处理:
播种日期:
品种:
定植日期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椰莱生产技术档案
组、地块号
种植面积:
现花期
m2、用肥品种及用肥量:
公斤、
出苗日期:
姓名:
用种量:
始收期
公斤、
公斤。覆盖方法:
间苗日期:
分苗日期:
生长状况及采取措施
苗期管理:天气(晴、雨、阴、“雪、
风)、
日,天气
采取措施:
采取措施:
日,天气
秧苗状况:株高:
2定植
用肥品种及用肥量:
生长状况:
,效果
生长状况:
厘米、茎粗:
有无病虫叶:
公斤、
定植日期:
A.2.3田间管理
日、每哇
厘米、叶数:
公斤、
子叶有无
公斤、
公斤。施肥方式:
行、株距:
终收期
密度:
DB34/T711—2007
公斤、
分苗苗距
公斤、
厘米、地膜:
天气(晴、雨、阴、雪、风)、植物生长状况及处理措施(浇水、追肥等)①月日,天气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采取措施:
②月日,天气
采取措施:
A.2.4病虫害防治
生长状况:
生长状况:
天气状况、植株长势、病虫害发生种类及情况、用药和叶面追肥月
危害情况
日天气
生长状况:
用药种类、浓度及方法
②一月一日天气
危害情况
A.3采收
生长状况:
用药种类、浓度及方法
采收日期、产量、产值
病虫害种类
,效果:
,病虫害种类
效果:
品质(花球形、颜色、大小、坚实度、球的品质脆、面、硬、爽):A.4拉秧日期及处理方法
(对品种、种植时间、种植方式、田间管理、病虫防治等的体会)A.5评价:
DB34/T711—2007
产品名称
包装日期
生产单位(或企业)名称
电话号码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产品标签
产品的标准编号
供货者编号
详细地址
联系人
DB34/T711—200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安徽省地
DB34/T711—2007
绿色食品(A级)花椰菜生产技术规程2007-06-06发布
2007-06-06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产地环境
5生产技术
6病虫害防治
7适时采收
8包装、运输、贮存
9建立生产档案
附录A(资料性附录)
(资料性附录)
附录B
花椰菜生产技术档案
产品标签,
DB34/T711—2007
DB34/T711—2007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科院园艺所、省绿办、省菜办、宿州市梓泉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适用于非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国家标准)。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安徽省绿色食品办公室、安徽省菜篮子工程办公室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才宇、刘淑娴、徐义流、何秀岚、丁作坤、赵贵云、刘天宝、袁谅。说明:生产技术档案记载表、产品标签是资料性附录。1范围
绿色食品(A级)花椰菜生产技术规程DB34/T711—2007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A级)花椰菜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生产技术、肥料和农药使用原则、病虫害防治、采收、包装、运输和建立生产档案等措施。本标准适用于绿色食品(A级)花椰菜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6715.4瓜菜作物种子甘蓝类
NY/T391
NY/T393
NY/T394
NY/T 746
3术语和定义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绿色食品甘蓝类蔬菜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保护设施
在不适宜植物生长发育的寒冷、高温、多雨季节,人为创造适宜植物生长发育的微环境所采用的设施,包括塑料大棚、塑料小棚、防雨遮阳防虫棚等。3.2
四季种
15℃~17℃条件下即可发育花球的品种。4产地环境
要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地下水位较低、土层深厚疏松、保水保肥能力强的砂壤土和壤土、前茬为非十字花科作物的地块,并符合NY/T391的规定。5生产技术
5.1栽培季节
5.1.1春花椰菜
初冬育苗,冬春定植,初夏收获。5.1.2秋花椰菜
夏育苗,夏、秋定植,秋、冬收获。5.2品种选择
5.2.1选择原则
DB34/T711—2007
应选择抗病虫、优质、高产、商品性好、适合目标市场需求的品种。春花椰菜还要特别注重选择在15℃~17℃条件下即可发育花球的四季种。秋花椰菜中,早熟品种要选择从定植至采收40天~60天的耐热、耐湿品种;中熟品种要选择从定植至采收70天~90天的抗湿热能力强的品种;晚熟品种要选择从定植至采收100天~120天的抗湿、耐寒、耐贮藏的品种。
5.2.2种子质量
应符合GB16715.4中杂交种二级以上要求,不使用转基因种子。5.3育苗
5.3.1播种前的准备
5.3.1.1育苗设施
根据栽培季节可在保护设施中或露地育苗,冬季采用塑料大棚育苗。夏季采用防雨避阳防虫棚。育苗土壤深翻后暴晒消毒,灭菌杀虫。5.3.1.2营养土
选用近三年来未种过十字花科作物的肥沃园土2份与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1份配合,并按每m3加N:P205:K20为15:15:15的三元复合肥1kg或相应养分的单质肥料混合均匀待用。将营养土铺入苗床,厚度约8cm。
5.3.1.3药土配制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1:1比例混合,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与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按9:1比例混合,按每m3用药8g~10g与4kg~5kg过筛细土混合,播种时三分之二铺于床面,三分之一覆盖在种子上。5.3.2播种
5.3.2.1播种期花椰菜品种之间对温度的敏感性差异很大,应根据上市期和品种特性,选择适宜的播期。春花椰菜在11月中下旬至12月上旬播种。秋花椰菜早熟种6月中下旬播种,苗龄25天;中熟种6月下旬至7月上旬播种,苗龄3035天:晚熟种7月份播种,苗龄35~60天。
5.3.2.2播种量
根据定植密度和种子的大小,每667m2栽培面积育苗用种量30g~60g。保护地每m2播种3g~4g,露地每m2播种5g~8g。如营养钵点播,一般要播所裁株数的1.5倍。5.3.2.3播种方法
浇足底水,水渗后覆一层药土,将种子均勾撒播于床面,再撒一层药土,覆土厚0.6cm~0.8cm。夏季播种前,可将种子浸在冷凉水中1小时左右,然后捞出晾干后即可播种。包衣种子可直接播种。
5.3.3苗期管理
5.3.3.1温度和水分管理
温度管理:出苗期地温20℃左右。出苗后地温降至18℃以下,白天气温25℃左右,夜间8℃~10℃分苗缓苗期地温18℃~20℃,缓苗后温度恢复到分苗前标准。水分管理:播种后如土壤底水足,出苗前可不再浇水;否则应在覆盖物(草帘、遮阳网)上喷水补足。出苗后视土壤璃情浇水,夏季宜在早晨和虏晚进行,浇水要足。5.3.3.2间苗和分苗
幼苗两叶一心时,要及时间苗;苗长到3叶~4叶时分苗,行株距约7cm10cm,边分苗、边浇水、边遮荫。
分苗后管理
DB34/T711—2007
分苗活棵后,轻施1次氨肥。缓苗后苗床土不干不浇水,浇水宜浇小水或喷水。冬季育苗定植前7d低温炼苗。夏秋育苗,要防止床土过干,也要在雨后及时排除苗床内积水。5.3.4壮苗标准
植株节间短,苗龄30天~60天、5片6片叶(早熟种苗龄20天~25天、4片~6片叶),叶柄较短,叶片肥厚,叶丛紧凑,植株大小均匀,根系发达,无病虫害。5.4定植
5.4.1定植前准备
5.4.1.1施肥整地
根据土壤养分测定结果及花椰菜需肥特点,提倡平衡配方施肥,在中等肥力土壤条件下,结合整地,每666.7m2施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3000kg~4000kg,合理配合使用化肥。肥料撒施,与土壤混匀,粑细作畔。
5.4.1.2施肥原则
按NY/T394的规定执行,限制使用含氯化肥。5.4.2定植时间
春花椰菜宜于春季土壤化冻后的2月份定植。秋花椰菜早熟品种7月中下旬定植;中熟品种7月下旬~8月上旬:晚熟品种8月上旬~9月中旬。5.4.3定植密度及方法
定植密度根据品种特性、气候条件和土壤肥力等确定,一般每667m2栽植早熟品种3000株~3300株;中熟品种2300株2500株;晚熟品种1800株~2100株。应采取深沟高哇栽培,哇面宽100cm~120cm、沟宽40cm、深20cm。5.5定植后管理
5.5.1水分管理
但在封行前后、花球生长期应保持充足的水分。花椰菜不耐涝,1
5.5.2肥料管理
活棵后结合浇水第1次追施尿素5kg/667m2,钾肥5kg/667m2。20天后第2次追肥,施尿素10kg/667m2,钾肥8kg/667m2,同时用0.2%的硼砂溶液叶面喷施1次~2次。花蕾直径达2cm~3cm时第3次追肥,追施尿素10kg/667m2~15kg/667m2,钾肥10kg/667m2。后期可视具体情况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和0.2%硼砂。最后一次追施氮肥应于上市10天前完成。5.5.3中耕除草
定植后至植株封行前,根据田间杂草情况,及时除草培土2次。5.5.4保护花球
当花球露出时,将花球附近12个叶片折向、覆盖花球,或将花球附近3~4个叶片轻轻束扎,保护花球。
6病虫害防治
6.1主要病虫害
病害以猝倒病、病毒病、菌核病、霜霉病、黑斑病为主:虫害以小菜蛾、菜青虫、蚜虫、夜蛾科害虫为主。
6.2病虫害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配合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防治,将花椰菜有害生物的为害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阅值以下,达到生产安全、优质的绿色食品(A级)花椰菜的目的。
6.3农业防治
DB34/T711—2007
实行3年~4年轮作;选用抗病品种;创造适宜的生育环境条件,培育适龄壮苗,提高抗逆性:控制好温度和空气湿度;测土平衡施肥,施用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适当少施化肥;深沟高哇,严防积水;在采收后将残枝败叶和杂草及时清理干净,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保持田间清洁。6.4物理防治
用黄板诱杀蚜虫、粉虱等小飞虫:防虫网密封阻止害虫迁入;用频振式诱虫灯诱杀成虫6.5生物防治
保护利用天敌,防治病虫害。使用苦参碱、印棵素、银泰等植物源农药和康壮素、齐墩螨素、Bt等生物源农药,防治病虫害。
6.6化学防治
应严格执行NY/T393、GB/T8321的规定。7适时采收
7.1采收的标准
花球充分长大,表面圆正,边缘尚未散开。产品质量应符合NY/T746的要求。7.2采收时期
根据花椰菜的生长情况和市场的需求,及时采收。7.3采收方法
在总花茎分枝下保留几片嫩叶,保护花球,外运蔬菜采收时应保留3片~4片外叶,稍晾后贮藏于冷库恒温待运。
8包装、运输、贮存
8.1修整
花椰菜采收后,要清除在田间采收时带来的泥土,提高商品价值。8.2分级
按花球直径大小、致密度、色泽、有无病虫斑、损伤等进行分级。操作人员应戴藏手套,挑选时轻拿轻放,以免造成机械损伤。
8.3包装
采用箱或筐包装,按照品种、花球的大小和坚实度进行分级包装。同一件包装内的产品应摆放整齐紧密且规格相同。
每批产品所用的包装、单位质量应一致,每一包装上应标明产品名称、产品的标准编码、商标、生产单位(或企业)名称、详细地址、产地、规格、净含量、包装日期、安全认证标志和认证号等,标签上的字迹应清晰、完整、准确。
8.4贮存贮存时应按品种、规格分别贮存。存时温度应保持在0℃~4℃,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95%。库内堆码应保证空气流通。在入贮前必须保证花球无游离水分,贮藏过程中应避免凝结水落在花球
上,防止花球霉烂。贮藏库要事先进行消毒。8.5运输
运输过程中注意防冻、防雨淋、防晒、通风散热。9建立生产档案
应详细记录产地环境条件、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和采收包装运输贮藏等各环节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基本情况
地点:
栽培季节:
播种日期
A.2生产管理
A.2.1育苗
播种床面积:
种子处理方法:
土壤处理:
播种日期:
品种:
定植日期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椰莱生产技术档案
组、地块号
种植面积:
现花期
m2、用肥品种及用肥量:
公斤、
出苗日期:
姓名:
用种量:
始收期
公斤、
公斤。覆盖方法:
间苗日期:
分苗日期:
生长状况及采取措施
苗期管理:天气(晴、雨、阴、“雪、
风)、
日,天气
采取措施:
采取措施:
日,天气
秧苗状况:株高:
2定植
用肥品种及用肥量:
生长状况:
,效果
生长状况:
厘米、茎粗:
有无病虫叶:
公斤、
定植日期:
A.2.3田间管理
日、每哇
厘米、叶数:
公斤、
子叶有无
公斤、
公斤。施肥方式:
行、株距:
终收期
密度:
DB34/T711—2007
公斤、
分苗苗距
公斤、
厘米、地膜:
天气(晴、雨、阴、雪、风)、植物生长状况及处理措施(浇水、追肥等)①月日,天气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采取措施:
②月日,天气
采取措施:
A.2.4病虫害防治
生长状况:
生长状况:
天气状况、植株长势、病虫害发生种类及情况、用药和叶面追肥月
危害情况
日天气
生长状况:
用药种类、浓度及方法
②一月一日天气
危害情况
A.3采收
生长状况:
用药种类、浓度及方法
采收日期、产量、产值
病虫害种类
,效果:
,病虫害种类
效果:
品质(花球形、颜色、大小、坚实度、球的品质脆、面、硬、爽):A.4拉秧日期及处理方法
(对品种、种植时间、种植方式、田间管理、病虫防治等的体会)A.5评价:
DB34/T711—2007
产品名称
包装日期
生产单位(或企业)名称
电话号码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产品标签
产品的标准编号
供货者编号
详细地址
联系人
DB34/T711—200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地方标准(DB)标准计划
- DB37/T3469.2-2018 农村垃圾分类与处理技术规范 第2部分:生产垃圾
- DB36/1101.2-2019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第2部分:有机化工行业
- DB33/T2252-2020 居住出租房屋旅馆式管理规范
- DB33/T2251-2020 网络订餐配送操作规范
- DB31/379-2015 在用压燃式发动机汽车加载减速法排气烟度排放限值
- DB53/T277.28-2008 陆良优质烤烟综合标准 第28部分:烟叶质量追踪
- DB33/T2249.1-2020 农村信用建设规范 第1部分:农户信用信息管理
- DB33/T2091-2018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规范
- GB/T15144-2020 IEC 60929 :2015 管形荧光灯用交流和/或直流电子控制装置性能要求
- DB53/T277.18-2008 陆良优质烤烟综合标准 第18部分:植烟土壤取样方法
- DB62/T1743-2008 庆阳市欧美杨(107号、108号)育苗栽培技术规范
- DB62/T1742-2008 庆阳市油松种实害虫综合防治规程
- DB65/T2938-2009 无公害食品 阿魏菇出菇菌袋废料处理技术规程
- DBl2/T040-2007 天津市科学技术档案整理规则
- DB65/T2927-2009 无公害食品 阿魏菇原生态产地环境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