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地方标准(DB)】 菜蕨栽培技术规程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9-06 01:41:52
  • DB44/T406-2007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DB44/T 406-2007

  • 标准名称:

    菜蕨栽培技术规程

  • 标准类别:

    地方标准(D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7-06-08
  • 实施日期:

    2007-09-08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 .pdf
  • 下载大小:

    1.39 M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农业>>农业和林业>>65.020.20植物栽培
  • 中标分类号:

    >>>>B5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页数:

    7页
  • 标准价格:

    0.0 元

其他信息

  • 起草人:

    江彩华、张冬生、丁文恩、李映珍
  • 起草单位:

    梅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 归口单位:

    广东省林业局
  • 提出单位:

    广东省林业局科技与对外合作处
  • 发布部门: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 主管部门:

    广东省林业局
  • 相关标签:

    栽培 技术规程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森林蔬菜 ——菜蕨栽植地选择及苗木培育、栽植、管理、采收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菜蕨栽培,其他蕨类蔬菜的栽培可参照执行。 DB44/T 406-2007 菜蕨栽培技术规程 DB44/T406-2007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65.020.20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备案号:20937-2007广國东國省國地
方标准
DB44/T4062007
菜蕨栽培技术规程
The Technical Regulations on Cultivation of Callipteris esculenta2007-06-08发布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07-09-08实施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栽植地选择与规划.
5苗木培育.
7管理..
本标准由广东省林业局科技与对外合作处提出。本标准由广东省林业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梅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江彩华、张冬生、丁文恩、李映珍。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森林蔬菜一一菜蕨栽植地选择及苗木培育、栽植、管理、采收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菜蕨栽培,其他蕨类蔬菜的栽培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4285
GB/T8321
NY/T395-2000
NY/T396-2000
NY/T397-2000
3术语和定义
农药使用标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农用水源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农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菜蕨Callipterisesculenta
菜蕨(Callipterisesculenta),俗名青蕨,蕨类植物,蹄盖蕨科:植株高达1.5m,根状茎粗壮,直立或斜生,密被棕色或深褐色鳞片。叶簇生,一至二回羽状分裂,下部1对~2对羽片通常明显缩小,裂片上的小脉羽状,下部2对~3对联结;孢子囊群线形或短条形,生于小脉上,囊群盖筒形;喜生长在水沟边和小溪旁,菜蕨嫩叶鲜嫩爽脆,清香独特,味美可口,营养价值高,已逐渐作蔬菜食用。3.2孢子繁殖sporepropagation
采集孢子进行繁殖,即从孢子一配子体一孢子体的过程。3.3根状茎培育rhizome'scultivation根状茎是直立或葡甸的多年生地下茎,有节和节间,并有鳞状叶。根状茎培育就是选用粗壮、带根、带叶、带宿土的完整母菀进行整株栽植或分株栽植。3.4森林蔬菜forestvegetables
指芽、茎、叶、花、果甚至整个地上部分可以作为蔬菜或食品加以利用的森林植物。4栽植地选择与规划
4.1适生环境
菜蕨喜温暖湿润、耐荫环境,对水分要求较严,不耐旱。在酸性或微酸性壤土或沙壤土上、林缘、山坡荒地、山谷溪旁、水沟两侧、湿地上生长良好。4.1.1气候条件
a温度:年平均温度20℃以上,临界最低温度-7℃;较适宜生长日温为18℃~27℃、温差5℃;b湿度:较适宜相对湿度为70%~80%;c降雨量:年平均降雨量1000mm以上:d日照:年平均日照1714h以上。1
4.1.2土壤条件
应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山坡地沙质中性或微酸性土。土壤应符合NY/T395的规定。
4.1.3空气环境
选择空气清新,栽植地周围没有厂、矿等污染源,距离城区、村庄及主要交通要道1000m以外的生态环境良好的地段。空气应符合NY/T397的规定。4.1.4水质条件
水源应来自水质清洁、无污染的地表水、地下水。生产用水不能含有污染物,特别是重金属和有毒物质不能超标。水质应符合NY/T396的规定。4.2园地规划
规划时生产地与非生产区域之间应有明显的边界或隔离区(以山脊或径流导向沟为界)。5苗木培育
5.1根状茎培育
5.1.1根状茎整株栽植
5.1.1.1根状茎的采集
在秋季菜蕨地上部分生长停止或春季萌发前,采挖菜蕨地下根状茎。5.1.1.2采挖根状茎要求
选择8年生以上的根状茎,根状茎长8cm以上,苗长15cm以上的为宜。根状茎在地下水平生长,一般分布在10cm~30cm的土层中,采挖粗壮、无病、完整的母筑,带根、带叶,尽量少伤须根,多带宿土。挖出的母筑可用塑料袋包装,及时运送到已整理好的栽植地栽植。5.1.2根状茎分株栽植
进行分株繁殖裁培,可将挖出完好的根状茎,根据其大小,用快刀从根状茎顶部的中心分切为两份或多份,每份要带根、带叶(剪去部分叶片)、带土,分株时应注意不要伤到根状顶部及切口附近孕育的幼芽。
5.2孢子繁殖
5.2.1播种育苗地的准备
5.2.1.1圃地选择
播种地宜选择背风、地势平坦、湿润、土质疏松的砂质土或沙质壤土。5.2.1.2整地作床
按常规进行深耕细作。床面宽80cm、高20cm、长1m2m,四周用单砖筑框,或用木板制成长60cm、宽30cm、高10cm的育苗盘。在盘底部先放入1/2沙质壤土,上面再加入营养土。5.2.2营养土配制
应选择质地细、疏松、保水、含有一定养分的材料来作基质。用草炭土、腐殖土或菜园土,将腐熟有机肥晒干,按8:2的比例混合、拌匀,过筛,制成混合营养土,然后填入播种床或木箱中,厚度15cm床面铺平,再用0.4%高锰酸钾溶液对苗床土壤进行消毒。5.2.3移植床(假植床)设置
孢子在播种床或播种箱育苗后的次年秋季,将小苗移植到假植床中培育大苗。移植床地选择与上相同,施入腐熟有机质肥料并充分拌匀后,平整成宽1m、高20cm、长10m~20m、底道宽30cm的移植床。
5.2.4播种
5.2.4.1孢子采集
夏末秋初,7月~9月孢子成熟,叶背主脉两侧密生的孢子囊呈黄褐色时,剪下成熟的未开裂的孢子囊群叶片,放在干净的纸袋内,待2d~3d孢子从中脱落后,取出叶子,孢子留在其中,风干后待用。
5.2.4.2孢子处理
播种前可用300mg/L赤霉素溶液浸泡孢子30min进行处理5.2.4.3播种期和播种量
播种时间为7月~10月,播种量1g/㎡2孢子。5.2.4.4播种方法
在准备好的播种床面上或木箱里,将营养基质充分淋湿。然后把处理好的孢子倒入盛水的喷壶中摇匀后喷在培养基质上,不用覆土。播后床面用稻草覆盖遮荫。5.2.5移栽
孢子体长出4片~5片叶子后,移栽到准备好的移栽床(假植床)中进行培育。移栽密度25株/m移栽深度覆土至叶柄基部为宜。移栽后立即浇透水,保持土壤湿润,适当遮荫保护,之后做好圃地管理。5.2.6苗期管理
a当小叶长出1片时,每天喷水2次,湿度80%,保持每天光照4h,温度20℃~25℃。b当叶生长5cm时,开始薄施水肥。半个月施1次,这时可进行间苗或分床移栽。C做好防旱、除草、除虫等管理工作,以保证苗木质量。5.2.7苗木出圃质量要求
a菜蕨播种育苗3年,苗木叶片达3片~4片,根状茎长3cm以上,苗长达10cm~15cm以上,叶柄基部直径大于0.5cm。叶色翠绿,苗木粗壮肥实,均匀完整无损伤。带根、带叶长势好,符合5.3苗木等级要求,此时即可出圃。每公顷可产一级苗30万株左右。b无检疫性病虫害。
5.3苗木分级
分级指标见下表。
苗木等级表
孢子繁殖苗
根状茎分株苗
6栽植
6.1栽植时间
苗木等级
根状茎长
春秋两季均可,最适于2月上旬或10月~11月种植。6.2整地
单位:cm
在选择的栽植地上,深耕细耙后,施足基肥,每公施腐熟有机肥30000kg,熟石灰150kg,混拌均匀,粑平。作成长10m、宽1m、高30cm的哇,在哇地上开穴。穴规格根状茎为25cm×25cmX25cm,孢子繁殖为20cm×20cm×15cm。6.3栽植密度
选择IⅡ级以上的苗进行栽植。
整株栽植和分株栽植的密度相同,株行距40cm×40cm。孢子繁殖苗,株行距30cm×30cm。6.4栽植方法
将整株或分株的根状茎的叶基顶部向上,平放于穴底,填土于根状茎周围。边填边晃动根状茎,使土充满其四周及须根空隙中,压实,盖土至根状茎顶部厚约2cm,立即淋水,土面上可盖草,保温保湿。
7管理
7.1除草
在菜蕨的整个生长期要及时清理栽培地的杂草,每年应除草2次~3次,并在冬季剪去地上部分枯萎叶片,将剪下的枯叶片放在菜蕨菀头可做肥料,又可保水保土。7.2中耕
初春,菜蕨萌动发芽前,进行约5cm深的中耕,轻松表土,利于发苑,浅耕萌发快,长势旺,易分菀。
7.3灌溉
结合气候的干湿情况,可在幼叶萌发前及营养叶生长初期、中期和旺盛期各浇水一次。7.4追肥
在3月~6月菜蕨采摘旺季可每周追施腐熟有机肥一次,或用长效草木灰、火烧土和生物能源肥(如活性菌肥等)。每公顷施入腐熟有机肥30000kg或每株施长效草木灰0.5kg。7.5培筑
应在每年冬季进行培筑。用细土、草木灰或树叶盖苑,起到补充钾肥、保湿越冬及护根的作用。7.6病虫害
目前“成株期”尚未发现病虫害;对成株期病虫害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辅,农药使用应符合GB4285、GB/T8321的规定、
孢子萌发、生长、发育过程中易受步甲、站的危害;可以诱捉,也可在播床四周撒上敌百虫等,即可防治。
8采收Www.bzxZ.net
8.1采收期
每年2月上旬至12月上旬。
8.2采收时间
菜蕨要分期分批采收,一般2天~3天采收一次。在清晨或上午进行采收8.3采收方法
可用手折,也可用利刀从地表的叶柄处割下。轻采,轻放,不要损伤地下的根状茎。8.4采收标准
当菜蕨嫩叶萌发出土不久,盘卷的顶端下刚生出的嫩叶,羽状叶叶苞未完全展开,且顶部“抱拳时采收为宜。采收粗壮肥实、鲜嫩、叶柄基部直径大于0.5cm,长15cm~22cm的嫩叶,采摘的嫩叶用洁净容器整齐盛装,要盖好遮荫,防止水分蒸发而使蕨菜老化。采摘后要及时清洗,捆扎上市出售。8.5采收注意事项
栽植当年不应采摘,待翌年抽出嫩叶长22cm以后开始收获。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地方标准(D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