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20 06:30:46
  • GB5009.12-2010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 5009.12-2010

  • 标准名称: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 .pdf
  • 下载大小:

    277.65 K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GB 5009.12-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5009.12-2010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5009.12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铅的测定
National food safetystandardDeterminationofleadinfoods
2010-03-2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10-06-01实施
本标准代替GB/T5009.12-2003
《食品中铅的测定》
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5009.12-1985、GB/T5009.12-1996、GB/T5009.12-2003。GB5009.12—2010
1范围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铅的测定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食品中铅的测定。规范性引用文件
GB5009.12—2010
本标准中引用的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第一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试样经灰化或酸消解后,注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石墨炉中,电热原子化后吸收283.3nm共振线:在一定浓度范围,其吸收值与铅含量成正比,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规定,本方法所使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4.1硝酸:优级纯。bzxZ.net
4.2过硫酸铵。
4.3过氧化氢(30%)。
4.4高氯酸:优级纯。
4.5硝酸(1+1):取50mL硝酸慢慢加入50mL水中。4.6硝酸(0.5mol/L):取3.2mL硝酸加入50mL水中,稀释至100mL。4.7硝酸(1mo1/L):取6.4mL硝酸加入50mL水中,稀释至100mL。4.8磷酸二氢铵溶液(20g/L):称取2.0g磷酸二氢铵,以水溶解稀释至100mL。4.9混合酸:硝酸十高氯酸(9+1)。取9份硝酸与1份高氯酸混合。4.10铅标准储备液:准确称取1.000g金属铅(99.99%),分次加少量硝酸(4.5),加热溶解,总量不超过37mL,移入1000mL容量瓶,加水至刻度。混匀。此溶液每毫升含1.0mg铅。4.11铅标准使用液:每次吸取铅标准储备液1.0mL于100mL容量瓶中,加硝酸(4.6)至刻度。如此GB5009.12—2010
经多次稀释成每毫升含10.0ng,20.0ng,40.0ng,60.0ng,80.0ng铅的标准使用液。5
仪器和设备
5.1原子吸收光谱仪,附石墨炉及铅空心阴极灯。5.2马弗炉。
5.3天平:感量为1mg
5.4干燥恒温箱。
5.5瓷璃。
5.6压力消解器、压力消解罐或压力溶弹。5.7可调式电热板、可调式电炉。6
分析步骤
6.1试样预处理
在采样和制备过程中,应注意不使试样污染,6.1.2粮食、豆类去杂物后,磨碎,过20目筛,储于塑料瓶中,保存备用。6.1.3蔬菜、水果、鱼类、肉类及蛋类等水分含量高的鲜样,用食品加工机或匀浆机打成匀浆,储于塑料瓶中,保存备用。
6.2试样消解(可根据实验室条件选用以下任何一种方法消解)6.2.1压力消解罐消解法:称取1g~2g试样(精确到0.001g,干样、含脂肪高的试样<1g,鲜样<2g或按压力消解罐使用说明书称取试样)于聚四氟乙烯内罐,加硝酸(4.1)2mL~4mL浸泡过夜。再加过氧化氢(4.3)2mL~3mL(总量不能超过罐容积的1/3)。盖好内盖,旋紧不锈钢外套,放入恒温干燥箱,120℃~140℃保持3h~4h,在箱内自然冷却至室温,用滴管将消化液洗入或过滤入(视消化后试样的盐分而定)10mL~25mL容量瓶中,用水少量多次洗涤罐,洗液合并于容量瓶中并定容至刻度,混匀备用:同时作试剂空白。6.2.2干法灰化:称取1g~5g试样(精确到0.001g,根据铅含量而定)于瓷埚中,先小火在可调式电热板上炭化至无烟,移入马弗炉500℃+25℃灰化6h~8h,冷却。若个别试样灰化不彻底,则加1mL混合酸(4.9)在可调式电炉上小火加热,反复多次直到消化完全,放冷,用硝酸(4.6)将灰分溶解,用滴管将试样消化液洗入或过滤入(视消化后试样的盐分而定)10mL~25mL容量瓶中,用水少量多次洗涤瓷,洗液合并于容量瓶中并定容至刻度,混匀备用:同时作试剂空白。6.2.3过硫酸铵灰化法:称取1g~5g试样(精确到0.001g)于瓷埚中,加2mL~4mL硝酸(4.1)浸泡1h以上,先小火炭化,冷却后加2.00g~3.00g过硫酸铵(4.2)盖于上面,继续炭化至不冒烟转入马弗炉,500℃±25℃恒温2h,再升至800℃,保持20min,冷却,加2mL~3mL硝酸(4.7),用滴管将试样消化液洗入或过滤入(视消化后试样的盐分而定)10mL~25mL容量瓶中,用水少量多次洗涤瓷埚,洗液合并于容量瓶中并定容至刻度,混匀备用:同时作试剂空白。6.2.4湿式消解法:称取试样1g~5g(精确到0.001g)于锥形瓶或高脚烧杯中,放数粒玻璃珠,加10mL混合酸(4.9),加盖浸泡过夜,加一小漏斗于电炉上消解,若变棕黑色,再加混合酸,直至冒白烟,消化液呈无色透明或略带黄色,放冷,用滴管将试样消化液洗入或过滤入(视消化后试样的盐分而定)10mL~25mL容量瓶中,用水少量多次洗涤锥形瓶或高脚烧杯,洗液合并于容量瓶中并定容至2
刻度,混匀备用;同时作试剂空白。6.3测定
GB5009.12—2010
6.3.1仪器条件:根据各自仪器性能调至最佳状态。参考条件为波长283.3nm,狭缝0.2nm~1.0nm灯电流5mA~7mA,干燥温度120℃,20s:灰化温度450℃,持续15s~20s,原子化温度:1700℃~2300℃,持续4s5s,背景校正为氛灯或塞曼效应。6.3.2标准曲线绘制:吸取上面配制的铅标准使用液10.0ng/mL(或μg/L),20.0ng/mL(或μg/L),40.0ng/mL(或μg/L),60.0ng/mL(或μg/L),80.0ng/mL(或μg/L)各10uL,注入石墨炉,测得其吸光值并求得吸光值与浓度关系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试样测定:分别吸取样液和试剂空白液各10L,注入石墨炉,测得其吸光值,代入标准系6.3.3
列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中求得样液中铅含量6.3.4基体改进剂的使用:对有干扰试样,则注入适量的基体改进剂磷酸二氢铵溶液(4.8)(一般为5或与试样同量)消除干扰。绘制铅标准曲线时也要加入与试样测定时等量的基体改进剂磷酸二氢铵溶液。
分析结果的表述
试样中铅含量按式(1)进行计算。X= (G-C)×V×1000
mx1000x1000
式中:
X一试样中铅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或毫克每升(mg/kg或mg/L);测定样液中铅含量,单位为纳克每毫升(ng/mL);c
空白液中铅含量,单位为纳克每毫升(ng/mL);co
V一试样消化液定量总体积,单位为毫升(mL):m—试样质量或体积,单位为克或毫升(g)。以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表示,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20%。第二法
9原理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
试样经酸热消化后,在酸性介质中,试样中的铅与硼氢化钠(NaBH)或硼氢化钾(KBH)反应生成挥发性铅的氢化物(PbH4)。以氩气为载气,将氢化物导入电热石英原子化器中原子化,在特制铅空心阴极灯照射下,基态铅原子被激发至高能态;在去活化回到基态时,发射出特征波长的荧光,其荧光强度与铅含量成正比,根据标准系列进行定量。10试剂和材料
10.1硝酸+高氯酸混合酸(9+1):分别量取硝酸900mL,高氯酸100mL,混匀。3
10.2盐酸(1+1):量取250mL盐酸倒入250mL水中,混匀。10.3草酸溶液(10g/L):称取1.0g草酸,加入溶解至100mL,混匀。GB5009.12—2010
10.4铁氰化钾[K,Fe(CN)6]溶液(100g/L):称取10.0g铁氰化钾,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混匀。10.5氢氧化钠溶液(2g/L):称取2.0g氢氧化钠,溶于1L水中,混匀。10.6硼氢化钠(NaBH4)溶液(10g/L):称取5.0g硼氢化钠溶于500mL氢氧化钠溶液(2g/L)中,混匀,临用前配制。
10.7铅标准储备液(1.0mg/mL)。10.8铅标准使用液(1.0μg/mL):精确吸取铅标准储备液(10.7),逐级稀释至1.0μg/mL。11仪器和设备
11.1原子荧光光度计。
11.2铅空心阴极灯。
11.3电热板。
11.4天平:感量为1mg。
12分析步骤
12.1试样消化
湿消解:称取固体试样0.2g~2g或液体试样2.00g(或mL)~10.00g(或mL)(均精确到0.001g),置于50mL~100mL消化容器中(锥形瓶),然后加入硝酸+高氯酸混合酸(10.1)5mL~10mL摇匀浸泡,放置过夜。次日置于电热板上加热消解,至消化液呈淡黄色或无色(如消解过程色泽较深,稍冷补加少量硝酸,继续消解),稍冷加入20mL水再继续加热赶酸,至消解液0.5mL~1.0mL止,冷却后用少量水转入25mL容量瓶中,并加入盐酸(10.2)0.5mL,草酸溶液(10.3)0.5mL,摇匀,再加入铁氰化钾溶液(10.4)1.00mL,用水准确稀释定容至25mL,摇匀,放置30min后测定。同时做试剂空白。12.2标准系列制备
在25mL容量瓶中,依次准确加入铅标准应用液(10.8)0.00mL、0.125mL、0.25mL、0.50mL、0.75mL、1.00mL、1.25mL(各相当于铅浓度0.0ng/mL、5.0ng/mL、10.0ng/mL、20.0ng/mL、30.0ng/mL、40.0ng/mL、50.0ng/mL),用少量水稀释后,加入0.5mL盐酸(10.2)和0.5mL草酸溶液(10.3)摇匀,再加入铁氰化钾溶液(10.4)1.0mL,用水稀释至该度,摇匀。放置30min后待测。12.3测定
12.3.1仪器参考条件
负高压:323V;铅空心阴极灯灯电流:75mA;原子化器:炉温750℃~800℃,炉高8mm:氩气流速:载气800mL/min:屏蔽气:1000mL/min;加还原剂时间:7.0s:读数时间:15.0s;延迟时间:0.0s;测量方式:标准曲线法;读数方式:峰面积:进样体积:2.0mL。12.3.2测量方式
设定好仪器的最佳条件,逐步将炉温升至所需温度,稳定10min~20min后开始测量:连续用标准系列的零管进样,待读数稳定之后,转入标准系列的测量,绘制标准曲线,转入试样测量,分别测定试4
样空白和试样消化液,试样测定结果按式(2)计算,13分析结果的表述
试样中铅含量按式(2)进行计算。X _(G,-c)×V×1000
m×1000×1000
试中:
X试样中铅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或毫克每升(mg/kg或mg/L):-试样消化液测定浓度,单位为纳克每毫升(ng/mL):试剂空白液测定浓度,单位为纳克每毫升(ng/mL):co
V试样消化液定量总体积,单位为毫升(mL);m
一试样质量或体积,单位为克或毫升(g或mL)GB5009.12—2010
(2))
以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表示,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4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0%。第三法
15原理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试样经处理后,铅离子在一定pH条件下与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TC)形成络合物,经4-甲基-2-戊酮萃取分离,导入原子吸收光谱仪中,火焰原子化后,吸收283.3nm共振线,其吸收量与铅含量成正比,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16试剂和材料
16.1混合酸:硝酸-高氯酸(9+1)。16.2硫酸铵溶液(300g/L):称取30g硫酸铵[(NH4)2SO4],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16.3柠檬酸铵溶液(250g/L):称取25g柠檬酸铵,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16.4溴百里酚蓝水溶液(1g/L)。16.5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TC)溶液(50g/L):称取5g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用水溶解并加水至100mL。
16.6氨水(1+1)。
16.74-甲基-2-戊酮(MIBK)。
16.8铅标准溶液:操作同10.7和10.8。配制铅标准使用液为10ug/mL。16.9盐酸(1+11):取10mL盐酸加入110mL水中,混匀。5
16.10磷酸溶液(1+10):取10mL磷酸加入100mL水中,混勺。17
仪器和设备
17.1原子吸收光谱仪火焰原子化器,其余同5.2,5.3,5.4,5.5,5.6和5.7。17.2天平:感量为1mg。
18分析步骤
18.1试样处理
GB5009.12—2010
18.1.1饮品及酒类:取均匀试样10g~20g(精确到0.01g)于烧杯中(酒类应先在水浴上蒸去酒精),于电热板上先蒸发至一定体积后,加入混合酸(16.1)消化完全后,转移、定容于50mL容量瓶中。18.1.2包装材料浸泡液可直接吸取测定。18.1.3谷类:去除其中杂物及尘土,必要时除去外壳,碾碎,过30目筛,混匀。称取5g~10g试样(精确到0.01g),置于50mL瓷埚中,小火炭化,然后移入马弗炉中,500℃以下灰化16h后,取出埚,放冷后再加少量混合酸(16.1),小火加热,不使干洞,必要时再加少许混合酸,如此反复处理,直至残渣中无炭粒,待璃稍冷,加10mL盐酸(16.9),溶解残渣并移入50mL容量瓶中,再用水反复洗涤埚,洗液并入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混匀备用。取与试样相同量的混合酸和盐酸(16.9),按同一操作方法作试剂空白试验。18.1.4蔬菜、瓜果及豆类:取可食部分洗净晾干,充分切碎混匀。称取10g~20g(精确到0.01g)于瓷埚中,加1mL磷酸溶液(16.10),小火炭化,以下按17.1.3自“然后移入马弗炉中.”起依法操作。
18.1.5禽、蛋、水产及乳制品:取可食部分充分混。称取5g~10g(精确到0.01g)于瓷中,小火炭化,以下按17.1.3自“然后移入马弗炉中.…….”起依法操作。乳类经混匀后,量取50.0mL,置子瓷璃中,加磷酸(16.10),在水浴上蒸干,再加小火炭化以下按17.1.3自“然后移入马弗炉中…….”起依法操作。18.2萃取分离
视试样情况,吸取25.0mL~50.0mL上述制备的样液及试剂空白液,分别置于125mL分液漏斗中补加水至60mL。加2mL柠檬酸铵溶液(16.3),溴百里酚蓝水溶液(16.4)3滴5滴,用氨水(16.6)调pH至溶液由黄变蓝,加硫酸铵溶液(16.2)10.0mL,DDTC溶液(15.5)10mL,摇匀。放置5min左右,加入10.0mL(15.7)MIBK,剧烈振摇提取1min,静置分层后,弃去水层,将MIBK层放入10mL带塞刻度管中,备用。分别吸取铅标准使用液0.00mL,0.25mL,0.50mL,1.00mL,1.50mL,2.00mL(相当0.0μg,2.5μg,5.0μg,10.0μg,15.0μg,20.0μg铅)于125mL分液漏斗中。与试样相同方法萃取。
18.3测定
18.3.1饮品、酒类及包装材料浸泡液可经萃取直接进样测定。18.3.2萃取液进样,可适当减小乙炔气的流量。18.3.3仪器参考条件:空心阴极灯电流8mA;共振线283.3nm:狭缝0.4nm:空气流量8L/min:燃烧器高度6mm
19分析结果的表述
试样中铅含量按式(3)进行计算。X = (C-c)×V×1000
m×V,/V,×1000
试中:
X一试样中铅的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或毫克每升(mg/kg或mg/L);cr
测定用试样中铅的含量,单位为微克每毫升(μg/mL):co—试剂空白液中铅的含量,单位为纳克每毫升(μg/mL):m试样质量或体积,单位为克或毫升(g或mL);V试样萃取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V2—试样处理液的总体积,单位为毫升(mL):V测定用试样处理液的总体积,单位为毫升(mL)。GB5009.12—2010
以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表示,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0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20%。第四法二硫粽比色法
21原理
试样经消化后,在pH8.5~9.0时,铅离子与二硫腺生成红色络合物,溶于三氯甲烷。加入柠檬酸铵、氰化钾和盐酸羟胺等,防止铁、铜、锌等离子干扰,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22试剂和材料
22.1氨水(1+1)。
22.2盐酸(1+1):量取100mL盐酸,加入100mL水中。22.3酚红指示液(1g/L):称取0.10g酚红,用少量多次乙醇溶解后移入100mL容量瓶中并定容至刻度。
22.4盐酸羟胺溶液(200g/L):称取20.0g盐酸羟胺,加水溶解至50mL,加2滴酚红指示液,加氨水(1+1),调pH至8.59.0(由黄变红,再多加2滴),用二硫-三氯甲烷溶液(22.10)提取至三氯甲烷层绿色不变为止,再用三氯甲烷洗二次,弃去三氯甲烷层,水层加盐酸(1十1)至呈酸性,加水至100mL。
22.5柠檬酸铵溶液(200g/L):称取50g柠檬酸铵,溶于100mL水中,加2滴酚红指示液(22.3),加氨水(22.1),调pH至8.5~9.0,用二硫-三氯甲烷溶液(22.10)提取数次,每次10mL~20mL,至三氯甲烷层绿色不变为止,弃去三氯甲烷层,再用三氯甲烷洗二次,每次5mL,弃去三氯甲烷层,加水稀释至250mL。
22.6氰化钾溶液(100g/L):称取10.0g氰化钾,用水溶解后稀释至100mL。22.7三氯甲烷:不应含氧化物。7
GB5009.12—2010
22.7.1检查方法:量取10mL三氯甲烷,加25mL新煮沸过的水,振摇3min,静置分层后,取10mL水溶液,加数滴碘化钾溶液(150g/L)及淀粉指示液,振摇后应不显蓝色。22.7.2处理方法:于三氯甲烷中加入1/10~1/20体积的硫代硫酸钠溶液(200g/L)洗涤,再用水洗后加入少量无水氯化钙脱水后进行蒸馏,弃去最初及最后的十分之一馏出液,收集中间馏出液备用。22.8淀粉指示液:称取0.5g可溶性淀粉,加5mL水搅匀后,慢慢倒入100mL沸水中,边倒边搅拌煮沸,放冷备用,临用时配制。22.9硝酸(1+99):量取1mL硝酸,加入99mL水中。22.10二硫腺-三氯甲烷溶液(0.5g/L):保存冰箱中,必要时用下述方法纯化。称取0.5g研细的二硫腺,溶于50mL三氯甲烷中,如不全溶,可用滤纸过滤于250mL分液漏斗中用氨水(1+99)提取三次,每次100mL,将提取液用棉花过滤至500mL分液漏斗中,用盐酸(1+十1)调至酸性,将沉淀出的二硫用三氯甲烷提取2次3次,每次20mL,合并三氯甲烷层,用等量水洗涤两次,弃去洗涤液,在50℃水浴上蒸去三氯甲烷。精制的二硫腺置硫酸干燥器中,干燥备用。或将沉淀出的二硫用200mL,200mL,100mL三氯甲烷提取三次,合并三氯甲烷层为二硫溶液。22.11二硫粽使用液:吸取1.0mL二硫粽溶液,加三氯甲烷至10mL,混匀。用1cm比色杯,以三氯甲烷调节零点,于波长510nm处测吸光度(A),用式(4)算出配制100mL二硫腺使用液(70%透光率)所需二硫腺溶液的毫升数(V)。V=10×(2-1g70)_ 1.55
22.12硝酸-硫酸混合液(4+1)。(4)
22.13铅标准溶液(1.0mg/mL):准确称取0.1598g硝酸铅,加10mL硝酸(1+99),全部溶解后移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22.14铅标准使用液(10.0μg/mL):吸取1.0mL铅标准溶液,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
23仪器和设备
23.1分光光度计。
23.2天平:感量为1mg。
24分析步骤
24.1试样预处理
同5.1的操作。
24.2试样消化
24.2.1硝酸-硫酸法
24.2.2粮食、粉丝、粉条、豆干制品、糕点、茶叶等及其他含水分少的固体食品:称取5g或10g的粉碎样品(精确到0.01g),置于250mL~500mL定氮瓶中,先加水少许使湿润,加数粒玻璃珠、10mL~15mL硝酸,放置片刻,小火缓缓加热,待作用缓和,放冷。沿瓶壁加入5mL或10mL硫酸,再加热,至瓶中液体开始变成棕色时,不断沿瓶壁滴加硝酸至有机质分解完全。加大火力,至产生8
GB5009.12—2010
白烟,待瓶口白烟冒净后,瓶内液体再产生白烟为消化完全,该溶液应澄清无色或微带黄色,放冷(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防止爆沸或爆炸)。加20m水煮沸,除去残余的硝酸至产生白烟为止,如此处理两次,放冷。将冷后的溶液移入50mL或100mL容量瓶中,用水洗涤定氮瓶,洗液并入容量瓶中,放冷,加水至刻度,混匀。定容后的溶液每10mL,相当于1g样品,相当加入硫酸量1mL。取与消化试样相同量的硝酸和硫酸,按同一方法做试剂空白试验。24.2.3蔬菜、水果:称取25.00g或50.00g洗净打成匀浆的试样(精确到0.01g),置于250mL~500mL定氮瓶中,加数粒玻璃珠、10mL15mL硝酸,以下按24.2.2自“放置片刻.”起依法操作,但定容后的溶液每10mL相当于5g样品,相当加入硫酸1mL。24.2.4酱、酱油、醋、冷饮、豆腐、腐乳、酱腌菜等:称取10g或20g试样(精确到0.01g)或吸取10.0mL或20.0mL液体样品,置于250mL~500mL定氮瓶中,加数粒玻璃珠、5mL~15mL硝酸。以下按24.2.2自“放置片刻….”起依法操作,但定容后的溶液每10mL相当于2g或2mL试样。24.2.5含酒精性饮料或含二氧化碳饮料:吸取10.00mL或20.00mL试样,置于250mL~500mL定氮瓶中,加数粒玻璃珠,先用小火加热除去乙醇或二氧化碳,再加5mL~10mL硝酸,混匀后,以下按24.2.2自“放置片刻…….”起依法操作,但定容后的溶液每10mL相当于2mL试样。24.2.6含糖量高的食品:称取5g或10g试样(精确至0.01g),置于250mL~500mL定氮瓶中,先加少许水使湿润,加数粒玻璃珠、5mL~10mL硝酸,摇匀。缓缓加入5mL或10mL硫酸,待作用缓和停止起泡沫后,先用小火缓缓加热(糖分易炭化),不断沿瓶壁补加硝酸,待泡沫全部消失后,再加大火力,至有机质分解完全,发生白烟,溶液应澄清无色或微带黄色,放冷。以下按24.2.2自“加20mL水煮沸….”起依法操作。
24.2.7水产品:取可食部分样品捣成勾浆,称取5g或10g试样(精确至0.01g,海产藻类、贝类可适当减少取样量),置于250mL500mL定氮瓶中,加数粒玻璃珠,5mL~10mL硝酸,混匀后,以下按24.2.2自“沿瓶壁加入5mL或10mL硫酸.”起依法操作。24.2.8灰化法
24.2.8.1粮食及其他含水分少的食品:称取5g试样(精确至0.01g),置于石英或瓷锅中,加热至炭化,然后移入马弗炉中,500℃灰化3h,放冷,取出锅,加硝酸(1十1),润湿灰分,用小火蒸干,在500℃烧1h,放冷。取出锅。加1mL硝酸(1+1),加热,使灰分溶解,移入50mL容量瓶中,用水洗涤锅,洗液并入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混匀备用。24.2.8.2含水分多的食品或液体试样:称取5.0g或吸取5.00mL试样,置于蒸发皿中,先在水浴上蒸干,再按24.2.8.1自“加热至炭化….”起依法操作。24.3测定
24.3.1吸取10.0mL消化后的定容溶液和同量的试剂空白液,分别过于125mL分液漏斗中,各加水至20mL。
24.3.2吸取0mL,0.10mL,0.20mL,0.30mL,0.40mL,0.50mL铅标准使用液(相当0.0μg,1.0μg,2.0μg,3.0ug,4.0μg,5.0μg铅),分别置于125mL分液漏斗中,各加硝酸(1+99)至20mL。于试样消化液、试剂空白液和铅标准液中各加2.0mL柠檬酸铵溶液(200g/L),1.0mL盐酸羟胺溶液(200g/L)和2滴酚红指示液,用氨水(1十1)调至红色,再各加2.0mL氰化钾溶液(100g/L),混匀。各加5.0mL二硫使用液,剧烈振摇1min,静置分层后,三氯甲烷层经脱脂棉滤入1cm比色杯中,以三氯甲烷调节零点于波长510nm处测吸光度,各点减去零管吸收值后,绘制标准曲线或计算元回归方程,试样与曲线比较。25分析结果的表述
试样中铅含量按式(5)进行计算。X=(m-m,)×1000
m,×V,/V×1000
式中:
X—试样中铅的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或毫克每升(mg/kg或mg/L):m
测定用试样液中铅的质量,单位为微克(μg):试剂空白液中铅的质量,单位为微克(μg):试样质量或体积,单位为克或毫升(g或mL):V一—试样处理液的总体积,单位为毫升(mL):Vz——测定用试样处理液的总体积,单位为毫升(mL)。GB5009.12—2010
以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表示,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6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0%。第五法单扫描极谱法
27原理
试样经消解后,铅以离子形式存在。在酸性介质中,Pb2+与I形成的PbL2络离子具有电活性,在滴汞电极上产生还原电流。峰电流与铅含量呈线性关系,以标准系列比较定量。28试剂和材料
28.1底液:称取5.0g碘化钾,8.0g酒石酸钾钠,0.5g抗坏血酸于500mL烧杯中,加入300mL水溶解后,再加入10mL盐酸,移入5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在冰箱中可保存2个月)28.2铅标准贮备溶液(1.0mg/mL):准确称取0.1000g金属铅(含量99.99%)于烧杯中加2mL(1+1)硝酸溶液,加热溶解,冷却后定量移入100mL容量瓶并加水至刻度,混匀。28.3铅标准使用溶液(10.0μg/mL):临用时,吸取铅标准贮备溶液1.00mL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混匀。
28.4混合酸:硝酸-高氯酸(4+1),量取80mL硝酸,加入20mL高氯酸,混匀。仪器和设备
29.1极谱分析仪。
29.2带电子调节器万用电炉。
29.3天平:感量为1mg。
分析步骤
30.1极谱分析参考条件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