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纺织行业标准(FZ) >>
- FZ/T 12021-2009 莫代尔纤维本色纱线

【纺织行业标准(FZ)】 莫代尔纤维本色纱线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4-26 10:02:32
- FZ/T12021-2009
- 现行
标准号:
FZ/T 12021-2009
标准名称:
莫代尔纤维本色纱线
标准类别:
纺织行业标准(FZ)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10-01-20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莫代尔纤维(棉型短纤维)纯纺及与精梳棉混纺(莫代尔混用比例在10%以上)本色纱线(包括针织用纱和机织用纱)的产品分类、标识,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本标准适用于鉴定环锭纺莫代尔纤维(棉型短纤维)纯纺及与精梳棉混纺本色纱线的品质。本标准不适用于鉴定特种用途莫代尔纤维本色纱线的品质。 FZ/T 12021-2009 莫代尔纤维本色纱线 FZ/T12021-2009

部分标准内容:
ICS 59.08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FZ/T12021—2009
莫代尔纤维本色纱线
Modal greyyarns
2010-01-2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0-06-01实施
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FZ/T12021-2009
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棉纺织印染分技术委员会(SAC/TC209/SC2)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嘉达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上海中安纺织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春、陈云冰、叶戳春、王憬义、王乐君。1范围
莫代尔纤维本色纱线
FZ/T12021—2009
本标准规定了莫代尔纤维(棉型短纤维)纯纺及与精梳棉混纺本色纱线(以下简称“莫代尔本色纱线”)的产品分类、标识、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本标准适用于鉴定莫代尔纤维混用比例在10%以上的环锭纺莫代尔纤维纯纺及与精梳棉混纺本色纱线(包括针织用纱和机织用纱)的品质。本标准不适用于鉴定特种用途莫代尔纤维本色纱线的品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398棉本色纱线
GB/T2543.1
纺织品纱线捻度的测定第1部分:直接计数法GB/T2543.2纺织品纱线捻度的测定第2部分:退抢加捻法GB/T2910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
GB/T3292.1
纺织品纱线条于不匀试验方法第1部分:电容法纺织品卷装纱单根纱线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的测定GB/T3916
GB/T4743一2009纺织品卷装纱绞纱法线密度的测定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8170
GB/T9996.1
棉及化纤纯纺、混纺纱线外观质量黑板检验方法第1部分:综合评定法GB/T9996.2棉及化纤纯纺、混纺纱线外观质量黑板检验方法第2部分:分别评定法纺织品纱线疵点的分级与检验方法电容式FZ/T010501
FZ/T10007
棉及化纤纯纺、混纺本色纱线检验规则FZ/T10008棉及化纤纯纺、混纺本色纱线标志与包装3产品分类、标识
3.1莫代尔本色纱线分类
3.1.1莫代尔本色纱线以不同混纺比和线密度分类。3.1.2莫代尔本色纱线混纺比以不同纤维成分及其纤维含量表示。3.1.3莫代尔本色纱线的线密度以1000m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g)表示,单位为特克斯(tex)。其公称线密度的100m标准质量和标准干燥质量应按附录A计算确定。3.2莫代尔本色纱线标识
3.2.1莫代尔纤维原料代号以Mod表示,棉纤维原料代号以C表示。3.2.2莫代尔混用比例在50%及以上,以莫代尔的含量/棉的含量表示;莫代尔混用比例在50%以下,以棉的含量/莫代尔的含量表示。纱线线密度用特克斯(tex)制。示例:莫代尔与精梳棉混纺本色纱线密度为13tex,含量为莫代尔65%,棉35%,表示为JMod/C65/3513tex。3.3莫代尔本色纱线线密度规定
单纱和股线设计线密度应与最后成品公称线密度相等,纺股线用的单纱设计线密度值应保证股线的设计线密度与公称线密度相等。FZ/T12021—2009
4要求
4.1莫代尔纯纺本色纱(针织用)的技术要求见表1。表1莫代尔纯纺本色纱(针织用)的技术要求单纱断裂
强力变异
公称线密度
(英制支数)
(100~91)
(90~71)
(70~56)
(55~44)
(43~37)
16~20
(36~29)
(28~24)
(23~19)
(18~12)
百米质量
变异系数
单纱断裂
强度”
cN/tex
机织用纱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加严1.0%考核。a
b机织用纱单纱断裂强度加严2.0cN/tex考核2
百米质
量偏差
条干均匀度
黑板条干均
匀度10块板
比例(优:
: 二 : 三)
不低于
7:3:0:0
0:7:3:0
0:0:7:3
7:3:0:0
0:713:0
010713
713:010
0:7:3:0
0107:3
0:713:0
0:0713
7:31010
0:73:0
0:0:7:3
7:3:0:0
0*7130
0:0:7:3
7:3:0:0
0:7:3:0
0:017:3
7:3:0:0
0:7:3:0
0:0:7:3
7:3:0:0
0:7:3:0
0:0:7:3
7:3:0:0
0:7:3:0
0:0:7:3
条干均匀度
变异系数
千米棉结
(+200%)
个/km
十万米
个/105m
4.2莫代尔纯纺本色线的技术要求见表2。表2莫代尔纯纺本色线的技术要求单线断裂强
公称线密度
(英制支数)
6×2~7.5×2
(100/271/2)
8×2~10×2
(70/2~56/2)
11×2~13×2
(55/2~44/2)
14×2~15×2
(43/2~37/2)
16×2~20×2
(36/2~29/2)
21×2~24×2
(28/2~24/2)
25×2~30×2
(23/2~19/2)
32×2~48×2
(18/2~12/2)
52×2_76×2
(11/2~8/2)
力变异系数
百米质量
变异系数
单线断裂
cN/tex
百米质量
4.3莫代尔与精梳棉混纺本色纱(莫代尔含量在50%及以上)的技术要求见表3。FZ/T12021—2009
十万米纱疵
个/105m
FZ/T12021-2009
表3莫代尔与精梳棉混纺本色纱(莫代尔含量在50%及以上)的技术要求单纱断裂
线密度
(英制支数)
(10091)
(90~71)
(70~56)
(55~44)
(43~37)
(36~29)
(28~24)
25~30
(23~19)
(1810)
强度变异
百米质量
变异系数
单纱断
裂强度
cN/tex
百米质
量偏差
条干均匀度
黑板条干均匀
度10块板比例
(优:一:
二:三)
不低于
0:7:3:0
0:0:7:3
7:3:0:0
0t7:3:0
0+0:7:3
7:310:0
0:7:3:0
0:0:7:3
7:3:00
0:7:3:0
0:0:7:3
7:3:0:0
0:7:3:0
0t0:7:3
7:3:0:0
0:7:3:0
0:0:7:3
7:3:0:0
0:7:3:0
0:0:7:3
7:3:0:0
0:7:3:0
0:0:7:3
7:3:0:0
0:7:3:0
0:0:7:3
条干均
匀度变
异系数
千米棉结
(+200%)
个/km
4.4莫代尔与精梳棉混纺本色线(莫代尔含量在50%及以上)的技术要求见表4。4
十万米
个/105m
纤维含
量允许
公称线密度
(英制支数)
6×2~7.5×2
(100/2~71/2)
8×2~10×2
(70/2~56/2)
11×2~13×2
(55/2~44/2)
14×2~15×2
(43/2~37/2)
16×2~20×2
(36/2~29/2)
21×2~24×2
(28/2~24/2)
25×2~30×2
(23/2~19/2)
32×2~60×2
(18/2~10/2)
FZ/T120212009
莫代尔与精梳棉混纺本色线(莫代尔含量在50%及以上)的技术要求单线断裂强
度变异
百米质量变
异系数
单线断裂
cN/tex
百米质
量偏差
千米棉结
(+200%)
个/km
精梳棉与莫代尔混纺本色纱(莫代尔含量在50%以下)的技术要求见表5。4.5
条干均匀
度变异系数
表5精梳棉与莫代尔混纺本色纱(莫代尔含量在50%以下)的技术要求单纱断裂
线密度
(英制支数)
(100~91)
强力变异
百米质量
变异系数
单纱断
裂强度
cN/tex
百米质
量偏差
条干均匀度
黑板条干均
匀度10块板
比例(优:一:
=:三)
不低于
7:3:0:0
0:7:3:0
0:0:7:3
条干均
匀度变
异系数
千米棉结
(+200%)
个/km
纤维含量
允许偏差
十万米
个/105m
纤维含
量允许
FZ/T12021-2009
单纱断裂
线密度
(英制支数)
(90~71)
(70~56)
(55~44)
(43~37)
(36~29)
21~24
(28~24)
25~30
(23~19)
32~60
(18~10)
强力变异
百米质量
变异系数
单纱断
裂强度
cN/tex
表5(续)
百米质
量偏差
条干均匀度
黑板条干均
匀度10块板
比例(优:—:
二: 三)
不低于
7:3:0:0
0:7:3:0
0:0:7:3
7:3:0:0
0:7:3:0
0:0:7:3
0:7:3:0
0:0:7:3
7:3:0:0
0:7:3:0
0:0:7:3
7:3:0:0
0:7:3:0
0:0:7:3
7:3:0:0
0:7:3:0
0:0:7:3
7:3:0:0
0:7:3:0
0:0:7:3
7:3:0:0
0:7:3:0
0:0:7:3
条干均
匀度变
异系数
干米棉结
(+200%)
个/km
精梳棉与莫代尔纤维混纺本色线(莫代尔含量在50%以下)的技术要求见表6。十万米
个/105m
表6精梳棉与莫代尔混纺本色线(莫代尔含量在50%以下)的技术要求公称线密度
(英制支数)
6×27.5×2
(100/2~71/2)
单线断裂强
力变异系数
百米质量
变异系数
单线断裂
cN/tex
百米质
量偏差
千米棉结
(+200%)
个/km
条干均匀度
变异系数
纤维含
量允许
纤维含量
允许偏差
公称线密度
(英制支数)
8×2~10×2
(70/2~56/2)
11×2~13×2
(55/2~44/2)
14×215×2
(43/237/2)
16×2~20×2
(36/2~29/2)
21×2~24×2
(28/2~24/2)bzxZ.net
25×2~30×2
(23/2~19/2)
32×2~60×2
(18/2~10/2)
单线断裂强
力变异系数
百米质量
变异系数
表6(续)
单线断裂
eN/tex
百米质
量偏差
千米棉结
(+200%)
个/km
FZ/T12021—2009
条干均匀度
变异系数
纤维含量
允许偏差
4.7莫代尔本色纱线实际捻系数为内控指标,其要求参见附录B,用户如有特殊要求,双方另订协议。4.8分等规定
4.8.1莫代尔本色纱线规定以同品种一昼夜的生产量为一批,按规定的试验周期和各项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并按其结果评定纱线的品等。4.8.2莫代尔本色纱线的评等分为优等、一等、二等,低于二等指标者为三等。4.8.3莫代尔本色纱线根据产品分类分别按表1~表6的技术要求,以各表中最低一项进行评等。4.8.4检验条干均匀度选择黑板条干均匀度或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两者中的任何一种。但一经确定,不得任意变更。产品发生质量争议时,以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为准。5
试验方法
5.1试验条件
各项试验应在各方法标准规定的标准条件下进行。7
FZ/T12021—2009
5.2试验周期
一般为两天试验一次,并以一次试验为准,作为该周期内纱线的分等依据。但周期一经确定不得任意变更。十万米纱疵试验、纤维含量试验周期适当延长,但不得超过两周。5.3试样
纱线的黑板条干均匀度、十万米纱疵的检验皆采用简子纱(直接纬纱用管纱),其他各项指标的试验可采用管纱。用户如对产品质量有异议时,则以成品质量检验为准。5.4百米质量变异系数及百米质量偏差试验5.4.1按GB/T4743一2009的规定执行,其中百米质量变异系数采用程序1,线密度采用程序3。百米质量偏差按式(1)计算,计算结果按GB/T8170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D = m=md × 100%
式中:
D--—百米质量偏差,%;
试样实际干燥质量,单位为克每百米(g/100m);试样设计干燥质量,单位为克每百米(g/100m)。百米质量变异系数、百米质量偏差的取样数和试验次数见表7。5.4.2
生产同一品种的开台数
每机台上采取管纱数
每个管纱上摇取缕数
全部机台总试验次数
管纱取样数和试验次数
5.4.3生产厂开台数在5台及以下的品种,可拔取15管,每管摇取2缕。5.5单纱(线)断裂强度及单纱(线)断裂强力变异系数试验5.5.1按GB/T3916规定执行。
·(1)
16~2930及以上
30及以上
5.5.2单纱(线)断裂强度及单纱(线)断裂强力变异系数的试验可与百米质量变异系数、百米质量偏差用同一份试样,单纱每份试样30个管纱,每管测试2次,总数为60次(开台数在5台及以下者,可每份试样15个管纱,每管测试4次),股线每份试样15个管纱,每管测试2次,总数为30次。采用全自动纱线强力试验仪的取样数,纱线均为20个管纱,每管测试5次,总数为100次。试验报告应注明所用的强力试验仪类型。
5.6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千米棉结(+200%)试验按GB/T3292.1规定执行。
5.7黑板条干均匀度试验
5.7.1莫代尔纯纺纱按GB/T9996.1规定执行,黑板条干均匀度试验采用标准样照编号见表8。表8莫代尔纯纺纱黑板条干均匀度试验采用标准样照编号公称线密度
(英制支数)
(100~56)
(55~37)
标准样照编号
公称线密度
(英制支数)
16~20
(36~29)
(28~17)
(16~8)
表8(续)
FZ/T12021—2009
标准样照编号
5.7.2莫代尔与精梳棉混纺本色纱按GB/T9996.2规定执行,黑板条干均匀度试验采用标准样照编号见表9。
表9莫代尔与精梳棉混纺本色纱黑板条干均匀度试验采用标准样照编号公称线密度
(英制支数)
7.5及以下
(71及以上)
(70~37)
16~30
(36~19)
32及以上
(18及以下)
5.8纤维含量的试验
按GB/T2910执行,纤维含量结果按净干质量百分率表示。5.9十万米纱疵试验
按FZ/T01050规定执行,十万米纱疵结果用A3+B3+C3+D2之和:表示。5.10纱线成包净重
按GB/T398规定执行。
5.11试验结果的表示
标准样照编号
一批纱线的各种试验结果是由该种试验的全部试验值的计算结果表示,各种试验结果的计算精确度,除已规定者外,按表10规定执行,表10计算值的数值修约规定
单纱(线)断裂强度/(cN/tex)
单纱(线)强力变异系数/%
百米质量变异系数/%
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
要求小数点后有效位数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FZ/T12021—2009
莫代尔纤维本色纱线
Modal greyyarns
2010-01-2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0-06-01实施
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FZ/T12021-2009
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棉纺织印染分技术委员会(SAC/TC209/SC2)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嘉达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上海中安纺织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春、陈云冰、叶戳春、王憬义、王乐君。1范围
莫代尔纤维本色纱线
FZ/T12021—2009
本标准规定了莫代尔纤维(棉型短纤维)纯纺及与精梳棉混纺本色纱线(以下简称“莫代尔本色纱线”)的产品分类、标识、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本标准适用于鉴定莫代尔纤维混用比例在10%以上的环锭纺莫代尔纤维纯纺及与精梳棉混纺本色纱线(包括针织用纱和机织用纱)的品质。本标准不适用于鉴定特种用途莫代尔纤维本色纱线的品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398棉本色纱线
GB/T2543.1
纺织品纱线捻度的测定第1部分:直接计数法GB/T2543.2纺织品纱线捻度的测定第2部分:退抢加捻法GB/T2910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
GB/T3292.1
纺织品纱线条于不匀试验方法第1部分:电容法纺织品卷装纱单根纱线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的测定GB/T3916
GB/T4743一2009纺织品卷装纱绞纱法线密度的测定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8170
GB/T9996.1
棉及化纤纯纺、混纺纱线外观质量黑板检验方法第1部分:综合评定法GB/T9996.2棉及化纤纯纺、混纺纱线外观质量黑板检验方法第2部分:分别评定法纺织品纱线疵点的分级与检验方法电容式FZ/T010501
FZ/T10007
棉及化纤纯纺、混纺本色纱线检验规则FZ/T10008棉及化纤纯纺、混纺本色纱线标志与包装3产品分类、标识
3.1莫代尔本色纱线分类
3.1.1莫代尔本色纱线以不同混纺比和线密度分类。3.1.2莫代尔本色纱线混纺比以不同纤维成分及其纤维含量表示。3.1.3莫代尔本色纱线的线密度以1000m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g)表示,单位为特克斯(tex)。其公称线密度的100m标准质量和标准干燥质量应按附录A计算确定。3.2莫代尔本色纱线标识
3.2.1莫代尔纤维原料代号以Mod表示,棉纤维原料代号以C表示。3.2.2莫代尔混用比例在50%及以上,以莫代尔的含量/棉的含量表示;莫代尔混用比例在50%以下,以棉的含量/莫代尔的含量表示。纱线线密度用特克斯(tex)制。示例:莫代尔与精梳棉混纺本色纱线密度为13tex,含量为莫代尔65%,棉35%,表示为JMod/C65/3513tex。3.3莫代尔本色纱线线密度规定
单纱和股线设计线密度应与最后成品公称线密度相等,纺股线用的单纱设计线密度值应保证股线的设计线密度与公称线密度相等。FZ/T12021—2009
4要求
4.1莫代尔纯纺本色纱(针织用)的技术要求见表1。表1莫代尔纯纺本色纱(针织用)的技术要求单纱断裂
强力变异
公称线密度
(英制支数)
(100~91)
(90~71)
(70~56)
(55~44)
(43~37)
16~20
(36~29)
(28~24)
(23~19)
(18~12)
百米质量
变异系数
单纱断裂
强度”
cN/tex
机织用纱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加严1.0%考核。a
b机织用纱单纱断裂强度加严2.0cN/tex考核2
百米质
量偏差
条干均匀度
黑板条干均
匀度10块板
比例(优:
: 二 : 三)
不低于
7:3:0:0
0:7:3:0
0:0:7:3
7:3:0:0
0:713:0
010713
713:010
0:7:3:0
0107:3
0:713:0
0:0713
7:31010
0:73:0
0:0:7:3
7:3:0:0
0*7130
0:0:7:3
7:3:0:0
0:7:3:0
0:017:3
7:3:0:0
0:7:3:0
0:0:7:3
7:3:0:0
0:7:3:0
0:0:7:3
7:3:0:0
0:7:3:0
0:0:7:3
条干均匀度
变异系数
千米棉结
(+200%)
个/km
十万米
个/105m
4.2莫代尔纯纺本色线的技术要求见表2。表2莫代尔纯纺本色线的技术要求单线断裂强
公称线密度
(英制支数)
6×2~7.5×2
(100/271/2)
8×2~10×2
(70/2~56/2)
11×2~13×2
(55/2~44/2)
14×2~15×2
(43/2~37/2)
16×2~20×2
(36/2~29/2)
21×2~24×2
(28/2~24/2)
25×2~30×2
(23/2~19/2)
32×2~48×2
(18/2~12/2)
52×2_76×2
(11/2~8/2)
力变异系数
百米质量
变异系数
单线断裂
cN/tex
百米质量
4.3莫代尔与精梳棉混纺本色纱(莫代尔含量在50%及以上)的技术要求见表3。FZ/T12021—2009
十万米纱疵
个/105m
FZ/T12021-2009
表3莫代尔与精梳棉混纺本色纱(莫代尔含量在50%及以上)的技术要求单纱断裂
线密度
(英制支数)
(10091)
(90~71)
(70~56)
(55~44)
(43~37)
(36~29)
(28~24)
25~30
(23~19)
(1810)
强度变异
百米质量
变异系数
单纱断
裂强度
cN/tex
百米质
量偏差
条干均匀度
黑板条干均匀
度10块板比例
(优:一:
二:三)
不低于
0:7:3:0
0:0:7:3
7:3:0:0
0t7:3:0
0+0:7:3
7:310:0
0:7:3:0
0:0:7:3
7:3:00
0:7:3:0
0:0:7:3
7:3:0:0
0:7:3:0
0t0:7:3
7:3:0:0
0:7:3:0
0:0:7:3
7:3:0:0
0:7:3:0
0:0:7:3
7:3:0:0
0:7:3:0
0:0:7:3
7:3:0:0
0:7:3:0
0:0:7:3
条干均
匀度变
异系数
千米棉结
(+200%)
个/km
4.4莫代尔与精梳棉混纺本色线(莫代尔含量在50%及以上)的技术要求见表4。4
十万米
个/105m
纤维含
量允许
公称线密度
(英制支数)
6×2~7.5×2
(100/2~71/2)
8×2~10×2
(70/2~56/2)
11×2~13×2
(55/2~44/2)
14×2~15×2
(43/2~37/2)
16×2~20×2
(36/2~29/2)
21×2~24×2
(28/2~24/2)
25×2~30×2
(23/2~19/2)
32×2~60×2
(18/2~10/2)
FZ/T120212009
莫代尔与精梳棉混纺本色线(莫代尔含量在50%及以上)的技术要求单线断裂强
度变异
百米质量变
异系数
单线断裂
cN/tex
百米质
量偏差
千米棉结
(+200%)
个/km
精梳棉与莫代尔混纺本色纱(莫代尔含量在50%以下)的技术要求见表5。4.5
条干均匀
度变异系数
表5精梳棉与莫代尔混纺本色纱(莫代尔含量在50%以下)的技术要求单纱断裂
线密度
(英制支数)
(100~91)
强力变异
百米质量
变异系数
单纱断
裂强度
cN/tex
百米质
量偏差
条干均匀度
黑板条干均
匀度10块板
比例(优:一:
=:三)
不低于
7:3:0:0
0:7:3:0
0:0:7:3
条干均
匀度变
异系数
千米棉结
(+200%)
个/km
纤维含量
允许偏差
十万米
个/105m
纤维含
量允许
FZ/T12021-2009
单纱断裂
线密度
(英制支数)
(90~71)
(70~56)
(55~44)
(43~37)
(36~29)
21~24
(28~24)
25~30
(23~19)
32~60
(18~10)
强力变异
百米质量
变异系数
单纱断
裂强度
cN/tex
表5(续)
百米质
量偏差
条干均匀度
黑板条干均
匀度10块板
比例(优:—:
二: 三)
不低于
7:3:0:0
0:7:3:0
0:0:7:3
7:3:0:0
0:7:3:0
0:0:7:3
0:7:3:0
0:0:7:3
7:3:0:0
0:7:3:0
0:0:7:3
7:3:0:0
0:7:3:0
0:0:7:3
7:3:0:0
0:7:3:0
0:0:7:3
7:3:0:0
0:7:3:0
0:0:7:3
7:3:0:0
0:7:3:0
0:0:7:3
条干均
匀度变
异系数
干米棉结
(+200%)
个/km
精梳棉与莫代尔纤维混纺本色线(莫代尔含量在50%以下)的技术要求见表6。十万米
个/105m
表6精梳棉与莫代尔混纺本色线(莫代尔含量在50%以下)的技术要求公称线密度
(英制支数)
6×27.5×2
(100/2~71/2)
单线断裂强
力变异系数
百米质量
变异系数
单线断裂
cN/tex
百米质
量偏差
千米棉结
(+200%)
个/km
条干均匀度
变异系数
纤维含
量允许
纤维含量
允许偏差
公称线密度
(英制支数)
8×2~10×2
(70/2~56/2)
11×2~13×2
(55/2~44/2)
14×215×2
(43/237/2)
16×2~20×2
(36/2~29/2)
21×2~24×2
(28/2~24/2)bzxZ.net
25×2~30×2
(23/2~19/2)
32×2~60×2
(18/2~10/2)
单线断裂强
力变异系数
百米质量
变异系数
表6(续)
单线断裂
eN/tex
百米质
量偏差
千米棉结
(+200%)
个/km
FZ/T12021—2009
条干均匀度
变异系数
纤维含量
允许偏差
4.7莫代尔本色纱线实际捻系数为内控指标,其要求参见附录B,用户如有特殊要求,双方另订协议。4.8分等规定
4.8.1莫代尔本色纱线规定以同品种一昼夜的生产量为一批,按规定的试验周期和各项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并按其结果评定纱线的品等。4.8.2莫代尔本色纱线的评等分为优等、一等、二等,低于二等指标者为三等。4.8.3莫代尔本色纱线根据产品分类分别按表1~表6的技术要求,以各表中最低一项进行评等。4.8.4检验条干均匀度选择黑板条干均匀度或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两者中的任何一种。但一经确定,不得任意变更。产品发生质量争议时,以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为准。5
试验方法
5.1试验条件
各项试验应在各方法标准规定的标准条件下进行。7
FZ/T12021—2009
5.2试验周期
一般为两天试验一次,并以一次试验为准,作为该周期内纱线的分等依据。但周期一经确定不得任意变更。十万米纱疵试验、纤维含量试验周期适当延长,但不得超过两周。5.3试样
纱线的黑板条干均匀度、十万米纱疵的检验皆采用简子纱(直接纬纱用管纱),其他各项指标的试验可采用管纱。用户如对产品质量有异议时,则以成品质量检验为准。5.4百米质量变异系数及百米质量偏差试验5.4.1按GB/T4743一2009的规定执行,其中百米质量变异系数采用程序1,线密度采用程序3。百米质量偏差按式(1)计算,计算结果按GB/T8170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D = m=md × 100%
式中:
D--—百米质量偏差,%;
试样实际干燥质量,单位为克每百米(g/100m);试样设计干燥质量,单位为克每百米(g/100m)。百米质量变异系数、百米质量偏差的取样数和试验次数见表7。5.4.2
生产同一品种的开台数
每机台上采取管纱数
每个管纱上摇取缕数
全部机台总试验次数
管纱取样数和试验次数
5.4.3生产厂开台数在5台及以下的品种,可拔取15管,每管摇取2缕。5.5单纱(线)断裂强度及单纱(线)断裂强力变异系数试验5.5.1按GB/T3916规定执行。
·(1)
16~2930及以上
30及以上
5.5.2单纱(线)断裂强度及单纱(线)断裂强力变异系数的试验可与百米质量变异系数、百米质量偏差用同一份试样,单纱每份试样30个管纱,每管测试2次,总数为60次(开台数在5台及以下者,可每份试样15个管纱,每管测试4次),股线每份试样15个管纱,每管测试2次,总数为30次。采用全自动纱线强力试验仪的取样数,纱线均为20个管纱,每管测试5次,总数为100次。试验报告应注明所用的强力试验仪类型。
5.6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千米棉结(+200%)试验按GB/T3292.1规定执行。
5.7黑板条干均匀度试验
5.7.1莫代尔纯纺纱按GB/T9996.1规定执行,黑板条干均匀度试验采用标准样照编号见表8。表8莫代尔纯纺纱黑板条干均匀度试验采用标准样照编号公称线密度
(英制支数)
(100~56)
(55~37)
标准样照编号
公称线密度
(英制支数)
16~20
(36~29)
(28~17)
(16~8)
表8(续)
FZ/T12021—2009
标准样照编号
5.7.2莫代尔与精梳棉混纺本色纱按GB/T9996.2规定执行,黑板条干均匀度试验采用标准样照编号见表9。
表9莫代尔与精梳棉混纺本色纱黑板条干均匀度试验采用标准样照编号公称线密度
(英制支数)
7.5及以下
(71及以上)
(70~37)
16~30
(36~19)
32及以上
(18及以下)
5.8纤维含量的试验
按GB/T2910执行,纤维含量结果按净干质量百分率表示。5.9十万米纱疵试验
按FZ/T01050规定执行,十万米纱疵结果用A3+B3+C3+D2之和:表示。5.10纱线成包净重
按GB/T398规定执行。
5.11试验结果的表示
标准样照编号
一批纱线的各种试验结果是由该种试验的全部试验值的计算结果表示,各种试验结果的计算精确度,除已规定者外,按表10规定执行,表10计算值的数值修约规定
单纱(线)断裂强度/(cN/tex)
单纱(线)强力变异系数/%
百米质量变异系数/%
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
要求小数点后有效位数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纺织行业标准(FZ)标准计划
- FZ/T64007-2019 树脂机织衬
- FZ/T98020-2019 织物透湿性能试验仪
- FZ/T64068-2019 拒油防污机织粘合衬
- FZ/T50002-2013 化学纤维异形度试验方法
- FZ/T73011-2013 针织腹带
- FZ/T01149-2019 纺织品 防风透湿性能的评定
- FZ∕T01077-2018 服装衬布氯损强力试验方法
- FZ∕T10010-2018 棉及化纤纯纺、混纺印染布标志与包装
- FZ∕T01131-2016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天然纤维素纤维与某些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混合物(盐酸法)
- FZ/T14019-2020 棉提花印染布
- FZ∕T01133-2016 纺织品 禁用偶氮染料快速筛选方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 FZ/T01030-2016 针织物和弹性机织物 接缝强力和扩张度的测定 顶破法
- FZ/T94046-2009 喷气织机用异形筘技术条件
- FZ∕T10005-2018 棉及化纤纯纺、混纺印染布检验规则
- FZ/T01132-2016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维纶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