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GB)】 动物源性饲料中反刍动物源性成分(牛、羊、鹿)定性检测方法 PCR方法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26 20:04:19
  • GB/T21104-2007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21104-2007

  • 标准名称:

    动物源性饲料中反刍动物源性成分(牛、羊、鹿)定性检测方法 PCR方法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7-12-18
  • 实施日期:

    2008-04-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2.27 M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农业>>65.120饲料
  • 中标分类号:

    农业、林业>>畜牧>>B46畜禽饲料与添加剂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页数:

    12页
  • 标准价格:

    14.0 元
  • 出版日期:

    2008-04-01
  • 计划单号:

    20051914-T-469

其他信息

  • 首发日期:

    2007-10-24
  • 起草人:

    吴亚君、陈颖、徐宝梁、王晶、高宏伟、宗卉、曹际娟、黄文胜、袁飞、赵贵明
  • 起草单位: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青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 归口单位:

    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提出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主管部门: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相关标签:

    动物 饲料 成分 定性 检测 方法 PCR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动物源性饲料中反刍动物源性成分(牛、羊、鹿)检测的PCR方法,该检测方法的检出限为0.1%(质量分数)。本标准适用于动物源性饲料中反刍动物源性成分(牛、羊、鹿)的定性检测。 GB/T 21104-2007 动物源性饲料中反刍动物源性成分(牛、羊、鹿)定性检测方法 PCR方法 GB/T21104-2007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77.040.99
CCSH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1115—2007
块状氧化物超导体磁浮力的测量Measurement for levitation force of bulk oxide superconductor2007-10-1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7-12-01实施
GB/T 21115—2007
鉴于我国月前超导块材十要用于制作磁悬浮装置,更追切地需要有规范的方法测最超导体的磁浮力,因此制定本标准。
与本标准有关的国际标准化组织是国际电工委员会超导技术委员会(IEC-TC90)。本标准的附录 A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国家超导技术联合研究开发中心提出,全国超导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目。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和国家超导技术联合研究开发中心。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工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本标雅主要起草人:肖玲、焦玉磊、郑明辉,张宏、刘宣平、刘国东、张翠萍、丘明。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1范围
块状氧化物超导体磁浮力的测量GB/T21115-2007
本标准规定了大晶粒快状氧化物超导体(简称块状超导体)在液氮温度(77K)附近慈浮力的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测量由熔融织构生长法制备的回柱状 RF-Ba-Cir-O 超导体的轴向浮力,超导体的直径小于或等于50in,直径大于50mm的圆柱形超导块与其他其有规则形状(正方体,长方体,正六棱杜等)超导块的轴向磁浮力以及非轴间磁浮力的测量也间参照本标准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中的引用而构成为本标的条款。凡是注且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谁,然面,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推。GB/T 13811—2003电工术语超导电性(IDT IEC 60050-815:2000:Electrotechnical terminology Superconduetivity)
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3术语和定义
GB/T13811、JJF1059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3.1
化物超导体oxidesuperconductor在定条件下呈现超导电性的包含氧作为一种基本成分的化合物超导体,注:一定条件指适当的温度,磁场强度和电流密斑。[GB/T13811—2003中815-02-05]3.2
铜氧化物超导体copper-oxide(cuprate)superconductor包含有铜氧面的层状结构的氧化物超导体。[GB/T13811--2003中815-02-08]3.3
熔融织构生长法melt-texturedgrowthprocess在高温下部分熔化后定向群固,以制备出取向好的氧化物超导体的工艺。_GB/T13811—2003中815-05-22
磁浮力magnetic levitation force在确定温度和确定间隙下快状超导休与磁体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力,单位为牛顿(N)。根据超导体和磁体间相互作用的历程和状态,磁浮力可以悬排斥力或吸引力。取一定条件(磁场和冷却力式)和可测量到的最小距离(0.1mm)下的择序力为样品在该条件下的最人排斥力。
取一定条件(磁场和冷却方式)下测得的吸引力的最人值为样品在该条件下的最大吸引力。3.5
磁浮力密度magnetic levitatian farcedensity作用在超导体端面的单位面积上的磁浮力,单位为牛顿每平方厘米(N/cm\)。1
GB/T21115—2007
标准不确定度standarduncertainty以标准差表示的测量不确定度。(JJF1059-1999中2.12)4要求
磁浮力应作为块状氧化物超导体和水久磁体之间相对距离的函数来测量(参见A.1)。本方法的目标相对标准不确定度规定为同一样品在各个实验室间进行比对测三的变异系数COV(coefficientofvarialion)应等于或小于1o%,Cov的计算为同一样品在不同实验室的比对测量中,磁浮力测量值的标准偏差除以平均值。由于氧化物超导体在潮湿的环境中易发生损坏,比对测试应在个月内完成,比对测试期间,样品应保存在干燥环境中利具有本征能性的陶瓷材料,测试过程中超导体不应受到任何损伤。块状氧化物超导体是一
本测试方法使用的冷却剂为液
卡做样品温度应保持在77.3K~77.8K在应用本标准的测试过和
氮,对于液氮的使用需遵手专
操作规范
5装置
5.1磁体
在本标准规定的测试方法中,店使用具有确定磁待性(最大磁能积BH、利磁日和矫顽力B.和
确定尺寸(直径和高度)的圆柱状永慈体,推荐使用铁硼(NdFeB)永盛体(参见A.29
磁体和超导体
“个小±3%的范制内,酸体自身的直径高度比Dm/hrM应在1+10%的范围内(参见的直径比DrM/Ds
测试过程中应在磁体处于室温(25℃±5℃)下,由液氮引起的避体温度下降不超过4C,磁感应强度变化不超过见A.3)。
5.2改变距离
以一定速率改多和超导样品之间的距离。移动速率应在0.3 mm/ ~2 0m/s范围内(参见附录A.4)。
5.3低温容器
其容和应能保证在测量过程中超寻样品始终浸波在液氮中。低温容器应是非菌性的
5.4磁浮力测量
使用力传感器测量碳应对传感器进行有效的热绝缘,使传感靠工作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40℃~60℃)。
5.5距离测量
超导样品与磁体间的相对距高用位移传感器测量,每次测量前应进行零距离校准。推荐磁体和被测超导体有轻微接触(力传感器有大约10N输出信号)时定为零距离(参见A.5)。5.6温度测量
温度传感器应固定在样品支撑台上,监视测量过程中样品的温度变化(参见A,6),6样品加工和样品支撑台
6.1样品加工
块状超导样品的上下端面应当平整和平行。6.2样品支撑台
样品支撑台应使用非磁性金属材料制作,确保在测量过程中不发生移动和形变。6.3样品固定
要保证样品测试端面与磁体端面平行,两端面的夹角小于0.5(根据被测样品直径计算相应的平2
行度)。
GB/T 211152007
被测样品可用非磁性材料卡具和/或低温下可固化的胶固定在样品支撑台上,避免样品在测量过程中产生位移或转动。应保持样品与磁体之间的同轴性,轴间偏离小于样品直径的3.5%(参见A.7)。测试步骤
7.1测量零场冷却(简称零场冷)条件下磁浮力随距离的变化7.1.1用卡具和/或低温下可固化的胶固定样品,并保持样品测试端面与磁体端面平行。7.1.2在远离磁体的情况下(例如对直径80mm的样品,相对距高应大于40mm,此时磁体与超导体间的相互作用可忽略)用液氮冷知样品。应将样品浸没在液氮中待液氮面平静2min后进行测量,7.1.3检测液氮浴的温度,应满足本标准第章中对温度的要求。
7.1.4以恒定速率改变
与磁体间的距离。测量排床力时距离从大到小变化,测虽回滞曲线时,距品
看享从小变大。
离从大变小至某个确定数
样距离的同时,使用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分别测量样品与磁体间的相互作7.1.5在改变磁体
用力和相对距高。
7.1.6测试过程
7.2测量带场冷切
7.2.1按照7.
7. 2.2调整样
2min后进行测
应保证样品始终浸没在液氮
中·并监测样品温度变化
管称场冷)条件下磁浮力随距离的变化质定样品。
磁体的相对位置,便
7.2.3按照步#1.8操作。
7.2.4 以恒定迪高改变样品与
二者间距达到设定距离后,用液冷却样品,待液氛面平静可蓝体间的距离。测量吸引力时,距离从小到大变化,测量回带曲线时,距离从人变小至束个确定数值后再从小变7.2.5按照步骤7.1.5和7.1.
6换作
7.3测量零场片下排斥力随时间的变化7.3.1按照步验
1.7.1.2和7.18操作
却,并检润温度
对样品进行固定、冷去
7.3.2以恒定速
7.3.3按照步骤
7.4浏量场冷条件
按照步骤7.1
到小改受样品与谥休同的距离至某个确定数值后,则量排斥力随时间的变化。和7.1.6操作
力随时间的变化
和7.1.3操作,对样品进行固定冷却并检测温度。7.4.2以恒定速率从小可火
还样品与磁体间的距离至某个确定数值后,测量吸引力随时问的变化。6操作
7.4.3按照步骤7.1.5和
注,对于同一样品的重复测量,必须保证样品格体升摄至其临界转变温度以上,将冻结在超导体内的磁通完全排除后进行。
8不确定度
8.1力的测量
所用力传感器在进行磁浮力测量时产生的标准不确定度应小于0.1N,8.2距离的测量
所用位移传感器在进行距离测量时产生的标准不确定度应小于0.1mm。8.3磁感应强度的测量
所用磁强计在进行磁感应强度测量时产生的标准不确定度应小于0.01T。8.4温度的测量
所用测温系统在进行温度测量时产生的标准不确定度应小于0.1K。GB/T 21115—2007
测试报告
9.1样品参数
a)生产厂家;
b)样品名称;
c)样品编号;
d)样品形状和尺寸。
9.2磁体参数
磁体标识;
磁体形状和尺寸;
磁体安装在测试装置上时,其表面中心的磁感应强度。9.3测试条件
样品玲却紊件;
被测样品与体之间的起始测量距离:被测样品与磁体相对距离的改变速率;测量过程中样品的温度。
磁浮力测试结果
磁浮力与距离的测量数据及曲线:最大排斥力或确定距离下的排斥力;最大排斥力密度或确定距离下的排斥力密度;最大吸引力(需注明场冷距离);最大吸引力密度(需注明场冷距离):磁浮力与时间的测量数据及曲线;测试日期。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与磁浮力测试有关的信息
CB/T 211152007
本附录分别以直径25 mm,30 mm 和40 mm的圆柱状超导样品为例给出与磁浮力测试有关的附加信息:
A,1磁浮力随距离变化的典型曲线图A.1是在零场冷条件下测得的排斥力(取为正值)曲线。排斥力随超导样品与磁体间距的减小单调上升,在间距趋于零时达到最大值(本标准规定在间距为0.1 Im 时为最大值)。图A.2是在样品与磁体间距为5mm的场冷条件下测得的吸引力(取为负值)曲线。吸引力随间距的增大而增加;达到最大值后逐渐减小。2000
要场降样品:直径40 mum,厚度17 mm磁体:直径40 mm,系度4D mm
表面磁感应强度D. S5 T
ef /mm
排斥力与距离的关系
样品:直径40 mm,序度17 mm
磁体:直径0m,厚度40mm
表面磁感应强度0.55T
图 A,2吸引力与距离的关系
图A,3是在零场条件下测得的磁浮力的回滞曲线。减小间距时的磁浮力为排斥力,增加间距时的磁浮力为排斥力与吸引力的合力。2
零厨冷样品t点签4nm,厚度mm
继体:直径40mm,厚度40mm
表面磁感应氧度0. 55 T,
图A.3磁浮力的回带曲线
A,2磁浮力与磁体参数的关系
图A.4是样品最大排斥力与磁体端面磁感应强度的关系曲线(其中圆点为实验数据,实线是二次曲线拟合的结果)。由图可觅,最大排斥力随磁体端面磁感应强度的增加大致成平方关系增大。因此,正给出超导材料避浮力测量结果的同时,成给出测试用磁体的表面磁感应强度。使用真有相同磁感应强度的磁体测量的结果才有可比性。当所用磁体的磁感应强度小同时,应将测量钻果换算到相同磁感应强度所对应的数值再进行比较。5
GB/T21115—2007
F-3.8#+21082
样量:真径25mm,
原庞14mm
碰体,点径25 mm
厚度25 mm
图A4最大排斥力与磁体表面磁感应强度的关系给定材质的磁体,其表面磁感应强度与磁体的径高比有关。当磁体的径高比Dpm/hFm在1土10%的范围内时,测得最人排斥和吸引力相对于D/M--1时的变化分别不超过一1,5%和土2.7%。使用直径不同的一组磁体(径高比均为1),测量了同-个超导样品。当磁体与样品直径比Drm/Dsc在1十3%的范围内时,谢得最大排序力和吸引力相对于Dm/Dsc=1时的变化分别不超过士2.5%和±4. 7%。
A.3测试过程中磁体的温度变化
根据图A.5所示NdFeB材料磁化强度的测最结果,在案温下,温度T降低10K,磁化强度M约增加0.8%在磁浮力测试过程中,测得磁体温度下降了3.1。磁体温度改变对磁浮力测量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
伴品N
择昂尺寸:2mm×2mm
测试设备:PPMS-9
图A5NdFeR磁体的磁化强度M随温度了的变化A。4排斥力与磁体移动速率的关系移动速率在0.3mm/s~2.0 mm/s范围内变化时,测得最大排斥力和吸力的变化均小于2.7%。A.5零距离校准方法
为保证测量结果的重复性,推荐使用下述零距离校准方法。在室温条件下移动永久体或超导样品,当两者之间有轻微接触(力传感器显示大约10N输出信号)时:令位移传感器的输出为零A.6測试过程中样品的温度变化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在磁浮力测量过程中,测得样品的温庭变化小于0.3K。A.7样品与磁体轴线偏离对排斥力的影响测得样品的最大排斥力和吸引力随样品和磁体轴线偏离程度的增加近似线性下降。当轴间偏离程6
GB/T 21115-—2007
度小于样品直径的 3.5%时,对最大排斥力和吸引力的影响分别小于4.0%和3.5%。A. 8 排斥力随时间的衰减
在 5 mm离下停留 1 h 测量的排斥力与时间的关系见图 A,6,排斥力随时间呈对数衰减(图中圆点为实验数据,实线为对数拟合的结果)。1.2
样品Yco(直径a0mm,卓度18mm)磁然NdFeB(0.55T.3umm,厚度30mm)0.8
橱既6
蕴度TE
图A.6排斥力随时间的衰减
A.9循环比对实验结果
本标推工作组于2005年7月至8月组织了-次有 4个单位参加的避浮力测最的串联循环比对实验,个圆柱状aCuO样品依欢传逆给每个参期比对测试的实验室,所有样品均要求罚童排序力,基 3个样品要求测量吸引力。规定每个样品测量4次,测试用磁体(NdFeB)也和样品一起传递:这次比对测试,共获得排斥力数据10 组,每组 17个,吸引力数据 3 组,每组 17个。其中排斥力测量数据巾两组数据由丁样品损伤导致性能下降幅瑕较大,被视为无效。根据有效的11组187个数据的汇总,得到表示每组测试数据再现性的变异系数COV中大的为4. 6%。由于这次比对测试没有将对测试数据影响较大的磁体的变化因素包含在内,2005 年12 月,由同-单位的 4 名测试者又进行了两欢小范围的比对测试。其中一次改变磁休尺,获得 1组 13 个数据,COV为4. 9%。另--次使用尺寸在本标推规定范围内的体,获得 3组 30个数据,COV 中最大的为1.5%.
根据几次循坏比对实验的结果并考虑到本附录中其他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按照本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磁浮力测量,其测量值可以达到10%的目标相对标准不确定度的要求。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