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农业行业标准(NY) >>
- NY/T 5059-2001 无公害食品对虾养殖技术规范

【农业行业标准(NY)】 无公害食品对虾养殖技术规范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03 09:25:46
- NY/T5059-2001
- 现行
标准号:
NY/T 5059-2001
标准名称:
无公害食品对虾养殖技术规范
标准类别:
农业行业标准(NY)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1-09-03 -
实施日期:
2001-10-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58.25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对虾苗种培育、养成和病害防治技术。本标准适用于我国主要的养殖对虾。 NY/T 5059-2001 无公害食品对虾养殖技术规范 NY/T5059-2001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 5059—2001
无公害食品
2001-09-03发布
对虾养殖技术规范
2001-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NY/T5059—2001
本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前言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山东省渔业技术推广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于东祥、陈四清、王清印、杨丛海、李健、麻次松、王春生、李鲁晶。66
1范围
无公害食品对虾养殖技术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对虾苗种培育、养成和病害防治技术。本标准适用于我国主要的养殖对虾。2规范性引用文件
NY/T5059—2001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1607渔业水质标推
GB/T15101.2中国对虾养殖苗种
SC2002中国对虾配合饲料
NY5052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5072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3苗种培育
3.1培育用水
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要求,培育水质应符合NY5052的要求。用水应经沉淀、过滤等处理后使用。
3.2培育池
以水泥池为宜,面积10m2~50m2,排灌、控温、增氧、控光设施齐备。春末夏初季节,还可在养虾池中采用网箱培育。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3.3培育密度
仔虾培育密度以(10~20)×104尾/m2为宜。3.4·培育管理
3.4. 1水质
视水质情况更换池水,使溶解氧保持在5mg/L以上,保持冲气增氧,及时吸除残饵、污物。3.4.2投饲
所用饲料应符合NY5072的要求。饲料大小适口,以微颗粒配合饲料为宜,配合饲料日投喂率为5%~15%,生物饵料日投喂率为30%~70%,每日投喂4次~8次。3.4.3病害防治
对培养用水进行过滤、消毒处理,药物使用应符合NY5071要求。3.5苗种出池
水泥池培育采取虹吸排水,然后开启排水孔排水,集苗出池。中国对虾苗种应符合GB/T15101.2的要求,其他对虾参照GB/T15101.2执行。苗种出池进行检疫,应是无特异性病原(SPF)的健康虾苗。67
NY/T 5059—2001
4养成
4.1选址
无污染的泥质或砂质“荒滩”“盐碱地”及适于养殖的沿海地区均可。4.2水环境
海水水源应符合GB11607的要求,养成水质应符合NY5052的要求。养殖取水区潮流应通畅。4.3设施
4.3.1养成池
滩涂大面积养虾池,长方形,面积1.0ha7.0ha,池底平整,向排水口略倾斜,比降0.2%左右,做到池底积水可排干。养成池底不漏水,必要时加防渗漏材料。养成池相对两端设进、排水设施。高密度精养方式的养殖池分为泥砂质池塘和水泥池,面积0.1ha~1.0ha,方形或圆形,池水深1.5m~2.5m,池中央设排污孔。
4.3.2养成池配套设施
4.3.2.1防浪主堤
在潮间带建虾池,需修建防浪主堤。主堤应有较强的抗风浪能力,一般情况下堤高应在当地历年最高潮位1m以上,堤顶宽度应在6m以上,迎海面坡度宜为1:3~5,内坡度宜为12~3。4.3.2.2蕾水池
蕃水池应能完全排干,水容量为总养成水体的三分之一以上。4.3.2.3废水处理池
采用循环用水方式,养成池的水排出后,应先进人处理池,经过净化处理后,再进人蓄水池。不采用循环用水,养成后的废水,也应经处理池后,方可排放。4.3.2.4进、排水渠道
在集中的对虾养成区,需要建设进、排水渠道,协调各养成场、养成池的进、排水,进水口与排水口尽量远离。排水渠的宽度应大于进水渠,排水渠底一定要低于各相应虾池排水闸底30cm以上。4.3.2.5增氧设备
对高密度精养和蓄水养殖的养虾方式.应配备增氧设备,土池可用增氧机,水泥池可用冲气泵和鼓风机。
4.3.2.6设量防蟹屏障
在滩涂蟹类比较多的地区,应在养成池堤围置30cm~40cm高而光滑的塑料膜或薄板防蟹隔离墙。
5苗种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5.1清污整池
收虾之后,应将养成池及蓄水池、沟渠等积水排净,封闸晒池,维修堤坝、闸门,并清除池底的污物杂物,特别要清除杂藻。沉积物较厚的地方,应翻耕曦晒或反复冲洗,促进有机物分解排出。不得直接将池中污泥搅起,直接冲人海中。
5.2消毒除害
清污整池之后,应清除对虾的敌害生物、致病生物及携带病原的中间宿主。常用生石灰进行清池除害,将池水排至30cm~40cm后,全池泼洒生石灰,用量为1000kg/ha左右。:5.3纳水繁殖基础饵料
清污整池消毒结束1d~2d后,可开始纳水,培养基础生物饵料。5.4肥料使用
肥料使用应避循下列原则:
NY/T5059--2001
a)应平衡施肥,提倡使用优质有机肥。施用肥料结构中,有机肥所占比例不得低于50%。b)应控制肥料使用总量,水中硝酸盐含量在40mg/以下。c)不得使用未经国家或省级农业部门登记的化学或生物肥料,有机肥应经过充分发酵方可使用。6放苗
6.1放苗环境
放苗时,水深为60cm~80cm,池水透明度达40cm左右。大风、暴天不宜放苗。6.2苗种规格
南美白对虾苗0.7cm以上,中国对虾苗1cm以上,斑节对虾苗1.3cm~1.5cm以上。6.3放苗密度
滩涂大面积养虾池,放苗密度以(6一10)×10*尾/ha为宜,高密度精养方式的养殖池,放苗密度以(25~50)×10尾/ha为宜。
6.4水溢
,放养中国对虾苗水温应达14℃以主,养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苗水应在22℃以上。6.5盐度
池水盐度应在1~32。虾苗培养泄、中间培育池和辨成池水度差应小于5,池水盐度差大于5时,可通过驯化虾菌使之适应盐度的变化,通常24h内遂渐过渡的盐度差小于10。7养成管理
7.1水环境控制
7.1.1进水水质管理
放苗前,向养成池注人清洁或经消毒清野处理的养成用水,在放苗后,辫成用水要经过蓄水池沉淀、静化处理。
7.1.2水量及水交换
养成前期,每日添加水3cm~5cm,直到水位达1m以上,保持水位。养成中后期,根据水质情况,如透明度过低(低于20cm),或透明度较大(大于80cm),有害的单细脑藻过量繁雍时,酌情换水,采取缓慢换水的方式,调节水质。
7.2饲料管理
7.2.1饲料品质
配合饲料质量和安全卫生应符合SC2002和NY5072的规定。7.2.2饲料投暖量
常规配合饲料日投喂率为3%5%,鲜杂鱼日投曦率为7%10%。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对虾尾数、平均体重、体长及日摄食率,计算出每日理论投饲量,再根据摄食情况、天气状况,确定当日投量。投饲后,继续观察对虾摄食情况,对投词量进行调整。7.2.3配合饲料的投嘎方法
放苗后的初期,通常日投暇4次,以后随着对虾增长,投饲料量加大,调整每日投次数,下午以后的投喂量约占全天投喂量的60%左右。养成初期,对虾活动范圖小,应全泄均匀投曦。随着对虾的生长,可选择对虾经常聚集处投腰。
7.3测定
每日测量水、溶解氧,PH值、透明度、池水盐度等水质要素。经常检测池内浮游生物种类及数量变化,有条件者可检测氨氮等其他水质要素的变化。每5d~10d测量一次对虾生长情况。可测量对虾体长,也可测量体量,每次测量尾数应大于50尾。定期估测池内对虾尾数,室外大型养虾池,间用旋网在池内多点打网取样测定。
NY/T5059—2001
8病害防治
8.1巡池
养虾人员应每日凌晨及傍晚各巡池一次,注意清除养虾池周围的蟹类、鼠类,注意发现病虾及死虾,检查病因、死因,及时捞出病虾、死虾进行处理。观察对虾活动及分布,观察对虾摄食及饲料利用情况。8.2切断病原
不得纳人其他死虾池及发病虾池排出的水,不得投喂带有病原的饵料。8.3病原生物检测
定期对虾池中的病原生物进行检测。8.4药物使用
药物使用应符合NY5071的要求,掌握以下原则:a)使用的渔药应“三证”(渔药登记证、渔药生产批准证、执行标准号)齐全。b)应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药物,建议使用生态制剂。不得使用含有有机磷等剧毒农药清池消毒。9养成收获
采取排水收虾的方法,也可使用定置的陷网或专用的电网捕捞。7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NY/T 5059—2001
无公害食品
2001-09-03发布
对虾养殖技术规范
2001-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NY/T5059—2001
本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前言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山东省渔业技术推广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于东祥、陈四清、王清印、杨丛海、李健、麻次松、王春生、李鲁晶。66
1范围
无公害食品对虾养殖技术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对虾苗种培育、养成和病害防治技术。本标准适用于我国主要的养殖对虾。2规范性引用文件
NY/T5059—2001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1607渔业水质标推
GB/T15101.2中国对虾养殖苗种
SC2002中国对虾配合饲料
NY5052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5072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3苗种培育
3.1培育用水
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要求,培育水质应符合NY5052的要求。用水应经沉淀、过滤等处理后使用。
3.2培育池
以水泥池为宜,面积10m2~50m2,排灌、控温、增氧、控光设施齐备。春末夏初季节,还可在养虾池中采用网箱培育。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3.3培育密度
仔虾培育密度以(10~20)×104尾/m2为宜。3.4·培育管理
3.4. 1水质
视水质情况更换池水,使溶解氧保持在5mg/L以上,保持冲气增氧,及时吸除残饵、污物。3.4.2投饲
所用饲料应符合NY5072的要求。饲料大小适口,以微颗粒配合饲料为宜,配合饲料日投喂率为5%~15%,生物饵料日投喂率为30%~70%,每日投喂4次~8次。3.4.3病害防治
对培养用水进行过滤、消毒处理,药物使用应符合NY5071要求。3.5苗种出池
水泥池培育采取虹吸排水,然后开启排水孔排水,集苗出池。中国对虾苗种应符合GB/T15101.2的要求,其他对虾参照GB/T15101.2执行。苗种出池进行检疫,应是无特异性病原(SPF)的健康虾苗。67
NY/T 5059—2001
4养成
4.1选址
无污染的泥质或砂质“荒滩”“盐碱地”及适于养殖的沿海地区均可。4.2水环境
海水水源应符合GB11607的要求,养成水质应符合NY5052的要求。养殖取水区潮流应通畅。4.3设施
4.3.1养成池
滩涂大面积养虾池,长方形,面积1.0ha7.0ha,池底平整,向排水口略倾斜,比降0.2%左右,做到池底积水可排干。养成池底不漏水,必要时加防渗漏材料。养成池相对两端设进、排水设施。高密度精养方式的养殖池分为泥砂质池塘和水泥池,面积0.1ha~1.0ha,方形或圆形,池水深1.5m~2.5m,池中央设排污孔。
4.3.2养成池配套设施
4.3.2.1防浪主堤
在潮间带建虾池,需修建防浪主堤。主堤应有较强的抗风浪能力,一般情况下堤高应在当地历年最高潮位1m以上,堤顶宽度应在6m以上,迎海面坡度宜为1:3~5,内坡度宜为12~3。4.3.2.2蕾水池
蕃水池应能完全排干,水容量为总养成水体的三分之一以上。4.3.2.3废水处理池
采用循环用水方式,养成池的水排出后,应先进人处理池,经过净化处理后,再进人蓄水池。不采用循环用水,养成后的废水,也应经处理池后,方可排放。4.3.2.4进、排水渠道
在集中的对虾养成区,需要建设进、排水渠道,协调各养成场、养成池的进、排水,进水口与排水口尽量远离。排水渠的宽度应大于进水渠,排水渠底一定要低于各相应虾池排水闸底30cm以上。4.3.2.5增氧设备
对高密度精养和蓄水养殖的养虾方式.应配备增氧设备,土池可用增氧机,水泥池可用冲气泵和鼓风机。
4.3.2.6设量防蟹屏障
在滩涂蟹类比较多的地区,应在养成池堤围置30cm~40cm高而光滑的塑料膜或薄板防蟹隔离墙。
5苗种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5.1清污整池
收虾之后,应将养成池及蓄水池、沟渠等积水排净,封闸晒池,维修堤坝、闸门,并清除池底的污物杂物,特别要清除杂藻。沉积物较厚的地方,应翻耕曦晒或反复冲洗,促进有机物分解排出。不得直接将池中污泥搅起,直接冲人海中。
5.2消毒除害
清污整池之后,应清除对虾的敌害生物、致病生物及携带病原的中间宿主。常用生石灰进行清池除害,将池水排至30cm~40cm后,全池泼洒生石灰,用量为1000kg/ha左右。:5.3纳水繁殖基础饵料
清污整池消毒结束1d~2d后,可开始纳水,培养基础生物饵料。5.4肥料使用
肥料使用应避循下列原则:
NY/T5059--2001
a)应平衡施肥,提倡使用优质有机肥。施用肥料结构中,有机肥所占比例不得低于50%。b)应控制肥料使用总量,水中硝酸盐含量在40mg/以下。c)不得使用未经国家或省级农业部门登记的化学或生物肥料,有机肥应经过充分发酵方可使用。6放苗
6.1放苗环境
放苗时,水深为60cm~80cm,池水透明度达40cm左右。大风、暴天不宜放苗。6.2苗种规格
南美白对虾苗0.7cm以上,中国对虾苗1cm以上,斑节对虾苗1.3cm~1.5cm以上。6.3放苗密度
滩涂大面积养虾池,放苗密度以(6一10)×10*尾/ha为宜,高密度精养方式的养殖池,放苗密度以(25~50)×10尾/ha为宜。
6.4水溢
,放养中国对虾苗水温应达14℃以主,养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苗水应在22℃以上。6.5盐度
池水盐度应在1~32。虾苗培养泄、中间培育池和辨成池水度差应小于5,池水盐度差大于5时,可通过驯化虾菌使之适应盐度的变化,通常24h内遂渐过渡的盐度差小于10。7养成管理
7.1水环境控制
7.1.1进水水质管理
放苗前,向养成池注人清洁或经消毒清野处理的养成用水,在放苗后,辫成用水要经过蓄水池沉淀、静化处理。
7.1.2水量及水交换
养成前期,每日添加水3cm~5cm,直到水位达1m以上,保持水位。养成中后期,根据水质情况,如透明度过低(低于20cm),或透明度较大(大于80cm),有害的单细脑藻过量繁雍时,酌情换水,采取缓慢换水的方式,调节水质。
7.2饲料管理
7.2.1饲料品质
配合饲料质量和安全卫生应符合SC2002和NY5072的规定。7.2.2饲料投暖量
常规配合饲料日投喂率为3%5%,鲜杂鱼日投曦率为7%10%。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对虾尾数、平均体重、体长及日摄食率,计算出每日理论投饲量,再根据摄食情况、天气状况,确定当日投量。投饲后,继续观察对虾摄食情况,对投词量进行调整。7.2.3配合饲料的投嘎方法
放苗后的初期,通常日投暇4次,以后随着对虾增长,投饲料量加大,调整每日投次数,下午以后的投喂量约占全天投喂量的60%左右。养成初期,对虾活动范圖小,应全泄均匀投曦。随着对虾的生长,可选择对虾经常聚集处投腰。
7.3测定
每日测量水、溶解氧,PH值、透明度、池水盐度等水质要素。经常检测池内浮游生物种类及数量变化,有条件者可检测氨氮等其他水质要素的变化。每5d~10d测量一次对虾生长情况。可测量对虾体长,也可测量体量,每次测量尾数应大于50尾。定期估测池内对虾尾数,室外大型养虾池,间用旋网在池内多点打网取样测定。
NY/T5059—2001
8病害防治
8.1巡池
养虾人员应每日凌晨及傍晚各巡池一次,注意清除养虾池周围的蟹类、鼠类,注意发现病虾及死虾,检查病因、死因,及时捞出病虾、死虾进行处理。观察对虾活动及分布,观察对虾摄食及饲料利用情况。8.2切断病原
不得纳人其他死虾池及发病虾池排出的水,不得投喂带有病原的饵料。8.3病原生物检测
定期对虾池中的病原生物进行检测。8.4药物使用
药物使用应符合NY5071的要求,掌握以下原则:a)使用的渔药应“三证”(渔药登记证、渔药生产批准证、执行标准号)齐全。b)应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药物,建议使用生态制剂。不得使用含有有机磷等剧毒农药清池消毒。9养成收获
采取排水收虾的方法,也可使用定置的陷网或专用的电网捕捞。7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农业行业标准(NY)标准计划
- NY/T1119-2012 耕地质量监测技术规程
- NY/T3033-2016 农产品等级规格 蓝莓
- NY/T1421-2007 饲料级双乙酸钠
- NY/T3095-2017 加工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试验准则
- NY/T3049-2016 奶牛全混合日粮生产技术规程
- NY/T3051-2016 生乳安全指标监测前样品处理规范
- NY/T1056-2006 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
- NY/T3500-2019 农业信息基础共享元数据
- NY/T424-2000 绿色食品 鲜桃
- NY/T1652-2008 蔬菜、水果中克螨特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 NY/T840-2012 绿色食品 虾
- NY/T1961-2010 粮食作物名词术语
- NY/T2524-2013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双胞蘑菇
- NY/T616-2002 小麦吸浆虫测报调查规范
- NY/T417-2000 饲料用低硫苷菜籽饼(粕)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