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水利水电工程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03 21:20:40
  • HJ/T88-2003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HJ/T 88-2003

  • 标准名称: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水利水电工程

  • 标准类别:

    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3-03-28
  • 实施日期:

    2003-04-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5.39 MB

标准分类号

  • 中标分类号:

    工程建设>>水利、水电工程>>P59水电工程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页数:

    37页
  • 标准价格:

    24.0 元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HJ/T 88-200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水利水电工程 HJ/T88-2003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T88-200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水利水电工程
Code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2003-03-28发布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2003-07-01实施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发布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利水电工程》自
的公告
环发[2003]17号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防治环境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加强环境管理,现批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利水电工程》为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并由我局与求利部联合发布
标准名称、综号如下: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水利水电工程(HJ/T88—2003)该标准为推荐性标准,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白2003年4月1日起实施。特此公告。
2003年1月21日www.bzxz.net
HJ/T88—2003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3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
环境影响识别
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
.对策措施·
了环境监测与管理
8环境保护投资估算与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9公众参与
10评价结论
.......
附录A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编制内容和要求附录B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提纳..附录C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格式和要求附录D地表水水质影响预测方法
附录E生态影响评价方法
........
HI/T88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日环境保护理条例》和坏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别》,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确定烷制规范的目的、延用范围却标准.确定工程分折对象、环境遇查窄。确定工程环境影响识别,预测评价、对策措施等技术内容。本标准是在对511302
8行修改的基础上制定的,修改包活以下儿个方面:对结构进行调整,
按水利水电工程类型藓定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增前对策指就、环境监测与管理、环境保护投资估算与环意影响经济损益分析、公众参与的技术内容。
增加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评价,流域环境影前分析内存。本标准内国家坏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本标准国家坏境保护总局解释。1总则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水利水电工程
HI/T882003
1.1为规范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确定评价标准、原则、内容和方法,统一技术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1.2本规范适用于水利行业的防洪、水电、灌溉、供水等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其侣行业同类工程和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可参照执行。1.3工程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环境影响报告表,应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布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硅定。
1.4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程序: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应研究有关法规和工程设计文件,进行初步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篇选重点评价项目,确定评价工作等级,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大纲。进一步进行工程分析,调食,评价工程影响地区坏境现状,预测、评价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提出对策措施,估算环境保护投资,给出评价结论,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综制程序可适当简化。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工程概况、工程分析、环境现状调查、环境影响识别、环境1.5
影响预测和评价、环境保护对策措施、环境监测与管理、投资估算、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环境风险分析、公众参与和评价结论等。1.6环境影响评价可分为:水文、泥沙、局地气候、水环境、环境地质、土壤环境、陆生生物、水生生物、生态完整性与敏感生态环境问题、大气环境、声环境、固体废物、人群健康、景观和文物移、社会经济等环境要素及因子的评价。1.7工程建设对流域造成较大影响时,成分析工程对流域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1.B单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可分为三级。评价1.作等级应根据工程特性和影响地区环境特征按H/T2.1~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IU/T2.4-19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
境》、HI/T19-199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等规定进行判定。1.9环境保护目标应包括环境保护敏感目标与保护区域应达到的环境质量标准或功能婴求。1.10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除应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2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2.1工程概况
2.1.1工程概况应包括下列内容:a:域(河段)规划;
b,工程地理位置:
C.工程任务、规模与运行方式:d,工程总布置与主要建筑物:
e,工程施工布置及进度;
f.淹没、占地与移民安置规划;名,工程投资估算。
HJ/T88-2003
2.1.2流域(河段)规划,应包括本工程所在流域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开发利用与保护管理状况:说明工程在流载规划中的地位和作用,给出标明工程所在位置的流域(河段)规划示意图。
2.1.3工程地理位置,应包括1程所在流域(河段)位置、行政区划位置(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市),县(市)等)、交通位置、经纬度位置等。2.1.4工程任务和规模,应包括工程的防洪、发电、航运、灌溉、供水、水产、旅谢等任务、说明工程规模、下程运行方式
2.1.5工程总布置及主要建筑物。应包括工程及主要建筑物级别、工程布置和主要建筑物型式、规模及工程特性指标,给出工程平面布置图。2.1.6、工程施工布置及进度,应包括施工条件、天然建筑材料、施工导流、截流、主体工程施工、施工交通及施工总体布置、施工总进度与工期,给出前工总布置示意图。2.1.7没与占地,应包括淹没处理范围、淹没和占地面积、土地利用现状、人口及组成,工矿企业、城缤和专业项目设施等,移民安置规刘,应简述移民安置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现状,移民安置方式、去向地点以及恢复和发展生产、安排生活措施等。2.2工程分析
2.2.1工程分析应符合以下要求:a,确定工程施工和运行过程对环境的作用因索与影响源。影响方式与获围,污染物源强和排放量、生态影响程度:
b.主要采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文件的数据和资料,以及类比工程的资料:2.2.2工程分析应对下列作用因索与影响源,影响方式与范围,污挚物源强、排放量与生态影响程度进行分析,确定环境保护目标与工程关系:a.施工:施工场地布置、料场、渣场、交通运输、机械设备运行、施工营地及人员活动等。b.淹没、占地:澄没、占地范围,土地利用方式改变,生物量变化等。.移民安置:移民安置方式、专业项目设施改建、城镇与工矿企业辽建等d.工程运行:水资源分布改变,水文、泥钞情势变化、建筑物阻隔等。2.2.3工程分析可分为施工期和运行期两个时段。2.2.4工程分析重点应为影响强度大、范围广、历时长或涉及敏感区的作用因素和影响源。2.3方案比选与环境风险分析
2.3.1工程设计进行工程位置、工程规模、工程施工及工程运行不同方案比选,应对不同方案进行环境影响对比分析,从环境角度提出推荐方案。2.3.2在工程施工和运行过程中,中于自然和人为原因可能产生的重大环境事故,应分析环境风险性质和影响范围,提出风险防范管理措施。3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
3.1调查要求
3.1.1环境现状调查,应根据工程待性和影响地区的环境特点,结合各单项环境影有评价的工作等级,确定调查工作的范围和内容,3.1.2环境现状调查,应收集现有资料,进行现场调查和测试。3.1.3对重点环境要素应进行全面、详细的调查。对水环境、环境空气、声环境质量现状应有定量的数据并进行分析和评价;生态影响应根据评价工作等级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和评价。3.2调查方法
3.2.1收集资料:应收集现有的各种有关数据、分析报告及图件。3.2.2现场调查:现有资料不能满足评价要求,应到实地对环境要素进行调查和测试。2
3.2.3避感遥测:大范围的环境现状调查可采用感,遥测等方法。3.3调查范围
HJ/T88—2003
3.3.1环境现状调查范围应为工程影响区域,包括施工区、淹没区、移民安置区、水源区,输水沿线区、受水区、工程上下游河段、湖泊、地、河山区等。3.3.2各环境要素及因子的调查范围应根据影响区域的环境特点,结合评价工作等级确定3.4资料收集与调查内容
3.4.1地形地貌与地质调查应包括:工程影响区地形特征、地貌类型;地层、岩性、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地质构造、地霆烈度、岩体稳定、渗漏情况、矿产资源等。3.4.2气候与气象的调查应包括:工程影响区气温、降水量、蒸发量、湿度、日照,风速、风向、雾日、无霜期和主要灾害性天气特征等。3.4.3水文、泥钞调查应包括:工程影响区水资源分布、利用和保护,工程所在河段集水面积、水位,流量、径流量,含沙量、输沙量等,3.4.4水环境的调套应包括:工程所在河段水功能区划、水环境功能区划、水质、水温,主要水水源地,主要污染源,废水排放量及污染物类别,施川农药、化肥的种类及数量:地下水水质状况及污染源。
3.4.5大气环境调查应包括:危害环境空气质虽的主要污染物及其来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3.4.6声环境调查应包括:工程影响区噪声源种类、噪声皱水平和声环境敏感目标。声环境敏感目标的调查应确定敏感目标位置与噪声源的距离3.4.7土壤调查应包括:工程影响区土填类型、理化性质与结构、分布及环境质量现状,土壤潜育化、沼泽化、盐碱化及相关的地下水水位变化状况。3.4.8水土流失调查应包括水土流失现状、成因及类型等。3.4.9陆生生物与生态现状调查应包括:工程影响区植物区系、植被类型及分布:野生动物区系种类及分布;珍稀动植物种类、种群规模、生态习性、种群结构、生境条件及分布、保护级别与保护状况等;受工程影响的自然保护区的类型、级别、范用与功能分区及主要保护对象状况;进行生态完整性评价时,应调查自然系统生产能力和稳定状况,3.4.10水生生物与生态现状调查应包括:工程影响水域浮游动植物、底栖生物、水生高等植物的种类、数量、分布:鱼类区系组成、种类、产卵场;珍稀水生生物种类、种群规模、生态习性、种群结构、生境条件与分布、保护级别与状况等:受工程影响的自然保护区的类型、级别、范围与功能分区及主要保护对象状况
3.4.11社会经济现状调查应包括:人口,民族,国内生产总值,工、农、林、牧、副、渔业情况,人均收人,土地利用现状及生态保护用地情况等。3.4.12人群健康调查应包括:医疗卫生条件,白然疫激性疾病、虫媒传染病、介水传染病、地方病3.4.13景观与文物调查应包括: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疗养区、温泉等,具有纪念意义和历史价值的建筑物、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瘤、石刻等文物的保护级别、位置及保护现状。3.4.14根据当地特殊情况和工程的特殊性,可愉定相关的其它调查内容。3.5环境现状评价
3.5.1应根据有关标准对水环境、环境空气、声环境的质量现状进行评价,分析主要环境问题。3.5.2生态现状评价应包括生态完整性评价、自然资源状况与敏感生态环境问题评价3.5.3生态现状评价可应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4环境影响识别
4.1影响识别内容
ILJ/T8B—2003
4.1.1环境影响识别应全面列出可能受工程影响的环境要素及环境因子,识别工程对各环境要素及因了的影响性质和程度
4.1.2影响性质可分为有利能响与不利影响,首接影响与问接影响、哲时影响与累积影,局部影响与区喊影响、可逆影响与不可道影响等,4.1.3影前程度可分为影响大、影响中等、影响小、无影有等,4.1.4成根据受影响的性质、程度筛选出重点评价环境要素及因了和一般评价环境要及因子。4.2影响识别方法
4.2.1环境影响认别可采用专家评判法、矩阵法和其它定性分折方法。4.2.2专家评判法,应由专业技术经验卡富的专家采取评判、记分等方法进行识别4.2.3矩弃法成按行、列排出需进行识别与筛选的环境要款及因了。T程对坏境的作用因素,影响薄,识别影响性质和翟度,
5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
5.1一般要求
5.1.1预测评价原则:
a.客观性原则。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应客观、公正,科学地预测和评价1.突出革点原划,重点环境要皮内了进行详细、全向的预测和评价e.实用性点则。预测方法应有计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5.1.2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范压:成根据工程影响范围和环境要素特性确定5.1.3环境响评价制图应根据评价工作等级确定。图件内寄和比例心应符合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和环境管理要求,
5.1.4环境要素及内了必须根据有美环境标准、坏境保扩目标迹行评价。对于尚无坏境标准的环境要索改固子,可用有无工程的变化对比、环境背景值、阅值进行评价:5.2水文、泥沙
5.2.1工程对区域水资源时空分配有明显收变时,成根据工程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评价对环境的影响
5.2.2工程建设因拦落、引水、调水等收变河游、潮泊水体大然性状,成预测水文,泥沙情势变化评价对环境的影响
5.2.3水库工程应预测评价库区、圳下游及剂口水位、流量、流速和泥沙冲淤变化及对环境的影响5.2.4溉,供水工理应预测评价水源区、输水沿线区、调凿水域和受水区水文、泥沙情势变化技对环境的影响。多沙河流洪水工程成预测评价泥沙淤积的环境影前。5.2.5河道整治工程成预测评价工程兴建后河道流速、流向和泥沙冲欲变化对环境的影响。5.3局地气候
5.3.1同地气候影响应预测气温、湿度、风、降水、雾等变化。5.3.2T程对局地气候有较大影响,应评价对农业生态、航运和生活环境的影响。5.4水环境
5.4.1水库工程应预测对库区及坝下游水休磷释扩散能力、水质、水体富肯养化和问口成水人侵的影响。
5.4.2梯级开发工硅底预测对下一级工程水质的影响5.4.3供水工程应预测对引水口、输水沿线、河架交叉处、调蓄水体水质的影响:5.4.4灌溉工程应预测对激区地下水水质的影响,灌区可门水对受纳水体水质的影响5.4.5移民安置应预测生产和生活度污水童、主要污染辆及对术重的影响,5.4.61程施1.应预测生产和生活废污水量、主要污染物及对水质的影响。4
5.4.7河潮整治、清淤T程应预测底泥清益、处对水质的影响HJ/T882003
5.4.8水温影响应预测水水温结构。水温的垂向分布和下泄水湿及对衣作物。鱼类等的影响。5.5环境地质
5.5.1大型水库应分析诱发地震的类型、地衰烈度。5.5.2库岸和边坡稳定影响成预测消坡、崩虑等及对环境的影响5.5.3水库渗漏、浸没影响应分析周圖地质构避、地貌、地下水查、渗漏通道,预测渗清、没没程度及对环境的影响
5.5.4灌溉、供术工程抽取地下水,应分析对地下水位、地向沉举的影响。5.6上壤环境、十地资源
5.6.1十要坏境影响应预测T程对土境改良、上衰潜育化、沼泽化、次牛盐碱化、上地沙化等的影响5.6.2下程设、占地、移民安些应须测对土地究源及利用的影响,5.6.3河道整治、清淤下程成预测底滤堆放或利用对农用的影响5.7牛态
5.7.1生态完整性影响成分析预测工程对区域白然系统生物生产能力和稳定状况的影响5.7.2陆牛植物影响应预测对森林,卓原等植被类型、分布及演替趋势,珍稀漱危和特有植物、古树名术种类及分布等的影响:
5.7.3陆生动物影响应预测对陆生动物、珍危和特有动物种类&分布与栖点地的影响5.7.4水生生物影响应留测对浮游植物、浮整动物、底栖生物、高等水生植物、重要经济鱼类及共它水生动物,珍稀濑危、特有水生生物种类及分布与硒息地的影响。5.7.5地影响应预测对河游,潮滨,沿洋、海涂等生态环竞以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5.7.6自然保护区影响应预测对保护刘象、保护范围及保护区的结构与功能的影响:5.7.7水土流失影响应预测工程施T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齐渣、报坏水土保持设施和造成水十流失的类型、分布、流失总量及危害5.8大气环境、声环境、周体废物5.B.1大气环境影响应预测旋工产牛的粉牛、扬牛知机械与车辆燃油、牛活燃煤产生的污染物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
5.B.2声环境影响成预测施工机械运行、砂石料加工、燥破、机动车辆等产牛的噪声虫度。时间及对敏感目标的影响
5.B.3固体废物影响应预测殖工产生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生产废料查对环境的影响5.9人群健康
5.9.1应预测工样建设引起的白然疫源性疾病、介水传染病、虫媒传染病、地方病等疾病流行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5.9.2应预测传染病,地方病对移民和当地居民健康的影响。5.9.3应预测传染病、地方病对施工人员健康的影响5.10最观与文物
5.10.1景观影响成预测对风景名胜文、白然保护区、纤养区、温泉等的影响:5.10.2文物影响应预测刘具有页史价值的建筑物、追址、纪念物、占文化造址、古蓄葬、古建筑石窟,石刻等的影响。
5.11移民
5.11.1应预测移民环境容量和移民生产条件、4活质量及环境状况,并从生态保护角度分析移民环境容量的合理性
5.11.2移民安置对上地资激、陆生生物、水十薪失、人群健康等影响预测,应符合本规范5.6.2、5.7.2、5.7.3、5.7.7、5.9.1的规定HJ/T88-—2003
5.11.3水库滤没涉及城镇、集镇、工矿企业和基侧设施,应预测迁建对环境的影响。5.11.4水库淹没涉及交通道路、通讯线路等专业项目设施,应预测复、改建对环境的影响。5.12社会、经济
5.12.1社会、经济影响应综合分析工程对流域、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和影响,5.12.2防洪工程应分析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洪灾带来的污染扩散、生态破坏、疾病流行等
5.12.3水电工程应分析提供清清能源、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5.12.4灌溉工程应分析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牛产力的作用。5.12.5供水工程应分析增加城市工业、生活用水,对提高工业生产水平、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作用和影响。
5.13预测方法
5.13.1一般要求
a.应根据工程特性、环境状况,选用通用、或熟并能符合预测要求的方法。b,可用量度值预测的环境要索及内子,应根据国家、地方环境保护法规、标准、采取定量的方法;对难以用量度值预测的环境要素及因了可采取定性或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法。C.预测方法可采用类比分析法、数学模型法。物理模型法、景观生态学方法、生态机理分析法,图解法、图形叠置法、专业判断法等。5.13.2数学模型法,应说明计算条件、公式、参数、数据、模型的修正和验证。数学模型法适用于能定量预测的水质、水温、大气环境、环境赚声、局地气候等环境要素及因子。5.13.3物理模型法,可根据相似原理,建立与原型相似模型进行试验,预测有关环境要素及因子的影响。适用于无法采用数学模型预测,或对数学模型结果进行验证。5.13.4类比分析法可根据已建工程的环境影响,定性或定量地类比分析拟建工程环境影响。选用类比工程应具有相似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相似的工程规模、特性和运行方式。类比分析法可预测局地气候、陆生生物、水生生物、人群健康等,5.13.5景观生态学方法、生态机理法可适用十陆生生物、水生生物、生态完整性评价。5.13.6采用图形登置法可将地质、地貌、上囊、动物、植物、景观、文物等环境特征图与工程布置图叠置,预测影响的范围和程度。5.13.7专业判新法可顾测不易定呈的文物、景观、人群健康影响。6对策撒施
6.1原则与要求
6.1.1应针对工程造成不利影的对象、范围,时段、程度,根据环境保护目标要求,提出预防、减免、恢复、补偿、管理、科研、监测等对策措施6.1.2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应进行经济技术论证,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便于实施、保护和改善环境效果好的错施
6.1.3对策措施应包括:保护的对象、目标,措施的内容、设施的规模及工艺、实施部位和时间实施的保证措施、预期效果的分析等,在此基础上估算(概算)环境保护投资,并编制环境保护措施布置图。
6.2分项对策措施
6.2.1水环境保护措施
a,应根据水功能区划、水环境功能区划、提出防止水污染,治理污染源的措施。b,工程造成水环境容量减小,并对社会经济有显著不利影响,应提出减免和补偿措施。c.下泄水温影响下游农业生产和鱼类繁殖、生长,应提出水温恢复措施。6
d.水库工程库底清理应提出水质保护要求。HJ/T88—2003
e.水质管理应包括管理机构、管理办及管理规划等。6.2.2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应对生产、生活设施和运输车辆等排放废气、粉生,扬尘提出控制要求和泽化措施;制定环境空气监测计划、管理办法。6.2.3环境噪声控制措施:施工现场建筑材料的开采、土石方开挖、施工附属企业、机械、交通运输车辆等释放的噪声应提出控制噪声要求:对生活区、办公区布局提出调整意见:对教感点采取设立南屏障。隔音减噪等措施;制定噪声监控计划。6.2.4施工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应包括施工产生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生产废料处理处置等。6.2.5生态保护错施
注,珍稀、素危植物或其它有保护价值的植物受到不利影响,应提出工程防护、移栽、引种繁殖我培,种质库保存和管理等措施。工程施工损坏植被。应提出植被恢复与绿化措施b,珍稀,潮危陆生动物和有保护价值的陆生动物的栖息地受到破坏或生境条件改变,应提出预留迁徒通道或建立新栖息地等保护及告理措施。c.珍稀、额危水生生物和有保护价值的水生牛物的种群、数量、栖息地、润游通道受到不利影响,应提出栖息地保护、过鱼设施、人工繁殖放流、设立保护区等保护与管理措施。d.工程建设造成水土流失,应采取工程、植物和管理措施,保护水土资源。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及防治措施技术的确定,应按SL204—98《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的规定执行。对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应从生态保护角度分析其合理性电.工程运行造成下游水资源特别是生态用水减少时,应提出减免和补偿措施。F.开展生态监测。针对生态保护措施中的难点提出研究项目规划。6.2.6土壤环境保护措施
a.工程引起土壤潜育化、沼泽化、盐滇化、上地沙化,应提出工程、生物和监测管理措施。b.清欲底泥对土壤造成污染,应采取工程、生物、监测与管理措施。6.2.7人样健康保护措施应包括卫生清理、疾病预防、治疗、检疫、疫情控制与管理,病媒体的杀灭及其擎生地的改造,饮用水源地的防护与监测,生活垃圾及举便的处置,医疗保健、卫生防疫机构的健全与完善等。
6.2.8文物保护应采取防护、加固、超让,迁移、复制、录相保存、发掘等措施、6.2.9景观保护应提出补偿、防护和减免措施。6.2.10工程对取水设施等造成不利影响,应提出补偿、防护措施7环境监测与管理
7.1环境监测任务
7.1.1应监测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有关环境素及因子的动态变化,制定环境监测计划。7.1.2应对工程有关突发性环境事件进行跟踪监测调查。7.2监测站点布设
7.2.1监测站、点布设应针对施工期和运行期受影响的主要环境要索及因子设置。监测站、点应具有代表性,并利用已有监测站、点7.2.2监测站基建规模和仪器设备应根据所承担的监测和臂理任务确定。7.3监测技术要求
7.3.1监测范围应与工程影响区域相适应。7.3.2监测调查位置与频率应根据监测调查效据的代表性,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特征和环境影响评价要求确定
7.3.3监测方法与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环境监测标准分析方法。7
HI/T88-2003
7.3.4对监测成果应在原始监测数据基础上进行审查、校核、综合分析后整理编印,并提交管理部门。
7.4环境管理
7.4.1环境管理应列为工槿理的组成部分,并贯穿工程施工期与运行期。7.4.2环境管理的任务应包拓:环境保护政策,法规的执行;环境管理计划的编制: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管理;提出工程设计、上程环境监理、工程招投标的环境保护内容及要求;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以及环境保护科研和技术管理等。7.4.3环境管理体制及管理机构和人员设置应根据工程管理体制与环境管理任务确定。7.4.4大型工程宜建立环境管理信息系统,8环境保护投资估算与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8.1环境保护投资估兑
8.1.1减免工程环境不利影响和满是工程功能要求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环境管理措施,环境监测及研究措施所需的投资,以及对难以恢复、保护的环境影响对象采取的替代措施或给子合理补偿的投资,应列人工程环境保护投资,8.1.2环境保护投资估算的项目应分为环境保护措施投资、环境监测措施投资、仪器设备及安装投资、环境保护临时措施投资和独立费用等。8.1.3环境保护投资估算应说明采用的费用标准和定额等的编制依据,估算环境保护总投资并提出分年度投资安排。
8.2环境影响经济摄益分析
8.2.1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内容应包括环境影响经济损失分析和环境影响经济效益分析及主要结论。
8.2.2环境影响经济损失应包拓减免不利环境影响的环境保护投资,工程造成的资源、环境损失。8.2.3环境影响经济效益应包括由于工程的有利环境影响取得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果取环境保护措施后取得的效益。
8.2.4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它采用货币量化的方法进行,不易量化的可采取定性分析方法:9公众参与
9.1工程的建设应征询和反映受影响地区的公众和有关社会阶层对工程兴建的意愿,9.2公众参与可采用直接征询、委托有关部门征询以及其它形式,9.3公众参与的范围应包括T程受益区和非受益区,以非受益区的公众参与为重点9.4公众参与应有广泛性和代表性。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应有少数民族代表参与9.5对征询的公众意见应分别就受益区和非受益区按行政区域进行汇总、统计。对公众提出的环境问题,应给予解答或提出解决方案,10评价结论
10.1评价结论应包括以下内容:a:简述工程开发任务,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的主要环境作用因素、影响源。b.简述环境现状评价结论,工程影响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c.概括总结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的结论,简述施工期和运行期对环境的主要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d.概括阐述环境保护措施及效果,说明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明确相应的环境保护投资与费用。e。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工程的可行性10.2应对下阶段环境保护设计、环境保护措施实施及管理提出建议和意见。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