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石油化工建设项目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03 21:19:42
  • HJ/T89-2003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HJ/T 89-2003

  • 标准名称: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石油化工建设项目

  • 标准类别:

    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3-01-21
  • 实施日期:

    2003-04-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1.43 M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71.010 环保、保健与安全>>13.020环境保护
  • 中标分类号:

    >>>>P7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综合>>Z00标准化、质量管理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页数:

    36页
  • 标准价格:

    24.0 元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HJ/T 89-200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石油化工建设项目 HJ/T89-2003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 T 89 — 200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石油化工建设项目
Technical guideline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Constructional project of petrochemical2003-01-06发布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03 - 04 - 01 实施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发布
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石油化工建设项》的公告
环发[2003]】2号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加强环境管理,现批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石油化工建设项目》为坏境保护行业标准,并予发布:
标名称、编号如下:
HI/T 89—2003坏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石油化T建设项目该标准为推荐性标准,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自2003年4月1口起实施。特此公告。
2003年1月6日
适用范围
引用标准
术语·
工作原则和一般规定
白然环境与社会坏境现状调查
6评价区污染源现状调查与评价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工程分析
坏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影响分析
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分析
环境风险分析…
环境管理及环境监测制度建议
环境影响经济损盏分析
公众参与
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的编制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
其他规定
附录A(标准的附录)
工程分析的附图和附表及公式
附录B(标准的附录)环境影响评价大纲格式及内容附录(标准的附录)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格式及内容附录D(标准的附录)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及环境影响报告书编排结构附录E(提示的附录)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及环境影响报告书封面格式HJ/T 89 — 2003
HI/T98-2003
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制定本标谁。
本标准以HJ/T2.1~2.3—1993、HJ/I2.4—1995、HI/T19—199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为基础,结合石油化工建设项日的特点,对该导则进行了补充和具体化,规定了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内容。
本标准的附录 A、附录 B、附录C 和附录都是本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的附录E是提示的附录。本标推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推司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安全环保局,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中国石化洛阳石化工程公司,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本标谁自2003年4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释。iv
1适用范围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石油化工建设项目
HJ/T 89 —2003
本标准规定了石油化工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般性原则、内容和方法
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系指以石油和石油气(包括大然气和炼厂气)为原料,从事炼油、化工、化红和化肥生产以及相关的储存、运输、科研等建设项目。本标准适用于石油化工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道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2引用标准
HI/2.1—93坏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I2.2—93坏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I/T2.4—19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I/T19—199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SH3024—95不油化工企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3术语
本标准所列术语,是专为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所使用的。3.1依托单位
建设项日在原料供应、公用工程、储运或环保治理设施部分或全部依托的企业,则称该企业为依托单位。
3.2以新带老
通过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对依托单位原有的环境保护设施不符合标准要求,需要逐步完善的环境保护设施,一般称“以新带老”。3.3度水
3.3.1工业废水:生产过程中使用后排放的或产生的水,这种水无进一步利用的价值,但不包括未受污染或受轻微污染以及水温稍有升高的即石油化工行业称之为假定净水、清净下水或净下水的水。
3.3.2厂区生活废水:生产企业中各生产装置、车间、单元、设施内人员活动过程中排出的废水,3.4燃烧废气
在加热物料和发生蒸汽的过程中,煤、油、气等燃料燃烧时排放的废气,如加热炉、锅炉等排放的废气。
3.5工艺废气
在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并排入大气的废气。3.6单位排放量
单位品或加工单位原料的污染物排放。3.7工况
HJ/T 89 2003
装置或设施生产运行的状态。
3.7.1正常工况:装置或设施按设计工艺参数进行生产的状态。3.7.2不正常工况:装置或设施开工,停工,检修或工艺参数不稳定时的生产状态。3.7.3事故:指违反操作规程和有关规定或由于设备和管道的损坏,使正常生产秩序被破坏,造成环境污染的状态,
4工作原则和一般规定
4.1工作原则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坚持政策性,针对性、科学性和公正性的原则,在工程分析中必须贯彻清洁生产、达标排放、“以新带老”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方针。4.2—般规定
4.2.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分类
执行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根据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所制定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中有关石油化工部分。4.2.2坏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按 HI/T 2.1-2.4 和 HI/T 19 的规定进行,由环评总负贵单位组织实施
总负责单位在环评工作二个阶段中,均应对总体及务专题的工作内容、方案和进度有明确的指导思想、统一安排所要求达到的目标,对本单位和协作单位的工作成果进行认真的审查、反馈和汇总。,总负贵单位应对环评结果全面负;协作单位应对其所承担的专题内容及结果负责。4.2.3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的阶段划分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一般分为建设过程和生产运行两个阶段。新建项目、新征土地,扩大厂区的改、扩建项月、长输管线、码头等建设项目应分析上述两个阶段的环境影响,在原厂区内进行的建设项目·-般只分析生产运行阶段的环境影响,如需作建设期的影响,在大纲阶段确定,管线、码头项目如有要求,也可进行退役阶段的环境影响分析。4.2.4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中报告书的专题设置和报告表、登记表的专项设置和内容4.2.4.1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承大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皆书,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详细评价。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专题设置按表1,并应按下列规定,选择设置环境影响评价专题。
表1环境影响评价专题的设置要求序号
专题名称
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现状调查
评价区污染激现状调查与评价
环境通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海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声坏境质景现状调查与评价
生态环境(动植物、土壤和作物等)现状调查人群健康及地方病现状调查
专题设置要求
工程分析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专题名称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海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土壤环境影响分析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影响分析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污染物排放总盘控制分析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制度建议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环境风险分析
公众参与
注:×一般均应设置:
**建设项目内容和建设地址环境特征按4.2.4.1.1~4.2.4.1.9款规定选择设暨4.2.4.1.1建设项自外排峻水排入海域,应设置海域环境影响评价专题HJ/T 89 — 2003
专题设置要求
4.2.4.1.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可能影响到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地下水)、、三级保护区,应设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专题。4.2.4.1.3评价范围如涉及渔业水域,应在水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水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专题中增加有关渔业的分析内容。4.2.4.1.4厂界噪声达标、且评价区又无特殊环境保护目标的建设项目(包括厂界内建设项日),可不设置声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专题。4.2.4.1.5大中型中外合资建设项目,应设十壤环境影响分析专题。4.2.4.1.6新建固体废物填埋场,应设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专题4.2.4.1.7新建大型企业,应设置人群健康现状及地方病调查专题。长输管线、海洋油气集输、大型油码头和油库以及生产工艺中具有剧毒和强恶臭性物质4.2.4.1.8
(如光气,丙烯睛、甲胺、硫化氢等)的建设项月应设置环境风险评价专题。4.2.4.1.9大中型建设项H,应设置公众参与专题。4.2.4.2建设项月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并符合《建设项日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中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建设项目界定原则的,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4.2.5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4.2.5.1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应符合HI/T2.1~2.4和HJ/T19的规定。4.2.5.2在进行单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时,污染物排放量应以建设项目所产生的污染物量为基准。
4.2.6污染因子的筛选
污染因子(即主要污染物),应按照建设项目所排放的污染物对环境构成的影响程度来筛选,并3
HI/T 892003
在污染源调查与评价,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总量控制分析等专题中确定为各环境要素的污染因子:
4.2.7评价范围的确定
根据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结合建设项目和建设地址的环境特征,按照IJ/12,1~2.4和HI/T19的规定,确定坏境要素的评价范围。4.2.8评价标准的确定
4.2.8.1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应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要求执行相应环境要素的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或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4.2.8.2污染物排放标准应执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或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当地方污染物排标准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时优先执行地方排放标准。4.2.8.3对国家及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规定标准值的特征污染物的评价标准,可参照有关标准,但须经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扩行政主管部门确认。4.2.8.4采用的评价标准应得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书面确认。4.2.9控制污染与环境保护I标
4.2.9.1控制污染的目标
说明清洁生产、污染物浓度控制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4.2.9.2环境保护的且标
说明坏境要索的敏感点位或水域区段的环境特征(结合图表说明与建设项目拟建地址的相对位置和距离)及各有关环境要素应达到(或符合)的坏境质量要求。4.2.10已有资料的利用
4.2.10.1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应尽量利用已有资料=4.2.10.2对引用的资料,必须进行准确性、时效性和实用性的审核,并说明资料的名称、来源编制单位和编制时间(包括调查时间)。4.2.10.3由于引用资料而产生的-切后果,应由评价单位负责。5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现状调查
调查的原则、方法及调查内容执行HI/T2.1--2.4和HI/I19的规定(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删)。
6评价区污染源现状调查与评价
6,1污染源现状调查的原则和方法6.1.1污染源现状调查的原则和方法执行HI/T2.1-2.4和HI/19相关条款的规定:6.1.2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特点,结合单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筛选出应调查的污染源及有关参数。
6.2污染源现状调查内容
6.2.1工业、交通、农业的污染源现状调查中,一股以工业污染源为主,包括现有、在建和已批准待建的项口。
6.2.2各企业污染源按各环境要素列表,表中成包括企业名称、与建设项目的方位关系、距离(应附平面图),污染物排放量、有毒有害物质成分、排放方式和规律及排效去向等。6.2.3各企业环境保护防治措施及达标排放情况,6.3污染源评价内容
6.3.1根据污染源现状调查结果,按等标污染负荷比对主要排污企业及污染物进行排序。6.3.2分析评述各企业环境保护措施,达标放、削减污染物排放量的可能性。4
7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7.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7.1.1 监测布点
HJ/T 89 2003
布点一般有扇形布点、网络布点,或以功能区为主兼顾均布性原则等方法。应具有代表性和科学性,执行HJ/T2.1-2.4和HJ/T19相关条款的规定。7.1.2大气蓝测布点图
应标明指北向、比例尺、风玫瑰图、监测点位和敏感点位置,并列表说明其与建设项目拟建地址的距离。
7.1.3污染因子的筛选
选择建设项目等标排放量卫,较大的污染因子和特征因子,如苯、甲苯、二甲苯、乙烯、丙烯晴、苯乙烯、氨和恶臭物质等。7.1.4对一、二、三级评价项目的调查方法,执行HI/T2.1~2.4和HI/I19相关条款的规定。7.1.5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一般按下列内容进行分析。7.1.5.1大气污染物的时空分布。7.1.5.2大气污染物浓度与气象条件的关系。7.1.5.3对各评价因子用单项质量指数评价其污染水平。7.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7.2.1调查范围可按评价等级在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审查阶段确定。7.2.2调查时间、水文调查、水文测量、污染源分类、水质调查、各类水域布设水质取样断面及取样点的原则与方法,均执行HJ/T2.1~2.4和HJI/T19相关条款的规定,7.2.3地表水监测断面设置
应标明指北向、比例尺、水流方向、各监测断面,及为保护目标设置的控制断面与排放口的相对距离,可根据水坏境敏感程度决定水系图的范围。7.2.4污染因子的筛选
从HLT2.1--2.4和HI/I 19相差条款给出的石油开发.等炼制、无机原料、化肥、橡胶,塑料及化纤、有机化工建设项目水质参数中筛选。7.2.5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执行HI/T2.12.4和 HJ/T 19相关条款的规定。7.3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分析7.3.1调查范围与取样
7.3.1.1调查范围按建设项目具体情况及评价区地貌、地质结构,水文地质条件及评价工作等因素考虑,在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审查阶段最终确定。7.3.1.2取样布点可暂选择点状、线状、面状,沿地下水流方向布点,一般可选择现有民井取样,不另钻孔。
7.3.2污染因子的筛选
以常规因子为主,增加建设项目特征污染因子。7.3.3调查地下水水质状况
7.3.4已被污染的地下水,应对废水渗漏的可能途径、污染物的种类进行分析。7.3.5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
执行GB/T14848—93《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中6的规定,7.4海域(海湾)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7.4.1调香范围
HJ/T 89 -- 2003
划分方法,一般以岸边排放口为圆心、5~20km为半径,取其半圆面积作为海域调查范围。具体调查范围按建设项[废水排放量人小、排放口的位置和排放方式、海域的类别和评价工作等级来确定。
7.4.2布点原则和方法及数目bZxz.net
执行HI/T2.1~2.4和HJ/T19相关条款的规定7.4.3污染因子选择
按本标准中7.2.4执行。
7.4.4海域水坏境质量现状评价
7.4.4.1根据调查资料评述污染水平。7.4.4.2说明废水排放口的数量、位贸和排放方式的合理性,7.5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分析
执行 HL/T 2. 1 ~-2.4 和 HI/T 19 相关条款的规定。7.6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分析执行 HI/I 2.1 -2.4 和 HI/T 19 相关条款的规定。7.7人群健康现状调查
执行 HJ/T 2.1~2,4和HI/T 19 相关条款的规定。8工程分析
8.1工程分析应遵循政策性、准确性和科学性。8.1.1政策性:根据建设项目的工程内穿进行工程分析,并充分体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国家、地方及行业的有关政策、法规和规定。8.1.2准确性:建设项目技术文件中记载的资料、数据等应通过复核校对,能满足工程分析需要和精度要求时方时引用。
8.1.3科学性:凡可定量描述的内容,如污染物排放量等,应通过类比分析,给出定量结果8.2工程分析的内容和工作重点
工程分析包括工程概况、污染影响因素分析、清洁生产分析和环境保护措施四项基本内容,必要时可增加址选择、总图布置和建议等部分,并给出工程分析小结。两个阶段的分析重点:
8.2.1建设期
对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场尘、弃石、弃士、植被破坏以及河流、航道、港池清淤等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和恢复措施8.2.2生产运行期
生产运行期一般分析正常排放量和不正常排放量两种情况。8.2.2.1正常排放量是指按操作规程和设计牛产参数负荷运行时污染物的排放方式和排放量:8.2.2.2不正常排放量是指生产运行期的开车、停车、检修、亦故泄露等情况下,污染物的排放量:
8.2.2.3噪声源分布情况。
8.3工程分析的工作内客和方法
8.3.1建设项口的工程概况
8.3.1.1工程简介
包括工程名称、建设性质、建设地点、建设规模、项目组成(表)、产品方案、年运行时数、占地面积、职T人数、建设投资等,并应附区域位置图和总平面布置图。建设项目组成中应同时考相关装置、储运工程、公用工程、辅助设施等内。6
8.3.1.2上艺路线与原料
HJ/T 89 - 2003
根据原料和产品方案,用方块流程图表示并说明总流程方案,如有几个方案比较时,应对各方案的特点进行分析说明,但对推荐方案应进行详细论述,8.3.1.3物料、产品、能源及资源消耗包括主要物料的物化性质、数量、地、储运方式及其它说明。能源及资源消耗包括水源、水量、水质、用电负荷及其来源、蒸汽用量及米源、全厂燃料种类,物化性质、消耗量(作燃料平衡图)、辅助原材料的种类、性质、用途及消耗量等。8.3.1.4主要经济指标
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年销售收人、投资利税率、投资回收期、内部收益率等。8.3.2污染影响因素分析
8.3.2.1已建、在建上程部分
调查已建、在建装置(单元)的种类、数量、规模和运行状况等特点。核实各工艺装置(单元)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的排放量、排放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等。并分析论述各种环保设施的运行状况和处理效果及其可行性、实用性和经济合理性8.3.2.2新建改建、扩建部分
对各装置(单元)污染源的分析应以装置(单元)或产生污染的辅助设施为单位,以工艺过程为基础,绘制各装置(单元)的污染源分布流程图(见附图A-1)。在流程图上,应按污染物种类冠以不同符号,并按排放点依次编号,标明排放部位。同时列出齐装置(单元)废气、废水、固体废物排放表,开标明各污染物排放量及排改落度等,表中污染物排放点的编号应与污染源分布流程图中的编号一致,以使图、表一一对应。排放表的格式见附表A-1,同时应对各种污染源进行分析说明各排放点所产生的污染物的成分、浓度、数量与工艺过程所加工的原料、辅助物料、催化剂组分和工艺参数等的关系.
对废气排放源,应按点源、面源、无组织排放源进行分析。说明源强、排放方式、排放源特征参数等;
对废水排放源应说明种类、数量、成分、浓度、排放方式与去向等;对同体废物排放源,应说明数量、有害成分、处理(置)方法、排放去向等:对噪声污染源应表明其源强及分布。各种污染物排放量均应提出正常排放量和不正常排放量。8.3.2.3污染源分类及分析
分别对全厂的度气、度水、固体废物和噪声源进行分析。全厂污染源的分析包括已建、在建、新建装置(单元)的废气排放最、排放方式、去向、成分、浓度及排放特征等参数。评价其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的非放标准,分别以汇总表的形式列出(见附表A-2)。
对炼油厂应以方块图表示硫在加工过程中的流向状况,并作出全厂硫平衡图、全厂硫平衡表(见表A-3)。
全厂度水污染源的分析应论述全厂废水系统划分的原则(清污分流、污污分流)和特点,绘制废水水质水量平衡图表。
全厂固体废物污染源分析应说明固体废物的种类、毒性类别、数量及合理利用情况和效果,并论述再资源化的可能性。
噪声污染源的分析应列表说明大于85B(A)的设备名称、数量、源强声学特点及分布情况。8.3.2.4环境保护措施
对建设项目拟采用的环境保护措施按废气环境保护措施、废水(预)处理措施、固体废物处理(置)措施、噪声环境保护措施等,从工艺方案、设备、构筑物、处理效果以及投资、技术经济指标7
HJ/T89—2003
等方面予以论述。对新、改、护建工程需依托原有环境保护设施时应以原环境保护设施的运行达标情况为基础,以新、改、扩建工程所排各类污染物(特别是新增的污染因子)的量、质等方面论述原环境保护设施对接纳新增污染物后达标排放的可行性做详细分析和明确的结论。8.3.2.5污染物排放量的核算
统计污染物排放量时,可按以下两种情况进行统计:新建项月:
(1)工程污染物核定排放量;
2)按治理猎施实施后能够实现的污染物削藏量:(3)上述两项之差的污染物量即为最终排人外环境的量,改、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1)改扩建和技术改造前现有的污染物实际排放量:(2)改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按计划实施后的污染物排放量;(3)环境保护措施实施后能够实现的污染物削减量。以上三项之代数和,即为建设项目最终排人外环境的污染物量。建设项目污染物排微量汇总表见附表A-4。
8.3.3清洁生产分析内容
从减少污染物排放,节约资源、能源为日的,从以下儿个方面对清洁生产进行分析:8.3.3.1用类比分析的方法,与国内(外)同行业的已建、在建装置在经济规模、工艺路线、装置选摔、机械设备、原料和燃料、产品结构、能耗物耗、污染物排放量和环境保护洽理设施以及清洁生产对社会环境保护效益等方面,进行全过程论证。8.3.3.2水利用情况的分析,可从以下主要量化指标说明,其计算方法详见附公式A-1~A-4。重复利用水量和重复利用率;
废水回用水量和废水回用率;
单位(t)产品(原料)废水排放;单位(t)产品(原料)新鲜水用量。8.3.3.3对改扩建工程的已建部分清污分流的合理性,已颂布的清洁生产实用技术的采用情况进行分析。
8.3.4:翁排水方案合理性的分析8.3.4.1遵照“节约用水、一水多用”的原则,对设计中采用的给排水方案(包括新鲜水、循环水、重复利用水等)的合理性进行分析。8.3.4.2按照“清污分流、分级控制”的原则,对设计中采用的排水管道系统的合理性、可行性进行分析。
8.3.4.3在对给排水方案合理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废水利用的可能性、存在问题和应采取的措施进行分析。给出度水可用项目一览表。8.3.5厂址及总图布置方案分析
8.3.5.1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城市的发展规划,分析厂区与周围保护且标之间是否符合卫生防护距离的规定。
8.3.5.2根据气象、水文等白然状况,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厂区内各装置、单元之间平面布置、总图运输布置的合理性和存在问题,从而对厂址及总图布置方案提出分析意见。8.3.6工程分析小结
主要对以下间题进行小结:
8.3.6.1项目在拟选地址建设的合理性。8.3.6.2总图布置中的问题及建议。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