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电子行业标准(SJ) >>
- SJ 20123-1992 无线双工移动通信系统 基本参数

【电子行业标准(SJ)】 无线双工移动通信系统 基本参数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05 07:03:14
- SJ20123-1992
- 现行
标准号:
SJ 20123-1992
标准名称:
无线双工移动通信系统 基本参数
标准类别:
电子行业标准(SJ)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92-11-19 -
实施日期:
1993-05-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375.74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无线双工移动通信系统独立使用或进入其他通信网(干线节点网、市话网)时,系统内部通信规约和系统基本参数,入干线节点网、市话网以及系统与单工电台人网接口之间的互连基本参数。本标准适用于军用无线双工移动通信系统及设备的设计和制造。 SJ 20123-1992 无线双工移动通信系统 基本参数 SJ20123-1992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军用标准FL5965
SJ2012392
无线双工移动通信系统
基本参数
Duplex mobile radio system
Basicparameters
1992-11-19发布
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
1993-05-01实施
1范围
1.1主题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军用标准无线双工移动通信系统
基本参数
Duplexmobileradio system
Basic parameters
SJ20123-92
本标准规定了无线双工移动通信系统独立使用或进入其他通信网(干线节点网、市话网)时,系统内部通信规约和系统基本参数,入干线节点网、市话网以及系统与单工电台人网接口之间的互连基本参数。
1.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军用无线双工移动通信系统及设备的设计和制造。2引用文件
GB6107
GJB1142.2
GJB1142.3
GJB1142.4
GJB1142.5
3定义
本章无条文。
4一般要求
使用串行二进制数据交换的数据终端设备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之间的接口
电话自动交换网用户信号方式
电话自动交换网铃流和信号音
野战综合通信系统基本参数系统一般特性野战综合通信系统基本参数中继群野战综合通信系统基本参数回路群野战综合通信系统基本参数
4.1系统通信覆盖区域
单路有线入口
对于单信道无线链路,为得到合适的话音清晰度,一条16kbit/s链路上端对端的误码率要求小于1×10-,在任何1min内应以95%的概率满足上述要求,以中心台为中心,在中等起伏地形,系统通信半径不小于15km。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1992-11-19发布1993-05-01实施
4.2传输速率
4.2.1单路传输速率:16kbit/s。SJ20123—92
4.2.2中继群速率,128kbit/s,256kbit/s,512kbit/s。4.3共用无线信道数的选取
系统中心台提供给用户的共用无信道数可选用:6、12或18个。共用无线信道数应参考以下参数而确定。
a.摘机因子;
b.阻塞概率;
c.需要服务的用户数量。
4.4同步方式
4.4.1系统内部同步方式
系统内部同步方式采用主从同步(即移动用户台同步于中心台基准时钟)。4.4.2系统之间同步方式
系统之间同步方式采用准同步或主从同步。4.4.3系统与干线节点网同步方式系统与干线节点网的同步方式采用主从同步(即系统同步于干线节点交换机基准时钟)或准同步方式。
4.4.4系统与单工电台人口设备之间同步方式单工电台通过单工电台人口设备入网时,应采用数字接口和主从同步方式(即单工电台同步于系统基准时钟)。
5详细要求
5.1信令方式
5.1.1系统内信令方式
5.1.1.1系统内无线信令传输,采用具有差错控制能力的无线数字信号,在比特误码率为5×10-2时,经纠错保护和解调后,误码率应小于1×10-5。5.1.1.2单路无线信令速率为16kbit/s。5.1.1.3无线信令方式,采用共路或随路信令方式。5.1.1.4无线信令编码格式:
5.1.1.4.1系统管理信令
a.信令内容
系统管理信令即下行信令,由中心台向移动用户台方向传输,系统管理信令含空闲标志信令和寻呼标志信令,信令格式如图1所示,信令编码表见附录A(补充件)—2—
信令内容说明:
SJ20123—92
闲信道
中心台
信道号
邻台1
信道号
图1系统管理信令格式
邻台2
信道号
邻台3
信道号
信道状态一一分为无寻呼状态,只剩下一个空闲信道状态,通播会议信令状态,注册登记信令,过网切换信令,密钥管理传送信令。回程信道一一移动台回程信道号即移动台发射机发射频率与中心台接收机接收频率相对应,给出信道号。
被呼地址一一符合GJB1142.2第9章电话号码要求,采用七位地址码。下一空闲信道由中心台统一管理分配所有空闲信道以减少移动用户台摘机时碰撞概率。
中心台信道号一指中心台发射机发射工作频率,给出信道号。邻台1信道号、邻台2信道号、邻台3信道号一指邻近中心台发射机的工作频率,给出信道号。
信息组A一-信息组A含信道状态(4bit)、回程信道(12bit)、被呼用户地址(28bit)。信息组B一一信息组B含备用(8bit)、下空闲信道(4bit)、中心台1发射机号(8bit)、邻台1(8bit)、邻台2(8bit)、邻台3(8bit)。注:当共用信道数为18个时,下一空闲信道(除4bit外)可用备用码。b传输编码格式
传输编码格式见图2。
比特同步
112bit
编码格式说明:
顿同步码
A重传7次
图2传输编码格式
B重传7次
比特同步一比特同步应由基带信号中提取时钟信息电路来完成,采用主从同步方式,均同步于中心台基准时钟上。码型为10101010顿同步码一一顿同步码码型为01110100100101110001001110111111,共32bit,从左到右逐位发送,传送2次。
信息组A,B一信息组A、B,分别进行BCH(56,44)编码后,变为AB信号,分别重传七次,采用7中取4大数判决法。
BCH(56,44)为BCH(63,51)的缩短码。3
空闲标志
电挂机
通保密话
通话使能证实
通话使能
有用户也
呼叫特性证实
保密特性
第七位地址码
发数码!
第二位地址码
第一位地址码
发数码
优先等级
发优先等级
横式第二位
横式第一位
主叫用户第七位数
主叫用户第三位数
发数字
主叫用户第二位数
发送B位数字
主叫用户第一位数
主叫用户识别
提机占用
空闲标志信令
空闲标志
空闲标志
S.J2012392
通话使能证实
通话使能
接通呼叫特性证实
呼叫特性证实
保密特性
筷式第二位
模式认可
模式第一位
自动应答
寻呼标志信令
被地信
BCH(63,51)生成多项式为:
SJ20123—92
G(X)=X2+X10+X+X+X+X+1
5.1.1.4.2交换信令
交换信令是移动用户台占用空闲信道后,中心台与移动台之间的交换信令,它采用CPC码。CPC码含义见附录A(补充件)。a.
下行交换信令(即中心台向移动台传输方向)。编码格式见图3。比特同步
恢同步码
C'重传7次
图3下行交换信令编码格式
C是交换信令C,进行BCH(16,8)编码的信号,BCH(16,8)生成多项式为C(X)=X+X+X+X+X+X+1
编码信号重传七次,采用7中取4大数判决法。b。上行交换信令(即移动台向中心台传输方向)。编码格式见图4。比特同步
同步码
D重传5次wwW.bzxz.Net
图4上行交换信令编码格式
D'是上行交换信令,进行BCH(16,8)编码的信号,生成多项式同(2)式。D编码信号重传5次,采用5中取3大数判决法5.1.2系统之间的信令方式
系统之间的信令方式应符合GJB1142.3第6章信令方式要求。5.1.3系统与干线节点网的信令方式系统与干线节点网的信令方式应符合GJB1142.3第6章信令方式要求。5.1.4系统与单工电台人口设备之间的信令方式系统与单工电台人口设备之间的信令方式应符合GJB1142.5第5章信令方式要求。5.2最基本的无线信令传输交换接续过程5.2.1最基本的无线信号通信协议(2)
在每个空闲信道上中心台向移动台都发送系统管理信令即空闲标志信号(包括回程信道,下一空闲信道,被呼地址码.等),直到该信道被占用才停止发送空闲标志信号。空闲标志信令和寻呼标志信令均采用长码组,交换信令采用短码组(CPC)码。规定发送码组从左到右,依此逐比特送完。
5.2.2最基本的无线信令传输交换过程最基本的无线信令传输交换过程见图5。基本的传输交换过程如下
a.移动台A主呼接续过程
SJ20123-92
移动台A提机,自动发送提机占用码,交换机响应后请求主呼用户发送主呼用户识别码,移动台自动发送本机用户号(七位地址码):移动台发送本机用户第一位数,交换机应答送回B位数字,以示移动用户呼叫。接着本机用户发第二位数,交换机应答发数字码,本机用户发第三位数,若下一个发送码与前一个发送码字相同,则该码应由“重复码”来代替,若其后发送的码又再次相同,则应发送码字本身,交换机应答重复直到主呼用户发完第七位数。交换机送出模式码,移动台A发送模式第一位,交换机应答重复码,移动台发送模式第二位,交换机发送优先等级,移动台送出优先等级码。交换机发送数字码至移动台,移动台A产生拨号音,移动台A拔被呼7位地址码直至主叫发完第七位地址码,交换机应答送出准备码到移动台A,此时,交换机转入寻呼过程。当主叫发完第七位地址码后,交换机查询若无此导呼用户,则交换机将忙音码送至移动台A,移动台A产生忙音,并挂机。只有交换机送出准备码至移动台A时,才转入寻呼过程。b.寻呼被呼用户接续过程
交换机发送寻呼标志信号至移动台B(被呼用户),被呼用户核对自已用户地址后,自动应答至交换机,交换机送模式码第一位,被叫用户回答模式认可,交换机送模式码第二位,被叫用户送重复码至交换机,交换机送出保密呼叫特性码(此时系统规定为加密工作状态)状况。移动台送呼叫特性证实至交换机,交换机送振铃码给被叫用户,由被叫用户产生振铃并持续30s,被叫用户提机送出摘机码同时切断振铃,交换机送保密特性至呼叫用户,同时将主呼应答呼叫特性证实至交换机。交换机将振铃码送主呼用户,主呼用户自已产生回铃音。c,主被叫用户接续过程
交换机将被叫用户应答送至主呼用户,交换机将呼叫特性证实送给被叫用户,移动台B送出通话使能到交换机,交换机给出通话使能应答被呼,此编码发100ms,同时交换机将通话使能送至移动台主呼,主呼应答通话使能证实至交换机,此时,移动台A与移动台B沟通密话。
d.释放过程
被叫用户挂机,则被叫用户释放指令到交换机,交换机发送空闲标志信号给移动台B,同时,交换机将挂机指令送移动台主呼,主呼送回释放至交换机,交换机送出空闲标志信号给移动台主呼。
主呼用户挂机过程同上。
5.3系统交换机端口要求
系统中无线数字交换机应具有无线用户端口,数字用户端口,模拟用户端口,中继群端口。5.3.1无线用户端口
提供无线用户的共同信道数为:6、12或18个。b.
应符合5.2条要求。
5.3.2中继群端口
提供2或4个中继群端口;
应符合GJB1142.3第4、5、6章要求。5.3.3模拟用户端口
直流拨号脉冲和双音多频信令应符合GJB699.5的要求;铃流和信号音应符合GJB699.6中规定,b.
5.3.4数字用户端口
SJ20123-92
a.数字用户信令采用单路有线人口信令,应符合GJB1142.5第5章要求。b.回路信令应符合GJB1142.4第4章要求;数据接口及话音终端应符合GJB1142.2第7、11章要求。c.
5.4系统内用户编号方案
编号应符合GJB1142.2第9章要求。5.5系统的保密体制
5.5.1保密级:战术级。
5.5.2密码序列周期应小于1015。5.5.3工作密钥由密钥分配中心定时自动分配,不占用有效用户信息,不影响用户呼叫接续时间。
5.5.4工作密钥分配由主密钥加密保护。主密钥每一移动用户分配、保存、使用一种。5.5.5移动用户在脱离中心台直接进行单工通信时,用辅肋密钥加密。辅肋密钥每一移动用户可分配、保存8种,由通信用户双方约定或系统统一规定、选择使用。5.5.6工作密钥、主密钥和辅助密钥的密钥量均应大于10\。5.5.7主密钥和辅助密钥均由密钥注入器注入。工作密钥、主密钥和辅助密钥的断电保存期为1a。
5.5.8密钥分配中心可分配工作密钥的移动用户数为50。5.5.9密码同步方式采用一次同步或连续同步方式。5.5.10密码同步能抗1×10-2的误码,能抗衰落和突发干扰,保证其同步可靠性大于96%。5.6用户设备
5.6.1基本的用户终端设备。
基本的用户终端设备提供话音业务,配备适配器可提供数据、传真、或报文,非话音业务。5.6.2用户设备接口
5.6.2.1话音业务接口
话音编码器采用CVSD增量调制方式,数字话音速率16kbit/s,可采用4线或2线平衡方式连接。话音编码及接口应符合GJB1142.2第10章要求。5.6.2.2非话音业务接口
数据编码速率不大于2.4kbit/s。数据接口应符合GB6107第2、4章要求。6说明事项
6.1系统的组成
无线双工移动通信系统是一个具有自动交换功能的数字保密移动通信系统。系统连接如图6所示。
6.2系统的功能
数字话机
模拟话机:
SJ20123—92
图6无线双工移动通信系统示意图线节点:2
车载中心台:3—移动用户台4—单工人网电台该系统可独立自身组网构成移动通信网,可入干线节点网、市话网或国防通信网,可作为野战综合通信系统的一个分系统,能独立应用于陆军各兵种、各基地、场站。该系统在一定地域内能够实现移动用户之间或移动用户与有线用户之间的通信。单工战斗网电台能够从该系统移动用户台人网,也能够从中心台无线交换机模拟口入网。6.3传输业务种类
AM(CVSD)数字保密话;
数据;
传真;
报文。
信令表见表A1
提机占用
主叫用户识别
发B位数字
发数字
发优先等级
无此号码
被呼忙
保密特性
呼叫特性证实
被叫用户应答
通话使能
通话使能证实
电挂机
自动应答
SJ20123-92
信令表
(补充件)
1010,0000B(AOH)
1100,0100B(C4H)
1101,0111B(D7H)
1100,1000B(C8H)
1111,1100B(FCH)
1110,0000B(EOH)
1101,0000B(DOH)
1110,1100B(ECH)
1100.1010B(CAH)
1100,1100B(CCH)
1101,1010B(DAH)
1010,0000B(90H)
1111,0100B(F4H)
1111,0110B(F6H)
1100,0000B(COH)
1000,1000B(88H)
1110,0110B(E6H)
1111,1010B(FAH)
1111,1000B(F8H)
1100,0000B(COH)
1111,1100B(FCH)
1110,1000B(E8H)
1110.0100B(E4H)
1110,0010B(E2H)
1101,1000B(D8H)
1101,0100B(D4H)
1101.0010B(D2H)
1100,1100B(CCH)
1100,1010B(CAH)
附加说明:
SJ20123—92
本标准由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科技质量局提出。本标准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归口。本标准由机械电子工业部第七研究所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传庆、陆锦华计划项目代号:B03016。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SJ2012392
无线双工移动通信系统
基本参数
Duplex mobile radio system
Basicparameters
1992-11-19发布
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
1993-05-01实施
1范围
1.1主题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军用标准无线双工移动通信系统
基本参数
Duplexmobileradio system
Basic parameters
SJ20123-92
本标准规定了无线双工移动通信系统独立使用或进入其他通信网(干线节点网、市话网)时,系统内部通信规约和系统基本参数,入干线节点网、市话网以及系统与单工电台人网接口之间的互连基本参数。
1.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军用无线双工移动通信系统及设备的设计和制造。2引用文件
GB6107
GJB1142.2
GJB1142.3
GJB1142.4
GJB1142.5
3定义
本章无条文。
4一般要求
使用串行二进制数据交换的数据终端设备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之间的接口
电话自动交换网用户信号方式
电话自动交换网铃流和信号音
野战综合通信系统基本参数系统一般特性野战综合通信系统基本参数中继群野战综合通信系统基本参数回路群野战综合通信系统基本参数
4.1系统通信覆盖区域
单路有线入口
对于单信道无线链路,为得到合适的话音清晰度,一条16kbit/s链路上端对端的误码率要求小于1×10-,在任何1min内应以95%的概率满足上述要求,以中心台为中心,在中等起伏地形,系统通信半径不小于15km。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1992-11-19发布1993-05-01实施
4.2传输速率
4.2.1单路传输速率:16kbit/s。SJ20123—92
4.2.2中继群速率,128kbit/s,256kbit/s,512kbit/s。4.3共用无线信道数的选取
系统中心台提供给用户的共用无信道数可选用:6、12或18个。共用无线信道数应参考以下参数而确定。
a.摘机因子;
b.阻塞概率;
c.需要服务的用户数量。
4.4同步方式
4.4.1系统内部同步方式
系统内部同步方式采用主从同步(即移动用户台同步于中心台基准时钟)。4.4.2系统之间同步方式
系统之间同步方式采用准同步或主从同步。4.4.3系统与干线节点网同步方式系统与干线节点网的同步方式采用主从同步(即系统同步于干线节点交换机基准时钟)或准同步方式。
4.4.4系统与单工电台人口设备之间同步方式单工电台通过单工电台人口设备入网时,应采用数字接口和主从同步方式(即单工电台同步于系统基准时钟)。
5详细要求
5.1信令方式
5.1.1系统内信令方式
5.1.1.1系统内无线信令传输,采用具有差错控制能力的无线数字信号,在比特误码率为5×10-2时,经纠错保护和解调后,误码率应小于1×10-5。5.1.1.2单路无线信令速率为16kbit/s。5.1.1.3无线信令方式,采用共路或随路信令方式。5.1.1.4无线信令编码格式:
5.1.1.4.1系统管理信令
a.信令内容
系统管理信令即下行信令,由中心台向移动用户台方向传输,系统管理信令含空闲标志信令和寻呼标志信令,信令格式如图1所示,信令编码表见附录A(补充件)—2—
信令内容说明:
SJ20123—92
闲信道
中心台
信道号
邻台1
信道号
图1系统管理信令格式
邻台2
信道号
邻台3
信道号
信道状态一一分为无寻呼状态,只剩下一个空闲信道状态,通播会议信令状态,注册登记信令,过网切换信令,密钥管理传送信令。回程信道一一移动台回程信道号即移动台发射机发射频率与中心台接收机接收频率相对应,给出信道号。
被呼地址一一符合GJB1142.2第9章电话号码要求,采用七位地址码。下一空闲信道由中心台统一管理分配所有空闲信道以减少移动用户台摘机时碰撞概率。
中心台信道号一指中心台发射机发射工作频率,给出信道号。邻台1信道号、邻台2信道号、邻台3信道号一指邻近中心台发射机的工作频率,给出信道号。
信息组A一-信息组A含信道状态(4bit)、回程信道(12bit)、被呼用户地址(28bit)。信息组B一一信息组B含备用(8bit)、下空闲信道(4bit)、中心台1发射机号(8bit)、邻台1(8bit)、邻台2(8bit)、邻台3(8bit)。注:当共用信道数为18个时,下一空闲信道(除4bit外)可用备用码。b传输编码格式
传输编码格式见图2。
比特同步
112bit
编码格式说明:
顿同步码
A重传7次
图2传输编码格式
B重传7次
比特同步一比特同步应由基带信号中提取时钟信息电路来完成,采用主从同步方式,均同步于中心台基准时钟上。码型为10101010顿同步码一一顿同步码码型为01110100100101110001001110111111,共32bit,从左到右逐位发送,传送2次。
信息组A,B一信息组A、B,分别进行BCH(56,44)编码后,变为AB信号,分别重传七次,采用7中取4大数判决法。
BCH(56,44)为BCH(63,51)的缩短码。3
空闲标志
电挂机
通保密话
通话使能证实
通话使能
有用户也
呼叫特性证实
保密特性
第七位地址码
发数码!
第二位地址码
第一位地址码
发数码
优先等级
发优先等级
横式第二位
横式第一位
主叫用户第七位数
主叫用户第三位数
发数字
主叫用户第二位数
发送B位数字
主叫用户第一位数
主叫用户识别
提机占用
空闲标志信令
空闲标志
空闲标志
S.J2012392
通话使能证实
通话使能
接通呼叫特性证实
呼叫特性证实
保密特性
筷式第二位
模式认可
模式第一位
自动应答
寻呼标志信令
被地信
BCH(63,51)生成多项式为:
SJ20123—92
G(X)=X2+X10+X+X+X+X+1
5.1.1.4.2交换信令
交换信令是移动用户台占用空闲信道后,中心台与移动台之间的交换信令,它采用CPC码。CPC码含义见附录A(补充件)。a.
下行交换信令(即中心台向移动台传输方向)。编码格式见图3。比特同步
恢同步码
C'重传7次
图3下行交换信令编码格式
C是交换信令C,进行BCH(16,8)编码的信号,BCH(16,8)生成多项式为C(X)=X+X+X+X+X+X+1
编码信号重传七次,采用7中取4大数判决法。b。上行交换信令(即移动台向中心台传输方向)。编码格式见图4。比特同步
同步码
D重传5次wwW.bzxz.Net
图4上行交换信令编码格式
D'是上行交换信令,进行BCH(16,8)编码的信号,生成多项式同(2)式。D编码信号重传5次,采用5中取3大数判决法5.1.2系统之间的信令方式
系统之间的信令方式应符合GJB1142.3第6章信令方式要求。5.1.3系统与干线节点网的信令方式系统与干线节点网的信令方式应符合GJB1142.3第6章信令方式要求。5.1.4系统与单工电台人口设备之间的信令方式系统与单工电台人口设备之间的信令方式应符合GJB1142.5第5章信令方式要求。5.2最基本的无线信令传输交换接续过程5.2.1最基本的无线信号通信协议(2)
在每个空闲信道上中心台向移动台都发送系统管理信令即空闲标志信号(包括回程信道,下一空闲信道,被呼地址码.等),直到该信道被占用才停止发送空闲标志信号。空闲标志信令和寻呼标志信令均采用长码组,交换信令采用短码组(CPC)码。规定发送码组从左到右,依此逐比特送完。
5.2.2最基本的无线信令传输交换过程最基本的无线信令传输交换过程见图5。基本的传输交换过程如下
a.移动台A主呼接续过程
SJ20123-92
移动台A提机,自动发送提机占用码,交换机响应后请求主呼用户发送主呼用户识别码,移动台自动发送本机用户号(七位地址码):移动台发送本机用户第一位数,交换机应答送回B位数字,以示移动用户呼叫。接着本机用户发第二位数,交换机应答发数字码,本机用户发第三位数,若下一个发送码与前一个发送码字相同,则该码应由“重复码”来代替,若其后发送的码又再次相同,则应发送码字本身,交换机应答重复直到主呼用户发完第七位数。交换机送出模式码,移动台A发送模式第一位,交换机应答重复码,移动台发送模式第二位,交换机发送优先等级,移动台送出优先等级码。交换机发送数字码至移动台,移动台A产生拨号音,移动台A拔被呼7位地址码直至主叫发完第七位地址码,交换机应答送出准备码到移动台A,此时,交换机转入寻呼过程。当主叫发完第七位地址码后,交换机查询若无此导呼用户,则交换机将忙音码送至移动台A,移动台A产生忙音,并挂机。只有交换机送出准备码至移动台A时,才转入寻呼过程。b.寻呼被呼用户接续过程
交换机发送寻呼标志信号至移动台B(被呼用户),被呼用户核对自已用户地址后,自动应答至交换机,交换机送模式码第一位,被叫用户回答模式认可,交换机送模式码第二位,被叫用户送重复码至交换机,交换机送出保密呼叫特性码(此时系统规定为加密工作状态)状况。移动台送呼叫特性证实至交换机,交换机送振铃码给被叫用户,由被叫用户产生振铃并持续30s,被叫用户提机送出摘机码同时切断振铃,交换机送保密特性至呼叫用户,同时将主呼应答呼叫特性证实至交换机。交换机将振铃码送主呼用户,主呼用户自已产生回铃音。c,主被叫用户接续过程
交换机将被叫用户应答送至主呼用户,交换机将呼叫特性证实送给被叫用户,移动台B送出通话使能到交换机,交换机给出通话使能应答被呼,此编码发100ms,同时交换机将通话使能送至移动台主呼,主呼应答通话使能证实至交换机,此时,移动台A与移动台B沟通密话。
d.释放过程
被叫用户挂机,则被叫用户释放指令到交换机,交换机发送空闲标志信号给移动台B,同时,交换机将挂机指令送移动台主呼,主呼送回释放至交换机,交换机送出空闲标志信号给移动台主呼。
主呼用户挂机过程同上。
5.3系统交换机端口要求
系统中无线数字交换机应具有无线用户端口,数字用户端口,模拟用户端口,中继群端口。5.3.1无线用户端口
提供无线用户的共同信道数为:6、12或18个。b.
应符合5.2条要求。
5.3.2中继群端口
提供2或4个中继群端口;
应符合GJB1142.3第4、5、6章要求。5.3.3模拟用户端口
直流拨号脉冲和双音多频信令应符合GJB699.5的要求;铃流和信号音应符合GJB699.6中规定,b.
5.3.4数字用户端口
SJ20123-92
a.数字用户信令采用单路有线人口信令,应符合GJB1142.5第5章要求。b.回路信令应符合GJB1142.4第4章要求;数据接口及话音终端应符合GJB1142.2第7、11章要求。c.
5.4系统内用户编号方案
编号应符合GJB1142.2第9章要求。5.5系统的保密体制
5.5.1保密级:战术级。
5.5.2密码序列周期应小于1015。5.5.3工作密钥由密钥分配中心定时自动分配,不占用有效用户信息,不影响用户呼叫接续时间。
5.5.4工作密钥分配由主密钥加密保护。主密钥每一移动用户分配、保存、使用一种。5.5.5移动用户在脱离中心台直接进行单工通信时,用辅肋密钥加密。辅肋密钥每一移动用户可分配、保存8种,由通信用户双方约定或系统统一规定、选择使用。5.5.6工作密钥、主密钥和辅助密钥的密钥量均应大于10\。5.5.7主密钥和辅助密钥均由密钥注入器注入。工作密钥、主密钥和辅助密钥的断电保存期为1a。
5.5.8密钥分配中心可分配工作密钥的移动用户数为50。5.5.9密码同步方式采用一次同步或连续同步方式。5.5.10密码同步能抗1×10-2的误码,能抗衰落和突发干扰,保证其同步可靠性大于96%。5.6用户设备
5.6.1基本的用户终端设备。
基本的用户终端设备提供话音业务,配备适配器可提供数据、传真、或报文,非话音业务。5.6.2用户设备接口
5.6.2.1话音业务接口
话音编码器采用CVSD增量调制方式,数字话音速率16kbit/s,可采用4线或2线平衡方式连接。话音编码及接口应符合GJB1142.2第10章要求。5.6.2.2非话音业务接口
数据编码速率不大于2.4kbit/s。数据接口应符合GB6107第2、4章要求。6说明事项
6.1系统的组成
无线双工移动通信系统是一个具有自动交换功能的数字保密移动通信系统。系统连接如图6所示。
6.2系统的功能
数字话机
模拟话机:
SJ20123—92
图6无线双工移动通信系统示意图线节点:2
车载中心台:3—移动用户台4—单工人网电台该系统可独立自身组网构成移动通信网,可入干线节点网、市话网或国防通信网,可作为野战综合通信系统的一个分系统,能独立应用于陆军各兵种、各基地、场站。该系统在一定地域内能够实现移动用户之间或移动用户与有线用户之间的通信。单工战斗网电台能够从该系统移动用户台人网,也能够从中心台无线交换机模拟口入网。6.3传输业务种类
AM(CVSD)数字保密话;
数据;
传真;
报文。
信令表见表A1
提机占用
主叫用户识别
发B位数字
发数字
发优先等级
无此号码
被呼忙
保密特性
呼叫特性证实
被叫用户应答
通话使能
通话使能证实
电挂机
自动应答
SJ20123-92
信令表
(补充件)
1010,0000B(AOH)
1100,0100B(C4H)
1101,0111B(D7H)
1100,1000B(C8H)
1111,1100B(FCH)
1110,0000B(EOH)
1101,0000B(DOH)
1110,1100B(ECH)
1100.1010B(CAH)
1100,1100B(CCH)
1101,1010B(DAH)
1010,0000B(90H)
1111,0100B(F4H)
1111,0110B(F6H)
1100,0000B(COH)
1000,1000B(88H)
1110,0110B(E6H)
1111,1010B(FAH)
1111,1000B(F8H)
1100,0000B(COH)
1111,1100B(FCH)
1110,1000B(E8H)
1110.0100B(E4H)
1110,0010B(E2H)
1101,1000B(D8H)
1101,0100B(D4H)
1101.0010B(D2H)
1100,1100B(CCH)
1100,1010B(CAH)
附加说明:
SJ20123—92
本标准由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科技质量局提出。本标准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归口。本标准由机械电子工业部第七研究所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传庆、陆锦华计划项目代号:B03016。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电子行业标准(SJ)标准计划
- SJ/T11403-2009 通信用激光二极管模块可靠性评定方法
- SJ/T11399-2009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芯片测试方法
- SJ2242-1982 散热器强制风冷热阻测试方法
- SJ/T11400-2009 半导体光电子器件 小功率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空白详细规范
- SJ/T11401-2009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产品系列型谱
- SJ/T11396-2009 氮化镓基发光二极管蓝宝石衬底片
- SJ/T11397-2009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用萤光粉
- SJ20965-2006 光电器件用氧化铍陶瓷载体规范
- SJ/T11407.1-2009 数字接口内容保护系统技术规范 第1部分:系统结构
- SJ/T11410-2009 九针点阵式打印机芯通用规范
- SJ/T11395-2009 半导体照明术语
- SJ/T11402-2009 光纤通信用半导体激光器芯片技术规范
- SJ/T11398-2009 功率半导体发光二极管芯片技术规范
- SJ/T10631-1995 工艺文件的编号
- SJ/T9555.6-1993 YC型音响设备用圆形连接器质量分等标准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