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 7656-1987 食品添加剂丙酸钠

【国家标准(GB)】 食品添加剂丙酸钠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0 03:40:37
- GB7656-1987
- 已作废
标准号:
GB 7656-1987
标准名称:
食品添加剂丙酸钠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已作废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54.23 KB
替代情况:
调整为HG 2922-1987(1997)采标情况:
FCCⅢ-1981 MOD

部分标准内容:
GB7657—198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丙酸钠
Food additive
Sodiumpropionate
GB76561987
本标准适用于由丙酸和碳酸钠合成而得的丙酸钠。该产品在食品加工中用作防霉剂。
分子式:CH,CH,COONa
分子量:96.06(按1983年国际原子量)1技术要求
1.1外观:为无色透明结晶或粒状晶形粉末;无嗅或带乙酸-丁酸气味。1.2各项技术指标如表1。
含量(以干基计),%
干燥失重,%
游离碱(以NaCO计),%
铁(Fe),%
砷(As),%
重金属(以Pb计),%
试验方法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均使用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离子交换水)。2.1鉴别
2.1.1试剂和溶液
2.1.1.1硫酸(GB6251977):5.7+100(V/V)溶液;2.1.1.2冰乙酸(GB676—1978);2.1.1.3乙酸双氧铀(HGB3512—1962);2.1.1.4乙酸钴(GB1290—1977);2.1.1.5乙酸铀酰钴:
称取40g乙酸双氧铀(2.1.1.3),加28.6m1冰乙酸(2.1.1.2)及适量水,温热溶解并用水稀释至500ml;
另称取200g乙酸钻(2.1.1.4)溶于28.6m1冰乙酸(2.1.1.2)及适量水中,并用水稀释至500ml;
将乙酸双氧铀溶液及乙酸钻溶液温热混合,冷却至室温,静置2h,过滤,备用;
2.1.1.6盐酸(GB622—1977):6N溶液,按GB603—1977《化学试剂制剂及制品制备方法》规定配制。2.1.2鉴别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1987—03—07批准1987—12—01实施
GB7657—1987
2.1.2.1丙酸的鉴别:称取0.5g样品,溶于50ml水中,加5ml硫酸(2.1.1.1),加热,应有特殊臭味产生。
2.1.2.2钠的鉴别:称取1g样品,称准至0.01g,用适量水溶解,加入1m16N盐酸,并用水稀释至20ml。
取1ml样品溶液,加5ml乙酸铀酰钻(2.1.1.5)溶液,摇匀,应有黄色沉淀产生。
2.1.2.3低温灼烧样品,碱性残渣加酸应有气泡产生。2.2丙酸钠含量的测定
2.2.1试剂和溶液
2.2.1.1高氯酸(GB623—1977):0.1N标准溶液,按GB601—1977《化学试剂标准溶液制备方法》之规定配制;2.2.1.2冰乙酸(GB676—1978);2.2.1.3结晶紫:0.2%指示液,按GB603—1977之规定配制。2.2.2测定方法
试样在105℃干燥1h后,称取0.2g试样(称准至0.0002g)置于干燥的锥形瓶中,溶于40ml冰乙酸(2.2.1.2)中,必要时可加温使其溶解,冷却至室温,加2滴结晶紫指示剂(2.2.1.3),用高氯酸标准溶液(2.2.1.1)滴定至溶液呈蓝绿色。同时作空白试验。2.2.3含量结果的表示和计算
丙酸钠大师傅发含量(X)按式(1)计算:(V/-V2)·c×0.09606
式中:V一高氯酸标准溶液(2.2.1.1)之用量,ml;V2
空白试验高氯酸标准溶液(2.2.1.1)之用量,ml;c
高氯酸标准溶液(2.2.1.1)之当量浓度,N;样品质量,g;
一每毫克当量丙酸钠之克数。wwW.bzxz.Net
两次测定结果之差不得大于0.2%。取其算术平均值为报告结果。2.3干燥失重的测定
2.3.1测定方法
称取1g样品,称准至0.0002g,置于已恒重的称量瓶中,于105~110℃烘1h,称重。
2。3.2结果的表示和计算
干燥失重百分含量(Xz)按式(2)计算:m-mlx100
式中:m干燥前样品的质量,g;干燥后样品的质量,g。
两次测定结果之差不得大于0.2%。取其算术平均值为报告结果。2.4游离碱的测定
2.4.1试剂和溶液
2。4.1.1酚(HGB3039—1959):1%指示液,按GB603—1977之规定配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1987—03—07批准1987—12—01实施
GB7657—1987
2。4.1.2硫酸(GB625—1977):0.1N标准溶液,按GB601—1977之规定配制;
2.4.1.3不含二氧化碳的水:按GB603一—1977之规定配制。2.4.2测定方法
称取4g试样(称准至0.01g)溶于20m1新制备不含二氧化碳的水中,加2滴酚酥指示剂(2.4.1.1),如有红色出现,用硫酸标准溶液(2.4.1.2)滴定至粉红色褪去,所耗用硫酸标准溶液之体积不得超过0.6ml。2.5铁的测定
2.5.1试剂和溶液
2.5.1.1盐酸(GB622—1977);
2.5.1.2过硫酸铵(GB655—1977);2.5.1.3硫氰酸铵(GB6601978):2%溶液;2.5。1.4铁杂质标准液:按GB602一1977《化学试剂杂质标准液制备方法》之规定配制。
2.5.2测定方法
称取0.3g试样(称准至0.01g)溶于40ml水中,加2ml盐酸(2.5.1.1)、40mg过硫酸铵(2.5.1.2)、5ml硫氰酸铵溶液(2.5.1.3),摇匀,所呈红色不得深于标准。
标准是取0.009mg的铁(Fe)杂质标准液(2.5.1.4),与样品同时同样处理。
2。6砷的测定
2.6.1试剂和溶液
2.6.1.1氯化亚锡(GB638—1977)-盐酸(GB622—1977)溶液:称取1g氯化亚锡溶于(1+1)盐酸溶液中,并稀释至100ml;2.6.1.2碘化钾(GB1272—1977):15%溶液;2.6.1.3硫酸铜(GB665一1978)溶液:称取2g硫酸铜,加0.2ml硫酸(GB625一1977),溶于水并稀释至100ml;2.6.1.4乙酸铅(HG3—974—1976)棉花:按GB603—1977之规定制备;2.6.1.5无砷锌粒(GB2304—1980);2.6.1.6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三乙基胺三氯甲烷溶液:称取0.25g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用少量三氯甲烷(2.6.1.8)溶解,加入2.5ml三乙基胺,用三氯甲烷稀释至100ml,静置过夜,过滤,贮存于棕色瓶中,放置在冰箱中或阴凉处,一周内有效;
2.6.1.7盐酸(GB622—1977)
2.6.1.8三氯甲烷(GB682—1978);2.6.1.9砷杂质标准液:按GB602一1977之规定配制。2.6.2测定方法
称取1g试样(称准至0.01g)注入定砷瓶中,加40ml水溶解,加10ml氯化亚锡盐酸溶液(2.6.1.1)、5ml碘化钾溶液(2.6.1.2)、1ml硫酸铜溶液(2.6.1.3)和5ml盐酸(2.6.1.7),摇匀,于暗处放置40min,加5g无砷锌粒(2.6.1.5)于定砷瓶中,立即将塞有乙酸铅棉花(2.6.1.4)、盛有5m1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三乙基胺三氯甲烷溶液(2.6.1.6)的吸收管装在定砷瓶上,反应30min(避免阳光直射)。取下吸收管(勿使吸收液倒吸),用三氯甲烷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1987—03—07批准1987—12—01实施
GB7657—1987
(2.6.1.8)将吸收液补充至5m1,混匀,进行目视比色或分光光度测定,所呈红棕色不得深于标准。
标准是取0.003mg的砷(As)杂质标准液(2.6.1.9),用水稀释至40ml,与试样溶液同时同样处理。
2.6.3分光光度测定条件
测定波长:510nm;
比色杯:1cm;
参比:试剂空白。
2.6.4定砷器:如图所示。吸收管在使用前应洗净烘干。2。7重金属的测定
2.7.1试剂和溶液
2.7.1.1盐酸(GB622—1977)溶液:3N溶液,按GB603—1977之规定配制;
2.7.1.2冰乙酸(GB676—1978);2.71.3硫化氢饱和水溶液:按GB603—1977之规定制备;2.7.1.4铅杂质标准液:按GB602—1977之规定配制。2.7.2测定方法
称取3g试样(称准至0.01g)溶于25ml水中,用盐酸溶液(2.7.1.1)调节试样溶液的pH值至5~6,用水稀释至30ml,摇匀,取20ml试样溶液,稀释至40ml,加0.5ml冰乙酸(2.7.1.2),摇匀,加10ml新制备的饱和硫化氢水(2.7.1.3),摇匀,放置10min,所呈暗色不得深于标准。标准是取剩余10ml试样溶液,加0.01mg铅(Pb)杂质标准液(2.7.1.4),用水稀释至40ml,与同体积试样溶液同时同样处理。3检验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1987—03—07批准1987—12—01实施
GB7657—1987
3.1食品添加剂丙酸钠由生产厂的质量检验部门进行检验,生产厂应保证所有出厂产品均符合本标准要求。3.2使用单位有权按照本标准规定的验收规则和试验方法,对所收到的食品添加剂丙酸钠进行验收。
3.3当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发生异议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有关条例处理或由双方指定质量仲裁单位,由仲裁单位进行仲裁。3.4本产品每批质量不得超过500kg。3.5取样方法:
3.5.1包装前,按每批产品量的1%进行抽样,将抽取的样品再按平均法进行取样。
3.5.2包装后,按每批产品的包装单位数进行取样。表2
每批的包装单位数
每批取样个数
50以下
4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500以下
2000以下
4.1食品添加剂丙酸钠用密闭容器包装,净重10kg、1kg、250g三种规格。4。2包装容器上应涂刷牢固的标志,内容包括产品名称、生产厂名称、生产日期、批号、净重和“食品添加剂”字样。4.3出厂产品内部应附有质量证明书,内容包括产品名称、生产厂名称、产品批号、生产日期、净重、产品质量规格、本标准编号和“食品添加剂”字样。4。4贮运时必须防雨、防潮、防晒,应贮藏于干燥、阴凉的库房中,保持包装完整。打开包装后要及时使用,避免有毒物质的污染。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化学工业部北京化工研究院和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归口。本标准由北京化工厂和北京市卫生防疫站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孙、陈华、俞雅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1987—03—07批准1987—12—01实施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丙酸钠
Food additive
Sodiumpropionate
GB76561987
本标准适用于由丙酸和碳酸钠合成而得的丙酸钠。该产品在食品加工中用作防霉剂。
分子式:CH,CH,COONa
分子量:96.06(按1983年国际原子量)1技术要求
1.1外观:为无色透明结晶或粒状晶形粉末;无嗅或带乙酸-丁酸气味。1.2各项技术指标如表1。
含量(以干基计),%
干燥失重,%
游离碱(以NaCO计),%
铁(Fe),%
砷(As),%
重金属(以Pb计),%
试验方法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均使用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离子交换水)。2.1鉴别
2.1.1试剂和溶液
2.1.1.1硫酸(GB6251977):5.7+100(V/V)溶液;2.1.1.2冰乙酸(GB676—1978);2.1.1.3乙酸双氧铀(HGB3512—1962);2.1.1.4乙酸钴(GB1290—1977);2.1.1.5乙酸铀酰钴:
称取40g乙酸双氧铀(2.1.1.3),加28.6m1冰乙酸(2.1.1.2)及适量水,温热溶解并用水稀释至500ml;
另称取200g乙酸钻(2.1.1.4)溶于28.6m1冰乙酸(2.1.1.2)及适量水中,并用水稀释至500ml;
将乙酸双氧铀溶液及乙酸钻溶液温热混合,冷却至室温,静置2h,过滤,备用;
2.1.1.6盐酸(GB622—1977):6N溶液,按GB603—1977《化学试剂制剂及制品制备方法》规定配制。2.1.2鉴别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1987—03—07批准1987—12—01实施
GB7657—1987
2.1.2.1丙酸的鉴别:称取0.5g样品,溶于50ml水中,加5ml硫酸(2.1.1.1),加热,应有特殊臭味产生。
2.1.2.2钠的鉴别:称取1g样品,称准至0.01g,用适量水溶解,加入1m16N盐酸,并用水稀释至20ml。
取1ml样品溶液,加5ml乙酸铀酰钻(2.1.1.5)溶液,摇匀,应有黄色沉淀产生。
2.1.2.3低温灼烧样品,碱性残渣加酸应有气泡产生。2.2丙酸钠含量的测定
2.2.1试剂和溶液
2.2.1.1高氯酸(GB623—1977):0.1N标准溶液,按GB601—1977《化学试剂标准溶液制备方法》之规定配制;2.2.1.2冰乙酸(GB676—1978);2.2.1.3结晶紫:0.2%指示液,按GB603—1977之规定配制。2.2.2测定方法
试样在105℃干燥1h后,称取0.2g试样(称准至0.0002g)置于干燥的锥形瓶中,溶于40ml冰乙酸(2.2.1.2)中,必要时可加温使其溶解,冷却至室温,加2滴结晶紫指示剂(2.2.1.3),用高氯酸标准溶液(2.2.1.1)滴定至溶液呈蓝绿色。同时作空白试验。2.2.3含量结果的表示和计算
丙酸钠大师傅发含量(X)按式(1)计算:(V/-V2)·c×0.09606
式中:V一高氯酸标准溶液(2.2.1.1)之用量,ml;V2
空白试验高氯酸标准溶液(2.2.1.1)之用量,ml;c
高氯酸标准溶液(2.2.1.1)之当量浓度,N;样品质量,g;
一每毫克当量丙酸钠之克数。wwW.bzxz.Net
两次测定结果之差不得大于0.2%。取其算术平均值为报告结果。2.3干燥失重的测定
2.3.1测定方法
称取1g样品,称准至0.0002g,置于已恒重的称量瓶中,于105~110℃烘1h,称重。
2。3.2结果的表示和计算
干燥失重百分含量(Xz)按式(2)计算:m-mlx100
式中:m干燥前样品的质量,g;干燥后样品的质量,g。
两次测定结果之差不得大于0.2%。取其算术平均值为报告结果。2.4游离碱的测定
2.4.1试剂和溶液
2。4.1.1酚(HGB3039—1959):1%指示液,按GB603—1977之规定配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1987—03—07批准1987—12—01实施
GB7657—1987
2。4.1.2硫酸(GB625—1977):0.1N标准溶液,按GB601—1977之规定配制;
2.4.1.3不含二氧化碳的水:按GB603一—1977之规定配制。2.4.2测定方法
称取4g试样(称准至0.01g)溶于20m1新制备不含二氧化碳的水中,加2滴酚酥指示剂(2.4.1.1),如有红色出现,用硫酸标准溶液(2.4.1.2)滴定至粉红色褪去,所耗用硫酸标准溶液之体积不得超过0.6ml。2.5铁的测定
2.5.1试剂和溶液
2.5.1.1盐酸(GB622—1977);
2.5.1.2过硫酸铵(GB655—1977);2.5.1.3硫氰酸铵(GB6601978):2%溶液;2.5。1.4铁杂质标准液:按GB602一1977《化学试剂杂质标准液制备方法》之规定配制。
2.5.2测定方法
称取0.3g试样(称准至0.01g)溶于40ml水中,加2ml盐酸(2.5.1.1)、40mg过硫酸铵(2.5.1.2)、5ml硫氰酸铵溶液(2.5.1.3),摇匀,所呈红色不得深于标准。
标准是取0.009mg的铁(Fe)杂质标准液(2.5.1.4),与样品同时同样处理。
2。6砷的测定
2.6.1试剂和溶液
2.6.1.1氯化亚锡(GB638—1977)-盐酸(GB622—1977)溶液:称取1g氯化亚锡溶于(1+1)盐酸溶液中,并稀释至100ml;2.6.1.2碘化钾(GB1272—1977):15%溶液;2.6.1.3硫酸铜(GB665一1978)溶液:称取2g硫酸铜,加0.2ml硫酸(GB625一1977),溶于水并稀释至100ml;2.6.1.4乙酸铅(HG3—974—1976)棉花:按GB603—1977之规定制备;2.6.1.5无砷锌粒(GB2304—1980);2.6.1.6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三乙基胺三氯甲烷溶液:称取0.25g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用少量三氯甲烷(2.6.1.8)溶解,加入2.5ml三乙基胺,用三氯甲烷稀释至100ml,静置过夜,过滤,贮存于棕色瓶中,放置在冰箱中或阴凉处,一周内有效;
2.6.1.7盐酸(GB622—1977)
2.6.1.8三氯甲烷(GB682—1978);2.6.1.9砷杂质标准液:按GB602一1977之规定配制。2.6.2测定方法
称取1g试样(称准至0.01g)注入定砷瓶中,加40ml水溶解,加10ml氯化亚锡盐酸溶液(2.6.1.1)、5ml碘化钾溶液(2.6.1.2)、1ml硫酸铜溶液(2.6.1.3)和5ml盐酸(2.6.1.7),摇匀,于暗处放置40min,加5g无砷锌粒(2.6.1.5)于定砷瓶中,立即将塞有乙酸铅棉花(2.6.1.4)、盛有5m1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三乙基胺三氯甲烷溶液(2.6.1.6)的吸收管装在定砷瓶上,反应30min(避免阳光直射)。取下吸收管(勿使吸收液倒吸),用三氯甲烷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1987—03—07批准1987—12—01实施
GB7657—1987
(2.6.1.8)将吸收液补充至5m1,混匀,进行目视比色或分光光度测定,所呈红棕色不得深于标准。
标准是取0.003mg的砷(As)杂质标准液(2.6.1.9),用水稀释至40ml,与试样溶液同时同样处理。
2.6.3分光光度测定条件
测定波长:510nm;
比色杯:1cm;
参比:试剂空白。
2.6.4定砷器:如图所示。吸收管在使用前应洗净烘干。2。7重金属的测定
2.7.1试剂和溶液
2.7.1.1盐酸(GB622—1977)溶液:3N溶液,按GB603—1977之规定配制;
2.7.1.2冰乙酸(GB676—1978);2.71.3硫化氢饱和水溶液:按GB603—1977之规定制备;2.7.1.4铅杂质标准液:按GB602—1977之规定配制。2.7.2测定方法
称取3g试样(称准至0.01g)溶于25ml水中,用盐酸溶液(2.7.1.1)调节试样溶液的pH值至5~6,用水稀释至30ml,摇匀,取20ml试样溶液,稀释至40ml,加0.5ml冰乙酸(2.7.1.2),摇匀,加10ml新制备的饱和硫化氢水(2.7.1.3),摇匀,放置10min,所呈暗色不得深于标准。标准是取剩余10ml试样溶液,加0.01mg铅(Pb)杂质标准液(2.7.1.4),用水稀释至40ml,与同体积试样溶液同时同样处理。3检验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1987—03—07批准1987—12—01实施
GB7657—1987
3.1食品添加剂丙酸钠由生产厂的质量检验部门进行检验,生产厂应保证所有出厂产品均符合本标准要求。3.2使用单位有权按照本标准规定的验收规则和试验方法,对所收到的食品添加剂丙酸钠进行验收。
3.3当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发生异议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有关条例处理或由双方指定质量仲裁单位,由仲裁单位进行仲裁。3.4本产品每批质量不得超过500kg。3.5取样方法:
3.5.1包装前,按每批产品量的1%进行抽样,将抽取的样品再按平均法进行取样。
3.5.2包装后,按每批产品的包装单位数进行取样。表2
每批的包装单位数
每批取样个数
50以下
4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500以下
2000以下
4.1食品添加剂丙酸钠用密闭容器包装,净重10kg、1kg、250g三种规格。4。2包装容器上应涂刷牢固的标志,内容包括产品名称、生产厂名称、生产日期、批号、净重和“食品添加剂”字样。4.3出厂产品内部应附有质量证明书,内容包括产品名称、生产厂名称、产品批号、生产日期、净重、产品质量规格、本标准编号和“食品添加剂”字样。4。4贮运时必须防雨、防潮、防晒,应贮藏于干燥、阴凉的库房中,保持包装完整。打开包装后要及时使用,避免有毒物质的污染。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化学工业部北京化工研究院和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归口。本标准由北京化工厂和北京市卫生防疫站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孙、陈华、俞雅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1987—03—07批准1987—12—01实施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T29863-2023 服装制图
- GB/T29790-2020 即时检验 质量和能力的要求
- GB/T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 GB/T7714-2015 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 GB/T42239.1-2022 洗涤用酶制剂 第1部分:碱性蛋白酶
- GB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 GB50303-2015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GB50268-2008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GB50053-2013 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 GB/T6109.13-2008 漆包圆绕组线 第13部分:180级直焊聚酯亚胺漆包铜圆线
- GB/T14625.3-2008 篮球、足球、排球、手球试验方法 第3部分:动态耐冲击试验方法
- GB/T4995-2014 联运通用平托盘 性能要求和试验选择
- GB/T7251.1-2023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1部分:总则
- GB/T3836.1-2021 爆炸性环境 第1部分:设备 通用要求
- GB/T22264.3-2022 安装式数字显示电测量仪表 第3部分:功率表和无功功率表的特殊要求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