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水产行业标准(SC) >>
- SC/T 8031.1-1994 渔船液压串联式绞纲机修理技术条件

【水产行业标准(SC)】 渔船液压串联式绞纲机修理技术条件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1 03:17:38
- SC/T8031.1-1994
- 现行
标准号:
SC/T 8031.1-1994
标准名称:
渔船液压串联式绞纲机修理技术条件
标准类别:
水产行业标准(SC)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94-11-01 -
实施日期:
1996-10-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316.10 KB
替代情况:
替代SC 31-79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49kN/60m液压串联式绞纲机的主要零部件的修换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黄渤海区拖、围网渔船,其他渔船液压串联式绞纲机的修理和验收也可参考使用。 SC/T 8031.1-1994 渔船液压串联式绞纲机修理技术条件 SC/T8031.1-1994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
渔船液压串联式绞纲机修理技术条件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SC/T 8031. 1--94
代替SC3179
本标准规定了49kN/60m液压串联式绞纲机的主要零部件的修换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黄渤海区拖、围网渔船,其他渔船液压串联式绞纲机的修理和验收也可参考使用。2一般规定和装配试验要求
2.1锻件应采用镇静钢锻制,钢锭的顶项部和底部应切去足够的弃料以保证成品不致有管缩和有害偏析。经锻制表面不应有夹层、折叠、裂纹、结疤、密集的发纹和过烧等缺陷。对子轻微缺陷,可用凿削和修磨方法去除,并用磁粉探伤或君色检查证实该缺陷已被完全消除。锻件缺陷一般不充许用焊补方法修整。
2.2铸钢件应采用镇静钢制成,表面和内部不得有气孔、裂缝、冷隔、结疤等缺陷以及影响铸件实际使用的其他缺陷。对不影响强度的小缺陷可允许存在,但重要铸件缺陷须经验船部门同意后,可在适当工艺措施下进行修整。
2.3铸铁件不得有裂缝、气孔、缩孔、疏松、砂眼、冷隔等缺陷。对不影响强度的小缺陷可充许存在,但重要铸件的缺陷须经验船部门同意后可在适当工艺下进行修整。2.4铸铜件须经清理光整,不应有缩孔,疏松、气孔、裂纹、夹渣以及影响其使用表面或内部缺陷。对有局部气孔的铸件,若孔隙对铸件强度无有害影响,经验船部门同意,可用适当的塑料填充物,以浸透方法以修整。如确有必要用爆补方法修整缺陷时,应事先将缺陷的数量、大小、部位和焊补工艺提交验船部门审批。对含铅量大于0.5%铜合金轴瓦不充许焊补。2.5圆柱齿轮在节圆处齿厚磨损量大于原齿厚的20%时应换新。2.6绞纲机的运动件和叶片式油马达,油泵必须清洗干净,加油后方可装入偶件。2.7液压管路应严格清洗干净,各油管及接头应紧固,不得有渗漏现象。2.8主轴与叶片式油马达转子轴线对公共轴线的同轴度不大于0.200mm。2.9交错螺杆两端螺纹接头处的圆弧应加工圆滑,使带动块在螺纹内能灵活的往返移动。2.10自动排绳装置的往复架来回移动时要求轻便、灵活,不允许有阻滞现象。2.11绳索卷簡、滚子、平滚子不充许有转动不灵活的现象。2.12主轴与轴瓦的接触角在径向载荷方向,应在70°~90°范围内,且要求均匀接触。2.13在运转中检查各轴承外壳温度不得超过65℃。各轴承温度稳定后,其相对温度差应小于15℃。2.14叶片式油马达和油泵在载荷情况下,轴封部位允许轻微渗油,但不能成滴。其他部位不允许有渗漏。
2.15在空负荷运转中检查刹车装置的可靠性,并检查离合器及离合器操纵机构的可靠性和操纵灵活性。
2.16叶片式油马达和油泵及自动排绳变速齿轮在运转时,不允许有不正常的噪音和振动。2.17液压系统的油温不得高于60℃。2.18绞纲机应进行1h的空载运转试验,空载压力不大于0.5MPa,空载转速不得低于额定值的95%,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1994-11-01批准208
1995-01-01实施
压力试验压力不得低于额定压力的95%SC/T8031.1---94
349kN/60m液压传动串联式绞纲机结构型式(见图1)图1
1—自动排绳装置:2-自动排绳变速箱,3--滚筒与滚简轴;4人力刹车;5一离合器操纵机构:6-叶片式油马达;?·叶片式油马达操纵阀自动排绳装翼
自动排绳装置(见图2)
1—保护杆,2—座架?3-~导杆;4—交错螺杆;5轴套:6·滚子;7-轴套;8-平滚子轴;9—平滚子,10-往复架;11—轴套;12--盖;13·带动块;14滚子轴4.2主要运动件新装间隙及使用极限间隙(按表1)209
配合件名称
平滚子与轴
导杆与轴套
交错螺杆与轴套
滚子轴与轴套
SC/T8031.1--94
原轴径或原孔径
(基本尺寸)
新装间隙
0. 180~0. 248
0.100~~0.149
0.100~0.149
0.180~0.248
4.3交错螺杆在螺纹中径处的磨损量大于原厚度的10%时应换新。使用极限间
4.4由交错螺杆或导杆的弯曲引起往复架来回移动产生的滞歇现象,应对交错螺杆或导杆进行校直或换新。
4.5带动块的中径处齿厚磨损量大于原齿厚的25%时应换新。4.6滚子、平滚子壁厚磨损量大于原壁厚的40%时应换新。5自动排绳变速箱
自动排绳变速箱(见图3)
茶,f
, s6
1-轴;2—轴瓦;3中间箱体;4--被动齿轮;5—被动齿轮轴套;6—离合器;7---导向平键;8—箱盖;9--主动齿轮;10—轴瓦;11—主动齿轮轴套;12—箱体;13--传动轴套;14—小齿轮;15—传动轴;16---大齿轮:17—传动轴套;18—链轮210
SC/T8031.1—94
5.2主要运动件新装间隙及使用极限间隙按表2。表2
配合件名称
轴与轴瓦
轴与被动齿轮轴套
传动轴与传动轴套
轴与离合器
传动轴与传动轴套
主动齿轮与轴瓦
原轴径或原孔径
(基本尺寸)
新装间隙
0.050~0.075
0. 050~~0. 075
0.050~~0. 075
0. 070~~0. 090
0.070~0.090
0. 070~0. 090
5.3离合器的爪牙在任意位置的啮合均不得少于7个牙同时接触。5.4离合器内孔的键槽与导向平键装配侧向间隙为0.080~0.120mm。6绳索卷筒与主轴
6.1绳索卷简与主轴见图4。
H特3受
使用极限间隙
田特学
1绞缆简;2—圆螺母;3—调整圈;4—轴瓦;5—推力轴承;6-轴套;7--主轴;8—卷簡;9-轴套;10--挡圈;11—离合器;12—导腐平键;13轴瓦6.2主要运动件新装间隙及使用极限间隙按表3。6.3绳索卷简爪牙与离合器爪牙应研合,在任何转向应互相接触,其接触面积不小于75%。6.4离合器内孔键槽两侧面与平键两侧面应接触均匀,其装配间隙为0.090~0.181mm。6.5绳索卷簡装配后的轴向窜动量不大于0.500mm。6.6离合器键槽允许铣直加宽,其极限宽度为原轴径的0.28倍。211
SC/T8031.1—94
6.7绳索卷简剩车表面允许光车,其极限厚度不小于10mm。6.8主轴轴径$140mm与轴瓦配合处允许光车,轴瓦照配。其极限轴径不小于原轴径的97%。表3
配合件名称
主轴与轴瓦
主与轴瓦
主轴与轴套
主轴与轴套
主轴与离合器
7 人力制动装置
人力制动装置见图5。
原轴径与原孔径
(基本尺寸)
新装间
0.150~0.210
0.170~0.240
0.350~0.480
0, 350~0. 48Q.
0. 220~~0. 280
1-销轴:2--刹车钢带;3刹车带?4—丝母;5—螺杆;6—轴承;7手轮7.2石棉刹车带上不准有油污。
使用极限间
7.3石棉刹车带与钢带铆合后,铆钉头应凹入石棉刹车带内,其深度不小于1.5mm。允许采用环氧树212
SC/T8031.1—94
脂粘合,但粘合后应加适量铆钉铆牢。铆合时石棉刹车带若产生裂纹应换新。7.4石棉刹车带磨损至铆钉头露出时应换新。7.5刹车钢带的锈蚀极限厚度在最薄弱处,小于原厚度的80%时应予换新。8离合器操纵机构
8.1离合器操纵机构见图6。
1—后盖;2—简体;3—活塞;4—皮碗;5-中间板;6—圆螺母;7轴套;8—填料,9—填料压盖;10—拉杆,11—销轴;12--拨叉:13—滑块,14—前端盖,15-活塞8.2简体与活塞装配间隙为0.060~~0.106mm。8.3滑块磨损后小于原厚度的80%时应修复或换新。9叶片式油马达
9.1叶片式油马达见图7。
SC/T8031.1—94
1一磁钢;2—叶片:3—顶杆;4—转子轴;5—平键;6—盖板;7--转子;8一马达本体;9—压盖;10—密封圈:11—滚子轴承;12—盖,13侧盖;14—放气阀9.2主要运动件新装间隙及使用极限间隙按表4。表4
配合件名称
叶片与叶片糖
顶杆与顶杆槽
转子与两侧盖
转子与马达体内匾
原轴径或原孔径
(基本尺寸)
新装间隙
0.050~0.077
0.0600.124
总轴向0.180~0.220
径向 0. 400~0. 690
9.3马达本体油腔及转子减轻孔应彻底清除残砂、毛刺等杂物。9.4马达本体定子曲面必须光顺,不允许有严重刮伤或轧毛等缺陷。9.5转子和马达体轴向厚度最大修理减薄量不大于2mm。使用极限间隙
9.6转子叶片槽允许铣直加宽,其极限加宽量不大于1mm。9.7侧盖凹心大于0.050mm时应修复,其使用最小厚度不小于原设计厚度的90%。10叶片式油马达操纵阀
10.1叶片式油马达操纵阀见图8。214
SC/T8031.194
1—分配阀;2--换向阀;3-连杆;4—操纵阀盖,5—支臂;6—放气阀:7—操纵阀体;8—手柄10.2分配阀、换向阀的新装间隙为0.030~0.080mm,使用极限间隙为0.200mm。11叶片式油泵
11.1叶片式油泵见图9。
SC/T8031.1--94
1泵壳;2转子;3叶片:4·-轴;5--平键;6--盖;7-后盖;8—滚动轴承,9-后侧盖;10—前侧盖;11…密封环;12—前盖;13—压盖11.2主要运动件新装间隙及使用极限间隙按表5。表5
配合件名称
叶片与叶片槽
转子与前、后侧盖
转子与泵壳内圆
原轴径或原孔径
(基本尺寸)
165(170)
注:表中括号内尺寸为第二代产品。11.3泵壳油腔应彻底清除残砂、铁钉等杂物。新装间隙
0. 040~-0. 060
总轴向0.120~0.160
径向0.250~0.450
11.4泵壳定子曲线工作表面不允许有刮伤或轧毛等缺陷。11.5转-子和泵壳轴向厚度最大修理减薄量为1.5mm。11.6转子叶片槽允许铣直加宽,其极限加宽量不大于1mm。使用极限间隙
11.7前、后侧盖凹心大于0.040mm应修复,其使用最小厚度不小于原设计厚度的90%。216
零件名称
导杆、交错螺杆
浚子、平滚子
往复架
零件名称
轴、传动轴
轴瓦、轴套
离合器
传动轴
零件名称
轴瓦、轴套
离合器
SC/T 8031. 1—94
附录A
49kN/60m液压传动串联式绞纲机(黄、渤海区)主要零件形位公差
(补充件)
表A1自动排绳装置
公差名称
各孔轴线对 A面平行度
1.工作轴颈对支承轴颈轴线的同轴度2.工作轴颈母线的直线度
外圆对内孔轴线的同轴度
两端内孔对公共轴线同轴度
螺杆孔轴线对导杆孔轴线的平行度表A2自动排绳变速箱
公差名称
中部配合轴颈对两侧工作轴颈的同轴度各配合轴颈的圆度、圆柱度
外圆对内孔轴线的同轴度
1.对应轴瓦孔及对应轴套孔对公共轴线的同轴度2.各对应孔轴线对箱体下平面的平行度内孔的圆度、圆柱度
配合轴颈对工作轴颈的同轴度
表A3绳索卷简与主轴
公差名称
外圆对内孔轴线的同轴度
1.各工作轴颈轴线的同轴度
2.各工作轴颈的圆度、圆柱度
1.两内孔对公共轴线的同轴度
2.刹车部位的外径对内孔轴线的径向全跳动内孔的圆度、圆柱度
不大于
允许公差
不大于
允许公差
不大于
零件名称
中间板
前、后瓣盖
零件名称
转子轴
马达本体免费标准bzxz.net
零件名称
操纵阀体
分配阀、换向阀
SC/T 8031. 1--94
表A4离合器操纵机构
公差名称
内孔的圆度、圆柱度
1.外圆对内孔轴线的同轴度
2.外圆的圆度、圆柱度
外圆对内孔轴线的同轴度
1.导杆对公共轴线的同轴度
2.导杆轴颈圆度、圆柱度
1.外圆对内孔轴线的同轴度
2.外圆与内孔的圆度、圆柱度
圆凹槽内径对内孔线同轴度
表A5叶片式油马达
公差名称
两侧各轴颈对公共轴线同轴度
1.外圆对内孔轴线的同轴度
2.内孔轴线对两侧平面的垂直度3.叶片槽平面对转子侧平面的垂直度1.定子内曲线面对两侧平面的垂直度2.两侧定位凸台内圆直径对内孔轴线的同轴度1.外圆对内孔轴线的同轴度
2.内孔轴线对内侧平面的垂直度3.内侧平面的平面度
1.顶平面对两端平面的垂直度
2.两侧平面的平行度
表A6叶片式油马达操纵阀
公差名称
1.分配阀腔轴线对换向阀腔轴线的平行度2.阀腔的圆度、圆柱度
外圆的圆度、圆柱度
允许公差
不大于
允许公差
不大于
0. 020(—)
允许公差
不大于
零件名
前、后侧盖
附加说明:
SC/T 8031.194
表A7叶片式油泵
公差名称
1.内曲线面对两侧平面的垂直度2.两侧定位凸台内圆直径对内孔轴线的同轴度1.外圆对内孔轴线的同轴度
2. 内孔轴线对两侧平面的垂直度3.叶槽平面对转子侧平面的垂直度1.项平面对两端平面的垂直度
2.两侧平面的平行度
1.外圆对内孔轴线的同轴度
2.内孔轴线对内侧平面的垂直度3.内侧平面的平面度
两侧各轴颈对公共轴线的同轴度本标准由渔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青岛海洋渔业公司渔轮修造厂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殷培基、钱积基。允许公
不大于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渔船液压串联式绞纲机修理技术条件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SC/T 8031. 1--94
代替SC3179
本标准规定了49kN/60m液压串联式绞纲机的主要零部件的修换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黄渤海区拖、围网渔船,其他渔船液压串联式绞纲机的修理和验收也可参考使用。2一般规定和装配试验要求
2.1锻件应采用镇静钢锻制,钢锭的顶项部和底部应切去足够的弃料以保证成品不致有管缩和有害偏析。经锻制表面不应有夹层、折叠、裂纹、结疤、密集的发纹和过烧等缺陷。对子轻微缺陷,可用凿削和修磨方法去除,并用磁粉探伤或君色检查证实该缺陷已被完全消除。锻件缺陷一般不充许用焊补方法修整。
2.2铸钢件应采用镇静钢制成,表面和内部不得有气孔、裂缝、冷隔、结疤等缺陷以及影响铸件实际使用的其他缺陷。对不影响强度的小缺陷可允许存在,但重要铸件缺陷须经验船部门同意后,可在适当工艺措施下进行修整。
2.3铸铁件不得有裂缝、气孔、缩孔、疏松、砂眼、冷隔等缺陷。对不影响强度的小缺陷可充许存在,但重要铸件的缺陷须经验船部门同意后可在适当工艺下进行修整。2.4铸铜件须经清理光整,不应有缩孔,疏松、气孔、裂纹、夹渣以及影响其使用表面或内部缺陷。对有局部气孔的铸件,若孔隙对铸件强度无有害影响,经验船部门同意,可用适当的塑料填充物,以浸透方法以修整。如确有必要用爆补方法修整缺陷时,应事先将缺陷的数量、大小、部位和焊补工艺提交验船部门审批。对含铅量大于0.5%铜合金轴瓦不充许焊补。2.5圆柱齿轮在节圆处齿厚磨损量大于原齿厚的20%时应换新。2.6绞纲机的运动件和叶片式油马达,油泵必须清洗干净,加油后方可装入偶件。2.7液压管路应严格清洗干净,各油管及接头应紧固,不得有渗漏现象。2.8主轴与叶片式油马达转子轴线对公共轴线的同轴度不大于0.200mm。2.9交错螺杆两端螺纹接头处的圆弧应加工圆滑,使带动块在螺纹内能灵活的往返移动。2.10自动排绳装置的往复架来回移动时要求轻便、灵活,不允许有阻滞现象。2.11绳索卷簡、滚子、平滚子不充许有转动不灵活的现象。2.12主轴与轴瓦的接触角在径向载荷方向,应在70°~90°范围内,且要求均匀接触。2.13在运转中检查各轴承外壳温度不得超过65℃。各轴承温度稳定后,其相对温度差应小于15℃。2.14叶片式油马达和油泵在载荷情况下,轴封部位允许轻微渗油,但不能成滴。其他部位不允许有渗漏。
2.15在空负荷运转中检查刹车装置的可靠性,并检查离合器及离合器操纵机构的可靠性和操纵灵活性。
2.16叶片式油马达和油泵及自动排绳变速齿轮在运转时,不允许有不正常的噪音和振动。2.17液压系统的油温不得高于60℃。2.18绞纲机应进行1h的空载运转试验,空载压力不大于0.5MPa,空载转速不得低于额定值的95%,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1994-11-01批准208
1995-01-01实施
压力试验压力不得低于额定压力的95%SC/T8031.1---94
349kN/60m液压传动串联式绞纲机结构型式(见图1)图1
1—自动排绳装置:2-自动排绳变速箱,3--滚筒与滚简轴;4人力刹车;5一离合器操纵机构:6-叶片式油马达;?·叶片式油马达操纵阀自动排绳装翼
自动排绳装置(见图2)
1—保护杆,2—座架?3-~导杆;4—交错螺杆;5轴套:6·滚子;7-轴套;8-平滚子轴;9—平滚子,10-往复架;11—轴套;12--盖;13·带动块;14滚子轴4.2主要运动件新装间隙及使用极限间隙(按表1)209
配合件名称
平滚子与轴
导杆与轴套
交错螺杆与轴套
滚子轴与轴套
SC/T8031.1--94
原轴径或原孔径
(基本尺寸)
新装间隙
0. 180~0. 248
0.100~~0.149
0.100~0.149
0.180~0.248
4.3交错螺杆在螺纹中径处的磨损量大于原厚度的10%时应换新。使用极限间
4.4由交错螺杆或导杆的弯曲引起往复架来回移动产生的滞歇现象,应对交错螺杆或导杆进行校直或换新。
4.5带动块的中径处齿厚磨损量大于原齿厚的25%时应换新。4.6滚子、平滚子壁厚磨损量大于原壁厚的40%时应换新。5自动排绳变速箱
自动排绳变速箱(见图3)
茶,f
, s6
1-轴;2—轴瓦;3中间箱体;4--被动齿轮;5—被动齿轮轴套;6—离合器;7---导向平键;8—箱盖;9--主动齿轮;10—轴瓦;11—主动齿轮轴套;12—箱体;13--传动轴套;14—小齿轮;15—传动轴;16---大齿轮:17—传动轴套;18—链轮210
SC/T8031.1—94
5.2主要运动件新装间隙及使用极限间隙按表2。表2
配合件名称
轴与轴瓦
轴与被动齿轮轴套
传动轴与传动轴套
轴与离合器
传动轴与传动轴套
主动齿轮与轴瓦
原轴径或原孔径
(基本尺寸)
新装间隙
0.050~0.075
0. 050~~0. 075
0.050~~0. 075
0. 070~~0. 090
0.070~0.090
0. 070~0. 090
5.3离合器的爪牙在任意位置的啮合均不得少于7个牙同时接触。5.4离合器内孔的键槽与导向平键装配侧向间隙为0.080~0.120mm。6绳索卷筒与主轴
6.1绳索卷简与主轴见图4。
H特3受
使用极限间隙
田特学
1绞缆简;2—圆螺母;3—调整圈;4—轴瓦;5—推力轴承;6-轴套;7--主轴;8—卷簡;9-轴套;10--挡圈;11—离合器;12—导腐平键;13轴瓦6.2主要运动件新装间隙及使用极限间隙按表3。6.3绳索卷简爪牙与离合器爪牙应研合,在任何转向应互相接触,其接触面积不小于75%。6.4离合器内孔键槽两侧面与平键两侧面应接触均匀,其装配间隙为0.090~0.181mm。6.5绳索卷簡装配后的轴向窜动量不大于0.500mm。6.6离合器键槽允许铣直加宽,其极限宽度为原轴径的0.28倍。211
SC/T8031.1—94
6.7绳索卷简剩车表面允许光车,其极限厚度不小于10mm。6.8主轴轴径$140mm与轴瓦配合处允许光车,轴瓦照配。其极限轴径不小于原轴径的97%。表3
配合件名称
主轴与轴瓦
主与轴瓦
主轴与轴套
主轴与轴套
主轴与离合器
7 人力制动装置
人力制动装置见图5。
原轴径与原孔径
(基本尺寸)
新装间
0.150~0.210
0.170~0.240
0.350~0.480
0, 350~0. 48Q.
0. 220~~0. 280
1-销轴:2--刹车钢带;3刹车带?4—丝母;5—螺杆;6—轴承;7手轮7.2石棉刹车带上不准有油污。
使用极限间
7.3石棉刹车带与钢带铆合后,铆钉头应凹入石棉刹车带内,其深度不小于1.5mm。允许采用环氧树212
SC/T8031.1—94
脂粘合,但粘合后应加适量铆钉铆牢。铆合时石棉刹车带若产生裂纹应换新。7.4石棉刹车带磨损至铆钉头露出时应换新。7.5刹车钢带的锈蚀极限厚度在最薄弱处,小于原厚度的80%时应予换新。8离合器操纵机构
8.1离合器操纵机构见图6。
1—后盖;2—简体;3—活塞;4—皮碗;5-中间板;6—圆螺母;7轴套;8—填料,9—填料压盖;10—拉杆,11—销轴;12--拨叉:13—滑块,14—前端盖,15-活塞8.2简体与活塞装配间隙为0.060~~0.106mm。8.3滑块磨损后小于原厚度的80%时应修复或换新。9叶片式油马达
9.1叶片式油马达见图7。
SC/T8031.1—94
1一磁钢;2—叶片:3—顶杆;4—转子轴;5—平键;6—盖板;7--转子;8一马达本体;9—压盖;10—密封圈:11—滚子轴承;12—盖,13侧盖;14—放气阀9.2主要运动件新装间隙及使用极限间隙按表4。表4
配合件名称
叶片与叶片糖
顶杆与顶杆槽
转子与两侧盖
转子与马达体内匾
原轴径或原孔径
(基本尺寸)
新装间隙
0.050~0.077
0.0600.124
总轴向0.180~0.220
径向 0. 400~0. 690
9.3马达本体油腔及转子减轻孔应彻底清除残砂、毛刺等杂物。9.4马达本体定子曲面必须光顺,不允许有严重刮伤或轧毛等缺陷。9.5转子和马达体轴向厚度最大修理减薄量不大于2mm。使用极限间隙
9.6转子叶片槽允许铣直加宽,其极限加宽量不大于1mm。9.7侧盖凹心大于0.050mm时应修复,其使用最小厚度不小于原设计厚度的90%。10叶片式油马达操纵阀
10.1叶片式油马达操纵阀见图8。214
SC/T8031.194
1—分配阀;2--换向阀;3-连杆;4—操纵阀盖,5—支臂;6—放气阀:7—操纵阀体;8—手柄10.2分配阀、换向阀的新装间隙为0.030~0.080mm,使用极限间隙为0.200mm。11叶片式油泵
11.1叶片式油泵见图9。
SC/T8031.1--94
1泵壳;2转子;3叶片:4·-轴;5--平键;6--盖;7-后盖;8—滚动轴承,9-后侧盖;10—前侧盖;11…密封环;12—前盖;13—压盖11.2主要运动件新装间隙及使用极限间隙按表5。表5
配合件名称
叶片与叶片槽
转子与前、后侧盖
转子与泵壳内圆
原轴径或原孔径
(基本尺寸)
165(170)
注:表中括号内尺寸为第二代产品。11.3泵壳油腔应彻底清除残砂、铁钉等杂物。新装间隙
0. 040~-0. 060
总轴向0.120~0.160
径向0.250~0.450
11.4泵壳定子曲线工作表面不允许有刮伤或轧毛等缺陷。11.5转-子和泵壳轴向厚度最大修理减薄量为1.5mm。11.6转子叶片槽允许铣直加宽,其极限加宽量不大于1mm。使用极限间隙
11.7前、后侧盖凹心大于0.040mm应修复,其使用最小厚度不小于原设计厚度的90%。216
零件名称
导杆、交错螺杆
浚子、平滚子
往复架
零件名称
轴、传动轴
轴瓦、轴套
离合器
传动轴
零件名称
轴瓦、轴套
离合器
SC/T 8031. 1—94
附录A
49kN/60m液压传动串联式绞纲机(黄、渤海区)主要零件形位公差
(补充件)
表A1自动排绳装置
公差名称
各孔轴线对 A面平行度
1.工作轴颈对支承轴颈轴线的同轴度2.工作轴颈母线的直线度
外圆对内孔轴线的同轴度
两端内孔对公共轴线同轴度
螺杆孔轴线对导杆孔轴线的平行度表A2自动排绳变速箱
公差名称
中部配合轴颈对两侧工作轴颈的同轴度各配合轴颈的圆度、圆柱度
外圆对内孔轴线的同轴度
1.对应轴瓦孔及对应轴套孔对公共轴线的同轴度2.各对应孔轴线对箱体下平面的平行度内孔的圆度、圆柱度
配合轴颈对工作轴颈的同轴度
表A3绳索卷简与主轴
公差名称
外圆对内孔轴线的同轴度
1.各工作轴颈轴线的同轴度
2.各工作轴颈的圆度、圆柱度
1.两内孔对公共轴线的同轴度
2.刹车部位的外径对内孔轴线的径向全跳动内孔的圆度、圆柱度
不大于
允许公差
不大于
允许公差
不大于
零件名称
中间板
前、后瓣盖
零件名称
转子轴
马达本体免费标准bzxz.net
零件名称
操纵阀体
分配阀、换向阀
SC/T 8031. 1--94
表A4离合器操纵机构
公差名称
内孔的圆度、圆柱度
1.外圆对内孔轴线的同轴度
2.外圆的圆度、圆柱度
外圆对内孔轴线的同轴度
1.导杆对公共轴线的同轴度
2.导杆轴颈圆度、圆柱度
1.外圆对内孔轴线的同轴度
2.外圆与内孔的圆度、圆柱度
圆凹槽内径对内孔线同轴度
表A5叶片式油马达
公差名称
两侧各轴颈对公共轴线同轴度
1.外圆对内孔轴线的同轴度
2.内孔轴线对两侧平面的垂直度3.叶片槽平面对转子侧平面的垂直度1.定子内曲线面对两侧平面的垂直度2.两侧定位凸台内圆直径对内孔轴线的同轴度1.外圆对内孔轴线的同轴度
2.内孔轴线对内侧平面的垂直度3.内侧平面的平面度
1.顶平面对两端平面的垂直度
2.两侧平面的平行度
表A6叶片式油马达操纵阀
公差名称
1.分配阀腔轴线对换向阀腔轴线的平行度2.阀腔的圆度、圆柱度
外圆的圆度、圆柱度
允许公差
不大于
允许公差
不大于
0. 020(—)
允许公差
不大于
零件名
前、后侧盖
附加说明:
SC/T 8031.194
表A7叶片式油泵
公差名称
1.内曲线面对两侧平面的垂直度2.两侧定位凸台内圆直径对内孔轴线的同轴度1.外圆对内孔轴线的同轴度
2. 内孔轴线对两侧平面的垂直度3.叶槽平面对转子侧平面的垂直度1.项平面对两端平面的垂直度
2.两侧平面的平行度
1.外圆对内孔轴线的同轴度
2.内孔轴线对内侧平面的垂直度3.内侧平面的平面度
两侧各轴颈对公共轴线的同轴度本标准由渔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青岛海洋渔业公司渔轮修造厂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殷培基、钱积基。允许公
不大于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水产行业标准(SC)标准计划
- SC/T3220-2016 干制对虾
- SC/T3309-2016 调味烤酥鱼
- SC/T6079-2014 渔业行政执法船舶通信设备配备要求
- SC/T3602-2016 虾酱
- SC/T9417-2015 人工鱼礁资源养护效果评价技术规范
- SC/T9422-2015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范 鲆鲽类
- SC/T2067-2014 许氏平鲉
- SC/T3208-2017 鱿鱼干、墨鱼干
- SC/T3216-2016 盐制大黄鱼
- SC/T7218.2-2015 指环虫病诊断规程 第2部分:页形指环虫病
- SC/T9418-2015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范 鲷科鱼类
- SC/T7204.1-2007 对虾桃拉综合征诊断规程 第1部分:外观症状诊断法
- SC/T9406-2012 盐碱地水产养殖用水水质
- SC/T9410-2012 水族馆水生哺乳动物驯养技术等级划分要求
- SC/T3205-2016 虾皮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