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电子行业标准(SJ) >>
- SJ/Z 9073.1-1987 有或无电气继电器

【电子行业标准(SJ)】 有或无电气继电器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4 08:40:45
- SJ/Z9073.1-1987
- 已作废
标准号:
SJ/Z 9073.1-1987
标准名称:
有或无电气继电器
标准类别:
电子行业标准(SJ)
标准状态:
已作废-
发布日期:
1987-11-10 -
实施日期:
1987-11-10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2.22 MB
替代情况:
被GB/T 14598.2-1993代替采标情况:
idt IEC 255-1-00-75

部分标准内容:
1总期
1.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推荐性部标准有或无电气继电器
All-or-nothing electrical relays本标推适用于有或无电气继电器。本标准只适用于输出电路中有触点的新制造的继电器。SJ/Z 9073.1-87
IEC255-1-00(1975)
如果此类继电器的激励电路中混装静态器件(如放大器、整流器等),必要时,应对本标准补充特殊要求。
注:混装静态器件的继电器的要求正在考虑中。本标准适用于IEC包括的许多电气技术领域中所使用的继电器。对于特殊应用领域(航海、航空、航天、爆炸性大气环境等),可借助专用标准扩大本标准的适用范围。本标准不包括电话和电报设备用继电器的要求。适用此类及其同类继电器的标准正在考虑中。
本标准不适用于铁路信号和闭锁系统中使用的继电器。注:要注意这样的实际情况,与继电器一起使用或类同继电器的类似装暨涉及到其它一些IEC标准。在这种不同而又相关的应用领域的不同要求之间,尚未得到完全协调,因此有必要引用其它有关的IEC标准。此情况特别适用于低压开关和控制装置的标准。
1.2目的
本标准的目的是规定有或无电气继电器的下列内容:(1)使用的名词术语和定义(第2条)。(2)推荐值(第3条)。
(3)容许的最高温度(第4条)。(4)定时限的准确度(第5条)。(5)继电器应满足的机械和电气要求(第6至9条)。(6)适用的试验方法(第10条)。(7)数据和标志(第11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1987-—11—10批准1
2名词术语和定义
SJ/Z 9073.1--87
本标准中使用下列名词术语和定义。注:本标准中使用的道用名词术语的定义是以IEC国际电工词典(I、E、V、)中的规定为准的。2.1基本名词术语
2.1.1电气继电器 Electricalrelay在控制该元件的电气输入电路中达到规定的条件之后,能在一个或多个电气输出电路中产生阶跃式预定变化的一种元件。注:①名词“继电器”限于在其输入与输出电路之间只有单纯继电功能的继电器元件。②名词“继电器”包括其规定动作所必须的所有附加元器件。③当不会引起混滑时,形容词“电气”可以删去。2.1.2有或无继电器A11--ornothingrelay一种电气继电器,它由某一量来激励,而该激励量值为或者离于它的吸合值(2.3,3条),或者低于它的释放值(2.3.4条)。注:在某些领城中,所有继电器都是有或无继电器,则省略形客调“有或无”。2.1.3定时限继电器Specified-timerelay一种电气继电器,表征其特性的一个或数个时限(例如动作时间)符合规定的要求,特别是有关准确度的要求。
2.1.4非定时限继电器 Non-specified-time relay一种电气继电器,其时限无任何准确度要求。2.1.5机电继电器Electromechanicalrelay一种电气继电器,其预定的响应特性是在输入电路中的某一电流的作用下由机械零件的相对运动而产生的。
2.1.6静态继电器Staticrelay
一种继电器,其预定的响应特性由电子、磁、光或其它元器件而不是由机械运动所产生的。
2.1.7有输出触点静态继电器Staticrelaywithoutputcontact在其一个或数个输出电路中有触点的一种静态继电器。2.1.8单稳态继电器Monostablerelay一种继电器,它响应某一输入激励量并改变了它的状态,在切除该量时又返回到它原来的状态。
2.1.9双稳态继电婴Bistablerelay一种电气继电器,它响应某一输入激励量并改变了它的状态,在切除该量后仍保持在那种状态。
如要它转换状态,就需要再加另一合适的激励量。2.2有关激励(输入和辅助)的名词术语2.2.1激励量Energizingquantity2
SJ/Z9073.1-87
一种电量(电流或电压),它可以单独也可以与其它几个这样的量组合起来,在规定的条件下加到继电器上而使继电器完成其功能。2.2.2输入激励量Inputenergizingquantity对于有或无继电器,一种激励量,在规定的条件下加该量时,预定能使继电器响应。2.2.3辅助激励量Auxiliaryenergizingquantity输入激励量之外的任何激励量。2.2.4对继电器激励To energize a relay对继电器加一个或数个激励量。注:任何一激励盘的存在,都有可能足以或不足以产生所需要的继电器功能。固此,必须规定所有激励条件(方法,大小,相位等)。
2.2.5输入电路Inputcircuit
连接到加规定输入激励量的引出端上的继电器内部电气部分的总体(若有,也包括那些人为采用感性或容性方式耦合的元件)。2.2.6辅助电路Auxiliarycircuit连接到加规定辅助激励量的引出端上的继电器内部电气部分的总体(若有,也包括那些人为采用感性或容性方式耦合的元件)。e.2.7激励量的额定值Ratedvalueofanenergizingquantity与某些规定特性有关的一个激励量值。2.2.8激励量的连续耐热极限值Limitingcontinuousthermal withstand valueof an2nergizing zuantity
在规定的条件下,并在符合温升要求的同时,继电器能连续承受的激励量的最大值(如交流,为有效值)。
2.2.9激励量的短时厨热级限值Limitingshort-timethermalwithstandvalueofanenergizingquantity
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短时间内,继电器能够承受过热而不引起规定特性永久性降低的激励量的最大值(如交流,为有效值)。2.2.10激励量耐动力极限值Limitingdynamicvalueof anenergizingquantity在规定的波形和时间条件下,继电器能够承受综合动力作用而不引起规定特性永久性降低的激励量的最大值。
2.2.11有或无继电器输入激励量的工作值范围Operative range of an input energizing quantity of an all-or-noting relay在规定的条件下,继电器能按照规定的要求完成其预定功能的一给定输入激励量值的范围。
继电器辅助激励量的工作值范围Operativerangeofanauxiliaryenergizing2.2.12
quantity of a relay
在考虑到输入和辅助激励量的规定条件下,继电器能按照规定要求完成其预定功能的一给定辅助激励量值的范围。
2.2.13激励电路的额定功率Ratedpowerofanenergizingcircuit3
SJ/Z9073.1-87
激励电路的额定功耗Ratedourdenofanenergizing cicuit继电器的给定激励电路在基准条件(见2.4.3条)下所消耗并在规定条件下测定的功率。直流以瓦特(W)为单位,交流以伏安(VA)为单位。22.14激励电路的额定阻抗Ratedimpedanceof an energizingci cuit在规定条件下测定的继电器的给定电路阻抗值,以数值和相位角表示。2.3有关继电器状态和动作的名词术语2.3.1去激励状态Unenergizedcondition去激励条件下,单稳态继电器的规定状态。注:①此名调与继电器的功能无关(适用于2、3、1条至2、3、6条)。2,3.2激励状态①Energizedcondition适当激励条件下,单稳态继电器的规定状态。2.3.3吸合①Topickup
单稳态继电器从去激励状态转换到激励状态时,称为吸合。2.3.4释放①Todropout
单稳态继电器从激励状态转换到去激励状态时,称为释放。2.3.5转换①Tochangeover
单稳态继电器吸合或释放时,称为转换。双稳态继电器从一种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状态时,称为转换(见2.3.15条)2.3.6循环@Tocycle
单稳态继电器先吸合然后释放(或者反),称为循环。双稳态继电器先从A状态(见2.3.15条)转换到B状态,然后再从B状态转换到A状态(或者相反),称为循环。
2.3.7初始状态②Initialcondition继电器在给定的输出电路中,为了完成其预定的功能将要离开的规定状态。注:②此名词取决于继电器的规定功能,只适用于测整继电器和有或无定时限继电器。(适用于2、3、7条至2、3、14条)。
2.3.8,动作状态?Operatedcondition继电器在给定的输出电路中完成预定功能时的状态。2.8.9启动?Tostart
离开初始状态的解间,继电器启动。2.3.10切换?ToSwitch
在给定的输出电路中完成规定功能的瞬间,继电器切换。2.3.11复归?Toreset
当继电器重新到达初始状态时为复归。2.3.12 退出 To disengage
在某一给定的输出电路中,结束其原先执行的功能的解间,继电器退出。2.8.13动作②Tooperate
继电器按下列顺序工作时,称为动作。4
继电器启动:
SJ/z9073.1-87
继电器从一初始状态向规定的动作状态过渡继电器切换。
2.3.14返回Toreturn
继电器按下列顺序工作时,称为返回:继电器退出:
继电器从一动作状态向规定的初始状态过渡,继电器复归。
初始状态
图1对2.3.7至2.3.14条名词的图解说明动作状态
4退出
双稳继电态器可以有两个输入电路,或输入电路(A和B)可以有两种连接方法,在此情况下:
A状态为对应于输入电路A的激励状态(2.3.2条)。B状态为对应于输入电路B的激励状态。2.4有关影响量(影响因素)的名词术语2.4.1影响量(影响因素)Influeningquantity(factor)任何可能改变断电器任一规定特性(如吸合,释放,准确度等)的量(因素)。2.4.2影响量(影响因素)的基准值Reference valueofaninfluencingquantity(factor)影响量(影响因素)的规定值,该值是确定断电器特性的基准,对于有或无定时限继电器,这些特性特别包括误差和误差极限值。2.4.3影响量(影响因素)的基准条件ReferenceConoditionof influencingorfactor所有影响量或影响因素的基准值。5
SJ/Z9073.1-87
2.4.4影响量(影响因素)的标称范围Nominalrangeofaninfluencingquantity(factor)影响量(影响因素)的数值范围。在此范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继电器符合规定的要求(如吸合,释放,误差及变差等)。2.4.5影响量(影响因素)的极端范围Extremerangeofaninfluencingquantity(factor)影响量(影响因索)的数值范围,在此范调内,继电器只须经受住自身的可逆性变化,而不必满足任何其它要求。
注:附录A论及影响益和影响因素。2.5有关触点电路的名词术语
见IEC255-0--20《电气继电器-电气继电器的触点性能》。2.6有关时间的名词术语
2.6.1动断触点的断开时间(适用单稳态继电器)Openingtimeofabreakcontact对处于去激励状态的继电器,在规定的条件下,从加输入激励量的规定值的瞬间开始,至动断触点首次断开的瞬时间为止,其间所经过的时间。2.6.2动合触点的闭合时间(适用单稳态继电器)Closingtimeofamakecontact对处于去激励状态的断电器,在规定的条件下,从加输入激励量的规定值的瞬间开始,至动合触点首次闭合的瞬间为止,其间所经过的时简。2.6.3动合触点的断开时间(适用单稳态继电器)Openingtimeofamakecontact对处丁激励状态的断也器,在规定的条件下,从切除输入激励量的瞬间开始,至动合触点首次断开的瞬间为止,其间所经过的时间。2.6.4动新触点的闭合时间(适用单稳态继电器)Closingtimeofabreakcontact对处于激励状态的继电器,在规定的条件下,从切除输入激励量的解间开始,至动断触点首次闭合的瞬间为止,其间所经过的时间。2.6.5转换时间(适用双稳态继电器)Change-overtime对处于给定状态(A或B)的去激励的双稳态继电器,在规定的条件下,从对另一输入电路(分别为B或A)加输入激励量的规定值的瞬间开始,至给定的输出电路首次断开(或闭合)的瞬间为止,其间所经过的时间。2.6.6回跳时间Bouncetime
对正在闭合(断开)其电路的触点,从触点电路首次闭合(断开)的瞬间开始,至触点电路最终闭合(断开)的瞬间为止,其间所经过的时间。2.6.7定时限(适用于给定功能)Specifiedtime一时间间隔,这是定时限继电器的一种规定特性。2.6.8时序programme
对定时限继电器,其输出电路按时间工作(闭合和(或)断开工的顶定顺序。2.6.9定时限的整定值Settingvalueofaspecifiedtime在规定的条件下,时间间隔的预定值。2.6.10定时限的实际值Actualofaspecifedtime在规定的条件下,所测得的时间间隔值。2.6.11定时限的整定范围Settingrangeof a specified time6
定时限的整定值范围。
SJ/Z9073.1-87
2.6.12定时限的整定比Settingratioofaspecifiedtime定时限的最大整定值与最小整定值之比。2.6.13动作时间(适用给定的功能)Operating time
在规定的条件下,从加使继电器动作的输入激励量的规定值的瞬间开始,至其切换的瞬间为止,其间所经过的时间间隔。2.6.14退出时间(适用给定的功能)Disengaging time在规定的条件下,从加使继电器退出的输入激励量的规定值的瞬间开始,至其退出的瞬间为止,其间所经过的时间间隔。2.6.15返回时间(适用给定的功能)Returning time
在规定的条件下,从加使继电器返回的输入激励量的规定值的瞬间开始,至其复归的瞬间为止,其间所经过的时间间隔。2.6.16最大复归时间(适用给定的功能)Maximum resetting time
从激励条件允许继电器返回的瞬间开始,至其复归的瞬间为止,其间的最长时间。2.6.17恢复时间(适用给定的功能)Recoverytime在规定的条件下,为使下一次动作时间在前一次所测时间的规定百分比之内,继电器从动作状态恢复所需要的时间。
2.7有关准确度的名词术语,适用于给定的定时限继电器。2.7.1绝对误差Absoluteerror
定时限的实际值与其整定值之间的代数差。2.7.2相对误差Relativeerror
绝对误差与整定值之比。
2.7.3常规误差Cnventionalerror绝对误差与一规定的常规值(见表直中的注)之比。2.7.4平均误差Meanerror
对一给定的断电器,在同样的规定条件下,进行规定次数的测量中,各误差值的代数和(绝对,相对,或常规)除以测量次数所得出的商。2.7.5基准平均误差Referencemeanerror在基准条件下测定的平均误差。2.7.6极限误差Limitingerror
对一给定的继电器,在同样的规定条件下,按某一给定的置信度所预计的最大误差。2.7.7基准泛限误差Referencelimtingerror在基标条件下测定的极限误差。2.7.8一致性Consistency
对一给定的链电器,在同样的规定条件下所测定的任何两个测量数值之差按某一给定的置信度所颁计的最大值。
2.7.9基准一致Referenceconsistency在基准条件下所测定的一致性。7
2.7.10变差(平均误差的变差)SJ/Z9073.1-87
Variation
平均误差与基准平均误差之间的代数差。变差可以用绝对值,相对值或用规定值的百分比来表示。
2.711准确度等级指标Accuracyclassindex表征准确度的数字。通常,继电器的准确度指标由基准极限误差的绝对值来确定。3推荐值
3.1激励量
3.1.1施加于继电器的额定电压推荐值推荐值适用于输入激励量和辅助激励量。除在国家标准中另有规定者外,额定电压应从下列数值中选取:
交流系统(有效值):
6,12,24,42,48,100/V3,110/V3,120/V3,100,110,115,120,127,200,220,240,380,415,500V。直流系统:
6,12,24,28,48,60,110,125,220,250,440,600V。注:下边划横线的数过为优先值。希望各函家委员会制订标准时采用这些数值。3.1.2额定电流推荐值
激励电流无推荐的额定值。
3.1.3激励量工作值范围极限的推荐值继电器的全部性能定于输入激励量的工作值范围和任何辅助激励量的适用范围。因此,这些范围会相互影响,对于这种情况,应给予具体考虑。3.1.3.1输入激励量工作值范围极限的推荐值。3.1.3.1.1工作值范围极限的推荐值分为两级:1级:输入激励量额定值的80%至110%。2级:输入激励量额定值的85%至110%。注:①2级继电器预定与触器或类似装置(例,由IEC158一1《工业用低压接触装置,第一部分:接触器》所包括的)。
②当输八改励量为电流时,工作值范图应由制造方标明。3.1.3.1.2特殊情况
在工作值范围的段限值不同于推荐值的特殊情况下,制造方应标明工作值范围的极限值和额定值。
3.1.3.1.3工作值范两的表示
a,应采用合适的方法将额定值与工作值范围的极限值加以区别。例如,在下边划横线或采用特殊的字体。
b,各种数值应按表I所示的方式表示。c,工作值范国围的级别也应表明。注:吸含操作之前,用于预处望的辅助激励量和输入激励量的最严酷组合应由制造方表明。8
SJ/Z9073.1-87
3.1.3.2辅助激励量工作值范围极限的推荐值无推荐值。极限值由制造方表明,但工作值范围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3.1.4吸合级别
继电器按表I中所示的吸合级别预处理之后,其输入电路处于对应其工作级别(见4.2.2条)的最高工作温度下,用其工作值范围的下限值激励时,继电器应吸合并应符合规范定。
注:对于特殊用途继电器,制造方应标明其吸合值。表I标志输入激励量工作值范围的示例示例
正常情况
1级:
80%~110%范围
2级:
85%110%范围
只标明额定值
单个额定值
两个额定值
(施加于相同或不同引
(出端的电压)
应标明工作质范围级别
特殊情况
(见3.1.3.1.2条)
应标明额定值和极限值
单个额定值
两个额定值
(施加于相同或不同引
出端的电压)
110125140
额定值:110V
工作值范围:
110V的80%~110%
(1级)
110V的85%~110%
(2级)
工作值范围:
110V的80%~110%
(1级)
110V的85%~110%
(2级)
额定值为110V
125V的80%~110%
(1级)
125V的85%~110%
(2级)
额定值为125V
工作值范围:
110V~140V
工作值范围:
70~130V
额定值为110V
90~140V
额定值为125V
吸合级别
激励量
(见3.1.3.1.1条)
环境温度
(见3.4.2.1条
3.1.5释放
3.1.5.1直流继电器
SJ/Z9073.1——87
与吸合级别相对应的断电器预处理预
额定值
基准值
额定值
标称范围的上限值
工作值范围的上限值
标称范围的上限值
能使继电器释放的输入激励量极限的推荐值,不应小于额定值的5%,并与极性无关。如果制造方或国家标准另有规定,允许采用推荐值之外的任何值。3.1.5.2交流继电器
能使继电器释放的输入激励量极限的推荐值,不应小于额定值的15%。继电器在输入激励量为零时也应释放(考虑可能产生的剩磁影响)。如果制造方或国家标准另有规定,允许采用其它任何值。3.2触点电路
见IEC255—0-20号标准。
3.3定时限
对于定时限,无推荐的额定值,但对于具有时间整定范围的继电器,附录A中推荐了最大值。
对于具有整定范围的定时限继电器,无推荐的额定整定比。3.4影响量和影响因素
3.4.1影响量和影响因素的推荐基准值影响量和影响因素的推荐基准值及相应试验的容许偏差在表置中给出。注:特殊应用冬件或继电器本身的特性足以证明可采用非推荐值。在此情况下,制造方应标明基准值和容许偏差,10
影响最或影响因素
(见注①和附录A)
环境温度
大气压力
相对湿度
外磁感应
SJ/Z 9073.1-87
影响量和影响因的推荐基准值和试验容许信差基准
960mbar
制造方规定
162Hz或50Hz或60Hz或
400Hz(按制造方规定)
正弦波
直流中的交流分量(脉动)
(稳态)(见注③)
交流中的直流分量(稳态)
定时限电流继电器的非周期
瞬态分量
输入激励量与辅助激励量当
将其看作为与定时限的准确度
有关的影响量时(按继电器的
工作级别施加)
冲击和振动
工业和其它大气环境
整定时间(如有的话)
各自相应工作级别的额定值
正在考虑中
整定范围的上限值(见注④)
试验容许偏差
±2℃
±100mbar
5×10*T(任一方向)
在任一方向为2°
±2%(见注③)
失真系数为5%(见注②)
峰值的2%
正在考虑中
由制造方规定
正在考虑中
正在考虑中
由制造方规定
①如果已知一个或数个影响量与所考虑特性之间的定最关系,则可以在影响登和影响因素的非推荐基准值下进行试验。
②损真系数:非正弦周期量减去基波所得到的谱波分量有效质与该非正弦量有效质之比。通常用百分数表示(I、E、V、05—02-120)。
③直流中的交流分,直流电源的脉动分量,用百分数表示,定义如下:峰值一直流分量
直流分量
SJ/Z 9073.1--87
④除制造方另有规定者外,整定范围的上限值是指示误差的基准值。在磅定常规误差(见2、7、3条)时,此基准值取作“常规值”。
③如果定时限不取决丁频率,则容许偏差可以大些。但当继电器时限与频率有关(如同步电动机)并需要很高的准确度时,则容许偏差可以小些。3.4.2影响量和影响因素标称范围极限的推荐值,环境温度数值在3.4.2.1条中给出。大气压力数值在3.4,2.2条中给出。其它影响量和影响因素数值在表V中给出。注:在无才盾的情况下,采用优先值。在持殊应用条件下,可能需要采用非优先值。这种特殊数值应可能从下画给出的推荐值中选取,并应由制造方表明。表影响量和影响因素标称范围极限的推荐值影响量或影响因素
环境温度
大气压力
相对温度
外磁感应
直流中的交流分量(脉动)(稳态)交流中的直流分量(稳态)
定时限电流继电器的非周期态分量输入激励量*
输入辅助激励量*
冲击和振动
工业和其它大气
标称范围
见3.4.2.1条
见3.4.2.2条
由制造方规定。
在继电器外壳内,不凝露,也不结冰优选值为任一方向15×10-4T或由制造方规定
任一方向偏离基准位置为5°
基准值的-6%、+10%或由制造方规定正在考虑中
≤6%(定义见表重,注)
正在考虑中
正在考虑中
工作值范围的极限值
工作值范围的极限值免费标准bzxz.net
正在考虑中
正在考虑中
*视为与定时限准确度有关的影响量(按继电器的工作级别施加)。3.4.2.1环境温度
若无其它规定,优先的推荐温度范围为-5~+40℃。上限推荐值为:
+100℃
+55℃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1.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推荐性部标准有或无电气继电器
All-or-nothing electrical relays本标推适用于有或无电气继电器。本标准只适用于输出电路中有触点的新制造的继电器。SJ/Z 9073.1-87
IEC255-1-00(1975)
如果此类继电器的激励电路中混装静态器件(如放大器、整流器等),必要时,应对本标准补充特殊要求。
注:混装静态器件的继电器的要求正在考虑中。本标准适用于IEC包括的许多电气技术领域中所使用的继电器。对于特殊应用领域(航海、航空、航天、爆炸性大气环境等),可借助专用标准扩大本标准的适用范围。本标准不包括电话和电报设备用继电器的要求。适用此类及其同类继电器的标准正在考虑中。
本标准不适用于铁路信号和闭锁系统中使用的继电器。注:要注意这样的实际情况,与继电器一起使用或类同继电器的类似装暨涉及到其它一些IEC标准。在这种不同而又相关的应用领域的不同要求之间,尚未得到完全协调,因此有必要引用其它有关的IEC标准。此情况特别适用于低压开关和控制装置的标准。
1.2目的
本标准的目的是规定有或无电气继电器的下列内容:(1)使用的名词术语和定义(第2条)。(2)推荐值(第3条)。
(3)容许的最高温度(第4条)。(4)定时限的准确度(第5条)。(5)继电器应满足的机械和电气要求(第6至9条)。(6)适用的试验方法(第10条)。(7)数据和标志(第11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1987-—11—10批准1
2名词术语和定义
SJ/Z 9073.1--87
本标准中使用下列名词术语和定义。注:本标准中使用的道用名词术语的定义是以IEC国际电工词典(I、E、V、)中的规定为准的。2.1基本名词术语
2.1.1电气继电器 Electricalrelay在控制该元件的电气输入电路中达到规定的条件之后,能在一个或多个电气输出电路中产生阶跃式预定变化的一种元件。注:①名词“继电器”限于在其输入与输出电路之间只有单纯继电功能的继电器元件。②名词“继电器”包括其规定动作所必须的所有附加元器件。③当不会引起混滑时,形容词“电气”可以删去。2.1.2有或无继电器A11--ornothingrelay一种电气继电器,它由某一量来激励,而该激励量值为或者离于它的吸合值(2.3,3条),或者低于它的释放值(2.3.4条)。注:在某些领城中,所有继电器都是有或无继电器,则省略形客调“有或无”。2.1.3定时限继电器Specified-timerelay一种电气继电器,表征其特性的一个或数个时限(例如动作时间)符合规定的要求,特别是有关准确度的要求。
2.1.4非定时限继电器 Non-specified-time relay一种电气继电器,其时限无任何准确度要求。2.1.5机电继电器Electromechanicalrelay一种电气继电器,其预定的响应特性是在输入电路中的某一电流的作用下由机械零件的相对运动而产生的。
2.1.6静态继电器Staticrelay
一种继电器,其预定的响应特性由电子、磁、光或其它元器件而不是由机械运动所产生的。
2.1.7有输出触点静态继电器Staticrelaywithoutputcontact在其一个或数个输出电路中有触点的一种静态继电器。2.1.8单稳态继电器Monostablerelay一种继电器,它响应某一输入激励量并改变了它的状态,在切除该量时又返回到它原来的状态。
2.1.9双稳态继电婴Bistablerelay一种电气继电器,它响应某一输入激励量并改变了它的状态,在切除该量后仍保持在那种状态。
如要它转换状态,就需要再加另一合适的激励量。2.2有关激励(输入和辅助)的名词术语2.2.1激励量Energizingquantity2
SJ/Z9073.1-87
一种电量(电流或电压),它可以单独也可以与其它几个这样的量组合起来,在规定的条件下加到继电器上而使继电器完成其功能。2.2.2输入激励量Inputenergizingquantity对于有或无继电器,一种激励量,在规定的条件下加该量时,预定能使继电器响应。2.2.3辅助激励量Auxiliaryenergizingquantity输入激励量之外的任何激励量。2.2.4对继电器激励To energize a relay对继电器加一个或数个激励量。注:任何一激励盘的存在,都有可能足以或不足以产生所需要的继电器功能。固此,必须规定所有激励条件(方法,大小,相位等)。
2.2.5输入电路Inputcircuit
连接到加规定输入激励量的引出端上的继电器内部电气部分的总体(若有,也包括那些人为采用感性或容性方式耦合的元件)。2.2.6辅助电路Auxiliarycircuit连接到加规定辅助激励量的引出端上的继电器内部电气部分的总体(若有,也包括那些人为采用感性或容性方式耦合的元件)。e.2.7激励量的额定值Ratedvalueofanenergizingquantity与某些规定特性有关的一个激励量值。2.2.8激励量的连续耐热极限值Limitingcontinuousthermal withstand valueof an2nergizing zuantity
在规定的条件下,并在符合温升要求的同时,继电器能连续承受的激励量的最大值(如交流,为有效值)。
2.2.9激励量的短时厨热级限值Limitingshort-timethermalwithstandvalueofanenergizingquantity
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短时间内,继电器能够承受过热而不引起规定特性永久性降低的激励量的最大值(如交流,为有效值)。2.2.10激励量耐动力极限值Limitingdynamicvalueof anenergizingquantity在规定的波形和时间条件下,继电器能够承受综合动力作用而不引起规定特性永久性降低的激励量的最大值。
2.2.11有或无继电器输入激励量的工作值范围Operative range of an input energizing quantity of an all-or-noting relay在规定的条件下,继电器能按照规定的要求完成其预定功能的一给定输入激励量值的范围。
继电器辅助激励量的工作值范围Operativerangeofanauxiliaryenergizing2.2.12
quantity of a relay
在考虑到输入和辅助激励量的规定条件下,继电器能按照规定要求完成其预定功能的一给定辅助激励量值的范围。
2.2.13激励电路的额定功率Ratedpowerofanenergizingcircuit3
SJ/Z9073.1-87
激励电路的额定功耗Ratedourdenofanenergizing cicuit继电器的给定激励电路在基准条件(见2.4.3条)下所消耗并在规定条件下测定的功率。直流以瓦特(W)为单位,交流以伏安(VA)为单位。22.14激励电路的额定阻抗Ratedimpedanceof an energizingci cuit在规定条件下测定的继电器的给定电路阻抗值,以数值和相位角表示。2.3有关继电器状态和动作的名词术语2.3.1去激励状态Unenergizedcondition去激励条件下,单稳态继电器的规定状态。注:①此名调与继电器的功能无关(适用于2、3、1条至2、3、6条)。2,3.2激励状态①Energizedcondition适当激励条件下,单稳态继电器的规定状态。2.3.3吸合①Topickup
单稳态继电器从去激励状态转换到激励状态时,称为吸合。2.3.4释放①Todropout
单稳态继电器从激励状态转换到去激励状态时,称为释放。2.3.5转换①Tochangeover
单稳态继电器吸合或释放时,称为转换。双稳态继电器从一种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状态时,称为转换(见2.3.15条)2.3.6循环@Tocycle
单稳态继电器先吸合然后释放(或者反),称为循环。双稳态继电器先从A状态(见2.3.15条)转换到B状态,然后再从B状态转换到A状态(或者相反),称为循环。
2.3.7初始状态②Initialcondition继电器在给定的输出电路中,为了完成其预定的功能将要离开的规定状态。注:②此名词取决于继电器的规定功能,只适用于测整继电器和有或无定时限继电器。(适用于2、3、7条至2、3、14条)。
2.3.8,动作状态?Operatedcondition继电器在给定的输出电路中完成预定功能时的状态。2.8.9启动?Tostart
离开初始状态的解间,继电器启动。2.3.10切换?ToSwitch
在给定的输出电路中完成规定功能的瞬间,继电器切换。2.3.11复归?Toreset
当继电器重新到达初始状态时为复归。2.3.12 退出 To disengage
在某一给定的输出电路中,结束其原先执行的功能的解间,继电器退出。2.8.13动作②Tooperate
继电器按下列顺序工作时,称为动作。4
继电器启动:
SJ/z9073.1-87
继电器从一初始状态向规定的动作状态过渡继电器切换。
2.3.14返回Toreturn
继电器按下列顺序工作时,称为返回:继电器退出:
继电器从一动作状态向规定的初始状态过渡,继电器复归。
初始状态
图1对2.3.7至2.3.14条名词的图解说明动作状态
4退出
双稳继电态器可以有两个输入电路,或输入电路(A和B)可以有两种连接方法,在此情况下:
A状态为对应于输入电路A的激励状态(2.3.2条)。B状态为对应于输入电路B的激励状态。2.4有关影响量(影响因素)的名词术语2.4.1影响量(影响因素)Influeningquantity(factor)任何可能改变断电器任一规定特性(如吸合,释放,准确度等)的量(因素)。2.4.2影响量(影响因素)的基准值Reference valueofaninfluencingquantity(factor)影响量(影响因素)的规定值,该值是确定断电器特性的基准,对于有或无定时限继电器,这些特性特别包括误差和误差极限值。2.4.3影响量(影响因素)的基准条件ReferenceConoditionof influencingorfactor所有影响量或影响因素的基准值。5
SJ/Z9073.1-87
2.4.4影响量(影响因素)的标称范围Nominalrangeofaninfluencingquantity(factor)影响量(影响因素)的数值范围。在此范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继电器符合规定的要求(如吸合,释放,误差及变差等)。2.4.5影响量(影响因素)的极端范围Extremerangeofaninfluencingquantity(factor)影响量(影响因索)的数值范围,在此范调内,继电器只须经受住自身的可逆性变化,而不必满足任何其它要求。
注:附录A论及影响益和影响因素。2.5有关触点电路的名词术语
见IEC255-0--20《电气继电器-电气继电器的触点性能》。2.6有关时间的名词术语
2.6.1动断触点的断开时间(适用单稳态继电器)Openingtimeofabreakcontact对处于去激励状态的继电器,在规定的条件下,从加输入激励量的规定值的瞬间开始,至动断触点首次断开的瞬时间为止,其间所经过的时间。2.6.2动合触点的闭合时间(适用单稳态继电器)Closingtimeofamakecontact对处于去激励状态的断电器,在规定的条件下,从加输入激励量的规定值的瞬间开始,至动合触点首次闭合的瞬间为止,其间所经过的时简。2.6.3动合触点的断开时间(适用单稳态继电器)Openingtimeofamakecontact对处丁激励状态的断也器,在规定的条件下,从切除输入激励量的瞬间开始,至动合触点首次断开的瞬间为止,其间所经过的时间。2.6.4动新触点的闭合时间(适用单稳态继电器)Closingtimeofabreakcontact对处于激励状态的继电器,在规定的条件下,从切除输入激励量的解间开始,至动断触点首次闭合的瞬间为止,其间所经过的时间。2.6.5转换时间(适用双稳态继电器)Change-overtime对处于给定状态(A或B)的去激励的双稳态继电器,在规定的条件下,从对另一输入电路(分别为B或A)加输入激励量的规定值的瞬间开始,至给定的输出电路首次断开(或闭合)的瞬间为止,其间所经过的时间。2.6.6回跳时间Bouncetime
对正在闭合(断开)其电路的触点,从触点电路首次闭合(断开)的瞬间开始,至触点电路最终闭合(断开)的瞬间为止,其间所经过的时间。2.6.7定时限(适用于给定功能)Specifiedtime一时间间隔,这是定时限继电器的一种规定特性。2.6.8时序programme
对定时限继电器,其输出电路按时间工作(闭合和(或)断开工的顶定顺序。2.6.9定时限的整定值Settingvalueofaspecifiedtime在规定的条件下,时间间隔的预定值。2.6.10定时限的实际值Actualofaspecifedtime在规定的条件下,所测得的时间间隔值。2.6.11定时限的整定范围Settingrangeof a specified time6
定时限的整定值范围。
SJ/Z9073.1-87
2.6.12定时限的整定比Settingratioofaspecifiedtime定时限的最大整定值与最小整定值之比。2.6.13动作时间(适用给定的功能)Operating time
在规定的条件下,从加使继电器动作的输入激励量的规定值的瞬间开始,至其切换的瞬间为止,其间所经过的时间间隔。2.6.14退出时间(适用给定的功能)Disengaging time在规定的条件下,从加使继电器退出的输入激励量的规定值的瞬间开始,至其退出的瞬间为止,其间所经过的时间间隔。2.6.15返回时间(适用给定的功能)Returning time
在规定的条件下,从加使继电器返回的输入激励量的规定值的瞬间开始,至其复归的瞬间为止,其间所经过的时间间隔。2.6.16最大复归时间(适用给定的功能)Maximum resetting time
从激励条件允许继电器返回的瞬间开始,至其复归的瞬间为止,其间的最长时间。2.6.17恢复时间(适用给定的功能)Recoverytime在规定的条件下,为使下一次动作时间在前一次所测时间的规定百分比之内,继电器从动作状态恢复所需要的时间。
2.7有关准确度的名词术语,适用于给定的定时限继电器。2.7.1绝对误差Absoluteerror
定时限的实际值与其整定值之间的代数差。2.7.2相对误差Relativeerror
绝对误差与整定值之比。
2.7.3常规误差Cnventionalerror绝对误差与一规定的常规值(见表直中的注)之比。2.7.4平均误差Meanerror
对一给定的断电器,在同样的规定条件下,进行规定次数的测量中,各误差值的代数和(绝对,相对,或常规)除以测量次数所得出的商。2.7.5基准平均误差Referencemeanerror在基准条件下测定的平均误差。2.7.6极限误差Limitingerror
对一给定的继电器,在同样的规定条件下,按某一给定的置信度所预计的最大误差。2.7.7基准泛限误差Referencelimtingerror在基标条件下测定的极限误差。2.7.8一致性Consistency
对一给定的链电器,在同样的规定条件下所测定的任何两个测量数值之差按某一给定的置信度所颁计的最大值。
2.7.9基准一致Referenceconsistency在基准条件下所测定的一致性。7
2.7.10变差(平均误差的变差)SJ/Z9073.1-87
Variation
平均误差与基准平均误差之间的代数差。变差可以用绝对值,相对值或用规定值的百分比来表示。
2.711准确度等级指标Accuracyclassindex表征准确度的数字。通常,继电器的准确度指标由基准极限误差的绝对值来确定。3推荐值
3.1激励量
3.1.1施加于继电器的额定电压推荐值推荐值适用于输入激励量和辅助激励量。除在国家标准中另有规定者外,额定电压应从下列数值中选取:
交流系统(有效值):
6,12,24,42,48,100/V3,110/V3,120/V3,100,110,115,120,127,200,220,240,380,415,500V。直流系统:
6,12,24,28,48,60,110,125,220,250,440,600V。注:下边划横线的数过为优先值。希望各函家委员会制订标准时采用这些数值。3.1.2额定电流推荐值
激励电流无推荐的额定值。
3.1.3激励量工作值范围极限的推荐值继电器的全部性能定于输入激励量的工作值范围和任何辅助激励量的适用范围。因此,这些范围会相互影响,对于这种情况,应给予具体考虑。3.1.3.1输入激励量工作值范围极限的推荐值。3.1.3.1.1工作值范围极限的推荐值分为两级:1级:输入激励量额定值的80%至110%。2级:输入激励量额定值的85%至110%。注:①2级继电器预定与触器或类似装置(例,由IEC158一1《工业用低压接触装置,第一部分:接触器》所包括的)。
②当输八改励量为电流时,工作值范图应由制造方标明。3.1.3.1.2特殊情况
在工作值范围的段限值不同于推荐值的特殊情况下,制造方应标明工作值范围的极限值和额定值。
3.1.3.1.3工作值范两的表示
a,应采用合适的方法将额定值与工作值范围的极限值加以区别。例如,在下边划横线或采用特殊的字体。
b,各种数值应按表I所示的方式表示。c,工作值范国围的级别也应表明。注:吸含操作之前,用于预处望的辅助激励量和输入激励量的最严酷组合应由制造方表明。8
SJ/Z9073.1-87
3.1.3.2辅助激励量工作值范围极限的推荐值无推荐值。极限值由制造方表明,但工作值范围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3.1.4吸合级别
继电器按表I中所示的吸合级别预处理之后,其输入电路处于对应其工作级别(见4.2.2条)的最高工作温度下,用其工作值范围的下限值激励时,继电器应吸合并应符合规范定。
注:对于特殊用途继电器,制造方应标明其吸合值。表I标志输入激励量工作值范围的示例示例
正常情况
1级:
80%~110%范围
2级:
85%110%范围
只标明额定值
单个额定值
两个额定值
(施加于相同或不同引
(出端的电压)
应标明工作质范围级别
特殊情况
(见3.1.3.1.2条)
应标明额定值和极限值
单个额定值
两个额定值
(施加于相同或不同引
出端的电压)
110125140
额定值:110V
工作值范围:
110V的80%~110%
(1级)
110V的85%~110%
(2级)
工作值范围:
110V的80%~110%
(1级)
110V的85%~110%
(2级)
额定值为110V
125V的80%~110%
(1级)
125V的85%~110%
(2级)
额定值为125V
工作值范围:
110V~140V
工作值范围:
70~130V
额定值为110V
90~140V
额定值为125V
吸合级别
激励量
(见3.1.3.1.1条)
环境温度
(见3.4.2.1条
3.1.5释放
3.1.5.1直流继电器
SJ/Z9073.1——87
与吸合级别相对应的断电器预处理预
额定值
基准值
额定值
标称范围的上限值
工作值范围的上限值
标称范围的上限值
能使继电器释放的输入激励量极限的推荐值,不应小于额定值的5%,并与极性无关。如果制造方或国家标准另有规定,允许采用推荐值之外的任何值。3.1.5.2交流继电器
能使继电器释放的输入激励量极限的推荐值,不应小于额定值的15%。继电器在输入激励量为零时也应释放(考虑可能产生的剩磁影响)。如果制造方或国家标准另有规定,允许采用其它任何值。3.2触点电路
见IEC255—0-20号标准。
3.3定时限
对于定时限,无推荐的额定值,但对于具有时间整定范围的继电器,附录A中推荐了最大值。
对于具有整定范围的定时限继电器,无推荐的额定整定比。3.4影响量和影响因素
3.4.1影响量和影响因素的推荐基准值影响量和影响因素的推荐基准值及相应试验的容许偏差在表置中给出。注:特殊应用冬件或继电器本身的特性足以证明可采用非推荐值。在此情况下,制造方应标明基准值和容许偏差,10
影响最或影响因素
(见注①和附录A)
环境温度
大气压力
相对湿度
外磁感应
SJ/Z 9073.1-87
影响量和影响因的推荐基准值和试验容许信差基准
960mbar
制造方规定
162Hz或50Hz或60Hz或
400Hz(按制造方规定)
正弦波
直流中的交流分量(脉动)
(稳态)(见注③)
交流中的直流分量(稳态)
定时限电流继电器的非周期
瞬态分量
输入激励量与辅助激励量当
将其看作为与定时限的准确度
有关的影响量时(按继电器的
工作级别施加)
冲击和振动
工业和其它大气环境
整定时间(如有的话)
各自相应工作级别的额定值
正在考虑中
整定范围的上限值(见注④)
试验容许偏差
±2℃
±100mbar
5×10*T(任一方向)
在任一方向为2°
±2%(见注③)
失真系数为5%(见注②)
峰值的2%
正在考虑中
由制造方规定
正在考虑中
正在考虑中
由制造方规定
①如果已知一个或数个影响量与所考虑特性之间的定最关系,则可以在影响登和影响因素的非推荐基准值下进行试验。
②损真系数:非正弦周期量减去基波所得到的谱波分量有效质与该非正弦量有效质之比。通常用百分数表示(I、E、V、05—02-120)。
③直流中的交流分,直流电源的脉动分量,用百分数表示,定义如下:峰值一直流分量
直流分量
SJ/Z 9073.1--87
④除制造方另有规定者外,整定范围的上限值是指示误差的基准值。在磅定常规误差(见2、7、3条)时,此基准值取作“常规值”。
③如果定时限不取决丁频率,则容许偏差可以大些。但当继电器时限与频率有关(如同步电动机)并需要很高的准确度时,则容许偏差可以小些。3.4.2影响量和影响因素标称范围极限的推荐值,环境温度数值在3.4.2.1条中给出。大气压力数值在3.4,2.2条中给出。其它影响量和影响因素数值在表V中给出。注:在无才盾的情况下,采用优先值。在持殊应用条件下,可能需要采用非优先值。这种特殊数值应可能从下画给出的推荐值中选取,并应由制造方表明。表影响量和影响因素标称范围极限的推荐值影响量或影响因素
环境温度
大气压力
相对温度
外磁感应
直流中的交流分量(脉动)(稳态)交流中的直流分量(稳态)
定时限电流继电器的非周期态分量输入激励量*
输入辅助激励量*
冲击和振动
工业和其它大气
标称范围
见3.4.2.1条
见3.4.2.2条
由制造方规定。
在继电器外壳内,不凝露,也不结冰优选值为任一方向15×10-4T或由制造方规定
任一方向偏离基准位置为5°
基准值的-6%、+10%或由制造方规定正在考虑中
≤6%(定义见表重,注)
正在考虑中
正在考虑中
工作值范围的极限值
工作值范围的极限值免费标准bzxz.net
正在考虑中
正在考虑中
*视为与定时限准确度有关的影响量(按继电器的工作级别施加)。3.4.2.1环境温度
若无其它规定,优先的推荐温度范围为-5~+40℃。上限推荐值为:
+100℃
+55℃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电子行业标准(SJ)标准计划
- SJ/T11403-2009 通信用激光二极管模块可靠性评定方法
- SJ2242-1982 散热器强制风冷热阻测试方法
- SJ/T11400-2009 半导体光电子器件 小功率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空白详细规范
- SJ/T11401-2009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产品系列型谱
- SJ/T11410-2009 九针点阵式打印机芯通用规范
- SJ/T11397-2009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用萤光粉
- SJ/T11402-2009 光纤通信用半导体激光器芯片技术规范
- SJ20965-2006 光电器件用氧化铍陶瓷载体规范
- SJ/T11395-2009 半导体照明术语
- SJ/T11398-2009 功率半导体发光二极管芯片技术规范
- SJ/T11342-2006 数字电视阴极射线管显示器通用规范
- SJ/T11345-2006 数字电视阴极射线管显示器测量方法
- SJ/T10631-1995 工艺文件的编号
- SJ/T10667-1995 钎焊、封接的代号及标注方法
- SJ20463/13-2003 5SG31Y43型单色显示管详细规范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