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电子行业标准(SJ) >>
- SJ/T 11112-1996 金属覆盖层 银和银合金电镀层试验方法 第2部分:结合强度试验

【电子行业标准(SJ)】 金属覆盖层 银和银合金电镀层试验方法 第2部分:结合强度试验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4 12:19:18
- SJ/T11112-1996
- 现行
标准号:
SJ/T 11112-1996
标准名称:
金属覆盖层 银和银合金电镀层试验方法 第2部分:结合强度试验
标准类别:
电子行业标准(SJ)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96-11-20 -
实施日期:
1997-01-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76.48 KB
替代情况:
原标准号GB 12307.2-90采标情况:
ISO 4522/2-85 MOD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SJ/T 11112-1996 金属覆盖层 银和银合金电镀层试验方法 第2部分:结合强度试验 SJ/T11112-1996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金属覆盖层
银和银合金电镀层试验方法
第二部分结合强度试验
Metallic coatings-
Testmethodsforelectrodepositedsilver and silver alloy coatings --Part 2:Adhesion tests
GB12307.2—90
降为SJ/T11112-96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4522/2一1985《银和银合金电镀层试验方法第二部分结合强度试验》
1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银和银合金电镀层结合强度的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工程、装饰和防护用银和银合金电镀层结合强度的试验。注:其他方法在GB5270《金属覆盖层(电沉积层和化学沉积层结合强度试验方法)》中评定叙述。2引用标准
GB4956金属覆盖层厚度测量方法磁性法3结合强度试验
3.1摩擦抛光试验
在主要表面上选择一块不大于6cm2的面积用适当的摩擦抛光工具迅速而平稳地摩擦15s,施加的压力应在每一进程中足以擦光金属镀层,但又不能大到削掉镀层。在放大8倍或4倍具有照明的观察器下检查镀层是否起泡。
注:①本试验仅用干检测非常差的结合强度,如果电镀件要求用于严酷的工程环境,不宜用该方法。本方法不适用于厚度大于40μm的镀层。
②个柄长为60~100mm的牙科玛瑙刮刀,玛瑙片长为30~50mm,宽为5~10mm,铲刃稍微倒圆后是良好的!具。
3.2滚筒抛光试验
试样放在对边距约为250mm的六方形橡皮衬里抛光滚筒内,以大约25r/min的转速抛光40min。在放大8倍或4倍具有照明的观察器下检查镀层是否起泡或剥离。,注:本方法优点是镀件可以整批进行试验。如果要求100%检查结合强度,报废的只是未通过试验的镀件。3.3剥离试验(电镀层厚度为10μm或更厚者)在不高于一般焊接温度下将尺寸约为10×75×0.5mm的镀锡钢带或黄铜带平直地焊到银电镀层表面上,保证受焊缝长度约15mm,焊料约含锡60%、铅38%、银2%,使用无蚀性焊剂,焊接温度应不使电镀层起泡。然后对焊带施加与试样成直角足以拉开焊带的力。在放大8倍或4倍具有照明的观察器下检查电镀层是否分离。国家技术监督局1990-04-06批准1
TTTKKAca
1991-01-01实施
3.4弯曲试验
GB12307.2-90
将试样放在曲率半径为4mm的固定芯轴弯曲试验机中(或用适当的方法),弯曲试样到90°再回到原状,反复弯曲不少F三次,在放大8倍或4倍具有照明的观察器下检查电镀层是否分离。3.5剪切试验
用弓形锯(1.25齿/mm)锯开试样,锯齿刃口向外推切,使锯切冲程能从基体金属上推开电镀层,用中扁锉锉平切边,锉刀从基体金属向电镀层移动,在放大8倍或4倍具有照明的观察器下检查电镀层是否从基体金属上分离,和有无起泡,起层和剥离现象。3.6钢丸喷射试验
3.6.1概述
本试验方法用以评价厚度为100~600μm之间钢上银电镀层的结合强度。其试验结果只是定性的。该方法不破坏具有良好结合力镀层的部件。3.6.2试验设备
3.6.2.1喷丸设备
一般压缩空气或离心式喷丸设备。3.6.2.2钢丸
使用平均直径为0.4mm和硬度不低于350HV30的球形钢丸,由筛分测量其尺寸,并符合表中所规定的尺寸。
至少每周从喷嘴中取出100g钢丸试样进行筛分一次,检查钢丸尺寸。丸
3.6.3喷丸强度的控制
采用硬度为400HV30~500HV30,厚度为1.6mm,切割成尺寸为76±0.2mm×19±0.1mm,并研磨到厚度为1.30±0.02mm碳素钢板试样。按下列规定测定时,其平整度偏差不得超过38μm弧高度。把试样牢固地固定在图1所示的夹具上,喷射其暴露的--面。喷丸后,从夹具上取下试样,用深度规测量未喷丸面的曲率。将试样支撑在4个直径为5mm的球上,4个球形32mm×16mm的矩形,深度规的中心探针指在试样的中心,在试样上,对称地调整深度规,在测量长度32mm范围内,测量试样中心弧高度,测量到接近25μm。然后按需要调整喷丸的条件,以得到所要求的弧高。3.6.4试验过程
喷丸前所有零件先在190±10℃下加热2h以消除应力,屏蔽不要喷丸的所有的表面。采用按GB4956中规定的非破坏性方法测量银镀层厚度,抛掉银镀层厚度小于100μm或大于600μm及最大和最小厚度之差等于或人于125μm的镀件。对所有合格镀件均标明最大厚度,并按批分组,其厚度差不得大于125μm。
用相对丁最大测量厚度的最小喷丸强度喷射银镀层的表面(见下图2)。在每批开始处理前应按阿尔门A试样(见3.6.3)试验,以调整喷丸强度。在阿尔门A试样上控制喷丸强度,1h至少-次。除去不喷丸表面的屏蔽。2
YYKAONYKCa
钢制固定螺钉
GB12307.2—90
主体工具钢
试验试样喷丸用夹具
银镀层际度(mm)
图2喷丸强度与银镀层厚度的函数目察已喷丸的表面,应全部受到喷射。如有漏喷的区域,应重新处理。检查电镀层中有无夹嵌的钢丸,用空气吹去残余的钢丸。3.6.5评价
YYKAONrKa
GB12307.2-90
用肉眼仔细检查银镀层的表面,当结合强度差时,在试验过程中银镀层上会形成气泡或起泡或镀层本身脱落。
3.7绕线试验
直径为1mm以下的线状零件,在直径为线径3倍的芯轴上缠绕10~15圈,直径为1mm以上的线状零件,在直径与其相近的芯轴上缠绕10~15圈,在放大8倍或4倍具有照明的观察器下检查电镀层是否起泡或脱落。
3.8热震试验
根据不同基体金属试样,采用不同炉温,钢为300±10℃、铜和铜合金为250±10℃、铝和铝合金为190土10℃、锌合金为150土10℃和铅、锡和锡铅合金为150±10℃的炉中加热大约30min,然后浸人室温的水中。取出后,在放大8倍或4倍具有照明的观察器下检查电镀层是否起泡或脱落。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本标准中有关部分,“包括所采用规定方法的标号;b.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试验结果及其表达形式;
试验步骤中观察到的任何异常现象;引用不包括在本标准中或国家标准中的任何试验操作;需方所要求的任何其他内容。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电子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金属与非金属覆盖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机械电子工业部电子标准化研究所和北京广播器材厂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长春、周志春、余晓霞、姜斯鸿。YYKAONYKC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金属覆盖层
银和银合金电镀层试验方法
第二部分结合强度试验
Metallic coatings-
Testmethodsforelectrodepositedsilver and silver alloy coatings --Part 2:Adhesion tests
GB12307.2—90
降为SJ/T11112-96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4522/2一1985《银和银合金电镀层试验方法第二部分结合强度试验》
1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银和银合金电镀层结合强度的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工程、装饰和防护用银和银合金电镀层结合强度的试验。注:其他方法在GB5270《金属覆盖层(电沉积层和化学沉积层结合强度试验方法)》中评定叙述。2引用标准
GB4956金属覆盖层厚度测量方法磁性法3结合强度试验
3.1摩擦抛光试验
在主要表面上选择一块不大于6cm2的面积用适当的摩擦抛光工具迅速而平稳地摩擦15s,施加的压力应在每一进程中足以擦光金属镀层,但又不能大到削掉镀层。在放大8倍或4倍具有照明的观察器下检查镀层是否起泡。
注:①本试验仅用干检测非常差的结合强度,如果电镀件要求用于严酷的工程环境,不宜用该方法。本方法不适用于厚度大于40μm的镀层。
②个柄长为60~100mm的牙科玛瑙刮刀,玛瑙片长为30~50mm,宽为5~10mm,铲刃稍微倒圆后是良好的!具。
3.2滚筒抛光试验
试样放在对边距约为250mm的六方形橡皮衬里抛光滚筒内,以大约25r/min的转速抛光40min。在放大8倍或4倍具有照明的观察器下检查镀层是否起泡或剥离。,注:本方法优点是镀件可以整批进行试验。如果要求100%检查结合强度,报废的只是未通过试验的镀件。3.3剥离试验(电镀层厚度为10μm或更厚者)在不高于一般焊接温度下将尺寸约为10×75×0.5mm的镀锡钢带或黄铜带平直地焊到银电镀层表面上,保证受焊缝长度约15mm,焊料约含锡60%、铅38%、银2%,使用无蚀性焊剂,焊接温度应不使电镀层起泡。然后对焊带施加与试样成直角足以拉开焊带的力。在放大8倍或4倍具有照明的观察器下检查电镀层是否分离。国家技术监督局1990-04-06批准1
TTTKKAca
1991-01-01实施
3.4弯曲试验
GB12307.2-90
将试样放在曲率半径为4mm的固定芯轴弯曲试验机中(或用适当的方法),弯曲试样到90°再回到原状,反复弯曲不少F三次,在放大8倍或4倍具有照明的观察器下检查电镀层是否分离。3.5剪切试验
用弓形锯(1.25齿/mm)锯开试样,锯齿刃口向外推切,使锯切冲程能从基体金属上推开电镀层,用中扁锉锉平切边,锉刀从基体金属向电镀层移动,在放大8倍或4倍具有照明的观察器下检查电镀层是否从基体金属上分离,和有无起泡,起层和剥离现象。3.6钢丸喷射试验
3.6.1概述
本试验方法用以评价厚度为100~600μm之间钢上银电镀层的结合强度。其试验结果只是定性的。该方法不破坏具有良好结合力镀层的部件。3.6.2试验设备
3.6.2.1喷丸设备
一般压缩空气或离心式喷丸设备。3.6.2.2钢丸
使用平均直径为0.4mm和硬度不低于350HV30的球形钢丸,由筛分测量其尺寸,并符合表中所规定的尺寸。
至少每周从喷嘴中取出100g钢丸试样进行筛分一次,检查钢丸尺寸。丸
3.6.3喷丸强度的控制
采用硬度为400HV30~500HV30,厚度为1.6mm,切割成尺寸为76±0.2mm×19±0.1mm,并研磨到厚度为1.30±0.02mm碳素钢板试样。按下列规定测定时,其平整度偏差不得超过38μm弧高度。把试样牢固地固定在图1所示的夹具上,喷射其暴露的--面。喷丸后,从夹具上取下试样,用深度规测量未喷丸面的曲率。将试样支撑在4个直径为5mm的球上,4个球形32mm×16mm的矩形,深度规的中心探针指在试样的中心,在试样上,对称地调整深度规,在测量长度32mm范围内,测量试样中心弧高度,测量到接近25μm。然后按需要调整喷丸的条件,以得到所要求的弧高。3.6.4试验过程
喷丸前所有零件先在190±10℃下加热2h以消除应力,屏蔽不要喷丸的所有的表面。采用按GB4956中规定的非破坏性方法测量银镀层厚度,抛掉银镀层厚度小于100μm或大于600μm及最大和最小厚度之差等于或人于125μm的镀件。对所有合格镀件均标明最大厚度,并按批分组,其厚度差不得大于125μm。
用相对丁最大测量厚度的最小喷丸强度喷射银镀层的表面(见下图2)。在每批开始处理前应按阿尔门A试样(见3.6.3)试验,以调整喷丸强度。在阿尔门A试样上控制喷丸强度,1h至少-次。除去不喷丸表面的屏蔽。2
YYKAONYKCa
钢制固定螺钉
GB12307.2—90
主体工具钢
试验试样喷丸用夹具
银镀层际度(mm)
图2喷丸强度与银镀层厚度的函数目察已喷丸的表面,应全部受到喷射。如有漏喷的区域,应重新处理。检查电镀层中有无夹嵌的钢丸,用空气吹去残余的钢丸。3.6.5评价
YYKAONrKa
GB12307.2-90
用肉眼仔细检查银镀层的表面,当结合强度差时,在试验过程中银镀层上会形成气泡或起泡或镀层本身脱落。
3.7绕线试验
直径为1mm以下的线状零件,在直径为线径3倍的芯轴上缠绕10~15圈,直径为1mm以上的线状零件,在直径与其相近的芯轴上缠绕10~15圈,在放大8倍或4倍具有照明的观察器下检查电镀层是否起泡或脱落。
3.8热震试验
根据不同基体金属试样,采用不同炉温,钢为300±10℃、铜和铜合金为250±10℃、铝和铝合金为190土10℃、锌合金为150土10℃和铅、锡和锡铅合金为150±10℃的炉中加热大约30min,然后浸人室温的水中。取出后,在放大8倍或4倍具有照明的观察器下检查电镀层是否起泡或脱落。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本标准中有关部分,“包括所采用规定方法的标号;b.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试验结果及其表达形式;
试验步骤中观察到的任何异常现象;引用不包括在本标准中或国家标准中的任何试验操作;需方所要求的任何其他内容。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电子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金属与非金属覆盖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机械电子工业部电子标准化研究所和北京广播器材厂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长春、周志春、余晓霞、姜斯鸿。YYKAONYKC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电子行业标准(SJ)标准计划
- SJ/T11403-2009 通信用激光二极管模块可靠性评定方法
- SJ/T11399-2009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芯片测试方法
- SJ/T10148.3-1991 电气简图的编制方法 系统图(框图)
- SJ2242-1982 散热器强制风冷热阻测试方法
- SJ/T11400-2009 半导体光电子器件 小功率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空白详细规范
- SJ/T11401-2009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产品系列型谱
- SJ/T11396-2009 氮化镓基发光二极管蓝宝石衬底片
- SJ20965-2006 光电器件用氧化铍陶瓷载体规范
- SJ/T11397-2009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用萤光粉
- SJ/T11407.1-2009 数字接口内容保护系统技术规范 第1部分:系统结构
- SJ/T11410-2009 九针点阵式打印机芯通用规范
- SJ/T11395-2009 半导体照明术语
- SJ/T10631-1995 工艺文件的编号
- SJ/T11398-2009 功率半导体发光二极管芯片技术规范
- SJ51919/5-2002 JGL30-2.5-01型舰用两芯多模光缆连接器详细规范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