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GB)】 国内卫星通信地球站总技术要求 第2部分:频分多路复用/调频载波通道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7 01:20:55
  • GB/T11443.2-1989
  • 已作废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11443.2-1989

  • 标准名称:

    国内卫星通信地球站总技术要求 第2部分:频分多路复用/调频载波通道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已作废
  • 发布日期:

    1989-07-04
  • 实施日期:

    1990-03-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292.94 KB

标准分类号

  • 中标分类号:

    通信、广播>>通信设备>>M35卫星通信设备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页数:

    11页
  • 标准价格:

    8.0 元

其他信息

  • 起草单位:

    邮电部第一研究所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GB/T 11443.2-1989 国内卫星通信地球站总技术要求 第2部分:频分多路复用/调频载波通道 GB/T11443.2-1989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国内卫星通信地球站总技术要求第二部分:频分多路复用/调频载波通道Domestic satellite communicationearth stations-General technical requlrementsPart 2: Frequency divislon multiplex/freguency modulation telephony carriers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GB 11443.2—89
本标准规定了FDM/FM载波通道容量系列,载波调制参数、宽带射频特性、中频及基带性能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固定业务(4/6GHz频段)的国内卫星通信地球站,不仅适用于国内通信卫星组成的国内卫星通信系统,也适用于租用国际通信卫星转发器组成的国内卫星通信系统,前者简称为“国内卫星系统”,后者简称为“租星系统”。本标准适用于公用通信网和专用通信网。本标准适用于卫星通信地球站的建立和技术改造。本标准适用于国内卫星系统和租星系统中的一类站、二类站之间进行较大容量电话交换。本标准适用于电话业务和非电话业务。2引用标准
GB3384模拟载波通信系统网路接口参数GB11443.1国内卫星通信地球站总技术要求第—部分:通用要求GB11444.1国内卫星通信地球站发射、接收和地面通信设备技术要求第一部分:频分多路复用/调频设备
GB 11445.1 [
国内卫星通信地球站终端设备技术要求3FDM/FM/FDMA假设参考电路
如图1所示。
假设参考电路
第一部分:频分多路复用终端设备图1FDM/FM假设参考电路
1一卫星,2一地球站射频和中频设备,3一地球站调制或解调设备;4一地球站复用设备
国家技术监督局1989-07~04批准192
1990~0301实施
GB 11443.2 ---89
调制解调区间内假设参考电路的允许噪声助率为:在上述的假设参考电路里,折算到一个电话信道中零相对电斗点上的噪声功率不应该超过下述值:a,任何月份80%以内的时间,噪计加权1min平均值噪声功率10(00pwop;b.任何月份99.7%以内的时间,噪声加权1min平均值噪声功率50000pWOp任何年份99.99%以内的时间,5ms积分的不加权噪声功率1000000pwOp。c.
电话加权特性见附录A(补充件)。载波通道容量系列和调制参数
见表1。
每载波
话路数
载波通道容量系列和调制参数
基带频率
12 ~bZxz.net
12 ~
12 ~
12~1052
12~1052
12~1300
12~1796
12~1796
12~1796
12~2540
12 ~1 796
12~3284
12 ~4 028
往:有4符号的为标准载波。
占有带宽
5各类FDM/FM载波要求的C/T值
分配带宽
测试音为odBmo
时的方均根懒偏
多路载波
方均根频偏
FDM/FM标准载波要求的载波噪声温度比(C/T)、载波噪声比(C/N)值见表2。193
载波类型
系统容量
GB 11443.2-89
表2FDM/FM标准载波要求的C/T、C/N值工作状态下信号
率与总噪声温度比
占有带宽
占有频带内载波功率
与噪南功率比
FDM/FM各载波要求的地球站发射EIRP与使用的卫星参数、波束覆盖类型、地球站地理位置等因素有关,地球站实际发射的EIRP应根据C/T值来确定,并在开通测试时,由中央站协助调整。6发射载波功率稳定度
地球站发射的:何--个载波EIRP,除恶劣气候条件外,稳定度应保持在-1.5~+1dB/d范围内。该指标包括高功放输出功率不稳定度(包括前置激励电路的影响)、,天线发射增益不稳定性、天线指向误差和跟踪误差等不稳定因素。射频载波频率容差
对所有FDM/FM发射载波频率容差(包括载波频率的初始偏离利I长期的漂移)要求:±80kHz
±150kHz
8辐射限制
8.1波束外辐射EIRP密度
(带宽2.5MHz或5MHz)
(带宽>5 MHz)
在邻近卫星方向上,波束外辐射EIRP密度的允许值由式(1)、(2)、(3)、(4)规定:D = 32- 251g6
(2.5°8<70)
D 35-251g8
式D--
(7°≤9.2°)
(9.2°8 48°)
(48°8≤180 °)
-在4kHz带宽中的EIRP能量密度,dBW/4kHz,α—偏离主轴的角度,单位为度。8.2杂散辐射分量
经地球站发射的杂散辐射EIRP(其中包括寄生的单频信号,频带噪声及其他无用信号,但不包括互调信号)。在分配频带以外的5925~6425MHz和14000~14500MHz的频带中,在何4kHz带宽内不得超过4dBW/4kHz。
8.3射频带外辐射
租星系统中,FDM/FM载波和电视载波所产生的互调分量,多载波FDM/FM1作所引起的互调分量EIRP在5925~6425MHz频率范围内天线仰角为10°时不应超过21dBW/4kHz;仰角为其他值时的校正因子为:0.02(α-10)dB。其中:α是地球站天线仰角,单位为度。194
9电话基带的组成
基带的构成和频带见表3。
GB 11443.2 --89
12kHz以下的频带作为公务联络电路和能量扩散信号用。表3电话基带组成
话路数
GA(e) + SG1/G5(i)
基带组成
GA(e) + SG1/G5~G 4(i)
GA(e) + SG1/G5~G 3(i)
GA(e) + SG1/g5 ~G 2(i)
GA(e) + SGI(i)
GA(e) +SGI(i) +SG 2/ G1 ~G 2(e)GA(e) + SGI(i) +SG 2 (e)
GA(e) + SGI(i) +SG 2 (e) + SG 3 (i)GA(e)+SGI(i) +SG2(e) +SG 3~SG 4(i)GA(e) +SG1(i) +SG 2(e) + SG 3 ~SG 5(i)GA(e) + SGI(i) +SG 2(e) + SG 3 ~SG 7(i)GA(e) + SGI(i) +SG 2 (e) + SG 3 ~ SG10(i)GA(e) +SGI(i) +SG 2 (e) +SG 3 ~ SG13(i)GA(e) + SG1(i) +SG 2(e) + SG 3 ~ SG16FDM/FM基带连续导频
基带导频频率为60kHz,电平为-20dBm0±0.1dB。基带功率限制
12 ~108
12 ~156
12~204
12~252
12~300
12 408
12~552
12~804
12~1052
12~1300
12~1796
12~2540
12~3284
12-4028
本标准所采用的卫星系统传输参数是按照各种规格容量的电话信道的平均负载的设计值所定,如果大大超过此负载,则会产生互调和对其他射频信道的干扰。要求在几秒钟周期内积分所得的多路载波方均根频偏不得超过表1所给出的值1dB。12话路噪声分配
12.1卫星系统噪声分配
卫星系统总噪声:
卫星链路噪街:
10 000pW0p( - 50dBm0p)
8 000pW0p(- 50.97dBm0p)
注:包括上行、下行线路热噪声,卫星互调噪声7500pwop(-51.2dBmop)和系统中其他地球站多载波的ti调引起的射频带外辐射500pwop(-63dBmop)。地球站设备内部噪声:
地面系统干扰噪声:
12.2地球站设备内部噪声分配
地球站发射链路噪声:
注:多载波王调噪声和群时延噪声除外。1 000pw0p (- 60dBm0p)
1 000pw0p (-60dBmop)
250pW0p (- 66dBm0p)
经必要均衡后系统群时延噪声:对方地球站接收链路噪声:
13射频能量扩散
GB11443.2—89
500pWop(-63dBm0p)
250pW0p(-66dBm0p)
FDM/FM电话载波的能量扩散应在频率调制器之前把低频对称三角波加到基带信号中。13.1发射
各类FDM/FM载波的能量扩散信号频率范围为20~150Hz,频率容差为+1.0Hz,不论负载的状态如何,三角波扩散信号电平应控制在使该发射载波每4kH的最大能量密度不超过满负载时2dB。13.2接
地球站接收链路应能对13.141所述的三角波进行有效的去扩散。14预加重和去加重
电话预加重和去加重特性应符合附录B(补充件)15群时延均衡
要求地球站按下述规定实施系统群时延均衡。15.1发射
地球站发射链路应能均衡下面二种群时延:卫星转发器内的固有群时延和地球站发射链路·的群时延。
地球站均衡的卫星群时延的最大范剧在表4所示的容限内。实际值取决于载波的容量以及它在转发器频带内的位置。按上述极限配置设备的地球站,应与所有地球站接收链路起进行适当调整,从而对于任何位置上的载波,都可通过全程连通测试调整其均衡。表4科星系统卫星群时延所要求的地球站发射链路的均衡分配带宽
均衡带宽
线性均衡
ns/MHz
0 ~±10
0~±5
0~±5
0~±5
0~±5
0~±3
0~±2
0 ~±2
0~±1
抛物线均衡:
ns/MHz?
0 ~ 0.5
15.1.2地球站发射链路(包括中频滤波器、上变频器、高功放、馈源和传输线)所引起的群时延应达到图2和表5所规定的容限。
群时延/频率特性
振幅/频率特性
GB 11443,2—89
图2群时延/频率特性和振幅/频率特性注:①上、下图均以中心频率对称。②纵坐标幅度标度是线性的,单位为dB。③横坐标频率标度是线性的,单位为MHz。表5发射或接收链路群时延/频率特性载波带宽
15.2接收
从大线到解调器输人端的接收射频和中频传输通路中群时延变化应达到图2和表5所规定的容限。16幅度特性
16.1发射中频和射频设备(包括频率调制器和天线)16.1.1振幅/频率特性
振幅/频率特性应保持在图2和表6给定的容限内,振幅/频率特性包括调制器所产生的调幅分197
载波带宽
16.1.2残余调幅
GB11443.2-89
表6发射或接收链路振幅/频率特性C
当频率调制器输人端无调制信号时,在4kHz与最高基带频率(不超过500kHz)之间的任何--个4kHz带宽内,残余调幅的方均根不应超过-20(1+1gF)dB(以天线输出端的射频载波电平为基准),其tFo为所测量的4kHz频槽的中心频率,单位为干赫兹。对于500kHz以t的基带频率,要求值为-74dB。低于4kH的频率,建议值为-32dB16.2接收射频和频设备(包括频率解调器和天线)接收射频和中频设备的振幅/频率特性见图2及表5。16.3可懂串话
发射和接收链路的可懂串话比不劣于58dB。17基带到基带性能要求
17.1基带到基带非线性失真
对于任意载波,基带到基带非线性失真不得超过0.3dB。17.2基带到基带报幅/频率特性
17.2.1等于或少于252路载波,在12.3kHz~Fm×(最高基带频率)范围内为:±0.5dB(以0.608Fmax为准)。
17.2.2大于252路载波,在12.3kHz~Fmax范围内:±1dB(以0.608Fmax为准);在250kHz基带范围内变化应为:±0.5dB(以0.608Fmx为准)。17.2.3在4.3~11.7kHz范围内的所有载波为:-1.5~+1.0dB(以0.608Fmax为准)。17.3基带到基带杂散信号电平
在4.3kHz~Fmax的基带频率范围内的杂散信号电平不超过-60dBm0。17.4基带净衰耗稳定度
从发送调制器基带输人到解调器基带输出端的基带内净衰耗稳定度不超过±0.5dB。17.5带外噪声
在晴天和额定EIRP情况下,噪声测量频槽内的带外噪声应小于-50dBm0p。18
FDM/FM系统地球站和地面中继线路的接口应符合GB3384。
GB 11443.2 -89
附录A
电话加权特性
(补充件)
本附录参照采用国际电报电话资询委员会(CCITT)建议O.--41“起证电路噪用计特性”A1电话电路噪声计加权特性
见图A1。
A2电话电路噪声计加权容差
见表A1。
颊率,Hz
图A1电加权特性
30004000 5000 6000
GB11443.2—89
相对加权
附录B
电话预加重特性
(补充件)
0.0(基准)
本附录参照采用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CCIR)464一1“卫星固定业务中频分多路复用电话调频系统的预加重特性”(1987年版)B1
电话预加重特性
见图B1。
GB11443.2-89
归--化频率(F/F)
图B1电话预加重特性
用于匹配的电阻输入和输出负载之间的电话预加重网络的举例B2
见图B2。
R,\1.81R。
R,≤0.01Rg
R,= R.=R。
R。100R。
f, = 1.25/mr
[= 0.79R。
图B2预加重网络
B3用于匹配的电阻输入和输出负载之间的去加重网络的举例觅图B3。
B4组成网络的元件容差
GB11443.2—89
R,=1.B1R。
R.0.01R。
R。>100R。
f, = 1.25 f aaz =
图B3去加重网络
为使实际网络的特性与理论特性的偏差限制在±(0.1+0.05F/Fma×)dB之内,元件的公差,电阻约为土1%,电感和电容约为±0.5%。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提出。本标准由邮电部邮电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归口。本标准由邮电部第一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诗禹、潘新康。202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