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41251-2022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生产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国家标准】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生产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3-01 06:18:38
- GB/T41251-2022
- 现行
标准号:
GB/T 41251-2022
标准名称: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生产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
Productio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Life cyclemanagement of production equipment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22-03-09 -
实施日期:
2022-10-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pdf .zip下载大小:
2.88 MB
标准ICS号:
机械制造>>25.040工业自动化系统中标分类号:
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仪表与控制装置>>N19其他自动化装置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基于生产过程质量控制需求的生产装备全生命周期阶段、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型、全生命周期管理任务、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和信息化管理等。
本文件适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相关的生产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为工业企业开展生产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部分标准内容:
ICS25.040
CCS N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1251—2022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生产装备
全生命周期管理
Productio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Life cyclemanagement ofproduction equipment2022-03-09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2-10-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术语和定义
缩略语
全生命周期阶段
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型
全生命周期管理任务
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
规划管理
设计制造管理
安装调试管理
运行维护管理
报废管理
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化
GB/T41251—2022
GB/T41251—2022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工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4)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绵阳市维博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动力部、东风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省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员:彭正红、王成城、张颖诚、李东、何益海、陈伟、游和平、李云、王春喜、王骏、田英明、李士波、王凯、王威威、黄亮、1范围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生产装备
全生命周期管理
GB/T41251—2022
本文件规定了基于生产过程质量控制需求的生产装备全生命周期阶段、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型、全命周期管理任务、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和信息化管理等本文件适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相关的生产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为工业企业开展生产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73932019数字化车间通用技术要求GB/T412722022
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质量数据通用接口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1
equipment
实施和保障生产经营活动所配备的设备、设备系统及其配套技术器材等的统称。注:在某些特定场景,装备也可直接称为设备3.1.2
equipmentlifecycle
装备全生命周期
装备从规划研究,经历设计和制造到使用和处置的整个生命周期的时间。注1:通常包括规划和论证、设计和制造、招标和采购、安装和调试、运行维护、维修和改造,一直到报废处理为止的全过程。
注2:装备全生命周期,又可称为装备全寿命周期注3:按照管理任务发生顺序,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可分为前期管理、运行维护和更新报废等三个阶段3.1.3
equipmentmaintenance
装备维护
为防止装备性能劣化或降低装备失效的概率,按事先规定好的计划或相应技术条件的规定进行的技术管理措施
注:装备维护,也可理解为“装备保养”。装备维护(保养)的核心工作是清洁,如:吹尘、吸尘、擦拭、清洗、除垢或替换。利用维护(保养)的机会可做:润滑、调整(对温度、位置、压力、速度、流量、松紧、间隙等)、紧固、防腐、检查、消缺和换件(耗材或易损件)。1
GB/T41251—2022
组织organization
操作生产装备完成生产制造活动,并负责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机构3.1.5
预防性维护
preventive maintenance
为消除装备失效和非计划性生产中断的原因而策划的定期活动(基于装备工作时间的周期性检验和检修)。
预测性维护
predictivemaintenance
通过对装备状况实施周期性或持续监测来分析和评估在役装备状况的一种方法或二套技术注:用于预测下一次故障发生的时间以及进行维护的具体时间。3.1.7
周期性检修
periodicoverhaul
用于防止发生重大意外故障的维护方法,注:此方法根据故障或中断历史,主动停止使用某一装备或装备子系统,然后对其进行拆卸、修理、更换零件、重新装配并恢复使用。
质量预防成本
qualitypreventioncost
为预防产品不能达到顾客满意的质量所支付的费用注:质量预防成本可包括厂房及生产设备维护等预防性措施费用。3.1.9
质量鉴定成本
qualityappraisalcost
为评定产品是否达到所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试验、检验和检查所支付的费用注:进行试验、检验和检查而调整产品及有关设备所需时间的费用支出通常是质量鉴定成本的组成部分。3.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ERP: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FIFO:先进先出(FirstInputFirstOutput)IT: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MES:生产执行系统(ManufacturingExecutionSystem)4全生命周期阶段
生产装备全生命周期包括规划、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报废等五个阶段规划阶段:该阶段基于企业生产过程需求,做好装备的能效分析,确定生产装备配置与布局的总体方案,确认装备能够起到最佳作用。规划阶段工作主要包括规划与选型,招投标和采购等工作。
一设计制造阶段:该阶段基于前期规划和采购要求,开展装备制造商的监造和监理,以及出厂验收等工作。
一安装调试阶段:该阶段应依据设备工艺平面布置图等技术资料开展装备的安装与调试和装备验收,并做好装备资料的管理工作。运行维护阶段:该阶段重点是装备的正常使用,确保生产过程质量受控。本阶段主要工作2
GB/T41251-—2022
以设备台账管理为基础,以设备定期工作管理、点检管理、技术监督等预防性、预警性管理为核心,开展装备运行、装备维护、装备老化管理、装备点检管理、装备状态监测、装备维修管理等工作。
报废阶段:该阶段主要以装备故障频次和生产过程质量状况为基础,开展装备改造和装备报废等工作。
5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型
生产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型见图1。规划阶段
规划与选型
装备改造
招投标和采购
装备报废
报废阶段
设计制造阶段
监造和监理
装备运行
装备老化管理
装备状态监测
出厂验收
安装调试阶段
安装与调试
装备验收
装各维护
装备点检管理
装备维护管理
运行维护阶段
图1生产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型全生命周期管理任务
对装备的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目的在于通过技术、经济和组织措施,获得装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设备综合产能最高、产出质量最优的目标。按照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过程阶段,组织在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主要任务包括:前期管理阶段应做好装备的能效分析,确认能够起到的最佳作用,进而通过完善的采购方式,进行招标比价:在保证性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进行最低成本购置:运行维护阶段应进行装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检查、监测、诊断以及修理等管理,以保证装备在运行过程中经常处于良好技术状态;改造报废阶段应针对已到使用寿命、故障频发、影响到生产过程质量的装备进行技术改造或报废处理。
GB/T41251—2022
7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
规划管理
7.1.1规划和选型
组织进行装备规划时,应从经营战略和目标出发,考虑生产和市场需求、新产品开发、安全环保、寿命周期费用等方面的需要:
应由装备使用单位、装备管理单位、质量管理单位、公用工程单位及IT管理单位等参与装备规划及选型论证;
应明确装备选型决策的评价要素,对候选设备及供应商进行多指标加权综合评价排序;根据工艺要求及市场供应情况,应按照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生产适用、安全可靠和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的原则,提出多种可选方案,择优选购所需装备;一论证后,应形成规划及选型记录和最终结论。注1:设备经济评价的指标包括全生命周期费用等。注2:技术评估指标,通常需评估设备的安全性、环境危害性、工艺适应性、性能或参数比较、可靠性、可操作性、可维护性、可维修性、通用互换性、节能降耗性、可循环性、易安装性、设备使用寿命、备件供应、售后服务、法规符合性、节能性、用户信誉度,在使用同类型设备中需注意的主要事项。7.1.2招投标和采购
组织应明确下列适用的设备招投标及采购要求:一一根据设备规划及选型论证的结果,明确设备的采购方式:在招投标或采购文件中,明确对设备的技术要求交付要求、到货验收、调试后验收要求、技术培训、技术资料,异常处理、售后服务、双方责任等要求,以及对设备供应商的资质要求注1:组织可以采用招标采购和定向采购相结合的采购方式,即先通过招标采购的方式充分了解其性能及价格比的基础上,确定一种品牌,固定采购渠道,在以后公司扩建扩产、产品升级的采购过程中固定采购。注2:设备技术要求,指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及数量、设备功能要求、设备可靠性、可操作性、可维护性、可维修性、技术参数、采用标准、设备主要部件的工艺和材料要求、随机备件工具、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要求、主要技术要求,寿命要求、设备能源要求、环境要求等,适用时,可引用适用的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作为设备技术要求,注3:技术培训·指针对设备的使用、保养维护、点检、润滑、维修等方面的技术培训要求注4:售后服务,如:初期运行配套生产服务要求、保修期要求、技术支援要求和设备程序软件升级等7.2设计制造管理
监造和监理
组织在监造和监理方面应符合以下要求:需要装备制造商进行设计改进或变更的较大型设备或设备系统,遵照组织有关外包程序执行;适用时,组织宜参照装备监造有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规范设备监造的管理要求,明确下列适用的要求:
·设备监造的范围及其相应的设备制造质量监督方式;监造人员权责及资质要求;
·设备监造的业务流程和管理要求;·
监造合同(协议)要点;
驻厂监造工作要点;
第三方监理的管理要点。
7.2.2出厂验收
组织在出厂验收方面应符合以下要求:明确设备商务验收和技术验收的管理要求及流程设备开箱验收时,按合同和装箱单清点检查下列适用的项目:箱号、箱数及包装;
·设备名称、型号及规格、数量;设备质量证明文件;
配套设备及(安全)附件的规格、型号、数量;随机工具、备件;
设备程序(软件):
GB/T41251—2022
设备所附技术资料及说明书(含资料名称和数量),如:维护用图、设计图、立体装配图、零·
部件清单、检查部位的明细图、配置图、流程图、配电图、参数表及常见问题处理对策一览表等。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一验货后,若发现不符合验收要求的,按采购文件进行处理,一验收后,形成验收记录。必要时,需影像取证(重点包括:设备外观检查、查验设备技术资料和随机物件的完备情况)。
适用时,明确验收后的设备存放管理细则。注:到货验收的工作内容,通常包括参与人员、验货地点、验货时间,验货内容、验货方式、验货标准、验货记录、验货不符合要求时的处理方法。其中“验货内容”,通常指合同和装箱清单内规定的项目,7.3安装调试管理
7.3.1安装与调试
组织在安装与调试方面应符合以下要求确保安装前的准备工作全部到位,依据设备工艺平面布置图等技术资料做好基础施工,对设备的安装进行准确定位;
一确保安装过程中按照施工规范执行:一安装结束后,通过试运行进行设备验证(包括:空转试验、负荷试验、精度试验等)。7.3.2装备验收
组织在装备验收方面应符合以下要求:设备调试和验证合格后,进行设备安装工程的最终验收,验收合格后办理设备移交手续:指定相关岗位参与设备的安装验收,确保符合合同及技术协议的要求(重点包括:查验设备主要技术参数和生产工艺质量要求的符合度);一验收合格交接时,留存安装验收记录:设备验收后,建立设备管理卡和固定资产设备台账,并确保设备相应的验收资料、记录等存人设备档案。
7.4运行维护管理
7.4.1装备运行
装备的运行维护管理应符合GB/T37393一2019中10.6的要求,此外,组织应符合以下要求视需要建立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或标准化操作视频。操作规程易于设备使用者理解,且具可操GB/T41251—2022
作性,确保在需使用的岗位能得到有效版本的规程。一企业的新设备,在设备投运前由设备厂家技术人员对设备操作及维护人员进行培训。内容包设备原理、结构、操作方法、安全注意事项、维护保养知识、常见问题及处置等操作人员经过培训,合格上岗。培训内容包设备技术性能、原理概况、操作方法、异常情况与突发故障处置能力的识别及培训。操作人员按设备操作规程及设备技术性能和要求进行操作。设备使用者及相关人员,在设备使用中发现的异常、缺陷等问题,若自已不能处理,按企业规定的流程、方式和要求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处理,将问题信息及处理情况按企业的规定记录。通常将这些信息记录于设备运行记录表、点检记录、交班记录、工作日志或信息化系统内。备用设备,按企业规定的周期进行切换或盘车。一有联锁自启动、停止的设备保证功能正常。对设备操作有资质要求的,操作人员符合相关要求。一当设备为多班制运转时,设备使用单位明确设备交接班管理要求,对设备存在问题的,如实、规范记录手交接班记录
对企业有规定做设备使用或运行记录的,设备使用者如实、按时记录一为确保设备使用者能规范操作设备和按要求记录,设备使用部门应做好自主检查,设备管理等相关部门做好监督检查,视需考核。注1:设备操作规程,可理解为操作规范、作业指导书、作业标准或标准作业卡。注2:可操作性原则即标准中规定的履行程序的行为指示清晰、明确、具体、容易操作或履行注3:设备操作规程,通常包括(但不限于此):文档管理信息、设备图示、启动(开机前检查、开机前准备、开机步骤)、作业(运行操作、调整或调试方法)、停机(停机操作)、异常处理注4:标准作业卡,通常包括但不限于:作业信息(作业单位、设备装置名称及位号、作业时间等)、工序要求(作业顺序号、关键工序名称、标准及要求、风险辨识与预控措施、执行记录、作业人员签名、执行评价人签名)。注5:设备使用管理、保养管理、点检管理等要求,企业可根据需要整合注6:设备运行记录,通常包括日期、设备运行时间、设备工艺参数、设备运行异常状况及处理、交接班情况等。7.4.2装备维护
组织宜制定、实施并保持一个形成文件的全面生产维护系统,该系统应符合以下要求:根据需要,建立装备维护规程(标准)或视频,以规范装备维护工作;一根据装备维护的要求,明确装备维护人员的责任,并对装备维护人员进行相关技能识别和培训;国家或行业有规定的,符合相关能力要求,以确保其能安全、正确执行装备维护工作;一根据需要建立(年度)装备维护计划,并按计划实施:一适用时,企业负责生产计划管理的人员,在编制生产计划时,为装备维护预留时间,以确保操作及专业人员有时间对设备进行保养;根据装备维护需要,配置适合的器具和物资:确保备用或停用装备维护良好,随时可以启用:一当组织对设备维护进行外包时,组织对外包过程进行评审,批准后实施,并对装备维护服务提供方进行监督和评价;
设备使用及设备管理的人员,对装备维护的执行进行监督检查并视需考核,以确保装备维护管理的有效性。
注1:装备维护外包可以是同一法人组织下的双方,也可以是不同法人主体的双方,通过合同或协议约定双方应履行的责任,确定外包的范围、责任、人员、专业、技术、质量、安全、环境、费用和其他指标等要求。注2:设备维护规程,通常涵盖(但不限于此):设备名称、分工、周期或时机、部位、内容、标准、方法、手段和工具、保养验收等。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CCS N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1251—2022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生产装备
全生命周期管理
Productio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Life cyclemanagement ofproduction equipment2022-03-09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2-10-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术语和定义
缩略语
全生命周期阶段
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型
全生命周期管理任务
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
规划管理
设计制造管理
安装调试管理
运行维护管理
报废管理
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化
GB/T41251—2022
GB/T41251—2022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工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4)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绵阳市维博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动力部、东风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省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员:彭正红、王成城、张颖诚、李东、何益海、陈伟、游和平、李云、王春喜、王骏、田英明、李士波、王凯、王威威、黄亮、1范围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生产装备
全生命周期管理
GB/T41251—2022
本文件规定了基于生产过程质量控制需求的生产装备全生命周期阶段、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型、全命周期管理任务、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和信息化管理等本文件适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相关的生产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为工业企业开展生产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73932019数字化车间通用技术要求GB/T412722022
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质量数据通用接口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1
equipment
实施和保障生产经营活动所配备的设备、设备系统及其配套技术器材等的统称。注:在某些特定场景,装备也可直接称为设备3.1.2
equipmentlifecycle
装备全生命周期
装备从规划研究,经历设计和制造到使用和处置的整个生命周期的时间。注1:通常包括规划和论证、设计和制造、招标和采购、安装和调试、运行维护、维修和改造,一直到报废处理为止的全过程。
注2:装备全生命周期,又可称为装备全寿命周期注3:按照管理任务发生顺序,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可分为前期管理、运行维护和更新报废等三个阶段3.1.3
equipmentmaintenance
装备维护
为防止装备性能劣化或降低装备失效的概率,按事先规定好的计划或相应技术条件的规定进行的技术管理措施
注:装备维护,也可理解为“装备保养”。装备维护(保养)的核心工作是清洁,如:吹尘、吸尘、擦拭、清洗、除垢或替换。利用维护(保养)的机会可做:润滑、调整(对温度、位置、压力、速度、流量、松紧、间隙等)、紧固、防腐、检查、消缺和换件(耗材或易损件)。1
GB/T41251—2022
组织organization
操作生产装备完成生产制造活动,并负责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机构3.1.5
预防性维护
preventive maintenance
为消除装备失效和非计划性生产中断的原因而策划的定期活动(基于装备工作时间的周期性检验和检修)。
预测性维护
predictivemaintenance
通过对装备状况实施周期性或持续监测来分析和评估在役装备状况的一种方法或二套技术注:用于预测下一次故障发生的时间以及进行维护的具体时间。3.1.7
周期性检修
periodicoverhaul
用于防止发生重大意外故障的维护方法,注:此方法根据故障或中断历史,主动停止使用某一装备或装备子系统,然后对其进行拆卸、修理、更换零件、重新装配并恢复使用。
质量预防成本
qualitypreventioncost
为预防产品不能达到顾客满意的质量所支付的费用注:质量预防成本可包括厂房及生产设备维护等预防性措施费用。3.1.9
质量鉴定成本
qualityappraisalcost
为评定产品是否达到所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试验、检验和检查所支付的费用注:进行试验、检验和检查而调整产品及有关设备所需时间的费用支出通常是质量鉴定成本的组成部分。3.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ERP: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FIFO:先进先出(FirstInputFirstOutput)IT: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MES:生产执行系统(ManufacturingExecutionSystem)4全生命周期阶段
生产装备全生命周期包括规划、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报废等五个阶段规划阶段:该阶段基于企业生产过程需求,做好装备的能效分析,确定生产装备配置与布局的总体方案,确认装备能够起到最佳作用。规划阶段工作主要包括规划与选型,招投标和采购等工作。
一设计制造阶段:该阶段基于前期规划和采购要求,开展装备制造商的监造和监理,以及出厂验收等工作。
一安装调试阶段:该阶段应依据设备工艺平面布置图等技术资料开展装备的安装与调试和装备验收,并做好装备资料的管理工作。运行维护阶段:该阶段重点是装备的正常使用,确保生产过程质量受控。本阶段主要工作2
GB/T41251-—2022
以设备台账管理为基础,以设备定期工作管理、点检管理、技术监督等预防性、预警性管理为核心,开展装备运行、装备维护、装备老化管理、装备点检管理、装备状态监测、装备维修管理等工作。
报废阶段:该阶段主要以装备故障频次和生产过程质量状况为基础,开展装备改造和装备报废等工作。
5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型
生产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型见图1。规划阶段
规划与选型
装备改造
招投标和采购
装备报废
报废阶段
设计制造阶段
监造和监理
装备运行
装备老化管理
装备状态监测
出厂验收
安装调试阶段
安装与调试
装备验收
装各维护
装备点检管理
装备维护管理
运行维护阶段
图1生产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型全生命周期管理任务
对装备的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目的在于通过技术、经济和组织措施,获得装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设备综合产能最高、产出质量最优的目标。按照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过程阶段,组织在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主要任务包括:前期管理阶段应做好装备的能效分析,确认能够起到的最佳作用,进而通过完善的采购方式,进行招标比价:在保证性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进行最低成本购置:运行维护阶段应进行装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检查、监测、诊断以及修理等管理,以保证装备在运行过程中经常处于良好技术状态;改造报废阶段应针对已到使用寿命、故障频发、影响到生产过程质量的装备进行技术改造或报废处理。
GB/T41251—2022
7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
规划管理
7.1.1规划和选型
组织进行装备规划时,应从经营战略和目标出发,考虑生产和市场需求、新产品开发、安全环保、寿命周期费用等方面的需要:
应由装备使用单位、装备管理单位、质量管理单位、公用工程单位及IT管理单位等参与装备规划及选型论证;
应明确装备选型决策的评价要素,对候选设备及供应商进行多指标加权综合评价排序;根据工艺要求及市场供应情况,应按照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生产适用、安全可靠和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的原则,提出多种可选方案,择优选购所需装备;一论证后,应形成规划及选型记录和最终结论。注1:设备经济评价的指标包括全生命周期费用等。注2:技术评估指标,通常需评估设备的安全性、环境危害性、工艺适应性、性能或参数比较、可靠性、可操作性、可维护性、可维修性、通用互换性、节能降耗性、可循环性、易安装性、设备使用寿命、备件供应、售后服务、法规符合性、节能性、用户信誉度,在使用同类型设备中需注意的主要事项。7.1.2招投标和采购
组织应明确下列适用的设备招投标及采购要求:一一根据设备规划及选型论证的结果,明确设备的采购方式:在招投标或采购文件中,明确对设备的技术要求交付要求、到货验收、调试后验收要求、技术培训、技术资料,异常处理、售后服务、双方责任等要求,以及对设备供应商的资质要求注1:组织可以采用招标采购和定向采购相结合的采购方式,即先通过招标采购的方式充分了解其性能及价格比的基础上,确定一种品牌,固定采购渠道,在以后公司扩建扩产、产品升级的采购过程中固定采购。注2:设备技术要求,指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及数量、设备功能要求、设备可靠性、可操作性、可维护性、可维修性、技术参数、采用标准、设备主要部件的工艺和材料要求、随机备件工具、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要求、主要技术要求,寿命要求、设备能源要求、环境要求等,适用时,可引用适用的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作为设备技术要求,注3:技术培训·指针对设备的使用、保养维护、点检、润滑、维修等方面的技术培训要求注4:售后服务,如:初期运行配套生产服务要求、保修期要求、技术支援要求和设备程序软件升级等7.2设计制造管理
监造和监理
组织在监造和监理方面应符合以下要求:需要装备制造商进行设计改进或变更的较大型设备或设备系统,遵照组织有关外包程序执行;适用时,组织宜参照装备监造有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规范设备监造的管理要求,明确下列适用的要求:
·设备监造的范围及其相应的设备制造质量监督方式;监造人员权责及资质要求;
·设备监造的业务流程和管理要求;·
监造合同(协议)要点;
驻厂监造工作要点;
第三方监理的管理要点。
7.2.2出厂验收
组织在出厂验收方面应符合以下要求:明确设备商务验收和技术验收的管理要求及流程设备开箱验收时,按合同和装箱单清点检查下列适用的项目:箱号、箱数及包装;
·设备名称、型号及规格、数量;设备质量证明文件;
配套设备及(安全)附件的规格、型号、数量;随机工具、备件;
设备程序(软件):
GB/T41251—2022
设备所附技术资料及说明书(含资料名称和数量),如:维护用图、设计图、立体装配图、零·
部件清单、检查部位的明细图、配置图、流程图、配电图、参数表及常见问题处理对策一览表等。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一验货后,若发现不符合验收要求的,按采购文件进行处理,一验收后,形成验收记录。必要时,需影像取证(重点包括:设备外观检查、查验设备技术资料和随机物件的完备情况)。
适用时,明确验收后的设备存放管理细则。注:到货验收的工作内容,通常包括参与人员、验货地点、验货时间,验货内容、验货方式、验货标准、验货记录、验货不符合要求时的处理方法。其中“验货内容”,通常指合同和装箱清单内规定的项目,7.3安装调试管理
7.3.1安装与调试
组织在安装与调试方面应符合以下要求确保安装前的准备工作全部到位,依据设备工艺平面布置图等技术资料做好基础施工,对设备的安装进行准确定位;
一确保安装过程中按照施工规范执行:一安装结束后,通过试运行进行设备验证(包括:空转试验、负荷试验、精度试验等)。7.3.2装备验收
组织在装备验收方面应符合以下要求:设备调试和验证合格后,进行设备安装工程的最终验收,验收合格后办理设备移交手续:指定相关岗位参与设备的安装验收,确保符合合同及技术协议的要求(重点包括:查验设备主要技术参数和生产工艺质量要求的符合度);一验收合格交接时,留存安装验收记录:设备验收后,建立设备管理卡和固定资产设备台账,并确保设备相应的验收资料、记录等存人设备档案。
7.4运行维护管理
7.4.1装备运行
装备的运行维护管理应符合GB/T37393一2019中10.6的要求,此外,组织应符合以下要求视需要建立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或标准化操作视频。操作规程易于设备使用者理解,且具可操GB/T41251—2022
作性,确保在需使用的岗位能得到有效版本的规程。一企业的新设备,在设备投运前由设备厂家技术人员对设备操作及维护人员进行培训。内容包设备原理、结构、操作方法、安全注意事项、维护保养知识、常见问题及处置等操作人员经过培训,合格上岗。培训内容包设备技术性能、原理概况、操作方法、异常情况与突发故障处置能力的识别及培训。操作人员按设备操作规程及设备技术性能和要求进行操作。设备使用者及相关人员,在设备使用中发现的异常、缺陷等问题,若自已不能处理,按企业规定的流程、方式和要求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处理,将问题信息及处理情况按企业的规定记录。通常将这些信息记录于设备运行记录表、点检记录、交班记录、工作日志或信息化系统内。备用设备,按企业规定的周期进行切换或盘车。一有联锁自启动、停止的设备保证功能正常。对设备操作有资质要求的,操作人员符合相关要求。一当设备为多班制运转时,设备使用单位明确设备交接班管理要求,对设备存在问题的,如实、规范记录手交接班记录
对企业有规定做设备使用或运行记录的,设备使用者如实、按时记录一为确保设备使用者能规范操作设备和按要求记录,设备使用部门应做好自主检查,设备管理等相关部门做好监督检查,视需考核。注1:设备操作规程,可理解为操作规范、作业指导书、作业标准或标准作业卡。注2:可操作性原则即标准中规定的履行程序的行为指示清晰、明确、具体、容易操作或履行注3:设备操作规程,通常包括(但不限于此):文档管理信息、设备图示、启动(开机前检查、开机前准备、开机步骤)、作业(运行操作、调整或调试方法)、停机(停机操作)、异常处理注4:标准作业卡,通常包括但不限于:作业信息(作业单位、设备装置名称及位号、作业时间等)、工序要求(作业顺序号、关键工序名称、标准及要求、风险辨识与预控措施、执行记录、作业人员签名、执行评价人签名)。注5:设备使用管理、保养管理、点检管理等要求,企业可根据需要整合注6:设备运行记录,通常包括日期、设备运行时间、设备工艺参数、设备运行异常状况及处理、交接班情况等。7.4.2装备维护
组织宜制定、实施并保持一个形成文件的全面生产维护系统,该系统应符合以下要求:根据需要,建立装备维护规程(标准)或视频,以规范装备维护工作;一根据装备维护的要求,明确装备维护人员的责任,并对装备维护人员进行相关技能识别和培训;国家或行业有规定的,符合相关能力要求,以确保其能安全、正确执行装备维护工作;一根据需要建立(年度)装备维护计划,并按计划实施:一适用时,企业负责生产计划管理的人员,在编制生产计划时,为装备维护预留时间,以确保操作及专业人员有时间对设备进行保养;根据装备维护需要,配置适合的器具和物资:确保备用或停用装备维护良好,随时可以启用:一当组织对设备维护进行外包时,组织对外包过程进行评审,批准后实施,并对装备维护服务提供方进行监督和评价;
设备使用及设备管理的人员,对装备维护的执行进行监督检查并视需考核,以确保装备维护管理的有效性。
注1:装备维护外包可以是同一法人组织下的双方,也可以是不同法人主体的双方,通过合同或协议约定双方应履行的责任,确定外包的范围、责任、人员、专业、技术、质量、安全、环境、费用和其他指标等要求。注2:设备维护规程,通常涵盖(但不限于此):设备名称、分工、周期或时机、部位、内容、标准、方法、手段和工具、保养验收等。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标准计划
- GB/T29863-2023 服装制图
- GB/T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 GB/T42239.1-2022 洗涤用酶制剂 第1部分:碱性蛋白酶
- GB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 GB50053-2013 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 GB/T6109.13-2008 漆包圆绕组线 第13部分:180级直焊聚酯亚胺漆包铜圆线
- GB/T4995-2014 联运通用平托盘 性能要求和试验选择
- GB/T22264.3-2022 安装式数字显示电测量仪表 第3部分:功率表和无功功率表的特殊要求
- GB/T5009.101-2003 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酯树脂及其成型品中锑的测定
- GB7911.1-1987 热固性树脂装饰层压板 技术条件
- GB/T14625.1-2008 篮球、足球、排球、手球试验方法 第1部分:圆度测定方法
- GB/T14625.2-2008 篮球、足球、排球、手球试验方法 第2部分:反弹高度测定方法
- GB/T14625.3-2008 篮球、足球、排球、手球试验方法 第3部分:动态耐冲击试验方法
- GB/T27840-2011 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测量方法
- GB/T50908-2013 绿色办公建筑评价标准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