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GB)】 放射性核素成像设备 性能和试验规则 伽玛照相机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8 07:46:55
  • GB/T18989-2003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18989-2003

  • 标准名称:

    放射性核素成像设备 性能和试验规则 伽玛照相机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3-03-05
  • 实施日期:

    2003-08-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1.16 M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医药卫生技术>>医疗设备>>11.040.50射线照相设备
  • 中标分类号:

    医药、卫生、劳动保护>>医疗器械>>C43医用射线设备

关联标准

  • 替代情况:

    YY 0046-1991
  • 采标情况:

    IEC 60789:1992,MOD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书号:

    155066.1-19793
  • 页数:

    平装16开, 页数:40, 字数:76千字
  • 标准价格:

    19.0 元
  • 出版日期:

    2003-08-01

其他信息

  • 首发日期:

    2003-03-05
  • 复审日期:

    2004-10-14
  • 起草人:

    唐兆荣、章兆园
  • 起草单位:

    北京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 归口单位:

    全国医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提出单位: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主管部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伽玛照相机的有关定义、试验方法和产品随机文件,适用于Anger型伽玛照相机。 GB/T 18989-2003 放射性核素成像设备 性能和试验规则 伽玛照相机 GB/T18989-2003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GB/T 18989—2003
本标准是对行业标准YY0046一1991《医用伽玛照相技术参数及测量方法》的修订,与该行业标准的主要区别在于本标准修改采用IEC60789:1992《放射性核素成像设备—性能和试验规则—-Anger伽玛照相机》,技术内容与国际标准接轨。本标准对IEC60789:1992在下述方面作了修改和补充,详见附录G。-术语和定义部分:把GB/T18988.1《放射性核素成像设备性能和试验规则第1部分: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装置》(IEC61675-1:1998,IDT)和GB/T18988.2《放射性核素成像设备性能和试验规则第2部分: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装置》(IEC61675-2:1998,MOD)中的、又在本标准中需要的一些术语调到了本标准,另外,还根据需要增加了几个术语。IEC60789:1992的术语有一部分是索引,本标准改为定义全文。一试验方法:补充了“源距100mm时的无散射系统平面灵敏度”“无散射时的系统空间分辨率”和“固有计数率特性”的试验方法。对试验方法中的测量条件、测量步骤和数据处理,本标准在IEC60789的基础上做了适当的补充使其更加具体化、条理化,提高了测量方法的可操作性。-谢除了IEC60789中的\图7FWHM测量曲线图”,增加了图5、图6、图7、图8和图11。—一附录B~附录G是本标准增加的,其中附录 C《通用衰变表》是按放射性核素衰变规律直接计算的。
本标准对IEC60789的修改和补充,有关内容主要来自下述文件:-NEMA Standards publication NU 1--1994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OF CSIN-TILLATION CAMERAS published by National Electrical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中译本: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第21卷第2期,1997.4);---IAEA-TECDOC-602 Quality control of nuclear medicine instruments 1991 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May 1991(IAEA TECDOC-602《核医学仪器的质量控制》,国际原子能机构1991年5月);一现代核医学诊疗手册,主编:潘中允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5.8第五篇核医学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第四章Y相机的质量控制(昊文凯);-GB/T17857一1999《医用放射学术语(放射治疗、核医学和辐射剂量学设备)》。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D是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的附录 E、附录 F和附录 G是资料性附录。本标推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医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放射治疗、核医学和放射剂量学设备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核海高技术开发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兆荣、章兆园。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YY0046--1991。田
1范围
放射性核素成像设备
性能和试验规则
伽玛照相机
本标准规定了伽玛照相机的有关定义、试验方法和产品随行文件。GB/T 18989—2003
本标准适用于Anger型伽玛照相机,该设备包括准直器、探测器屏蔽及辐射探测器组件,还有记录和显示装置。
2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的定义列人附录A。
3试验方法
伽玛照相机性能测量的共同要求是:a)通常可能用于伽玛照相机性能测量的放射性核素列于表1;表1用于性能测量的放射性核素及其半衰期和对应的分析器窗适用的设计能量
93-296
放射性核素
99mTc或
1311或
133 Ba
113mIn
半衰期
分析器窗
141±10%(127~155)
145±10%(130~160)
93±10%(84~102)
184±10%(166~202)
296±10%(266326)
364±10%(328~400)
356±10%(320~~392)
393±10%(354~432)
514±10%(463~~565)
注1:141Ce发射的光子具有与99mTc大致相同的能量,但它的半衰期比99mTc的长得多,因此它适于耗费时间较多的测量。
注2:由于在122keV(57 Co)和141keV(99mTc)之间,Y相机的特性可以显著地变化,所以前者不包括在适用的放射性核素之内。然而,在某些场合下它是可以用的,如质量控制。57Co的半衰期是270 d。所有的测量都应用表1规定的分析器窗,用其他设定的窗(例如制造者规定的窗)可以做其他b)
附加的测量;
如果没有别的规定,测量的计数率应不大于2×104s-1;c)
测量前对伽玛照相机的调试应采用制造者常规所用的步骤,而不应为特定参数的测量做专门d)
的调试;
e)凡“固有”性能均不带准直器测量,“系统”性能均带准直器测量。3.1系统平面灵敏度
有散射的系统平面灵敏度
GB/T 18989—-2003
3.1.1.1测量条件
a)所用放射性核素与所测准直器相对应,对适用的设计能量在140keV~360keV范围内的准直器用99mTc,对适用的设计能量等于或大于360keV的准直器用131I。源的活度约40MBq,其活度必须用活度计准确测定,测定方法见附录B。源的形状、尺寸及材料见图1。不同的核素应使用不同的源盒;
放射源放在圆柱形模型内。圆柱形模型的形状、尺寸及材料见图2;b)
c)模型源位于UFOV中心,模型源下表面与准直器前端面的距离d应为O;必须断开均匀性校正电路或任何其他能改变计数的装置。d)
3. 1. 1.2 测量步骤
a)将经过测定的源按测量条件放好;b)预置测量时间300s,测量总计数N,记录测量中点的时刻Tic)撤走放射源,记录300s的本底计数Nb。3.1.1.3数据处理
确定测量时源的实际活度:
由Ti减去源测定中点时刻T。(见附录B),得源的衰变时间t,查表1得源的半衰期T1/2,由t/T1/z(注意:t与T1/2要用同一时间单位)查附录C表C.1《通用衰变表》,得衰变系数p,测量时源的实际活度A,为:
A: A。 X p(Bq)
式中:
A。——测定时源的活度,Bq;
p——放射源经时间 t 的衰变系数。b)计算系统平面灵敏度:
系统平面灵敏度S,由下式算得:(N-Nb)/300(s- . Bq-)
式中:
N——300 s内测得的总计数;
N.——300s内测得的本底计数;A
A1----测量时源的实际活度,由(1)式算得,单位为贝可(Bq)。c)本项计算精确到1×10-‘s-1·Bq-1,测量的误差要求控制在±10%以内。3.1.2无散射的系统平面灵敏度
(1)
(2)
采用图1所示的源,将其直接放在准直器前端面上,或使源到准直器前端面的距离为100mm(即源与准直器之间无散射物质)可以做无散射的系统平面灵敏度测量。测量步骤、数据处理分别同3.1.1.2和3.1.1.3。
3.1.3对其他准直器的系统平面灵敏度用相同的方法可以测量用其他准直器时的系统平面灵敏度。随着准直器的改变,放射性核素和分析器窗应按表 1 做相应的变更,应与所测准直器相对应。3.2空间分辨率
3.2.1固有空间分辨率
固有空间分辨率采用数字图像法,此法适用于有图像处理机的伽玛照相机。3.2.1.1 测量条件
a)采用放射性核素为9mTc的点源,源的活度为20MBq~40MBq,源的形状及材料见图3。源不经准直。除出射口外,其余各个方向上应予以屏蔽,在出射口可用铜片调节射线通量。源在屏2
GB/T18989—2003
蔽盒中的位置,应使其在规定的测量距离上时,在探测器面上所形成的照射面直径约为UFOV直径的二倍(见图3);
探头屏蔽环,铅材制成,厚3mm,内径相当于UFOV,用于屏蔽UFOV以外的探测器面;b)
多缝透射模型,其形状、尺寸及材料见图4(对矩形探测器用矩形模型),放在探测器面上,对准中心,覆盖UFOV,离探头表面的距离应尽量近;d)源的放置:源置于支架上,位于探头表面中心轴上,离探头表面的距离不小于UFOV直径(对矩形探头则是最大边长)的五倍(见图3);e)峰值象素对应的计数道的计数不少于1000。3.2.1.2测量步骤
a)装好多缝透射模型,使其缝轴与探头的X轴垂直;b)采集图像
按下述方法获取数据:在垂直于缝轴的方向(即X方向)上,应由尺寸不大于0.1FWHMi(CFOV内固有的FWHM)的象素获取数据,以确保在FWHMci范围内的数据点不少于10个,在平行于缝轴的方向上应从X轴上宽不大于30mm的剖面中获取(见图5)。这里称这宽为一个象素、长不大于30mm的计数单元为计数道。使峰值象素对应的计数道的计数不少于1000;
c)打印出X方向上的图像矩阵数据值;将多缝透射模型旋转90°,使其缝轴与探头的Y轴垂直。重复b)、c),获取Y方向上的图像矩d)
阵数据值。
3.2.1.3数据处理
3.2.1.3.1计算CFOV内的FWHM:
a)在线性坐标纸上,以象素号为横坐标,以计数为纵坐标,画出横坐标上每个象素间隔对应的计数道内的计数。通过数据点对每条缝画出一条平滑曲线,得一组蜂(见图6),以峰中最高的计数道计数作最大值,对每个峰计算半高宽W,和十分之一高宽V(均以象素为b)
单位,精确到0.1个象素),相邻计数道间用插值法;分别算出X方向上所有蜂的半高宽的平均值W和十分之一高宽的平均值V;c)以通过半高宽连线中点的垂线作为峰的中心线,测量相邻蜂中心线间的距离 S,(以象素为单位,精确到0.1个象素);算出CFOV内X方向上所有蜂间距的平均值S;d)计算CFOV内X方向上的FWHM(以mm为单位,精确到0.1mm):FWHM -W.D
武中:
W-—CFOV内X方向上所有峰的半高宽的平均值,象素;(3)
D一多缝透射模型上缝的间隔,单位为毫米(mm),(等于两缝间的几何距离,这里是30.0mm,要求精确到至少0.1mm);
S—-CFOV内 X方向上所有峰间距的平均值,象素。e)用相同的方法,算出CFOV内Y方向上的FWHM,f)再将两个方向的FWHM平均,得伽玛照相机CFOV内的FWHMei,mm。3.2.1.3.2计算CFOV内的FWTMa:a)用类同的方法计算CFOV内X方向上的FWTM(以mm为单位,精确到o.1mm):y:D(mm)
(4)
TYTKANYKACa
GB/T 18989—2003
式中:
D一一多缝透射模型上缝的间隔,单位为毫米(mm),(等于两缝间的几何距离,这里是30.0mm,要求精确到至少0.1mm);
S-—CFOV内X方向上所有峰间距的平均值,象素;V—CFOV内X方向上所有峰的FWTM的平均值,象素;b)用相同的方法,算出CFOV内Y方向上的FWTM;c)再将两个方向上的FWTM平均,得伽玛照相机CFOV内的FWTM,mm。3.2.1.3.3计算CFOV内的EWci:
a)将图6所得的各条曲线按图7处理,EW由面积等于线扩展函数、高为最大值的矩形的宽给出:
式中:
j——象素序号,j为 l~n;
(C, × Pw)
C,一-序号为X,的象素所对应的规定宽度内的计数;PW-一象素宽度,单位为毫米(mm),(在图7中,PW=Xi+1一X,);C.—最大值计数。
图7中画有不同阴影的面积是相等的;+**(5)
在CFOV范围内,沿X方向计算各个线扩展函数的EW,将其平均得CFOV范围内、X方向b)
上的EW。再沿Y方向计算各个线扩展函数的EW,将其平均得CFOV范围内、Y方向上的EW;
c)将CFOV范围内X、Y方向上的EW平均,得CFOV内的EWci,mm。3.2.1.3.4计算UFOV内的FWHMui、FWTMui和EWui:将CFOV内的数据换成UFOV内的数据,按上述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得到UFOV内的固有空间分辨率数据FWHMi、FWTMu和EWei,mm。3.2.1.3.5在本项测量条件下,数据处理前,所测得值不作本底和多缝透射模型缝宽修正。3.2.2系统空间分辨率
系统空间分辨率采用数字图像法,此法适用于有图像处理机的伽玛照相机。分别测量有和无散射情况下CFOV内的系统空间分辨率。3.2.2.1测量条件
a)系统空间分辨率模型源,源的形状、尺寸及材料见图8;所用放射性核素为99mTc(或113mIn对高能准直器),双线源的每根线含源的活度约200MBqs组织等效散射模块4块,每块厚度50mm,面积能覆盖UFOV,材料为水或水的等效物质,如b)
聚乙烯板;
c)模型源离探头准直器前端面的距离分50mm、100mm和150mm几种情况测量,其间放置组织等效散射模块。改变源与准直器前端面距离测量时,组织等效散射模块的总厚度保持200mm,只是源在介质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准直器前端面与散射模块表面之间的空气间隔应小于5mmwww.bzxz.net
d)还应在模型源离探头准直器前端面的距离为0和100mm时,以空气为散射介质各测量一次(这相当于无散射情况);
e)峰值象素对应的计数道的计数不少于10k。3.2.2.2测量步骤
a)按测量条件做好准备,装好待测推直器;GB/T 18989—2003
b)把模型源放在准直器的前端面上(即源距为0),线源垂直于探测器面的X轴,放在轴中心附近的适当位置;
c)采集图像
按下述方法获取数据:在垂直于源管的方向(即X方向)上,应由尺寸不大于0.1FWHMe(CFOV内系统的FWHM)的象素获取数据,以确保在FWHMs范围内的数据点不少于10个;在平行于源管的方向上应从宽不大于30mm的剖面中获取(参见图5)。使峰值象素对应的计数道的计数不少于10k。这种计数剖面沿源管的方向应彼此相邻,直至CFOV的边缘;d)打印出CFOV内X方向上的图像矩阵数据值;将模型源旋转90°使线源垂直于探测器面的Y轴,重复c)、d),获取CFOV内Y方向的图像e)
矩阵数据值:
f)使模型源离探头准直器前端面的距离为100mm,其间为空气,重复b)、c)、d)、e)按3.2.2.1c)使模型源离探头准直器前端面的距离分别为50mm、100mm和150mm,模型源g)
在总厚度为200mm的组织等效散射模块中,分别重复b)、c)、d)、e);换上其他待测准直器,重复a)~g)。所用放射性核素应与准直器的适用能量相对应。h)
3.2.2.3数据处理
3.2.2.3.1计算第一种情况下CFOV内的FWHMes:第一种情况即:线源在准直器前端面上,无散射介质。a)先处理X方向上的数据以象素号为横坐标,以计数为纵坐标,画出横坐标上每个象素间隔对应的计数道的计数,通过数据点对每个源管画出一条平滑曲线,得一组峰;每个计数部面是两个峰,沿源管方向彼此相邻排列;以峰中最高的计数道计数作最大值,对每个峰计算半高宽W,和十分之一高宽V(均以象素为b)
单位,精确到0.1个象素),相邻计数道间用插值法;分别算出X方向上所有峰的半高宽的平均值W和十分之一高宽的平均值V;c)以通过半高宽连线中点的垂线作为峰的中心线,测量相邻峰中心线间的距离S(以象素为单位,精确到0.1个象素);算出CFOV内X方向上所有峰间距的平均值S;d)计算出CFOV内X方向上的FWHM(以mm为单位,精确到o.1mm):FWHM - WgD(mm)
式中:
W—-CFOV内X方向上所有峰的半高宽的平均值,象素;(6)
D一一模型源的两个源管的间距,单位为毫米(mm),(这里是30.0mm,要求精确到至少0.1mm);
S——CFOV内X方向上所有峰间距的平均值,象素;e)用相同的方法,算出第一种情况下CFOV内Y方向上的FWHM;f)再将两个方向的FWHM平均,得伽玛照相机在第一种情况下CFOV内的FWHMes,mm。3.2.2.3.2计算第一种情况下CFOV内的FWTMc:a)用类同的方法计算第一种情况下CFOV内的FWTM(以mm为单位,精确到0.1mm):V.D(mm)
FWTM -
式中:
D——与式(6)中相同;
S—一与式(6)中相同;
YKANrKAea
GB/T 18989—2003
V一CFOV内X方向上所有峰的十分之高宽的平均值,象素;b)用相同的方法,算出第一种情况下CFOV内Y方向上的FWTM;c)再将两个方向的FWTM平均,得伽玛照相机在第一种情况下CFOV内的FWTMc,mm。3.2.2.3.3计算第一种情况下CFOV内的EWcs:用3.2.1.3.3计算EW的相同方法,计算第一种情况下CFOV内的EWes,mm。3.2.2.3.4计算其他情况下的FWHMcs、FWTMc.和EW.s:按同样的方法,再对源与准直器前端面间的距离为100mm、且其间介质为空气时,和距离分别为50mm、100mm和150mm且其间介质为组织等效物时的各种情况所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3.2.2.3.5列表给数据:
应用表2列出每个多孔准直器下,对应于不同介质及不同介质厚度的CFOV内的系统空间分辨率数据FWHMes、FWTM.和EWes。
表2系统空间分辨率测量数据表
准直器型号:
组织等效物
组织等效物
组织等效物
源距离
准直器类型:
放射源:
注:空气介质即通常所说的无散射情况,有组织等效物介质时,即为有散射情况3.2.2.3.6给出线扩展函数(曲线)及其对应的调制传递函数(MTF):单位为毫米
分别对有和无散射与不同源距组合的各种情况,给出线扩展函数(曲线)及其对应的MTF。3.3非均匀性
3.3.1固有非均匀性
固有非均匀性分为非均勾性分布、积分非均匀性、微分非均匀性和固有点源灵敏度偏差。3.3.1.1非均匀性分布、积分非均匀性和微分非均匀性3.3.1.1.1测量条件
a)采用放射性核素为99mTc的点源,源的活度为20MBq~40MBq,源的形状及材料见图3。源不经准直。除出射口外,其余各个方向上应予以屏蔽,在出射口可用铜片调节射线通量。源在屏蔽盒中的位置,应使其在规定的测量距离上时,在探测器面上所形成的照射面直径约为UFOV直径的二倍(见图3);
探头屏蔽环,铅材制成,厚3mm,内径相当于UFOV用于屏蔽UFOV以外的探测器面;b)
源的放置:源置于支架上,位于探头表面中心轴上,离探头表面的距离不小于UFOV直径(对c)
矩形探头则是最大边长)的五倍;d)象素边长:不大于固有空间分辨率FWHMei的两倍,并予以确定;e)象素计数:每个象素计数的平均值应大于10k,并予以确定。3.3. 1.1.2测量步骤
a)按测量条件做好准备;
b)采集图象至中心象素计数达到10k以上的确定值;c)对有均匀性校正电路的伽玛照相机,要分别在带和不带均匀性校正电路的两种情况下测量。3.3.1.1.3数据处理
a)计算前的数据处理:
GB/T18989-—2003
在计算非均匀性分布、积分非均勾性和微分非均匀性之前,对所测得的数据进行以下处理:1)所有小于平均计数75%的边缘象素应置于零;2)剔除含零计数直接相邻的周围的边缘象素,并置于零。余下非零象素纳人UFOV的分析中。此步骤仅操作一次。任何象素至少要有50%的区域在 CFOV内才能被纳入 CFOV的分析中;
3)对所得的其余非零数据,用如下权重的九点滤波函数进行一一次卷积平滑;121
121
分析范围以外的象素,其九点滤波函数的加权因子为零。在有加权因子为零的象素被包含在平滑操作中的情况下,用平滑后的值除以非零加权因子之和进行归一化处理。计算非均匀性分布:
分别计算计数偏离象素平均计数超过10%、5%和2.5%的象素的数目,并分别计算它们占全部非零象素总数的百分数E;
用CFOV内的数据计算CFOV内的非均勾性分布:1)
计算偏离象素平均计数超过10%的象素数目占全部非零象素总数的百分数 Ecl,10%;计算偏离象素平均计数超过5%的象素数目占全部非零象素总数的百分数εci.5%;计算偏离象素平均计数超过2.5%的象素数目占全部非零象素总数的百分数 eci. 2.5%。2)用UFOV内的数据计算UFOV内的非均匀性分布:计算偏离象素平均计数超过10%的象素数目占全部非零象素总数的百分数eui,10%;计算偏离象素平均计数超过5%的象素数目占全部非零象素总数的百分数eui,5%计算偏离象素平均计数超过2.5%的象素数目占全部非零象素总数的百分数ea,2.5%。c)计算积分非均匀性IU:
1)计算CFOV范围内的积分非均勾性IUc:确定CFOV范围内所有非零象素中的最大值Cmax和最小值Cmin,则CFOV内的积分非均勾性 IUa为:
式中:
Cmx - Cm × 100%
IUα=±+Cmin
CFOV内所有非零象素中的最大值;CFOV内所有非零象素中的最小值。Cmin
2)计算UFOV范围内的积分非均勾性 IUi:.....(8)
同理,用UFOV范围内所有非零象素中的最大值Cmax和最小值Cmin,可算得UFOV内的积分非均勾性IUai。
d)计算微分非均匀性 DU:
1)计算CFOV范围内的微分非均匀性DU:在CFOV范围内,分别从象素行和列的一端起始,每五个相邻象素为一组,分组的起始象素逐个向前推进,计算同行、同列的每组象素中任何两个象素计数的最大差值,在CFOV范围内确定所有这种最大差值中的一个最大值「△C|max,并找出决定这一值的象素计数最大值Cmax.o和最小值Cmin,0,则CFOV内的微分非均勾性DU为:IAC Imax
DUa=± Cmx.o + Cmin.o
-×100%
:(9)
YKANTKa
GB/T 18989—2003
式中:
I△C!max—象素行和列的所有象素组中任何两个象素计数差中的最大值;Cmax,o———CFOV内得到△C|max象素计数最大值;Cmin,o——CFOV内得到1ACImax的象素计数最小值。2)计算UFOV范围内的微分非均匀性DUu:同理,在UFOV范围内进行上述处理及计算,可算得UFOV内的微分非均匀性DUai。e)其他:
1)非均匀性分布、积分非均勾性和微分非均勾性的计算精确到0.1个百分点;2)对有均勾性校正电路的伽玛照相机,要分别给出带和不带均勾性校正电路的两种情况下测量的结果。
3.3.1.2固有点源灵敏度偏差
3.3.1.2.1测量条件
所用放射性核素为99mTc,液体源,活度约40MBq,装于小屏蔽源罐内,其形状、尺寸及材料见a)
图9。图中采用t不小于10mm,d等于3mm;b)探头屏蔽环,铅材制成,厚3mm,内径相当于UFOV,用于屏蔽UFOV以外的探测器面;源的放置:源应放在横跨UFOV的一系列点上,连结这些点的各线应与X轴和Y轴成行、列排好,在X、Y两个方向上点间间隔应为30mm;d)每个测量点上的累积计数不少于100k。3.3.1.2.2测量步骤
a)将小屏蔽源罐中心对准测量点,根据源的活度确定计数不小于100k的测量时间;b)按所定测量时间,将源依次在3.3.1.2.1c)确定的各测量点上测量并计数;c)对有均勾性校正电路的伽玛照相机,要分别在带和不带均勾性校正电路的两种情况下测量。3.3.1.2.3数据处理
a)先用附录C的方法对各个计数进行放射源衰减校正;b)对放射源衰减校正后的所有计数计算平均值,按下式给出最大偏差值,作为固有点源灵敏度偏差:
式中:
n:—固有点源灵敏度偏差;
N—所有计数的平均值;
LN-N.I × 100%
Nm—所有计数中偏离平均值最大的那个计数值。用CFOV内的数据计算CFOV内的固有点源灵敏度偏差nei;用UFOV内的数据计算UFOV内的固有点源灵敏度偏差nui:(10)
c)对有均匀性校正电路的伽玛照相机,要分别给出带和不带均匀性校正电路的两种情况下测量的结果。
3.3.2系统非均匀性
3.3.2.1测量条件
3.3.2.1.1均匀平面源:
a)泛模充填源:所用放射性核素为9mTc,源的活度为70MBq~200MBq,其形状、尺寸及材料见图10。充满蒸馏水,排尽气泡,混勾,放1h后使用,其充填部分的平面形状与探头一致,面积大于探头,一般要求其直径(对矩形探头是边长)大出UFOV5cm。对360keV以上的高能准8
直器,放射性核素用113mIn(或1310;YKAONKea
GB/T18989—2003
泛面源:作为质量控制时,也可以使用5Co泛面源,其非均匀性不超过土2.5%,活度与面积的要求同泛模充填源。
3.3.2.1.2准直器:平行孔准直器,与所用源匹配。3.3.2.1.3源离探头表面的距离:泛模充填源置于探头表面中心轴上,其下表面应尽可能接近准直器的前端面;如用泛面源,使源的表面离准直器前端面的距离为50mm,其间是有机玻璃,在源的背面上也要有50mm厚的有机玻璃覆盖作散射物。3.3.2.1.4象素边长:不大于源离准直器前端面50mm处的有散射情况下的系统空间分辩率FWHMes,并予以确定。
3.3.2.1.5象素计数:每个象素计数的平均值应大于10k,并予以规定。3.3.2.2测量步骤
见 3. 3. 1. 1. 2。
3.3.2.3数据处理
用3.3.1.1.3的方法进行计算前的数据处理,并计算系统非均勾性的各项参数:3.3.2.3.1计算非均匀性分布:
a)CFOV内的非均勾性分布:
偏离象素平均计数超过10%的象素数目占全部非零象素总数的百分数Ecs.10%;偏离象素平均计数超过5%的象素数目占全部非零象素总数的百分数ecs,5%;偏离象素平均计数超过2.5%的象素数目占全部非零象素总数的百分数Ees,2.5%。UFOV内的非均勾性分布:
偏离象素平均计数超过10%的象素数目占全部非零象素总数的百分数Eus,10%;偏离象素平均计数超过5%的象素数目占全部非零象素总数的百分数eus,5%;偏离象素平均计数超过2.5%的象素数目占全部非零象素总数的百分数=us.2.5%。3.3.2.3.2计算积分非均匀性:
a)CFOV内的积分非均匀性IUi
b)UFOV内的积分非均匀性IUe
3.3.2.3.3计算微分非均匀性:
a)CFOV内的微分非均匀性DUs;
UFOV内的微分非均勾性DUus。
3.3.2.3.4其他:同3.3.1.1.3e)。3.4固有能量分辨率
3.4.1测量条件
采用放射性核素为99mTc的点源,源的活度为20MBq~40MBq,源的形状及材料见图3。源不a)
经准直。除出射口外,其余各个方向上应予以屏蔽,在出射口可用铜片调节射线通量。源在屏蔽盒中的位置,应使其在规定的测量距离上时,在探测器面上所形成的照射面直径约UFOV直径的二倍(见图3);
探头屏蔽环,铅材制成,厚3mm,内径相当于UFOV,用于屏蔽UFOV以外的探测器面;b)
57Co点源,活度20MBq~~40MBq,用于刻度多道分析器道宽等效能量;)
源的放置:源置于支架上,位于探头表面中心轴上,离探头表面的距离不小于UFOV直径(对矩形探头则是最大边长)的五倍;多道分析器(如伽玛照相机有多道分析器功能,可不另备);e)
测脉冲辐度谱的道宽应不大于光电峰FWHM的5%;f
积分计数率:超过电子学噪声水平的积分计数率应不超过2×10s1;9
GB/T 18989—2003
h)峰道计数应大于10k。
3.4.2测量步骤
a)按测量条件做好准备;
用多道分析器测量并绘出99mTc的能谱曲线,到累计峰值计数大于10k;b)
在b)的相同条件下,测量并绘出57Co的能谱曲线。c)
3.4.3数据处理
a)在能谱图上分别确定99mTc和57Co的全能吸收峰中心道址分别为Ni(道)和Nz(道),道宽等效能量E为:
Eh =(E —E,)/(N —N2) = 19/n(keV/道)式中:
Ei-—99mTc全能吸收峰的能量(141keV);E2——_57Co全能吸收峰的能量(122keV);Nn-Ni-N,,道。
b)用插值法对9mTc的全能吸收峰计算半高宽△N(道);c)按下式计算固有能量分辨率ER;:AN×E×100%
ER, = 4
式中:
AN—99mTc全能吸收峰的半高宽,单位为道;Eeh—道宽等效能量,单位为千电子伏每道(keV/道);Ei——99mTc全能吸收峰的能量(141keV)。d)ER:的测量、计算精确到0.1个百分点。3.5固有多窗空间配位
3.5.1测量条件
·(11)
(12)
所用放射性核素为67Ga,液体源,活度约40MBq,装于小屏蔽源罐内,其形状、尺寸及材料见图a)
9。图中t不小于10mmd等于3mm
b)多道分析器(如伽玛照相机有多道分析器功能,可不另备);源的位置选五个点:UFOV中心为一点:X和Y轴的正、负两个方向上各两点,其离中心的距c)
离为视野中心到UFOV边缘的距离的75%;分析器窗宽:20%,对93keV、184keV和296keV三个光电峰中心对称分布;d)
象素尺寸的长度:不大于对99mTc固有空间分辨率的10%,这里采用3.2.1中所用的象素尺e)
寸,以简化计算;
f)每个窗的总计数率:不超过1×104s-1;g)每一顿图像的计数不小于10k。3.5.2测量步骤
在无准直器的情况下,按测量条件分别获取源在五个位置上、用上述三个能窗所得到的图像。每个源位对应三个能窗各获取一懒图像,五个源位总计获取15帧图像。3.5.3数据处理
3.5.3.1对一个源位、两个不同能窗下的图像计数分布中心之间在一个轴上的位移,其计算方法如下:以X轴为例,用“重心法”确定图像的计数分布中心Lx:a)
以图像中最大计数象素为中心,在X方向上向左、右各推进至少五个象素,将这些象素自左至右按顺序1~n编号。再将这些象素中的计数代人下式计算,得图像的计数分布中心:10
(象素)
j———象素的编号,自1~n,n是最右边那个象素的编号;C,-j号象素的计数;
GB/T 18989—2003
(13)
Lx—-图像的计数分布中心在X轴上对应的象素坐标,以象素为单位,精确到0.1个象素;按相同的方法找出相同源位、另一个能窗下的图像的计数分布中心在X轴上对应的象素b)
坐标;
两者相减,即得两个能窗下图像中心位置之间在X轴上的位移(以象素为单位,精确到0.1个c)
象素);
d)再以由3.2.1.3.1中计算D/S所得到的象素尺寸相乘,即得以mm为单位的位移。3.5.3.2用3.5.3.1的方法,对五个源位,分别计算能窗为296keV与93keV的图像计数分布中心之间,和能窗为184keV与93keV的图像计数分布中心之间,在X和Y轴上的位移。3.5.3.3确定由3.5.3.2所得20个位移值中的最大值,此位移值即固有多窗空间配位MWs,mm,精确到 0.1 mm。
3.6固有空间非线性
3.6. 1测量条件
同3.2、1.1。
3. 6. 2测量步骤
同3.2.1.2。
3.6.3数据处理
3.6.3.1计算微分线性DL
a)在线性坐标纸上,以象素号为横坐标,以计数为纵坐标,画出横坐标上每个象素间隔对应的计数道的计数,通过数据点对每条缝画出一条平滑曲线,得一一个蜂,这样,在一个计数剖面内得行峰;
b)对所有相邻剖面内的计数作同样处理,可得到一个二维的峰值阵列,其中一个方向沿着缝轴,另一个方向垂直于缝轴;
c)以每个峰中最高的计数道计数作最大值,找出能峰两侧的半高值位置,算出每个峰的半高宽W,,在相邻计数道间用插值法;再以通过半高宽连线中点的垂线作为峰的中心线,测量相邻峰中心线间的距离S,(以象索为单位,精确到0.1个象素);算出X方向上所有的峰间距;d)在本试验中,象素与毫米的换算因子是:D/S,这里D是30.0mm,S是视野中所有S(以象素为单位)的平均值。以此换算因子将所有 S,的单位换算到mm;e)计算X方向上所有S,(以mm为单位)的标准偏差Sx:(S-S,)2
式中:
m-—X方向所测S,的个数,i为 1n;n
S,一一相邻峰中心线的间距,单位为毫米(mm);-(mm)
S—一所测视野中所有S,的平均值,单位为毫米(mm));f)按相同的方法算出CFOV内Y方向所有S的标准偏差SY;(14)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