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GB)】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部分:传输规约 第2篇:链路传输规则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8 14:34:16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18657.2-2002

  • 标准名称: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部分:传输规约 第2篇:链路传输规则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2-02-02
  • 实施日期:

    2002-08-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839.64 K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 采标情况:

    IEC 60870-5-2:1992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书号:

    155066.1-18581
  • 页数:

    平装16开, 页数:34, 字数:65千字
  • 标准价格:

    17.0 元
  • 出版日期:

    2002-08-01

其他信息

  • 首发日期:

    2002-02-22
  • 复审日期:

    2004-10-14
  • 起草人:

    谭文恕、张秀莲、张长银、胡达龙、刘佩娟、林庆农、郭进
  • 起草单位:

    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
  • 归口单位:

    全国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提出单位:

    全国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主管部门: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相关标签:

    远动 设备 系统 传输 链路 规则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适用于以比特串行数据传输的远动设备和系统,用以对地理上广泛分布 过程进行监视和控制。定义的链路过程严格限定于工作在窗口尺寸为1的报文传输序列。这意味 着启动 站(启动报文传输的站)的链路层仅在前一次接收的报文传输请求已成功地完成或带差错指示地结束 后才能接收新的报文传输请求。链路传输规则适用于半双或全双工通道的远动系统中的平衡和非平衡传输。本标准定义的标准传输过程适用于IEC 60870-1-1描述的点对点、多个点对点、多点星形、多点共线和多点环形的配置。这些系统中的数据传输功能的基本本路传输服务的三种类型组成,即:l)发送/无回答(SEND/NO REPLY)2)发送/确认(SEND/CONFIRM)3)请求/响应(REQUEST/RESPOND)发送/确认和请求/响应这两种服务由请求站和响应站之间的一序列的不可分离的对话要素组成。本标准定义的规约在双向通信系统的每个方向仅能同时接收和处理一个链路传输服务。每次传输服务在下次传输服务开始之前,应已成功地完成或报告出现差错。这意味着连续成组传输的窗口尺寸为1,发送/确认和请求/响应传输服务的差错的恢复采用自动重传请求(ARQ)的停止—等待方法。在全双工通道的点对点配置中,定义的规约支持平衡传输过程,即在通信链路的两个方向同时进行传输服务。这使子站发生事件时无需主站查询,就可以向主站(控制站)报告突发(自发)事件,从而减少报告延时,实现较快的数据收集。然而,每个子站使用全双工通信通道将导致设备费用增加。 GB/T 18657.2-2002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部分:传输规约 第2篇:链路传输规则 GB/T18657.2-2002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33.200
中华人民共和宝国国家标准
GB/T 18657.2-2002
idt IEC 60870-5-2:1992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部分:传输规约
第2篇:链路传输规则
Telecontrol equipment and systems-Part 5: Transmission protocolsSection 2:Link transmission procedures2002-02-2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02-08-01实施
GB/T 18657.2—2002
IEC前言
1范围和对象
2引用标准
3标准传输的格式和结构
3.1格式FT1.1
格式FT1.2
格式FT2
格式FT3
4服务原语和传输过程要素
发送/无回答服务·
4.2发送/确认服务
4.3请求/响应服务·
5非平衡传输
5.1长度域、控制域和地址域的规范·5.2非平衡传输服务
5.3非平衡传输过程·
6平衡传输
6.1长度域、控制域和地址域
6.2平衡传输服务
6.3平衡传输过程
附录A(标准的附录)重复顿传输的超时时间间隔次
TKAi KAca-
GB/T18657.2—2002
本标准等同采用IEC60870-5-2:1992《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2篇:链路传输规则》。
九十年代以来,国际电工委员会57技术委员会为适应电力系统(包括EMS.SCADA和配电自动化系统及其他公用事业)的需要,制定了一系列传输规约。这些规约共分5篇,我国等同采用它们将其制定为GB/T18657系列标准,即:
GB/T18657.1---2002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篇:传输顿格式(idtIEC60870-5-1:1990)
GB/T 18657.2--2002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2篇:链路传输规则(idtIEC60870-5-2:1992)
GB/T18657.3--2002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3篇:应用数据的般结构(idtIEC 60870-5-3:1992)
GB/T18657.4—2002
GB/T18657.5-2002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4篇:应用信息元素定义和编码(idt IEC 60870-5-4:1993)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5篇:基本应用功能(idtIEC60870-5-5:1995)
本标准是其中的第2篇。
GB/T18657系列标准还包含一些配套标准。近年来,我国已采用制定或正在制定其中以下配套标准:
DL/T634—1997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neqIEC60870-5-101:1995)DL/T719-2000电力系统电能累计量传输配套标准(idtIEC60870-5-102:1996)DL/T667—1999继电保护设备信息接口配套标准(idtIEC60870-5-103:1997)IEC60870-5-104:2000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04篇:采用标准传输协议子集的IEC60870-5-101网络访问
基本标准是制定和理解配套标准的依据,配套标准都要引用基本标准,等同采用基本标准有利于更好地贯彻标准,实现远动设备的互操作性。GB/T18657系列标准涵盖了各种网络配置(点对点、多个点对点、多点共线、多点环型、多点星形),各种传输模式(平衡式、非平衡式),网络的主从传输模式和网络的平衡传输模式,电力系统所需要的应用功能和应用信息,是-个完整的集,和IEC61334、配套标准DI/T634、DL/T719、DL/T667、IEC60870-5-104~一起,可以适应电力自动化系统中各种网络配置和各种传输模式的需要。本标准的编写格式、技术内容和IEC60870-5-2相同。只是IEC60870-5-2中有的图没有编号,容易引起误解。按GB/T1.1要求,我们将所有的图编号。这样,有的图号就和IEC60870-5-2不同。本标准的附录A为标准的附录。bzxz.net
本标准由全国电力系统控制及其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和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自动化研究院、国家电力公司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总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谭文恕、张秀莲、张长银、胡达龙、刘佩娟、林庆农、郭进。本标准于2002年首次公布。
本标准由全国电力系统控制及其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贵解释。1
GB/T18657.2—2002
IEC 前言
1)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有关技术问题的正式决议或协议尽可能接近地表达了对涉及问题的国际间协商一致的意见,因为每个技术委员会都有关注的国家委员会代表参加。2)这些决议或协议以国际标准、技术报告或指导文件的形式出版,作为建议供国际使用,并在此意义上为各国家委员会接受。
3)为促进国际间的统一,各IEC国家委员会同意在最大可能范围内直接采用IEC国际标准作为他们的国家或地区标准。IEC标准与相应国家或地区标准间任何不一致处,应在后者文字中明确指出。国际标准IEC60870-5-2由IEC57技术委员会(电力系统控制及通信委员会)编制。本标准以下列文件为基础:
国际标准草案
57(CO)57
本标准投票通过的情况可见上表中的投票报告。附录A是本标准的组成部分。
T KAoi KAca
投票报告
57(CO)6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2篇:链路传输规则
Telecontrol equipment and systems.Part 5: Transmission protocols -Section 2:Link transmission proceduresGB/T18657.2-2002
idt IEC 60870-5-2:1992
本标准是GB/T18657系列标准中的--篇,该系列标准着重于远动数据传输系统中数据传输特殊的要求和条件,并描述了满足这些要求的途径ISO-ITUT的开放系统互联(OSI)参考模型将通信分成七层。本标准涉及第二层一一链路层-—要求的过程。
GB/T18657.1包括含最低两层:物理层和链路层,解释了链路层可用的格式和顿同步规则。本标准规定了工作在链路层的标准链路传输过程。1范围和对象
本标准适用于以比特串行数据传输的远动设备和系统,用以对地理上广泛分布过程进行监视和控制。
定义的链路过程严格限定于工作在窗口尺寸为1的报文传输序列。这意味着启动站(启动报文传输的站)的链路层仅在前一次接收的报文传输请求已成功地完成或带差错指示地结束后才能接收新的报文传输请求。链路传输规则适用于半双工或全双I通道的远动系统中的平衡和非平衡传输。本标准定义的标准传输过程适用于IEC.60870-1-1描述的点对点、多个点对点、多点星形、多点共线和多点环形的配置。
这些系统中的数据传输功能由基本链路传输服务的三种类型组成,即:1)发送/无回答(SEND/NOREPLY)2)发送/确认(SEND/CONFIRM)3)请求/响应(REQUEST/RESPOND)发送/确认和请求/响应这两种服务由请求站和响应站之间的--序列的不可分离的对话要素组成。本标准定义的规约在双向通信系统的每个方向仅能同时接收和处理。·个链路传输服务。每次传输服务在下次传输服务开始之前,应已成功地完成或报告出现差错。这意味着连续成组传输的窗口尺寸为1,发送/确认和请求/响应传输服务的差错的恢复采用自动重传请求(ARQ)的停止--等待方法。在全双工通道的点对点配置中,定义的规约支持平衡传输过程,即在通信链路的两个方向同时进行传输服务。这使子站发生事件时无需主站查询,就可以向主站(控制站)报告突发(自发)事件,从而减少报告延时,实现较快的数据收集。然而,每个子站使用全双工通信通道将导致设备费用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2-02-22批准2002-08-01实施
2引用标准
GB/T18657.2—2002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18657.1一2002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篇:传输顺格式(idt IEC 60807-5-1:1990)
IEC60050(371):1984国际电工词汇(IEV)第371章:远动IEC60870-1-1:1988远动设备及系统第1部分:总则第1篇:一般原理3标准传输顿的格式和结构
如采用传输顿格式FT1.1,并遵守GB/T18657.1规定的相应传输规则,本标准定义的传输过程能在GB/T18657.1中规定的完整性级别I1范围内提供对抗残留(即未检出)传输差错的保护。如采用传输顿格式FT1.2、FT2或FT3,并遵守GB/T18657.1规定的相应传输规则,本标准定义的传输过程能达到GB/T18657.1规定的完整性级别12范围内的残留传输差错。系统中给定的物理通道只能选择一种传输帧格式。顿中域的排列顺序般如下:顿长度域(1个八位位组)
控制域(1个八位位组)
地址域(1个或多个八位位组,由协商决定)链路用户数据域(n个八位位组)3.1格式FT1.1
(图1)
可变长度顿
用户数据
I长度域范围:0~127
链路用户数据
(注2)
固定长度顿
(注1)
L指包括控制域和地址域在内的用户数据的八位位组数C控制域
A-地址域,选用
1这里没有特定的固定长度的顿。可变顿长的顿适用于各种情况。2阴影区已在GB/T18657.1中定义。无阴影区如GB/T18657.1指出的是“用户数据”。图1格式FT1.1
KANi KAca-
单个字符
(在GB/T18657.1中
称为“单个控制字符”)
3.2格式FT1.2
(图2)
用户数据
可变长度顿
启动字符68H
链路用户数据
1.--长度域范围:0~255
GB/T18657.2-2002
固定长度顿
(注1)
(注1和4)
用户数据
(注1)
启动字符10H
链略用户数据
符16h
L指包括控制域和地址域在内的用户数据八位位组数C—控制域
A一地址域,选用
八位位组用十六进制表示。
左边的字符表示21~2*
右边的字符表示23~2°
即:68H=01101000
(注1)
(注3)
(注1)
比特传输的顺序按照GB/T18657.1的定义由最小比特2°开始。2为特定应用保留,由协商确定。3用户数据八位位组的固定的数量由系统确定。阴影区已在GB/T18657.1中定义。4
无阴影区如GB/T18657.1指出的是顿的“用户数据”。图2格式FT1.2
单个字符
(在GB/T 18657.1中
称为“单个控制字符”)
(注1
注1和2)
3.3格式FT2
(图3)
(注1和注3)
可变长度顿
启动字符27H
链路用户数据
链路用户数据
RC校骑
链路用户数据
CRC校
1.—长度域范围:0~255
GB/T 18657.2--2002
固定长度顿
启动字符27H
(注2)
(注2)
(注2)
链路用户数据
RC校验
链路用户数据
CRC校验
链路用户数据
(注1)
(注2)
(注2)
(注2)
单个字符
(在GB/T18657.1中
称为“启动字符2”)
L指包括控制域和地址域,而不包括CRC校验在内的用户数据的八位位组数.=0表示至少有两个八位位组的固定顿长L>0表示有L个用户数据八位位组的可变帧长C---控制域
A一地址域,选用
CRC校验·-循环亢余校验
八位位组用十六进制表示。
郎:27H=0010 0111
比特传输的顺序按GB/T18657.1的定义由最高位开始。(注1)
2多达15个用户数据八位位组以在GB/T18657.1中定义的循环亢余校验八位位组结束(GB/T18657.1--2002中的6.2.4.3.1.R3)。
阴影区已在GB/T18657.1中定义。3
无阴影区如GB/T18657.1指出是顿的“用户数据”。图3格式FT2
iiKAoiKAca
3.4格式FT3
(图4)
可变长度顿
动字符64H.
链路用户数据
CRC校验
链路用户数据
CRC校验
链路用户数据
·CRC校验
I—长度域范围:0255
GB/T18657.2--2002
固定长度顿
(注1,注3)
(注1)
(注2)
(注2)
(注2)
自动字符05H1
动字符64H
链路用户数据
CRC校验
链路用户数据
CRC校验
链路用户数据
CRC校验
(注1)
(注1)
(注2)
(注2)
(注2)
单个字符
(在GB/T 18657. 1中
称为“启动字符2”)
L指包括控制域和地址域在内而不包括CRC校验的用户数据八位位组数L一0表示至少有两个八位位组的固定顿长L》0表示有L个用户数据八位位组的可变顿长C-控制域
A一地址域,选用
CRC校验循环余校验
八位位组用十六进制表示。
即郎:05H=0000
010164H01100100
比特传输的顺序按GB/T18657.1的定义由最高位开始。(注1)
(注1)
2多达16个用户数据八位位组以GB/T18657.1中定义的循环余校验结束(GB/T18657.1--2002中的6.2. 4.4.1,R3)。
阴影区已在GB/T 18657.1 中定义。3
无阴影区如GB/T18657.1指出是顿的“用户数据”。图4格式FT3
4服务原语和传输过程要素
GB/T 18657.2--2002
数据通信由通过服务用户和链路层间的接口传输的“服务原语”和通信站链路间的“传输过程”描述。
服务原语的内容(参数、条件等)不在本标准中规定。图5为基本链路服务的无差错的传输过程。传输差错仅由接收站(从动站)检测。从动站接收到受干扰的发送或请求頔没有回答。由于期待的确认帧或响应帧未收到,启动站检出超时。如启动站接收到受干扰的确认顿或响应顿,则舍弃此帧并检出差错。服
REQ(D)
(RESP)
服务原语
SEND/NOREPLY
REQ(D)
SEND/CONFIRM
REQUEST/RESPOND
CON(D)
D数据
链路传输过程
SFND(D)
SEND(D)
CONFIRM
REQUEST
RESPOND(D)
图5基本链路服务的服务原语和传输过程间的关系有四种类型原语,这些原语可包含用户数据、参数集和条件:REQ:请求原语requestprimitive服务用户发出的请求,以启动链路层的一些传输过程;6
i KANi KAca-
服务原语
IND(D)
IND(D)
RESP(D)
CON:确认原语 confirm primitiveGB/T 18657.2--2002
链路层发出的确认,以结束请求启动的传输过程;IND:指示原语indicationprimitive链路层给用户的指示,希望传递数据给服务用户,或启动某些服务用户过程;RESP:响应原语respond primitive用户发出的响应,告知已完成由指示原语启动的过程。注:确认或响应可以是肯定的或否定的,依具体情况而定。典型的服务原语包括参数、条件和用户数据,内容如下:一用户数据;
传输服务类型(功能码,例如SEND/CONFIRM);否定/肯定认可或响应;
一数据流控制位(DFC);
—-要求访问位(ACD);
一重传次数(例如3次);
差错状态(例如次重传错误后);一链路层状态(例如重新启动条件)。4.1发送/无回答服务(SEND/NOREPLY)4.1.1服务原语
一启动站
链路层可以传输报文时,链路层接收链路用户发出的请求原语REQ(SEND/NOREPLY)。如链路层不可以传输报文(线路断开或者差错状态),链路层回送否定确认原语CON(否定,SEND/NORE-PLY,差错状态)给用户
从动站
指示原语IND(无响应要求)向从动站服务用户告知已接收报文。4.1.2传输规则
只在前一次服务的传输过程结束后才开始新一次发送顿(见表1和表3)。一帧发送完后,应发送线路空闲间隔,其长度是检出传输差错时的两顿之间规定的间隔。(FT1.1顿见GB/T18657.1—2002中的6.2.4.1传输规则R4;FT1.2顿见GB/T18657.1—2002中的6.2.4.2.1传输规则R4;FT2顿见GB/T18657.1—2002中的6.2.4.3.1传输规则R5;FT3顿见GB/T18657.1—2002中的6.2.4.4.1传输规则R5)。采用断开载频方式代替线路空闲间隔时,线路空闲间隔可以低于规定值。4.2发送/确认服务
4.2.1服务原语
———启动站
链路层从用户接收请求原语REQSEND/CONFIRM,重传次数)后,启动一次发送/确认过程。如它不能传送报文,链路层向服务用户回送一个否定确认原语CON(negativeSEND/CONFIRM,差错状态)。
如从动站接收到否定认可,链路层将否定确认原语CON(否定的SEND/CONFIRM,差错状态)返送给用户。如达到最大的重传次数,传送还未成功,链路层也将否定确认原语送给用户。从动(确认)站
如接收的不是重传的前一次发送帧,从动站以指示原语IND(无响应要求)告知用户已接收新报文。
4.2.2传输规则
GB/T18657.2-2002
只在前一次服务的传输过程结束后,才开始新·一次发送顿传输(见表1和表3)。从动站正确接收启动站发送的报文后,向启动站发送一个肯定确认帧(CONFIRM)(ACK)。如从动站由于过载(无可用的存贮空间)等原因不能接收启动站的报文,则向启动站传送一个否定确认帧(NACK,报文未接收)。
4.2.2.1防止报文丢失和重复传送启动站每次开始新的发送/确认服务时,顿计数位(FCB,见5.1.2)要改变状态。启动站如收到无差错的确认顿(CONFIRM),这一次发送/确认服务即结束。若确认顿受到干扰或超时未收到,则重发原发送顿(SEND)不改变顿计数位的状态。最大重传次数为规定的参数。
从动站收到启动站的发送顿,并向启动站发送确认帧后,将确认帧复制保存。如下一次接收到的发送帧中的顿计数位的值不同,即将保存的确认帧清除,并保存新的确认帧。否则不管收到的帧内容是什么,将保存的确认顿(CONFIRM)重发。从动站收到复位命令(RESET)时(其顿计数位为O,见表1和表3),从动站将被设置得期待下的顿计数位和顿有效位(FCV,见5.1.2)都为1。4.3请求/响应服务
4.3.1服务原语
一启动(请求)站
链路层从用户接收请求原语REQ(REQUEST/RESPOND,重传次数)、在前一次传输过程结束后启动请求/响应过程(REQUEST/RESPOND),除非不能传送报文。不能传送报文时,链路层向启动站用户回送否定确认原语CON(negativeREQUEST/RESPOND,差错状态)。启动站如收到从动站的响应报文,链路层将肯定确认原语C()N(响应请求)送给启动站用户。启动站如收到从动站的否定确认(无请求的数据),链路层将否定确认原语CON(对请求的否定响应、差错状态)送给启动站用户。如达到最大的重传次数还未收到从动站的回答,链路层将否定确认原语CON(对请求的否定响应、差错状态)送给启动站用户。
从动(响应)站
从动站接收启动站的请求(REQUEST)后,链路层向其用户发指示原语1ND。若有请求的数据,链路用户向链路层回送带数据的响应原语RESP,否则回送无请求的数据的响应原语RESP。4.3.2传输规卿
只在前一次服务的传输过程结束之后,才开始新一次请求顿传输(见表1)。从动站正确收到请求懒(REQUEST)后,如有请求的数据,则向启动站发送响应顿(见表2);如无请求的数据,则向启动站发送无请求的数据帧(RESPONDNACK)。4.3.2.1防止报文丢失和报文重复传送启动站每次开始新的请求/响应服务时,顿计数位要改变状态。如启动站收到无差错的响应顿(RESPOND,NACK顿或者NACK单个字符),则这-次请求/响应传输服务即结束,将接收到的数据送给用户。
若响应帧(RESIOND)受到干扰或超时未收到,则重发请求顿(REQUEST)且不改变计数位的状态。最大重传次数为规定的参数。从动站收到启动站的请求顿(REQUEST)并向启动站发送响应帧后,将响应顺复制保存。如下一次接收到的请求(REQUEST)中的帧计数位的值不同,即将保存的响应帧清除。如下一次的请求顿的帧计数位相同,则将原保存的确认顿重发。5非平衡传输
非平衡传输过程用于监视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主站顺序地查询子站以控制数据传输。主站在这种8
HiKAoNniKAc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GB/T 18657.2-2002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部分:传输规约 第2篇:链路传输规则
GB/T 18657.2-2002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部分:传输规约 第2篇:链路传输规则
GB/T 18657.2-2002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部分:传输规约 第2篇:链路传输规则
GB/T 18657.2-2002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部分:传输规约 第2篇:链路传输规则
GB/T 18657.2-2002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部分:传输规约 第2篇:链路传输规则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
  • 行业新闻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bzxznet@163.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