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12474-1990 空气中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测定方法
标准号:
GB/T 12474-1990
标准名称:
空气中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测定方法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已作废-
发布日期:
1990-09-10 -
实施日期:
1991-09-01 -
作废日期:
2009-03-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85.72 KB
替代情况:
被GB/T 12474-2008代替采标情况:
GOST 13919-1968,REF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可燃气体在空气中爆炸极限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常温常压下测定可燃气体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值。本标准不适用于测定其他安全技术参数。 GB/T 12474-1990 空气中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测定方法 GB/T12474-1990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空气中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测定方法Method of test for explosion limitsof combustible gases in air
GB/T 12474-90
爆炸极限应用于可燃气体危险性的分类。有爆炸性危险的工艺设备内允许可燃气体的浓度,爆炸性气体环境的通风和供热系统的计算,动火作业时安全浓度的确定等都同这一参数有关。可燃气体和空气混合气的爆炸极限与以下因素有关:可燃气体的种类及化学性质;
可燃气体的纯度;
可燃气体和空气混合气的均匀性;点火源的形式、能量和点火位置;e。爆炸容器的几何形状和尺寸;f.
可燃气体和空气混合气的温度、压力和湿度。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可燃气体在空气中爆炸极限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常温常压下测定可燃气体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值。本标准不适用于测定其他安全技术参数。注:按照本标准规定的方法点燃混合气后未形成火焰传播,不能认为该混合气不会爆炸,具体情况由有关专家予以解释。
2术语
爆炸范围explosion range
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气中,可燃气体的爆炸下限与爆炸上限之间的浓度范围称为爆炸范围。3试验方法
3.1试验装置
爆炸极限测定装置见示意图。主要由反应管、点火装置、搅拌装置、真空泵、压力计、电磁阀等组成。装置的主要部分是一个用硬质玻璃为材质的反应管,管长1400士50mm,管内径Φ60±5mm,管壁厚不小于2mm,管底部装有通径不小于25mm泄压阀。装置安放在可升温至50℃的恒温箱内。恒温箱前后各有双层门,一层为普通玻璃,一层为有机玻璃,用以观察实验并起保护作用。国家技术监督局1990-09-10批准72
1991-09-01实施
GB/T12474-90
爆炸极限装置示意图
#气样
进空气
1一安全塞:2—反应管:3—电磁阀:4-真空泵:5一干燥瓶:6一放电电极:7一电压互感器8—泄压电磁阀;9-搅拌泵;10—压力计;M1.M2—电动机可燃气体和空气混合气利用电火花点燃,电火花能量应大于混合气的点燃能量。放电电极距反应管底部不小于100mm处位于管的横截面中心,电极间距离为3~4mm。注:建议采用300VA电压互感器作为点火电源,产生高压为10kV(有效值),火花持续时间为0.5s左右。3.2试验步骤
先检查装置的密闭性,将装置抽真空至不大于668Pa(5mmHg)的真空度,然后停泵。经5min压力计压力下降不大于267Pa(2mmHg),认为真空度符合要求。按分压法进行混合气配制,为了使反应管内可燃气在空气中均匀分布,配好气后利用无油搅拌泵搅拌5~10min,停止搅拌,然后打开反应管底部泄压阀进行点火,并观察火焰是否传至管顶。点火时恒温箱的有机玻璃门应处在关闭状态。每次试验后要用湿度低于30%的清洁空气冲洗试验装置,反应管壁及点火电极若有污染应清洗用渐近法通过测试寻找极限值,如果在同样条件下进行三次试验,点火后火焰均未传至管顶,则可改变进样量,进行下个浓度的试验。测爆炸下限时样品增加量每次不大于10%,测爆炸上限时样品减少量每次不小于2%。新组装的测定装置应做10次左右的试验再进行正式测定。3.3测试结果计算
GB/T12474-90
通过实验找到最接近的火焰传播和不传播两点的体积分数,并按下式计算爆炸极限值。1
式中:9—
爆炸极限;
甲传播体积分数;
P2 ——不传播体积分数。
注:反应管内可燃气与空气混合后被电火花点燃,形成火焰面并燃烧至管顶定为传播,如未燃烧至管顶定为不传播。4试验结果说明
4.1重复性免费标准bzxz.net
同一个测试人员测得的重复试验结果,误差不应大于5%。4.2再现性
不同实验室测得的重复试验结果的平均值,误差不应大于10%。5装置的考察
安装后的装置进行正式测定前,用纯度不低于99.9%的乙烯考察(乙烯的爆炸下限值为0.0315,爆炸上限值为0.345),如测定结果符合第4.2条即认为装置运转正常。6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可燃气体种类及主要物理化学性质;试验时可燃气体和空气混合气的温度和大气压力;爆炸极限值;
若试验操作与本标准规定有偏离应加以说明,试验日期。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公安部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负资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玉池、赵培华、张鸣辰。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空气中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测定方法Method of test for explosion limitsof combustible gases in air
GB/T 12474-90
爆炸极限应用于可燃气体危险性的分类。有爆炸性危险的工艺设备内允许可燃气体的浓度,爆炸性气体环境的通风和供热系统的计算,动火作业时安全浓度的确定等都同这一参数有关。可燃气体和空气混合气的爆炸极限与以下因素有关:可燃气体的种类及化学性质;
可燃气体的纯度;
可燃气体和空气混合气的均匀性;点火源的形式、能量和点火位置;e。爆炸容器的几何形状和尺寸;f.
可燃气体和空气混合气的温度、压力和湿度。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可燃气体在空气中爆炸极限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常温常压下测定可燃气体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值。本标准不适用于测定其他安全技术参数。注:按照本标准规定的方法点燃混合气后未形成火焰传播,不能认为该混合气不会爆炸,具体情况由有关专家予以解释。
2术语
爆炸范围explosion range
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气中,可燃气体的爆炸下限与爆炸上限之间的浓度范围称为爆炸范围。3试验方法
3.1试验装置
爆炸极限测定装置见示意图。主要由反应管、点火装置、搅拌装置、真空泵、压力计、电磁阀等组成。装置的主要部分是一个用硬质玻璃为材质的反应管,管长1400士50mm,管内径Φ60±5mm,管壁厚不小于2mm,管底部装有通径不小于25mm泄压阀。装置安放在可升温至50℃的恒温箱内。恒温箱前后各有双层门,一层为普通玻璃,一层为有机玻璃,用以观察实验并起保护作用。国家技术监督局1990-09-10批准72
1991-09-01实施
GB/T12474-90
爆炸极限装置示意图
#气样
进空气
1一安全塞:2—反应管:3—电磁阀:4-真空泵:5一干燥瓶:6一放电电极:7一电压互感器8—泄压电磁阀;9-搅拌泵;10—压力计;M1.M2—电动机可燃气体和空气混合气利用电火花点燃,电火花能量应大于混合气的点燃能量。放电电极距反应管底部不小于100mm处位于管的横截面中心,电极间距离为3~4mm。注:建议采用300VA电压互感器作为点火电源,产生高压为10kV(有效值),火花持续时间为0.5s左右。3.2试验步骤
先检查装置的密闭性,将装置抽真空至不大于668Pa(5mmHg)的真空度,然后停泵。经5min压力计压力下降不大于267Pa(2mmHg),认为真空度符合要求。按分压法进行混合气配制,为了使反应管内可燃气在空气中均匀分布,配好气后利用无油搅拌泵搅拌5~10min,停止搅拌,然后打开反应管底部泄压阀进行点火,并观察火焰是否传至管顶。点火时恒温箱的有机玻璃门应处在关闭状态。每次试验后要用湿度低于30%的清洁空气冲洗试验装置,反应管壁及点火电极若有污染应清洗用渐近法通过测试寻找极限值,如果在同样条件下进行三次试验,点火后火焰均未传至管顶,则可改变进样量,进行下个浓度的试验。测爆炸下限时样品增加量每次不大于10%,测爆炸上限时样品减少量每次不小于2%。新组装的测定装置应做10次左右的试验再进行正式测定。3.3测试结果计算
GB/T12474-90
通过实验找到最接近的火焰传播和不传播两点的体积分数,并按下式计算爆炸极限值。1
式中:9—
爆炸极限;
甲传播体积分数;
P2 ——不传播体积分数。
注:反应管内可燃气与空气混合后被电火花点燃,形成火焰面并燃烧至管顶定为传播,如未燃烧至管顶定为不传播。4试验结果说明
4.1重复性免费标准bzxz.net
同一个测试人员测得的重复试验结果,误差不应大于5%。4.2再现性
不同实验室测得的重复试验结果的平均值,误差不应大于10%。5装置的考察
安装后的装置进行正式测定前,用纯度不低于99.9%的乙烯考察(乙烯的爆炸下限值为0.0315,爆炸上限值为0.345),如测定结果符合第4.2条即认为装置运转正常。6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可燃气体种类及主要物理化学性质;试验时可燃气体和空气混合气的温度和大气压力;爆炸极限值;
若试验操作与本标准规定有偏离应加以说明,试验日期。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公安部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负资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玉池、赵培华、张鸣辰。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
- GB/T27921-2023 风险管理 风险评估技术
- GB17957-2021 凿岩机械与气动工具安全要求
- GB/T28046.2-2019 道路车辆 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 第2部分:电气负荷
- GB/T21049-2007 汉信码
- GB/T14294-2008 组合式空调机组
- GB/T4291-2017 冰晶石
- GB/T12949-1991 滑动轴承覆有减摩塑料层的双金属轴套
- GB/T40175.2—2021 纺织品生物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拟除虫菊酯类农药(酶联免疫法)
- GB/T31732-2015 测土配方施肥配肥服务点技术规范
- GB4623-1994 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
- GB50991-2014 埋地钢质管道直流干扰防护技术标准
- GB/T13912-2020 金属覆盖层 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 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 GB7150-1987 电子器件详细规范 3DK107A 3DK107B型开关用双极型晶体管(可供认证用)
- GB/T15969.5-2002 可编程序控制器 第5部分: 通信
- GB/T5836.2-1992 建筑排水用 硬聚氯乙烯管件
- 行业新闻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bzxznet@163.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