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纺织行业标准(FZ) >>
- FZ/T 71007-1999 粗梳牦牛绒针织绒线

【纺织行业标准(FZ)】 粗梳牦牛绒针织绒线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27 18:36:04
- FZ/T71007-1999
- 现行
标准号:
FZ/T 71007-1999
标准名称:
粗梳牦牛绒针织绒线
标准类别:
纺织行业标准(FZ)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99-07-30 -
实施日期:
1999-10-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45.35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粗梳耗牛绒针织绒线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包装、标志等全部技术特征。本标准适用于鉴定粗梳纯耗牛绒针织绒线和含耗牛绒30%及以上的耗牛绒混纺针织绒线的品质。 FZ/T 71007-1999 粗梳牦牛绒针织绒线 FZ/T71007-1999

部分标准内容:
FZ/T 71007—1999
本标准非等效采用了国际羊毛局的纯羊毛标志产品品质标准K1《针织服饰类产品》(1996年版),并参考了纺织行业标准FZ/T71002--1991《粗梳毛针织绒线》,对部分指标作了适当的调整:物理指标采用了国际通用指标,如线密度变异系数、强力变异系数等,并对纯耗牛绒针织绒线的耗牛绒纤维含量及其标识作了明确的规定。优等品标准相当于国际先进水平,一等品标准相当于国际一般水平。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的附录 C 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原中国纺织总会科技发展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推化技术委员会毛纺织分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起草。本标准由北京毛纺织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继红、孙寿椿、孔丽萍,404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粗梳耗牛绒针织绒线
Wollen yak hair knitting yarnFZ/T 71007—1999
本标准规定了粗梳耗牛绒针织绒线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包装、标志等全部技术特征。本标准适用于鉴定粗梳纯牛绒针织绒线和含耗牛绒30%及以上的耗牛绒混纺针织绒线的品质。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250—1995: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GB9994-1988纺织材料公定回潮率GB/T12490-—1990纺织品耐家庭和商业洗涤色牢度试验方法GB/T16988—1997特种动物纤维与绵羊毛混合物含量的测定FZ/T70001-1991·绒线、针织绒线试验方法FZ/T71002-1991粗梳毛针织绒线3技术要求
3.1技术要求包括分等规定、物理指标、染色牢度以及外观疵点的评等。3.2分等规定
粗梳耗牛绒针织绒线的品等以批(缸)为单位。按物理指标、染色牢度和外观疵点三项评定,并以其中最低一项定等,分为优、一、二等,低于二等品者为等外品。3.3物理指标的评等
物理指标按表1、表2规定评等。表1
纯耗牛绒产品耗牛绒纤维含量
混纺产品中耗牛绒纤维含量的减少和化纤含量的增加(绝对百分比)
线密度偏差率
线密度变异系数 CV
强力变异系数 CV
抢度偏差率bzxZ.net
国家纺织工业局1999-07-30批准单位
不高于
不高于
不高于
考核指标或允许偏差
1999-10-01实施
抢度变异系数CV
含油脂率
FZ/T 71007-1999
表1(完)
耗牛绒纤维含量的有关规定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2含油脂率的有关规定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线密度、强力、捻度均为股纱考核指标。3
单根纱线平均
断裂强力
cN(kgf)
不低于
线密度,tex(Nm)
50(20)
100(10)
考核指标
优、一等品
108(110)
118(120)
127(130)
137(140)
147(150)
157(160)
167(170)
176(180)
196(200)
不高于
不低于
不高于
考核指标或允许偏差
线密度,tex(Nm)
二等品
98(100)
108(110)
118(120)
127(130)
137(140)
147(150)
157(160)
167(170)
186(190)
38.5×2(26/2)
41:7×2(24/2)
45.5×2(22/2)
50×2(20/2)
55,6×2(18/2)
62.5×2(16/2)
71.4×2(14/2)
83.3×2(12/2)
100×2(10/2)
考核指标
优、一等品
176(180)
.196(200)
216(220)
235(240)
255(260)
274(280)
294(300)
333(340)
372(380)
二等品
157(160)
176(180)
196(200)
216(220)
235(240)
255(260)
274(280)
314(320)
353(360)
3.4染色牢度的评等
未染色的粗梳耗牛绒针织绒线不考核染色牢度,凡有染色纤维的粗梳耗牛绒针织绒线,染色牢度按表3规定评等。优、一等品允许有一项低半级;凡有三项低于半级者或有一项低于一级、一项低于半级者降为二等品凡低于二等品者降为等外品。表3
耐汗溃
耐摩擦
>1/12标准深度
≤1/12标准深度
色泽变化
毛布沾色
棉布沾色
色泽变化
毛布沾色
棉布沾色
色泽变化
毛布沾色
棉布沾色
干摩擦
湿摩擦
不低于
不低于
不低于
不低于
不低于
注:耗牛绒混纺产品,棉布沾色应改为其他非毛主要纤维布沾色。406
考核指标
优等品
一等品
3.5外观疵点的评等
FZ/T71007—1999
按FZ/T71002中的“外观疵点的评等”执行。4试验方法
4.1采样规定
供物理指标试验用的样品,批量在500kg及以下的每批抽取10只简子(或10大绞);批量在500kg以上的,每500kg试验一次;批量在200kg及以下的,抽取数量减半,试验总次数不变。试样应在同一品种、同一批号的不同部位、不同色号中随机抽取,采用分纱者按出厂时的批(缸)分别取样。染色牢度的试样应包括该批的全部色号。4.2物理指标抽样试验次数
按表4规定。
试验项目
线密度
每简(绞)
试验次数
试验次数
总次数
每簡(绞)
试验次数
总次数
单纱强力
每筒(绞)
试验次数
总次数
纤维含量
4.3各单项试验方法按FZ/T70001执行,其中耗牛绒纤维含量试验按GB/T16988执行;耐洗色牢度试验优、一、二等品按GB/T12490--1990中A1S试验条件执行。5检验规则
按FZ/T71002中的“检验规则”执行。6
包装、标志
按FZ/T71002中的“包装、标志”执行,其中耗牛绒产品的纤维成分标识详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
供需双方另有要求,可按合约规定执行。407
FZ/T 71007—-1999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几项有关规定
染色纱的色差、缸差按色卡或标样检验,不低于3一4级(对照GB250),同一批偏个方向掌握。A1
A2成品公定回潮率规定如表A1:表A1
纤维名称
公定回潮率,%
耗牛绒、羊毛
其他纤维
按GB9994
A3粗梳耗牛绒针织绒线考核洗后含油脂率,优、一等品≤1.5%,实际含油脂率超过规定含油脂率(3%)时,按式(A1)折公量:
公量 =实际重量(素爸显潮率)×[1 +(规定含油脂率一实际含油脂率) ( A1)1+实际回潮率
A4耗牛绒纤维含量
A4.1纯耗牛绒针织绒线应含有100%耗牛绒纤维,考虑耗牛绒的含粗因素,允许其含有耗牛毛纤维(直径大于35um),优等品不得超过10%;一,二等品不得超过15%。即成品中耗牛绒纤维含量达85%及以上时,可视为纯耗牛绒。
A4.2各品等耗牛绒混纺针织绒线中的耗牛绒(耗牛毛)纤维含量百分比同A4.1规定。A5纯耗牛绒针织绒线的纤维成分标识凡符合A4.1规定的耗牛绒针织绒线可标为纯耗牛绒。附录B
(标准的附录)
外观疵点说明及量计方法
外观疵点说明及量计方法按FZ/T71002中的附录B(补充件)“外观疵点说明及量计方法”执行。附录C
(提示的附录)
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内控指标
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内控指标按FZ/T 71002中的附录C(参考件)\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内控指标”执行。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本标准非等效采用了国际羊毛局的纯羊毛标志产品品质标准K1《针织服饰类产品》(1996年版),并参考了纺织行业标准FZ/T71002--1991《粗梳毛针织绒线》,对部分指标作了适当的调整:物理指标采用了国际通用指标,如线密度变异系数、强力变异系数等,并对纯耗牛绒针织绒线的耗牛绒纤维含量及其标识作了明确的规定。优等品标准相当于国际先进水平,一等品标准相当于国际一般水平。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的附录 C 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原中国纺织总会科技发展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推化技术委员会毛纺织分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起草。本标准由北京毛纺织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继红、孙寿椿、孔丽萍,404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粗梳耗牛绒针织绒线
Wollen yak hair knitting yarnFZ/T 71007—1999
本标准规定了粗梳耗牛绒针织绒线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包装、标志等全部技术特征。本标准适用于鉴定粗梳纯牛绒针织绒线和含耗牛绒30%及以上的耗牛绒混纺针织绒线的品质。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250—1995: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GB9994-1988纺织材料公定回潮率GB/T12490-—1990纺织品耐家庭和商业洗涤色牢度试验方法GB/T16988—1997特种动物纤维与绵羊毛混合物含量的测定FZ/T70001-1991·绒线、针织绒线试验方法FZ/T71002-1991粗梳毛针织绒线3技术要求
3.1技术要求包括分等规定、物理指标、染色牢度以及外观疵点的评等。3.2分等规定
粗梳耗牛绒针织绒线的品等以批(缸)为单位。按物理指标、染色牢度和外观疵点三项评定,并以其中最低一项定等,分为优、一、二等,低于二等品者为等外品。3.3物理指标的评等
物理指标按表1、表2规定评等。表1
纯耗牛绒产品耗牛绒纤维含量
混纺产品中耗牛绒纤维含量的减少和化纤含量的增加(绝对百分比)
线密度偏差率
线密度变异系数 CV
强力变异系数 CV
抢度偏差率bzxZ.net
国家纺织工业局1999-07-30批准单位
不高于
不高于
不高于
考核指标或允许偏差
1999-10-01实施
抢度变异系数CV
含油脂率
FZ/T 71007-1999
表1(完)
耗牛绒纤维含量的有关规定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2含油脂率的有关规定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线密度、强力、捻度均为股纱考核指标。3
单根纱线平均
断裂强力
cN(kgf)
不低于
线密度,tex(Nm)
50(20)
100(10)
考核指标
优、一等品
108(110)
118(120)
127(130)
137(140)
147(150)
157(160)
167(170)
176(180)
196(200)
不高于
不低于
不高于
考核指标或允许偏差
线密度,tex(Nm)
二等品
98(100)
108(110)
118(120)
127(130)
137(140)
147(150)
157(160)
167(170)
186(190)
38.5×2(26/2)
41:7×2(24/2)
45.5×2(22/2)
50×2(20/2)
55,6×2(18/2)
62.5×2(16/2)
71.4×2(14/2)
83.3×2(12/2)
100×2(10/2)
考核指标
优、一等品
176(180)
.196(200)
216(220)
235(240)
255(260)
274(280)
294(300)
333(340)
372(380)
二等品
157(160)
176(180)
196(200)
216(220)
235(240)
255(260)
274(280)
314(320)
353(360)
3.4染色牢度的评等
未染色的粗梳耗牛绒针织绒线不考核染色牢度,凡有染色纤维的粗梳耗牛绒针织绒线,染色牢度按表3规定评等。优、一等品允许有一项低半级;凡有三项低于半级者或有一项低于一级、一项低于半级者降为二等品凡低于二等品者降为等外品。表3
耐汗溃
耐摩擦
>1/12标准深度
≤1/12标准深度
色泽变化
毛布沾色
棉布沾色
色泽变化
毛布沾色
棉布沾色
色泽变化
毛布沾色
棉布沾色
干摩擦
湿摩擦
不低于
不低于
不低于
不低于
不低于
注:耗牛绒混纺产品,棉布沾色应改为其他非毛主要纤维布沾色。406
考核指标
优等品
一等品
3.5外观疵点的评等
FZ/T71007—1999
按FZ/T71002中的“外观疵点的评等”执行。4试验方法
4.1采样规定
供物理指标试验用的样品,批量在500kg及以下的每批抽取10只简子(或10大绞);批量在500kg以上的,每500kg试验一次;批量在200kg及以下的,抽取数量减半,试验总次数不变。试样应在同一品种、同一批号的不同部位、不同色号中随机抽取,采用分纱者按出厂时的批(缸)分别取样。染色牢度的试样应包括该批的全部色号。4.2物理指标抽样试验次数
按表4规定。
试验项目
线密度
每简(绞)
试验次数
试验次数
总次数
每簡(绞)
试验次数
总次数
单纱强力
每筒(绞)
试验次数
总次数
纤维含量
4.3各单项试验方法按FZ/T70001执行,其中耗牛绒纤维含量试验按GB/T16988执行;耐洗色牢度试验优、一、二等品按GB/T12490--1990中A1S试验条件执行。5检验规则
按FZ/T71002中的“检验规则”执行。6
包装、标志
按FZ/T71002中的“包装、标志”执行,其中耗牛绒产品的纤维成分标识详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
供需双方另有要求,可按合约规定执行。407
FZ/T 71007—-1999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几项有关规定
染色纱的色差、缸差按色卡或标样检验,不低于3一4级(对照GB250),同一批偏个方向掌握。A1
A2成品公定回潮率规定如表A1:表A1
纤维名称
公定回潮率,%
耗牛绒、羊毛
其他纤维
按GB9994
A3粗梳耗牛绒针织绒线考核洗后含油脂率,优、一等品≤1.5%,实际含油脂率超过规定含油脂率(3%)时,按式(A1)折公量:
公量 =实际重量(素爸显潮率)×[1 +(规定含油脂率一实际含油脂率) ( A1)1+实际回潮率
A4耗牛绒纤维含量
A4.1纯耗牛绒针织绒线应含有100%耗牛绒纤维,考虑耗牛绒的含粗因素,允许其含有耗牛毛纤维(直径大于35um),优等品不得超过10%;一,二等品不得超过15%。即成品中耗牛绒纤维含量达85%及以上时,可视为纯耗牛绒。
A4.2各品等耗牛绒混纺针织绒线中的耗牛绒(耗牛毛)纤维含量百分比同A4.1规定。A5纯耗牛绒针织绒线的纤维成分标识凡符合A4.1规定的耗牛绒针织绒线可标为纯耗牛绒。附录B
(标准的附录)
外观疵点说明及量计方法
外观疵点说明及量计方法按FZ/T71002中的附录B(补充件)“外观疵点说明及量计方法”执行。附录C
(提示的附录)
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内控指标
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内控指标按FZ/T 71002中的附录C(参考件)\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内控指标”执行。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上一篇: FZ/T 81011-1999 领带
- 下一篇: FZ/T 73014-1999 粗梳牦牛绒针织品
- 热门标准
- 纺织行业标准(FZ)标准计划
- FZ/T64068-2019 拒油防污机织粘合衬
- FZ/T64007-2019 树脂机织衬
- FZ/T73011-2013 针织腹带
- FZ/T01149-2019 纺织品 防风透湿性能的评定
- FZ∕T01133-2016 纺织品 禁用偶氮染料快速筛选方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 FZ∕T01077-2018 服装衬布氯损强力试验方法
- FZ/T14019-2020 棉提花印染布
- FZ∕T10010-2018 棉及化纤纯纺、混纺印染布标志与包装
- FZ∕T01131-2016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天然纤维素纤维与某些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混合物(盐酸法)
- FZ/T01030-2016 针织物和弹性机织物 接缝强力和扩张度的测定 顶破法
- FZ/T01132-2016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维纶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
- FZ/T01031-2016 针织物和弹性机织物 接缝强力及伸长率的测定 抓样法
- FZ/T50045-2019 氨纶长丝 横截面积试验方法
- FZ∕T10005-2018 棉及化纤纯纺、混纺印染布检验规则
- FZ∕T01078-2018 服装衬布吸氯泛黄试验方法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