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6551-1993 船舶安全开航技术要求 通信与导航

【国家标准(GB)】 船舶安全开航技术要求 通信与导航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9-21 12:17:09
- GB/T6551-1993
- 现行
标准号:
GB/T 6551-1993
标准名称:
船舶安全开航技术要求 通信与导航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93-01-02 -
实施日期:
1994-08-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6.70 MB
替代情况:
GB 6551-1989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船舶在开航前应由主管船员对船舶通信导航设备进行安全质量检查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海洋各航区及内河的所有客船和300Gt(总吨)及其以上的货船、油船、渔船、破冰船、科学考察船、救捞船、水上工程作业船及368kW以上的拖船。 GB/T 6551-1993 船舶安全开航技术要求 通信与导航 GB/T6551-1993

部分标准内容:
UDC.629.12:656.07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6551—93
船舶安全开航技术要求
通信与导航
Technical requirement for the safety sailing ofvessels-Communication and navigation1993-12-10发布
国家技术监督局
ps://www.doc88.com/p-29116694646497.html?s=rel&id=51994-08-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船舶安全开航技术要求
通信与导航
Technical requirementfor the safety sailing ofvessels--Communication and navigation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GB/T6551-93
代替GB6551-89
本标准规定了船舶在开航前应由主管船员对船舶通信导航设备进行安全质量检查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海洋各航区及内河的所有客船和300Gt(总吨)及其以上的货船、油船、渔船、破冰船、科学考察船、救捞船、水上工程作业船及368kW以上的拖船。2般要求
主管船员必须在开航前对通信导航设备进行通电检查,检查中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必要时,立即上报船舶所属公司的业务管理机关;逐级负责处理;经主管机关或业务管理机关认可的个别项目,可以协商解决。
2.1在开航前对通信导航设备的检查和填报作如下规定:a。定期返回国内(往返航期为三个月左右)的远洋船舶,每次从国内开航前,由主管船员开机检查,按附录A(补充件)表A1填写,向业务管理机关呈报;b。往返于国外各港的远洋船舶、短航线远洋船舶(往返期不足二个月)和在国内航区航行的船舶,每季度第一次开航前,由主管船员开机检查,按附录A表A1填写,并向业务管理机关呈报;c.其他船舶可根据具体情况,每季度由主管船员开机检查,按附录A表A1或表A2填写,并向业务管理机关呈报。
2.2了解清楚通信导航设备所用的蓄电池和船电网络、负载情况以及开关和熔断丝的位置。2.3无线电室的应急照明灯及其开关应正常有效。2.4无线电室与驾驶室的双向呼唤或声话通信装置应能正常使用。2.5对装有同心秒针和静默时间标志的时钟进行校准,其误差每日不大于土20s。2.6中、高频接收设备的前端保护作用和键控功能应正常。2.7规定配备的仪表、工具、移动照明灯和各类必要备件应齐备。2.8规定的通信导航业务资料和设备的说明书应齐全。3备用通信设备
3.1通信用蓄电池
3.1.1开航前,必须确保蓄电池处于充足状态,能可靠地使用:3.1.2检查每单个电池电解液的密度应达到充足时的额定值,电液面应高于极板6~12mm;碱性电池的工作电压应达到额定值。
3.1.3各蓄电池安放必须牢固、可靠。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12-10批准1994-08-01实施
GB/T6551-93
3.1.4必须旋紧注液孔胶塞,其透气孔应通畅。蓄电池的接线柱应采用凡士林等油脂涂封,接线应牢固可靠。
3.1.5露天蓄电池必须可靠防水,箱盖与箱体、箱体与甲板之间必须牢固。3.1.6蓄电池室(箱)内应整齐清洁、空气通畅;室内照明灯防爆性能良好。3.1.7应备有蒸馏水、比重计、漏斗和橡皮手套。3.2备用发信机
3.2.1开航前,必须对备用发信机作实际操作检验,用实际天线调配时,应避开静默时间,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不引起违章或有害干扰。3.2.2检查备用发信机,应能迅速地分别与主用天线和备用天线完成调配,并可靠地工作。3.2.3不论用主天线或备用天线,备用发信机在国际遇险呼叫频率上调配均应有最佳输出。3.2.4备用发信机频率应准确。
3.2.5备用发信机在2182kHz频率上输出的语言信号应清晰可懂,无严重失真。3.2.6备用发信机与无线电报自动拍发器或无线电话报警信号发生器之间的人工开关作用良好。3.2.7开航前,备用发信机应用主天线最佳地调谐在国际险频率上。3.3备用接收机
3.3.1检查备用收信机,应能迅速地连通主用和备用接收天线,经扬声器和耳机正常接收信号。3.3.2备用收信机至少能在400~515kHz频段接收A1A、A2A和H2A信号,在2182kHz频率上接收H3E和A3E信号。
3.3.3备用收信机的频率应准确,有正常的灵敏度。3.4无线电报自动报警器(简称自动报警器)3.4.1开航前,对自动报警器应做全过程效应试验。3.4.2自动报警器应有正常的接收灵敏度和信号鉴别性能。人工检测应能响应3或4个长划(每划4s,间隔1s)的测试信号,在无线电室、驾驶室和无线电员室同时报警。对报警的复位,只能用该机面板上的开关完成。
3.4.3自动报警器电源中断时应立即报警。3.5无线电报自动拍发器(简称自动拍发器)3.5.1自动拍发器与备用发信机和主用发信机的键控开关,应能可靠地接通和断开。3.5.2应对自动拍发器做实际操作和试验,其产生的报警信号格式正确,呼号无误。3.5.3自动拍发器键控性能的试验,应在单机无键控负载的情况下进行。与发信机连接做键控功能试验时,发信机必须配用假天线负载,并以最小的输出功率,试验时间尽可能短,不得引起海上误报警。3.5.4自动拍发器的监视功能应正常,面板开关作用良好。3.62182kHz无线电话值班接收机(简称值班接收机)3.6.1开航前,对值班接收机做人工操作试验,验证其选控和报警功能正常,应能响应下列信号:a.
无线电话报警信号;
航行警告信号;
紧急无线电示位标信号。
3.6.2检查无线电话值班接收机的前端过压保护和键控中断功能应正带。3.7无线电话报警信号发生器
3.7.1检查无线电话报警信号发生器,应在无负载的情况下进行,与发信机连接做键控功能试验时,发信机必须配用假天线负载并以最小的输出功率,做不大于4s的效应试验。3.7.2检查无线电话报警信号发生器,在3060s的时间周期内应能交替地产生1300Hz和2200Hz的无线电话报警信号。
3.7.3无线电话报警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监听作用应正常,其键控输出端应能与主发信机和备用发信机2
(已配2182kHz)可靠地接通和断开。4救生艇(筏)无线电通信设备
4.1一般要求
GB/T6551-93
对救生艇(筏)无线电通信设备做发射性能试验时,应用专配天线,按近似实际使用的要求架设或升空,试验时不应引起对其他电台的有害干扰。作自动键控性能试验时,发信机必须配用假天线负载,不得引起海上误报警。4.2救生艇(筱)手提无线电设备4.2.1救生艇(筱)手提无线电设备,必须单独而明显地安放在能立即通向救生甲板的无线电室或驾驶室便于提走的地方。
4.2.2开航前应确认该设备在规定的频率上,按要求的发射类别和工作方式,能正常地发射和接收。4.2.3救生艇(筱)手提无线电设备应有一条直径不小于6mm,长度不短于18m的软质绳索,一端固定在机壳。机盖应密闭防水,机内应备有下列用品:a.
带有绝缘子的艇榄天线或可伸长的鞭状天线以及架设它们的附具;一条能用气球或风筝升起使用的天线,其附具齐全;b.
一条用铜绞线做成的地线;
性能良好的耳机、送话器;
必要的简单工具、笔、中文明码本等;e.
f.设备简单说明书、国际通用电码符号和电台呼号。4.2.4设备中的自动拍发器,应能产生正确的无线电报报警信号、遇险信号和船舶呼号(已配的设备),其开关的转换功能必须可靠,能随时启动和终止。4.2.5救生艇(筱)手提无线电设备中的无线电话报警信号发生器,应能产生正确的双音报警信号。4.2.6救生艇(筱)手提无线电设备的发射频率应准确。4.2.7救生艇(筱)手提无线电设备的收信机,应有正常的灵敏度,能良好地接收信号。4.3机动救生艇固定无线电设备
4.3.1机动救生艇固定无线电设备用蓄电池4.3.1.1.蓄电池性能应良好,开航前,蓄电池必须充足,能立即投入使用。4.3.1.2检查蓄电池箱,必须牢固、可靠、水密。蓄电池注液口的胶塞须旋紧,其透气孔应通畅。接线柱应采用凡士林等油脂涂封,接线应牢固可靠。4.3.1.3检查或确认由机动艇发动机带动的直流充电装置应正常。4.3.2机动救生艇固定无线电设备发信机4.3.2.1检查或确认,使用专配天线,按要求的发射类别,在规定的频率上,能良好匹配和正常输出。面板可调旋钮,其锁定作用良好。4.3.2.2
发信机的频率,应稳定可靠。
检查受键控转换的天线与发信机的输出端和接收机的输入端,均应接触良好。4.3.2.5.发信机面板应标有按主用天线(艇榄或鞭状天线)测定的调谐数据。4.3.2.6开航前,用主用天线将发信机最佳地调谐在国际遇险呼叫频率上。4.3.3机动救生艇固定无线电设备接收机4.3.3.1检查接收机,在规定的频率上应能良好地接收信号,有正常的灵敏度。4.3.3.2接收机频率应稳定。
4.3.4机动救生艇固定无线电设备自动拍发器自动拍发器所产生的无线电报报警信号和险信号以及无线电话报警信号发生器所产生的双音报警信号,均应符合本章中4.2.4和4.2.5条的要求。3
4.3.5机动救生艇固定无线电设备舱室GB/T6551-93
4.3.5.1检查机动救生艇固定无线电设备舱室的应急照明,在任何情况下应正常。4.3.5.2舱室内应有下列备品:
应急照明灯泡;
有关保险丝;
收发信机的重要备件;
中文明码本、电报纸、笔、刀等;配备好的专用天线及架设属具;电台的简要操作卡、国际通用电码符号、电台呼号以及有效的耳机和送话器。4.4紧急无线电示位标
4.4.1检查确认无线电示位标应能正常地发射,性能良好。4.4.2开航前,主管船员必须确认无线电示位标电池的有效性。4.4.3检查或确认,自动离浮的开关或释放器正常有效。4.4.4检验时,严格遵照操作要求,严禁误报警。4.4.5检查清理紧急无线电示位标的放置场所,保持其安置状况正常,确保其离浮或释放顺利。5常规无线电通信设备
5.1主用发信机
5.1.1检查主用发信机,在国际遇险呼叫频率和其他高频频段上使用主用和备用天线,应能良好地匹配和有效地输出。
5.1.2发信机面板各单元的开关、指示和检测功能,均应正常。5.1.3单边带信号的调制和输出应良好,无严重失真。5.1.4电子管功放级的预热延时功能、电流过载保护功能以及自动调谐和伺服功能,均应正常。5.1.5人工调谐的发信机面板应标有主、备用天线正确匹配的调谐数据表。5.1.6检查天线开关的转换功能,各触点接触良好。5.2主用收信机
5.2.1主用收信机在375~27500kHz范围内使用主、备用天线,应能正常地接收规定类别信号。面板上的开关、控钮、显示以及微调性能均应正常。5.2.2主用收信机前端的过压保护和键控中断作用均应良好。5.3甚高频无线电话(简称VHF)5.3.1VHF应能正常工作,在国际遇险呼叫频率上扫描监听功能正常。天线牢固可靠,低功率(1W)输出正常。
5.3.2VHF面板上的照明可控作用良好。5.3.3蓄电池供电的VHF,其电源应能连续工作正常。5.4气象传真机
5.4.1检查气象传真机,在适当的频率上收录有关电台的气象图,性能应良好,有清晰完整的图象。5.4.2气象传真机的前端保护和键控中断作用应良好。5.4.3气象传真机至少应能在常规航线上各主要气象图发布台的两个工作频率上正常收录。5.5国际海事卫星船舶地球站(简称船站)5.5.1检查船站天线的机械系统应工作正常。5.5.2操作检验船站天线的定向和跟踪性能应正常。TDM载波信号指示最强。5.5.3船站能通过自检程序,与岸站试验或确认在电传和话音信道上能正常通信。试机时严禁按动SOS按钮。
5.5.4船站的发射输出指示功能应正常。GB/T6551-93
5.5.5船站的打字机、打印机、传真机以及EGC接收装置应工作正常。5.5.6显示终端的性能应正常,字符不失真。5.5.7INMARSAT系统的业务文件及船站的技术资料应齐全。5.6窄带直接印字电报(NBDP)设备(简称印字电报设备)5.6.1印字电报设备的打字机或显示终端应工作正常。5.6.2印字电报设备能通过自检程序,接收打印性能良好。5.6.3利用本机测试功能,检测有关参数均应正常。5.7双向无线电话机(简称对讲机)5.7.1.对讲机应有专人使用和保管。5.7.2对讲机电能应充足,能随时可靠地使用。5.7.3检查对讲机的收、发性能应正常。5.8奈伏泰斯(NAVTEX)接收机
5.8.1奈伏泰斯接收机能通过自检程序,接收打印正常。5.8.2奈伏泰斯接收机的前端保护作用应良好。5.8.3检查打印机供纸情况,必要时换新纸。5.9传令扩音机
5.9.1装有强控系统的扩音设备,其强控指令功能应正常。5.9.2传令扩音机分布至救生甲板、旅客舱室以及船员舱室的各自线路均应正常。6导航设备
6.1雷达
6.1.1开航前,船长和雷达使用人员必须清楚地了解该雷达的最小作用距离、盲区和可能有的假回波情况,在雷达日志的首页应有记载这些性能的详细说明。6.1.2检查雷达船首线,应满足下列要求:船首线显示正常,聚焦良好;
相对显示时,船首线必须精确地对准显示器的零度,误差不超过士1°;船首线“显示”或不显示”的开关,其作用应正常。检查雷达测量方位的误差,一般为士1°检查雷达距离误差,应满足下列要求:各量程的固定距标圈数应与该雷达的设计一致;各量程的扫描线性应良好;
可变距标圈的读数应与固定距标吻合;距标圈显示亮度的控制作用应正常。雷达回波清晰,若配有性能监视器,其测得的收、发性能应符合要求。6.1.5
雷达抗海浪干扰的控制性能应良好。检查雷达天线,其整体应牢固可靠,水密良好,运转正常,辐射面清洁;波导管及电缆应牢固完6.1.8装有两部雷达的船舶,若雷达故障,另一部雷达必须能正常工作并满足雷达基本性能要求。6.2阿帕(ARPA)
6.2.1应对阿帕系统做模拟操船试验,证明系统的避碰功能正常,能正确地跟踪和处理目标,不断更新目标信息,直接给出目标的方位、距离、航向、航速以及最近点距离和到达最近点的时间。6.2.2阿帕能通过自检程序,系统工作正常。5
GB/T6551-93
6.2.3阿帕的报警系统功能应正常,并对下列情况发出视觉或听觉报警:a.
危险目标;
目标丢失;
目标进入设定的警戒区。
6.2.4阿帕所显示的物标方位和距离,应与雷达显示相致,信息显示功能正常。6.3无线电测向仪(简称测向仪)6.3.1测向仪有正常的接收灵敏度,整机工作正常,自差曲线表格有效。6.3.2测向仪航向读数应与主罗经一致并同步。6.3.3测向仪的补偿作用应良好,哑点宽度不超过土2°。6.3.4自动测向的伺服性能,应相对稳定,在正常接收情况下,指向摆动范围不超过士5°。6.4卫星导航接收机
6.4.1、卫星导航接收机能通过自检程序,整机工作正常。6.4.2卫星导航接收机的前置放大器应密闭防潮。天线和天线杆应牢固可靠,能抗强风袭击。6.4.3开航前,应有卫星定位数据,定位更新正常,定位误差不超过允许范围。6.4.4字符或图表显示正常。
6.4.5对于子午仪卫星导航接收机,断电保护作用应良好。6.5台卡导航接收机
6.5.1开航前,备妥有效的台卡海图。检查台卡导航仪面板上的各类开关、旋钮、巷识别计,其动作良好,设备工作正常。
6.5.2调整巷识别计,应能精确地调至零点。6.5.3台卡导航接收机应能通过性能测试。操作MK型导航接收机的相位校整和测试按钮,各台卡计的分巷指针均能以反时针方向分别转至下列位置:红:约0.20巷,即反转一个巷值的20%;绿:约0.15巷,即反转一个巷值的15%;紫:约0.25巷,即反转一个巷值的25%。6.5.4可能时选定台链,完成巷识别和及区的设定,实测定位。在有效的接收范围内,应有正常的定位精度。
6.6罗兰接收机
6.6.1罗兰接收机的测量误差不应超出规定值。6.6.2自动搜索、自动同步、自动跟踪和罗兰C的三周精测性能,均应正常。6.6.3检查各分频和控制信号的波形,均应正确。6.6.4当罗兰C三周失配时,应能报警。6.7奥米加定位接收机
6.7.1奥米加定位接收机面板上的开关、按钮及显示功能,均应正常。6.7.2段同步性能良好,能清晰而连续地监听或显示同步信号。6.7.3检查备用电源,应能正常使用。6.8陀螺罗经
6.8.1陀螺罗经电源,应工作正常。开航前,陀螺罗经应能稳定地指北,随动灵敏度正常。6.8.2双转子罗经,其支承液体的比重和温度以及球高均应符合该罗经的要求。对于单转子或电控罗经,其温度和噪声均应正常。
6.8.3开航前,检查主罗经和所有分罗经之间的同步误差,应不超过土1°6.8.4主罗经在故障、断电和超温时,系统应能正确地报警(配有报警装置的设备)。6.9回声测深仪(简称测深仪)
GB/T6551—93
6.9.1主管船员应了解测深仪的换能器所在的舱室和安装位置。6.9.2开机检查测深仪性能,显示应稳定,回波应清晰,零点应准确。6.9.3检查记录器供纸情况,必要时换用新纸。6.9.4测深仪面板的照明,应正常可控。6.9.5装有深度自动报警的设备,经检验,其报警功能应正常。7天线
7.1一般要求
开航前,必须对天线装置作认真地检查,确保其结构和悬挂牢固可靠,绝缘良好,绝缘值一一般不低于10MQ;应备有架设天线用的铜线和绝缘子等物料。7.2中、高频发信天线
7.2.1中、高频发信天线(简称发射天线)包括主、备用两种天线。7.2.2发射天线的滑车,应牢固可靠,升降索具应良好7.2.3检查发射天线的下引线与天线的编结、夹子、套环、卸扣,均应牢固可靠。7.2.4设置在天线终端的保护环,其结构应可靠,有足够强度。悬挂天线的吊索以及夹子、套环、卸扣应牢固可靠,无松动或断裂现象。7.2.5天线绝缘子应完整无损、表面清洁。7.2.6检查天线与引入室内的铜管或电缆的连接端,应接触良好。7.2.7检查油船船榄的钢索具绝缘子以及伞型或直立型发射天线的支索绝缘子,应完整无损、表面清洁。
7.2.8检查无线电室内天线转换开关,其连接位置的各触点均应接触可靠,有正确的标志。当开关处在“天线开路”位置,能正确地向测向仪提供“发射天线已断开”的指示。7.3收信天线
7.3.1收信天线包括中、高频接收机、气象传真机、罗兰接收机、台卡接收机、卫星导航接收机、奥米加接收机、测向仪辅助天线、无线电报和无线电话报警器以及奈伏泰斯接收机等专用天线。7.3.2检查收信天线与高频电缆之间或电缆与接收设备之间的避雷装置,应有可靠的功能。7.3.3收信天线在接收频段或频率上应有良好的接收效果,无严重干扰。8船舶通信导航设备开航前安全检查核定表(见附录A)8.1按时填报及核审《船舶通信导航设备开航前安全检查核定表》(简称《安全核定表》),是船长、主管船员和机关管理人员安全责任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海船和河船的不同特点,《安全核定表》分为表A1、表A2两种。
8.2海船根据本标准2.2条的规定按附录A《安全核定表》表A1格式填报,经船长审签后,送(寄)业务管理机关审核留存。主管船员将送(寄)出的日期及地点记入无线电日记及航海日志。8.3长江及内河船舶根据本标准2.2条的规定按附录A《安全核定表》表A2格式填报,经船长审签后,送(寄)业务管理机关审核留存。主管船员将送(寄)出的日期及地点记入无线电日记及航海日志。航次性质
GB/T6551-93
附录A
船舶通信导航设备开航前安全检查核定表(补充件)
海船通信导航设备开航前安全检查核定表航次
填报日期
蓄电池
备用发信机
无线电报
自动报警器
自动拍发
收信机
接收机前端
保护性能
电源网
络情况
主用发信机
收信机
检查结果
应急电源
天线类别
检查结果
填报港口
主管报务员
主管驾驶员
安全检查核定项目
电池组电压(V)
是否充足
A2A全功率输出天线电流值(A)主用天线
500kHz
2182kHz
备用天线
500kHz
2182kHz
标准信号检验结果 接收灵敏度是否正常断电报警正常否产生的信号是否正常
蓄电池供电情况
与发信机键控状况
接收性能
主发信机备发信机
500kHz报警
电路开关(熔丝)查清否
500kHz
2182kHz
接收天线
天线电流
接收灵敏度状况
2182kHz奈伏泰斯
各负载清楚否
末级板流
电台应急照明
各报警器天线卫导
输出情况
监听或通话
频率准确状况
卫星通信船站
救生艇(筱)手
提无线电设备
机动艇固定
无线电台
紧急无线
电示位标
2182kHz
值班接收机
甚高频无线电话
无线电对讲机
卫星导航接收机
测深仪
奈伏泰斯
陀螺罗经
待解决事项
船长审签
主管人员核定意见
GB/T6551-93
续表A1
安全检查核定项目
天线状况
天线跟踪
电报检验
话路检验
500kHz收发性能2182kHz收发性能必备品是否齐全电池组是否充足
收发性能是否正常
必备品是否齐全
电池换新日期电池有效否释放器正常否发射正带否遇险报警试验结果
发射性能
接收性能
电池供电情况
开航前定位结果
船首线误差
静噪性能
能否用蓄电池供电
收发性能
外圈接口情况
扫描监听性能
使用数量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天线状况
可变与固定距标吻合否
方位误差
模拟操船结果
报警功能试验结果
警戒圈
目标丢失
零点显示是否准确
自检结果
数据显示情况
数据输入
数据显示
照明控制
开航前测得水深(m)
接收性能
打印供纸情况
上次年检日期换球日期稳定指向精度主、分罗经同步签章
航次性质
GB/T6551-93
表A2河船通信导航设备开航前安全检查核定表航次自
填报日期
蓄电池组
电源网络情况
主用发信机
备用发信机
收信机
无线电对讲机
传令扩音机
对讲机
应急电源
填报港口
港主管报务员
主管驾驶员
安全检查核定项目
电池组电压(V)
电路、开关(熔丝)查清否
电流是否充足
负载范围清楚否
末级全功率发射状况
天线电流
天线电流
频率准确度
末级板流
输出状况
电台应急照明
通话效果
末级全功率发射情况
末级板流
输出情况
灵敏度
发射性能
接收性能
驾驶台广播情况
船首线
沟通联络
通话效果
沟通联络
是否使用蓄电池
能否用蓄电池供电
对客舱广播情况
电池状况
天线及波
导情况
扫描监听
对船员广播情况
收、发性能
可变与固定
距标吻合情况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6551—93
船舶安全开航技术要求
通信与导航
Technical requirement for the safety sailing ofvessels-Communication and navigation1993-12-10发布
国家技术监督局
ps://www.doc88.com/p-29116694646497.html?s=rel&id=51994-08-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船舶安全开航技术要求
通信与导航
Technical requirementfor the safety sailing ofvessels--Communication and navigation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GB/T6551-93
代替GB6551-89
本标准规定了船舶在开航前应由主管船员对船舶通信导航设备进行安全质量检查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海洋各航区及内河的所有客船和300Gt(总吨)及其以上的货船、油船、渔船、破冰船、科学考察船、救捞船、水上工程作业船及368kW以上的拖船。2般要求
主管船员必须在开航前对通信导航设备进行通电检查,检查中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必要时,立即上报船舶所属公司的业务管理机关;逐级负责处理;经主管机关或业务管理机关认可的个别项目,可以协商解决。
2.1在开航前对通信导航设备的检查和填报作如下规定:a。定期返回国内(往返航期为三个月左右)的远洋船舶,每次从国内开航前,由主管船员开机检查,按附录A(补充件)表A1填写,向业务管理机关呈报;b。往返于国外各港的远洋船舶、短航线远洋船舶(往返期不足二个月)和在国内航区航行的船舶,每季度第一次开航前,由主管船员开机检查,按附录A表A1填写,并向业务管理机关呈报;c.其他船舶可根据具体情况,每季度由主管船员开机检查,按附录A表A1或表A2填写,并向业务管理机关呈报。
2.2了解清楚通信导航设备所用的蓄电池和船电网络、负载情况以及开关和熔断丝的位置。2.3无线电室的应急照明灯及其开关应正常有效。2.4无线电室与驾驶室的双向呼唤或声话通信装置应能正常使用。2.5对装有同心秒针和静默时间标志的时钟进行校准,其误差每日不大于土20s。2.6中、高频接收设备的前端保护作用和键控功能应正常。2.7规定配备的仪表、工具、移动照明灯和各类必要备件应齐备。2.8规定的通信导航业务资料和设备的说明书应齐全。3备用通信设备
3.1通信用蓄电池
3.1.1开航前,必须确保蓄电池处于充足状态,能可靠地使用:3.1.2检查每单个电池电解液的密度应达到充足时的额定值,电液面应高于极板6~12mm;碱性电池的工作电压应达到额定值。
3.1.3各蓄电池安放必须牢固、可靠。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12-10批准1994-08-01实施
GB/T6551-93
3.1.4必须旋紧注液孔胶塞,其透气孔应通畅。蓄电池的接线柱应采用凡士林等油脂涂封,接线应牢固可靠。
3.1.5露天蓄电池必须可靠防水,箱盖与箱体、箱体与甲板之间必须牢固。3.1.6蓄电池室(箱)内应整齐清洁、空气通畅;室内照明灯防爆性能良好。3.1.7应备有蒸馏水、比重计、漏斗和橡皮手套。3.2备用发信机
3.2.1开航前,必须对备用发信机作实际操作检验,用实际天线调配时,应避开静默时间,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不引起违章或有害干扰。3.2.2检查备用发信机,应能迅速地分别与主用天线和备用天线完成调配,并可靠地工作。3.2.3不论用主天线或备用天线,备用发信机在国际遇险呼叫频率上调配均应有最佳输出。3.2.4备用发信机频率应准确。
3.2.5备用发信机在2182kHz频率上输出的语言信号应清晰可懂,无严重失真。3.2.6备用发信机与无线电报自动拍发器或无线电话报警信号发生器之间的人工开关作用良好。3.2.7开航前,备用发信机应用主天线最佳地调谐在国际险频率上。3.3备用接收机
3.3.1检查备用收信机,应能迅速地连通主用和备用接收天线,经扬声器和耳机正常接收信号。3.3.2备用收信机至少能在400~515kHz频段接收A1A、A2A和H2A信号,在2182kHz频率上接收H3E和A3E信号。
3.3.3备用收信机的频率应准确,有正常的灵敏度。3.4无线电报自动报警器(简称自动报警器)3.4.1开航前,对自动报警器应做全过程效应试验。3.4.2自动报警器应有正常的接收灵敏度和信号鉴别性能。人工检测应能响应3或4个长划(每划4s,间隔1s)的测试信号,在无线电室、驾驶室和无线电员室同时报警。对报警的复位,只能用该机面板上的开关完成。
3.4.3自动报警器电源中断时应立即报警。3.5无线电报自动拍发器(简称自动拍发器)3.5.1自动拍发器与备用发信机和主用发信机的键控开关,应能可靠地接通和断开。3.5.2应对自动拍发器做实际操作和试验,其产生的报警信号格式正确,呼号无误。3.5.3自动拍发器键控性能的试验,应在单机无键控负载的情况下进行。与发信机连接做键控功能试验时,发信机必须配用假天线负载,并以最小的输出功率,试验时间尽可能短,不得引起海上误报警。3.5.4自动拍发器的监视功能应正常,面板开关作用良好。3.62182kHz无线电话值班接收机(简称值班接收机)3.6.1开航前,对值班接收机做人工操作试验,验证其选控和报警功能正常,应能响应下列信号:a.
无线电话报警信号;
航行警告信号;
紧急无线电示位标信号。
3.6.2检查无线电话值班接收机的前端过压保护和键控中断功能应正带。3.7无线电话报警信号发生器
3.7.1检查无线电话报警信号发生器,应在无负载的情况下进行,与发信机连接做键控功能试验时,发信机必须配用假天线负载并以最小的输出功率,做不大于4s的效应试验。3.7.2检查无线电话报警信号发生器,在3060s的时间周期内应能交替地产生1300Hz和2200Hz的无线电话报警信号。
3.7.3无线电话报警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监听作用应正常,其键控输出端应能与主发信机和备用发信机2
(已配2182kHz)可靠地接通和断开。4救生艇(筏)无线电通信设备
4.1一般要求
GB/T6551-93
对救生艇(筏)无线电通信设备做发射性能试验时,应用专配天线,按近似实际使用的要求架设或升空,试验时不应引起对其他电台的有害干扰。作自动键控性能试验时,发信机必须配用假天线负载,不得引起海上误报警。4.2救生艇(筱)手提无线电设备4.2.1救生艇(筱)手提无线电设备,必须单独而明显地安放在能立即通向救生甲板的无线电室或驾驶室便于提走的地方。
4.2.2开航前应确认该设备在规定的频率上,按要求的发射类别和工作方式,能正常地发射和接收。4.2.3救生艇(筱)手提无线电设备应有一条直径不小于6mm,长度不短于18m的软质绳索,一端固定在机壳。机盖应密闭防水,机内应备有下列用品:a.
带有绝缘子的艇榄天线或可伸长的鞭状天线以及架设它们的附具;一条能用气球或风筝升起使用的天线,其附具齐全;b.
一条用铜绞线做成的地线;
性能良好的耳机、送话器;
必要的简单工具、笔、中文明码本等;e.
f.设备简单说明书、国际通用电码符号和电台呼号。4.2.4设备中的自动拍发器,应能产生正确的无线电报报警信号、遇险信号和船舶呼号(已配的设备),其开关的转换功能必须可靠,能随时启动和终止。4.2.5救生艇(筱)手提无线电设备中的无线电话报警信号发生器,应能产生正确的双音报警信号。4.2.6救生艇(筱)手提无线电设备的发射频率应准确。4.2.7救生艇(筱)手提无线电设备的收信机,应有正常的灵敏度,能良好地接收信号。4.3机动救生艇固定无线电设备
4.3.1机动救生艇固定无线电设备用蓄电池4.3.1.1.蓄电池性能应良好,开航前,蓄电池必须充足,能立即投入使用。4.3.1.2检查蓄电池箱,必须牢固、可靠、水密。蓄电池注液口的胶塞须旋紧,其透气孔应通畅。接线柱应采用凡士林等油脂涂封,接线应牢固可靠。4.3.1.3检查或确认由机动艇发动机带动的直流充电装置应正常。4.3.2机动救生艇固定无线电设备发信机4.3.2.1检查或确认,使用专配天线,按要求的发射类别,在规定的频率上,能良好匹配和正常输出。面板可调旋钮,其锁定作用良好。4.3.2.2
发信机的频率,应稳定可靠。
检查受键控转换的天线与发信机的输出端和接收机的输入端,均应接触良好。4.3.2.5.发信机面板应标有按主用天线(艇榄或鞭状天线)测定的调谐数据。4.3.2.6开航前,用主用天线将发信机最佳地调谐在国际遇险呼叫频率上。4.3.3机动救生艇固定无线电设备接收机4.3.3.1检查接收机,在规定的频率上应能良好地接收信号,有正常的灵敏度。4.3.3.2接收机频率应稳定。
4.3.4机动救生艇固定无线电设备自动拍发器自动拍发器所产生的无线电报报警信号和险信号以及无线电话报警信号发生器所产生的双音报警信号,均应符合本章中4.2.4和4.2.5条的要求。3
4.3.5机动救生艇固定无线电设备舱室GB/T6551-93
4.3.5.1检查机动救生艇固定无线电设备舱室的应急照明,在任何情况下应正常。4.3.5.2舱室内应有下列备品:
应急照明灯泡;
有关保险丝;
收发信机的重要备件;
中文明码本、电报纸、笔、刀等;配备好的专用天线及架设属具;电台的简要操作卡、国际通用电码符号、电台呼号以及有效的耳机和送话器。4.4紧急无线电示位标
4.4.1检查确认无线电示位标应能正常地发射,性能良好。4.4.2开航前,主管船员必须确认无线电示位标电池的有效性。4.4.3检查或确认,自动离浮的开关或释放器正常有效。4.4.4检验时,严格遵照操作要求,严禁误报警。4.4.5检查清理紧急无线电示位标的放置场所,保持其安置状况正常,确保其离浮或释放顺利。5常规无线电通信设备
5.1主用发信机
5.1.1检查主用发信机,在国际遇险呼叫频率和其他高频频段上使用主用和备用天线,应能良好地匹配和有效地输出。
5.1.2发信机面板各单元的开关、指示和检测功能,均应正常。5.1.3单边带信号的调制和输出应良好,无严重失真。5.1.4电子管功放级的预热延时功能、电流过载保护功能以及自动调谐和伺服功能,均应正常。5.1.5人工调谐的发信机面板应标有主、备用天线正确匹配的调谐数据表。5.1.6检查天线开关的转换功能,各触点接触良好。5.2主用收信机
5.2.1主用收信机在375~27500kHz范围内使用主、备用天线,应能正常地接收规定类别信号。面板上的开关、控钮、显示以及微调性能均应正常。5.2.2主用收信机前端的过压保护和键控中断作用均应良好。5.3甚高频无线电话(简称VHF)5.3.1VHF应能正常工作,在国际遇险呼叫频率上扫描监听功能正常。天线牢固可靠,低功率(1W)输出正常。
5.3.2VHF面板上的照明可控作用良好。5.3.3蓄电池供电的VHF,其电源应能连续工作正常。5.4气象传真机
5.4.1检查气象传真机,在适当的频率上收录有关电台的气象图,性能应良好,有清晰完整的图象。5.4.2气象传真机的前端保护和键控中断作用应良好。5.4.3气象传真机至少应能在常规航线上各主要气象图发布台的两个工作频率上正常收录。5.5国际海事卫星船舶地球站(简称船站)5.5.1检查船站天线的机械系统应工作正常。5.5.2操作检验船站天线的定向和跟踪性能应正常。TDM载波信号指示最强。5.5.3船站能通过自检程序,与岸站试验或确认在电传和话音信道上能正常通信。试机时严禁按动SOS按钮。
5.5.4船站的发射输出指示功能应正常。GB/T6551-93
5.5.5船站的打字机、打印机、传真机以及EGC接收装置应工作正常。5.5.6显示终端的性能应正常,字符不失真。5.5.7INMARSAT系统的业务文件及船站的技术资料应齐全。5.6窄带直接印字电报(NBDP)设备(简称印字电报设备)5.6.1印字电报设备的打字机或显示终端应工作正常。5.6.2印字电报设备能通过自检程序,接收打印性能良好。5.6.3利用本机测试功能,检测有关参数均应正常。5.7双向无线电话机(简称对讲机)5.7.1.对讲机应有专人使用和保管。5.7.2对讲机电能应充足,能随时可靠地使用。5.7.3检查对讲机的收、发性能应正常。5.8奈伏泰斯(NAVTEX)接收机
5.8.1奈伏泰斯接收机能通过自检程序,接收打印正常。5.8.2奈伏泰斯接收机的前端保护作用应良好。5.8.3检查打印机供纸情况,必要时换新纸。5.9传令扩音机
5.9.1装有强控系统的扩音设备,其强控指令功能应正常。5.9.2传令扩音机分布至救生甲板、旅客舱室以及船员舱室的各自线路均应正常。6导航设备
6.1雷达
6.1.1开航前,船长和雷达使用人员必须清楚地了解该雷达的最小作用距离、盲区和可能有的假回波情况,在雷达日志的首页应有记载这些性能的详细说明。6.1.2检查雷达船首线,应满足下列要求:船首线显示正常,聚焦良好;
相对显示时,船首线必须精确地对准显示器的零度,误差不超过士1°;船首线“显示”或不显示”的开关,其作用应正常。检查雷达测量方位的误差,一般为士1°检查雷达距离误差,应满足下列要求:各量程的固定距标圈数应与该雷达的设计一致;各量程的扫描线性应良好;
可变距标圈的读数应与固定距标吻合;距标圈显示亮度的控制作用应正常。雷达回波清晰,若配有性能监视器,其测得的收、发性能应符合要求。6.1.5
雷达抗海浪干扰的控制性能应良好。检查雷达天线,其整体应牢固可靠,水密良好,运转正常,辐射面清洁;波导管及电缆应牢固完6.1.8装有两部雷达的船舶,若雷达故障,另一部雷达必须能正常工作并满足雷达基本性能要求。6.2阿帕(ARPA)
6.2.1应对阿帕系统做模拟操船试验,证明系统的避碰功能正常,能正确地跟踪和处理目标,不断更新目标信息,直接给出目标的方位、距离、航向、航速以及最近点距离和到达最近点的时间。6.2.2阿帕能通过自检程序,系统工作正常。5
GB/T6551-93
6.2.3阿帕的报警系统功能应正常,并对下列情况发出视觉或听觉报警:a.
危险目标;
目标丢失;
目标进入设定的警戒区。
6.2.4阿帕所显示的物标方位和距离,应与雷达显示相致,信息显示功能正常。6.3无线电测向仪(简称测向仪)6.3.1测向仪有正常的接收灵敏度,整机工作正常,自差曲线表格有效。6.3.2测向仪航向读数应与主罗经一致并同步。6.3.3测向仪的补偿作用应良好,哑点宽度不超过土2°。6.3.4自动测向的伺服性能,应相对稳定,在正常接收情况下,指向摆动范围不超过士5°。6.4卫星导航接收机
6.4.1、卫星导航接收机能通过自检程序,整机工作正常。6.4.2卫星导航接收机的前置放大器应密闭防潮。天线和天线杆应牢固可靠,能抗强风袭击。6.4.3开航前,应有卫星定位数据,定位更新正常,定位误差不超过允许范围。6.4.4字符或图表显示正常。
6.4.5对于子午仪卫星导航接收机,断电保护作用应良好。6.5台卡导航接收机
6.5.1开航前,备妥有效的台卡海图。检查台卡导航仪面板上的各类开关、旋钮、巷识别计,其动作良好,设备工作正常。
6.5.2调整巷识别计,应能精确地调至零点。6.5.3台卡导航接收机应能通过性能测试。操作MK型导航接收机的相位校整和测试按钮,各台卡计的分巷指针均能以反时针方向分别转至下列位置:红:约0.20巷,即反转一个巷值的20%;绿:约0.15巷,即反转一个巷值的15%;紫:约0.25巷,即反转一个巷值的25%。6.5.4可能时选定台链,完成巷识别和及区的设定,实测定位。在有效的接收范围内,应有正常的定位精度。
6.6罗兰接收机
6.6.1罗兰接收机的测量误差不应超出规定值。6.6.2自动搜索、自动同步、自动跟踪和罗兰C的三周精测性能,均应正常。6.6.3检查各分频和控制信号的波形,均应正确。6.6.4当罗兰C三周失配时,应能报警。6.7奥米加定位接收机
6.7.1奥米加定位接收机面板上的开关、按钮及显示功能,均应正常。6.7.2段同步性能良好,能清晰而连续地监听或显示同步信号。6.7.3检查备用电源,应能正常使用。6.8陀螺罗经
6.8.1陀螺罗经电源,应工作正常。开航前,陀螺罗经应能稳定地指北,随动灵敏度正常。6.8.2双转子罗经,其支承液体的比重和温度以及球高均应符合该罗经的要求。对于单转子或电控罗经,其温度和噪声均应正常。
6.8.3开航前,检查主罗经和所有分罗经之间的同步误差,应不超过土1°6.8.4主罗经在故障、断电和超温时,系统应能正确地报警(配有报警装置的设备)。6.9回声测深仪(简称测深仪)
GB/T6551—93
6.9.1主管船员应了解测深仪的换能器所在的舱室和安装位置。6.9.2开机检查测深仪性能,显示应稳定,回波应清晰,零点应准确。6.9.3检查记录器供纸情况,必要时换用新纸。6.9.4测深仪面板的照明,应正常可控。6.9.5装有深度自动报警的设备,经检验,其报警功能应正常。7天线
7.1一般要求
开航前,必须对天线装置作认真地检查,确保其结构和悬挂牢固可靠,绝缘良好,绝缘值一一般不低于10MQ;应备有架设天线用的铜线和绝缘子等物料。7.2中、高频发信天线
7.2.1中、高频发信天线(简称发射天线)包括主、备用两种天线。7.2.2发射天线的滑车,应牢固可靠,升降索具应良好7.2.3检查发射天线的下引线与天线的编结、夹子、套环、卸扣,均应牢固可靠。7.2.4设置在天线终端的保护环,其结构应可靠,有足够强度。悬挂天线的吊索以及夹子、套环、卸扣应牢固可靠,无松动或断裂现象。7.2.5天线绝缘子应完整无损、表面清洁。7.2.6检查天线与引入室内的铜管或电缆的连接端,应接触良好。7.2.7检查油船船榄的钢索具绝缘子以及伞型或直立型发射天线的支索绝缘子,应完整无损、表面清洁。
7.2.8检查无线电室内天线转换开关,其连接位置的各触点均应接触可靠,有正确的标志。当开关处在“天线开路”位置,能正确地向测向仪提供“发射天线已断开”的指示。7.3收信天线
7.3.1收信天线包括中、高频接收机、气象传真机、罗兰接收机、台卡接收机、卫星导航接收机、奥米加接收机、测向仪辅助天线、无线电报和无线电话报警器以及奈伏泰斯接收机等专用天线。7.3.2检查收信天线与高频电缆之间或电缆与接收设备之间的避雷装置,应有可靠的功能。7.3.3收信天线在接收频段或频率上应有良好的接收效果,无严重干扰。8船舶通信导航设备开航前安全检查核定表(见附录A)8.1按时填报及核审《船舶通信导航设备开航前安全检查核定表》(简称《安全核定表》),是船长、主管船员和机关管理人员安全责任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海船和河船的不同特点,《安全核定表》分为表A1、表A2两种。
8.2海船根据本标准2.2条的规定按附录A《安全核定表》表A1格式填报,经船长审签后,送(寄)业务管理机关审核留存。主管船员将送(寄)出的日期及地点记入无线电日记及航海日志。8.3长江及内河船舶根据本标准2.2条的规定按附录A《安全核定表》表A2格式填报,经船长审签后,送(寄)业务管理机关审核留存。主管船员将送(寄)出的日期及地点记入无线电日记及航海日志。航次性质
GB/T6551-93
附录A
船舶通信导航设备开航前安全检查核定表(补充件)
海船通信导航设备开航前安全检查核定表航次
填报日期
蓄电池
备用发信机
无线电报
自动报警器
自动拍发
收信机
接收机前端
保护性能
电源网
络情况
主用发信机
收信机
检查结果
应急电源
天线类别
检查结果
填报港口
主管报务员
主管驾驶员
安全检查核定项目
电池组电压(V)
是否充足
A2A全功率输出天线电流值(A)主用天线
500kHz
2182kHz
备用天线
500kHz
2182kHz
标准信号检验结果 接收灵敏度是否正常断电报警正常否产生的信号是否正常
蓄电池供电情况
与发信机键控状况
接收性能
主发信机备发信机
500kHz报警
电路开关(熔丝)查清否
500kHz
2182kHz
接收天线
天线电流
接收灵敏度状况
2182kHz奈伏泰斯
各负载清楚否
末级板流
电台应急照明
各报警器天线卫导
输出情况
监听或通话
频率准确状况
卫星通信船站
救生艇(筱)手
提无线电设备
机动艇固定
无线电台
紧急无线
电示位标
2182kHz
值班接收机
甚高频无线电话
无线电对讲机
卫星导航接收机
测深仪
奈伏泰斯
陀螺罗经
待解决事项
船长审签
主管人员核定意见
GB/T6551-93
续表A1
安全检查核定项目
天线状况
天线跟踪
电报检验
话路检验
500kHz收发性能2182kHz收发性能必备品是否齐全电池组是否充足
收发性能是否正常
必备品是否齐全
电池换新日期电池有效否释放器正常否发射正带否遇险报警试验结果
发射性能
接收性能
电池供电情况
开航前定位结果
船首线误差
静噪性能
能否用蓄电池供电
收发性能
外圈接口情况
扫描监听性能
使用数量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天线状况
可变与固定距标吻合否
方位误差
模拟操船结果
报警功能试验结果
警戒圈
目标丢失
零点显示是否准确
自检结果
数据显示情况
数据输入
数据显示
照明控制
开航前测得水深(m)
接收性能
打印供纸情况
上次年检日期换球日期稳定指向精度主、分罗经同步签章
航次性质
GB/T6551-93
表A2河船通信导航设备开航前安全检查核定表航次自
填报日期
蓄电池组
电源网络情况
主用发信机
备用发信机
收信机
无线电对讲机
传令扩音机
对讲机
应急电源
填报港口
港主管报务员
主管驾驶员
安全检查核定项目
电池组电压(V)
电路、开关(熔丝)查清否
电流是否充足
负载范围清楚否
末级全功率发射状况
天线电流
天线电流
频率准确度
末级板流
输出状况
电台应急照明
通话效果
末级全功率发射情况
末级板流
输出情况
灵敏度
发射性能
接收性能
驾驶台广播情况
船首线
沟通联络
通话效果
沟通联络
是否使用蓄电池
能否用蓄电池供电
对客舱广播情况
电池状况
天线及波
导情况
扫描监听
对船员广播情况
收、发性能
可变与固定
距标吻合情况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T251-2008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
- GB/T39648-20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数字图像技术评级
- GB/T2910.16-2024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6部分:聚丙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苯法)
- GB/T43423-2023 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 深空光通信编码与同步
- GB/T26863-2022 火电站监控系统术语
- GB/T36434-2018 复杂机械手表机心万年历和打簧机构零部件的名称
- GB/T30966.6-2022 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 第6部分:状态监测的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
- GB/T1438.2-2008 锥柄麻花钻 第2部分:莫氏锥柄长麻花钻的型式和尺寸
- GB/T24204-2009 高炉炉料用铁矿石 低温还原粉化率的测定 动态试验法
- GB50030-2013 氧气站设计规范
- GB/T21078.1-2023 金融服务 个人识别码管理与安全 第1部分:基于卡系统的PIN基本原则和要求
- GB/T5009.68-2003 食品容器内壁过氯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 GB/T23315-2009 粘扣带
- GB/T29529-2013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 GB/T2650-2022 金属材料焊缝破坏性试验 冲击试验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