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1615-1994 工业二硫化碳

【国家标准(GB)】 工业二硫化碳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30 08:38:30
- GB/T1615-1994
- 已作废
标准号:
GB/T 1615-1994
标准名称:
工业二硫化碳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已作废-
发布日期:
1979-09-01 -
实施日期:
1995-06-01 -
作废日期:
2008-10-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252.28 KB
替代情况:
替代GB 1615-1979;被GB/T 1615-2008代替采标情况:
≈JIS K1421-1978(88)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豪标准
工业二碗化碳bzxz.net
Carbon diguifide for industrial use1主患内容与适用范显
GB/T 161594
代警 GB 1615—79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二硫化碳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含碳原料与硫蒸气作用,并经蒸烯制得的二硫化碳。该产品主要用于生产粘胶纤维、玻璃纸、农药、橡胶助剂、浮选剂和作为化工原料,溶剂及航空的加速剂等。分子式:CS2
相对分子质量76.14(按1989年国际原子量)2引用标准
GB 191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601
GB/T 603
GB/T 615
GB 1250
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化学试剂沸程测定通用方法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 6678
GB/T 6682
GB12463
3技术要求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
3.1外观;无色透明液体。
3.2工业二硫化碳应符合下列要求:项
熔出率(45. 6~ 46. 6,101,32
kPa 下)(V/V),%
密度(20)+g/mL
不挥发物含量,%
碘还原物(以H,S计)含量,%≤硫酸盐
游离胶
硫及其硫化物
优等品
1, 262~1.265
通过检验
通过检验
通过检验
国豪控术监督局 1994-08-23 批准指
一等品
过检验
通过检验
通过检验
1.262~-1.267
合格品
1995-06-01施
4试验方法
GB/T 1615—94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试验中所需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规定时,均按GB/T601、GB/T603之规庭备。
4.1馏出率的测定
4.1.1方法提要
用蒸馏的方法测定试样沸程在45.6~46.6℃下的增出体积。4.1.2仪器、设备
4.1.2:1支管蒸增瓶:符合GB/T 615,4.1条要求;4.1.2.2测量温度计:符合GB/T615,4.2条要求,温度范图0~50℃;4.1.2.3辅助温度计:分度值为1℃,溢度范围0~50℃;4.1.2.4冷凝器,符合GB/T615,4.4条要求,4.1.2.5接收器,符合GB/T615,4.5条要求,4.1.2.6气压计。
4.1.3分析步骤
在通风良好的通风橱内,按GB/T615图5所示安装好蒸增装,其中去掉蒸瓶的外罩,改为用水浴加热蒸馏,接收器外部用冰水浴冷却。记录室内大气压及室温。
4.1.3.1观测沸程温度的计算
按GB/T615,5.25.5条计算。
4.1.3.2蒸馏
用清洁干燥的接收器量取100士0.5mL温度为5~10C的试样,注入蒸增瓶中,不得使之流入支管,加教粒清洁于燥的沸石,用插好温度计的塞子塞紧装有试样的蒸馏瓶。使温度计和蒸瓶的轴线量合,并且使水银球上端与蒸馏瓶支管内壁的下边缘在同一水平线上,辅助温度计附在主邀度计上,水银球位于主温度计塞上部分水银柱高度的1/2处。将接收器(不必干燥)置于冷凝管下端,使冷凝管口进入接收器部分不少于25mm,也不低于100mL刻度线,口部用以水润湿的滤纸置盖,接收够臂于5~10℃水裕中。
接通冷却水,将蒸馏瓶的球形部分浸入预先热至约50C的水浴中,控制从加热开始到第一滴冷凝液滴入接收器的时间为5~10min。记录流出第--滴冷凝液时的温度(初点)及辅助温度计读数。控制水浴温度在75℃左右,出速度3~5mL/min,水裕液面始终不超过二硫化碳液面。当溢度计读数刚超过终馏点温度(按第4.1.3.1条校正后>时,立即取下水浴,放置5min,记录端出体积。当经第4.1.3.1条校正后的初馏点温度不低于45.6C时,熔出液体积数值即为增出率。4.1.4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5%。4.2密度的测定
4.2.1方法提要
用密度计测定试样密度,再按公式换算成20℃下的密度,4.2.2仪器设备
4.2.2.1密度计:密度范围1.240~1.300g/mL,分度值为0.001g/mL4.2.2.2温度计:温度范围0~50℃分度值为0.5℃。4.2.3分析步骤
将试样注入200mL量简中,放入密度计,待密度计悬浮稳定后读取密度(弯月面下沿读数),并测量试样温度,
4.2.4分析结果的表述
二硫化碳的密度(0)按式(1)计算:GB/T 1615—94
Po = 0, + 0. 001 5(t - 20)
式中: P:试样在 tC下的密度+/mLt测定密度时试样的摄度,,
0, 001 5-——密度随湿度变化的校正系数。4.2.5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体不大于 0. 001 各/L,4.3不挥发物含量的测定
4.3.1仪器、设备
4. 3. 1. 1蒸发血,100 mL
4.3.1.2水裕:温度可控在6070℃,4.3.1.3烘箱:温度可控制在100~105℃。4.3.2分折步骤
用 50 mL 量简准确量取 40士1 mL 试样,置于已在 100 ~105 C下烘干至恒重的蒸发胚中,于 60 ~70℃的水浴上蒸发至干,然后在100~105烘箱中烘至恒重。4.3.3分析结巢的表述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不挥发物含量(X,)按式(2)计算,m2 — mi
蒸发血的质量,gt
式中:m
一蒸发胆及不挥发物的质量,g
P—-二硫化碳的密度、g /mL。
4.3.4允许差
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01%。4.4碘还原物含量的测定
4.4. 1 方法提要
用碘标痛滴定溶液滴定试样,微过量的碘指示终点。4.4.2试剂和材料
4.4.2.1碘(GB675):c(1/2I2)约0.01mol/L标准滴定溶液。-(2)
用移液管移取10mL按GB/T601制各的碘标准满定溶液,量干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句。
4.4.3仅器、设备
4. 4. 3. 1 微量滴定管,分度值 0. 02 mLF4.4.3.2碘量瓶:150mL.
4.4.4分析步募
用清洁干燥的碘量瓶称取约50g试样,精确至0.1客,用碘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每次加入1~2满,盖上瓶盏摇动15s,直至二硫化碳层中出现稳定的粉红色为止。4.4.5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碘还原物(以H,S计)含量(X,)按式(3)计算,X =×V× 0. 017 × 100
GB/T1615—94
式中, c碘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液度,mol/LV—滴定所消耗碘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m
一试料的质量,g;
0.017-与1.00mL碘标准滴定溶液Cc(1/21,)=1.000mal/LJ相当的,以克表示的硫化氢质量。4.4.6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0002%。4.5硫酸盐含量的测定
4.5.1方法提要
试样用水萃取,分出水相后用硫酸锻比独法检验。4.5.2试剂和材料
4.5.2.1盐酸(GB622):1+1溶液
4.5.2-2氯化领(GB652):100g/L溶液。4.5.3仪器、设备
4.5.3.1梨形分液漏斗:100mL,4.5.3.2比色管:25 mL。
4.5.4分析步骤
量取25士1mL试样置于分液漏斗中,加25mL水,振荡5min,静置分层,分离,保留水相(溶液A)。
取溶液A10mL置于比色管中,加1滴盐酸溶液,1mL氟化钡溶液,混句,在15min之内溶液不得呈现混浊。
4.6游离酸含量的测定
4.6.1试剂和材料
4.6.1.1蓝色石蕊试纸
4.6.2分析步骤
取4.5.4条溶液A约2ml置于比色管中,用蓝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应不变红。4.7硫及其他硫化物试验
4.7.1方法提要
二硫化碳中的硫及其他硫化物与汞反应,形成硫化汞,观察汞球表面颜色。4.7.2试剂和材料
4.7.2.1汞(HG3—1072)。
4.7. 3试验步骤
取试样2mL注入试管中,加1滴汞(直径约3~4mm),振荡5nin。观察汞球表面:优等品和一等品汞球应保持有金属光泽,其表面可变室浅黄色,但汞球应不变形。5检验规测
5.1本标准中所列的全部技术指标项目为型式检验项目,在正常生产情况下,半个月至少进行一次型式检验。其中馏出率、密度、不挥发物含盘、硫酸盐、游离酸、硫及其他硫化物等六项指标项目为出」“检验项目,应按批检验。
5.2工业二硫化碳应由生产厂的质量监督检验部门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检验,生产厂应保证所有出厂的产品都符合本标准的要求。每批出厂的产品都应附有一定格式的质量证明书,内容包括:生产厂名、产品名称、净重、等级、批号或生产日期,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的证明以及本标准编号。5.3使用单位有权按照本标准的规定对所收到的产品进行验收。5.4二硫化碳每批重量不超过60 t。GB/T 1615-94
5.5按GB/T6678第6.6条规定确定采样单元数。采样时用玻璃采样器全液位来样。所取试样量不少于1000mL。混匀后装入清洁的带磨口塞的棕色玻璃瓶中,瓶上粘贴标签,注明:生产厂名,产品名称,等级、批号和采样日期及采样者姓名,送交检验部门检验。5.6检验结果中如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应重新自两倍数量的包装中采取试样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即使只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则整批产品不能验收。5.7当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发生异议时,按照全国产品质量仲裁检验暂行办法》之规定办理。5.8本标准采用GB1250规定的修约值比较法判定结果是否符合标准。6标志、包装,运馨、贮存
6.1二硫化碳包装容器上应涂刷牢固清晰的标志,其中包括:生产厂名、产品名称、商标,等级、批号、净重和毛重、本标准编号以及GB190中规定的\标志7易燃液体”和*标志14有舞品”标志,GB191中规定的“标志3向上”标志。
6.2工业二硫化碳用铝桶包装,铝桶符合GB12463.5.2条要求,桶壁厚不小于2mm,顶部有圆型螺丝开口,用盖拧紧,并用垫圈密封。每桶二硫化碳重100kg。二硫化碳液面上应覆盖5~10cm厚清洁水层。6.3工业二硫化碳的运输应严格执行危险货物贮存,运输规定,运输过程中应有遮盖物,防止日晒,防撞击。在运输过程中注意检查桶及桶盖的完整,退有渗漏应立即换桶,采用虹吸法换桶,严禁候倒,作:业场所周围50m内严禁烟火。
6.4二硫化碳应贮存于远离火源,热源的低温、通风良好的仓库内,严禁日光曝晒,温度高于35℃时应采取降温措施。本品久放,尤其在日光照射下会逐渐变质,故贮存期以出厂之日起优等品和一等品为二个月,合格品为六个月。
7安全要求
7.1二硫化碳是极易燃的摔发性液体,闪点低,爆炸范函宽,自燃温度低于120℃,与暴露的蒸汽线路或普通灯泡的表面接触都能导致点火。二硫化碳的生产与使用必须严格遵守有关的安全规定。二硫化碳燃烧时可用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切勿用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火。7.2二硫化碳有毒,高浓度蒸气会产生麻醉效应,使人失去知觉。液体和蒸气都能刺激眼部,长期吸人低浓度蒸气也会造成慢性损害神经系统,以致产生视力衰退,神志不安与麻痹、瘫痪等症状。三硫化碳溅到皮肤上应用水冲洗,再用肥皂洗净。眼部受刺激须用水冲洗,如果进入口内,立即漱口,对溅入眼内和口内的患者应送医院治疗。7.3工业二硫化碳用后的空桶应立即用冷水冲洗,再用热水洗净。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提出,由化工部天津化工研究院归口。本标准由天津化工研究院、辽阳电化厂、本溪市化工厂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静娟、吴红杰、何小记、郑孝巨、张徐德。本标准于1979年首次发布。
本标准参照采用日本工业标准JISK1421一1978(88年确认)《工业二硫化碳》。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工业二碗化碳bzxz.net
Carbon diguifide for industrial use1主患内容与适用范显
GB/T 161594
代警 GB 1615—79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二硫化碳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含碳原料与硫蒸气作用,并经蒸烯制得的二硫化碳。该产品主要用于生产粘胶纤维、玻璃纸、农药、橡胶助剂、浮选剂和作为化工原料,溶剂及航空的加速剂等。分子式:CS2
相对分子质量76.14(按1989年国际原子量)2引用标准
GB 191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601
GB/T 603
GB/T 615
GB 1250
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化学试剂沸程测定通用方法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 6678
GB/T 6682
GB12463
3技术要求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
3.1外观;无色透明液体。
3.2工业二硫化碳应符合下列要求:项
熔出率(45. 6~ 46. 6,101,32
kPa 下)(V/V),%
密度(20)+g/mL
不挥发物含量,%
碘还原物(以H,S计)含量,%≤硫酸盐
游离胶
硫及其硫化物
优等品
1, 262~1.265
通过检验
通过检验
通过检验
国豪控术监督局 1994-08-23 批准指
一等品
过检验
通过检验
通过检验
1.262~-1.267
合格品
1995-06-01施
4试验方法
GB/T 1615—94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试验中所需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规定时,均按GB/T601、GB/T603之规庭备。
4.1馏出率的测定
4.1.1方法提要
用蒸馏的方法测定试样沸程在45.6~46.6℃下的增出体积。4.1.2仪器、设备
4.1.2:1支管蒸增瓶:符合GB/T 615,4.1条要求;4.1.2.2测量温度计:符合GB/T615,4.2条要求,温度范图0~50℃;4.1.2.3辅助温度计:分度值为1℃,溢度范围0~50℃;4.1.2.4冷凝器,符合GB/T615,4.4条要求,4.1.2.5接收器,符合GB/T615,4.5条要求,4.1.2.6气压计。
4.1.3分析步骤
在通风良好的通风橱内,按GB/T615图5所示安装好蒸增装,其中去掉蒸瓶的外罩,改为用水浴加热蒸馏,接收器外部用冰水浴冷却。记录室内大气压及室温。
4.1.3.1观测沸程温度的计算
按GB/T615,5.25.5条计算。
4.1.3.2蒸馏
用清洁干燥的接收器量取100士0.5mL温度为5~10C的试样,注入蒸增瓶中,不得使之流入支管,加教粒清洁于燥的沸石,用插好温度计的塞子塞紧装有试样的蒸馏瓶。使温度计和蒸瓶的轴线量合,并且使水银球上端与蒸馏瓶支管内壁的下边缘在同一水平线上,辅助温度计附在主邀度计上,水银球位于主温度计塞上部分水银柱高度的1/2处。将接收器(不必干燥)置于冷凝管下端,使冷凝管口进入接收器部分不少于25mm,也不低于100mL刻度线,口部用以水润湿的滤纸置盖,接收够臂于5~10℃水裕中。
接通冷却水,将蒸馏瓶的球形部分浸入预先热至约50C的水浴中,控制从加热开始到第一滴冷凝液滴入接收器的时间为5~10min。记录流出第--滴冷凝液时的温度(初点)及辅助温度计读数。控制水浴温度在75℃左右,出速度3~5mL/min,水裕液面始终不超过二硫化碳液面。当溢度计读数刚超过终馏点温度(按第4.1.3.1条校正后>时,立即取下水浴,放置5min,记录端出体积。当经第4.1.3.1条校正后的初馏点温度不低于45.6C时,熔出液体积数值即为增出率。4.1.4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5%。4.2密度的测定
4.2.1方法提要
用密度计测定试样密度,再按公式换算成20℃下的密度,4.2.2仪器设备
4.2.2.1密度计:密度范围1.240~1.300g/mL,分度值为0.001g/mL4.2.2.2温度计:温度范围0~50℃分度值为0.5℃。4.2.3分析步骤
将试样注入200mL量简中,放入密度计,待密度计悬浮稳定后读取密度(弯月面下沿读数),并测量试样温度,
4.2.4分析结果的表述
二硫化碳的密度(0)按式(1)计算:GB/T 1615—94
Po = 0, + 0. 001 5(t - 20)
式中: P:试样在 tC下的密度+/mLt测定密度时试样的摄度,,
0, 001 5-——密度随湿度变化的校正系数。4.2.5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体不大于 0. 001 各/L,4.3不挥发物含量的测定
4.3.1仪器、设备
4. 3. 1. 1蒸发血,100 mL
4.3.1.2水裕:温度可控在6070℃,4.3.1.3烘箱:温度可控制在100~105℃。4.3.2分折步骤
用 50 mL 量简准确量取 40士1 mL 试样,置于已在 100 ~105 C下烘干至恒重的蒸发胚中,于 60 ~70℃的水浴上蒸发至干,然后在100~105烘箱中烘至恒重。4.3.3分析结巢的表述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不挥发物含量(X,)按式(2)计算,m2 — mi
蒸发血的质量,gt
式中:m
一蒸发胆及不挥发物的质量,g
P—-二硫化碳的密度、g /mL。
4.3.4允许差
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01%。4.4碘还原物含量的测定
4.4. 1 方法提要
用碘标痛滴定溶液滴定试样,微过量的碘指示终点。4.4.2试剂和材料
4.4.2.1碘(GB675):c(1/2I2)约0.01mol/L标准滴定溶液。-(2)
用移液管移取10mL按GB/T601制各的碘标准满定溶液,量干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句。
4.4.3仅器、设备
4. 4. 3. 1 微量滴定管,分度值 0. 02 mLF4.4.3.2碘量瓶:150mL.
4.4.4分析步募
用清洁干燥的碘量瓶称取约50g试样,精确至0.1客,用碘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每次加入1~2满,盖上瓶盏摇动15s,直至二硫化碳层中出现稳定的粉红色为止。4.4.5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碘还原物(以H,S计)含量(X,)按式(3)计算,X =×V× 0. 017 × 100
GB/T1615—94
式中, c碘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液度,mol/LV—滴定所消耗碘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m
一试料的质量,g;
0.017-与1.00mL碘标准滴定溶液Cc(1/21,)=1.000mal/LJ相当的,以克表示的硫化氢质量。4.4.6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0002%。4.5硫酸盐含量的测定
4.5.1方法提要
试样用水萃取,分出水相后用硫酸锻比独法检验。4.5.2试剂和材料
4.5.2.1盐酸(GB622):1+1溶液
4.5.2-2氯化领(GB652):100g/L溶液。4.5.3仪器、设备
4.5.3.1梨形分液漏斗:100mL,4.5.3.2比色管:25 mL。
4.5.4分析步骤
量取25士1mL试样置于分液漏斗中,加25mL水,振荡5min,静置分层,分离,保留水相(溶液A)。
取溶液A10mL置于比色管中,加1滴盐酸溶液,1mL氟化钡溶液,混句,在15min之内溶液不得呈现混浊。
4.6游离酸含量的测定
4.6.1试剂和材料
4.6.1.1蓝色石蕊试纸
4.6.2分析步骤
取4.5.4条溶液A约2ml置于比色管中,用蓝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应不变红。4.7硫及其他硫化物试验
4.7.1方法提要
二硫化碳中的硫及其他硫化物与汞反应,形成硫化汞,观察汞球表面颜色。4.7.2试剂和材料
4.7.2.1汞(HG3—1072)。
4.7. 3试验步骤
取试样2mL注入试管中,加1滴汞(直径约3~4mm),振荡5nin。观察汞球表面:优等品和一等品汞球应保持有金属光泽,其表面可变室浅黄色,但汞球应不变形。5检验规测
5.1本标准中所列的全部技术指标项目为型式检验项目,在正常生产情况下,半个月至少进行一次型式检验。其中馏出率、密度、不挥发物含盘、硫酸盐、游离酸、硫及其他硫化物等六项指标项目为出」“检验项目,应按批检验。
5.2工业二硫化碳应由生产厂的质量监督检验部门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检验,生产厂应保证所有出厂的产品都符合本标准的要求。每批出厂的产品都应附有一定格式的质量证明书,内容包括:生产厂名、产品名称、净重、等级、批号或生产日期,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的证明以及本标准编号。5.3使用单位有权按照本标准的规定对所收到的产品进行验收。5.4二硫化碳每批重量不超过60 t。GB/T 1615-94
5.5按GB/T6678第6.6条规定确定采样单元数。采样时用玻璃采样器全液位来样。所取试样量不少于1000mL。混匀后装入清洁的带磨口塞的棕色玻璃瓶中,瓶上粘贴标签,注明:生产厂名,产品名称,等级、批号和采样日期及采样者姓名,送交检验部门检验。5.6检验结果中如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应重新自两倍数量的包装中采取试样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即使只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则整批产品不能验收。5.7当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发生异议时,按照全国产品质量仲裁检验暂行办法》之规定办理。5.8本标准采用GB1250规定的修约值比较法判定结果是否符合标准。6标志、包装,运馨、贮存
6.1二硫化碳包装容器上应涂刷牢固清晰的标志,其中包括:生产厂名、产品名称、商标,等级、批号、净重和毛重、本标准编号以及GB190中规定的\标志7易燃液体”和*标志14有舞品”标志,GB191中规定的“标志3向上”标志。
6.2工业二硫化碳用铝桶包装,铝桶符合GB12463.5.2条要求,桶壁厚不小于2mm,顶部有圆型螺丝开口,用盖拧紧,并用垫圈密封。每桶二硫化碳重100kg。二硫化碳液面上应覆盖5~10cm厚清洁水层。6.3工业二硫化碳的运输应严格执行危险货物贮存,运输规定,运输过程中应有遮盖物,防止日晒,防撞击。在运输过程中注意检查桶及桶盖的完整,退有渗漏应立即换桶,采用虹吸法换桶,严禁候倒,作:业场所周围50m内严禁烟火。
6.4二硫化碳应贮存于远离火源,热源的低温、通风良好的仓库内,严禁日光曝晒,温度高于35℃时应采取降温措施。本品久放,尤其在日光照射下会逐渐变质,故贮存期以出厂之日起优等品和一等品为二个月,合格品为六个月。
7安全要求
7.1二硫化碳是极易燃的摔发性液体,闪点低,爆炸范函宽,自燃温度低于120℃,与暴露的蒸汽线路或普通灯泡的表面接触都能导致点火。二硫化碳的生产与使用必须严格遵守有关的安全规定。二硫化碳燃烧时可用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切勿用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火。7.2二硫化碳有毒,高浓度蒸气会产生麻醉效应,使人失去知觉。液体和蒸气都能刺激眼部,长期吸人低浓度蒸气也会造成慢性损害神经系统,以致产生视力衰退,神志不安与麻痹、瘫痪等症状。三硫化碳溅到皮肤上应用水冲洗,再用肥皂洗净。眼部受刺激须用水冲洗,如果进入口内,立即漱口,对溅入眼内和口内的患者应送医院治疗。7.3工业二硫化碳用后的空桶应立即用冷水冲洗,再用热水洗净。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提出,由化工部天津化工研究院归口。本标准由天津化工研究院、辽阳电化厂、本溪市化工厂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静娟、吴红杰、何小记、郑孝巨、张徐德。本标准于1979年首次发布。
本标准参照采用日本工业标准JISK1421一1978(88年确认)《工业二硫化碳》。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上一篇: GB/T 1614-1999 工业碳酸钡
- 下一篇: GB/T 1617-2002 工业氯化钡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T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 GB/T7251.1-2023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1部分:总则
- GB/T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2024年版)
- GB/T29790-2020 即时检验 质量和能力的要求
- GB/T3098.1-2010 紧固件机械性能 螺栓、螺钉和螺柱
- GB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 GB/T7477-1987 水质 钙和镁总量的测定 EDTA滴定法
- GB4706.19-2008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液体加热器的特殊要求
- GB12031-1989 洗涤剂中总五氧化二磷含量的测定磷钼酸喹啉重量法
- GB18436-2001 轮机日志和车钟记录簿
- GB/T228.1-2021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 GB/T14625.4-2008 篮球、足球、排球、手球试验方法 第4部分:试验条件与试样准备
- GB2682-1981 电工成套装置中的指示灯和按钮的颜色
- GB12802.2-2004 电气绝缘用薄膜 第2部分:电气绝缘用聚酯薄膜
- GB13077-2004 铝合金无缝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