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GB)】 工业碳酸氢钠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30 08:44:50
  • GB/T1606-1998
  • 已作废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1606-1998

  • 标准名称:

    工业碳酸氢钠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已作废
  • 发布日期:

    1998-10-20
  • 实施日期:

    1999-05-01
  • 作废日期:

    2008-09-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304.39 K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化工技术>>无机化学>>71.060.50盐
  • 中标分类号:

    化工>>无机化工原料>>G11无机酸、碱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页数:

    平装16开, 页数:11, 字数:17千字
  • 标准价格:

    10.0 元
  • 出版日期:

    1999-05-01

其他信息

  • 首发日期:

    1979-09-15
  • 复审日期:

    2004-10-14
  • 起草单位:

    天津化工研究院
  • 归口单位:

    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发布部门:

    国家技术监督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管部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碳酸氢钠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工业碳酸氢钠。该产品主要用于消防和橡胶等工业中。本标准不适用于食品添加剂。 GB/T 1606-1998 工业碳酸氢钠 GB/T1606-1998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GB/T1606-1998
本标准非等效采用俄罗斯国家标准「OCT2156—1976(1992)《碳酸氢钠技术条件》,与其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1俄罗斯标准不仅适用于工业产品,同时用于饲料和食品添加剂,本标准仅适用于工业产品,故取消了碑含量指标。
2本标准划分为三个等级·比俄罗斯标准增加了合格品等级。3根据我国国情及用户要求,调整了一等品中碳酸钠、碳酸氢钠、水分、铁、氯化物、水不溶物指标。4碳酸氢钠含量测定等效采用ISO2199:1972《工业用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含量测定---—滴定法》规定的酸碱滴定法,代替俄罗斯标准中的重量法。5不溶物含量测定采用古氏埚重量法,代替俄罗斯标准中的光电比色法。6碳酸钠含量测定等效采用ISO2198:1972《工业用碳酸氢钠一碳酸钠测定-—滴定法》规定的滴定法。
7水分测定等效采用ISO2200:1972《工业用碳酸氢钠——水分含量测定——~重量法》规定的重量法。
本标雅与原国标主要技术差异为:1将原国标GB/T1606--1986和GB/T6393.16393.6-1986合并为个标准。2以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三个等级代替原国标的一级品、二级品、三级品。严格控制了优等品中碳酸氢钠含量、碳酸钠含量、水分、氯化物含量指标。3
优等品增加了钙含量和硫酸盐含量指标。4
5严格控制了-等品中水分指标。6不溶物含量测定采用古氏埚重量法。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T1606-1986和GB/T6393.1~6393.6—-1986。本标准的附录 A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化学工业部无机盐产品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化工部天津化工研究院、内蒙伊克昭化工研究设计院、内蒙查干诺尔天然碱化工总厂、上海虹光化工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姚锦娟、刘幽若、刘三江、马文元、张振林。本标准于1979年首次发布,1986年5月第一次修订。本标准委托化工部无机盐产品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负责解释。62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酸氢钠
Sodium hydrogen carbonate for industriai useGB/T 1606—1998
代替GB/T1606--1986
GB/T 6393.1~6393.61986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碳酸氢钠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工业碳酸氢钠。该产品主要用于消防和橡胶等工业中。本标准不适用于食品添加剂。分子式:NaHCO
相对分子质量:84.01(按1995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 191—199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6011988
GB/T 602—1988
GB/T 603—1988
GB/T 1250—1989
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化学试剂
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化学试剂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GB/T 3049-1986
GB/T 3050--1982
GB/T 3051-
—1982
GB/T 6678—1986
GB/T 6682—1992
3要求
化工产品中铁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neq ISO 6685:1982)
无机化工产品中氯化物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电位滴定法(neq ISO 6227:1982
无机化工产品中氯化物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汞量法(neqIS)5790:1979)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eqvISO3696:1987)外观:白色结晶状粉末。
工业碳酸氢钠应符合表1要求:
表1要求
优等品
碳酸氢钠(NaHCO,)含量
碳酸钠(Na.CO))含量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8-10-20批准99.5
一等品
合格品
1999-05-01实施
氯化物(以NaCI计)含量
铁(Fe)含量
不溶物含量
钙(Ca)含量
硫酸盐(以S()计)含量
4试验方法
GB/T 1606--1998
表1(完)
优等品
合洛品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试验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601、GB/T602、GB/T603的规定制备。安全提示;本标准所用强酸强碱均具有腐蚀性,使用者应小心操作,避免溅到皮肤上!4.1碳酸氢钠含量的测定
4.1.1方法提要
试料溶于水,以漠甲酚绿·甲基红作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其总碱量,减去4.2条测得的碳酸钠含量相当的碱度。
4.1.2试剂和材料
4.1.2.1盐酸标准滴定溶液:c(HCI)约为1 mol/L。4.1.2.2溴甲酚绿-甲基红指示剂。4.1.3分析步骤
称取约2.5g试样13,精确至0.0002g,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50mL水使其溶解,滴加10滴溴甲酚绿-甲基红指示液2},用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试验溶液由绿色变为暗红色后,煮沸2min·冷却至室温,用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继续滴定至暗红色为终点。同时作空白试验,
4.1.4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碳酸氢钠(NaHCO.)含量X1按式(1)计算:X - V-V)e× 0. 084 01 ×100 1. 85X± = 8.401(V-V21 585x:--1)m
式中:‘-
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滴定试验溶液所消耗的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m
V--滴定空白试验溶液所消耗的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试料的质量,g;
由4.2条测得的碳酸钠(Na2CO)的含量,%;与1.00mL盐酸标准滴定溶液c(HCI)=1.000mo1/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碳酸氢钠的质量,
采用说明:
17IS)2199称样量为4g。
2]ISO)2199使用甲基橙作指示剂。64
GB/T 1606—1998
1.58.-碳酸钠换.为碳酸氧钠的换算系数。4.1.5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2%。4.2碳酸钠含量的测定
4.2.1方法提要
在室温下用氮化钠饱和溶液溶解试样中的碳酸钠,用甲酚红-百里香酚蓝为指示剂,以盐酸标准滴定溶液进行滴定。
4.2.2试剂和材料
4.2.2.1氯化钠饱和溶液。
4.2.2.2盐酸标准滴定溶液:c(HCI)约0.1mol/L。4.2.2.3甲酚红-百里香酚蓝指示液:1份甲酚红指示液(1g/I.乙醇溶液)和3份百里香酚蓝指示剂(1g/L乙醇溶液)混合。4.2.3分析步骤
称取约25g试样,精确至0.01g,置于500ml干燥而洁净的碘量瓶中,准确加入50mL氯化钠饱和溶液,盖上碘瓶塞,充分摇动10min,用中速滤纸干过滤。用移液管移取10ml.滤液,胃于250ml锥形瓶中,加50mL水和5滴甲酚红-百里香酚蓝指示液\.用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紫色变为黄色。4.2.4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质基百分数表示的碳酸钠(Na2CO)含量X,按式(2)计算:X =Ve×0 1060× 100 =
式中:c--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mol/I;V-—滴定中消耗的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m-
试料的质量,g;
(2)
0.1060—与1.00mL盐酸标准滴定溶液Cc(HC1)=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碳酸钠的质量。4.2.5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5%。4.3水分的测定
4.3.1方法提要
在250~~270C下灼烧试样至恒重,测得总的灼烧失量,从中减去由碳酸氢钠分解所放出的水和二氧化碳的量。
4.3.2仪器、设备
4.3.2.1瓷:约30mL;
4.3.2.2高温炉:能控制在250~270℃下操作。4.3.3分析步骤
称取约2g试样2],精确至0.0002g,置于已于250~270℃下灼烧至恒重的瓷中,把埚连同试料-并移入高温炉内,于250~270℃下灼烧至恒重3]。4.3.4分析结果的表述
采用说明:
17IS)2198使用溴酚蓝作指示剂,操作中在20C放置30min。27IS0)2200称样量为5g。
37IS2200250~270℃下灼烧3h。65
GB/T 1606—1998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灼烧失量X,按式(3)计算:(m 一 m2) X 100
— 0. 369 2X,
一灼烧前试料和埚的质量,g;
式中: mi--
m2—灼烧后残渣和埚的质量,g;m—试料的质量,g;
X——按4.1测得的碳酸氢钠(NaHCO.)的含量,%;0. 369 2—
每加热1g碳酸氢钠所分解出的水和二氧化碳的量。4.3.5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2%。4.4氯化物含量的测定
4.4.1方法提要
按GB/T3050-1982第2章。
4.4.2试剂和材料
按GB/T3050—1982第4章。
4.4.3仪器、设备
按GB/T3050—1982第3章。
4.4.4分析步骤
·(3)
称取2~5g试样,精确至0.01g,置于100mL烧杯中,加少量水润湿,加23滴溴酚蓝指示液,用1+1硝酸溶液中和至溶液由蓝变黄。以下按GB/T3050—1982第5章规定,使用0.02mo1/L的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进行测定。
4.4.5分析结果的表述
按GB/T3050--1982第6章。
4.4.6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1%。4.5铁含量的测定1
4.5.1方法提要
按GB/T3049—1986第2章。
4.5.2试剂和材料
按GB/T3049-1986第3章。
4.5.3仪器、设备
按GB/T3049—1986第4章。
4.5.4分析步骤
4.5.4.1工作曲线的绘制
按GB/T3049-1986的5.3规定,使用3cm的吸收池及相应的铁标准溶液,绘制工作曲线。4.5.4.2试验溶液的制备
称取约10g试样,精确至0.01g,置于250mL烧杯中,加40mL水,滴加1+1盐酸溶液中和,加热煮沸,冷却后移入25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用移液管移取50mL(或25mL)试验溶液,置于100mL烧杯中,用1+8氨水和1+3盐酸溶液调节试液的pH值为2~3(用精密pH试纸检验)。采用说明:
1JIS()2460采用盐酸羟胺作还原剂。66
4.5.4.3空白试验溶液的制备
GB/T 1606—1998
除不加试料外,其他加入的试剂与试验溶液的制备完全相同,并与试料同时进行同样处理。4.5.4.4测定
将试验溶液和空白试验溶液按GB/T3049--~1986的5.4规定,从“必要时,加水至60mL”开始,至“测量试液和试剂空白溶液的吸光度”为止。选用3cm吸收池,按GB/T3049一1986的5.4规定测量吸光度,根据工作曲线查出试验溶液和空白试验溶液中铁的质量。
4.5.5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铁(Fe)含量X,按式(4)计算:X = (mi -m2) × 10a
0. 1(m, - m2)
× 100 =
式中:ml--—试验溶液中铁的质量,mg;m2——空白试验溶液中铁的质量,mg;m—移取试验溶液中所含试料的质量,g。4.5.6允许差
....( 4)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优等品、一等品不大于0.0005%;合格品不大于0.001%。4.6不溶物含量的测定
4.6.1方法提要
将试料溶于水中,将不溶物过滤、洗涤、干燥并称量。4.6.2试剂和材料
4.6.2.1酸洗石棉:
取适量酸洗石棉,浸泡于1+3盐酸溶液中,煮沸20min,用布氏漏斗过滤并洗涤至中性。再用100g/L碳酸钠溶液浸泡并煮沸20min,用布氏漏斗过滤并洗涤至中性(用酚酞指示液检查)。以水调成糊状,备用。
4.6.2.2酚酸指示液:10g/L。
4.6.3仪器、设备
4.6.3.1古氏埚:容量30mL。
4.6.4分析步骤
将古氏置于抽滤瓶上,在筛板上下各匀铺一层酸洗石棉,边抽滤边用平头玻璃棒压紧,每层厚约1~2mm。用热水洗涤至滤液中不含石棉毛。将埚移入干燥箱内,于(110士5)C下烘干后称量。重复洗涤、干燥至恒重。
称取约10g试样,精确至0.01g,置于烧杯中,加200mL水溶解,加热至沸并保持10min。用已恒重的古氏埚过滤,用热水洗涤不溶物,直至在20mL洗涤液与20mL水中加2滴酚酰指示液后所呈现的颜色一致为止。将古氏埚连同不溶物一并移入干燥箱内,在(110士5)C下于燥至恒重。4.6.5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不溶物含量X。按式(5)计算:m-m2 × 100°
式中:m;—埚和不溶物的质量,g;m2—---埚的质量,g;
试料的质量,g。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4.6.6允许差
GB/T 1606-—1998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优等品不大于0.005%。等品、合格品不大于0.01%。
4.7钙含量的测定
4.7.1方法提要
在微碱性介质中,用草酸铵沉淀钙离子,与草酸钙标准悬浮液比浊。4.7.2试剂和材料
4.7.2.1冰乙酸溶液:1+19。
4.7.2.2氨水溶液:1+1
4.7.2.3氯化铵溶液:50g/L。
4.7.2.4草酸铵溶液:50g/1。
4.7.2.5钙标准溶液:1mL溶液含0.1mgCa。4.7.3分析步骤
称取5.00g土0.01g试样门,用水稀释至100mL,制成试验溶液A。用移液管移取10mL试验溶液A,置于25mI比色管中,用乙酸溶液中和至中性(pH试纸检验)。加入lmL氯化铵溶液、1mI.氨水溶液和1mL草酸铵溶液.摇匀。10min后比较,其浊度不得深于标准比浊液。
标准比浊溶液是取2.0mL钙标准溶液2,置于25ml比色管中,与试料同时同样处理。4.8硫酸盐含量的测定
4.8.1方法提要
在微酸性介质中,用氯化钡沉淀硫酸根离子,与硫酸钡标准悬浮液比浊。4.8.2试剂和材料
4.8.2.1盐酸溶液:1+2。
4.8.2.2氯化钡溶液:100g/L。
4.8.2.3硫酸盐标准溶液:1mL溶液含有0.1mgSO4。4.8.3分析步骤
用移液管移取10mL试验溶液A3],置于100ml.烧杯中,加入盐酸溶液中和至pH接近7(pH试纸检验),并过量5滴,煮沸3~5min,以赶出二氧化碳,冷却,移入50mL比色管中,加入2ml,氯化钡溶液,加水至刻度,摇匀,置于40~50℃水浴中,10min后比较,其浊度不得深于标准比浊溶液。标准比浊溶液是取1.0mL硫酸盐标准溶液,置于50mL比色管中,与试料同时同样处理。5检验规则
5.1本标准规定的所有项目为出厂检验项目。5.2每批产品不超过100t。
5.3按GB/T6678—1986的6.6的规定确定采样单元数。采样时,将采样器自包装袋的上方斜插至料层深度的3/4处采样。将采得的样品混勾后,按四分法缩分至不少于500g,分装于两个清洁干燥的具塞广瓶或双层塑料袋中,密封。粘贴标签,注明:生产厂名、产品名称、等级、批号、采样日期和采样者姓名。…-份作为实验室样品,另一份保存三个月备查。5.4工业碳酸氢钠由生产厂的质量监督检验部门按本标准规定进行检验。生产厂应保证每批出厂产品采用说明:
1]俄罗斯标准称样量为6g。
2]俄罗斯标准中标准比浊液取2.4mL。3!俄罗斯标准为直接称取1g试样。68
GB/T1606—1998
均符合本标准要求。试验结果如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木标准要求时,应重新自两倍基的包装中采样进行复验,复验结果即使有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的要求时,则整批产品为不合格5.5采用(B/T1250-1989的5.2规的修约值比较法判定检验结果是否符合标准。6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6.1业碳酸氧钠包装工应有牢固清晰的标志·内容包括:生产厂名、址、产品名称、商标、等级、净含量、批号或生产H期、本标准编号及(GB191--1990中规定的标志7\怕混\标志。6.2每批出厂的工业碳酸氢钠都应附有质基证明书。内容包括:生产」名、厂址、产品名称、商标、等级、净含量、批号或生产日期、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的证明和本标准编号。6.3工业碳酸氢钠采用两种包装方式:6.3.1塑料编织袋包装:内包装采用聚乙烯塑料薄膜袋,厚度不小于0.03mm:外包装采用塑料编织袋,每袋净含量25kg或50kg。
6.3.2复膜袋包装:每袋净含量25kg或50kg。6.41.业碳酸氢钠采用塑编袋包装时.内袋用维尼龙绳或其他质量相当的绳人工扎口.或用与其相当的其他方式封口;外袋用维尼龙线或其他质相当的线缝口。采用复膜袋包装时,应在距袋边30mm处折边,在距袋边不小于15mm处用维尼龙线或其他质量相当的线缝口。缝线整齐,针距均勺,无缝和跳线现象。
6.5T.业碳酸氢钠每袋净含量25kg或50kg的包装袋,随机抽取10袋称量时、平均偏差应在±0.2kg范围内;随机抽取1袋,偏差在土0.3kg范围内。6.6工业碳酸氢钠在运输过程中应有遮盖物,防止日晒、雨淋、受潮,不得与酸混运。6.7工业碳酸氢钠应些存于阴凉干燥处,防止日晒、雨淋、受潮,不得与酸混贮。69
GB/T 1606-1998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氟化物含量的测定汞量法
氯化物含量的测定亦可采用GB/T3051-1982《无机化工产品中氯化物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汞量法》。
A1方法提要
按GB/T3051-1982第2章。
A2试剂和材料
按GB/T3051—1982第4章。
A3仪器、设备
按GB/T3051--1982第3章。
A4分析步骤
称取2~~5g试样,精确至0.01g,置于250mL锥形瓶中,如40mL水和2~3滴溴酚蓝指示液,用1+1硝酸溶液中和至溶液由蓝变黄,滴加1mol/L氢氧化钠溶液至溶液呈蓝色,再滴加1mol/L硝酸溶液至溶液呈黄色并过量4~6滴。以下按GB/T3051一1982的5.2的规定,使用0.02mo1/L硝酸汞标准滴定溶液进行测定。
A5分析结果的表述
按GB/T3051-1982第6章。
A6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1%。A7含汞废液的处理
按GB/T3051—1982附录D。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