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 3377-1982 电话自动交换网多频记发器信号方式

【国家标准(GB)】 电话自动交换网多频记发器信号方式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31 01:29:30
- GB3377-1982
- 现行
标准号:
GB 3377-1982
标准名称:
电话自动交换网多频记发器信号方式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82-12-29 -
实施日期:
1983-10-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651.16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电话自动交换网多频记发器信号构成、传送方式、发送顺序以及多频记发器信号设备的技术指标。适于在市话局间、长话局间、长市话局间使用。 GB 3377-1982 电话自动交换网多频记发器信号方式 GB3377-1982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3377—1982
电话自动交换网多频记发器信号方式Multifrequency register signalling systemfor telephoneautomatic switching network1982-12-29发布
国家标准局
1983-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电话自动交换网多频记发器信号方式Multifrequencyregister signallingsystemfor telephoneautomatic switching networkUDC621.395.74
621.395.38
GB3377—1982
本标准规定了电话自动交换网多频记发器信号构成、传送方式、发送顺序以及多频记发器信号设备的技术指标”。适于在市话局间、长话局间、长市话局间使用。信号编码
多频记发器信号分前向和后向两种,采用120Hz等差级频。前向信号采用1380~1980Hz高频群,按六中取二编码,最多可组成15种信号。后向信号采用780~1140Hz低频群,按四中取二编码,最多可组成6种信号,具体编码分别如表1、表2所示。表1
频率(Hz)
F。(1380)
F1(1500)
F2(1620)
F(1740)
F7(1860)
F1(1980)
频率(Hz)
F。(1140)
F1(1020)
F2(900)
F4(780)
*各专业网应尽量向本标准靠拢,如有特殊需要可允许部分不一致。国家标准局1982-12-29发布
1983-10-01实施
2信号传送方式
GB3377—1982
多频记发器信号方式,使用前向和后向两种信号,采取多频编码、连续互控、端到端的传送方式。但是,为了提高多频记发器信号传递可靠性,也可以在必要时由转接局全部转发多频记发器信号。在某些情况下,多频记发器信号也可以采用脉冲型的信号。2.1互控传送过程
去话端发送前向信号;
来话端识别前向信号,发送后向信号;b.
去话端识别后向信号,停发前向信号;c.
来话端识别前向信号停发,停发后向信号;e.
过程。
去话端识别后向信号停发,根据收到的后向信号要求,发送下一位前向信号,开始第二个互控以上互控过程示意于图1。
人话出发
发浅的向均与
说别后向号。
行发前例作号
识别后成台号·技,
&下一
史下战
2.2发码方式
来活记器
的别前向信号,
理害发后尚告号
巡后向信务
识是能向,
传发后向信号
图1互控过程示意图
2.2.1在长话自动交换网中,不允许发端市话局记发器直接向转接长话局或终端长话局记发器发送2
GB3377—1982
记发器信号。必须由发端长话局转发至转接长话局或终端长话局。同样,在一般情况下,也不允许转接长话局或发端长话局直接向终端市话局记发器发送记发器信号,必须由终端长话局记发器转发至终端市话局。但是,对装设在终端长话局内的市话局,允许转接长话局或发端长话局直接向终端市话局记发器发送记发器信号。
2.2.2在长话自动交换网中,在转接接续的两条长途电路中,只要有一条劣质电路,则转接局的来话记发器就应转发全部记发器信号,并陪同到全程接续完成时释放。2.2.3在市话网中,如局间中继(包括转接局局内衰耗)对800Hz的最大传输净衰耗不大于14dB。且满足1360Hz2000Hz及760Hz~1160Hz两个频段内的同一频段中任意两个频率的衰耗差最大为6dB,相邻两个频率的衰耗差最大为4dB的条件,记发器信号可采用端到端的发码方式。在大城市市话网中,局间中继衰耗超过上述规定时,采用汇接局转发方式。汇接局的记发器具有转发或不转发的性能。
3信号的种类及基本含义
各类记发器信号基本含义如表3所示。表3
数字信号
向信号
基本含义
主叫用户类别
长途接续类别
杀离接续类别
数字1~0
发端呼叫业务类别
后向信号
基本含义
A信号
B信号
收码状态和接续状
态的回控证实
被叫用户状态
注:步进制市话局主叫用户类别为10种,纵横制(包括准电子式)市话局有15种。3.1前向I组信号
前向I组信号由接续控制信号和数字信号组成。3.1.1KA信号
KA信号是发端市话局向发端长话局前向发送的主叫用户类别信号,KA信号提供本次接续的计费种类(定期、立即、营业处、免费)、用户等级(普通、优一、优二)和通信业务类别(电话、传真、数据)三种信息。这三种信息的相关组合用一位KA编码表示,因此,KA为组合类别信号。KA信号中有关用户等级和通信业务类别信息由发端长话局市话自动记发器译成相应的KC信号。
各种“优一”用户(包括电话、传真、数据)只能选用优质无线电路,各种“优二”用户(包括电话、传真、数据)只能选用优质电缆电路。KA一6系指编号已纳入市话网的小交换机可用此标志完成显号性能,其接续处理方式与对市话局普通用户的方式相同。
3.1.2KC信号
KC信号为长话局间前向发送的接续控制信号,具有保证优先用户的通话质量,满足多种通信业务3
GB3377—1982
的传输质量,完成指定呼叫及其他指定接续(如测试呼叫)的功能。KC信号有三个来源:KA信号、长话局内话务员发起的呼叫、Z类用户呼叫(即按专线方式在网内开放的公用传真和中速数据的呼叫),对应关系如表4所示。表4
KC信号编码
3.1.3KE信号
半自动立去台发起的呼叫
KA之 4、7、9
国际台话务员发起的呼叫
指定座席呼叫
指定电路呼叫
指定座席绳路呼叫
Z类用户呼叫
测试呼叫
专线台话务员发起的呼叫
Z类用户呼叫
KA之5、8
KE信号是终端长话局向终端市话局以及市话局间前向传送的接续控制信号。考虑到市话网中继线不过多分群,优一、优二标志不要进入市话网。长市间KE信号目前只设置13为测试呼叫。市话局间KE一11为多局制市话网内经汇接局接续的汇接标志。3.1.4数字信号
前向I组中的“1~0”数字信号用来表示主叫用户号码、被叫区号和被叫用户号码。此外,发端市话局向发端长话局发送的“15”信号表示主叫用户号码终了。3.2后向A组信号
后向A组信号是前向I组信号的互控信号,起控制和证实前向I组信号的作用。3.2.1A、A2、Ag信号
这三种A信号,统称发码位次控制信号,控制前向数字信号的发码位次。3.2.2A信号
A3是转至B组信号的控制信号。在终端长→市接续中的市话端的长途入局记发器中,或在市内接续中的多频入局记发器中,A:信号是互控信号。在终端长话局直接控制步进制市话局选组器和终接器时,终端长话局发完末位被叫用户号码(D位),就自行产生A3信号。
在全程全网中传递A:信号时,除终端长→市之间采用多频互控A3信号外,长→长、发端市→长之间A2信号已不是互控信号,所以,采用多频脉冲形式(150士30ms)的A:信号A:信号的互控或脉冲的各种情况如表5所示。4
局间类别
市话局间
3377—1982
终端长、市话局(纵横制)间
长途自动
发端市、长话局间
长途半自动
长话局间
3.2.3A4信号
Ag形式
这是接续尚未到达被叫用户之前遇忙致使呼叫失败的信号。有前向信号的A,是互控信号,无前向信号的A4是(150士30ms)的脉冲信号。3.2.4A5信号
这是接续尚未到达被叫之前,接续遇到空号(区号空号或局号空号)的信号。有前向信号的A是互控信号,无前向信号的A6是(150士30ms)脉冲信号3.3前向I组信号(KD)
KD信号是发端业务性质信号,作用由表6说明。3.4后向B组信号(KB)
KB信号是表示被叫用户状态信号,起证实I组信号和控制接续的作用。3.5信号内容及排列
KD信号的作用
KD编码
发端呼叫业务类别
长途话务员半自动呼叫
长途自动呼叫
(电话通信或用户传真用户数据通信)市内电话
市内用户传真或用户数据通信
半自动核对主叫号码
测试呼叫
能否插入或强拆市话
能否被长途话务员插入或强拆
GB 3377—1982
3.5.1前向I组信号和后向A组信号的内容和排列如表7所示。表7前向I组信号和后向A组信号的内容和排列前向I组信号
适用于步进
制市话局
营业处
优一、立即
优一、定期
优二、定期
(郊话自动
有权,长途
自动无权)
(长、郊自动
无权)
KA信号内容
适用于纵横制或布控电子
式市话局
电话通信或用
营业处
优一、立即
户传真、用户
数据通信
电话通信或用户传真、用户
数据通信
(小交换机)
、定期
优三、定期
、营业处
电话通信或用
户传真、用户
数据通信
计划用于测试
有括号的类别,不向发端长话局发送3.5.2
KC信号内容
呼叫,选用
优质无线电路
KE信号内容
12z”指定号码呼叫12
13“T”测试接续呼叫
“优二”呼叫,选用
优质电缆电路
后向A组信号
A信号内容
1Al:发下一位
A2:由第一位
3A3:转至B信号
4A4:机键拥塞
5A5:空号
\H”:汇接标志(仅
供市内接续使用)
“T”,测试呼叫
前向I组信号和后向B组信号的内容和排列,如表8所示。A6:发KA和主
叫用户号码
KD编码
3377—1982
表8前向I组信号和后向B组信号的内容和排列前向I组信号(KD)
KD信号内容
长途话务员半自动呼叫
长途自动呼叫(电话通信或用
户传真、用户数据通信)
市内电话
市内用户传真或用户数据通信
半自动证实主叫号码
测试呼叫
局间记发器信号的发送顺序
用于长途
用于市内
KB编码
后向B组信号(KB)
KB信号内容
长途接续时或测试接续时bZxz.net
(当KD=1、2或6时)
被叫用户空闲
被叫用户“市忙”
被叫用户“长忙”
机键拥塞
被叫用户为空号
市内接续时(当KD=3或
4时)
被叫用户空闲
被叫用户忙或机键拥塞
被叫用户为空号
被叫用户小交换机中继线
以2位区号、主被叫号码各为6位为例,说明记发器信号的发送顺序,所用文字符号如表9所示。表9关于号码顺序的文字符号
主被叫号码内容
被叫城市号码
主叫用户号码
(包括局号)
被叫用户号码
(包括局号)
1~4位
文享符号
1位:x
2位:XlX2
3位:X
4位:XXXsX
Q'A'B'C'D
PIQ'A'B'C'D
PQABCD
采用小显号的自动小交换机分机,编号位长为67位,其中代号3位(1XX或0XX,由全市统一编排),分机号码为3~4位,大城市郊(县)局着三位局号则为P'Q'R'
大城市郊(县)局若三位局号则为PQR7
GB3377—1982
4.1发端市话局对发端长话局自动呼出时的记发器信号发送顺序4.1.1市话分支局或汇接局直达发端长话局如表10所示。表10
发端市话局
发前向信号
发端长话局
发后向信号
注:表中发端长话局市话自动记发器收到KA后,启动局内公用控制接续设备。A
带有装备小显号的自动小交换机的分局或汇接局,向发端长话局发码时,发码规律基本同表10,只把P'位~D位换成3位小交换机代号加上3~4位分机号码即可。为了避免改动目前已经使用的长话自动交换设备,现在使用表11发码顺序的设备仍可维持原有发码顺序。
发端市话局
发前向信号
发端长话局
发后向信号
注:表中发端长话局市话自动记发器收到KC或P后,启动局内公用控制接续设备。·
4.1.2纵横制市话分局经汇接局至发端长话局也如表10、表11所示。该方式采用长市中继线和市内中继线分群的方案,汇接局不收记发器信号,采用由汇接局的长途汇接入中继标志电路通知选组级标志器选用至长话局的中继电路方式。其中继方式示意图如图2所示。汇接局遇忙时应能发送A4(150土30ms)脉冲信号。
市语分品
GB 3377—1982
长话尺
图2纵横制市话分局经汇接局至发端长话局中继方式示意图图中:SL一绳路;CZCJ一长途自动出中继器,CCJF一长途出局记发器,HZRJ-汇接纵横入中继器,SZRJ—市话自动入中继器,SZJF一市话自动记发器,CHBL
长途汇接标志电路YJF一用户记发器4.1.3纵横制市话支局经分局至发端长话局如表12所示。表12
市话支局发前向信号
市话分局
后向信号
发端长话局
4.2发端市话局对发端长话局半自动呼出时的记发器信号发送顺序4.2.1纵横制市话分支局或汇接局直达发端长话局如表13所示。表13
发端市话局
发前向信号
发端长话局
发后向信号
4.2.2纵横制市话分局经汇接局至发端长话局也如表13所示。汇接局不收记发器信号,中继方式类同于图2。KD(KD=3)
KB(KB=1)
GB3377—1982
4.2.3纵横制市话支局经分局至发端长话局如表14所示。表14
发端市话支局发前向信号
后向信号
市话分局
发端长话局
4.3长话局间记发器信号发送顺序4.3.1按“端到端”方式传送如表15所示。发端长话局
发前向信号
第一转接局
发后向信号
第二转接局
发后向信号
终端长话局
发后向信号
4.3.2按“需转发”方式传送如表16所示。发端长话局
发前向信号
第一转接局
发后向信号
第一转接局
发前向信号
第二转接局
发后向信号
第二转接局
发前向信号
终端长话局
发后向信号
KD(KD=3)
KB(KB=1)
*在普通用户使用普通电路进行通信时,由“p”位顶替KC的位置,当发端长话局对终端长话局发码时,续P位之后依次发送互控的“Q”位~“D”位。**表14、15中的**处代表转接局收到前向信号后(7、KC或P),不回送A1信号,而将该前向信号引伸到下交换局,由下一交换局回送证实的A1信号。在普通用户使用普通话路进行通信时,由“p”位顶替KC的位置,续P位之后依次发送互控的Q位~D位。*表中发码关系是一种示例,第一转接局、第二转接局开始发码的时间可能略为提前,也可能略为迟后。10
GB 3377—1982
4.4终端长话局对终端市话局记发器信号发送顺序终端长市中继网,以纵横制汇接局汇接纵横制分局、步进制汇接局汇接步进制分局为宜。这一原则,也适用于分局与支局的关系。在终端长一市接续时,终端长话局的来话记发器应能根据不同局向的终端市话局发送多频记发器信号或直流脉冲信号;但在同一次接续中,只能发送两者中的一种信号,发码中途不能转换发码方式。4.4.1直达终端市话分局或汇接局4.4.1.1直达步进制市话局如表17所示。表17
发端长话局发前向信号
终端长话局发后向信号
终端长话局向步进制市话局发直流脉冲步进制市话局各级选组器、终接器动作A
选组器
终接器
注:表中终端长话局向步进制市话局发直流脉冲时,未发到D位遇到步进制市话局选组器或终接器忙的情况下,终端长话局向发端长话局发送脉冲的A信号4.4.1.2直达纵横制市话分局如表18所示。表18
发端长话局发前向信号
终端长话局发后向信号
终端长话局发前向信号
终端市话局发后向信号
4.4.1.3直达纵横制汇接局(终端直达接续)也如表18所示。D
当终端长话局对汇接局的中继线,按终端接续和转接分群使用时,以汇接局为终端的接续,发送ABCD;当中继线合群使用时,以汇接局为终端的接续,发送PQABCD。4.4.2经市话汇接局至分局
4.4.2.1经纵横制汇接局至分局,一般按“汇接局不转发”传送记发器信号,如表19所示,必要时,可按“汇接局转发”的方式传送记发器信号,如表20所示。*当终端长话局直接控制步进制市话局的各级机键动作时,终端长话局发完末位被叫用户号码,就自行产生脉冲A:信号。
**表中的发码关系是一种示例,终端长话局发A位脉冲可能略为提前,也可能略为迟后。***对于某些万门以上的市话局,终端长话局可发QABCD。***表中发码关系是一种示例,终端长话局开始发码的时间可能略为提前,也可能略为迟后。11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GB 3377—1982
电话自动交换网多频记发器信号方式Multifrequency register signalling systemfor telephoneautomatic switching network1982-12-29发布
国家标准局
1983-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电话自动交换网多频记发器信号方式Multifrequencyregister signallingsystemfor telephoneautomatic switching networkUDC621.395.74
621.395.38
GB3377—1982
本标准规定了电话自动交换网多频记发器信号构成、传送方式、发送顺序以及多频记发器信号设备的技术指标”。适于在市话局间、长话局间、长市话局间使用。信号编码
多频记发器信号分前向和后向两种,采用120Hz等差级频。前向信号采用1380~1980Hz高频群,按六中取二编码,最多可组成15种信号。后向信号采用780~1140Hz低频群,按四中取二编码,最多可组成6种信号,具体编码分别如表1、表2所示。表1
频率(Hz)
F。(1380)
F1(1500)
F2(1620)
F(1740)
F7(1860)
F1(1980)
频率(Hz)
F。(1140)
F1(1020)
F2(900)
F4(780)
*各专业网应尽量向本标准靠拢,如有特殊需要可允许部分不一致。国家标准局1982-12-29发布
1983-10-01实施
2信号传送方式
GB3377—1982
多频记发器信号方式,使用前向和后向两种信号,采取多频编码、连续互控、端到端的传送方式。但是,为了提高多频记发器信号传递可靠性,也可以在必要时由转接局全部转发多频记发器信号。在某些情况下,多频记发器信号也可以采用脉冲型的信号。2.1互控传送过程
去话端发送前向信号;
来话端识别前向信号,发送后向信号;b.
去话端识别后向信号,停发前向信号;c.
来话端识别前向信号停发,停发后向信号;e.
过程。
去话端识别后向信号停发,根据收到的后向信号要求,发送下一位前向信号,开始第二个互控以上互控过程示意于图1。
人话出发
发浅的向均与
说别后向号。
行发前例作号
识别后成台号·技,
&下一
史下战
2.2发码方式
来活记器
的别前向信号,
理害发后尚告号
巡后向信务
识是能向,
传发后向信号
图1互控过程示意图
2.2.1在长话自动交换网中,不允许发端市话局记发器直接向转接长话局或终端长话局记发器发送2
GB3377—1982
记发器信号。必须由发端长话局转发至转接长话局或终端长话局。同样,在一般情况下,也不允许转接长话局或发端长话局直接向终端市话局记发器发送记发器信号,必须由终端长话局记发器转发至终端市话局。但是,对装设在终端长话局内的市话局,允许转接长话局或发端长话局直接向终端市话局记发器发送记发器信号。
2.2.2在长话自动交换网中,在转接接续的两条长途电路中,只要有一条劣质电路,则转接局的来话记发器就应转发全部记发器信号,并陪同到全程接续完成时释放。2.2.3在市话网中,如局间中继(包括转接局局内衰耗)对800Hz的最大传输净衰耗不大于14dB。且满足1360Hz2000Hz及760Hz~1160Hz两个频段内的同一频段中任意两个频率的衰耗差最大为6dB,相邻两个频率的衰耗差最大为4dB的条件,记发器信号可采用端到端的发码方式。在大城市市话网中,局间中继衰耗超过上述规定时,采用汇接局转发方式。汇接局的记发器具有转发或不转发的性能。
3信号的种类及基本含义
各类记发器信号基本含义如表3所示。表3
数字信号
向信号
基本含义
主叫用户类别
长途接续类别
杀离接续类别
数字1~0
发端呼叫业务类别
后向信号
基本含义
A信号
B信号
收码状态和接续状
态的回控证实
被叫用户状态
注:步进制市话局主叫用户类别为10种,纵横制(包括准电子式)市话局有15种。3.1前向I组信号
前向I组信号由接续控制信号和数字信号组成。3.1.1KA信号
KA信号是发端市话局向发端长话局前向发送的主叫用户类别信号,KA信号提供本次接续的计费种类(定期、立即、营业处、免费)、用户等级(普通、优一、优二)和通信业务类别(电话、传真、数据)三种信息。这三种信息的相关组合用一位KA编码表示,因此,KA为组合类别信号。KA信号中有关用户等级和通信业务类别信息由发端长话局市话自动记发器译成相应的KC信号。
各种“优一”用户(包括电话、传真、数据)只能选用优质无线电路,各种“优二”用户(包括电话、传真、数据)只能选用优质电缆电路。KA一6系指编号已纳入市话网的小交换机可用此标志完成显号性能,其接续处理方式与对市话局普通用户的方式相同。
3.1.2KC信号
KC信号为长话局间前向发送的接续控制信号,具有保证优先用户的通话质量,满足多种通信业务3
GB3377—1982
的传输质量,完成指定呼叫及其他指定接续(如测试呼叫)的功能。KC信号有三个来源:KA信号、长话局内话务员发起的呼叫、Z类用户呼叫(即按专线方式在网内开放的公用传真和中速数据的呼叫),对应关系如表4所示。表4
KC信号编码
3.1.3KE信号
半自动立去台发起的呼叫
KA之 4、7、9
国际台话务员发起的呼叫
指定座席呼叫
指定电路呼叫
指定座席绳路呼叫
Z类用户呼叫
测试呼叫
专线台话务员发起的呼叫
Z类用户呼叫
KA之5、8
KE信号是终端长话局向终端市话局以及市话局间前向传送的接续控制信号。考虑到市话网中继线不过多分群,优一、优二标志不要进入市话网。长市间KE信号目前只设置13为测试呼叫。市话局间KE一11为多局制市话网内经汇接局接续的汇接标志。3.1.4数字信号
前向I组中的“1~0”数字信号用来表示主叫用户号码、被叫区号和被叫用户号码。此外,发端市话局向发端长话局发送的“15”信号表示主叫用户号码终了。3.2后向A组信号
后向A组信号是前向I组信号的互控信号,起控制和证实前向I组信号的作用。3.2.1A、A2、Ag信号
这三种A信号,统称发码位次控制信号,控制前向数字信号的发码位次。3.2.2A信号
A3是转至B组信号的控制信号。在终端长→市接续中的市话端的长途入局记发器中,或在市内接续中的多频入局记发器中,A:信号是互控信号。在终端长话局直接控制步进制市话局选组器和终接器时,终端长话局发完末位被叫用户号码(D位),就自行产生A3信号。
在全程全网中传递A:信号时,除终端长→市之间采用多频互控A3信号外,长→长、发端市→长之间A2信号已不是互控信号,所以,采用多频脉冲形式(150士30ms)的A:信号A:信号的互控或脉冲的各种情况如表5所示。4
局间类别
市话局间
3377—1982
终端长、市话局(纵横制)间
长途自动
发端市、长话局间
长途半自动
长话局间
3.2.3A4信号
Ag形式
这是接续尚未到达被叫用户之前遇忙致使呼叫失败的信号。有前向信号的A,是互控信号,无前向信号的A4是(150士30ms)的脉冲信号。3.2.4A5信号
这是接续尚未到达被叫之前,接续遇到空号(区号空号或局号空号)的信号。有前向信号的A是互控信号,无前向信号的A6是(150士30ms)脉冲信号3.3前向I组信号(KD)
KD信号是发端业务性质信号,作用由表6说明。3.4后向B组信号(KB)
KB信号是表示被叫用户状态信号,起证实I组信号和控制接续的作用。3.5信号内容及排列
KD信号的作用
KD编码
发端呼叫业务类别
长途话务员半自动呼叫
长途自动呼叫
(电话通信或用户传真用户数据通信)市内电话
市内用户传真或用户数据通信
半自动核对主叫号码
测试呼叫
能否插入或强拆市话
能否被长途话务员插入或强拆
GB 3377—1982
3.5.1前向I组信号和后向A组信号的内容和排列如表7所示。表7前向I组信号和后向A组信号的内容和排列前向I组信号
适用于步进
制市话局
营业处
优一、立即
优一、定期
优二、定期
(郊话自动
有权,长途
自动无权)
(长、郊自动
无权)
KA信号内容
适用于纵横制或布控电子
式市话局
电话通信或用
营业处
优一、立即
户传真、用户
数据通信
电话通信或用户传真、用户
数据通信
(小交换机)
、定期
优三、定期
、营业处
电话通信或用
户传真、用户
数据通信
计划用于测试
有括号的类别,不向发端长话局发送3.5.2
KC信号内容
呼叫,选用
优质无线电路
KE信号内容
12z”指定号码呼叫12
13“T”测试接续呼叫
“优二”呼叫,选用
优质电缆电路
后向A组信号
A信号内容
1Al:发下一位
A2:由第一位
3A3:转至B信号
4A4:机键拥塞
5A5:空号
\H”:汇接标志(仅
供市内接续使用)
“T”,测试呼叫
前向I组信号和后向B组信号的内容和排列,如表8所示。A6:发KA和主
叫用户号码
KD编码
3377—1982
表8前向I组信号和后向B组信号的内容和排列前向I组信号(KD)
KD信号内容
长途话务员半自动呼叫
长途自动呼叫(电话通信或用
户传真、用户数据通信)
市内电话
市内用户传真或用户数据通信
半自动证实主叫号码
测试呼叫
局间记发器信号的发送顺序
用于长途
用于市内
KB编码
后向B组信号(KB)
KB信号内容
长途接续时或测试接续时bZxz.net
(当KD=1、2或6时)
被叫用户空闲
被叫用户“市忙”
被叫用户“长忙”
机键拥塞
被叫用户为空号
市内接续时(当KD=3或
4时)
被叫用户空闲
被叫用户忙或机键拥塞
被叫用户为空号
被叫用户小交换机中继线
以2位区号、主被叫号码各为6位为例,说明记发器信号的发送顺序,所用文字符号如表9所示。表9关于号码顺序的文字符号
主被叫号码内容
被叫城市号码
主叫用户号码
(包括局号)
被叫用户号码
(包括局号)
1~4位
文享符号
1位:x
2位:XlX2
3位:X
4位:XXXsX
Q'A'B'C'D
PIQ'A'B'C'D
PQABCD
采用小显号的自动小交换机分机,编号位长为67位,其中代号3位(1XX或0XX,由全市统一编排),分机号码为3~4位,大城市郊(县)局着三位局号则为P'Q'R'
大城市郊(县)局若三位局号则为PQR7
GB3377—1982
4.1发端市话局对发端长话局自动呼出时的记发器信号发送顺序4.1.1市话分支局或汇接局直达发端长话局如表10所示。表10
发端市话局
发前向信号
发端长话局
发后向信号
注:表中发端长话局市话自动记发器收到KA后,启动局内公用控制接续设备。A
带有装备小显号的自动小交换机的分局或汇接局,向发端长话局发码时,发码规律基本同表10,只把P'位~D位换成3位小交换机代号加上3~4位分机号码即可。为了避免改动目前已经使用的长话自动交换设备,现在使用表11发码顺序的设备仍可维持原有发码顺序。
发端市话局
发前向信号
发端长话局
发后向信号
注:表中发端长话局市话自动记发器收到KC或P后,启动局内公用控制接续设备。·
4.1.2纵横制市话分局经汇接局至发端长话局也如表10、表11所示。该方式采用长市中继线和市内中继线分群的方案,汇接局不收记发器信号,采用由汇接局的长途汇接入中继标志电路通知选组级标志器选用至长话局的中继电路方式。其中继方式示意图如图2所示。汇接局遇忙时应能发送A4(150土30ms)脉冲信号。
市语分品
GB 3377—1982
长话尺
图2纵横制市话分局经汇接局至发端长话局中继方式示意图图中:SL一绳路;CZCJ一长途自动出中继器,CCJF一长途出局记发器,HZRJ-汇接纵横入中继器,SZRJ—市话自动入中继器,SZJF一市话自动记发器,CHBL
长途汇接标志电路YJF一用户记发器4.1.3纵横制市话支局经分局至发端长话局如表12所示。表12
市话支局发前向信号
市话分局
后向信号
发端长话局
4.2发端市话局对发端长话局半自动呼出时的记发器信号发送顺序4.2.1纵横制市话分支局或汇接局直达发端长话局如表13所示。表13
发端市话局
发前向信号
发端长话局
发后向信号
4.2.2纵横制市话分局经汇接局至发端长话局也如表13所示。汇接局不收记发器信号,中继方式类同于图2。KD(KD=3)
KB(KB=1)
GB3377—1982
4.2.3纵横制市话支局经分局至发端长话局如表14所示。表14
发端市话支局发前向信号
后向信号
市话分局
发端长话局
4.3长话局间记发器信号发送顺序4.3.1按“端到端”方式传送如表15所示。发端长话局
发前向信号
第一转接局
发后向信号
第二转接局
发后向信号
终端长话局
发后向信号
4.3.2按“需转发”方式传送如表16所示。发端长话局
发前向信号
第一转接局
发后向信号
第一转接局
发前向信号
第二转接局
发后向信号
第二转接局
发前向信号
终端长话局
发后向信号
KD(KD=3)
KB(KB=1)
*在普通用户使用普通电路进行通信时,由“p”位顶替KC的位置,当发端长话局对终端长话局发码时,续P位之后依次发送互控的“Q”位~“D”位。**表14、15中的**处代表转接局收到前向信号后(7、KC或P),不回送A1信号,而将该前向信号引伸到下交换局,由下一交换局回送证实的A1信号。在普通用户使用普通话路进行通信时,由“p”位顶替KC的位置,续P位之后依次发送互控的Q位~D位。*表中发码关系是一种示例,第一转接局、第二转接局开始发码的时间可能略为提前,也可能略为迟后。10
GB 3377—1982
4.4终端长话局对终端市话局记发器信号发送顺序终端长市中继网,以纵横制汇接局汇接纵横制分局、步进制汇接局汇接步进制分局为宜。这一原则,也适用于分局与支局的关系。在终端长一市接续时,终端长话局的来话记发器应能根据不同局向的终端市话局发送多频记发器信号或直流脉冲信号;但在同一次接续中,只能发送两者中的一种信号,发码中途不能转换发码方式。4.4.1直达终端市话分局或汇接局4.4.1.1直达步进制市话局如表17所示。表17
发端长话局发前向信号
终端长话局发后向信号
终端长话局向步进制市话局发直流脉冲步进制市话局各级选组器、终接器动作A
选组器
终接器
注:表中终端长话局向步进制市话局发直流脉冲时,未发到D位遇到步进制市话局选组器或终接器忙的情况下,终端长话局向发端长话局发送脉冲的A信号4.4.1.2直达纵横制市话分局如表18所示。表18
发端长话局发前向信号
终端长话局发后向信号
终端长话局发前向信号
终端市话局发后向信号
4.4.1.3直达纵横制汇接局(终端直达接续)也如表18所示。D
当终端长话局对汇接局的中继线,按终端接续和转接分群使用时,以汇接局为终端的接续,发送ABCD;当中继线合群使用时,以汇接局为终端的接续,发送PQABCD。4.4.2经市话汇接局至分局
4.4.2.1经纵横制汇接局至分局,一般按“汇接局不转发”传送记发器信号,如表19所示,必要时,可按“汇接局转发”的方式传送记发器信号,如表20所示。*当终端长话局直接控制步进制市话局的各级机键动作时,终端长话局发完末位被叫用户号码,就自行产生脉冲A:信号。
**表中的发码关系是一种示例,终端长话局发A位脉冲可能略为提前,也可能略为迟后。***对于某些万门以上的市话局,终端长话局可发QABCD。***表中发码关系是一种示例,终端长话局开始发码的时间可能略为提前,也可能略为迟后。11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T39648-20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数字图像技术评级
- GB/T25811-2010 染料试验用标准漂白涤纶布
- GB/T2910.16-2024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6部分:聚丙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苯法)
- GB/T26863-2022 火电站监控系统术语
- GB/T36434-2018 复杂机械手表机心万年历和打簧机构零部件的名称
- GB/T43423-2023 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 深空光通信编码与同步
- GB/T30966.6-2022 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 第6部分:状态监测的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
- GB4806.9-202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
- GB/T23639-2009 节能耐腐蚀钢制电缆桥架
- GB/T24204-2009 高炉炉料用铁矿石 低温还原粉化率的测定 动态试验法
- GB50030-2013 氧气站设计规范
- GB/T5009.68-2003 食品容器内壁过氯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 GB/T23315-2009 粘扣带
- GB/T29529-2013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 GB/T42061-2022 医疗器械 质量管理体系 用于法规的要求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