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建筑材料行业标准(JC) >>
- JC/T 780-2004 预浸料树脂含量试验方法

【建筑材料行业标准(JC)】 预浸料树脂含量试验方法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31 16:01:56
- JC/T780-2004
- 现行
标准号:
JC/T 780-2004
标准名称:
预浸料树脂含量试验方法
标准类别:
建筑材料行业标准(JC)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4-07-03 -
实施日期:
2004-11-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62.98 KB
替代情况:
JC/T 780-1987(1996)采标情况:
ASTM C613/C613M-1997 NEQ ASTM D3529/D3529M-1997 NEQ

部分标准内容:
ICS83.120
备案号:14341—2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
JC/T780—2004
代替JC/T780—1987(1996)
预浸料树脂含量试验方法
Testmethod forresin contentof prepreg2004-07-03发布
2004-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发布
费主标准行业密料免费下等
JC/T780-2004
本标准对应于ASTMC613/C613M-97《萃取法测定复合材料预浸料组分含量的试验方法》和ASTMD3529/D3529M-97《复合材料预浸料基体固含量和基体含量试验方法》,与ASTMC613、ASTMD3529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主要差异如下:本标准包括ASTMC613的萃取法、ASTMD3529的溶解法和GB/T2577的灼烧法:-本标准只测定基体含量,不包括增强材料和填料含量:一本标准按照汉语习惯对一些编排格式进行了修改;本标准将一些适用于ASTM标准的表述改为适用于我国标准的表述。本标准代替JC/T780—1987(1996)《预浸料树脂含量试验方法》。本标准与JC/T780—1987(199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完善、补充范围一章的内容(见第1章);增加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增加环境条件(见第4章):
一分析天平感量改为0.0001g(1987年版的2.2、3.2和4.2,本版的5.2和6.2);修改公式的格式及符号(1987年版的2.4和3.4,本版的5.4和6.4)。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纤维增强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淑萍、田品、魏喜龙、章奕定、张风、李佩兰。本标准于1987年首次发布为GB7192—87,1996年重新认可为JC/T780-1987(1996),本次为第—次修订。
1范围
预漫料树脂含量试验方法
JC/T780-2004
本标准规定了预浸料树脂含量的环境条件、试样、试验仪器,试验步骤、计算、试验结果和试验报告等。
本标准适用于热固性基体预浸料树脂含量的测定。萃取法和溶解法不适用于其增强材料在溶剂中有增重或减重及B阶段程度高的预浸料。灼烧法只适用于玻璃纤维及其织物的预浸料。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以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446纤维增强塑料性能试验方法总则GB/T2577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树脂含量试验方法JC/T776预漫料挥发物含量试验方法3方法原理
3.1萃取法
将试样放在索氏萃取器中,用适当的溶剂进行萃取,使预浸料中的树脂完全溶解。根据试验前后试样质量的变化,计算预浸料的树脂含量。3.2溶解法
将试样放入溶剂中,经过一段时间煮沸,使预浸料中的树脂完全溶解。根据试验前后试样质量的变化,计算预浸料的树脂含量。
3.3灼烧法
将试样放入埚,在马弗炉中灼烧,烧尽预浸料中的树脂。根据试验前后试样质量的变化,计算预浸料的树脂含量。
4环境条件
实验室环境条件按GB/T1446的规定。5萃取法
5.1试样
5.1.1每批材料的抽样方式及数量按材料的技术条件规定。5.1.2从冷藏箱中取出预浸料,置于环境温度下,待升至环境温度后方可开封(时间视包装容量而定)。弃去最外层后进行取样。试样不应含有起毛、干纱或颜色不均等缺陷。5.1.3试验前,预浸料不得长时间暴露在环境条件下。5.1.4试样尺寸为80mm×80mm或(2.5土0.5)g。对于带状材料,可切取与上述面积相当的材料作为试样。
5.1.5将试样切成10mm×10mm的小片或10mm长的小段。小心切割,勿使树脂损失。5.1.6将试样装入已知质量的萃取简内,称量,精确至0.0001g。1
标准网mh
sam专实玩准行业格料急费下教
JC/T780--2004
5.1.7试样数量不少于三个,
5.2试验仪器和材料
5.2.1分析天平,感量0.0001g。5.2.2索氏萃取器,循环量约50ml,烧瓶容积为125m1或250ml
5.2.3萃取筒,用定量滤纸自制,直径以能放入萃取器为宜,高度应略低于萃取器虹吸管。5.2.4干燥器。
5.2.5鼓风干燥箱。
5.2.6恒温水浴(或油浴)。
5.2.7溶剂(工业纯),应能完全溶解树脂基体,而不使增强材料和填料增重或减重。溶剂的选择应按预浸料技术条件的规定,如无明确规定,可采用表1所列溶剂或经试验选择。表1
可选择溶剂列表
预没料种类
环氧预没料
酚醛预没料
聚酯预浸料
5.3试验步骤
5.3.1按JC/T776在上述试样的附近取样测定材料的挥发物含量。将萃取筒放入萃取器中,其中一只作为空白试验。
5.3.2加入溶剂,其中一部分加到萃取器中,浸没试样。溶剂量应根据萃取器烧瓶的容积而定,一般为(90~150)ml。
5.3.3接通冷凝水,通电加热。调节温度,回流次数控制在(3~10)次每小时。回流时间至少4h。如采用高沸点溶剂,须将萃取器保温。5.3.4取出萃取简,让溶剂流干,放入已恒温的鼓风干燥箱内,干燥温度和时间由溶剂种类而定。丙酮、乙醇作溶剂时为(120士2)℃,15min。5.3.5放入干燥器,冷却至室温。5.3.6迅速称量,精确至0.0001g。5.3.7观察纤维,彼此间应无明显粘结现象,否则应换溶剂重做试验。5.4计算
5.4.1空白萃取简抽提物含量按公式(1)计算:mol-mo2×100
式中:
-空白试验萃取简抽提物含量,单位为质量百分数(%):-萃取前,萃取筒质量,单位为克(g):一萃取后,萃取筒质量,单位为克(g)。5.4.2预浸料的树脂含量(干基)按公式(2)计算:DRC,=[1-
式中:
m, -mor(1
(m-mo,)(1
L、mol
树脂含量(干基),单位为质量百分数(%):同公式(1):
-萃取前,萃取筒和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萃取后,萃取筒和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预浸料挥发物含量,单位为质量百分数(%)。5.4.3预浸料的树脂含量(湿基)按公式(3)计算m-mo.(l
WRC,=[1-
m,-mol
式中:
L、mot
树脂含量(湿基),单位为质量百分数(%):同公式(1):
m、m2、同公式(2)。
5.4.4预浸料的树脂含量(总抽出物)按公式(4)计算:mz -mor(1-
TRC, =[1 -
式中:
L、mol
mg、m2
6溶解法
6.1试样
树脂含量(总抽出物),%:
同公式(1):
同公式(2)。
6.1.1同5.1.1。
同5.1.2。
同5.1.3。
同5.1.4。
同5.1.7。
6.2试验仪器和材料
分析天乎,感量0.0001g。
电热板或恒温水浴(或油浴)。
埚式过滤器。G3虑板。
吸虑瓶,500ml。
真空泵。免费标准bzxz.net
干燥器。·
6.2.7鼓风干燥箱。
6.2.8溶剂,同5.2.7。
6.2.9烧杯,400ml。
6.2.10表面血。
6.3试验步骤
6.3.1同5.3.1。
100×100
(m-mol)
标准技技图品各类标准行业资料费下载JC/T780—2004
JC/T780—2004
6.3.2称量试样,精确至0.0001g6.3.3将装有100m溶剂的烧杯放入恒温浴中,放入试样,用表面血将烧杯盖上,沸腾后开始计时,煮沸时间至少5min。溶解时应轻轻摇动烧杯。6.3.4精确称量埚式过滤器,装在吸滤瓶上,将溶液倒入过滤器中漂洗2次,每次用50m1新鲜溶剂漂洗1min。
6.3.5将过滤器放入已恒温的鼓风开燥箱中,干燥温度和时间由溶剂种类决定。丙酮、乙醇作溶剂时为(120±2)℃,15min。
6.3.6同5.3.6。
6.3.7同5.3.7。
6.3.8观察纤维,彼此间应无明显粘结现象,否则,应延长煮沸时间或更换溶剂重做试验。6.4计算
6.4.1预浸料树脂含量(干基)按公式(5)计算:m,(1-
式中:
-(mz-m。)
-树脂含量(干基),单位为质量百分数(%):式过滤器质量,单位为克(g):一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埚式过滤器和纤维残余物质量,单位为克(g);-预浸料挥发分含量,单位为质量百分数(%)。6.4.2预浸料树脂含量(湿基)按公式(6)计算:m,-(m,-mo)
WRC, =[1 -
式中:
mo、mpm2、y
树脂含量(湿基),单位为质量百分数(%);一同公式(5)。
6.4.3预浸料树脂含量(总抽出物)按公式(7)计算:TRC,=m=-(m=mo)×100
式中:
mo、m、m2
7灼烧法
7.1试样
同6.1。
7.2试验仪器
-树脂含量(总抽出物),单位为质量百分数(%):同公式(5)。
按GB/T2577的规定。
7.3试验步骤
按GB/T2577的规定。
类标准程路水
(5)
(6)
7.4计算
同6.4。
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按GB/T1446的规定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全部或部分内容:a)
JC/T780—2004
试验项目及本标准号:
预浸料的牌号、批号、生产日期、纤维和树脂体系、纤维的表面处理、挥发物含量、生产厂家、贮存时间和条件;
试验方法和条件:
树脂含量的单值、乎均值和离散系数:试验环境的温度和相对湿度:
试验人员、日期。
标准技技图oum各类标准行业资料免费下数中华人民共
建材行业标准
预浸料树脂含量试验方法
Test method for resin content of prepregJC/T780—2004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研究中心(原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标准化研究所)发行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各地新华书店经售地矿经研院印剧厂印刷
版权所有
不得帮印
开本880×1230
字数16000
印张1/2
2004年11月第一版2004年11月第一次印刷书号:1580159078
编号:
标准技技图abiouso126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备案号:14341—2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
JC/T780—2004
代替JC/T780—1987(1996)
预浸料树脂含量试验方法
Testmethod forresin contentof prepreg2004-07-03发布
2004-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发布
费主标准行业密料免费下等
JC/T780-2004
本标准对应于ASTMC613/C613M-97《萃取法测定复合材料预浸料组分含量的试验方法》和ASTMD3529/D3529M-97《复合材料预浸料基体固含量和基体含量试验方法》,与ASTMC613、ASTMD3529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主要差异如下:本标准包括ASTMC613的萃取法、ASTMD3529的溶解法和GB/T2577的灼烧法:-本标准只测定基体含量,不包括增强材料和填料含量:一本标准按照汉语习惯对一些编排格式进行了修改;本标准将一些适用于ASTM标准的表述改为适用于我国标准的表述。本标准代替JC/T780—1987(1996)《预浸料树脂含量试验方法》。本标准与JC/T780—1987(199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完善、补充范围一章的内容(见第1章);增加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增加环境条件(见第4章):
一分析天平感量改为0.0001g(1987年版的2.2、3.2和4.2,本版的5.2和6.2);修改公式的格式及符号(1987年版的2.4和3.4,本版的5.4和6.4)。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纤维增强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淑萍、田品、魏喜龙、章奕定、张风、李佩兰。本标准于1987年首次发布为GB7192—87,1996年重新认可为JC/T780-1987(1996),本次为第—次修订。
1范围
预漫料树脂含量试验方法
JC/T780-2004
本标准规定了预浸料树脂含量的环境条件、试样、试验仪器,试验步骤、计算、试验结果和试验报告等。
本标准适用于热固性基体预浸料树脂含量的测定。萃取法和溶解法不适用于其增强材料在溶剂中有增重或减重及B阶段程度高的预浸料。灼烧法只适用于玻璃纤维及其织物的预浸料。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以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446纤维增强塑料性能试验方法总则GB/T2577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树脂含量试验方法JC/T776预漫料挥发物含量试验方法3方法原理
3.1萃取法
将试样放在索氏萃取器中,用适当的溶剂进行萃取,使预浸料中的树脂完全溶解。根据试验前后试样质量的变化,计算预浸料的树脂含量。3.2溶解法
将试样放入溶剂中,经过一段时间煮沸,使预浸料中的树脂完全溶解。根据试验前后试样质量的变化,计算预浸料的树脂含量。
3.3灼烧法
将试样放入埚,在马弗炉中灼烧,烧尽预浸料中的树脂。根据试验前后试样质量的变化,计算预浸料的树脂含量。
4环境条件
实验室环境条件按GB/T1446的规定。5萃取法
5.1试样
5.1.1每批材料的抽样方式及数量按材料的技术条件规定。5.1.2从冷藏箱中取出预浸料,置于环境温度下,待升至环境温度后方可开封(时间视包装容量而定)。弃去最外层后进行取样。试样不应含有起毛、干纱或颜色不均等缺陷。5.1.3试验前,预浸料不得长时间暴露在环境条件下。5.1.4试样尺寸为80mm×80mm或(2.5土0.5)g。对于带状材料,可切取与上述面积相当的材料作为试样。
5.1.5将试样切成10mm×10mm的小片或10mm长的小段。小心切割,勿使树脂损失。5.1.6将试样装入已知质量的萃取简内,称量,精确至0.0001g。1
标准网mh
sam专实玩准行业格料急费下教
JC/T780--2004
5.1.7试样数量不少于三个,
5.2试验仪器和材料
5.2.1分析天平,感量0.0001g。5.2.2索氏萃取器,循环量约50ml,烧瓶容积为125m1或250ml
5.2.3萃取筒,用定量滤纸自制,直径以能放入萃取器为宜,高度应略低于萃取器虹吸管。5.2.4干燥器。
5.2.5鼓风干燥箱。
5.2.6恒温水浴(或油浴)。
5.2.7溶剂(工业纯),应能完全溶解树脂基体,而不使增强材料和填料增重或减重。溶剂的选择应按预浸料技术条件的规定,如无明确规定,可采用表1所列溶剂或经试验选择。表1
可选择溶剂列表
预没料种类
环氧预没料
酚醛预没料
聚酯预浸料
5.3试验步骤
5.3.1按JC/T776在上述试样的附近取样测定材料的挥发物含量。将萃取筒放入萃取器中,其中一只作为空白试验。
5.3.2加入溶剂,其中一部分加到萃取器中,浸没试样。溶剂量应根据萃取器烧瓶的容积而定,一般为(90~150)ml。
5.3.3接通冷凝水,通电加热。调节温度,回流次数控制在(3~10)次每小时。回流时间至少4h。如采用高沸点溶剂,须将萃取器保温。5.3.4取出萃取简,让溶剂流干,放入已恒温的鼓风干燥箱内,干燥温度和时间由溶剂种类而定。丙酮、乙醇作溶剂时为(120士2)℃,15min。5.3.5放入干燥器,冷却至室温。5.3.6迅速称量,精确至0.0001g。5.3.7观察纤维,彼此间应无明显粘结现象,否则应换溶剂重做试验。5.4计算
5.4.1空白萃取简抽提物含量按公式(1)计算:mol-mo2×100
式中:
-空白试验萃取简抽提物含量,单位为质量百分数(%):-萃取前,萃取筒质量,单位为克(g):一萃取后,萃取筒质量,单位为克(g)。5.4.2预浸料的树脂含量(干基)按公式(2)计算:DRC,=[1-
式中:
m, -mor(1
(m-mo,)(1
L、mol
树脂含量(干基),单位为质量百分数(%):同公式(1):
-萃取前,萃取筒和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萃取后,萃取筒和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预浸料挥发物含量,单位为质量百分数(%)。5.4.3预浸料的树脂含量(湿基)按公式(3)计算m-mo.(l
WRC,=[1-
m,-mol
式中:
L、mot
树脂含量(湿基),单位为质量百分数(%):同公式(1):
m、m2、同公式(2)。
5.4.4预浸料的树脂含量(总抽出物)按公式(4)计算:mz -mor(1-
TRC, =[1 -
式中:
L、mol
mg、m2
6溶解法
6.1试样
树脂含量(总抽出物),%:
同公式(1):
同公式(2)。
6.1.1同5.1.1。
同5.1.2。
同5.1.3。
同5.1.4。
同5.1.7。
6.2试验仪器和材料
分析天乎,感量0.0001g。
电热板或恒温水浴(或油浴)。
埚式过滤器。G3虑板。
吸虑瓶,500ml。
真空泵。免费标准bzxz.net
干燥器。·
6.2.7鼓风干燥箱。
6.2.8溶剂,同5.2.7。
6.2.9烧杯,400ml。
6.2.10表面血。
6.3试验步骤
6.3.1同5.3.1。
100×100
(m-mol)
标准技技图品各类标准行业资料费下载JC/T780—2004
JC/T780—2004
6.3.2称量试样,精确至0.0001g6.3.3将装有100m溶剂的烧杯放入恒温浴中,放入试样,用表面血将烧杯盖上,沸腾后开始计时,煮沸时间至少5min。溶解时应轻轻摇动烧杯。6.3.4精确称量埚式过滤器,装在吸滤瓶上,将溶液倒入过滤器中漂洗2次,每次用50m1新鲜溶剂漂洗1min。
6.3.5将过滤器放入已恒温的鼓风开燥箱中,干燥温度和时间由溶剂种类决定。丙酮、乙醇作溶剂时为(120±2)℃,15min。
6.3.6同5.3.6。
6.3.7同5.3.7。
6.3.8观察纤维,彼此间应无明显粘结现象,否则,应延长煮沸时间或更换溶剂重做试验。6.4计算
6.4.1预浸料树脂含量(干基)按公式(5)计算:m,(1-
式中:
-(mz-m。)
-树脂含量(干基),单位为质量百分数(%):式过滤器质量,单位为克(g):一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埚式过滤器和纤维残余物质量,单位为克(g);-预浸料挥发分含量,单位为质量百分数(%)。6.4.2预浸料树脂含量(湿基)按公式(6)计算:m,-(m,-mo)
WRC, =[1 -
式中:
mo、mpm2、y
树脂含量(湿基),单位为质量百分数(%);一同公式(5)。
6.4.3预浸料树脂含量(总抽出物)按公式(7)计算:TRC,=m=-(m=mo)×100
式中:
mo、m、m2
7灼烧法
7.1试样
同6.1。
7.2试验仪器
-树脂含量(总抽出物),单位为质量百分数(%):同公式(5)。
按GB/T2577的规定。
7.3试验步骤
按GB/T2577的规定。
类标准程路水
(5)
(6)
7.4计算
同6.4。
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按GB/T1446的规定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全部或部分内容:a)
JC/T780—2004
试验项目及本标准号:
预浸料的牌号、批号、生产日期、纤维和树脂体系、纤维的表面处理、挥发物含量、生产厂家、贮存时间和条件;
试验方法和条件:
树脂含量的单值、乎均值和离散系数:试验环境的温度和相对湿度:
试验人员、日期。
标准技技图oum各类标准行业资料免费下数中华人民共
建材行业标准
预浸料树脂含量试验方法
Test method for resin content of prepregJC/T780—2004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研究中心(原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标准化研究所)发行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各地新华书店经售地矿经研院印剧厂印刷
版权所有
不得帮印
开本880×1230
字数16000
印张1/2
2004年11月第一版2004年11月第一次印刷书号:1580159078
编号:
标准技技图abiouso126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建筑材料行业标准(JC)标准计划
- JC440-1991 玻璃工业用白云石化学分析方法
- JC/T791-2019 轮窑热平衡、热效率测定与计算方法
- JC/T793-2019 隧道式干燥室-轮窑体系热效率、单位热耗、单位煤耗计算方法
- JC/T2547-2019 天然石粉综合利用技术要求
- JC/T976-2005 道桥接缝用密封胶
- JC/T993-2006 外墙外保温用膨胀聚苯乙烯板抹面胶浆
- JC/T874-2009 水泥用硅质原料化学分析方法
- JC/T2289-2014 聚苯乙烯防护排水板
- JC/T770-1989(1996) 经清洗再用处理剂处理的玻璃纤维织物处理剂 含量试验方法
- JC/T2016-2010 齿科精细陶瓷可加工性检测方法
- JC680-1997 硅镁加气混凝土空心轻质隔墙板
- JC/T991-2006 建材工业用石膏墙板(砌块)成型机
- JC/T2234-2014 水泥早期抗裂性试验方法
- JC460.2-1992 水泥工业用胶带斗式提升机 技术条件
- JC/T2048-2011 袋装水泥装车机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