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16815-1997 传输速率为64kbit/s的文件传真三类机进网技术要求

【国家标准(GB)】 传输速率为64kbit/s的文件传真三类机进网技术要求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8-03 09:03:35
- GB/T16815-1997
- 已作废
标准号:
GB/T 16815-1997
标准名称:
传输速率为64kbit/s的文件传真三类机进网技术要求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已作废-
发布日期:
1997-05-28 -
实施日期:
1998-02-01 -
作废日期:
2005-10-14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49 MB
替代情况:
作废;采标情况:
ITU-T T.30-1993,REF;ITU-T T.90-1992,REF;ITU-T T.4-1993,REF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综合业务数字网上使用的传输速率为64kbit/s的文件传真三类机标准化、传输规程和进网接口要求。本标准主要适用于综合业务数字网上的传输速率为64kbit/s的文件传真三类机的研制、生产和通信组织;本标准也适用于上述传真机在其他数字网或专线电路上的应用。 GB/T 16815-1997 传输速率为64kbit/s的文件传真三类机进网技术要求 GB/T16815-1997

部分标准内容:
ICS33.040.7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6815—1997
传输速率为64kbit/s的文件
传真三类机进网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ments for group3facsimileapparatus connected to telecommunicationnetworkontransmission rate 64kbit/s1997-05-28发布
1998-02-01实施
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
GB/T16815—1997
本标准是根据国内发展基于64kbit/s的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和其他数字网(非ISDN)上高速数字传真业务的需要而制定的。本标准的第一部分有关扫描轨迹、设备的尺寸和编码方案是以GB3382一93的相关内容为基础并参照ITU-T建议T.4(1993)和对T.4的增补篇(1994)的相关内容制定的。本标准的第二部分参照ITU-T建议T.30(1993)之附录C和T.4(1993)之附录A的相关内容制定的。其中所使用的规程和信号是以GB3382—93的相关内容为基础的。本标准的第三部分参照ITU-T建议T.90(1992)的相关部分制定的。本标准附录A为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提出。本标准由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邮电部电信传输研究所。本标准起草人:李守静、崔进水、沈炜、顾海。I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传输速率为64kbit/s的文件
传真三类机进网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mentsforgroup3facsimileapparatus connected to telecommunicationnetwork on transmission rate 64kbit/sGB/T16815—1997
本标准规定了综合业务数字网上使用的传输速率为64kbit/s的文件传真三类机标准化、传输规程和进网接口要求。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综合业务数字网上的传输速率为64kbit/s的文件传真三类机的研制、生产和通信组织;本标准也适用于上述传真机在其他数字网或专线电路上的应用。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的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3382—93
文件传真三类机在电话网中的互通技术条件GB3454—82
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之间的接口电路定义表非平衡双流接口电路的电特性
GB3455—-82
GB7611--87
GB9412—-88
脉冲编码调制通信系统网路数字接口参数用于60~108kHz基群电路的48kbit/s数据传输的调制解调器GB11595一89用专用电路连接到公用数据网上的分组式数据终端设备(DTE)与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之间的接口
建议T.4(1993)文件传真三类机的标准化建议T.4(1993)附录A选用的误码纠错方式建议T.6四类传真机的传真编码方案和编码控制功能对建议T.4的增补篇(1994)文件传真三类机的标准化建议T.30(1993)附录C综合业务数字网上三类文件传真机的传输规程建议T.90(1992)ISDN上远程信息处理业务使用的终端特性和协议建议Q.921(1993)ISDN用户-网络接口-数据链路层规程建议Q.931(1993)
No.1数字用户信令系统-用于基本呼叫控制的ISDN用户-网络接口第三层规程
建议X.31(1993)
ISDN对分组型终端设备的支持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05-28批准1998-02-01实施
3扫描轨迹
GB/T16815—1997
第一篇综合业务数字网上文件传真三类机的标准化在发送机和接收机中,应以相同方向扫描报文区。当从垂直平面上来看报文区时,应这样处理像素,即扫描方向是从左向右,且随后的扫描紧接在前一扫描线之下。4设备的尺寸
注:合作因数的允许偏差是进一步研究的课题。4.1对于ISOA4、ISOB4和ISOA3应使用如下尺寸:a)在垂直方向上,标准的分辨力为3.85线/mm及7.7线/mm士1%;b)在垂直方向上,选用的高分辨力为15.4线/mm士1%;c)在215mm士1%长的标准扫描线上有1728个黑白像素;d)在255mm士1%长的扫描线上有2048个黑白像素,此为选用的;e)在303mm士1%长的扫描线上有2432个黑白像素,此为选用的;f)在215mm士1%长的扫描线上有3456个黑白像素,此为选用的;g)在255mm士1%长的扫描线上有4096个黑白像素,此为选用的;h)在303mm士1%长的扫描线上有4864个黑白像素,此为选用的;注:在f)、g)和h)的情况下,这些像素应与选用的、在垂直方向上15.4线/mm士1%的高分辨力一起使用。4.2基于英寸表示的分辨力应使用如下尺寸:表1给出基于英寸表示的选用分辨力要求及其像素数。对适用于ISOA4、ISOB4和ISOA3的所有三类机的分辨力,表1给出每条扫描线规定的像素数。假如传真机含有200×200像素/25.4mm,300×300像素/25.4mm和400×400像素/25.4mm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则可以实现另一种标准分辨力200像素(水平的)/25.4mm×100线/25.4mm(垂直的)。
4.3可接受的输入文件的最小尺寸可接受的输入文件的最小尺寸应为ISOA4。注:确保复制区大小示于附录A中。表1
分辨力
(像素/25.4mm)
水平200
垂直200
水平300
垂直300
水平400
垂直400
1728/219.46mm
2592/219.46mm
3456/219.46mm
沿一条扫描线的像素数
2048/260.10mm
3072/260.10mm
4096/260.10mm
2432/308.86mm
3648/308.86mm
4864/308.86mm
注:分辨力200×200像素/25.4mm和8×7.7线/mm可以认为是等效的。类似地,分辨力400×400像素/25.4mm和16×15.4线/mm也可以认为是等效的。因此,在这些情况下通信时,不要求在基于毫米的终端和基于英寸的终端之间进行转换。然而,在具有这些分辨力的终端之间进行通信会引起失真和复制区缩小。2
5编码方案
5.1一维编码方案
GB/T16815—1997
用于本标准的一维游程长度编码方案如下:5.1.1数据
条扫描线的数据由一串可变长度的码字组成。每个码字表示一个全白或全黑的游程长度。黑白游程是交替出现的。总数为1728个像素代表215mm长的一条水平扫描线。为了确保接收机保持颜色同步:规定所有扫描线的数据均以白游程长度码字开始。如果一条实际的扫描线是以黑游程长度开始,则发送一个长度为零的白游程长度。在一条扫描线最大长度以内(1728个像素)的黑或白游程长度由表2和表3的码字予以规定。该码字有两种:结尾码字和组合基干码字。每-游程长度以一个结尾码字或者一个组合基干码字后随一个结尾码字来表示。在0~63个像素范围以内的游程长度,用与之相对应的结尾码字进行编码,应注意到,黑白游程长度有不同的码表。
在64~1728个像素范围以内的游程长度,首先用个代表等于或短于所需游程长度的组合基干码字来编码,其后接一个结尾码字,此结尾码代表所需游程长度与组合基干码所代表的游程长度间的差值。
5.1.2线结束码(EOL)
在每条扫描线的数据之后紧接着传送这个线结束码字。该线结束码字是在有效的扫描线数据中不可能出现的一个唯一的码字,因此在突发差错出现之后可能实现重新同步。此外,在每页的第一条扫描线数据的前面要设置此信号。格式:000000000001
5.1.3填充
可以用发送填充码的方法在信息流中插入一个间隙。填充码可在一条扫描线的数据与线结束码之间插入,但绝对不能插在扫描线数据当中。必须加入填充码以保证数据码、填充码和线结束码的传输时间不小于在报文前控制规程中所确定的全编码扫描线的最小传输时间。格式:可变长度的零串。
5.1.4返回到控制规程(RTC)
连续发送6个EOL表示文件传送的结束。在RTC信号之后,发送机将按照成帧的格式以及GB3382第二部分所规定的控制信号的数据信号速率发送各种报文后命令。格式:000000000001...000000000001(共6个)图1和图2说明以上规定的各种信号的关系。图1给出一页发送原稿的开始部分的前几条扫描线数据。图2给出一页的最后一条编码扫描线。标准码表或扩充码表的标识和选择在GB3382第二部分控制规程中规定的报文前部分(阶段B)内进行。
白游程长度
00110101
000111
表2结尾码
黑游程长度
0000110111
白游程长度
001000
000011
110100
110101
101010
101011
0100111
0001100
0001000
0010111
0000011
0000100
0101000
0101011
0010011
0100100
0011000
00000010
00000011
00011010
00011011
00010010
00010011
00010100
00010101
00010110
00010111
00101000
00101001
00101010
00101011
00101100
00101101
00000100
00000101
00001010
00001011
01010010
01010011
01010100
GB/T16815
—1997
表2(续)
黑游程长度
000101
000100
0000100
0000101
0000111
00000100
00000111
000011000
0000010111
0000011000
0000001000
00001100111
00001101000
00001101100
00000110111
00000101000
00000010111
00000011000
000011001010
000011001011
000011001100
000011001101
000001101000
000001101001
000001101010
000001101011
000011010010
000011010011
000011010100
000011010101
000011010110
000011010111
000001101100
000001101101
000011011010
000011011011
000001010100
000001010101
000001010110
000001010111
000001100100
000001100101
000001010010
000001010011
白游程长度
白游程长度
01010101
00100100
00100101
01011000
01011001
01011010bzxZ.net
01011011
01001010
01001011
00110010
00110011
00110100
010111
0110111
00110110
00110111
01100100
01100101
01101000
01100111
011001100
011001101
011010010
011010011
011010100
011010101
011010110
011010111
011011000
011011001
011011010
011011011
010011000
010011001
010011010
011000
010011011
GB/T16815
—1997
表2(完)
黑游程长度
表3a组合基干码
黑游程长度
00000000001
000000100100
000000110111
000000111000
000000100111
000000101000
000001011000
000001011001
000000101011
000000101100
000001011010
000001100110
000001100111
0000001111
000011001000
000011001001
000001011011
000000110011
000000110100
000000110101
0000001101100
0000001101101
0000001001010
0000001001011
0000001001100
0000001001101
0000001110010
0000001110011
0000001110100
0000001110101
0000001110110
0000001110111
0000001010010
0000001010011
0000001010100
0000001010101
0000001011010
0000001011011
0000001100100
0000001100101
00000000001
注:有能适应于较宽纸长并同时具有标准水平分辨力的传真机。为了提供这种选用方式,增加了表3b中规定的套组合基干码。
游程长度(黑和白)
GB/T16815—1997
组合基干码
组合基干码
00000001000
00000001100
00000001101
000000010010
000000010011
000000010100
000000010101
000000010110
000000010111
000000011100
000000011101
000000011110
000000011111
注:长度大于或等于2624个像素范围内的游程长度,首先用组合基千码2560编码。若游程的剩余部分(第一个组合基于码2560之后)为2560个像素或更多,则发出另外儿个组合基于码2560,直到游程的剩余部分少于2560个像素为止,这样,游程的剩余部分按照上卧心开始
T一全编码扫描线的最小传输时间。FUL
或用组合基干码进行编码。
5.2二维编码方案
GB/T16815—1997
二维编码方案是5.1规定的一维编码方案的选用扩充方式,并如下所述:5.2.1数据
5.2.1.1参数K
段结来
在出现传输差错时,为了对被干扰区加以限制,在每条一维编码扫描线之后,最多有K一1条后继的扫描线用二维编码。传送一维编码扫描线的次数可能多于所有K条扫描线组的次数。在传送一条维编码扫描线之后,就开始传送K一1条二维编码扫描线。K的最大取值如下:一标准的垂直分辨力:K=2
选用的高垂直分辨力:K=4
1某些主管部门指出选用的高垂直分辨力,K值可被选用地置为一个较低的值。2某些主管部门保留批准仅在其各自国家的传真业务中使用如下传真机的权利,这些传真机能在其收到的传真报文上产生一个可视符号,表明二维编码已被用于传输过程中。5.2.1.2
一维编码
与5.1.1数据一节的描述一致。
5.2.1.3二维编码
这是一种逐条扫描线编码方法,即在当前的扫描线或称正在编码的扫描线上,每一迁移像素的位置是根据位于正在编码的扫描线上,或位于紧靠该线上的参考扫描线上相应的参考像素的位置来进行编码。当正在编码的扫描线上编码已结束后,它就成为下5.2.1.3.1迁移像素的定义
与GB3382—93中4.2.1.3.1的定义—致。5.2.1.3.2编码的模式
与GB3382—93中4.2.1.3.2的描述致。5.2.1.3.3编码过程
编码扫描线的参考扫描线。
编码过程鉴别对正在编码的扫描线上的每一迁移像素进行编码时所使用的编码模式。当按GB3382一934.2.1.3.3中的第一步或第二步已鉴别出是三种编码模式中的某一种时,就可以从表4的码表中选出一个适当的码字。该编码过程如GB3382一93中第一部分图7的流程图所示。注:编码器中通过模的使用仅限于单个通过模。不影响兼容性的算法的变化有待进一步研究。7
GB/T16815—1997
编码元素
aa1+aia2
ai正好在bi之下
ai在bi的右面
ai在bi的左面
维(扩充)
维(扩充)
水平模的M(
)码表示表2和表3的码字
二维码表
aibr=0
aibi=1
aibi=3
aibi-2
001+M(agai)+M(aja2)
(见注1)
000011
0000011
000010
0000010
0000001××X
000000001XXX
(见注2)
建议不压缩模认可为三类机二维编码方案的一种选用的扩充,×××位的赋值是:111用于不压缩的工作模式,其码表在表5给出。
规定其他尚未指定的X××位的赋值以及将它们用于进一步的扩充,需进一步研究。3
若建议的不压缩模用于指明一维编码扫描线时,在任何一个以000序列结束的码字之后,编码器不得转入不压缩模,这是因为在以000结束的任何码字之后紧接着转换码000000001,会被误认为是一个线结束码。不压缩模码字
转入不压缩模的码
不压缩模的码
退出不压缩模的码
在一维编码扫描线上:00000001111在二
二维编码扫描线上:0000001111码字
000001
0000001T
00000001T
000000001T
0000000001T
00000000001T
T是一个特征位,它指示下一个游程长度的颜色(黑=1,白=0)5.2.1.3.4扫描线的第一个及最末一个像素的处理与GB3382一93中4.2.1.3.4的描述一致。8
5.2.2线同步码字
GB/T16815—1997
与GB3382-93中4.2.2的描述—致。5.2.3填充
与GB3382—93中4.2.3的描述一致。5.2.4返回到控制(RTC)
与GB3382—93中4.2.4的描述—致。5.2.5编码举例
参见GB3382—93中4.2.5的举例。5.3扩充的二维编码方案
ITU-T建议T.6中2.2规定的基本的传真编码方案可作为三类传真的一个选用方案使用。该编码方案基于GB3382—一93第一部分附录A中规定的误码纠错方式(ECM)。6传真机的实现
虽然指出了纸页大小,但物理实现上不一定要求用纸页扫描器和(或)纸页记录器,具体由主管部门规定。
若不是由物理的扫描器产生报文,或不在纸上显现,则在网络接口处出现的信号应与纸输入和(或)输出时产生的信号相同。
第二篇三类文件传真在综合业务数字网上的传输规程7引言
7.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文件传真三类机在综合业务数字网上操作时所使用的协议。本部分描述的协议也可用于ISDN以外的其他数字网或专线电路。所使用的规程和信号是基于GB3382一93第一部分及附录A中的规定。协议可在只有半双工,或全双工和半双工方式下操作。误码纠错是协议的必备部分。7.2误码纠错方式概述
本标准中描述的误码纠错方式是基于页选择重发ARQ(自动重发请求)技术。对所有传真报文过程采用HDLC顿结构。
发送机按照GB3382一93第一部分及附录A中的描述将报文划分为若干连续的,并将其作为若于页和/或部分页发送。
按照DCS命令中所指出的发送机使用大小为256八位组的顿,接收机必须能够接收该大小的顿。在全双工操作方式下,发送设备在收到对前一部分页的响应之前发送后续部分页。如果需要纠错,在下一部分页传输结束时发送后续部分页。如果前面的页或部分页有未确认的命令,在纠错之前重发这些页。在半双工的情况下,在发送后续部分页之前发送所有的纠错和确认。当前面的报文接收不满意时,接收设备发送PPR响应,以指出要求重发在相关的传真信息字段中所指定的那些顿。PPR信号包括页号和块号,以及所请求的顿号。当接收到PPR信号时,发送设备重发在PPR信息字段中所要求的指定的顿。对一页进行纠错的尝试次数不预先规定,它由发送机决定。如果认为尝试的次数太多了,发送机将发送DCN信号。
如果接收机无法继续接收新的信息,它连续发送RNR直到准备好接收新的信息为止。在此期间,发送机将发送任何未完成的纠错顿和未应答的命令。如果没有未完成的纠错,发送机将连续发送未确认的命令,直到接收到RNR以外的响应为止。在未确认前面发送的所有页为已被正确接收之前,发送机将不再发送任何新的信息。9
GB/T16815—1997
为使电路噪声所引起的信号被错误地接收的可能性降至最低,所有的命令和响应(除数据帧外)都要连续发送三次。例外的情况是初始的标识序列(即XID+DIS或XID+NSF+DIS或XID+CSI+DIS或XID+NSF+CSI+DIS)可以大于3次,最多发送5s。8缩略语
当在64kbit/s三类机(以下简称G3C)在方式下操作时,只使用下列信号。在ISDN上使用时,本部分规定的过程和信号在B通路上承载。CRP
命令重复
主叫用户标识(选用)
被叫用户标识(选用)
数字命令信号
数字标识信号
数字发送命令
传真编码数据
传真控制字段
传真信息字段
报文证实(见9)
非标准性能命令(选用)
非标准性能(选用)
非标准建立(选用)
过程中断拆接(见9)
PPS-EOM
PPS-EOP
PPS-MPS
PPS-NULL
部分页信号-报文结束
部分页信号-过程结束
部分页信号-多页信号
部分页信号-空
部分页请求
返回至部分页控制
未准备好接收
发送用户标识(选用)
互换标识过程(见9)
9传真过程
9.1地址字段
八位HDLC地址字段用来在多点安排中提供特定站的标识。对于点对点传输的情况,本字段限定为一种单一的格式。
格式:11111111
9.2传真控制字段
9.2.1初始标识
从被叫站到主叫站。
格式:0000××××
a)数字标识信号(DIS)-表征被叫设备是有ITU-T标准性能的。格式:00000001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6815—1997
传输速率为64kbit/s的文件
传真三类机进网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ments for group3facsimileapparatus connected to telecommunicationnetworkontransmission rate 64kbit/s1997-05-28发布
1998-02-01实施
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
GB/T16815—1997
本标准是根据国内发展基于64kbit/s的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和其他数字网(非ISDN)上高速数字传真业务的需要而制定的。本标准的第一部分有关扫描轨迹、设备的尺寸和编码方案是以GB3382一93的相关内容为基础并参照ITU-T建议T.4(1993)和对T.4的增补篇(1994)的相关内容制定的。本标准的第二部分参照ITU-T建议T.30(1993)之附录C和T.4(1993)之附录A的相关内容制定的。其中所使用的规程和信号是以GB3382—93的相关内容为基础的。本标准的第三部分参照ITU-T建议T.90(1992)的相关部分制定的。本标准附录A为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提出。本标准由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邮电部电信传输研究所。本标准起草人:李守静、崔进水、沈炜、顾海。I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传输速率为64kbit/s的文件
传真三类机进网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mentsforgroup3facsimileapparatus connected to telecommunicationnetwork on transmission rate 64kbit/sGB/T16815—1997
本标准规定了综合业务数字网上使用的传输速率为64kbit/s的文件传真三类机标准化、传输规程和进网接口要求。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综合业务数字网上的传输速率为64kbit/s的文件传真三类机的研制、生产和通信组织;本标准也适用于上述传真机在其他数字网或专线电路上的应用。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的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3382—93
文件传真三类机在电话网中的互通技术条件GB3454—82
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之间的接口电路定义表非平衡双流接口电路的电特性
GB3455—-82
GB7611--87
GB9412—-88
脉冲编码调制通信系统网路数字接口参数用于60~108kHz基群电路的48kbit/s数据传输的调制解调器GB11595一89用专用电路连接到公用数据网上的分组式数据终端设备(DTE)与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之间的接口
建议T.4(1993)文件传真三类机的标准化建议T.4(1993)附录A选用的误码纠错方式建议T.6四类传真机的传真编码方案和编码控制功能对建议T.4的增补篇(1994)文件传真三类机的标准化建议T.30(1993)附录C综合业务数字网上三类文件传真机的传输规程建议T.90(1992)ISDN上远程信息处理业务使用的终端特性和协议建议Q.921(1993)ISDN用户-网络接口-数据链路层规程建议Q.931(1993)
No.1数字用户信令系统-用于基本呼叫控制的ISDN用户-网络接口第三层规程
建议X.31(1993)
ISDN对分组型终端设备的支持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05-28批准1998-02-01实施
3扫描轨迹
GB/T16815—1997
第一篇综合业务数字网上文件传真三类机的标准化在发送机和接收机中,应以相同方向扫描报文区。当从垂直平面上来看报文区时,应这样处理像素,即扫描方向是从左向右,且随后的扫描紧接在前一扫描线之下。4设备的尺寸
注:合作因数的允许偏差是进一步研究的课题。4.1对于ISOA4、ISOB4和ISOA3应使用如下尺寸:a)在垂直方向上,标准的分辨力为3.85线/mm及7.7线/mm士1%;b)在垂直方向上,选用的高分辨力为15.4线/mm士1%;c)在215mm士1%长的标准扫描线上有1728个黑白像素;d)在255mm士1%长的扫描线上有2048个黑白像素,此为选用的;e)在303mm士1%长的扫描线上有2432个黑白像素,此为选用的;f)在215mm士1%长的扫描线上有3456个黑白像素,此为选用的;g)在255mm士1%长的扫描线上有4096个黑白像素,此为选用的;h)在303mm士1%长的扫描线上有4864个黑白像素,此为选用的;注:在f)、g)和h)的情况下,这些像素应与选用的、在垂直方向上15.4线/mm士1%的高分辨力一起使用。4.2基于英寸表示的分辨力应使用如下尺寸:表1给出基于英寸表示的选用分辨力要求及其像素数。对适用于ISOA4、ISOB4和ISOA3的所有三类机的分辨力,表1给出每条扫描线规定的像素数。假如传真机含有200×200像素/25.4mm,300×300像素/25.4mm和400×400像素/25.4mm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则可以实现另一种标准分辨力200像素(水平的)/25.4mm×100线/25.4mm(垂直的)。
4.3可接受的输入文件的最小尺寸可接受的输入文件的最小尺寸应为ISOA4。注:确保复制区大小示于附录A中。表1
分辨力
(像素/25.4mm)
水平200
垂直200
水平300
垂直300
水平400
垂直400
1728/219.46mm
2592/219.46mm
3456/219.46mm
沿一条扫描线的像素数
2048/260.10mm
3072/260.10mm
4096/260.10mm
2432/308.86mm
3648/308.86mm
4864/308.86mm
注:分辨力200×200像素/25.4mm和8×7.7线/mm可以认为是等效的。类似地,分辨力400×400像素/25.4mm和16×15.4线/mm也可以认为是等效的。因此,在这些情况下通信时,不要求在基于毫米的终端和基于英寸的终端之间进行转换。然而,在具有这些分辨力的终端之间进行通信会引起失真和复制区缩小。2
5编码方案
5.1一维编码方案
GB/T16815—1997
用于本标准的一维游程长度编码方案如下:5.1.1数据
条扫描线的数据由一串可变长度的码字组成。每个码字表示一个全白或全黑的游程长度。黑白游程是交替出现的。总数为1728个像素代表215mm长的一条水平扫描线。为了确保接收机保持颜色同步:规定所有扫描线的数据均以白游程长度码字开始。如果一条实际的扫描线是以黑游程长度开始,则发送一个长度为零的白游程长度。在一条扫描线最大长度以内(1728个像素)的黑或白游程长度由表2和表3的码字予以规定。该码字有两种:结尾码字和组合基干码字。每-游程长度以一个结尾码字或者一个组合基干码字后随一个结尾码字来表示。在0~63个像素范围以内的游程长度,用与之相对应的结尾码字进行编码,应注意到,黑白游程长度有不同的码表。
在64~1728个像素范围以内的游程长度,首先用个代表等于或短于所需游程长度的组合基干码字来编码,其后接一个结尾码字,此结尾码代表所需游程长度与组合基干码所代表的游程长度间的差值。
5.1.2线结束码(EOL)
在每条扫描线的数据之后紧接着传送这个线结束码字。该线结束码字是在有效的扫描线数据中不可能出现的一个唯一的码字,因此在突发差错出现之后可能实现重新同步。此外,在每页的第一条扫描线数据的前面要设置此信号。格式:000000000001
5.1.3填充
可以用发送填充码的方法在信息流中插入一个间隙。填充码可在一条扫描线的数据与线结束码之间插入,但绝对不能插在扫描线数据当中。必须加入填充码以保证数据码、填充码和线结束码的传输时间不小于在报文前控制规程中所确定的全编码扫描线的最小传输时间。格式:可变长度的零串。
5.1.4返回到控制规程(RTC)
连续发送6个EOL表示文件传送的结束。在RTC信号之后,发送机将按照成帧的格式以及GB3382第二部分所规定的控制信号的数据信号速率发送各种报文后命令。格式:000000000001...000000000001(共6个)图1和图2说明以上规定的各种信号的关系。图1给出一页发送原稿的开始部分的前几条扫描线数据。图2给出一页的最后一条编码扫描线。标准码表或扩充码表的标识和选择在GB3382第二部分控制规程中规定的报文前部分(阶段B)内进行。
白游程长度
00110101
000111
表2结尾码
黑游程长度
0000110111
白游程长度
001000
000011
110100
110101
101010
101011
0100111
0001100
0001000
0010111
0000011
0000100
0101000
0101011
0010011
0100100
0011000
00000010
00000011
00011010
00011011
00010010
00010011
00010100
00010101
00010110
00010111
00101000
00101001
00101010
00101011
00101100
00101101
00000100
00000101
00001010
00001011
01010010
01010011
01010100
GB/T16815
—1997
表2(续)
黑游程长度
000101
000100
0000100
0000101
0000111
00000100
00000111
000011000
0000010111
0000011000
0000001000
00001100111
00001101000
00001101100
00000110111
00000101000
00000010111
00000011000
000011001010
000011001011
000011001100
000011001101
000001101000
000001101001
000001101010
000001101011
000011010010
000011010011
000011010100
000011010101
000011010110
000011010111
000001101100
000001101101
000011011010
000011011011
000001010100
000001010101
000001010110
000001010111
000001100100
000001100101
000001010010
000001010011
白游程长度
白游程长度
01010101
00100100
00100101
01011000
01011001
01011010bzxZ.net
01011011
01001010
01001011
00110010
00110011
00110100
010111
0110111
00110110
00110111
01100100
01100101
01101000
01100111
011001100
011001101
011010010
011010011
011010100
011010101
011010110
011010111
011011000
011011001
011011010
011011011
010011000
010011001
010011010
011000
010011011
GB/T16815
—1997
表2(完)
黑游程长度
表3a组合基干码
黑游程长度
00000000001
000000100100
000000110111
000000111000
000000100111
000000101000
000001011000
000001011001
000000101011
000000101100
000001011010
000001100110
000001100111
0000001111
000011001000
000011001001
000001011011
000000110011
000000110100
000000110101
0000001101100
0000001101101
0000001001010
0000001001011
0000001001100
0000001001101
0000001110010
0000001110011
0000001110100
0000001110101
0000001110110
0000001110111
0000001010010
0000001010011
0000001010100
0000001010101
0000001011010
0000001011011
0000001100100
0000001100101
00000000001
注:有能适应于较宽纸长并同时具有标准水平分辨力的传真机。为了提供这种选用方式,增加了表3b中规定的套组合基干码。
游程长度(黑和白)
GB/T16815—1997
组合基干码
组合基干码
00000001000
00000001100
00000001101
000000010010
000000010011
000000010100
000000010101
000000010110
000000010111
000000011100
000000011101
000000011110
000000011111
注:长度大于或等于2624个像素范围内的游程长度,首先用组合基千码2560编码。若游程的剩余部分(第一个组合基于码2560之后)为2560个像素或更多,则发出另外儿个组合基于码2560,直到游程的剩余部分少于2560个像素为止,这样,游程的剩余部分按照上卧心开始
T一全编码扫描线的最小传输时间。FUL
或用组合基干码进行编码。
5.2二维编码方案
GB/T16815—1997
二维编码方案是5.1规定的一维编码方案的选用扩充方式,并如下所述:5.2.1数据
5.2.1.1参数K
段结来
在出现传输差错时,为了对被干扰区加以限制,在每条一维编码扫描线之后,最多有K一1条后继的扫描线用二维编码。传送一维编码扫描线的次数可能多于所有K条扫描线组的次数。在传送一条维编码扫描线之后,就开始传送K一1条二维编码扫描线。K的最大取值如下:一标准的垂直分辨力:K=2
选用的高垂直分辨力:K=4
1某些主管部门指出选用的高垂直分辨力,K值可被选用地置为一个较低的值。2某些主管部门保留批准仅在其各自国家的传真业务中使用如下传真机的权利,这些传真机能在其收到的传真报文上产生一个可视符号,表明二维编码已被用于传输过程中。5.2.1.2
一维编码
与5.1.1数据一节的描述一致。
5.2.1.3二维编码
这是一种逐条扫描线编码方法,即在当前的扫描线或称正在编码的扫描线上,每一迁移像素的位置是根据位于正在编码的扫描线上,或位于紧靠该线上的参考扫描线上相应的参考像素的位置来进行编码。当正在编码的扫描线上编码已结束后,它就成为下5.2.1.3.1迁移像素的定义
与GB3382—93中4.2.1.3.1的定义—致。5.2.1.3.2编码的模式
与GB3382—93中4.2.1.3.2的描述致。5.2.1.3.3编码过程
编码扫描线的参考扫描线。
编码过程鉴别对正在编码的扫描线上的每一迁移像素进行编码时所使用的编码模式。当按GB3382一934.2.1.3.3中的第一步或第二步已鉴别出是三种编码模式中的某一种时,就可以从表4的码表中选出一个适当的码字。该编码过程如GB3382一93中第一部分图7的流程图所示。注:编码器中通过模的使用仅限于单个通过模。不影响兼容性的算法的变化有待进一步研究。7
GB/T16815—1997
编码元素
aa1+aia2
ai正好在bi之下
ai在bi的右面
ai在bi的左面
维(扩充)
维(扩充)
水平模的M(
)码表示表2和表3的码字
二维码表
aibr=0
aibi=1
aibi=3
aibi-2
001+M(agai)+M(aja2)
(见注1)
000011
0000011
000010
0000010
0000001××X
000000001XXX
(见注2)
建议不压缩模认可为三类机二维编码方案的一种选用的扩充,×××位的赋值是:111用于不压缩的工作模式,其码表在表5给出。
规定其他尚未指定的X××位的赋值以及将它们用于进一步的扩充,需进一步研究。3
若建议的不压缩模用于指明一维编码扫描线时,在任何一个以000序列结束的码字之后,编码器不得转入不压缩模,这是因为在以000结束的任何码字之后紧接着转换码000000001,会被误认为是一个线结束码。不压缩模码字
转入不压缩模的码
不压缩模的码
退出不压缩模的码
在一维编码扫描线上:00000001111在二
二维编码扫描线上:0000001111码字
000001
0000001T
00000001T
000000001T
0000000001T
00000000001T
T是一个特征位,它指示下一个游程长度的颜色(黑=1,白=0)5.2.1.3.4扫描线的第一个及最末一个像素的处理与GB3382一93中4.2.1.3.4的描述一致。8
5.2.2线同步码字
GB/T16815—1997
与GB3382-93中4.2.2的描述—致。5.2.3填充
与GB3382—93中4.2.3的描述一致。5.2.4返回到控制(RTC)
与GB3382—93中4.2.4的描述—致。5.2.5编码举例
参见GB3382—93中4.2.5的举例。5.3扩充的二维编码方案
ITU-T建议T.6中2.2规定的基本的传真编码方案可作为三类传真的一个选用方案使用。该编码方案基于GB3382—一93第一部分附录A中规定的误码纠错方式(ECM)。6传真机的实现
虽然指出了纸页大小,但物理实现上不一定要求用纸页扫描器和(或)纸页记录器,具体由主管部门规定。
若不是由物理的扫描器产生报文,或不在纸上显现,则在网络接口处出现的信号应与纸输入和(或)输出时产生的信号相同。
第二篇三类文件传真在综合业务数字网上的传输规程7引言
7.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文件传真三类机在综合业务数字网上操作时所使用的协议。本部分描述的协议也可用于ISDN以外的其他数字网或专线电路。所使用的规程和信号是基于GB3382一93第一部分及附录A中的规定。协议可在只有半双工,或全双工和半双工方式下操作。误码纠错是协议的必备部分。7.2误码纠错方式概述
本标准中描述的误码纠错方式是基于页选择重发ARQ(自动重发请求)技术。对所有传真报文过程采用HDLC顿结构。
发送机按照GB3382一93第一部分及附录A中的描述将报文划分为若干连续的,并将其作为若于页和/或部分页发送。
按照DCS命令中所指出的发送机使用大小为256八位组的顿,接收机必须能够接收该大小的顿。在全双工操作方式下,发送设备在收到对前一部分页的响应之前发送后续部分页。如果需要纠错,在下一部分页传输结束时发送后续部分页。如果前面的页或部分页有未确认的命令,在纠错之前重发这些页。在半双工的情况下,在发送后续部分页之前发送所有的纠错和确认。当前面的报文接收不满意时,接收设备发送PPR响应,以指出要求重发在相关的传真信息字段中所指定的那些顿。PPR信号包括页号和块号,以及所请求的顿号。当接收到PPR信号时,发送设备重发在PPR信息字段中所要求的指定的顿。对一页进行纠错的尝试次数不预先规定,它由发送机决定。如果认为尝试的次数太多了,发送机将发送DCN信号。
如果接收机无法继续接收新的信息,它连续发送RNR直到准备好接收新的信息为止。在此期间,发送机将发送任何未完成的纠错顿和未应答的命令。如果没有未完成的纠错,发送机将连续发送未确认的命令,直到接收到RNR以外的响应为止。在未确认前面发送的所有页为已被正确接收之前,发送机将不再发送任何新的信息。9
GB/T16815—1997
为使电路噪声所引起的信号被错误地接收的可能性降至最低,所有的命令和响应(除数据帧外)都要连续发送三次。例外的情况是初始的标识序列(即XID+DIS或XID+NSF+DIS或XID+CSI+DIS或XID+NSF+CSI+DIS)可以大于3次,最多发送5s。8缩略语
当在64kbit/s三类机(以下简称G3C)在方式下操作时,只使用下列信号。在ISDN上使用时,本部分规定的过程和信号在B通路上承载。CRP
命令重复
主叫用户标识(选用)
被叫用户标识(选用)
数字命令信号
数字标识信号
数字发送命令
传真编码数据
传真控制字段
传真信息字段
报文证实(见9)
非标准性能命令(选用)
非标准性能(选用)
非标准建立(选用)
过程中断拆接(见9)
PPS-EOM
PPS-EOP
PPS-MPS
PPS-NULL
部分页信号-报文结束
部分页信号-过程结束
部分页信号-多页信号
部分页信号-空
部分页请求
返回至部分页控制
未准备好接收
发送用户标识(选用)
互换标识过程(见9)
9传真过程
9.1地址字段
八位HDLC地址字段用来在多点安排中提供特定站的标识。对于点对点传输的情况,本字段限定为一种单一的格式。
格式:11111111
9.2传真控制字段
9.2.1初始标识
从被叫站到主叫站。
格式:0000××××
a)数字标识信号(DIS)-表征被叫设备是有ITU-T标准性能的。格式:00000001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40050-2021 网络关键设备安全通用要求
- GB/T39648-20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数字图像技术评级
- GB/T39092-2020 航空器环境控制系统图解符号
- GB/T25811-2010 染料试验用标准漂白涤纶布
- GB/T2910.16-2024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6部分:聚丙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苯法)
- GB/T529-200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撕裂强度的测定(裤形、直角形和新月形试样)
- GB/T26863-2022 火电站监控系统术语
- GB/T36434-2018 复杂机械手表机心万年历和打簧机构零部件的名称
- GB/T43423-2023 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 深空光通信编码与同步
- GB/T30966.6-2022 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 第6部分:状态监测的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
- GB/T24204-2009 高炉炉料用铁矿石 低温还原粉化率的测定 动态试验法
- GB/T23639-2009 节能耐腐蚀钢制电缆桥架
- GB/T23315-2009 粘扣带
- GB/T29529-2013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 GB/T32113-2015 口腔护理产品中氯酸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