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其他行业标准 >>
- FZ/T 93121-2021水刺法非织造布生产联合机
标准号:
FZ/T 93121-2021
标准名称:
水刺法非织造布生产联合机
标准类别:
其他行业标准
英文名称:
Spunlace nonwovens production unit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21-12-02 -
实施日期:
2022-04-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pdf .zip
标准ICS号:
纺织和皮革技术>>纺织机械>>59.120.99其他纺织机械中标分类号:
纺织>>纺织机械与器具>>W93纺部机械与器具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水刺法非织造布生产联合机的型式和主要技术参数、基本单元、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以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等短纤维为原料,采用水刺法固结,生产非织造布的水刺法非织造布生产联合 机。其它水刺法非织造布生产联合机可参照使用。
部分标准内容:
ICS59.120.99
CCSW93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FZ/T93121-2021
水刺法非织造布生产联合机
Spunlacenonwovensproductionunit2021-12-0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2022-04-01实施
FZ/T93121—2021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纺织机械与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非织造布机械分技术委员会(SAC/TC215/SC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恒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常熟市飞龙无纺机械有限公司、江苏迎阳无纺机械有限公司、宜兴市鸿锦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无锡海升高压泵有限公司、山东永信非织造材料有限公司、河南工程学院、中国纺织机械协会。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元国红、汤水利、韩一斌、范立元、王晓雨、陈鹏飞、余山洪、季静、刘双营、翟江波、闫新、任捷。
1范围
水刺法非织造布生产联合机
FZ/T93121—2021
本文件规定了水刺法非织造布生产联合机的型式和主要技术参数、基本单元、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等短纤维为原料,采用水刺法固结,生产非织造布的水刺法非织造布生产联合机(以下简称联合机)。其他水刺法非织造布生产联合机可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531.1—200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压入硬度试验方法第1部分:邵氏硬度计法(邵尔硬度)
GB/T1184一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5226.1--2019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纺织机械噪声测试规范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7111.1
GB/T7111.3纺织机械噪声测试规范第3部分:非织造布机械GB/T17780.1
纺织机械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17780.3
纺织机械安全要求第3部分:非织造布机械FZ/T90001
FZ/T90074
FZ/T90089.1
纺织机械产品包装
纺织机械产品涂装
纺织机械铭牌第1部分:型式、尺寸及技术要求FZ/T90089.2
纺织机械铭牌第2部分:内容
FZ/T93060
非织造布梳理机
FZ/T93061
FZ/T93081
FZ/T93083
FZ/T95001
FZ/T95009
非织造布交叉铺网机
水刺机用循环水处理设备
水刺机
圆网烘燥机
烘筒烘燥机
3型式和主要技术参数、基本单元3.1
型式和主要技术参数
3.1.1型式:按工艺路线分为:
一直铺型;
FZ/T93121-2021
交铺型。
2公称宽度:1800mm、2500mm、3500mm、4500mm、6000mm、6800mm。3.1.2
注:公称宽度是指水针板开孔区有效宽度。3产品单位面积质量:30g/m2~200g/m2。3.1.3
3.1.4水刺机类型:
辊筒;
一平台;
辊筒十平台。
5水刺头数量:4套/台~12套/台。3.1.5
3.1.6水刺头工作压力:3MPa~30MPa。3.2基本单元
称量机(或抓棉机)粗开松机-混棉机—精开松机—配棉器末道棉箱喂棉机——梳理机含自调匀整)——交叉铺网机——牵伸机——水刺机—脱水装置(负压、轧车)——整理装置烘筒烘燥机/圆网烘燥机在线检测卷绕机。注1:从称量机(或抓棉机)到末道棉箱为开松混合单元。注2:除上述主工艺设备外,联合机还包括高压供水、循环水处理、负压抽吸、除尘系统、压缩空气等单元。注3:根据原材料和成品卫生材料、基布等生产工艺的不同,基本单元可以增减。4要求
4.1单元机
4.1.1开松混合单元
称量机的称量误差范围应不大于士30g。4.1.1.1元
抓棉打手、开棉打手、均棉打手、剥棉打手的抓取纤维部位应光滑、无毛刺,不勾挂纤维。抓棉打手、开棉打手、均棉打手、剥棉打手的打手辊体外圆对轴线的径向圆跳动公差值应不低4.1.1.3
于GB/T1184—1996规定的8级。
4.1.1.4给棉罗拉表面、棉箱内壁表面、过棉管道内表面应光滑,不勾挂纤维。4.1.1.5
输棉帘应运转灵活,无阻滞、打滑和跑偏现象。称量机、混棉机、开松机打手隔距应满足工艺要求。混棉机容积应满足混棉质量和产量的要求。喂棉机
喂给罗拉表面、输出罗拉表面、输棉管道内表面应光洁,不勾挂纤维。给棉板表面应平整,工作表面的粗糙度Ra值应≤0.8μm(经梨面纹或桔纹处理的除外)。给棉板与喂给罗拉隔距点处的直线度公差应≤0.20mm。4.1.2.3
梳理机
梳理机应符合FZ/T93060的规定。4.1.3.1
锡林筒体、道夫筒体外圆对轴线的径向圆跳动应≤0.03mm。漏底弧板折线处的直线度应≤0.6mm;漏底弧板的面轮廊度应≤0.6mm。4.1.3.3
针布包卷端头应焊接或粘接牢固、光滑。4.1.3.4
5自调匀整装置的检测机构和执行机构应工作可靠。4.1.3.5
5隔距应满足工艺要求。
4.1.4交叉铺网机
交叉铺网机应符合FZ/T93061的规定。4.1.4.1
出网帘与铺网小车之间的距离在喂人方向应均匀一致、调节方便。4.1.4.2
4.1.5牵伸机
针布应适用于纤维性能,表面应光滑、无毛刺、不勾挂纤维。4.1.5.2牵伸辊隔距和牵伸比应调整方便,满足工艺要求。4.1.6水刺机
4.1.6.1水刺机应符合FZ/T93083的规定。4.1.6.2网帘纠偏装置转阀转动灵活,探杆的检测角度范围应满足工艺要求。4.1.7脱水装置
轧辊表面粗糙度值Ra值应≤0.8μm。4.1.7.1车
FZ/T93121-—2021
橡胶辊表面硬度偏差为士3ShoreA,同一辊面硬度差<2ShoreA。橡胶层与辊芯应结合牢固,不允许有脱层与裂口现象;橡胶层不允许有气孔、杂质等缺陷。4.1.7.3轧辊和橡胶辊横向线压力分布应均匀。抽吸辊筒转动应灵活,辊筒外网与支架应无摩擦。4.1.7.4
4.1.7.5抽吸箱、脱水箱箱口表面应清洁、无磕碰、无毛刺、不勾挂纤维。4.1.8整理装置
4.1.8.1上浆辊表面粗糙度值Ra值应<0.8μm。4.1.8.2橡胶辊表面硬度偏差为士3ShoreA,同一辊面硬度差<2ShoreA。橡胶层与辊芯应结合牢固,不允许有脱层与裂口现象;橡胶层不允许有气孔、杂质等缺陷。4.1.8.3上浆辊和橡胶辊横向线压力分布应均匀。4.1.9烘筒烘燥机
烘筒烘燥机应符合FZ/T95009的规定。4.1.9.1
烘筒表面横向温差应满足工艺要求。4.1.9.3
应有冷凝水收集装置,冷凝水不得滴漏到布面上。圆网烘燥机
圆网烘燥机应符合FZ/T95001的规定。4.1.10.1
4.1.10.2隔热板外表面与工作环境温差不大于15℃(进出布端口处除外)。4.1.112
在线检测系统
4.1.11.1表面缺陷检测装置应能检测出成品中直径大于0.5mm的黑点、黄斑、异物、脏污、蚊虫等表面缺陷,并对缺陷信息进行处理。4.1.11.2单位面积质量检测装置应能实现成品横幅、纵向的定量检测和显示。4.1.11.3水分检测装置应能实现成品横幅、纵向的水分值曲线的显示。3
FZ/T93121—2021
4.1.11.4喂人装置应配置金属探测去除装置。永久磁铁金属探测去除装置宜安装在开松机出口处,管道用电子金属探测去除装置宜安装在粗开松机至混棉机、精开松机至末道棉箱或末道棉箱至喂棉机的输棉管道上。
4.1.12卷绕机
4.1.12.1布卷端面应整齐。
4.1.12.2内外层松紧应一致,卷绕实际工作张力与设定张力值偏差为士10%。4.1.12.3在最大卷绕直径时,卷绕轴应无明显变形;正常工作速度下,应运转平稳。4.1.12.4具有横切和自动换卷功能。高压供水系统、负压抽吸系统
管路应焊接牢牵固;接头可靠、无渗漏。控制系统应设有高压泵缺水自停保护功能。4.1.13.2
4.1.14循环水处理设备
循环水处理设备应符合FZ/T93081的规定。4.1.14.2与循环水接触的零部件宜采用不锈钢材质,或表面经过防腐和防锈处理的其他材质。4.2联合机
4.2.1传动系统
4.2.1.1各单元机传动系统润滑良好,运转平稳,无异常振动和冲击声响。4.2.1.2开松机打手轴承、喂棉箱打手轴承、各风机轴承温升应≤40℃,其余轴承温升应≤20℃;烘筒烘燥机、圆网烘燥机轴承除外。4.2.1.3各检测装置、限位开关、气动执行元件动作应灵敏可靠;连锁信号和控制动作准确无误。4.2.2管路系统
压缩空气管路、蒸汽管路、燃气管路、导热油管路、水循环管路,应无渗漏现象。柱塞泵运转应平稳,无异常振动和冲击声响。4.2.2.3:所有阀门及操作元件动作应灵活、可靠。4.2.2.4所有测量仪表指示应正确无误。电气及控制系统
中央控制系统应保证联合机及各单元机程序动作正确,协调一致。4.2.3.2
中央控制系统对联合机应能实现参数设置及存储、工况显示、报警等功能。中央控制系统对各单元机应能单独控制、调试,并有各单元机之间的互联互通接口。4.2.3.4
各单元机应采用同步控制,速度、张力等参数应能在操作面板上设定和调整。控制系统应具有发生故障时紧急停车功能。4.2.3.5
所有检测装置动作应灵活,无卡死现象。限位开关和位置开关动作应灵敏、可靠。联锁信号及控制动作应准确无误电气接线应准确可靠,布线统一、整齐、美观。4.2.3.9
4.2.4安全和环保
1各单元机之间的连接部位,安全保护装置应可靠。4.2.4.1
应设置危险标记和安全报警系统。电气设备联接电路的连续性应符合GB5226.1一2019中8.2的规定。FZ/T93121—2021
4.2.4.4电气设备动力电路导线和保护联结电路之间施压500Vd.c.时,绝缘电阻≥2Mα。4.2.4.5
电气设备的耐压试验值应不低于1000Va.c.。空车运转时各单元机噪声(发射声压级)≤85dB(A);其中,在对水刺头射流处、水刺机抽吸风机处、功率大于150kW的高压泵处采取隔离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水刺机噪声(发射声压级)≤88dB(A)。
联合机安全和警示应符合GB/T17780.1和GB/T17780.3的要求。4.2.5
外观质量
钣金加工制造的机架、槽体、移门等零部件表面应平整光滑,接缝平齐,不得有扭曲、磕碰、划伤、变形等外观缺陷。
表面经镀覆或化学处理的零件,保护层不应有脱落或露底现象。4.2.5.3
各类电线、管路的外露部分应排列整齐,安装牢固。涂装质量应符合FZ/T90074的规定。4.3
成布质量
表面应均匀,无明显起毛、云斑,不得有油斑、污物。4.3.2成布质量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规定。5试验方法
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见表1。
称量精度
检验项目
径向圆跳动、轴向圆跳动
表面粗糙度
直线度
梳理机
面轮廓度
交叉铺网机
水刺机
轧辊或上浆辊表面粗糙度
橡胶辊硬度bzxz.net
烘筒烘燥机
要求的章条号
4.1.1.3、4.1.3.2
4.1.2.3、4.1.3.3
4.1.7.1、4.1.8.1
4.1.7.2、4.1.8.2
检测方法
用精度不大于1g的电子秤随机对5个称量斗纤维进行检测
用千分表在距辑筒非安装端100mm~150mm处检测
用粗糙度仪或标准样块比较法检测用刀口尺和塞尺检测
按FZ/T93060的规定检测
用模板和塞尺检验
按FZ/T93061的规定检测
按FZ/T93083的规定检测
用粗糙度仪或标准样块比较法检测按GB/T531.1—2008规定的方法测定按FZ/T95009的规定检测
FZ/T93121—2021
温差/温升
圆网烘燥机
检验项目
卷绕张力偏差
循环水处理设备
电气设备保护联接电路的连续性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
电气设备的耐压试验
安全防护措施和警示
产品涂装
一般项目
空车运转试验
试验条件:
表1 (续)
要求的章条号
4.1.10.2、4.2.1.2
其他条目
电源电压为(380土0.1)V,频率为(50土1)Hz;检测方法
在机器连续运转2h后,用精度为0.5℃的测温仪检测箱体表面或轴承座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按FZ/T95001的规定检测
取仪表张力显示值与张力设定值之差,除以张力设定值
按FZ/T93081的规定检测
按GB/T5226.1—2019的18.2的规定检测按GB/T5226.1--2019的18.3的规定检测按GB/T5226.1—2019的18.4的规定检测按GB/T7111.1和GB/T7111.3规定的方法检测按GB/T17780.1的规定检测
按FZ/T90074的规定检测
用通用量具及手感、目测等方法检测各单元机运行状况良好、动作准确可靠,单独连续运行无异常现象;各单元机联动运行稳定,同步状态良好;安全装置、急停装置处于有效状态;联合机的工况和系统温升稳定;各单元机按设计工作速度运转。试验时间:空车连续运转≥2h。检验项目:4.1.1.1、4.1.1.5、4.1.3.1、4.1.4.1、4.1.6.1、4.1.7.3、4.1.7.4、4.1.9.1、4.1.10.1、4.1.14.1、4.2.1、4.2.4。
工作负荷试验
试验条件:
电源按5.2.1a)的规定;
无明显外界气流影响;
按5.2.2检查空车运转质量合格后进行;在使用厂根据生产不同品种非织造布的工艺要求,合理调整机器的工艺参数后进行。试验时间:正常连续生产运转1个月后进行。检验项目:4.1.1.1、4.1.1.5、4.1.1.6、4.1.1.7、4.1.3.1、4.1.3.5、4.1.4~4.1.6、4.1.7.3~4.1.7.4、5.3.3
4.1.8.3、4.1.9~4.1.13、4.2.2、4.2.3、4.3。6
6检验规则
6.1出厂检验
6.1.1制造厂应对每台单元机产品装配后进行机械试验。FZ/T93121-2021
6.1.2检验项目:4.1.1.14.1.1.4、4.1.2、4.1.3.1~4.1.3.4、4.1.4.1、4.1.7.1、4.1.7.2、4.1.8.1、4.1.8.2、4.1.9.1、4.1.10.1、4.1.14、4.2.5。6.1.3联合机中的每台单元机须经制造厂质量检验合格后出厂,并填写产品合格证后方能出厂。6.1.4使用厂在进行安装调试和试验中发现有不符合本文件时,由制造厂负责会同使用厂进行处理。6.2型
型式检验
产品在下列情况之一时,进行型式检验:a)
新产品鉴定时;
新产品正式投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b)
产品转厂生产或停产两年以上再恢复生产时;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d)
6.2.2检验项目:第4章的全部内容。6.3
判定规则
出厂检验项目按6.1.2全部合格即判定产品合格。6.3.1
6.3.2型式检验按6.2.2全部合格即判定产品合格。6.3.3检验项目不合格允许修复、调整至复验合格。7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7.1标志
7.1.1产品包装储运的图示标志应符合GB/T191的规定。7.1.2产品的铭牌按FZ/T90089.1和FZ/T90089.2的规定。7.1.3产品安全标志按GB2894的规定。7.2包装
7.2.1产品的包装应符合FZ/T90001的规定7.2.2重要辊筒外圆应用橡胶或其他包装材料保护套保护辊面。7.3运输
产品在运输过程中须按规定的位置起吊,包装箱应按规定的朝向放置,不得倾斜或改变方向。7.4贮存
产品出厂后,在有良好防雨(水)、防腐及通风贮存条件下,包装箱内零件防锈防潮自出厂日起有效期为1年。
FZ/T93121-2021
码上扫一扫正版服务到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
行业标准
水刺法非织造布生产联合机
FZ/T93121—2021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网址www.spc.net.cn
发行中心:(010)51780238
总编室:(010)68533533
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
2022年2月第一版
印张0.75字数19千字
2022年2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2-36487定价20.00元如有印装差错
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1010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CCSW93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FZ/T93121-2021
水刺法非织造布生产联合机
Spunlacenonwovensproductionunit2021-12-0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2022-04-01实施
FZ/T93121—2021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纺织机械与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非织造布机械分技术委员会(SAC/TC215/SC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恒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常熟市飞龙无纺机械有限公司、江苏迎阳无纺机械有限公司、宜兴市鸿锦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无锡海升高压泵有限公司、山东永信非织造材料有限公司、河南工程学院、中国纺织机械协会。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元国红、汤水利、韩一斌、范立元、王晓雨、陈鹏飞、余山洪、季静、刘双营、翟江波、闫新、任捷。
1范围
水刺法非织造布生产联合机
FZ/T93121—2021
本文件规定了水刺法非织造布生产联合机的型式和主要技术参数、基本单元、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等短纤维为原料,采用水刺法固结,生产非织造布的水刺法非织造布生产联合机(以下简称联合机)。其他水刺法非织造布生产联合机可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531.1—200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压入硬度试验方法第1部分:邵氏硬度计法(邵尔硬度)
GB/T1184一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5226.1--2019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纺织机械噪声测试规范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7111.1
GB/T7111.3纺织机械噪声测试规范第3部分:非织造布机械GB/T17780.1
纺织机械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17780.3
纺织机械安全要求第3部分:非织造布机械FZ/T90001
FZ/T90074
FZ/T90089.1
纺织机械产品包装
纺织机械产品涂装
纺织机械铭牌第1部分:型式、尺寸及技术要求FZ/T90089.2
纺织机械铭牌第2部分:内容
FZ/T93060
非织造布梳理机
FZ/T93061
FZ/T93081
FZ/T93083
FZ/T95001
FZ/T95009
非织造布交叉铺网机
水刺机用循环水处理设备
水刺机
圆网烘燥机
烘筒烘燥机
3型式和主要技术参数、基本单元3.1
型式和主要技术参数
3.1.1型式:按工艺路线分为:
一直铺型;
FZ/T93121-2021
交铺型。
2公称宽度:1800mm、2500mm、3500mm、4500mm、6000mm、6800mm。3.1.2
注:公称宽度是指水针板开孔区有效宽度。3产品单位面积质量:30g/m2~200g/m2。3.1.3
3.1.4水刺机类型:
辊筒;
一平台;
辊筒十平台。
5水刺头数量:4套/台~12套/台。3.1.5
3.1.6水刺头工作压力:3MPa~30MPa。3.2基本单元
称量机(或抓棉机)粗开松机-混棉机—精开松机—配棉器末道棉箱喂棉机——梳理机含自调匀整)——交叉铺网机——牵伸机——水刺机—脱水装置(负压、轧车)——整理装置烘筒烘燥机/圆网烘燥机在线检测卷绕机。注1:从称量机(或抓棉机)到末道棉箱为开松混合单元。注2:除上述主工艺设备外,联合机还包括高压供水、循环水处理、负压抽吸、除尘系统、压缩空气等单元。注3:根据原材料和成品卫生材料、基布等生产工艺的不同,基本单元可以增减。4要求
4.1单元机
4.1.1开松混合单元
称量机的称量误差范围应不大于士30g。4.1.1.1元
抓棉打手、开棉打手、均棉打手、剥棉打手的抓取纤维部位应光滑、无毛刺,不勾挂纤维。抓棉打手、开棉打手、均棉打手、剥棉打手的打手辊体外圆对轴线的径向圆跳动公差值应不低4.1.1.3
于GB/T1184—1996规定的8级。
4.1.1.4给棉罗拉表面、棉箱内壁表面、过棉管道内表面应光滑,不勾挂纤维。4.1.1.5
输棉帘应运转灵活,无阻滞、打滑和跑偏现象。称量机、混棉机、开松机打手隔距应满足工艺要求。混棉机容积应满足混棉质量和产量的要求。喂棉机
喂给罗拉表面、输出罗拉表面、输棉管道内表面应光洁,不勾挂纤维。给棉板表面应平整,工作表面的粗糙度Ra值应≤0.8μm(经梨面纹或桔纹处理的除外)。给棉板与喂给罗拉隔距点处的直线度公差应≤0.20mm。4.1.2.3
梳理机
梳理机应符合FZ/T93060的规定。4.1.3.1
锡林筒体、道夫筒体外圆对轴线的径向圆跳动应≤0.03mm。漏底弧板折线处的直线度应≤0.6mm;漏底弧板的面轮廊度应≤0.6mm。4.1.3.3
针布包卷端头应焊接或粘接牢固、光滑。4.1.3.4
5自调匀整装置的检测机构和执行机构应工作可靠。4.1.3.5
5隔距应满足工艺要求。
4.1.4交叉铺网机
交叉铺网机应符合FZ/T93061的规定。4.1.4.1
出网帘与铺网小车之间的距离在喂人方向应均匀一致、调节方便。4.1.4.2
4.1.5牵伸机
针布应适用于纤维性能,表面应光滑、无毛刺、不勾挂纤维。4.1.5.2牵伸辊隔距和牵伸比应调整方便,满足工艺要求。4.1.6水刺机
4.1.6.1水刺机应符合FZ/T93083的规定。4.1.6.2网帘纠偏装置转阀转动灵活,探杆的检测角度范围应满足工艺要求。4.1.7脱水装置
轧辊表面粗糙度值Ra值应≤0.8μm。4.1.7.1车
FZ/T93121-—2021
橡胶辊表面硬度偏差为士3ShoreA,同一辊面硬度差<2ShoreA。橡胶层与辊芯应结合牢固,不允许有脱层与裂口现象;橡胶层不允许有气孔、杂质等缺陷。4.1.7.3轧辊和橡胶辊横向线压力分布应均匀。抽吸辊筒转动应灵活,辊筒外网与支架应无摩擦。4.1.7.4
4.1.7.5抽吸箱、脱水箱箱口表面应清洁、无磕碰、无毛刺、不勾挂纤维。4.1.8整理装置
4.1.8.1上浆辊表面粗糙度值Ra值应<0.8μm。4.1.8.2橡胶辊表面硬度偏差为士3ShoreA,同一辊面硬度差<2ShoreA。橡胶层与辊芯应结合牢固,不允许有脱层与裂口现象;橡胶层不允许有气孔、杂质等缺陷。4.1.8.3上浆辊和橡胶辊横向线压力分布应均匀。4.1.9烘筒烘燥机
烘筒烘燥机应符合FZ/T95009的规定。4.1.9.1
烘筒表面横向温差应满足工艺要求。4.1.9.3
应有冷凝水收集装置,冷凝水不得滴漏到布面上。圆网烘燥机
圆网烘燥机应符合FZ/T95001的规定。4.1.10.1
4.1.10.2隔热板外表面与工作环境温差不大于15℃(进出布端口处除外)。4.1.112
在线检测系统
4.1.11.1表面缺陷检测装置应能检测出成品中直径大于0.5mm的黑点、黄斑、异物、脏污、蚊虫等表面缺陷,并对缺陷信息进行处理。4.1.11.2单位面积质量检测装置应能实现成品横幅、纵向的定量检测和显示。4.1.11.3水分检测装置应能实现成品横幅、纵向的水分值曲线的显示。3
FZ/T93121—2021
4.1.11.4喂人装置应配置金属探测去除装置。永久磁铁金属探测去除装置宜安装在开松机出口处,管道用电子金属探测去除装置宜安装在粗开松机至混棉机、精开松机至末道棉箱或末道棉箱至喂棉机的输棉管道上。
4.1.12卷绕机
4.1.12.1布卷端面应整齐。
4.1.12.2内外层松紧应一致,卷绕实际工作张力与设定张力值偏差为士10%。4.1.12.3在最大卷绕直径时,卷绕轴应无明显变形;正常工作速度下,应运转平稳。4.1.12.4具有横切和自动换卷功能。高压供水系统、负压抽吸系统
管路应焊接牢牵固;接头可靠、无渗漏。控制系统应设有高压泵缺水自停保护功能。4.1.13.2
4.1.14循环水处理设备
循环水处理设备应符合FZ/T93081的规定。4.1.14.2与循环水接触的零部件宜采用不锈钢材质,或表面经过防腐和防锈处理的其他材质。4.2联合机
4.2.1传动系统
4.2.1.1各单元机传动系统润滑良好,运转平稳,无异常振动和冲击声响。4.2.1.2开松机打手轴承、喂棉箱打手轴承、各风机轴承温升应≤40℃,其余轴承温升应≤20℃;烘筒烘燥机、圆网烘燥机轴承除外。4.2.1.3各检测装置、限位开关、气动执行元件动作应灵敏可靠;连锁信号和控制动作准确无误。4.2.2管路系统
压缩空气管路、蒸汽管路、燃气管路、导热油管路、水循环管路,应无渗漏现象。柱塞泵运转应平稳,无异常振动和冲击声响。4.2.2.3:所有阀门及操作元件动作应灵活、可靠。4.2.2.4所有测量仪表指示应正确无误。电气及控制系统
中央控制系统应保证联合机及各单元机程序动作正确,协调一致。4.2.3.2
中央控制系统对联合机应能实现参数设置及存储、工况显示、报警等功能。中央控制系统对各单元机应能单独控制、调试,并有各单元机之间的互联互通接口。4.2.3.4
各单元机应采用同步控制,速度、张力等参数应能在操作面板上设定和调整。控制系统应具有发生故障时紧急停车功能。4.2.3.5
所有检测装置动作应灵活,无卡死现象。限位开关和位置开关动作应灵敏、可靠。联锁信号及控制动作应准确无误电气接线应准确可靠,布线统一、整齐、美观。4.2.3.9
4.2.4安全和环保
1各单元机之间的连接部位,安全保护装置应可靠。4.2.4.1
应设置危险标记和安全报警系统。电气设备联接电路的连续性应符合GB5226.1一2019中8.2的规定。FZ/T93121—2021
4.2.4.4电气设备动力电路导线和保护联结电路之间施压500Vd.c.时,绝缘电阻≥2Mα。4.2.4.5
电气设备的耐压试验值应不低于1000Va.c.。空车运转时各单元机噪声(发射声压级)≤85dB(A);其中,在对水刺头射流处、水刺机抽吸风机处、功率大于150kW的高压泵处采取隔离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水刺机噪声(发射声压级)≤88dB(A)。
联合机安全和警示应符合GB/T17780.1和GB/T17780.3的要求。4.2.5
外观质量
钣金加工制造的机架、槽体、移门等零部件表面应平整光滑,接缝平齐,不得有扭曲、磕碰、划伤、变形等外观缺陷。
表面经镀覆或化学处理的零件,保护层不应有脱落或露底现象。4.2.5.3
各类电线、管路的外露部分应排列整齐,安装牢固。涂装质量应符合FZ/T90074的规定。4.3
成布质量
表面应均匀,无明显起毛、云斑,不得有油斑、污物。4.3.2成布质量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规定。5试验方法
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见表1。
称量精度
检验项目
径向圆跳动、轴向圆跳动
表面粗糙度
直线度
梳理机
面轮廓度
交叉铺网机
水刺机
轧辊或上浆辊表面粗糙度
橡胶辊硬度bzxz.net
烘筒烘燥机
要求的章条号
4.1.1.3、4.1.3.2
4.1.2.3、4.1.3.3
4.1.7.1、4.1.8.1
4.1.7.2、4.1.8.2
检测方法
用精度不大于1g的电子秤随机对5个称量斗纤维进行检测
用千分表在距辑筒非安装端100mm~150mm处检测
用粗糙度仪或标准样块比较法检测用刀口尺和塞尺检测
按FZ/T93060的规定检测
用模板和塞尺检验
按FZ/T93061的规定检测
按FZ/T93083的规定检测
用粗糙度仪或标准样块比较法检测按GB/T531.1—2008规定的方法测定按FZ/T95009的规定检测
FZ/T93121—2021
温差/温升
圆网烘燥机
检验项目
卷绕张力偏差
循环水处理设备
电气设备保护联接电路的连续性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
电气设备的耐压试验
安全防护措施和警示
产品涂装
一般项目
空车运转试验
试验条件:
表1 (续)
要求的章条号
4.1.10.2、4.2.1.2
其他条目
电源电压为(380土0.1)V,频率为(50土1)Hz;检测方法
在机器连续运转2h后,用精度为0.5℃的测温仪检测箱体表面或轴承座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按FZ/T95001的规定检测
取仪表张力显示值与张力设定值之差,除以张力设定值
按FZ/T93081的规定检测
按GB/T5226.1—2019的18.2的规定检测按GB/T5226.1--2019的18.3的规定检测按GB/T5226.1—2019的18.4的规定检测按GB/T7111.1和GB/T7111.3规定的方法检测按GB/T17780.1的规定检测
按FZ/T90074的规定检测
用通用量具及手感、目测等方法检测各单元机运行状况良好、动作准确可靠,单独连续运行无异常现象;各单元机联动运行稳定,同步状态良好;安全装置、急停装置处于有效状态;联合机的工况和系统温升稳定;各单元机按设计工作速度运转。试验时间:空车连续运转≥2h。检验项目:4.1.1.1、4.1.1.5、4.1.3.1、4.1.4.1、4.1.6.1、4.1.7.3、4.1.7.4、4.1.9.1、4.1.10.1、4.1.14.1、4.2.1、4.2.4。
工作负荷试验
试验条件:
电源按5.2.1a)的规定;
无明显外界气流影响;
按5.2.2检查空车运转质量合格后进行;在使用厂根据生产不同品种非织造布的工艺要求,合理调整机器的工艺参数后进行。试验时间:正常连续生产运转1个月后进行。检验项目:4.1.1.1、4.1.1.5、4.1.1.6、4.1.1.7、4.1.3.1、4.1.3.5、4.1.4~4.1.6、4.1.7.3~4.1.7.4、5.3.3
4.1.8.3、4.1.9~4.1.13、4.2.2、4.2.3、4.3。6
6检验规则
6.1出厂检验
6.1.1制造厂应对每台单元机产品装配后进行机械试验。FZ/T93121-2021
6.1.2检验项目:4.1.1.14.1.1.4、4.1.2、4.1.3.1~4.1.3.4、4.1.4.1、4.1.7.1、4.1.7.2、4.1.8.1、4.1.8.2、4.1.9.1、4.1.10.1、4.1.14、4.2.5。6.1.3联合机中的每台单元机须经制造厂质量检验合格后出厂,并填写产品合格证后方能出厂。6.1.4使用厂在进行安装调试和试验中发现有不符合本文件时,由制造厂负责会同使用厂进行处理。6.2型
型式检验
产品在下列情况之一时,进行型式检验:a)
新产品鉴定时;
新产品正式投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b)
产品转厂生产或停产两年以上再恢复生产时;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d)
6.2.2检验项目:第4章的全部内容。6.3
判定规则
出厂检验项目按6.1.2全部合格即判定产品合格。6.3.1
6.3.2型式检验按6.2.2全部合格即判定产品合格。6.3.3检验项目不合格允许修复、调整至复验合格。7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7.1标志
7.1.1产品包装储运的图示标志应符合GB/T191的规定。7.1.2产品的铭牌按FZ/T90089.1和FZ/T90089.2的规定。7.1.3产品安全标志按GB2894的规定。7.2包装
7.2.1产品的包装应符合FZ/T90001的规定7.2.2重要辊筒外圆应用橡胶或其他包装材料保护套保护辊面。7.3运输
产品在运输过程中须按规定的位置起吊,包装箱应按规定的朝向放置,不得倾斜或改变方向。7.4贮存
产品出厂后,在有良好防雨(水)、防腐及通风贮存条件下,包装箱内零件防锈防潮自出厂日起有效期为1年。
FZ/T93121-2021
码上扫一扫正版服务到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
行业标准
水刺法非织造布生产联合机
FZ/T93121—2021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网址www.spc.net.cn
发行中心:(010)51780238
总编室:(010)68533533
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
2022年2月第一版
印张0.75字数19千字
2022年2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2-36487定价20.00元如有印装差错
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1010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上一篇: FZ/T 93120-2019非织造布分切复卷机
- 下一篇: FZ/T 96021-2010倍捻机
- 热门标准
- 其他行业标准
- JB/T11222-2011 低速汽车 钢板弹簧可靠性试验方法
- JB/T5331-2011 潜油电机用特种聚酰亚胺薄膜绕包铜圆线
- YS/T524-2011 合成白钨
- YS/T1050.8-2015 铅锑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8部分:金量和银量的测定 火试金法
- YS/T740-2010 氧化铝工业废水苛性碱度测定方法
- DGJ08-1997-2002 膜结构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
- CAS125-2005 在用机动车排放检测用油加注规范
- FZ/T14024-2022 棉与粘胶纤维混纺印染布
- QB/T4085-2010 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
- YS/T254.7-2011 铍精矿、绿柱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7部分:水分量的测定 重量法
- FZ/T14023-2021 涤(锦)纶防水透湿雨衣面料
- JB/T11154-2011 YZR系列起重及冶金用绕线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机座号450~500)
- FZ/T12050-2015 针织用点子纱
- FZ/T01084-2017 粘合衬水洗后的外观及尺寸变化试验方法
- QX/T459-2018 气象视频节目中国地图地理要素的选取与表达
- 行业新闻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25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bzxznet@163.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5141790号-2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51417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