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其他行业标准 >>
- YB/T 055-2015钢桶用冷轧钢板及钢带
标准号:
YB/T 055-2015
标准名称:
钢桶用冷轧钢板及钢带
标准类别:
其他行业标准
英文名称:
Cold rolled steel sheets and strips for bareels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15-04-30 -
实施日期:
2015-10-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pdf .zip
替代情况:
替代YB/T 055-1994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钢桶用冷轧钢板及钢带的牌号及其表示方法、订货信息、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技术要求、检验和试验、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等。本标准适用于钢桶用厚度为0.30mm~1.60mm,宽度为600mm~2050mm的冷轧钢板及钢带。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YB/T 055-1994《200 升钢桶用冷轧薄钢板和热镀锌薄钢板》。
与YB/T 055-1994标准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并删除热镀锌薄钢板;
——将牌号表示方法“LT”和“XT”修改为“GT1”和“GT2”(见第3章,1994年版第3章);
——增加了订货信息(见第4章);
——将“尺寸、外形”修改为“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并更改了规定内容(见第5章,1994年版第4章);
——删除了“锌层表面结构”的要求(1994年版第5章);
——修改了化学成分的要求(见6.1.1,1994年版6.1.1);
——增加了冶炼方法的规定(见6.2);
——修改了交货状态的规定(见6.3,1994年版6.2);
——修改了力学性能的要求(见6.4,1994年版6.3);
——增加了拉伸应痕的规定(见6.5);
——删除了镀锌板(带)的锌层重量要求(1994年版6.4);
——修改了表面质量的要求(见6.6,1994年版6.5);
——增加了表面结构的要求(见6.7)。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首钢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远征、张维旭、唐牧、刘家宁、任翠英、陈晓红、魏海丽、李晓强。
本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YB/T 055-1994。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2 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T 223.3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二安替比林甲烷磷钼酸重量法测定磷量
GB/T 223.9 钢铁及合金 铝含量的测定 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
GB/T 223.58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亚砷酸钠-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锰量
GB/T 223.59 钢铁及合金 磷含量的测定 铋磷钼蓝分光光度法和锑磷钼蓝分光光度法
GB/T 223.63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高碘酸钠(钾)光度法测定锰量
GB/T 223.64 钢铁及合金 锰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223.68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管式炉内燃烧后碘酸钾滴定法测定硫含量
GB/T 223.69 钢铁及合金 碳含量的测定 管式炉内燃烧后气体容量法
GB/T 223.72 钢铁及合金 硫含量的测定 重量法
GB/T 228.1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 230.1 金属材料 洛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 247 钢板和钢带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GB/T 708 冷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 2975 钢及钢产品 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
GB/T 4336 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 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常规法)
GB/T 17505 钢及钢产品交货一般技术要求
GB/T 20066 钢和铁 化学成分测定用试样的取样和制样方法
GB/T 20123 钢铁 总碳硫含量的测定高频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常规方法)
GB/T 20125 低合金钢 多元素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GB/T 20126 非合金钢 低碳含量的测定 第2部分:感应炉(经预加热)内燃烧后红外吸收法
YB/T 081 冶金技术标准的数值修约与检测数值的判定原则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黑色冶金行业标准YB/T055—2015
代替YB/T055—1994
钢桶用冷轧钢板及钢带
Cold rolled steel sheets and strips for barrels2015-04-3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5-10-01实施
本标准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YB/T055一1994《200升钢桶用冷轧薄钢板和热镀锌薄钢板》。与YB/T055—1994标准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修改了标准名称,并删除热镀锌薄钢板;YB/T055—2015
-将牌号表示方法LT”和\XT”修改为GT1”和\GT2”(见第3章,1994年版第3章);-增加了订货信息(见第4章);一将“尺寸、外形”修改为“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并更改了规定内容(见第5章,1994年版第4章);
删除了“锌层表面结构”的要求(1994年版第5章);修改了化学成分的要求(见6.1.1,1994年版6.1.1);-增加了冶炼方法的规定(见6.2);修改了交货状态的规定(见6.3,1994年版6.2);修改了力学性能的要求(见6.4,1994年版6.3);增加了拉伸应变痕的规定(见6.5);删除了镀锌板(带)的锌层重量要求(1994年版6.4);修改了表面质量的要求(见6.6,1994年版6.5);增加了表面结构的要求(见6.7)。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首钢总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远征、张维旭、唐牧、刘家宁、任翠英、陈晓红、魏海丽、李晓强。本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YB/T055—1994。
1范围
钢桶用冷轧钢板及钢带
YB/T055—2015
本标准规定了钢桶用冷轧钢板及钢带的牌号及其表示方法、订货信息、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技术要求、检验和试验、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等。本标准适用于钢桶用厚度为0.30mm~1.60mm,宽度为600mm~2050mm的冷轧钢板及钢带(以下简称“钢板及钢带”)。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22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GB/T223.3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二安替比林甲烷磷钼酸重量法测定磷量GB/T223.9钢铁及合金铝含量的测定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GB/T223.58
3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亚砷酸钠-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锰量GB/T223.59
GB/T223.63
GB/T223.64
GB/T223.68
GB/T223.69
GB/T223.72
钢铁及合金磷含量的测定铋磷钼蓝分光光度法和磷钼蓝分光光度法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高碘酸钠(钾)光度法测定锰量钢铁及合金锰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管式炉内燃烧后碘酸钾滴定法测定硫含量钢铁及合金碳含量的测定管式炉内燃烧后气体容量法钢铁及合金硫含量的测定重量法GB/T228.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B/T230.1
GB/T247
GB/T708
GB/T2975
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钢板和钢带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冷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GB/T4336
GB/T17505
GB/T20066
GB/T20123
GB/T20125
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常规法)钢及钢产品交货一般技术要求
钢和铁化学成分测定用试样的取样和制样方法钢铁总碳硫含量的测定高频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常规方法)低合金钢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非合金钢低碳含量的测定第2部分:感应炉(经预加热)内燃烧后红外吸收法GB/T20126
YB/T081冶金技术标准的数值修约与检测数值的判定原则3牌号及其表示方法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钢板及钢带的牌号由“钢桶”汉语拼音首位字母“GT”和冲压级别“1、2”组成,表示为GT1和GT2。通常GT1用于一般用途,GT2用于冲压用途。4订货信息
4.1按本标准订货的合同或订单应包括下列内容:1
YB/T055—2015
标准编号;
产品名称(钢板或钢带);
牌号;
规格及尺寸、不平度精度;
边缘状态;
包装方式;
重量;
涂油要求;
其他特殊要求。
4.2如订货合同中未注明尺寸和不平度精度、边缘状态、涂油要求及包装等信息,则本标准产品按普通的尺寸和不平度精度的切边钢板或切边钢带涂油供货,并按供方提供的包装方式包装。5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钢板及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应符合GB/T708的规定,如用户有特殊要求,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6技术要求
6.1化学成分
6.1.1钢的化学成分(熔炼分析)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不大于
注:可以用Als替代Alt,Als的下限值可比表中规定值减少0.005%。6.1.2钢板及钢带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应符合GB/T222的规定。6.2冶炼方法
钢采用氧气转炉或电炉冶炼,除非另有规定,冶炼方式由供方选择。6.3交货状态
6.3.1钢板及钢带以退火后平整状态交货。S
不小于
6.3.2钢板及钢带通常涂油供货,所涂油膜应能用碱水溶液去除。通常的包装、运输、装卸和储存条件下,供方应保证自生产完成之日起6个月内不生锈。如需方要求不涂油供货,应在订货时协商。
注:对于需方要求的不涂油产品,供方不承担产品锈蚀的风险。订货时,需方应被告知,在运输、装卸、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不涂油产品表面易产生轻微划伤。6.4力学性能
钢板及钢带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2的规定。根据用户要求,产品可规定洛氏硬度要求,其值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下屈服强度
Ra/MPa
150~280
120~240
抗拉强度
Rm/MPa
不小于
YB/T055—2015
下列厚度(mm)的断后伸长率A50mm/%0.30~<0.400.40~<0.600.60~<1.01.0~<1.6
不小于
拉伸试验取纵向试样;试样宽度6为25mm,试样标距L。为50mm;36
当无明显届服时,R可用Rpo.2代替;当产品厚度大于0.50mm且不大于0.70mm时,屈服强度上限可增加20MPa,厚度不大于0.50mm时,屈服强度上限可增加40MPa。6.5拉伸应变痕
室温储存条件下的钢板及钢带,应保证在制造完成之日起的3个月内使用时不出现拉伸应变痕。6.6表面质量
6.6.1钢板及钢带表面不应有孔洞、结疤、裂纹、夹杂等对使用有害的缺陷,钢板及钢带不得有分层。6.6.2钢板及钢带表面允许有少量不影响成形性及涂、镀附着力的缺陷,如轻微的划伤、压痕、麻点、辑印及氧化色等。
6.6.3对于钢带,由于没有机会切除带缺陷部分,因此允许带缺陷交货,但有缺陷部分应不超过每卷总长度的6%。
6.7表面结构
表面结构为麻面,平均粗糙度Ra目标值为大于0.6um且不大于1.9um。如需方对粗糙度有特殊要求,应在订货时协商。
7检验和试验
7.1钢板及钢带的外观用目视检查。7.2钢板及钢带的尺寸、外形应用合适的测量工具测量。7.3钢板及钢带的检验项目、试样数量、取样方法和试验方法应符合表3的规定。7.4钢板及钢带应按批验收,每个检验批应由同一牌号、同一炉号、同一厚度、同一热处理制度钢板或钢带组成。每批的重量应不大于30t,对于卷重大于30t的钢带,每卷作为一个检验批。7.5钢板及钢带的复验应符合GB/T17505的规定。表3
检验项目
化学分析
拉伸试验
洛氏硬度
8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
试样数量
1个/炉
1个/批
1个/批
取样方法
GB/T20066
GB/T2975
试验方法
GB/T223、GB/T4336、GB/T20123、GB/T20125、GB/T20126
GB/T228.1
GB/T230.1
钢板及钢带的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应符合GB/T247的规定。如需方对包装重量有特殊要求,应在合同中注明。
9数值修约
数值修约规则按YB/T081执行。
YB/T055—2015
国内外牌号近似对照
本标准牌号与国内外标准牌号的近似对照参见附录A。A.1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的牌号与国外标准牌号的近似对照表本标准的牌号与国外标准牌号的近似对照见表A.1。表A.1
YB/T055—2015
GB/T5213—2008
EN10130—2006
JISG3141—2011
SPCCT-SD
SPCD-SD
ISO3574—2008
YB/T055—2015
ASTMA1008M-12
155024-0721
15502\407219
中华人民共和国黑色冶金
行业标准
钢桶用冷轧钢板及钢带
YB/T055—2015
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北河沿大街嵩祝院北巷39号邮政编码:100009
北京七彩京通数码快印有限公司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
印张0.75
2015年9月第一版
字数14千字
2015年9月第一次印刷
统一书号:155024·0721
定价:25.00元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其他行业标准
- QX/T286-2015 15个时段年最大降水量数据文件格式
- QX/T219-2013 空气流速计量实验室技术要求
- QB/T4155-2010 自动号码机
- QX/T285-2015 电离层闪烁指数数据格式
- QX/T294-2015 太阳射电流量观测规范
- QX/T217-2013 大气中氨(铵)测定靛酚蓝分光光度法
- QX/T222-2013 气象气球浸渍法天然胶乳气球
- QB/T2564.11-2015 螺钉旋具 Z型一字槽螺钉旋具
- QX/T158-2012 气象卫星数据分级
- QB/T2437-2015 啤酒计量杯
- QX/T174-2012 大气成分站选址要求
- QX/T157-2012 气象电视会商系统技术规范
- QX/T159-2012 地基傅立叶变换高光谱仪大气光谱观测规范
- QB/T1662-2016 克列姆吸收性测定仪
- SH/T3004-2011 石油化工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 行业新闻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