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交通行业标准(JT) >>
- JT/T 765.2-2009 长江电子航道图制作规范第2部分:数据传输

【JT交通运输标准】 长江电子航道图制作规范第2部分:数据传输
- JT/T765.2-2009
- 现行
标准号:
JT/T 765.2-2009
标准名称:
长江电子航道图制作规范第2部分:数据传输
标准类别:
交通行业标准(JT)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68.54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JT/T 765.2-2009.
1范围
JT/T 765.2规定了长江电子航道图数据的制作和传输规则,包括数据模型、数据结构、物标目录和产品规范等内容。
JT/T 765.2适用于长江电子航道图制作、系统开发、设计和应用,其他内河航道图系统也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 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88信息技术信息交换用 七位编码字符集( eqv ISO/IEC 646:1991)
GB 13000. 1信息技术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UCS) 第- -部分:体 系结构与基本多文种平面( ISO/IEC 10646-1 :1993 ,IDT)
GB/T 15273. 1信息处理八位单字节编码图形字符集第- 部分:拉丁字母-( ISO 8859-1:1987 ,IDT)
JT/T 765. 1长江电子航道图制作规范第1部分:术语
ISO/IEC 2375:2003信息技术换码 系列和编码字符集的注册规程
ISO 6093信息处理信息交换用字符 串表示数据值规范
ISO/IEC 8211信息技术信息交换用数据描述 文件规范
3术语和定义
JT/T 765.1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JT/T 765- -2009 的本部分。
4数据封装方法
本部分所规定的封装电子航道图数据的技术方法符合ISO/IEC 8211要求。

部分标准内容:
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
JT/T765.2—2009
长江电子航道图制作规范
第2部分:数据传输
Developing standard for digital hydrographic chart of the Changjiang RiverPart2:Datatransfer
2009-12-23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2010-04-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数据封装方法
产品制作要求,
理论数据模型
数据结构
附录A(规范性附录)
附录B(规范性附录)
附录C(规范性附录)
附录D(规范性附录)
参考文献
物标目录
电子航道图产品规范
电子航道图物标目录使用方法
物标目录数据字典产品规范
建筑321-
标准查询下载网
JT/T765.2-—2009
JT/T765.2-2009
JT/T765—2009《长江电子航道图制作规范》分为五个部分:第1部分:术语;
第2部分:数据传输;
-第3部分:显示准则;
第4部分:数据有效性检验;
-第5部分:数据保护。
本部分为JT/T765—2009的第2部分。本部分对应于国际海道组织(IHO)S-57《IHO数字海道测量数据传输标准》(IHOTRANSFERSTANDARDforDICITALHYDROCRAPHICDATA),本部分与S-57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和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本部分由交通部信息通信及导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大连海事大学、长江航务管理局、长江航道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赵德鹏、李源惠、但乃越、杜经农、朱业汉、杨大鸣、潘明阳、李邵喜、章娟、刘青、赵丽宁、胡景峰、郝江凌、李超、王德强、杨晓波、俞建林、万大彬、程大炜、曹成、顾网林、李海、董华。20
1范围
长江电子航道图制作规范
第2部分:数据传输
JT/T765.2—2009
JT/T765一2009的本部分规定了长江电子航道图数据的制作和传输规则,包括数据模型、数据结构、物标目录和产品规范等内容。
本部分适用于长江电子航道图制作、系统开发、设计和应用,其他内河航道图系统也可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88
GB13000.1
GB/T 15273.1
JT/T765.1
ISO/IEC2375:2003
ISO6093
ISO/IEC8211
3术语和定义
信息技术信息交换用七位编码字符集(eqvIS0/IEC646:1991)信息技术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UCS)第一部分:体系结构与基本多文种平面(IS0/IEC10646-1:1993,IDT)信息处理八位单字节编码图形字符集第一部分:拉丁字母一(IS08859-1:1987,IDT)
长江电子航道图制作规范第1部分:术语信息技术换码系列和编码字符集的注册规程信息交换用字符串表示数据值规范信息处理
信息技术信息交换用数据描述文件规范JT/T765.1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JT/T765-一2009的本部分。4
数据封装方法
本部分所规定的封装电子航道图数据的技术方法符合ISO/IEC8211要求。5产品制作要求
任何一类交换集应符合本部分的通用规则和特定的产品规范。电子航道图要素应优先使用附录A规定的物标,属性和属性值,电子航道图数据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其编制应符合附录C的要求,对于附录A不能描述的要素,可定义新的物标、属性和属性值,但应符合附录D的要求。6理论数据模型
6.1一般要求
本部分规定以特征物标和空间物标建立真实世界实体的模型,应反映出真实世界实体的描述特性和21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JT/T765.2-2009
空间特性。
特征物标具有描述属性但不应有几何属性,空间物标具有几何属性也可有描述属性。一个特征物标可被一个或多个空间物标定位,也可独立存在,但每个空间物标应参照一个特征物标(见图1)。物标
标识符
注1:1+表示至少为1。
注2:●表示0或多。
注3:—0表示0或1。
模型实现
特征物标
特征物标有四种类型(见图2):】被定位
元物标:含有物标共有信息的特征物标;a)
制图物标:含有制图(包括文字)表达信息的特征物标;地理物标:含有真实实体描述特性的特征物标;集合物标:描述物标间关系的特征物标。d)
标识符
元制图+
注1:1+表示至少为1。
注2:—●表示0或多。
注3:—0表示0或1。
注4:1,2表示1或2。
被定位
相关集合
+地理
孤立节点
连接节点
被包含
6.2.2空间物标
6.2.2.1失量模型
JT/T765.2—2009
空间物标包含矢量、栅格和矩阵类型。本部分不对栅格和矩阵类型作出定义。失量模型采用二维平面观察法,此失量物标可为零维、一维或二维,分别对应节点、边和面。第三维表示物标的属性。图3中定义了如下关系:
孤立节点被包含在面中:
面包含孤立节点;免费标准bzxz.net
边包围面;
面被边包围;
连接节点终止边;
边被连接节点终止:
边临近面。
孤立节点
注1:1,2表示1或2。
注2:1+表示至少为1。
注3:●表示0或多。
这些关系可用以描述如下四个拓扑级:a)制图线;
b)链节点;
c)平面图;
d)完全拓扑。
连接节点端点
被包含
这些拓扑级的拓扑关系在6.2.2.2~6.2.2.5中叙述,在各示例图(见图4~图6)中的点表示、线表示和区域表示关系是整个数据模型图(贝图2)中的被定位关系的特殊表述。6.2.2.2制图线
在制图线模型(见图4)中,点表示被编码成孤立书点,线表示被编码成相连接的边序列,区域表示被编码成边的闭合环。若要求逻辑一致性,重合的边应具有恒等几何性。[医基
点表示:
孤立节点
注:●表示0或多。
线表示
区域表示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JT/T765.2—2009
6.2.2.3链节点
在链节点模型(见图5)中,点表示被编码成孤立节点或连接节点,线表示被编码成边和连接节点序列,区域表示被编码成从公共连接节点起始和终止的边的闭合环,禁止线性几何重叠。医量
点表示狐立节点
线表示
注1:一●表示0或多。
注2:1,2表示1或2。
注3:1+表示至少为1。
6.2.2.4平面图
连接节点
1,2端点
区域表示
在平面图模型(见图5)中,边不能相交,可仅与连接节点相邻,可以共用矢量物标,但应保证相接的边共用连接节点,相邻的区域共用形成这些区域的边界,禁止几何性重叠。6.2.2.5完全拓扑
在完全拓扑模型(见图6)中,孤立节点可以参照包含它的面,而边则应参照其左和右侧的区域。点表示被编码成孤立节点或连接节点,线表示被编码成边和连接节点序列,面表示被编码成界面,禁止几何性重叠。
点表示,
孤立节点
注1:●表示0或多。
注2:1,2表示1或2。
注3:1+表示至少为1。
6.3显示
线表示
区域表示
连接节点
1,2端点
被包含
信息的显示独立于信息存储,通过规定不同的显示模式,实现同一数据的多种显示风格而不需要改变其存储结构和内容。
7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概述
模型到结构的转换
7.1.1.1一般要求
JT/T765.22009
本部分规定了数据结构的构成(如记录和字段),并对构成及内容的规则和限制进行描述,实现与应用无关的从模型到结构的转换。7.1.1.2数据模型和数据结构的关系数据模型和数据结构的关系如下:a)
特征物标转换为特征记录;
元特征物标转换为元特征记录;制图特征物标转换为制图特征记录;地理特征物标转换为地理特征记录;集合特征物标转换为集合特征记录;空间物标转换为空间记录;
矢量物标转换为失量记录;
孤立节点物标转换为孤立节点失量记录;连接节点物标转换为连接节点矢量记录;边物标转换为边失量记录;
面物标转换为面矢量记录或(环状)边矢量记录;属性转换为特征或空间属性字段;特征物标之间关系转换为集合特征记录或指针字段;m)
特征物标与空间物标之间关系转换为指针字段。n)
7.1.1.3交换集
一个数据交换包含多条物标记录,记录应分组到不同的文件中,构成交换集。要求如下:a)一个交换集由一个或多个文件组成;b)一个文件由一个或多个记录组成;c)一个记录由一个或多个字段组成;d)一个字段由一个或多个子字段组成。其等级见图7。
交换集
《R)文件(集)
L—《R)—记录(集)
—《R)—字段(集)
(R)—子字段(集)
注1:
注2:点线下部是数据结构(见7.7),点线上部是对应用或产品的规定。图7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JT/T765.2—2009
数据结构的最底层是子字段,子字段应只包括一个基本数据项。格式化的子字段不可分割。本部分的数据结构分为ASCII码和二进制码两种形式,特定的交换所使用的方式在相关的产品规范中定义。
7.1.2记录
7.1.2.1一般要求
本部分定义了建立一个交换集的一组记录,共分为五类:数据集描述(元数据)记录;
b)目录记录;
数据字典记录;
特征记录;
e)空间记录。
7.1.2.2~7.1.2.6给出了这些记录的概述(见7.7)。记录、字段和子字段的确切使用在产品规范中做进一步定义。例如,产品规范可禁止使用某些记录、字段和子字段。7.1.2.2数据集描述记录
数据集描述(元数据)记录包含下列信息:a)识别交换信息的一般用途和特性的信息,见数据集通用信息记录(7.7.3.1);b)关于坐标系、投影、水平基准面、垂直基准面、数据源比例尺、深度度量单位和高度度量单位的信息,见数据集地理参照记录(7.7.3.2);c)数据集来源信息,见数据集历史记录(7.7.3.3);d)空间记录中定位数据精度的信息,见数据集精度记录(7.7.3.4)。上述信息定义了数据集的缺省值。在特征记录层,这些缺省值可以被元特征记录或物标属性等更详尽的信息代替,见7.1.3。
7.1.2.3目录记录
目录记录包含下列信息:
a)解码器在整个交换集查找到并引用文件所需要的信息,见目录目次记录(7.7.4.1);b)交换集中个体记录之间特殊关系的信息,见目录交叉参照记录(7.7.4.2)。本部分规定可使用ASCII和二进制两种编码方式。在目录目次记录中规定所使用的方式。为了确保解译正确,目录目次记录总是采用ASCII方式进行编码。7.1.2.4数据字典记录
数据字典记录包含对在一个交换集中所使用的物标、属性以及属性值的描述。如果在一个数据集中只使用物标目录中的物标,则不必使用这些记录。如果在一个数据集中使用了非物标目录中的物标,则在这些记录中应对它们进行描述,见7.2.3。数据字典记录包含下列信息:a)定义物标种类和属性的信息,见数据字典定义记录(7.7.5.1);b)关于属性值定义域的信息,见数据字典域记录(7.7.5.2);c)能够识别某物标类合法属性的信息,见数据字典模式记录(7.7.5.3)。7.1.2.5特征记录
特征记录包含描述真实世界的物标信息,包括物标之间关系和更新方法,见特征记录(7.7.6)。7.1.2.6空间记录
空间记录包含位置数据,用矢量模型表示。矢量记录包含与特征记录相关的坐标几何,包括空间属性、拓扑关系以及更新指令。失量记录可为点,边或面,见矢量记录(7.7.7.1)。7.1.3元数据
在一个数据集中可提供三个级别的元数据。这三个级别的定义及当不同级别的元数据发生冲突时26
的适用规则如下:
JT/T765.2—2009
在数据集描述记录(7.1.2.2)中定义的元信息为数据集所包含的记录提供了缺省值,数据集的a)
描述信息在文件中定义还是在交换集中定义,取决于所使用的产品规范;由元物标定义的信息优先于数据集描述记录所定义的缺省值,元物标在附录A中定义并编码b)
为特征物标;
个体物标的属性所定义的信息优先于元物标所定义的信息,也优先于从数据集描述记录中导出c)
的信息。
7.1.4特殊应用的规则
7.1.4.1产品规范
本部分包含两个产品规范一电子航道图产品规范(见附录B)和物标目录数据字典产品规范(见附录D)。同一交换集中所有数据所依据的产品规范应一致。7.1.4.2应用简档
产品规范基本部分定义数据结构的子集,称之为应用简档。所有产品规范应优先使用应用简档。例如,一个产品规范可定义两个应用简档,一个用于提供原始数据,另一个用于数据的更新。应用简档分为以下三种:
a)EN11I组成基本电子航道图(ENC)的数字数据,用以组成系统电子航道图(SENC);b)ER(2I修正SENC的数字数据;c)DDI31I组成物标目录中机器可读版本的数字数据。在交换集制作中,内容应与规定的应用简档一致,对于在应用简档中未标注的记录、牛段和子字段,如果其在产品规范中未作相应的规定,则应是可选的。当省略字段中的子字段时,在数据记录中应说明省略的子字段(见7.2.1)。7.2通用编码协议
7.2.1省略结构
对给定的应用简档,一个交换集中的某些记录、宇段和子字段是可选的,见B.6。编码者可以从交换集中省略这些结构,规定如下:省略记录:在交换集中不需要专门的方法解释;a)
b)省略字段:在交换集中不需要专门的方法解释;省略子字段:在相关的产品规范中定义,解释的方法取决于子字段的类型,见表1。c)
子字段类型
固定长度
可变长度
7.2.2记录标识符
ASCII数据格式(见7.7.2.2.2)通常由子字段所占的空间应填满空格只需要对子字段的分隔符编码
7.2.2.1名字(NAME)
二进制数据格式(见7.7.2.2.2)把二进制值的所有位设置成1
记录标识符作为数据结构中的基本标识符,用以保持拓扑关系和在更新信息中确定信息地址。交换集中的每个记录均应具有标识符。在每:个记录的首字段,应使用记录名(RCNM)和记录标识号(RCID)两个子字段编码。
串接RCNM和RCID形成记录的标识(关键字),称之为名字(NAME)子字段,作为外部指针。在二27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JT/T765.2—2009
进制方式中,NAME是长40位的位串(RCNM和RCID子字段的二进制串接)。单个子字段的值应由解码者从位串中分解实现。
记录被分组到不同的文件中,见7.1.1。在包含该记录的文件中,NAME子字段应唯一。表示特征物标之间的关系并不使用NAME子字段,而使用特征物标标识符(见7.4.3)。7.2.2.2记录名(RCNM)
本部分所使用的记录名见表2。
记录名
数据集通用信息
数据集地理参照
数据集历史
数据集精度
目录目次
目录交叉参照
数据字典定义
数据字典域
数据字典模式
孤立节点
连接节点
“在目录目次记录中只允许ASCII数据类型。7.2.2.3记录标识号(RCID)
记录标识号的范围从1~(2322)。7.2.3非物标目录编码和数值的使用ASCII值
二进制值
优先使用附录A中的物标类别、属性和属性值对交换集中的特征进行编码。当不能使用附录A中的值对特征进行描述时,编码者可定义新的物标类别,属性和属性值,但应满足下面的条件:a)
在附录A中没有满足使用需要的物标类别或属性定义;物标和属性所用代码和缩写词与附录A中所用代码和缩写词有明显区别;附录A中未定义物标和属性的代码范围在16388~65534之间;附录A中未定义物标和属性的缩写词应符合GB/T1988的小写字符;附录A中未定义的物标在数据字典定义、数据字典域和数据字典模式记录中做文字性说明。7.2.4字符集的使用
所有非二进制数据元素(例如数字、日期和字符串等)应使用缺省的字符集,缺省的字符集符合ISO/IEC8211。对一些文本串子字段可使用备用字符集,为此定义两种文本串的范围类型:基本文字(用以对字母标识符等编码)和一般文字来处理某些属性值(例如包括重音符号和特殊字符的地名)。定义了三个词汇级(见表3),用以对文本串范围编码。28
词汇级
级别0
级别1
级别2
ASCII文本,GB/T1988
GB/T15273.1,如西欧拉丁语
字符集
JT/T765.2-2009
通用字符集UCS-2系列补充级别1(无组合宇符),GB13000.1的基本多文种平面,如:包括拉丁字母表、希腊语、希伯来语、阿拉伯谱、汉语、日语等一般文字可在词汇级别0、1或2上编码,只用在特征记录属性(ATTF)字段和特征记录国家属性(NATF)字段中的字符型子字段。所有其他字符型子字段均应编码为基本文字,基本文字应在词汇级别0上编码。
ATTF字段的一般文字可为级别0或1,NATF字段可使用所有三个级别,产品规范可限制某些词汇级的使用。字段所使用的词汇级应清楚地编码在数据集结构信息(DSSI)字段的两个子字段词汇级(AALL)和NATF词汇级(NALL)中。这两个子字段的缺省值为O。7.2.5字段和子字段的结束符
变长子字段应由单元结束符(UT)终结,变长字段应由字段结束符(FT)终结。-ATTF
当字段使用备用字符集时,应在字段所规定的词汇.级对UT和FT进行编码。每个级别的结束符定义见表4。
词汇级
级别0
级别1
级别2
7.2.6浮点值
(1/15)
(0/0)(1/15)
二进制格式的浮点值应编码为整数值。编码方法如下:整数值=浮点值×乘数因子
(1/14)
(1/14)
(0/0)(1/14)
对于坐标和水深值,乘数因子应定义为全局的(见7.3.2和7.3.3);对于其他浮点值,乘数因子应以字段为基础定义。
7.2.7介质和长度限定
介质类型和长度的限定应在相关产品规范中定义7.2.8
数据质量
数据质量包括:数据来源、数据精度和数据的现势性,即反映最新数据的程度。数据质量可作为元信息并编码成三个不同级别(见7.1.3)。数据质量信息具有应用特定性,其编码规则由相关产品规范定义。
7.3元记录编码协议
7.3.1拓扑结构
一个数据集中只能使用一种拓扑级别的失量数据结构(见7.7.7.1)。29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JT交通运输标准标准计划
- JT/T1049.4-2016 道路运政管理信息系统第4部分:跨省数据交换
- JTJ280-2002 港口设备安装工程技术规范
- JT/T703-2007 高速公路紧急电话系统
- JT/T718-2008 钢质活节式灯桩通用技术条件
- JT/T1132.4-2017 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第4部分:数据交换与共享
- JT/T1383-2021 空气潜水系统通用要求和周期性检验
- JT/T1109-2017 旅客联运术语
- JTS165-4-2011 海港集装箱码头设计规范
- JT/T8100.4-92 船用通信导航设备的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技术要求陀螺 罗经
- JT/T787-2010 船舶修造和拆解单位防污染设施设备配备及操作要求
- JTG/TD70-2010 公路隧道设计细则
- JT/T777-2010 路面制动式摩擦系数自动测试系统
- JT/T779-2010 港口设施保安评估导则
- JT/T8100.6-92 船用通信导航设备的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技术要求电磁计程仪
- JT/T8100.7-92 船用通信导航设备的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技术要求罗兰A接收机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