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交通行业标准(JT) >>
- JT/T 1379.3-2021 海船船员培训模拟器技术要求第3部分:雷达模拟器

【JT交通运输标准】 海船船员培训模拟器技术要求第3部分:雷达模拟器
- JT/T1379.3-2021
- 现行
标准号:
JT/T 1379.3-2021
标准名称:
海船船员培训模拟器技术要求第3部分:雷达模拟器
标准类别:
交通行业标准(JT)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251.04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JT/T 1379.3-2021.
1范围
JT/T 1379.3规定了雷达模拟器分级及总体要求。以及物理真实感、行为真实感、环境真实感.教练站功能和设备配备等要求。
JT/T 1379.3适用于海船船员适任培训及适任能力保持所需的雷达模拟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I/T 1379.1海船船员培训模拟器技术要求 第I部分:船舶操纵模拟器
IMO《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 International conwention on standanks of taining, ertifi-
eation and watchkeeping for safamers)
IMO Reolution MSC.192(79) 《经修订的雷达设备性能标准建议案》( Revised reonmendaion on performanoe standanls for madar epu ipment)
IM0《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公约》( Convention on the intem aionl reglations for prevening llisins at
sea)
3术语和定义
JI/T 1379.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雷达模拟器radar simulator
对雷达运行环境.工作状态、设备操控进行仿真的设备。
3.2模拟雷达simulated mdur equipment
在雷达模拟器中,能够模拟真实雷达功能、性能和操作,实现雷达观测定位、导航和避碰仿真的装置。

部分标准内容:
术语和定义
分级及总体要求
物理真实感要求
行为真实感要求
环境真实感要求
教练站功能和设备配备要求
附录A(资料性附录)
参考文献
RI级和R2级雷达模拟器与适任能力对照表JT/T1379.3—2021
-nKaeerKAca-
JT/T1379《海船船员培训模拟器技术要求》分为5个部分:第1部分:船舶操纵模拟器;
一第2部分:轮机模拟器;
第3部分:雷达模拟器;
第4部分: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模拟器;一第5部分: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模拟器本部分为JT/T1379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由交通运输航海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辽宁海事局、上海海事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刘彤、刘秀文、余枫、杨晓、应士君、邵国余、李鹏、曹勇。JT/T1379.3—2021
KaeerkAca-
-nKaeerKAca-
1范围
海船船员培训模拟器技术要求
第3部分:雷达模拟器
JT/T1379.3—2021
JT/T1379的本部分规定了雷达模拟器分级及总体要求,以及物理真实感、行为真实感、环境真实感、教练站功能和设备配备等要求。本部分适用于海船船员适任培训及适任能力保持所需的雷达模拟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JT/T1379.1海船船员培训模拟器技术要求第1部分:船舶操纵模拟器IMO《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standards of training,certifi-cation and watchkeeping for seafarers)IMOResolutionMSC.192(79)《经修订的雷达设备性能标准建议案》(Revisedrecommendationon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radar equipment)IMo《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公约》(Conventionontheintermationalregulationsforpreventingcollisions atsea)
3术语和定义
JT/T1379.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雷达模拟器radarsimulator
对雷达运行环境、工作状态、设备操控进行仿真的设备。3.2
simulatedradarequipment
模拟雷达
在雷达模拟器中,能够模拟真实雷达功能、性能和操作,实现雷达观测、定位、导航和避碰仿真的装置。
雷达本船
radarownship
由受训人员操作的含有仿真雷达设备的模拟船舶4分级及总体要求
4.1分级
4.1.1雷达模拟器应分为两级:bZxz.net
-R1级雷达模拟器:功能和性能的仿真满足《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STCW公1
KaeerkAca-
JT/T1379.3—2021
约)规定的管理级船员和操作级船员航行值班时操作真实雷达所达到的训练要求,并符合《经修订的雷达设备性能标准建议案》关于雷达的基本使用功能要求-R2级雷达模拟器:功能和性能的仿真满足STCW公约规定的操作级船员航行值班时操作真实雷达所达到的训练要求并符合《经修订的雷达设备性能标准建议案》关于雷达的基本使用功能要求。
R1级和R2级雷达模拟器和适任能力对照参见附录A。4.1.2
R1级雷达模拟器
应包含1个教练站,至少3个雷达本船。其中雷达本船应包括:a)
船舶操纵模拟装置;
模拟雷达;
海图作业设备和工具;
三维视景设备。
R2级雷达模拟器
应包含1个教练站,至少3个雷达本船。其中雷达本船应包括4.2中a)、b和c)所规定的项目物理真实感要求
雷达模拟器的物理真实感要求见表1。表1
物理真实感要求
设备安装、固定和布置在整体外观上应与实船相似应能实物模拟推进装置对船舶的操作控制,并提供主机转速指示器应能模拟推进装置操作控制
应能实物模拟操舵设备,包括手动操能和自动操舵设备,提供这两种操舵模式之间的转换控制,提供显示舵角、转向速率指示器应能模拟操能设备,提供显示能角、转向速率指示器应能模拟操能罗经
应至少能模拟一部具备数字选择性呼叫功能的甚高频无线电台应能模拟符合《国际海上避碰规则》所规定的声响的控制面板应能模拟船速、水深指示装置
应能模拟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ECDIS)或配备纸质海图作应能模拟风向和风力显示装置
应能模拟至少一种主流型号真实雷达操作界面应能模拟雷达终端工作显示区域直径不小于300mm应能模拟雷达从冷态和备机状态进入完全运行状态的操作性能应能模拟宙达统一公共基准点(CCRP)-rKaeerKAca-
表1(续)
应至少能模拟0.25nmile、0.5nmile、0.75nmile、1.5nmile、3nmile、6nmile12nmile和24nmile量程
JT/T1379.3—2021
应能模拟固定距离标识、可变距离标识、电子方位线、方位刻度、船首线、平行指示线、用户光标
应能模拟距离和方位偏置测量
应能模拟雷达性能标准要求的所有显示方式,包括偏心显示应能模拟目标尾迹和过去位置
可参照IMOSN.1/Circ.243/Rev.1通过的航行相关符号显示导则的要求模拟目标信息显示
应能模拟雷达绘图、导航线和航线显示应能模拟雷达工作报警
可模拟海图与雷达图像叠加显示应能模拟搜救雷达应答器(Radar-SART)和对应频段的雷达信标注:“V\表示必备,“\表示不必备行为真实感要求
雷达模拟器的行为真实感要求见表2。表2
行为真实感要求
应具备船舶三自由度运动水动力数学模型,真实地模拟船舶在开阔水域和受限水域中的动态特性,包括风、浪、流对船舶运动的影响应具备船舶三自由度运动水动力数学模型船舶数学模型数量应不低于《经修订的雷达设备性能标准建议案》的船舶吨位/类别规定的数量
雷达、视景显示应与对应的海图信息匹配雷达显示应与对应的海图信息匹配应能模拟3GHz和10GHz频段雷达性能应能模拟雷达距离和方位精度性能JT
应能模拟雷达探测性能,包括:晴好天气、降水和海面杂波条件下的透测性能应能模拟雷达最小探测距离
应能模拟雷达目标分辨能力
应能模拟雷达调谐、增益、海浪抑制、雨雪抑制等图像处理性能应能模拟对地和对水运动性能
-rKaeerKAca-
JT/T1379.3—2021
应能模拟目标捕获和目标跟踪性能应能模拟AIS报告目标性能
表2(续)
应能模拟AIS报告目标与雷达跟踪目标关联性能应能模拟雷达试操船性能
注:“V\表示必备,“_\表示不必备7
环境真实感要求
雷达模拟器的环境真实感要求见表3。表3
环境真实感要求
提供的训练水域应至少包括开阔水域、沿岸和狭窄水域、定线制和VTS(船舶交通服务)水域、港口水域、锚地等典型水域,包含与海图相符的陆地、岛屿、航标、雷康等雷达水面物标
提供的训练水域应至少包括开阔水域、沿岸水域等典型水域,包括与海图相符的陆地、岛屿、航标、雷康等雷达水面物标本船附近水域至少有20条不同吨位的活动目标船,教练员可分别为每目标船编制至少20段航行路线
应具备海况、流速流向和风速风向等级编辑功能应具备大气传播仿真(超折射、次折射)环境编辑功能应具备2个及以上降水区域环境编辑功能应具备搜救寻位环境设置功能
应具备同频干扰环境设置功能
应提供至少40°水平视场角的三维视景,并具备足够的真实感用于训练的典型场景的视景图像更新速率应至少为30Hz应提供白天、黄昏和夜间视景,包括阴、晴、雨、雾、闪电等不同气象条干的能见度JT
应能提供与所模拟的状况相对应的环境声响应包括与所用海图相对应的水深,潮高应可设置并随时间变化注:“V\表示必备,“二\表示不必备教练站功能和设备配备要求
教练站功能和设备配备要求见表44
-rKaeerKAca-
教练站功能和设备配备要求
教练站与雷达本船应在物理空间隔离求
应具备训练场景灵活编辑、加载及保存功能应具备练习控制功能,包括开始、暂停、继续、重启应具备在线设置故障与环境功能应具备实现雷达本船独立运行模式和多个雷达本船对抗运行模式应具备训练过程历史回放功能,回放速度可调主显示器分辨率应不低于1920×1080像素应配有一部具备数字选择性呼叫功能的甚高频无线电台应具备远程监控、记录和回放各本船训练过程声音和图像的功能应提供与雷达模拟器配套的设备使用与系统维护说明书注:“V\表示必备,“二\表示不必备JT/T1379.3—2021
-nrKaeerkAca-
JT/T1379.3—2021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R1级和R2级雷达模拟器与适任能力对照表RI级和R2级雷达模拟器与适任能力对照表见表A.1。表A.1R1级和R2级雷达模拟器与适任能力对照表适用对象
500总吨~3000总
吨和3000总吨及以
上船舶的船长
未满500总吨船舶的
500总吨~3000总
吨和3000总吨及以上
船舶的大副
未满500总吨船舶的
《海船船员培训大纲》
(2016版)索引
航行(管理级)
表1/1.1,表 2/1. 1
航行(管理级)
表 1/1., 2、表2/1. 2
航行(管理级)
表1/1.3、表2/1.3
航行(管理级)
表1/1.5、表2/1.5
航行(操作级)
航行(操作级)
航行(操作级)
航行(管理级)
表4/1.1、表5/1.1
航行(管理级)
表4/1.2、表5/1.2
航行(管理级)
表4/1.4、表5/1.4
航行(管理级)
表4/1.6、表5/1.6
航行(管理级)
表4/1.10、表5/1.10
航行(操作级)
航行(操作级)
航行(操作级)
公约索引
表A-II/2.1
表A-Ⅱ/2.2
表A-IⅡ/2.4
表A-IⅡ/2.6
表A-Ⅱ/3.1
表A-Ⅱ/3.2
表A-Ⅱ/3.4
表A-I1/2.1
表A-IⅡ/2.2
表A-IⅡI/2.4
表A-Ⅱ/2.6
表A-Ⅱ/2.10
表A-II/3.1
表A-Ⅱ/3.2
表A-IⅡ/3.4
适任能力
制订航次计划并引导航行
定位和确定各种定位方法获取的最终船位的精度
协调搜寻和救助行动
使用有助于指挥决策的从导航设备和系统获得的信息,以保持航行安全计划并引导沿海航行和定位
保持安全的航行值班
对海上遇险信号的反应
制订航次计划并引导航行
定位和确定各种定位方法获取的最终船位的精度
协调搜寻和救助行动
使用有助于指挥决策的从导航设备和系统获得的信息,以保持航行安全CJT
在各种条件
计划并引导浴能航行和定位
保持安全的航行值班
对海上遇险信号的反应
rrKaerKAca
适用对象
500总吨及以上
船舶的二副/三副
未满500总吨船舶的
二副/三副
《海船船员培训大纲》
(2016版)索引
航行(操作级)
航行(操作级)
航行(操作级)
航行(操作级)
航行(操作级)
航行(操作级)
航行(操作级)
注:“V\表示必备,“二\表示不必备。表A.1(续)
公约索引
表A-I/1.1
表A-Ⅱ/1.2
表A-Ⅱ/1.3
表A-I/1.6
表A-Ⅱ/3.1
表A-IⅡI/3.2
表A-Ⅱ/3.4
适任能力
计划并引导航行和定位
保持安全的航行值班
JT/T1379.3—2021
使用雷达和自动雷达标绘仪(APRA)保持航行安全
对海上遇险信号的反应
计划并引导沿海航行和定位
保持安全的航行值班
对海上遇险信号的反应
-rKaeerKAca-
JT/T1379.3——2021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国务院令第653号,2014-07-29[]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和发证规则:交通运输部令2020年第11号,2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培训管理规则:交通运输部令2019年第5[3]
号,20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培训合格证书签发管理办法海船员【2019】308号,2019-0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海船船员培训大纲(2016版):交办海【2017】33号,2017-03-07IEC 62388 Maritime Navigation and Radiocommunication Equipment and Systems—Shipborne RadarPerformance Requirements,Methods of Testing and Required Test Results,Edition 2.0, 2013[7]
IEC 62288 Maritime Navigation and Radiocommunication Equipment and Systems-Presentation of Nav-igation-related Information on Shipborne Navigational Displays-General Requirements,Methods ofTestingandRequiredTestResults,Edition2.0,2014[8]
ITU-R M.1371-5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for an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Using Time DivisionMultipleAccessintheVHFMaritimeMobileBand,2014[9]
IMOResolution MSC.191(79)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the Presentation of Navigation Related Infor-mationonShipborneNavigationalDisplays,2004[10]
IMO SN.1/Circ. 243/Rev.1 Cuidelines for the Presentation of Navigation-Related Symbols, TermsandAbbreviations,2014
IMO SN.1/Circ.271 Guidelines for the Installation of Shipborne Radar Equipment, 2008IMO Resolution A.802(19)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Survival Craft Radar Transponders for Use inSearch andRescueOperations,1995IMO Resolution MSC. 247(83)Adoption of Amendments to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Survival CraftRadar Transponders for Use in Search and Rescue Operations (Resolution A.802(19)),2007IMOSN/Circ.197OperationofMarineRadarforSARTDetection,1997IMoResolutionMSC.164(78)RevisedPerformanceStandardsforRadarReflectors,2004IEEE Std 686TM IEEE Standard Radar Definitions,2008IMO Resolution MSC.74(69)Recommendation on 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an Universal ShipborneAutomaticIdentificationSystem(AIS),1998IMO Resolution A.917(22)Guidelines for the Onboard Operational Use of Shipborne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Systems(AIS),2001IMOResolutionA.956(23)AmendmentstotheGuidelinesborneAutomaticIdentificationSystems(AIS)(ResolutionrKaeerkAca-
tionalUseofShip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JT交通运输标准标准计划
- JT∕T1208-2018 国际道路货物运输车辆选型技术要求
- JT/T1088-2016 公路工程喷射混凝土用无碱速凝剂
- JT∕T1215-2018 锥形泥门
- JT∕T1216-2018 挖泥船泥泵安装要求
- JT/T955-2014 潜水人员从业资格条件
- JT∕T1201-2018 带式收油机
- JT/T1285-2020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营运车辆安全技术条件
- JT/T1287-2020 乘用车集装箱运输技术要求
- JT∕T925.3-2018 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土工格栅 第3部分:纤塑格栅
- JT/T1182.1-2018 基于手机信令的路网运行状态监测数据采集及交换服务 第1部分:数据元
- JTJ270-1998 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
- JT∕T1217-2018 自浮橡胶排泥管
- JT/T1200-2018 浮式储存气化装置安全作业要求
- JT/T1353-2020 交通运输视频交换技术要求
- JT/T986-2015 钢丝绳网片一聚合物砂浆加固用砂浆外加聚合料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