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汽车行业标准(QC) >>
- QC/T 790-2018 汽车和挂车制动气室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

【QC汽车标准】 汽车和挂车制动气室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
- QC/T790-2018
- 现行
标准号:
QC/T 790-2018
标准名称:
汽车和挂车制动气室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
标准类别:
汽车行业标准(QC)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11.32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QC/T 790-2018.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and bench test methods of brake chamber for automotive vehicle and trailer.
1范围
1.1 QC/T 790规定了汽车和挂车气制动系统中使用的行车制动气室总成(以下简称“行车制动气室")、驻车制动气室总成(以下简称“驻车制动气室" )和蓄能弹簧制动气室总成(以下简称“弹簧制动气室")的术语和定义、性能要求、试验相关要求、试验方法。
1.2 QC/T 790适用于汽车和挂车气制动系统中鼓式制动器和盘式制动器使用的行车制动气室、驻车制动气室和弹簧制动气室( 以下统称“制动气室" )。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620- 2002道路车辆汽车 和挂车制动名词术语及其定义
GB/T 10125- 2012人造 气氛腐蚀试验盐雾 试验
3术语和定义 .
GB/T 562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行车制动气室service brake chamber
在车辆行车制动系统中,通过压缩空气为制动器提供驱动力的装置。
3.2驻车制动气室parking brake chamber
在车辆制动系统中,通过蓄能弹簧等机械方式为制动器提供驱动力使停驶的车辆保持静止的装置。
3.3弹簧制动气室spring brake chamber
弹簧制动气室(弹簧制动缸),行车制动气室和驻车制动气室的组合单元。
3.4开始释放压力initial spring release pressure
当释放驻车制动气室或弹簧制动气室的驻车制动气室中的压缩空气时,制动气室推杆开始伸出时,作用在驻车制动气室中的压缩空气的气压值。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QC/T790—2018
代替QC/T790—2007
汽车和挂车制动气室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and bench test methods of brake chamber forautomotive vehicle and trailer2018-04-30发布
2018-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
2018年第23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医用胶片打印机》等594项行业标准(标准编号、名称、主要内容及实施日期见附件),其中化工行业标准33项、石化行业标准10项、治金行业标准11项、有色金属行业标准69项,建材行业标准47项、黄金行业标准1项、机械行业标准247项、汽车行业标准8项、航空行业标准1项、船舶行业标准7项、轻工行业标准66项、纺织行业标准48项、包装行业标准4项、民爆行业标准6项、电子行业标准24项、通信行业标准12项:批准《水泵综合性能试验台校准规范》等63项行业计量技术规范,其中机械行业计量技术规范19项,石化行业计量技术规范6项,纺织行业计量技术规范9项,通信行业计量技术规范13项,电子行业计量技术规范16项,现予公布。
以上化工行业产品标准由化工出版社出版,化工行业工程建设、汽车行业标准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石化行业标准由中国石化出版社出版,治金、有色金属行业标准由治金工业出版社出版,黄金、纺织及包装行业标准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建材行业标准由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机械行业标准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轻工行业标准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航空行业标准由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组织出版,船舶行业标准由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研究所组织出版,民爆行业标准由中国兵器工业标准化研究所组织出版,电子行业标准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组织出版,通信行业标准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
以上机械行业计量技术规范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石化、纺织行业计量技术规范由中国质检出版社出版,通信行业计量技术规范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组织出版,电子行业计量技术规范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组织出版。
附件:8项汽车行业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和实施日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二〇一八年四月三十日
附件:
标准编号
8项汽车行业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和实施日期标准名称
QC/T243—2018
QC/T1092—2018
QC/T932—2018
QC/T4562018
QC/T790—2018
QC/T1093—2018
QC/T6962018
QC/T695—2018
汽车车轮安装面平面度要求及检测方法商用车15°深槽钢制车轮静态刚度试验方法
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罐式车辆紧急切断阀
颗粒粮食散装车辆
汽车和挂车制动气室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
乘用车侧门防撞杆
汽车底盘集中润滑供油系统
汽车用继电器
被代替标准编号
QC/T243—2004
QC/T932—2012
QC/T456—1999
QC/T790—2007
QC/T696—2011
QC/T695—2002
QC/T419—1999
实施日期
2018-09-01
2018-09-01
2018-09-01
2018-09-01
2018-09-01
2018-09-01
2018-09-01
2018-09-01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性能要求…
试验相关要求
试验方法·
编制说明
QC/T790—2018
QC/T7902018
本标准按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QC/T790—2007《制动气室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与QC/T790—2007相比,其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部分术语名称(两个版本见3.3、3.6、3.7、3.8、3.9);删除了“行车制动腔”、“驻车制动腔”和“最大工作压力”等术语(见QC/T790一2007的3.4、3.5、3.14);
增加了盘式制动器用制动气室安装面的密封性(见4.1.2、6.1.4);—增加了密封性试验中测量时间偏差的要求(见6.1.1.4、6.1.2.3,QC/T790—2007的6.2.1.3、6.2.2.1.2);
增加了启动压力和低温启动压力(见4.3、4.9、6.3、6.9);-增加了盘式制动器用制动气室安装面的低温密封性(见4.5.2、6.5.3);-耐腐蚀性中增加了对非涂层处理的要求,修改了耐腐蚀性的试验时间(见4.13、6.13,QC/T790—2007的5.11、6.12.1):
-增加了振动耐久性(见4.15、6.15);增加了对高低温试验环境箱和振动试验设备的相关要求(见5.1.2、5.1.3);增加了试验样品和试验顺序的说明(见5.2);-修改并统一了性能试验的试验压力偏差(见6.1、6.4、6.5、6.8,QC/T790一2007的6.2、6.4、6.5、6.8)
一修改了耐压强度试验压力偏差(见6.11,QC/T790一2007的6.10);修改了工作耐久性的试验次数(见6.12,QC/T790一2007的6.11)。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4)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浙江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隆中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公主岭安宝有限责任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大海、何飞、侯宗岗、罗少卿、肖水波、吕芳、陈永辉。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QC/T790—2007。
1范围Www.bzxZ.net
QC/T790—2018
汽车和挂车制动气室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1.1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和挂车气制动系统中使用的行车制动气室总成(以下简称“行车制动气室”)驻车制动气室总成(以下简称*驻车制动气室”)和蓄能弹簧制动气室总成(以下简称“弹簧制动气室”)的术语和定义、性能要求、试验相关要求、试验方法。1.2本标准适用于汽车和挂车气制动系统中鼓式制动器和盘式制动器使用的行车制动气室、驻车制动气室和弹簧制动气室(以下统称“制动气室”)。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56202002
道路车辆汽车和挂车制动名词术语及其定义GB/T10125—2012
2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
3术语和定义
GB/T562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行车制动气室servicebrakechamber在车辆行车制动系统中,通过压缩空气为制动器提供驱动力的装置。3.2
驻车制动气室parkingbrakechamber在车辆制动系统中,通过蓄能弹簧等机械方式为制动器提供驱动力使停驶的车辆保持静止的装置。3.3
弹簧制动气室 springbrakechamber弹簧制动气室(弹簧制动缸),行车制动气室和驻车制动气室的组合单元。3.4
开始释放压力initial springreleasepressure当释放驻车制动气室或弹簧制动气室的驻车制动气室中的压缩空气时,制动气室推杆开始伸出时,作用在驻车制动气室中的压缩空气的气压值。注:开始释放压力用kPa表示。
完全释放压力full springreleasepressure当释放驻车制动气室或弹簧制动气室的驻车制动气室中的压缩空气,使制动气室推杆伸出到全行程时,作用在驻车制动气室中的压缩空气的气压值。注:完全释放压力用kPa表示。
QC/T790—2018
开始压缩压力initial springcompressionpressure当向驻车制动气室或弹簧制动气室的驻车制动气室充人压缩空气,使制动气室推杆从全行程状态开始回缩时,作用在驻车制动气室中的压缩空气的气压值。注:开始压缩压力用kPa表示。
完全压缩压力fullspringcompressionpressure当向驻车制动气室或弹簧制动气室的驻车制动气室充压缩空气,使制动气室推杆从全行程状态回缩到零行程时,作用在驻车制动气室中的压缩空气的气压值。注:完全压缩压力用kPa表示。
全行程Smfullstroke
制动气室推杆的最大行程。
注:全行程用mm表示。
零行程zerostroke
制动气室推杆处于完全缩回状态时的行程。3.10
额定行程Snratedstroke
制造商技术文件规定的制动气室推杆的工作行程。注:额定行程用mm表示。
额定工作压力pratedoperatingpressure制造商技术文件规定的制动气室的工作气压值。注:额定工作压力用kPa表示。
4性能要求
4.1密封性
4.1.1行车制动气室、驻车制动气室、弹簧制动气室的压力降不应大于10kPa。4.1.2盘式制动器用制动气室安装面的压力降或压力升高值不应大于0.07kPa。4.2释放压力和压缩压力
驻车制动气室的开始释放压力、完全释放压力、开始压缩压力和完全压缩压力应满足产品图样技术条件的要求。
4.3启动压力
行车制动气室的启动压力应满足产品技术条件的要求。4.4静特性
行车制动气室静特性典型曲线和驻车制动气室的静特性曲线应满足产品设计要求,在工作行程范围内,特性曲线不应有突变和异常现象。4.5低温密封性
4.5.1行车制动气室和驻车制动气室的压力降应不大于13.5kPa。2
4.5.2盘式制动器用制动气室安装面的压力升高值应不大于0.07kPa。4.6低温释放压力和压缩压力
同4.2。
4.7驻车制动气室低温静特性
驻车制动气室的静特性应满足4.4的要求。4.8低温工作特性
QC/T790—2018
制动气室推杆第3次返回到距零行程的6.4mm范围内的时间不应大于60s。试验后制动气室橡胶皮膜不应有可见的裂纹和损伤。4.9低温启动压力
同4.3。
4.10机械释放机构释放扭矩
5次手动压缩蓄能弹簧的最大转动扭矩应不大于68N-m。内、外螺纹零件上不应有明显的螺纹擦伤。
4.11耐压强度
耐压强度试验后,任何零部件不应出现损坏,其密封性应满足4.1.1的要求。4.12工作耐久性
工作耐久性试验后,任何零部件不应出现损坏。制动气室相关性能应满足如下要求:a)密封性应满足4.1的要求;
b)驻车制动气室开始释放压力和开始压缩压力应满足4.2的要求。4.13耐腐蚀性
4.13.1耐腐蚀性试验后,制动气室样品壳体表面应满足如下要求:a)对采用涂膜处理的样品,在每100cm2内不应有一个以上直径大于2mm的腐蚀物,不应产生膨胀、剥落以及涂膜软化;
b)对采用镀锌处理的样品,在每100cm2内不应有5cm2以上的有色铬酸盐明显生成物、光泽铬酸盐以及黑色生成物等缺陷;c)允许有微小和分散的腐蚀点,焊缝和螺纹处的腐蚀可不考虑。4.13.2制动气室相关性能应满足如下要求:a)密封性应满足4.1的要求;
b)驻车制动气室的驻车制动静特性应满足4.4的要求;c)驻车制动气室的释放压力应满足4.2的要求;d)驻车制动气室机械释放机构的释放扭矩应满足4.10的要求。4.14高温耐久性
高温耐久性试验后,任何零部件不应出现损坏。密封性应满足4.1的要求。4.15振动耐久性
振动耐久性试验后,任何零部件不应出现损坏。制动气室相关性能应满足如下要求:a)密封性应满足4.1的要求;
b)驻车制动气室(腔)驻车制动静特性应满足4.4的要求:c)制动气室安装螺母拧紧扭矩不应低于初始值的80%。QC/T790—2018
5试验相关要求
5.1试验装置
5.1.1试验所用装置应满足相关项目试验条件的要求,不应对试验样品功能产生不利影响,性能测试中记录各参数的仪器或仪表,其精度等级应不低于0.5级:耐久性试验中测量和指示各参数的仪器或仪表的精度等级应不低于1.5级。5.1.2高、低温试验用环境箱应有足够的空问用于安装试验样品及相关装置,箱内实际温度与设定温度的最大误差应不超过±2℃,且应保持均匀。加热器的热源不应直接辐射到试验样品。5.1.3振动试验台应具有如下功能:a)能够提供正弦波加速度输入。b)标定设备能够检测如下参数:1)输人加速度峰值:
2)振动频率;
3)输出加速度或加速度传输比。c)能够记录总振动次数。
5.2试验样品和试验顺序
5.2.1原则上,每次试验的样品应为新件。且应不少于3件,试验前和试验过程中不应解体。5.2.2除另有规定外,所有样品应按表1规定的试验分组和试验顺序完成对应的全部试验。表1试验项目和试验顺序
行车制动气室
试验顺序
5.3试验条件
试验项目
密封性
释放压力和压缩压力
启动压力
静特性
低温密封性
低温释放压力和压缩压力
低温静特性
低温工作特性
低温启动压力
耐腐蚀性
机械释放机构释放扭矩
耐压强度
工作耐久性
高温耐久性
振动耐久性
除另有规定外,所有试验环境的温度为10℃~38℃。4
驻车制动气室
弹簧制动气室
6试验方法
6.1密封性
6.1.1行车制动气室
6.1.1.1试验装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辅助储气筒的容积为20.5L±0.5L。QC/T790—2018
6.1.1.2将被试行车制动气室样品按图1所示连接到试验装置中,通过限位装置将推杆行程限制在(0.75±0.05)SN范围内。
6.1.1.3向行车制动气室中通人Pn的压缩空气,然后卸压至零,共进行3次。6.1.1.4向行车制动气室中通人p*°kPa的压缩空气,稳压5min后将压力调整到pN±5kPa,关闭截止阀K1和K3,记录此后10mint0.1min内的压力降。2
1-气源;2—调压阀;3—截止阀K1;4辅助储气筒;5—压力表;6截止阀K2;7被试样品:8—两位三通阀:9—截止阀K3图1密封性试验装置示意图
6.1.2驻车制动气室
6.1.2.1将被试驻车制动气室样品按图1所示连接到试验装置中,试验前驻车制动气室应处于完全释放状态。
6.1.2.2向驻车制动气室中通入PN的压缩空气,然后卸压至零,使制动气室推杆从全行程回到零行程,再到全行程,共进行3次。6.1.2.3向驻车制动气室中通人pz*2°kPa的压缩空气,稳压5min后将压力调整到pn±5kPa,关闭截止阀K1和K3,记录此后10min土0.1min内的压力降。6.1.3弹簧制动气室
6.1.3.1·驻车制动气室
同6.1.2。
6.1.3.2行车制动气室
在整个试验过程中,除保持驻车制动气室的压缩空气压力在p+2°kPa外,其余同6.1.1。6.1.4盘式制动器用制动气室安装面6.1.4.1试验装置示意图如图2所示,辅助储气筒容积为20.5L±0.5L,制动气室安装面模拟夹具5
QG/T790—2018
的安装端面内部防尘密封法兰、表面状态、表面粗糙度和刚度应与实车制动钳一致。6.1.4.2将被试制动气室样品按图2所示连接到试验装置中,安装螺栓的螺母拧紧力矩为产品技术文件工作值下限。进行弹簧制动气室或驻车制动气室试验时,应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向驻车制动气室或弹簧制动气室的驻车制动气室通人P+2°kPa的压缩空气。6.1.4.3向制动气室安装面模拟夹具通人21.0kPa±3.0kPa的压缩空气,稳压5min后,关闭截止阀,然后记录此后10min0.1min内的压力降。6.1.4.4将制动气室安装面模拟夹具与-21.0kPa±3.0kPa的真空源相连,稳压5min后,关闭截止阀,然后记录此后10min土o.1min内的压力升高值。10
1、10气源;2、9一调压阀:3-被试样品(弹簧制动气室):4制动气室安装面模拟夹具:5被试样品(制动气室);6—压力表;7—辅助储气简;8-截止阀图2盘式制动器用制动气室安装面密封性试验装置示意图6.2释放压力和压缩压力
6.2.1按产品图样或技术条件的要求,通过向驻车制动气室通人压缩空气或采用机械方式使蓄能弹簧处于全压缩状态,并在此状态下放置不少于24h,然后释放蓄能弹簧,使制动气室推杆到达其全行程。
6.2.2将被试弹簧制动气室或驻车制动气室样品安装在试验装置上,连接相关管路和制动气室推杆位移测量装置,然后向驻车制动气室中通人压缩空气,当蓄能弹簧达到全压缩状态后,再释放驻车制动气室中的压缩空气至零,使制动气室推杆返回到全行程,加压和卸压速率不宜高于10kPa/s,共进行3次,在第3次压缩、释放过程中,同时记录压缩和释放过程中制动气室推杆行程与气压间的关系曲线。
6.2.3从所记录的制动气室推杆行程与气压间的关系曲线上找出开始释放压力、完全释放压力和开始压缩压力、完全压缩压力。6
6.3启动压力
6.3.1试验装置示意图如图3所示,辅助储气筒容积为20.5L±0.5L。4
QC/T790—2018
1-气源:2—调压阀;3截止阀;4节流阀;5辅助储气筒;6位移传感器:7推杆导向机构:8推杆导向块;9被试样品;10气压表图3启动压力试验装置示意图
6.3.2将被试制动气室样品按图3所示连接到试验装置中。进行弹簧制动气室试验时,应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向驻车制动气室通人pn°kPa的压缩空气。6.3.3缓慢向行车制动气室进气口通人压缩空气(推杆移动速度大约为152mm/min),同时记录制动气室压力与推杆行程的关系曲线。6.3.4从所记录的气室压力与推杆行程的关系曲线上找出推杆行程为5mm时的制动气室输人气压值。
6.4静特性
6.4.1行车制动气室
6.4.1.1辅助试验夹具装置示意图如图4所示。辅助试验夹具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尽可能减小由于夹具变形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QC汽车标准标准计划
- QC/T228.2-199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钢丝绳
- QC/T228.6-199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调整螺管
- QC/T228.7-199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调整螺母
- QC/T476-2007 客车防雨密封性限值及试验方法
- QC/T549-1999 汽车倒车报警器
- QC/T228.4-199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套管
- QC/T926-2013 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ISG型)用动力单元可靠性试验方法
- QC/T207-1996 汽车腊通气弹簧
- QC/T228.5-199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套管帽
- QC/T228.3-199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接头
- QC/T935-2013 餐厨垃圾车
- QC/T457-2013 救护车行业标准
- QC/T29032-2013 汽车用空气滤清器堵塞报警传感器
- QC/T621.2-2013 钢带式弹性软管夹箍 第2部分 技术条件
- QC/T568.1-2011 汽车机械式变速器总成台架试验方法第1部分:微型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