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汽车行业标准(QC) >>
- QC/T 777-2017 汽车电磁风扇离合器技术条件

【QC汽车标准】 汽车电磁风扇离合器技术条件
- QC/T777-2017
- 现行
标准号:
QC/T 777-2017
标准名称:
汽车电磁风扇离合器技术条件
标准类别:
汽车行业标准(QC)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5.10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QC/T 777-2017.The technical conditions of electromagnetic fan clutch for automobile.
1范围
QC/T 777规定汽车用电磁风扇离合器(以下简称电磁离合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QC/T 777适用于汽车用电磁离合器,该产品主要用于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中;与其他用途内燃机配套的电磁离合器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包装 储运图示标志
GB/T 2423.37电工电子产 品环境试验第 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L:沙尘试验
GB/T 2423. 3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R:水试验方法和导则
GB/T 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 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12679汽车耐久 性行驶试验方法
GB/T 13306标牌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7619机动车电子电器组件的电磯辐射抗扰性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 18655车辆 、船和内燃机无线 电骚扰特性用 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 4942.1旋转电机整体结构的防护等级(IP代码) -分级
GB/T4942.2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
JB/T 4159热带电工产 品通用技术条件
QC/T 238汽车零 部件贮存和保管
QC/T 29106汽车电线束技术条件
QC/T 413汽车电 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
QC/T 625- -2013汽车用 涂镀层和化学处理层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QC/T777-—2017
代替QC/T777-—2007
汽车电磁风扇离合器技术条件
The technical conditions of electromagnetic fan clutch for automobile2017-04-12发布
2017-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
2017年第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铝型材辊式矫正机》等652项行业标准标准编号名称,主要内容及实施日期见附件),其中机械行业标准249项、航空行业标准14项、船舶行业标准29项、制药装备行业标准8项、汽车行业标准22项、化工行业标准14项、治金行业标准30项、建材行业标准50项、石化行业标准24项、纺织行业标准46项、轻工行业标准69项、包装行业标准10项、电子行业标准16项、通信行业标准71项;批准《车用超级电容器》等2项行业标准修改单,现予公布。行业标准修改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以上机械行业标准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航空行业标准由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组织出版,船舶行业标准由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组织出版,制药装备、包装行业标准由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汽车行业标准及化工行业工程建设标准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化工行业产品标准由化工出版社出版,治金行业标准由治金工业出版社出版,建材行业标准由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石化行业标准由中国石化出版社出版,纺织行业标准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轻工行业标准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电子行业标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组织出版,通信行业标准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
附件:22项汽车行业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和实施日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二〇一七年四月十二日
附件:
22项汽车行业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和实施日期标准编号
QC/T727—2017
QC/T803—2017
QC/T1072-—2017
QC/T1073.1--2017
QC/T10742017
QC/T1075—2017
QC/T777—2017
QC/T1076—2017
QC/T1077—2017
QC/T1078—2017
QC/T1079—2017
QC/T1080—2017
QC/T1081—2017
QC/T1082—2017
QC/T1083—2017
QC/T1084—2017
QC/T1085-2017
QC/T1086—2017
QC/T1087—2017
QC/T1088—2017
QC/T1091-2017
QC/T740--2017
标准名称
汽车、摩托车用仪表
车用氧传感器
汽车用档位传感器
汽车用加速度传感器第1部分:线加速度传感器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技术规范气缸盖
排气催化转化器用金属蜂窝载体技术条件
汽车电磁风扇离合器技术条件
无级变速器(CVT)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汽车自动控制变速器分类的术语及定义
广告车
吸引压送车
科普宣传车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用电动机汽车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用控制器汽车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用传感器摩托车轻合金车轮X射线检测
电动汽车用增程器技术条件
纯电动城市环卫车技术条件
电动汽车用充放电式电机控制器技术条件
客车空气净化装置技术条件
乘用车座椅总成
被代替标准编号
QC/T727—2007
QC/T803.1—2008
QC/T777—2007
QC/T740—2005
实施日期
2017-10-01
2017-10-01
2017-10-01
2017-10-01
2017-10-01
2017-10-01
2017-10-01
2017-10-01
2017-10-01
2017-10-01
2017-10-01
2017-10-01
2017-10-01
2017-10-01
2017-10-01
2017-10-01
2017-10-01www.bzxz.net
2017-10-01
2017-10-01
2017-10-01
2017-10-01
2017-10-01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电磁风扇离合器分类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QC/T777—2017
QC/T777—2017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QC/T777—2007《汽车电磁风扇离合器技术条件》。与QC/T777—2007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一增加了转动惯量定义;
一增加了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一删除了不平衡量计算公式;
将吸合扭矩定义为初期静摩擦扭矩和磨合后静摩擦扭矩;转速特性中增加了风扇参数的要求;一删除感温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一增加了耐振动性能试验方法;一增加了防水性能试验要求及方法;一增加了防尘性能试验要求及方法;一耐久性试验中,在试验工况不变的情况下,对2000h的试验时间进行了修改,考核更为严苛。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4)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龙口中宇汽车风扇离合器有限公司、龙口中宇机械有限公司、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汽车公司、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龙口澳雷樽传动机械有限公司、龙口中宇热管理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学亮、王兆宇、朱晴、饶如麟、吴新潮、王林、巩天传、李小霞、李殿赞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QC/T727—2007。
1范围
汽车电磁风扇离合器技术条件
QC/T777—2017
本标准规定汽车用电磁风扇离合器(以下简称电磁离合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用电磁离合器,该产品主要用于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中;与其他用途内燃机配套的电磁离合器可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423.37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L:沙尘试验GB/T2423.3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R:水试验方法和导则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12679
汽车耐久性行驶试验方法
GB/T13306标牌
GB/T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7619
机动车电子电器组件的电磁辐射抗扰性限值和测量方法5车辆、船和内燃机无线电骚扰特性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限值和测量方法GB/T18655
GB/T4942.1旋转电机整体结构的防护等级(IP代码)-分级GB/T4942.2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JB/T4159热带电工产品通用技术条件QC/T238
3汽车零部件贮存和保管
QC/T29106汽车电线束技术条件
QC/T413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QC/T625—2013汽车用涂镀层和化学处理层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吸合温度engagedtemperature
控制电磁离合器驱动盘与从动盘结合时冷却介质的温度。1
QC/T777—2017
分离温度disengaged temperature控制电磁离合器驱动盘与从动盘分离时冷却介质的温度。3.3
吸合状态
engagedstate
在吸合温度下,电磁离合器驱动盘与从动盘结合后的状态。3.4
分离状态disengaged state
在分离温度下,电磁离合器驱动盘与从动盘分离后的状态。3.5
engagedgap
吸合间隙
电磁离合器在分离状态下,驱动盘与从动盘之间的距离。3.6
moment of inertia
转动惯量
电磁离合器的转动惯量可分为吸合前已旋转部分的转动惯量和吸合后旋转部分的转动惯量,使用过程中未旋转部分的转动惯量不计入。3.7
随动转速followingspeed
电磁离合器驱动盘与从动盘在分离状态下从动盘的转速。3.8
同步转速synchronizedspeed
电磁离合器驱动盘与从动盘在吸合状态下同步运转时的转速。3.9
转差转速
non-synchronizedspeed
多级电磁离合器在随动转速和同步转速之外的状态下从动盘的转速。3.10
转差率slipfactor
转差转速与同步转速之比值。
静摩擦扭矩staticfrictiontorque电磁离合器在常温、静态吸合的条件下,所能传递的扭矩。3.12
初期静摩擦扭矩
initial static friction torque电磁离合器未经磨合、常温环境中所能传递的扭矩。3.13
staticfrictiontorqueafterpull-in磨合后静摩擦扭矩
电磁离合器在额定转速及标定负载的条件下,各级从动盘与驱动盘磨合后常温环境中所能传递2
的扭矩。
吸合电压engagedvoltage
在电路导通时,电磁离合器驱动盘与从动盘发生吸合动作时的电压。3.15
分离电压disengagedvoltage
在电路导通时,电磁离合器驱动盘与从动盘发生分离动作时的电压。3.16
单级电磁离合器singlestageelectromagneticclutchQC/T777—2017
通过一个绕组电路的通断,实现驱动盘与从动盘结合或分离两种工作状态的电磁离合器。3.17
多级电磁离合器
multistageelectromagneticclutch按次序控制多组绕组电路通断,实现驱动盘与从动盘由随动运行、差速运行直至过渡到与驱动盘同步运行或逐级分离等多种工作状态的电磁离合器。4电磁风扇离合器分类
4.1按结构分为有电刷和无电刷两种型式。4.2按工作挡位分为单级和多级两种。4.3按额定电压分为12V和24V两种电压规格。5技术要求
5.1一般要求
5.1.1产品应按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且满足本标准的规定5.1.2电磁离合器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中应规定:产品型号、额定电压、初期静摩擦扭矩、电器组件的性能参数、旋转方向和机械紧固件的拧紧力矩等。5.1.3产品不允许有影响使用性能的缺陷,电磁离合器中各零部件不允许有毛刺、损伤、锈蚀、裂纹等缺陷。
5.1.4产品用电线束应符合QC/T29106中规定。5.2基本性能
5.2.1动平衡。
电磁离合器中各旋转零部件动不平衡量不大于0.1M(g*mm)(其中M为无量纲量,其值为电磁离合器旋转零部件以克为单位的质量数)。5.2.2静摩擦扭矩。
5.2.2.1初期静摩擦扭矩。
电磁离合器在常温额定电压下工作,驱动盘与从动盘在规定的吸合间隙下吸合后所能传递的扭矩,其扭矩值应符合图样和技术条件中规定。5.2.2.2磨合后静摩擦扭矩。
QC/T777—2017
电磁离合器在常温额定电压、配装标定风扇及额定转速的条件下连续工作,驱动盘与从动盘在规定的吸合间隙下循环吸合、分离后所能传递的扭矩,其扭矩值应不低于额定驱动功率所需扭矩值的1.5倍。
5.2.3工作电压范围。
a)额定电压为12V的电磁离合器工作电压范围为:9.8V~16V;b)额定电压为24V的电磁离合器工作电压范围为:19.6V~32V。在上述工作电压范围内,电磁离合器应能正常工作。5.2.4吸合间隙。
电磁离合器的吸合间隙应符合图样和技术条件中规定。5.2.5转速特性。
转速特性应在配装风扇的条件下进行,无特殊规定时应满足叶片长度与风扇直径的比例:>0.26:1,见图1。
风扇直径
图1风扇示意
一叶片长度
5.2.5.1单级电磁离合器的转速特性曲线如图2所示,图中Nn为风扇与驱动盘的同步转速,N为风扇与驱动盘的随动转速。
驱动盘转速M
图2单级电磁离合器
5.2.5.2多级电磁离合器的转速特性曲线,如图3所示。以多级电磁离合器为例,Nn为风扇与驱动盘的同步转速;N为风扇与驱动盘的转差转速,在驱动盘指定工作转速N下,差速运行时风扇转差转速NzR不得小于驱动盘工作转速N的55%(可与客户商定);N为风扇与驱动盘的随动转速。4
驱动盘转速M
图3双级柔性电磁离合器
5.2.5.3工作电压范围内,驱动盘与从动盘应吸合正常,摩擦传动应无滑动转差。5.2.6吸合电压。
QC/T777—2017
5.2.6.1驱动盘与从动盘的吸合间隙应在图样和技术条件规定内,于(23士5)℃环境温度中,在不超过81.7%的额定电压时能正常工作。5.2.6.2驱动盘与从动盘的吸合间隙应在图样和技术条件规定内,于(23士5)C环境中连续工作达到热平衡状态(即表面温度于1min内变化≤1℃)后,在不超过81.7%的额定电压时能正常工作。5.2.6.3吸合间隙比图样和技术条件中规定的上限值增大50%时,吸合电压应不大于95%的额定电压。
5.2.7分电压。
额定电压条件下,保持吸合状态15min后,使驱动盘与从动盘分离时的电压,应符合技术图样中相关规定。
5.2.8绝缘性能。
5.2.8.1绕组线圈对地绝缘电阻不得小于10MQ。5.2.8.2绕组线圈对地绝缘耐压性能应具备承受50Hz、550V正弦交流电压能力,耐压1min无击穿现象。
5.2.9绝缘耐热性能。
电磁离合器电气组件的绝缘耐热性不得低于F级,绕组线圈温升不大于65℃C。5.2.10电磁辐射抗扰特性。
电磁离合器电气组件的电磁辐射抗干扰性应符合GB/T17619的有关规定。5.2.11电磁扰特性。
电磁离合器电气组件的电磁骚扰特性应符合GB18655的有关规定。5.2.12耐振动性能。
电磁离合器组件应能承受X、Y、Z三个方向的扫频振动试验,每个方向试验时间8h。振动试验后零部件无损坏、变形,紧固件无松动,电接点、导体绝缘状态完好,其性能应符合5.2.2和5.2.4的规定。5.2.13耐温性能。
电磁离合器的耐温性能试验结束后扭矩应符合5.2.2的有关规定。5.2.14超速性能。
按6.14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后,零部件应无损伤、变形;性能应符合5.1.2和5.1.3的规定。5
QC/T777—2017
5.2.15表面防护性能。
5.2.15.1电磁离合器由黑色金属制造的外露部分(摩擦零件除外),依据QC/T625一2013规定涂镀防腐蚀保护层。
5.2.15.2涂镀和化学处理件的外观不得低于JB/T4159中2.4.1规定的电镀和化学处理件外观质量分级方法的二级要求。
5.2.16耐盐雾性能。
应按照QC/T413中3.13的规定进行盐雾试验,试验时间为96h。试验后,由黑色金属制造的外露零部件(摩擦零件除外)不应出现腐蚀金属母体的现象。5.2.17防水性能。
应满足GB/T4942.1和GB/T4942.2中第二位表征数字-IPX4中规定。试验结束后,其性能应符合5.2.2、5.2.8和5.2.15中规定。5.2.18防尘性能。
防尘性能试验结束后,各密封件内应无沙尘侵人现象,旋转零部件应无干涉、卡滞等现象,其性能应符合5.2.2和5.2.4中规定。5.3耐久性
电磁离合器应能承受1.0×105次的循环试验,用户可选用200000km道路试验。试验后应能正常工作,绕组的绝缘电阻应大于1MQ。5.4转动惯量
按6.20中规定进行,其结果应满足客户要求。6试验方法
6.1动平衡试验
6.1.1将电磁离合器各旋转零部件分别安装在动平衡机上,驱动旋转体组件进行测试,各旋转零部件的不平衡量应符合5.2.1中规定。6.1.2动平衡机精度要求:最小可达剩余不平衡量不大于0.3g*mm-kg-1。6.2摩擦扭矩测试
6.2.1初期静摩擦扭矩。
电磁离合器在常温下,绕组线圈接通规定的额定电压,用精度不低于2.5级的扭矩仪检测静摩擦扭矩值。
6.2.2磨合后静摩擦扭矩。
电磁离合器经磨合,达到最大扭矩值稳定后的静摩擦扭矩值。6.3工作电压波动对转速的影响检测电磁离合器总成安装在台架上驱动着风扇运行,调整绕组中电压波动在规定范围内,对单级电磁离合器分别测量驱动盘和风扇转速;对多级电磁离合器分别测量驱动盘、从动盘和风扇转速。6.4吸合间隙检测
用量检具对电磁离合器驱动盘与从动盘之间的吸合间隙进行测量,测量时应3次转动从动盘,使其与驱动盘处于3个不同位置,并取3次结果的平均值。6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QC汽车标准标准计划
- QC/T228.2-199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钢丝绳
- QC/T228.6-199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调整螺管
- QC/T228.7-199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调整螺母
- QC/T476-2007 客车防雨密封性限值及试验方法
- QC/T549-1999 汽车倒车报警器
- QC/T926-2013 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ISG型)用动力单元可靠性试验方法
- QC/T207-1996 汽车腊通气弹簧
- QC/T228.5-199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套管帽
- QC/T228.4-199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套管
- QC/T935-2013 餐厨垃圾车
- QC/T457-2013 救护车行业标准
- QC/T228.3-199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接头
- QC/T29032-2013 汽车用空气滤清器堵塞报警传感器
- QC/T621.2-2013 钢带式弹性软管夹箍 第2部分 技术条件
- QC/T568.1-2011 汽车机械式变速器总成台架试验方法第1部分:微型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