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轻工行业标准(QB) >>
- QB/T 5276-2018 工业用缝纫机包缝缝纫机计算机控制器

【QB轻工标准】 工业用缝纫机包缝缝纫机计算机控制器
- QB/T5276-2018
- 现行
标准号:
QB/T 5276-2018
标准名称:
工业用缝纫机包缝缝纫机计算机控制器
标准类别:
轻工行业标准(QB)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7.42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QB/T 5276-2018.Industrial sewing machine-Computer controller for overlock sewing machine.
QB/T 5276规定了包缝缝纫机计算机控制器的术语和定义、型式结构和基本参数、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交付准备等。
QB/T 5276适用于包缝缝纫机计算机控制器(以下简称“产品”),类似工业用缝纫机控制器可参照采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8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 2008包装 储运图示标志
GB/T2423.1- 2008 电工电子产 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A: 低温
GB/T2423.2- 2008 电工电子产 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A: 高温
GB/T2423.3- 2006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Cab: 恒定湿热试验
GB/T 2423.10- 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Fc: 振动(正弦)
GB/T 2828.1- 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 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2829- 2002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 4208 - 2008外壳防护等级 ( IP代码)
GB 4706.1- 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第1 部分:通用要求
GB/T 4857.5- 1992包装运输包装件跌落 试验方法
GB/T 4857.18- 1992 包装运输包装件 编制性 能试验大纲的定量数据
GB 5226.1 - 2008 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 通用技术条件
GB/T 5465.2- 2008 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 第2部分: 图形符号
GB/T 9969-2008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 10069.1 - 2006旋转电机噪 声测定方法及限值第1部分: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
GBT 17626.2- 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静 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4- 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 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5- 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1- 200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压暂降、 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高速high speed产品规定的最高转速。
注:中速是高速的50%,低速是高速的10%。

部分标准内容:
分类号:Y17
备案号:63749-2018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5276—2018
工业用缝纫机
包缝缝纫机计算机控制器
Industrial sewingmachine
Computer controller for overlock sewing machine2018-05-08发布
2018-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型式结构和基本参数
4.1型式
4.2结构·
4.3基本参数
5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
5.1外观与附件..
5.2接插件连接:
5.3安全要求
5.4设备保护,
5.5电气性能.
5.6电磁铁驱动·
5.7产品功能
5.8电磁兼容性
5.9环境要求
5.10可靠性要求
6检验规则.
6.1检验分类
6.2出厂条件
6.3检验程序
6.4出厂检验规则
6.5型式检验规则
7交付准备…·
7.1总则…
7.2铭牌
7.3包装
7.4运输
7.5储存
QB/T5276-2018
QB/T5276-2018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工业机械电气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缝制机械电气系统分技术委员会(SAC/TC231/SC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众邦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鲍麦克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沪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丽、张传有、刘飞、李文卫、王俊。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1范围
工业用缝纫机包缝缝纫机计算机控制器QB/T5276—2018
本标准规定了包缝缝纫机计算机控制器的术语和定义、型式结构和基本参数、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交付准备等。
本标准适用于包缝缝纫机计算机控制器(以下简称“产品”),类似工业用缝纫机控制器可参照采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2423.1一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GB/T2423.2一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高温GB/T2423.3一200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GB/T2423.10一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GB/T2828.1一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2829一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GB/T4208一20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4706.1一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4857.5-1992包装运输包装件跌落试验方法GB/T4857.18一1992包装运输包装件编制性能试验大纲的定量数据GB5226.1一2008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T5465.2一2008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第2部分:图形符号GB/T9969一2008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GB/T10069.1一2006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及限值第1部分: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GB/T17626.2-200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17626.4一200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17626.5一200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17626.11-200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高速highspeed
产品规定的最高转速。
注:中速是高速的50%,低速是高速的10%。3.2
加速时间risingtime
速度从零增加到高速的90%时所需要的时间。3.3
减速时间fallingtime
QB/T5276-2018
速度从高速减少到零时所需要的时间。3.4
automaticmode
全自动模式
缝纫机的启动、停车、剪线、抬压脚、吸风等功能不需要脚踏板来控制,而是靠感应器感应布料而自动完成的缝纫模式。
半自动模式semi-automaticmode用脚踏板来控制缝纫机的运转,而剪线、停车、抬压脚、吸风靠感应器感应布料而自动完成的缝纫模式。
全人工模式fullmanualmode
缝纫机的缝纫、剪线、抬压脚等功能全部需要人工通过脚踏板来控制的缝纫模式。3.7
性能判据performancecriterion在技术规范内功能或性能发生正常偏离的情况。注1:a类判据指在技术规范内性能和功能正常。注2:b类判据指在技术规范内性能和功能暂时降低或丧失,但能自行恢复。注3:c类判据指在技术规范内性能和功能丧失,需手动恢复。[GB/T17626.4—2008,定义9]
安全开关safetyswitch
缝纫机针杆护罩打开/缝台打开/压脚打开时,确保缝纫机不能运转的装置。注:安全开关分类:缝台安全开关、针杆护罩安全开关、压脚安全开关。4型式结构和基本参数
4.1型式
本产品根据安装结构和电机驱动方式划分为外挂皮带驱动式、外挂直驱式和直驱一体式三种型式利用微处理器或专用数字控制芯片和电动机实现工业用包缝机的自动控制。注:自动控制包括自动启动、自动缝纫、自动停机、自动切线、自动吸线头、自动压脚等多项功能。4.2结构
产品由电机驱动器、电动机、操作面板/设置器、脚踏板传感器、机头定位器(编码器)及各附加功能等部件组成。
4.3基本参数
基本参数见表1规定。
表1基本参数
输入参数
工作环境条件
A.C.电压/V
工作频率/Hz
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注:特殊要求订单,如110V按客户需求执行。2
指标值
220(1±20%)
50.0±2.5
5%~85%(不凝露)
5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
5.1外观与附件
5.1.1外观
QB/T5276-2018
产品的表面及结构零部件不应有锈蚀、碰伤、划痕、变形和涂覆层剥落,紧固件连接牢固,引出线或接线端应完整无缺。
油漆件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匀,主要可见部位不应有起泡、露底、剥落、深划痕、开裂、碰漆、群集针孔和杂质及灰尘、污迹等缺陷。塑料件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匀,且与整机外观色泽一致,不应有批锋、缩水、走料不齐、凹陷、深划痕、开裂等缺陷。
压铸件表面可视部位不应有凹陷、飞边、裂痕、缺边、打磨不良等缺陷。PCB板上各插件(立式电容、立式电阻、整流桥、热敏电阻等易松动器件)应点胶固定,对于一体机IGBT、高压MOS管、低压整流芯片(安装后引脚在PCB板面上)引脚距离PCB板面距离不应超过2.5mm。试验时,外观通过目测判断,引脚距离PCB板面距离通过精度为0.02mm的游标卡尺或专用量具测量判断。
5.1.2连接线
所有永久连接的导线(电源线、电动机导线和数据线)其表面不应有龟裂、磨损、泛白、露铜等现象。电源线表面至少应有符合产品要求的认证、耐压和截面积标记。电源线、电动机导线端子应能承受不小于60N的力而不被拉出,数据线端子应能承受不小于30N的力而不被拉出。对于配套下挂式电控的电动机导线应满足双重绝缘要求试验时,导线表面目测检验:导线拉力测试用推拉力计沿导线水平方向拉10s,目测判定。5.1.3标志
产品外露的指示灯、连接端口、熔断保护装置等应有表示功能和额定参数的标志,这些标志应正确清晰和端正,并符合GB4706.1一2005中7.6的规定,其他形象化图形符号应在说明书中说明。试验时,目测判定。
5.1.4附件和随机文件
随机文件中应包括说明书、装箱清单和产品合格证。附件数量、规格应和装箱单要求一致;油漆件质量应与整机外观件要求一致;电镀件质量应光亮,不应有起泡、脱皮、麻点、针孔、烧焦、生锈、毛刺等缺陷;塑料件质量应与整机外观件要求一致:箱内不应有异物。试验时,目测判定。
5.2接插件连接
插座与配套插头装配连接可靠,插头卡扣与插座锁紧无松动,应能承受不小于20N的力不被拉出。试验时,用推拉力计沿导线水平方向拉10s,目测判定。5.3安全要求
5.3.1绝缘电阻
产品中除不能承受试验电压的电路外,电源输入端与保护接地端之间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100M2。恒定湿热试验后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1M2。试验时,电源开关接通(不接入电网),使用安规综合测试仪连接在产品电源输入端与保护接地端,施加DC500V测试电压1min后,读取绝缘电阻值,恒定湿热试验后的绝缘电阻值在试验5.9.6后测量。5.3.2耐电压强度
产品的电源输入端与保护接地端能承受交流1kV,漏电流10mA,持续60s的耐压试验,试验中产品应不击穿。
试验时,将电源开关接通(不接入电网),不适宜经受该试验的器件应在试验期间断开。使用安规3
QB/T5276-2018
综合测试仪连接在产品电源输入端与保护接地端,开始施加时的试验电压不应超过规定值的50%,然后在10s内将试验电压平稳增加到规定值并保持60s。5.3.3泄漏电流
产品以额定电压的1.06倍正常运行时,产品的泄漏电流不应大于3.5mA。试验时,将产品接入安规综合测试仪,在额定电压的1.06倍、额定转速、空载状态下运转1min,读取安规综合测试仪上测量的泄漏电流值。5.3.4直接接触防护
产品应符合GB5226.1一2008中6.2.2(a)、6.2.3、6.2.4的规定,提供外壳、绝缘物和残余电压的防护。
试验时,外壳防护要求应按GB/T4208一2008中12.2、13.2的规定进行;绝缘物防护,目测判定:残余电压防护,产品接入额定电压,按照GB5226.1一2008中6.2.4要求进行。5.3.5保护联结电路
5.3.5.1概述
保护联结电路由下列部分组成:PE端子:
产品上的保护导线,包括电路的滑动触点;-产品上外露能导电部分和能导电结构件:机械结构的外部可导电部分。
试验时,目测判定。
5.3.5.2保护导线
保护导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保护导线全长应采用黄/绿双色组合;保护导线应采用铜导线,导线的截面积要求应符合表2规定。表2保护导线最小截面积
单位为平方毫米
设备供电相线的截面积S
>16~35
外部保护导线的最小截面积S
试验时,保护导线外观,目测判定:保护导线截面积的测量用精度为0.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线径后按s=一元d2计算。其中d为保护导线的直径。4
5.3.5.3保护联结电路的连续性
保护联结电路的连续性应符合下列要求:所有外露可导电部分都应连接到保护联结电路上:无论什么原因(如维修)拆移部件时,不应使余留部件的保护电路连续性中断:当外壳和导体采用铝材或铝合金材料时,应特别考虑电蚀问题:保护导线应设计成低电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0.33Q(24V10A)。试验时,目测判定;接地连续性试验应按照GB5226.1一2008中18.2.2中的试验1要求。5.3.5.4保护联结电路禁止接入器件保护联结电路中不应有开关或过电流保护器件(如熔断器)。4
试验时,目测判定。
5.3.5.5保护导线的连接点
保护导线的连接点应符合下列要求:保护导线连接点不应有其他的作用,如缚系或连接用具零件:QB/T5276—2018
一每个保护导线接点都应有标记或标签,采用GB/T5465.2一2008中的5019符号,或用PE字母(图形符号优先),或用黄/绿双色组合,或这些的任一组合进行标记。试验时,目测判定。
5.4设备保护
5.4.1短路保护
输出电磁铁电路或电动机电路短路时,产品应报警并停机,保护时间不应大于1s。试验时,产品在额定电压、额定转速下,空载运行,将电动机任意两根相线之间或者电磁铁两根电源线之间突然短路,电动机不同相线测2次,各功能电磁铁各测1次,用示波器抓取产品进入保护的时间。
5.4.2输入过电压保护
产品输入的电源电压大于最大工作电压时,产品应报警并停机。试验时,接入交流可调电源与电压表,先将交流可调电源调至最大工作电压后,按1V/s向上调到300V止,中途应报警及停机。若调到300V还不报警并停机,应立即关闭电源,判定不合格。产品应在待机和运行状态各测1次。
5.4.3堵转保护
电动机发生堵转,产品应在2s内自动进入保护状态。试验时,在不影响缝纫机性能的情况下,外力固定机头手轮,踩动脚踏板启动产品,用示波器抓取产品进入保护的时间。
5.4.4定针位传感器信号故障保护定针位传感器信号故障,产品应在5s内报警。试验时,拔出定针位传感器的插头,踩动脚踏板启动产品,松开脚踏板的同时用秒表计抓取产品进入保护的时间。
5.4.5抬压脚电磁铁保护
抬压脚电磁铁吸合超过产品规定的保护时间,应可靠保护。同时,在设定的抬压脚保护的最大时间内电磁铁不应发烫严重甚至烧掉。试验时,设定抬压脚保护时间,后踩脚踏板不动执行抬压脚动作,用秒表计抓取抬压脚电磁铁吸合的动作时间,在达到设定的压脚保护时间后,即使脚踏板没放开,抬压脚电磁铁也应关闭。注:试验前可调整产品内部参数。5.4.6安全开关保护
5.4.6.1缝台安全开关
当缝台被拉开时,产品应进入停机保护状态。试验时,将缝台安全开关安装在缝纫机缝台上,接通产品电源处于待机状态,用手拉开缝台,产品应进入停机保护状态;合上缝台,待缝台完全归位后缝纫机才能运行,目测判定。5.4.6.2针杆护罩安全开关
当针杆护罩被抬起时,产品应进入停机保护状态。试验时,将针杆护罩开关装在针杆护罩上,接通产品电源处于待机状态,将针杆护罩抬起,产品应进入停机保护状态:合上针杆护罩,待其完全归位后缝纫机才能运行,目测判定。5
QB/T5276-2018
5.4.6.3压脚安全开关
当压脚被拉开时,产品应进入停机保护状态。试验时,将压脚安全开关装在压脚拉杆上,接通产品电源处于待机状态,将压脚拉开,产品应进入停机保护状态:合上压脚,待其完全归位后缝纫机才能运行,目测判定。5.5电气性能
5.5.1额定功率
产品的额定功率应符合说明书或铭牌标识要求,误差不应大于十15%。试验时,产品以额定转速、额定转矩值,按式(1)计算额定输出功率,达到规定值后,连续稳定运行5min后。再在电源输入端用功率计测量实测输入功率,并与说明书或铭牌标识进行比对。P=2元nM
式中:
P——额定输出功率,单位为瓦(W);n
额定转速,单位为转每分钟(r/min):M额定转矩,单位为牛顿米(N·m)。5.5.2转速控制精度
产品转速控制精度,高速不应超过土1%,中速不应超过土2%,低速不应超过土5%。(1)
试验时,将产品通电,产品分别设置高速的100%、50%和10%空载运行,用示波器测量稳定转速时速度反馈信号的周期时间,并根据公式(2)计算。An = n=n×100% .
式中:
转速控制精度:
实测速度值,单位为转每分钟(r/min):-速度给定值,单位为转每分钟(r/min)。5.5.3加速时间
加速时间应小于300ms。
试验时,在额定条件下,用示波器监测速度反馈信号,记录从向前踩动脚踏板发出启动命令至电机转速从零到最高转速90%以上时的波形(脚踏板前踩达到最大行程的时间≤15ms),从示波器上读取所需要的时间。
5.5.4减速时间
减速时间应小于500ms。
试验时,在额定条件下,用示波器监测速度反馈信号,记录从电机稳定在最高转速至脚踏板发出停止命令(脚踏板从最大行程回到中立位置的时间≤15ms)到电机转速为零的波形,从示波器上读取减速所需要的时间。
5.5.5停针精度
对于直流无刷电机,停机时上/下停针位置精度应为土10°。对于伺服电机,停机时上/下停针位置精度应为土3°。在停机时,电机运行平稳,不应出现明显的抖动现象。试验时,在缝纫机头手轮标记一条上停针位置线,对应地在手轮一侧粘贴一块经过细分的标尺条,标尺刻度以“上停针位置线”为零点,左右细分角度至10°(分辨率为1°),分别设置产品转速为低6
QB/T5276-2018
速、中速和高速,每个转速试验10次,取10次中最大差值。下停针位试验同上停针位置试验。5.5.6缝纫温升
在工作时,产品和电动机任何外表面温升不应大于35K。试验时,产品和试验用缝纫机按正常使用要求安装,缝纫速度为产品额定转速、放下压脚,缝纫机不穿线、二层130细平布(厚料机二层涤卡)、针距调至中间值,每个周期包括:运行3s,停止3S。运行前用测温仪测量起始温度,以后每10min测量1次温度,直到重复测量温度变化率小于1K/30min为止。
5.5.7噪声
产品在额定电源电压下空载运行时,其A计权声压级的噪声限值应符合下列要求:-额定转速≤5000r/min的产品,电机运转噪声不应大于55dB(A):一产品在连续工作区内无异常杂音。试验时,产品噪声按照GB/T10069.1一2006中的附录C(C.2)要求;产品的异常杂音,可在连续工作区内任意调节电动机转速,耳听判定。5.5.8外接照明灯
产品外接照明灯接口,应在插口上印有电压、性质与电流的标识。试验时,先用万用表测量外接照明灯插口的空载电压,再接上负载电阻进行测量。测量过程中,插口的电压应符合规格要求:插口的标识,目测判定。注:此项只针对有此功能的产品。5.6电磁铁驱动
5.6.1输出参数A(剪线电磁铁)产品输出给剪线电磁铁的直流电压应在电磁铁额定电压的土10%范围内,工作时间为0.01s~0.25s。试验时,在输出端接上剪线电磁铁和示波器,启动剪线动作,观察示波器上显示的时间和电压。5.6.2输出参数B(抬压脚电磁铁)产品输出给抬压脚电磁铁的直流电压应在电磁铁额定电压的土10%范围内,工作时间为0.2s~1.0s然后输出的电磁铁保持电压应能保持住压脚不掉下,总工作时间不小于20s。试验时,在输出端接上抬压脚电磁铁和示波器,启动抬压脚动作,观察示波器上显示的时间和启动电压与保持电压(算术平均值)。5.7产品功能
5.7.1缝纫模式选择
5.7.1.1全自动模式
产品应能正确控制缝纫机在全自动模式下的动作。试验时,缝纫模式选择为全自动模式,将布料放在前感应器上,缝纫机能自动抬起压脚并自动开始缝纫,当布料离开最后一个传感器时能完成自动剪线、自动停车、自动抬压脚等动作,同时能选择自动吸风等动作模式。试验5次,目测判定。5.7.1.2半自动模式
产品应能正确控制缝纫机在半自动模式下的动作。试验时,缝纫模式选择为半自动模式,缝纫机前感应器在感应到布料的情况下,自动抬起压脚,用脚踏板控制缝纫机的运转,当布料离开最后一个传感器时能完成自动剪线、自动停车、自动抬压脚等动作,同时可选择自动吸风等动作模式。试验5次,目测判定。5.7.1.3全人工模式
产品应能正确控制缝纫机在全人工模式下的动作。试验时,缝纫模式选择为全人工模式,通过前踩脚踏板能控制缝纫机的运转,通过后踩脚踏板能实7
QB/T5276-2018
现缝纫机的剪线和抬压脚动作。试验5次,目测判定。5.7.2开机停针位
产品应能控制通电后缝纫机开机时的停针位。试验时,产品设定在上针位,控制缝纫机机针处于下、中位置时接通电源,试验5次,目测判定。注:此要求可根据参数调节,出厂时可屏蔽。5.7.3针位选择
产品应正确控制使用过程中停车的上或下针位选择试验时,针位选择按钮设定为上针位或下针位时,产品控制缝纫机缝纫时任意停车,试验5次,目测判定。
脚踏板控制
产品应能正确控制脚踏板前踩时电机启动及高低速运转,脚踏板松开时电机停止,脚踏板后踩时执行剪线或抬压脚功能。
试验时,脚踏板前踩或者后踩各5次,目测判定。5.7.5测布传感器
前、中、后三组测布传感器,或前后两组传感器都能检测到薄纱料和网格大小不大于0.5mm的网格布料,缝纫过程中,测布传感器能准确识别布料,不能出现剪刀剪到布上的情况。试验时,在全自动/半自动缝纫模式下,开启前后剪线功能,采用上述布料缝纫500mm进行测试:自测判定。
5.7.6加厚缝纫
缝纫8层牛仔料时,电机不应发生堵转现象。试验时,在全人工缝纫模式下,用8层牛仔布料缝纫,在缝纫转速设置为500r/min情况下测试,自测判定。
注:此项试验只针对厚料或者中厚料产品。5.7.7抬压脚
产品应能正确控制缝纫机启动和停止时或中途停缝时的自动抬、放压脚。试验时,将抬压脚参数设置为前后自动抬压脚,在全自动/半自动缝纫模式下,布料起缝和结束时都能自动抬压脚:在中途停车时,后踩脚踏板能自动抬压脚。然后将抬压脚参数分别设置为前抬、后抬关闭模式,测试抬压脚功能是否按设定的参数执行。在全人工缝纫模式下,抬压脚功能开启,后踩脚踏板能自动抬压脚,如果后踩脚踏板不放,到了抬压脚保护时间后,压脚也能自动放下。各试验5次,目测判定。
5.7.8剪线
产品应能正确控制布料起缝和结束缝制时的自动剪线,剪线时间及动作位置可通过参数进行设定。试验时,将剪线参数设置为前后剪线,在全自动/半自动缝纫模式下,应根据设定的剪线动作时间及传感器测布状态自动进行前剪线和后剪线,并且不应切到布。然后将剪线参数设置为前剪、后剪、关闭模式,测试剪线功能是否按设定的参数执行。在全人工缝纫模式下,剪线功能打开,当测布传感器感应到布时,后踩脚踏板不应执行剪线动作。在缝纫结束后,第1次后踩脚踏板可以执行剪线动作。各试验10次,目测判定。
5.7.9手动剪线
产品应能控制缝纫机,在按下手动剪线开关时完成剪线动作。试验时,将布料放在传感器上,按下手动剪线开关,剪线电磁铁应无动作:拿开布料,再次按手动剪线开关,剪线电磁铁应动作。常按剪线开关不松开,剪线电磁铁只应执行1次动作。各试验10次,自测判定。
)LED灯亮度调节
产品应能正确控制缝纫机,在按下LED灯按键时依次调节LED灯的亮度。QB/T5276-2018
试验时,调节操作面板或机头上的LED灯控制按键,观察LED亮度是否能根据要求发生变化。试验5次,目测判定。
注:此项试验只针对于带LED灯亮度调节功能的产品。5.7.11剪线吸风
产品应能控制缝纫机进入前剪线吸气、后剪线吸气、前后剪线吸气、关闭模式。试验时,各模式测试10次,目测判定。注:此项试验只针对于带吸风功能的产品。5.7.12
前吸风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产品应能控制缝纫机进入连续吸风、前吸风与后吸风同步吸风、关闭模式。试验时,各模式测试10次,目测判定。5.7.13操作面板功能
5.7.13.1按键
按键应灵敏,应能正常按下和自动弹起,并且操作和显示一致。试验时,对每个按键进行测试,目测判定。5.7.13.2笔画检验
产品通电后,面板字符应全部显示,应无缺笔现象。试验时,上电目测判定。
5.7.13.3报警
有错误出现时,操作面板上应能自动显示与说明书描述一致的错误代码。试验时,目测判定。
5.8电磁兼容性
5.8.1静电放电抗扰度
静电放电只施加在正常使用时人员能接触到的受试产品上的点和面,其中导电部位与保护接地端子(PE)间应能承受4kV接触放电,非导电部位应能承受8kV空气放电,性能判据为b类。试验时,产品在额定转速下空载运行,并按照GB/T17626.2一2006规定的试验设备和方法进行。5.8.2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产品的交流电源输入/输出端口、信号线端口应能承受表3规定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干扰,性能判据应为b类。
试验时,产品在额定转速空载运行下,按照GB/T17626.4一2008规定的试验设备和方法进行。表3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环境现象
快速瞬变脉冲群
5.8.3浪涌抗扰度
试验等级
2(电源端口)
1(信号端口)
kv(峰值)
(T/T)ns
kHz(重复频率)
基础要求
试验方法
GB/T17626.4
GB/T17626.4
信号端口的试验:仅适
用于制造商规定的功能
规范总长度超过3m的电
缆端口
产品应符合GB/T17626.5一2008中附录A.1第三类规定,能承受在交流输入电源线之间叠加峰值为1kV的浪涌(冲击)电压,在交流输入电源线与保护接地端(PE)间叠加峰值为2kV的浪涌(冲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QB轻工标准标准计划
- QB∕T4971-2018 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规范
- QB∕T5247-2018 箱包配件 塑料插扣耐用性能试验方法
- QB∕T5245-2018 充绒内胆皮革服装
- QB/T5006-2016 姜汁(粉)红糖
- QB∕T5246-2018 皮件带类产品动态耐折试验方法
- QB∕T2920-2018 箱包行走试验方法
- QB/T1338-2012 家具制图
- QB/T3827-1999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耐腐蚀试验方法乙酸盐雾试验(ASS)法
- QB/T1733.3-1993 裹衣花生
- QB/T3513—1999 信息处理用连续格式纸
- QB/T2580-2002 精细陶瓷烹调器
- QB/T2643-2004 食品添加剂 97%柠檬醛
- QB/T1104-1991 刮脸双面刀架
- QB/T1991-1994QB/T1990 、 1992、1993-1994 陶瓷工业标准
- QB/T1863—1993 染发剂中对苯二胺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