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铁路运输行业标准(TB) >>
- TB/T 3475.5-2019 机车、动车组用柴油机零部件第5部分:主轴瓦及连杆轴瓦

【TB铁路运输标准】 机车、动车组用柴油机零部件第5部分:主轴瓦及连杆轴瓦
- TB/T3475.5-2019
- 现行
标准号:
TB/T 3475.5-2019
标准名称:
机车、动车组用柴油机零部件第5部分:主轴瓦及连杆轴瓦
标准类别:
铁路运输行业标准(TB)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8.76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TB/T 3475.5-2019.Components of diesel engine for locomotive and DMU-Part 5: Main bearing and connecting rod bearing.
1范围
TB/T 3475.5规定了机车、动车组用柴油机不带法兰主轴瓦及连杆轴瓦各部位的名称及尺寸代号,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储存。
TB/T 3475.5适用于机车、动车组用柴油机不带法兰主轴瓦及连杆轴瓦(以下简称为轴瓦)。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2008包装 储运图示标志(ISO 780: 1997,MOD)
GB/T699--2015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 1804-2000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 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T 2889.1-2008滑 动轴承术语、定 义和分类第1部分:设计、轴承材料及其性能(ISO4378-1:1997 ,IDT)
GB/T 2889.4- -2011 滑 动轴承术语、定义 和分类第 4部分:基本符号(ISO 4378 4: 2009,IDT)
GB/T 3821-2015中小功率内燃机 清 洁度限值和测定方法
GB/T 4956-2003磁性 金属体上非磁性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 方法(ISO 2178:1982,IDT)
GB/T 6060.2-2006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磨、车、镗、铣、插及刨加工表面(ISO 2632 1:1985,MOD)
GB/T18326-2001滑动轴承薄壁滑动轴承用金属多层材料(ISO4383:2000,EQV)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
TB/T3475.5-2019
代替TB/T14352009
机车、动车组用柴油机零部件
第5部分:主轴瓦及连杆轴瓦
Components of diesel engine for locomotive and DMU-Part 5: Main bearing and connecting rod bearing2019-03-25发布
宝家铁路局
2019-10-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名称及尺寸代号
技术要求
检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及储存
附录A(规范性附录)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轴瓦的尺寸、公差和极限偏差
TB/T3475《机车、动车组用柴油机零部件》分为十四个部分:第1部分:曲轴;
第2部分:曲轴扭振减振器;
第3部分:连杆;
第4部分:活塞;
一第5部分:主轴瓦及连杆轴瓦;第6部分:铸铁气缸套;
第7部分:气缸盖;
一第8部分:增压器;
第9部分:凸轮轴;
第10部分:气门;
第11部分:燃油电喷控制器;
一第12部分:喷油泵;
第13部分:喷油器;
第14部分:波纹金属软管。
本部分为TB/T3475的第5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代替TB/T1435—2009《机车、动车用柴油机零部件1435一2009相比,本部分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主轴瓦及连杆轴瓦》。与TB/T
修改了轴瓦各部位名称及尺寸代号(见图1,2009年版的图1);增加了不等壁厚轴瓦尺寸代号(见表2);删除了不等壁厚轴瓦减薄量测量的推荐方案(见2009年版的3.3.2);修改了钢背材料(见5.2.1,2009年版的4.2.1);增加了磨合层(镀覆)合金材料(见5.2.3);删除了轴瓦非工作表面防锈要求(见2009年版的4.2.4);删除了在定位唇周围5mm范围内,其壁厚允许减薄0.025mm(见2009年版的4.3.1.3);修改了铜基减摩层厚度要求(见5.3.2.1,2009年版的4.3.2.1);修改了铝基减摩层厚度要求(见5.3.2.2.2009年版的4.3.2.2):增加了滑动表面平行度要求(见5.3.7);修改了定位唇宽度尺寸b2(见表3,2009年版的表2);修改了轴承座定位槽宽度尺寸6s(见表4,2009年版的表3);修改了油槽类型要求(见5.3.14,2009年版的4.3.13);修改了轴瓦油槽宽度基本尺寸bG(见表5,2009年版的表4);增加了未注尺寸公差要求(见5.3.18);修改了轴瓦外观质量要求(见5.5.2009年版的4.5);增加了轴瓦清洁度要求(见5.6);一增加了轴瓦尺寸检查方法(见6.12);Ⅲ
TB/T3475.5—2019
增加了轴瓦粗糙度检测方法(见6.13);增加了轴瓦清洁度的检验方法(见6.15);修改了检验规则(见第7章,2009年版的5.2);修改了壁厚优先选用的公称尺寸(见附录A,2009年版的附录A)。本部分由铁道行业内燃机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中车北京二七机车有限公司、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郑永强、谭晓丽、邹艳、芦宁。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TB/T1435—1982、TB/T1435—1993、TB/T1435—2009。IV
机车、动车组用柴油机零部件第5部分:主轴瓦及连杆轴瓦1范围
TB/T3475的本部分规定了机车、动车组用柴油机不带法兰主轴瓦及连杆轴瓦各部位的名称及尺寸代号,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储存。本部分适用于机车、动车组用柴油机不带法兰主轴瓦及连杆轴瓦(以下简称为轴瓦)。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2008
GB/T6992015
GB/T1804-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ISO780:1997,MOD)优质碳素结构钢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GB/T2889.1—2008
4378-1:1997,IDT)
GB/T2889.4—2011
GB/T3821—2015
GB/T4956—2003
滑动轴承术语、定义和分类第1部分:设计、轴承材料及其性能(ISO滑动轴承
术语、定义和分类第4部分:基本符号(ISO4378-4:2009,中小功率内燃机清洁度限值和测定方法磁性金属体上非磁性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方法(ISO2178:1982.IDT)GB/T6060.2—2006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磨、车、镗、铣、插及刨加.T表面(ISO2632-1:1985,MOD)
GB/T18326—2001
滑动轴承薄壁滑动轴承用金属多层材料(ISO4383:2000,EQV)GB/T18327.2—2001
滑动轴承应用符号(ISO7904-2:1995,IDT)滑动轴承多层轴承减摩合金的硬度检验方法JB/T7925.21995
ISO3547-7:2007滑动轴承卷制轴衬第7部分:薄壁轴衬壁厚的测量(PlainbearingsWrapped bushesPart7:Measurement of wall thickness of thinwalledbushes)ISO3548-1:2014滑动轴承带有或不带法兰的薄壁轴瓦第1部分:公差、设计要素和检验方法(Plainbearings-Thin-walledhalfbearingswithorwithoutflange-Partl:Tolerances,designfeaturesandmethodsoftest)
ISO3548-3:2012滑动轴承带有或不带法兰的薄壁轴瓦第3部分:周边长度的测量(PlainbearingsThin-walled half bearings with or without flange-Part 3:Measurement of peripherallength)
ISO4386-1:2012滑动轴承:多层金属滑动轴承第1部分:厚度大于或等于0.5mm的结合强度超声波无损检验(Plainbearings-Metallicmultilayerplainbearings—Part1:Non-destructiveultrasonic testing of bond of thickness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0. 5 mm)ISO12301:2007滑动轴承几何和材料质量特性的质量控制技术与检查(PlainbearingsQualitycontrol techniques and inspection of geometrical and material quality characteristics)3术语和定义
GB/T2889.12008、GB/T2889.42011、GB/T18327.2—2001、ISO3548-1:2014界定的术语1
TB/T3475.5—2019
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名称及尺寸代号
4.1轴瓦名称及尺寸代号
轴瓦各部位名称见图1,尺寸代号见表1。DoE
说明:
轴瓦端面:
轴瓦背面;
尺寸代号
对口面:
钢背:
4.2不等壁厚轴瓦名称及尺寸代号4.2.1
滑动表面:
减摩层。
图1轴瓦示意
一油槽:
表1轴瓦的尺寸代号
5定位唇:
尺寸名称
轴瓦宽度
轴瓦名义内径(轴承孔径)
轴瓦名义外径
轴瓦自由弹张量
钢背厚度
轴瓦减摩层厚度
轴瓦壁厚
不等壁厚轴瓦部位名称见图2,尺寸代号见表2。壁厚从顶部到对口面逐渐减薄的轴瓦称不等壁厚轴瓦。4.2.2
6—油孔:
4.2.3不等壁厚轴瓦的偏心量e用径向平面上轴瓦外表面的中心和轴承孔中心2之间的距离来表征,见图2。
4.2.4不等壁厚轴瓦偏心量标注可用减薄量u表示,u在对口面的垂直距离a处测量,见图2。2
说明:
轴瓦项部;
对口面。
尺寸代号
技术要求
不等壁厚轴瓦的偏心示意
不等壁厚轴瓦尺寸代号
尺寸名称
轴瓦外表面的中心
轴承孔中心
偏心量
减薄量
TB/T3475.52019
对口面到最大减薄处的垂直距离最大减薄位置处的壁厚
最大减薄位置与对口平面的夹角轴瓦应按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并符合本部分的规定。5.2材料
5.2.1钢背
钢背材料宜采用GB/T699—2015规定的08A1.08、10、15、20牌号的优质碳素结构钢。5.2.2
减摩层合金
轴瓦减摩层的铜基合金和铝基合金化学成分和硬度应符合GB/T18326一2001的规定,宜采用下列牌号:
铜基合金牌号:CuPb10Sn10、CuPb17Sn5、CuPb24Sn4、CuPb24Sn、CuPb30;铝基合金牌号:AISn20Cu、AISn12Si2.5Pb1.7、AISn6Cu、AISi11Cu、AIZn5Si1.5Cu1Pb1Mg;其他产品图样规定的合金牌号。c)
磨合层(镀覆)合金
铜基合金轴瓦的磨合层合金化学成分应符合GB/T18326一2001的规定,宜采用下列牌号:a)
铅锡铜磨合层:PbSn10Cu2;
铅锡磨合层:PbSn10;
TB/T3475.5—2019
铅钢磨合层:PbIn7:
铝锡磨合层:AISn20Cu;
高分子材料:PAI十固体润滑剂十C;e
其他按产品图样规定的磨合层合金牌号。5.2.4减摩层
轴瓦多层金属板材减摩层与钢背结合强度:a)
弯曲试验:合金可断裂,但合金层与钢背不应有分层式脱开现象。b)
剥离试验:铝基合金厚度为0.5mm1.0mm(包括1.0mm)的板材,剥离长度应小于或等于8mm;铝基合金厚度为1.0mm~1.5mm的板材,剥离长度应小于或等于15mm。成品轴瓦减摩层与钢背结合强度:5.2.4.2
铜基减摩层轴瓦:减摩层可裂纹,但减摩层与钢背不应分层。a)
b)铝基减摩层轴瓦:减摩层可裂纹,但减摩层与钢背不应分层。5.2.4.3减摩层不应有外来夹杂物、孔眼、疏松、腐蚀及机械损伤等缺陷。减摩层与钢背应结合牢固,不应有分层现象。
5.3尺寸与公差
5.3.1轴瓦壁厚
5.3.1.1轴瓦壁厚基本尺寸应按产品图样的规定,附录A中为优先选用的壁厚公称尺寸。5.3.1.2同一片轴瓦径向截面上的壁厚公差值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5.3.2轴瓦减摩层厚度
5.3.2.1铜基减摩层厚度应为0.30mm~1.0mm。5.3.2.2铝基减摩层厚度应为0.35mm~1.0mm,距对口面20mm以内最大允许减薄量为0.10mm。
3对于同一片轴瓦,铜基合金轴瓦减摩层厚度差不应大于0.25mm。5.3.2.3
5.3.2.4对于同一片轴瓦,铝基合金轴瓦减摩层厚度差:壁厚小于或等于8mm时,不应大于0.35mm;壁厚大于8mm时,不应大于0.50mm。5.3.3磨合层厚度
轴瓦磨合层厚度应为0.01mm~0.05mm。5.3.4表面镀层厚度
轴瓦非T作表面镀层厚度应为0.002mm~0.005mm。5.3.5高出度
轴瓦周长检验中的高出度,应符合产品图样要求和附录A的公差范围的规定。5.3.6对口面平行度
轴瓦对口面平行度应符合产品图样的要求5.3.7滑动表面平行度
轴瓦滑动表面平行度应符合产品图样的要求。5.3.8轴瓦背面贴合度
轴瓦背面贴合度着色接触面不应小于80%不着色面应呈分散分布,其中最大不着色集中面积不应大于钢背面积的10%
5.3.9自由弹张量
应符合产品图样的要求。
5.3.10宽度
轴瓦宽度B,应按产品图样确定,B,的公差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5.3.11定位唇与端面的距离
轴瓦定位唇与端面的距离b3mm,示意图见图3。相关尺寸与极限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4
轴承座孔直径dn
120
200
轴瓦定位唇结构示意
轴瓦定位唇尺寸与极限偏差
定位展
轴承座定位槽结构,见图4,相关尺寸与极限偏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轴承座中心线
图4轴承座定位槽示意
表4轴承座定位槽尺寸与极限偏差轴承座孔直径dh
120
200d≤250
250
TB/T3475.5—2019
单位为毫米
极限偏差
极限偏差
单位为毫米
TB/T3475.5—2019
5.3.13销孔位置
采用销钉定位的轴瓦其销孔位置和尺寸应按产品图样规定。5.3.14油槽类型
油槽类型见图5,分为梯形截面和矩形截面两种。梯形截面油槽倒角αi为10°~45°油槽根部圆角R为0.3mm~1.0mm;矩形截面油槽倒角不应大于c0.5,根部圆弧R为0.5mm~2mm。相关尺寸与几何公差应符合表5的规定。
a)梯形截面
图5油槽类型示意
轴承座孔直径dg
120
5.3.15油槽和油孔的位置
b)矩形截面
轴瓦油槽尺寸与几何公差
油槽底部壁厚
(S≥0.7)
极限偏差
单位为毫米
对称度公差
油槽和油孔的位置见图6。油槽、油孔相对轴瓦端面位置的对称度公差应符合表5的规定。B
图6油槽和油孔的位置示意
5.3.16轴瓦削薄及削薄高度
轴瓦削薄见图7。轴瓦削薄量及削薄高度应按产品图样规定,削薄高度宜采用α=D/10。削薄6
量极限偏差应符合表6的规定
轴瓦削薄及削薄高度示意
表6轴瓦削薄高度、削薄量和倒角极限偏差轴承座孔直径de
120
250
削薄量高度a.极限偏差
削薄量1极限偏差
TB/T3475.5—2019
单位为毫米
外倒角M和内倒角M2极限偏差
轴瓦端面倒角见图8。端面非倒角厚度应大于或等于0.3mm,倒角的公差应符合表6的规定。M2
1777777777
图8轴瓦端面倒角示意
5.3.18未注尺寸公差
应符合GB/T1804—2000的m级。
5.4表面粗糙度
5.4.1轴瓦背面和滑动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5.4.2轴瓦对口面粗糙度为MRRRa3.2,端面粗糙度应按产品图样的规定。5.5外观质量
5.5.1轴瓦滑动表面及对口面应光滑平整,不应有裂纹、划痕、碰伤、锈蚀等缺陷。5.5.2轴瓦钢背外表面、端面不应有毛刺、划伤、锈蚀、凹坑、裂纹等缺陷,但可有钢背外表面在检验模中施加检验力而形成的压痕存在。5.5.3轴瓦定位唇与瓦背应光滑过渡、定位唇侧面与瓦背应无裂缝或裂纹;油槽、油孔表面应光滑平整,不应有接刀痕迹及尖角。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上一篇: YY/T 1085-2007 瓦级超声源
- 下一篇: YY/T 1025-2014 流产吸引管
- 热门标准
- TB铁路运输标准标准计划
- TB/T3521-2018 铁路大型养路机械钢轨铣磨车
- TB/T2172-1990 铁路钢轨伤损代码
- TB2105-1989 XX型信号选别器
- TB/T3523.2-2018 交流传动电力机车试验方法第2部分:输入特性试验
- TB/T3508-2018 铁路道岔转换设备安装技术条件
- TB/T3010-2001 铁道车辆滚动轴承高碳铬轴承钢订货技术条件
- TB/T1463-2006 机车轮对组装技术条件
- TB/T3503.1-2018 铁路应用空气动力学第1部分:符号与单位
- TB/T2247-1991 机车牵引齿轮磁粉探伤验收条件
- TB/T3253-2010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绝缘护套
- TB/T2787-1997 机车车轴金相显微检验
- TB/T1686-2000 25t电动架车机技术条件
- TB/T3558-2020 机车车辆转向架专用量具闸瓦和闸片量具
- TB/T2624-2011 重型轨道车车轴型式及基本尺寸
- TB/T3456-2016 动车组用截断塞门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