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国家标准】 和田玉 鉴定与分类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5-22 20:09:14
  • GB/T 38821-2020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38821-2020

  • 标准名称:

    和田玉 鉴定与分类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zip .pdf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GB/T 38821-2020.Hetian Yu-Testing and classification.
1范围
GB/T 38821规定了和田玉的术语和定义、鉴定、分类、命名规则和鉴定证书的基本内容。
GB/T 38821适用于和田玉原料及成品的鉴定与分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6552珠宝玉石名称
GB/T 16553珠宝玉石鉴定
3术 语和定义
GB/T 16552、GB/T 1655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和田玉 Hetian Yu
由自然界产出,具有美观.耐久、稀少性和工艺价值,可加工成饰品的透闪石矿物集合体,次要矿物可为阳起石,可含少量方解石、透辉石、石墨、黄铁矿、铬铁矿、磁铁矿、石英、蛇纹石、绿泥石、绿帘石、硅灰石、磷灰石和石榴石等矿物。折射率1.60~1.61(点测),密度2.95( +0.15,-0.05)g/cm3。
3.2
糖色Tang Se
由天然成因的铁、锰质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浸染,使和田玉整体或部分呈现的红褐色、褐色、褐黄色或黑褐色等颜色的统称。
3.3
白玉 Bai Yu
主体颜色色调呈白色的和田玉,可带有极轻微的其他色调。
3.4
青玉 Qing Yu
主体颜色呈中等至深的青、灰青、黄绿等色调的和田玉。
3.5
青白玉 Qingbai Yu
主体颜色介于白玉和青玉之间,呈浅至中等的青白、灰青白等色调的和田玉。
3.6
碧玉 BiYu
主体颜色呈浅至深的绿、灰绿、青绿、暗绿、墨绿等色调的和田玉,且由铁、铬、镍等元素致色。
3.7
黄玉 Huang Yu
主体颜色呈浅至中等的黄、绿黄、栗黄等色调的和田玉。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39.060
D5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8821—2020
和田玉
鉴定与分类
Hetian YuTesting and classification2020-06-02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0-12-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珠宝玉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98)归口。GB/T38821—2020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和田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新疆)、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金银珠宝饰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四川)、国家黄金钻石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东省珠宝玉石及贵金属检测中心、新疆岩矿宝玉石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新疆和田玉石交易中心、新疆和合珠宝玉器股份有限公司、新疆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新疆和田玉市场信息联盟商会。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新岭、柯捷、戴苏兰、魏薇、张勇、程佑法、申晓萍、侯舜瑜、岳蕴辉、杨明星、马国钦、郭粹、李忠志、王建生、龙楚、陈大鹏、常亚运、魏然、李文莉、刘苏君、王飞、苏隽、冯晓燕、狄敬如1
1范围
和田玉
鉴定与分类
GB/T38821—2020
本标准规定了和田玉的术语和定义、鉴定、分类、命名规则和鉴定证书的基本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和田玉原料及成品的鉴定与分类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6552
珠宝玉石名称
GB/T16553
术语和定义
珠宝玉石
GB/T16552、GB/T1655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和田玉Hetian Yu
由自然界产出,具有美观、耐久、稀少性和工艺价值,可加工成饰品的透闪石矿物集合体,次要矿物可为阳起石,可含少量方解石、透辉石、石墨、黄铁矿、铬铁矿、磁铁矿、石英、蛇纹石、绿泥石、绿帘石、硅灰石、磷灰石和石榴石等矿物。折射率1.60~1.61(点测),密度2.95(十0.15,一0.05)g/cm。3.2
糖色TangSe
由天然成因的铁、锰质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浸染,使和田玉整体或部分呈现的红褐色、褐色、褐黄色或黑褐色等颜色的统称。
白玉BaiYu
主体颜色色调呈白色的和田玉,可带有极轻微的其他色调。3.4
青玉QingYu
主体颜色呈中等至深的青、灰青、黄绿等色调的和田玉3.5
青白玉QingbaiYu
主体颜色介于白玉和青玉之间,呈浅至中等的青白、灰青白等色调的和田玉,3.6
碧玉BiYu
主体颜色呈浅至深的绿、灰绿、青绿、暗绿、墨绿等色调的和田玉,且由铁、铬、镍等元素致色。3.7
黄玉HuangYu
主体颜色皇浅至中等的黄、绿黄、栗黄等色调的和田玉GB/T38821—2020
糖玉TangYu
主体颜色色调呈糖色,且糖色部分不低于85%的和田玉。3.9
墨玉MoYu
主体颜色色调呈灰黑至黑色,由石墨致色,且黑色部分不低于30%的和田玉。3.10
翠青玉CuiqingYu
部分或整体颜色色调呈浅绿至翠绿色,主要致色元素为铬,且绿色部分不低于5%的和田玉。4鉴定
4.1鉴定项目
4.1.1矿物成分
主要由透闪石组成,次要矿物可为阳起石,可含少量方解石、透辉石、石墨、黄铁矿、铬铁矿、磁铁矿、石英、蛇纹石、绿泥石、绿帘石、硅灰石、磷灰石和石榴石等。4.1.2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主要矿物透闪石Caz(Mg,Fe):SisO2(OH)2。结晶状态:晶质集合体,常呈纤维状、叶片状、鳞片状集合体常见颜色:白色、灰白色、浅至深的青色、绿色、黄色、糖色、灰黑色、黑色、翠绿色等。光泽:玻璃光泽、油脂光泽。
解理:透闪石具两组完全解理,集合体通常不明显。摩氏硬度:6~6.5,因组成矿物和结构的差异会有一定变化密度:2.95(+0.15,一0.05)g/cm2。光性特征:非均质集合体。
多色性:集合体不可测。
折射率:1.606~1.632(十0.009,—0.006),点测法常为1.60~1.61。双折射率:集合体不可测。
荧光观察:无。
紫外可见光谱:因颜色而异,青玉可见446nm、495nm处铁的吸收峰;碧玉可见铬、铁的吸收峰,峰位分别为662nm、446nm:翠青玉的绿色部分可见662nm处铬的吸收峰,参见附录A。放大检查:常见纤维交织结构,矿物包体,部分样品可见放射状、柱状和斑状变晶结构。红外光谱:中红外指纹区具Si-O等基团振动所致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官能团区具OH振动所致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吸收峰位主要表现在1040cm-l,997cm-1、919cm-l、760cm-l、682cm-1、544cm-l512cm-1464cm-l
特殊光学效应:某些样品可具猫眼效应。其他性质:和田玉多为微透明至不透明,新鲜断面呈参差状。4.2
鉴定方法
按照GB/T16553规定执行。
5分类
5.1分类原则
兼顾传统文化和行业惯例,根据和田玉的颜色及其分布特征进行分类。5.2分类要求
5.2.1光源
和田玉分类采用色温在5000K~6500K范围内的日光灯。5.2.2环境
GB/T38821—2020
实验室环境色调应为白色或中性灰色,以无荧光、无明显定向反射作用的中性白(浅灰)作为观测背景。
5.2.3检验人员
应由受过系统训练、有经验的2名~3名检验人员独立完成同一样品的分类,并取得统一结果,5.2.4其他
分类时应考虑样品的局部杂色、瑕疵、局部带有杂色、透明度等情况对主体颜色的影响,5.3分类品种及主要特征
按照5.1和5.2,将和田玉分为八个品种,其主要特征见表1。表1和田玉分类品种及其主要特征分类品种
青白玉
翠青玉
主要特征
主体颜色色调呈白色,可带有极轻微的其他色调,常微带灰绿、淡青、褐黄、肉红、紫灰等色调
主体颜色呈中等至深的青、灰青、黄绿等色调主体颜色介于白玉和青玉之间,呈浅至中等的青白、灰青白等色调主体颜色呈浅至深的绿、灰绿、青绿、暗绿、墨绿等色调,且由铁、铬、镍等元素致色
主体颜色呈浅至中等的黄、绿黄、栗黄等色调主体颜色色调呈糖色,且糖色百分比不低于85%,表现为浅至深的红褐色、褐色、褐黄色或黑褐色等色调主体颜色色调呈灰黑至黑色.由石墨致色.且黑色部分百分比不低于30%:可夹杂白、灰白、青白、灰青或青等色调。黑色分布形态表现为点状、云雾状、条带状等
部分或整体颜色色调呈浅绿至翠绿色,主要致色元素为铬,且绿色部分百分比不低于5%,常见绿-白(灰白)、绿-白(灰白)-烟青等颜色组合
白玉和青玉的过渡品种
有些样品肉眼观察近于黑色,
但其薄片在强光下仍为绿色
依据石墨的分布形态不同,可
分为点墨、聚墨、全墨等
GB/T38821—2020
6命名规则
6.1直接使用和田玉命名,或采用“和田玉(分类名称)”的命名方法,例如:和田玉(白玉),和田玉(青玉)等。
6.2同一件玉石中其他矿物百分比为5%以下时,按照6.1执行;其他矿物百分比为5%以上(墨玉除外)时:
如所含其他矿物呈独立分布,矿物颗粒界线清晰,使用“和田玉”,附注说明含其他矿物的方式命名,例如:和田玉(含透辉石);如所含其他矿物均匀分布,矿物颗粒界线不清晰.使用“透闪石质玉”,附注说明含其他矿物的b)
方式命名,例如:透闪石质玉(含碳酸盐)。3同一件和田玉上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的(糖色除外),或颜色特征含混难以表达的,直接以“和田6.3
玉”命名,可采用过渡性、关联性方法在备注中对颜色加以描述同一件和田玉上有糖色时,依据糖色在样品中的百分比分别加以描述:6.4www.bzxz.net
a)有糖:糖色所占比例约为30%以下,不参与命名,附注说明“带糖色”;糖××玉:糖色所占比例约为30%~85%,参与命名,直接命名为和田玉(糖××玉),例如:和b)
田玉(糖白玉)等;
c)糖玉:糖色所占比例约为85%以上,直接命名为和田玉(糖玉)。经过优化处理的和田玉:
优化的和田玉,直接按照6.1~6.4进行命名,且无需附注说明;a)
染色处理的和田玉,可在鉴定证书、商品标识和相关质量文件中附注说明:“该样品表面(或局部)经过染色处理”;
c)其他处理方法依据GB/T16552执行。7鉴定证书
基本内容
7.1.1
7.1.2
7.1.3
7.1.4
7.1.5
7.1.6
7.1.7
7.1.8
7.1.9
证书(报告)唯一性编号。
实物照片。
鉴定结果:按照第6章执行
质量:称重的总质量。如果包括附带物,应说明。处理方法(若有)。
鉴定人及批准人姓名。
实验室名称和联系方式(地址、电话等)。可溯源的资质证明。
鉴定机构检验专用章。
7.1.10
鉴定依据。
可选内容
尺寸、产地、备注等。
A.1测试条件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和田玉的紫外可见光谱
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和田玉样品进行测试,条件如下:a)
测试方法:反射法:
测试范围:200nm~800nm;
采样间隔:0.5nm。
A.2紫外可见光谱
GB/T38821—2020
和田玉(白玉)的典型紫外可见光谱见图A.1,和田玉(青玉)的典型紫外可见光谱见图A.2.和田玉(青白玉)的典型紫外可见光谱见图A.3.和田玉(碧玉)的典型紫外可见光谱见图A.4,和田玉(黄玉)的典型紫外可见光谱见图A.5,和田玉(糖玉)的典型紫外可见光谱见图A.6,和田玉(墨玉)的典型紫外可见光谱见图A.7,和田玉(翠青玉)的典型紫外可见光谱见图A.8。30
25
20
15
729
1o -
200
300
300
图A.1
400
波长/nm
600
700
和田玉(白玉)的典型紫外可见光谱800
GB/T38821—2020
%/本
5 -
200
12 -
6 -
200
290
300
图A.2
300
图A.3
400
495
446
500
波长/nm
600
700
和田玉(青玉)的典型紫外可见光谱495
446
400
500
汝[/nm
701
和田玉(青白玉)的典型紫外可见光谱800
800
\n/
200)
20 -
200
298
300
图A.4
301
图A.5
400
446
501
淡长/mm
GiDo
662
700
和田玉(碧玉)的典型紫外可见光谱360
400
500
波长/mm
600
720
700
和田玉(黄玉)的典型紫外可见光谱GB/T38821—2020
800
GB/T38821—2020
200
4 -
200
296
300
图A.6
270
300
图A.7
39'
400
500
波长/m
700
和田玉(糖玉)的典型紫外可见光谱400
500
皱长/mm
600
700
和田玉(墨玉)的典型紫外可见光谱729
800
0.16
0.12
0. 08-
0. 04
300
图A.8
100
500
波长/mm
600
700
和田玉(翠青玉)的典型紫外可见光谱800
GB/T38821—202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推荐标准
  • GB国家标准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