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商检行业标准(SN) >>
- SN/T 3016-2011 石脑油中汞含量测定冷原子吸收光谱法

【SN商检标准】 石脑油中汞含量测定冷原子吸收光谱法
- SN/T3016-2011
- 现行
标准号:
SN/T 3016-2011
标准名称:
石脑油中汞含量测定冷原子吸收光谱法
标准类别:
商检行业标准(SN)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6.34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SN/T 3016-2011.Determination of mercury content in naphtha-Cold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1范围
SN/T 3016规定了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石脑油中汞含量的测定方法。
SN/T 3016适用于石脑油中汞含量为0.1 μg/kg~200 ug/kg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8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02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T 602-2002 , neq ISO 6353-1:1982)
GB/T 1884原油 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实验室测定法(密度计法)(GB/T 1884- 2000,eqv ISO 3675;1988)
GB/T 4756石 油液体手工取样法(GB/T 4756-1998,eqv ISO 3170:1988)
GB/T 6682分 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 6682- -2008, mod ISO 3696 :1987)
SH/T 0604原油 和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U形振动管法)(SH/T 0604- -2000,eqv ISO 12185:1996)
3方法提要
通过对盛有样品的瓷舟加热,样品分解形成汞蒸气,并经过两次金汞齐收集。第二次金汞齐过程完成后,将收集器加热至700℃,将汞释放出来。用载气将汽化的汞带到吸收池,采用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

部分标准内容:
石脑油中汞含量测定
冷原子吸收光谱法
Determination of mercury content in naphtha-Cold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2011-09-09发布
数码防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12-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人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石脑油中汞含量测定
冷原子吸收光谱法
SN/T3016--2011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wwW.bzxz.Net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开本880×12301/16
印张0.5
字数9千字
2012年2月第一版
2012年2月第一次印刷
印数1-1600
书号:1550662-22939
定价14.00元
本标准根据GB/T1.1—2009的规则进行编写。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出人境检验检疫局。SN/T3016—2011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延伟、陈信悦、吴建国、于孝展、徐宏伟、张颖焱、那晗、藏欣阳。1范围
石脑油中汞含量测定
冷原子吸收光谱法
本标准规定了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石脑油中汞含量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石脑油中汞含量为0.1μg/kg-200μg/kg的测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
SN/T3016—2011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602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T602—2002,neqISO6353-1:1982)GB/T1884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实验室测定法(密度计法)(GB/T1884—2000,eqvISO3675:1988)
GB/T4756
GB/T6682
SH/T0604
3方法提要
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GB/T4756—1998,eqvISO3170198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6682—2008,mOdISO3696:1987)原油和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U形振动管法)(SH/T0604—2000,eqVISO12185:通过对盛有样品的瓷舟加热,样品分解形成汞蒸气,并经过两次金汞齐收集。第二次金汞齐过程完成后,将收集器加热至700℃,将汞释放出来。用载气将汽化的汞带到吸收池,采用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
4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符合要求的分析纯试剂,试验用水应符合GB/T6682二级水的技术要求。
4.1丙酮。
添加剂(三氧化二铝)。
4.3L-半胱氨酸。
磷酸盐缓冲溶液(pH6.86)。
硝酸(p=1.42g/mL)。
硝酸溶液(1+1)
4.71-半胱氨酸溶液(10mg/L):称取0.010gL-半胱氨酸,精确至0.1mg。用水定量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移取2mL硝酸(4.5),并用水稀释至刻度。汞标准储备溶液(100mg/L):按GB/T602方法配制或直接使用有证标准溶液4.8
汞标准工作溶液(1mg/L,0.1mg/L,0.01mg/L):用L半胱氨酸溶液(4.8)逐级稀释汞标准储SN/T3016—2011
备溶液,使用当日配制。
4.10载气:干燥净化空气。
5仪器设备
5.1汞分析仪,由控制器、汞原子化仪、汞检测器组成。5.2马弗炉,控制温度在700℃士50℃。5.3分析天平,感量为0.1mg。
5.4瓷舟,10mL。
5.5干燥器。
5.6玻璃容量瓶,100mL、500m
5.7注射器,50μL100μL、200
5.8移液管,1mL10mL50ml
6样品
L000mL
按照GB/T4756的规定取出有代表性石脑油#元素汞与有机汞样品不稳定,能够与样品容器样品。
壁反应。不要用金属容器盛放样品7准备工作
试样必须收集在先市馥洗过的干净玻璃容器中。7.1所有玻璃容器必须用硝酸溶液(47.2瓷舟(5.4)预处理:将瓷舟放进燥器中冷却。
清洗干净
然后用水
C500的
再用内酮冲洗,最后用空气吹干。弗炉中。加热至少2h后,放在干7.3加人添加剂(4.2)的瓷舟预处理:将约2g
5.4),并将瓷舟放进温度设置为添加剂
购勾放入童舟
700℃士50℃的马弗炉中。加热至少8分析步骤
8.1仪器准备
h后,放在于燥器中冷去
使用不同型号仪器,按所用仪器说明选择量工作条件乘分析仪工作条件参数参见附录A。8.2标准曲线绘制
根据样品中的汞含量,利用表1选择合适的测量范围、标准溶液及进样量。从干燥器中取出一个经过处理的瓷舟(7.2),按8.1选择仪器工作条件,进行测定。分别以测定的峰信号值为纵坐标,对应乘含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表1测定范围与标准溶液及进样量测量范围/ng
标准溶液/(mg/L)
标准溶液进样量/μuL
0.50,100,200
0,50,100,200
0,50.100.200
8.3样品测定
SN/T3016—2011
从干燥器中取出一个放入添加剂的瓷舟(7.3),将其放在燃烧管人口。用注射器将100μL试样8.3.1
注入瓷舟底部。将仪器调到最佳工作状态(8.1)进行测定。从标准曲线上得出相应的汞的质量。8.3.2随同试样做空白试验。从标准曲线上得出相应的汞的质量。8.3.3按GB/T1884或SH/T0604测定及计算样品标准密度(P2o)。9结果计算
按式(1)计算样品中的汞含量:式中:
X=(C-C)x103
样品中的汞含量,单位为微克每千克(μg/kg);自标准曲线上查得的试样中的汞的质量,单位为纳克(ng):自标准曲线上查得的空白中的汞的质量,单位为纳克(ng):试样的进样体积,单位为微升(μL):-20℃样品密度,单位为千克每升(kg/L)。(1)
计算结果取两份试样测定的平均值。当结果大于或等于10μg/kg时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当结果小于10μg/kg时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0精密度
10.1重复性:同一操作者对同一样品两次平行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这两个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的10%。
10.2再现性:两个实验室各自提出的结果之差不大于这两个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的20%。SN/T3016-2011
仪器工作条件参数见表A.1。
样品加热炉温度
分解炉元件温度
汞收集器预加热温度
汞收集器温度
载气压力
燃烧系统流速
测量系统流速
记录仪纸速
分析时间
SN/T3016-2011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仪器工作条件参数
表A.1仪器工作条件
950℃
850℃
150℃
700℃
干燥净化空气
0.4kg/cm*(39 kPa)
5mm/min
书号:155066·2-22939
定价: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SN商检标准标准计划
- SN/T2592.2-2010 电子电气产品中有机锡化合物的测定 第2部分: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筛选法
- SN/T4549-2016 出口商品运输包装开口马口铁罐检验规程
- SN/T1010-2001 出口合成革鞋检验规程
- SN/T4585-2016 出口食品中甲基砷酸、二甲次胂酸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 SN/T4568-2016 全氟烷基碘产品含量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 SN/T1623-2005 进出口卫生筷中噻苯咪唑、邻苯基苯酚、联苯和抑霉唑残留量的检验方法 液相色谱法
- SN/T4656.4-2016 进出口纺织品生物安全检验方法第4部分:金黄色葡萄球菌
- SN/T1687-2005 马流感血凝抑制试验操作规程
- SN/T1502-2005 国境口岸拉沙热检验规则
- SN/T4656.1-2016 进出口纺织品生物安全检验方法第1部分:白假丝酵母菌
- SN/T4551-2016 过境粮食检验检疫管理规范
- SN/T4656.2-2016 进出口纺织品生物安全检验方法第2部分:大肠埃希氏菌
- SN/T4656.5-2016 进出口纺织品生物安全检验方法第5部分:菌落总数
- SN/T2300-2009 国境口岸蚊类携带基孔肯雅病毒的检测方法
- SN/T4455-2016 化妆品微生物风险评估和低风险产品鉴定指南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