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其他行业标准 >>
- NB/SH/T 0835-2010 石油馏分黏重常数(VGC)计算法
标准号:
NB/SH/T 0835-2010
标准名称:
石油馏分黏重常数(VGC)计算法
标准类别:
其他行业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10-05-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1.71 MB

部分标准内容:
ICS75.080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NB/SH/T0835-2010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石油馏分黏重常数(VGC)计算法Standardtestmethodforcalculationofviscosity-gravity constant (VGC)of petroleum oils2010-05-01发布
国家能源局
2010-10-01实施
NB/SH/T0835
5—2010
本标准修改采用美国试验与材料协会标准ASTMD2501-91(2005)《石油馏分黏重常数(VGC)计算法》。
本标准根据ASTMD2501-91(2005)重新起草。为了适合我国国情,本标准在采用ASTMD2501-91(2005)时进行了修改。本标准与ASTMD2501-91(2005)主要差异如下:一本标准的部分引用标准改为采用我国国家标准和石油化工行业标准;密度和运动黏度单位:采用g/cm和mm/s替代g/mL和cSt;一本标准增加取样方法GB/T4756。一将附录A强制性信息改为我国的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燃料和润滑剂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0/SC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康威、刘颖荣、魏宇形。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1范围
石油馏分黏重常数(VGC)计算法NB/SH/T08352010
1.1本标准规定了石油馏分黏重常数(VCC)的计算方法。本标准适用于40℃运动黏度大于4mm2/s的石油增分的黏重常数的计算。1.2附录A中规定了采用赛波特黏度(SUS)及相对密度计算黏重常数的方法。1.3本标准采用国际单位制[SI]单位,括号中的单位仅供参考。1.4本标准的使用可能涉及某些有危险的材料、操作和设备。但并未对与此有关的所有安全问题都提出建议。用户在使用本标准之前有责任制定相应的安全和保护措施,并确定相关规章限制的适用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5石油产品运动黏度测定法和动力黏度计算法GB/T265
GB/T1884
3675:1998)
GB/T1885
GB/T2540
GB/T4756
GB/T11137
SH/T0604
SH/T0725
ASTMD88
3方法概要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实验室测定法(密度计法)(CB/T1884—2000,eqvIS0石油计量表(GB/T1885—1998,eqvIS091-2:1991)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比重瓶法)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GB/T4756—1998,eqvIS03171:1988)深色石油产品运动黏度测定法(逆流法)和动力黏度计算法原油和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U型振动管法)(SH/T0604—2000,eqvISO12185:石油基绝缘油碳型组成计算法
赛波特黏度的试验方法
测定试样40℃运动黏度和15℃密度(或通过使用GB/T1885换算得到15℃密度),如果试样黏度过大,或不适合测定40℃运动黏度,此时可测定100℃运动黏度,根据所测试样的黏度和密度,采用公式计算出石油馏分的黏重常数(VGC)。意义和用途
黏重常数(VGC)是粗略表征黏性石油馏分性质的一个有用参数。该参数与馏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关系较小,但与结构族组成有关。黏重常数(VGC)接近0.800表明馏分的石蜡基特性,而接近1.000则表明馏分的芳烃含量高。与其他表征烃类组成的参数类似,黏重常数(VGC)应有所选择地应用于渣油馏分、沥青或非烃化合物含量较高的样品。5试验步骤
5.1按照GB/T4756方法进行取样,样品量应满足全部测定的要求。1
NB/SH/T0835—2010
5.2按照GB/T265或GB/T11137测定试样40℃的运动黏度。如果试样黏度过大或试样不适合测定40℃运动黏度,可测定试样的100G运动黏度。5.3按照GB/T1884或GB/T2540及SH/T0604测定试样15℃密度(或通过使用GB/T1885换算得到15℃密度)。
黏重常数(VGC)的计算。
采用式(1)粮据试样,40℃运动黏度和15℃密度计算黏重常数(VGC):G 0. 0664 0. 1154lg (V 5. 5)VGC=
0.94-.0_109lg-(V.-.5.5.)
-15℃密度,
240℃
采用式(2
运幼黏度,mm/s。
根据试样100℃运动黏度和15℃密度计算黏重常数(-VGC):VCC = G-0.108 =0.1255)g(V -0.8)0.900.097lg(V0.8)
15℃密度,gcm;
=100℃运动黏度!mm/s。
报告计算的黏重常数(VGC),精确到0.002。C如果计算时所用黏度为100℃运动黏度,请在报告中注明。8精密度和偏差
根据40℃运动黏度和15℃密度计算黏重常数(VGC)的公式是准确的,不作精密度限制。计算得割的黏重常数(VGC)的精密度取决于黏度和密度等原始数据的精密度。1(1)
它们的精密度
自方法的精密度。精密度可用下列公式得到:见各
运动黏度为40℃时,根据式(3)计算黏重常数(VGC)的精密度:0.94 -0.1091g (V 5.5)
黏重常数VGC>的精密度;
密度的精密度
运动黏度的精密度;
实测运动黏摄mm2/B;
黏重常数(
+9.00224(1.059)
(V-5/5)3
运动黏度为100℃<时根据式(4)计算黏重常数(VCC)的精密度:T=0.90-0.097lg7V-0.8)
式中各物理量含义同式(3)。
+, 0. 00177 (-1. 294)
8.3根据100℃运动黏度和40℃运动黏度计算的黏重常数(VGC)有差别,推荐使用式(1)米计算2
黏重常数(VGC)。
NB/SH/T0835—2010
8.4本标准未对偏差做出规定,因为该方法的偏差取决于密度和运动黏度测试方法的偏差。8.5在SH/T0725方法中也用到黏重常数术语。该方法所用计算式和本标准有所不同,两个标准的偏差未知。
9关键词
芳烃;密度;运动黏度
诺蜡基。
NB/SH/T0835---2010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根据相对密度和赛波特黏度计算黏重常数A.1黏重常数(VGC)也可由赛波特黏度(按ASTMD88方法测定)和相对密度来计算。A.2采用式(A.1)根据试样37.8℃(100F)赛波特黏度和15.6/15.6(60/60F)的相对密度计算黏重常数(VCC)。
式中:
10G,-1.0752lg(V,-38)
10-Ig(V,-38)
G,——15.6/15.6(60/60F)的相对密度;V.
-37.8℃(100F)的赛波特黏度,SUS。.......(A.1)
A.3采用式(A,2)根据试样98.9℃(210F)赛波特黏度和15.6/15.6(60/60F)的相对密度计算黏重常数(VGC)。
G,-0.1244lg(V,-31)
VGC = 0. 9255 - 0. 09791g (V -31)式中:
G,——15.6/15.6(60/60F)的相对密度;V,
98.9℃(210F)的赛波特黏度,SUS。0.0839..
A.4根据98.9℃(210F)和37.8℃(100F)赛波特黏度计算的黏重常数(VGC)有差别。当黏重常数(VGC)在0.80~0.95之间时,两者的平均统计偏差约为0.003个单位。宜推荐使用式(A.1)来计算黏重常数(VGC)。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
行业标准
石油馏分黏重常数(VGC)计算法
NB/SH/T0835—2010
中国石化出版社出版发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58号邮编:100011电话:(010)84271850石化标准编辑部电话:(010)84289937读者服务部电话:(010)84289974http://www.sinopec-press.comE-mail:press@ sinopee, com, cn北京金明盛印剧有限公司印剧
版权专有
不得翻印
开本880x1230
2010年7月第1版
印张0.75
字数13千字
2010年7月第1次印刷
书号:155114·0209
(购买时请认明封面防伪标识)10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NB/SH/T0835-2010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石油馏分黏重常数(VGC)计算法Standardtestmethodforcalculationofviscosity-gravity constant (VGC)of petroleum oils2010-05-01发布
国家能源局
2010-10-01实施
NB/SH/T0835
5—2010
本标准修改采用美国试验与材料协会标准ASTMD2501-91(2005)《石油馏分黏重常数(VGC)计算法》。
本标准根据ASTMD2501-91(2005)重新起草。为了适合我国国情,本标准在采用ASTMD2501-91(2005)时进行了修改。本标准与ASTMD2501-91(2005)主要差异如下:一本标准的部分引用标准改为采用我国国家标准和石油化工行业标准;密度和运动黏度单位:采用g/cm和mm/s替代g/mL和cSt;一本标准增加取样方法GB/T4756。一将附录A强制性信息改为我国的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燃料和润滑剂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0/SC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康威、刘颖荣、魏宇形。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1范围
石油馏分黏重常数(VGC)计算法NB/SH/T08352010
1.1本标准规定了石油馏分黏重常数(VCC)的计算方法。本标准适用于40℃运动黏度大于4mm2/s的石油增分的黏重常数的计算。1.2附录A中规定了采用赛波特黏度(SUS)及相对密度计算黏重常数的方法。1.3本标准采用国际单位制[SI]单位,括号中的单位仅供参考。1.4本标准的使用可能涉及某些有危险的材料、操作和设备。但并未对与此有关的所有安全问题都提出建议。用户在使用本标准之前有责任制定相应的安全和保护措施,并确定相关规章限制的适用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5石油产品运动黏度测定法和动力黏度计算法GB/T265
GB/T1884
3675:1998)
GB/T1885
GB/T2540
GB/T4756
GB/T11137
SH/T0604
SH/T0725
ASTMD88
3方法概要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实验室测定法(密度计法)(CB/T1884—2000,eqvIS0石油计量表(GB/T1885—1998,eqvIS091-2:1991)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比重瓶法)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GB/T4756—1998,eqvIS03171:1988)深色石油产品运动黏度测定法(逆流法)和动力黏度计算法原油和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U型振动管法)(SH/T0604—2000,eqvISO12185:石油基绝缘油碳型组成计算法
赛波特黏度的试验方法
测定试样40℃运动黏度和15℃密度(或通过使用GB/T1885换算得到15℃密度),如果试样黏度过大,或不适合测定40℃运动黏度,此时可测定100℃运动黏度,根据所测试样的黏度和密度,采用公式计算出石油馏分的黏重常数(VGC)。意义和用途
黏重常数(VGC)是粗略表征黏性石油馏分性质的一个有用参数。该参数与馏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关系较小,但与结构族组成有关。黏重常数(VGC)接近0.800表明馏分的石蜡基特性,而接近1.000则表明馏分的芳烃含量高。与其他表征烃类组成的参数类似,黏重常数(VGC)应有所选择地应用于渣油馏分、沥青或非烃化合物含量较高的样品。5试验步骤
5.1按照GB/T4756方法进行取样,样品量应满足全部测定的要求。1
NB/SH/T0835—2010
5.2按照GB/T265或GB/T11137测定试样40℃的运动黏度。如果试样黏度过大或试样不适合测定40℃运动黏度,可测定试样的100G运动黏度。5.3按照GB/T1884或GB/T2540及SH/T0604测定试样15℃密度(或通过使用GB/T1885换算得到15℃密度)。
黏重常数(VGC)的计算。
采用式(1)粮据试样,40℃运动黏度和15℃密度计算黏重常数(VGC):G 0. 0664 0. 1154lg (V 5. 5)VGC=
0.94-.0_109lg-(V.-.5.5.)
-15℃密度,
240℃
采用式(2
运幼黏度,mm/s。
根据试样100℃运动黏度和15℃密度计算黏重常数(-VGC):VCC = G-0.108 =0.1255)g(V -0.8)0.900.097lg(V0.8)
15℃密度,gcm;
=100℃运动黏度!mm/s。
报告计算的黏重常数(VGC),精确到0.002。C如果计算时所用黏度为100℃运动黏度,请在报告中注明。8精密度和偏差
根据40℃运动黏度和15℃密度计算黏重常数(VGC)的公式是准确的,不作精密度限制。计算得割的黏重常数(VGC)的精密度取决于黏度和密度等原始数据的精密度。1(1)
它们的精密度
自方法的精密度。精密度可用下列公式得到:见各
运动黏度为40℃时,根据式(3)计算黏重常数(VGC)的精密度:0.94 -0.1091g (V 5.5)
黏重常数VGC>的精密度;
密度的精密度
运动黏度的精密度;
实测运动黏摄mm2/B;
黏重常数(
+9.00224(1.059)
(V-5/5)3
运动黏度为100℃<时根据式(4)计算黏重常数(VCC)的精密度:T=0.90-0.097lg7V-0.8)
式中各物理量含义同式(3)。
+, 0. 00177 (-1. 294)
8.3根据100℃运动黏度和40℃运动黏度计算的黏重常数(VGC)有差别,推荐使用式(1)米计算2
黏重常数(VGC)。
NB/SH/T0835—2010
8.4本标准未对偏差做出规定,因为该方法的偏差取决于密度和运动黏度测试方法的偏差。8.5在SH/T0725方法中也用到黏重常数术语。该方法所用计算式和本标准有所不同,两个标准的偏差未知。
9关键词
芳烃;密度;运动黏度
诺蜡基。
NB/SH/T0835---2010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根据相对密度和赛波特黏度计算黏重常数A.1黏重常数(VGC)也可由赛波特黏度(按ASTMD88方法测定)和相对密度来计算。A.2采用式(A.1)根据试样37.8℃(100F)赛波特黏度和15.6/15.6(60/60F)的相对密度计算黏重常数(VCC)。
式中:
10G,-1.0752lg(V,-38)
10-Ig(V,-38)
G,——15.6/15.6(60/60F)的相对密度;V.
-37.8℃(100F)的赛波特黏度,SUS。.......(A.1)
A.3采用式(A,2)根据试样98.9℃(210F)赛波特黏度和15.6/15.6(60/60F)的相对密度计算黏重常数(VGC)。
G,-0.1244lg(V,-31)
VGC = 0. 9255 - 0. 09791g (V -31)式中:
G,——15.6/15.6(60/60F)的相对密度;V,
98.9℃(210F)的赛波特黏度,SUS。0.0839..
A.4根据98.9℃(210F)和37.8℃(100F)赛波特黏度计算的黏重常数(VGC)有差别。当黏重常数(VGC)在0.80~0.95之间时,两者的平均统计偏差约为0.003个单位。宜推荐使用式(A.1)来计算黏重常数(VGC)。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
行业标准
石油馏分黏重常数(VGC)计算法
NB/SH/T0835—2010
中国石化出版社出版发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58号邮编:100011电话:(010)84271850石化标准编辑部电话:(010)84289937读者服务部电话:(010)84289974http://www.sinopec-press.comE-mail:press@ sinopee, com, cn北京金明盛印剧有限公司印剧
版权专有
不得翻印
开本880x1230
2010年7月第1版
印张0.75
字数13千字
2010年7月第1次印刷
书号:155114·0209
(购买时请认明封面防伪标识)10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其他行业标准
- HG/T3766-2004 炔螨特乳油
- QX/T286-2015 15个时段年最大降水量数据文件格式
- QX/T219-2013 空气流速计量实验室技术要求
- QX/T285-2015 电离层闪烁指数数据格式
- QB/T4155-2010 自动号码机
- QX/T294-2015 太阳射电流量观测规范
- QX/T217-2013 大气中氨(铵)测定靛酚蓝分光光度法
- QX/T222-2013 气象气球浸渍法天然胶乳气球
- QX/T158-2012 气象卫星数据分级
- QXZW0001S-2016 广汉喜之味食品有限公司 半固态复合调味料(含油型)
- QX/T174-2012 大气成分站选址要求
- QJH001-2014 地面清洁工具企业标准
- QX/T352-2016 气象信息服务单位服务文件归档管理规范
- QX/T157-2012 气象电视会商系统技术规范
- QX/T159-2012 地基傅立叶变换高光谱仪大气光谱观测规范
- 行业新闻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bzxznet@163.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