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23128-2008 电磁灶

【国家标准(GB)】 电磁灶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22 03:52:26
- GB/T23128-2008
- 现行
标准号:
GB/T 23128-2008
标准名称:
电磁灶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8-12-30 -
实施日期:
2009-09-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1.39 MB
标准ICS号:
家用和商用设备、文娱、体育>>厨房设备>>97.040.50厨房小器具中标分类号:
轻工、文化与生活用品>>家用电器、日用机具>>Y68炊事机具、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首发日期:
2008-12-30起草人:
马德军、陈石军、黄理水、苏涛、李宗军等起草单位: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美的集团有限公司、九阳股份有限公司等归口单位:
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46)提出单位: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管部门: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相关标签:
电磁灶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家用和类似用途电磁灶的范围、术语和定义、分类与命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储存等。本标准适用于家用和类似用途的电磁灶。对于气、电组合型家用和类似用途器具的电磁加热部分应符合本标准。本标准不适用于工业用电磁灶。凹面灶的要求正在考虑之中。 GB/T 23128-2008 电磁灶 GB/T23128-2008

部分标准内容:
ICS 97.040.5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3128—2008
电磁灶
Inductioncooker
2008-12-3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09-01实施
GB/T23128—2008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分类与命名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8标志、包装、运输、储存
附录A(规范性附录)
附录B(资料性附录)
附录C(资料性附录)
附录D(资料性附录)
主要性能的分级要求
平底标准锅及锅盖尺寸
电磁灶待机功率测试方法
配锅的要求··.
功率计法
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6)归口。GB/T23128—2008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美的集团有限公司、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九阳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富士宝电器科技有限公司、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尚朋堂(无锡)电器有限公司、东莞市前锋电子有限公司、佛山市爱庭电器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佛山万家乐电器有限公司、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德军、陈石军、黄理水、苏涛、李宗军、罗顺镜、黄国庆、杜明汉、李荣明、秦满祺、王红兵、余少言、阮华平。I
1范围
电磁灶
GB/T23128—2008
本标准规定了家用和类似用途电磁灶的范围、术语和定义、分类与命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储存等。本标准适用于家用和类似用途的电磁灶对于气、电组合型家用和类似用途器具的电磁加热部分应符合本标准本标准不适用于工业用电磁灶。凹面灶的要求正在考虑之中。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019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包装通则GB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GB2423.1—2001,idtIEC60068-2-1:1990)
GB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idtIEC60068-2-2:1974)
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GB2423.2—2001,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2423.3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
(GB2423.32006.IEC60068-2-78.2001.IDT)GB2423.7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c和导则:倾跌与翻倒(主要用于设备型样品)(GB2423.7—1995,idtIEC60068-2-31:1982)GB2423.17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Ka:盐雾(GB2423.172008,IEC60068-2-11:1981.IDT)
家用电器及类似用途器具噪声测试方法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4214.1声学
(GB/T4214.1—2000,eqvIEC60704-1:1997)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4706.1一2005,IEC60335-1:GB4706.1
2004.IDT)
GB4706.22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驻立式电灶、灶台、烤箱及类似用途器具的特殊要求(GB4706.22—2002,IEC60335-2-6:1997.IDT)GB4706.29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便携式电磁灶的特殊要求GB/T4798.22008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第2部分:运输(IEC60721-3-2:1997.MOD)GB9684不锈钢食具容器卫生标准GB11333铝制食具容器卫生标准
GB11678食品容器内壁聚四氟乙烯涂料卫生标准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1
KAONTKAca-
GB/T23128-—2008
加热单元heating unit
指电磁灶台面上,可放置器Ⅲ的具有独立烹任加热功能的部分。3.2
平底标准锅standard pan
规定的测试用锅,采用附录B所示的试验容器。3.3
正常工作状态 standard condition for testing在6.1规定条件下,电磁灶加热部位的正中位置放置附录B所示的标准锅,在锅中注人锅的容积约70%的水,水的温度为20℃+5℃,功率旋钮或火力调节置于最大位置注:凹灶可采用随机提供的配需或说明书推荐的配锅。3.4bzxz.net
配锅fitting pan
随电磁灶整机一起是模客户的锅具配锅应符合附录的录。
小物件smaly
厚度为2.0mm直径为60mm的Q235AA3)钢板3.6
大物件 bigner plate
厚度为2.0径为100mm的低碳钢钢板。R
灶面板hohce
能放置锅具与销具底部相接触的器具部分3.8
induction cooker standby
电磁灶待机状器
电磁灶连接到供电!源上且处于等待状态,不生加热磁场,使月者可以更用工接或间接的信号,将其转换到“工作/加艺大态
分类与命名
4.1产品分类
单址头双灶头,多灶头:
按加热单元的数量
按电源性质分:直流电磁灶、单相交流电磁灶三相交流电磁灶按结构分:便携式、驻立式
4.2型号命名方式
生产单位改进设计代号:用字母或数字组成规格代号:用两位阿拉伯数字表示,以100W为单位,确定电磁灶功率等级。若是多加热单元,则标出额定最大功率
加热单元数量代号:单灶头不用符号:双灶头用英文大写字母“S”表示,多灶头用英文大写字母“D\表示
产品名称代号:用英文大写字母C”表示举例:CS18A含义:双灶头1800W电磁灶5技术要求
5.1外观要求
GB/T231282008
5.1。1整机外观:应光洁:无划痕、刮伤等:紧固件不松动,底座胶脚不应脱落且无明显晃动,操作面板粘贴牢固,不起翘,粘贴位置端正5.1.2灶面板部分:无裂纹和明显崩边、针孔、条纹,丝印清晰,色泽一致,灶面板与上盖的粘接紧固,无锐利边缘。
5.1.3塑料件部分:外露表面应光洁、色泽均匀,无严重变形、缩水等现象。5.2对高低温、高湿环境的适应性5.2.1耐高温性能
按照6.4.1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后在室温条件下电磁灶应能正常工作。5.2.2湿热环境储存
按照6.4.2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后在室温条件下电磁灶应能正常工作。5.2.3耐低温性能
按照6.4.3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后在室温条件下电磁灶应能正常工作。5.3倾跌性能
按照6.5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电磁灶应无损坏,且仍能正常工作:5.4自动关机性能
5.4.1电磁灶应具有辨别不放置锅具或放置不适合锅具的能力。按照6.6.1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电磁灶应在2min内自动关机或转为待机状态。5.4.2器具在长时间未进行操作的情况下应具有自动保护能力。按照6.6.2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在未进行其他操作的情况下,电磁灶应在2h内自动关机或转为待机状态
5.4.3具有定时功能的电磁灶,其定时时间应确。按照6.6.3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电磁灶应在其定时时间土3%的偏差范围内自动关机。5.5最大输入功率
电磁灶按照6.7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加热单元最大输入功率实测值与其额定功率相比,其偏差不应大于表1的要求。
对于多个加热单元的电磁灶,如果可以单独工作,则其每个加热单元也均应符合以上要求。表1最大输入功率偏差
负偏差
—10%或—40W(两者中取绝对值较大者)5.6功率调节范围
电磁灶应具有一定的功率调节范围。正偏差
+5%或60W(两者中取较大者)
功率调节范围的上限为其最大输人功率,功率范围的下限应为其最小挡对应的输人功率。按照6.8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电磁灶的功率范围的下限应不大于最大输人功率的30%。对于多个加热单元的电磁灶,如果可以单独工作,则其每个加热单元也均应符合以上要求。5.7热效率
电磁灶额定输人功率小于或等于1200W,其热效率不得低于82%:电磁灶额定输人功率大于1200W,其热效率不得低于84%。对于多个加热单元的电磁灶,不考虑同时工作的热效率。但其每个加热单元均应符合以上要求。3
KAONKAca-
GB/T23128—2008
按照6.9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注:凹灶的有关要求正在考愿之中。5.8大小件物品加热性能
5.8.1小物件不加热特性
按照6.10.1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小物件的表面温度T应小于50℃。5.8.2大物件启动特性
按照6.10.2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电磁灶应能正常启动加热5.8.3大小物件切换特性
按照6.10.3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当叠加于小物件之上的大物件移开后,电磁灶应能在10s内关团加热功能。
注:凹灶的有关要求正在考虑之中。A
5.9噪声
按照6.11规定的方送
额定总功
操声限值A计权声功率线dBC
单服灶
5.10连续工作
电磁灶应能在持线加热状态下工作,连续工作时间不少手5估按照6.12规#的
法进行试验
5.11卸载性能
电磁灶不能因快速离开或移动而摄坏。按照6.13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后电磁灶应能正常工作5.12温度控制及控制精度要求
5.12.1电磁灶的工作成使加热过程中的最高油温不超过240℃。通过视检其标称控制温度判断
5.12.2对于带有控温功能的电灶,接照6.14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两眼以上电磁灶
各标称控温点的实测温度值包括最大值和最小值)均应在标称值上20℃范围内。5.13°待机状态功率
电磁灶的待机状态功率值应不大于5W。按照6.15规定的方法试验。5.14耐候性能
按照6.16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后电磁灶中的电镀件和油漆件的主要表面不得出现明显的气泡、脱落及锈蚀。
6试验方法
试验条件
无强制空气对流的条件下:
环境温度:20℃土5℃;
相对湿度:45%~75%:
大气压力:86kPa~106kPa:
GB/T23128—2008
交流电源:频率50Hz土IHz,总谐波失真<3%,电压:单相220V士1%,三相380V土1%:直流电源:额定电压土1%。
6.2试验用仪器、仪表和设备
试验用仪器、仪表和设备的规格或准确度要求见表3。表3仪器、仪表和设备的规格或准确度名称
电工仪表
温度测量仪表
电能表
针时器
标雁锅
6.3外观检查
规格或准确度
0.5级(出厂检验用不低于1.0级)主0.5℃
能够在最小20mW·h的水平上测量能耗走时精度不低于士2s/d
准确度应满足试验条件要求
应选用完全覆盖加热区域最小规格的标准锅(标准锅底部直径大于线盘有效直径)在40W日光灯的光线良好情况下,将待检物置于45cm处目视检查。6.4高低温、高湿环境适应性试验6.4.1耐高温性能试验
将电磁灶放在55℃士2℃试验箱中,按GB2423.2规定的程序,使其在不通电的状态下,储存16h。然后在室温条件下恢复1h
6.4.2耐湿热性能试验
将电磁灶置于40℃土2℃,相对湿度为90%95%的湿热箱中,按照GB2423.3的规定,使其在不通电状态下保持48h,然后在室温条件下恢复24h。6.4.3耐低温性能试验
将电磁灶置于一25℃土2℃的恒温箱中,按照GB2423.1规定,使其在不通电的状态下,储存2h。然后在室温条件下恢复2h。
6.5倾跌性能试验
将电磁灶置于水平台面上,以电磁灶任意一边为轴,将另一边提起30(与水平夹角),然后放开,倾跌三次,然后提起另一长边,倾跌三次,试验按GB2423.7规定的程序进行。6.6自动关机性能试验
6.6.1在电磁灶加热单元中心不放置锅具或放置不适合加热的锅具,接通电源使其进入工作状态,或将加热中的锅具移开。
6.6.2将电磁灶接通电源正常工作,将其设置在未启动定时功能或自动功能的正常工作状态。6.6.3将电磁灶设置在启动定时功能状态,正常工作,定时自动关机时间应符合5.4.3的要求。6.7最大输入功率试验
在正常工作状态条件下,将标准锅盖上盖子,置于电磁灶待测试加热单元中心后开机,并将功率调节到最大挡位,测量从启动至水沸腾15min消耗的电能及所用时间:计算出整个过程的平均功率,此功率即为最大输人功率。
试验过程中如果水量不够,可补充沸腾的热水。注:对于凹灶,本试验可采用随机提供的配锅或说明书推荐的配锅代替标准锅。对于其他类型电磁灶,如果有配锅,不需对配锅进行试验,但企业应对所配锅具的功率或功率范围进行明示。6:8功率调节范围试验
按6.7的试验条件,将电磁灶的功率调节到最小挡,测量从启动开始15min内的平均输入功率,作5
HTT KAoNni KAca-
GB/T23128-2008
为输入功率范围下限。测出的最大,最小输入功率即为该器具功率调节范围:应符合5.6的要求。多加热单元电磁灶的功率调节范围均应符合5.6的要求。6.9热效率试验
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参照附录B选择可以覆盖加热区域的最小规格标准锅(标准锅底部直径大于线圈盘有效直径),测量加盖标准锅的质量M2:将相应标准锅置于冷态被测电磁灶加热单元中心,将锅内装人表4规定质量的水M1,水温为15℃土1℃,加盖,温度计从锅盖孔中放入锅内中心位置,水银部分浸人水中距离锅底10mm,读出温度计读数,启动电磁灶并迅速调节到最大额定功率挡,当水的温升接近75K时,关闭电磁灶,同时记录消耗的电能W,并读取1min内的最高温度读数tz温升K在75K土1K范围内为有效,并根据式1计算出电磁灶热效率以初次测试记录的电能E为依据,再重复上述测试过程两次,计算测量三次热效率的平均值作为该产品的热效率值。器具有多个加热单元时,按照加热单元逐个进行试验。表4标准锅添加水的质量
标准锅代号
底部有效直径B/mm
根据式(1)计算电磁灶热效率:式中:
热效率,%:
内口径A/mm
高度H/mm
n=(CiM+C2M2)×K×100%/(3.6×106×E)水的比热(按4.18计算),单位为千焦耳每千克开[kJ/(kg·K):水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添加水质量M/kg
锅身和锅盖的比热(按0.46计算),单位为千焦耳每于克开[kJ/(kg·K)]:锅身和锅盖的总质量,单位为千克(kg);消耗的电能,单位为千瓦小时(kW·h):温升,单位为开(K)(K=t2一t)。注:凹灶的有关要求正在考虑之中。6.10大小物件加热性能试验
6.10.1小物件不加热特性检测
电磁灶在6.1要求的试验条件下充分放置,然后将小物件置于电磁灶加热单元中心,接通电源,分别在0.85倍和1.15倍额定电压下启动电磁灶,工作至稳定。6.10.2大物件启动特性试验
将大物件置于电磁灶加热单元中心,接通电源,分别在0.85倍和1.15倍额定电压下启动电磁灶。6.10.3大小物件切换特性试验
将小物件放置在加热单元中心再将大物件叠加于小物件之上,接通电源,分别在0.85倍和1.15倍额定电压下启动电磁灶,待功率稳定后缓慢将大物件移开。注:凹灶的有关要求正在考虑之中。6.11噪声试验
电磁灶的噪声测试按GB/T4214.1规定的方法试验。在电磁灶加热单元中心放置标准锅,标准锅内加人70%的室温水,不加锅盖,电磁灶用最大功率加热。在保持水温70℃以下,记录器具产生的最大噪声多个加热单元电磁灶应在所有单元同时工作条件下测试。6
6.12连续工作时间试验
GB/T23128-2008
在标准锅中放人其容积一半的植物油,有定温功能的电磁灶,调节功率或定温功能,使油温保持在200℃土20℃,连续工作:应符合5.10要求。不能使油温达到200℃的器具,以最大加热功率进行试验,使油温保持在所能达到的最高温度,连续工作:应符合5.10要求
注:凹灶可采用随机提供的配锅或说明书推荐的配锅。6.13卸载性能试验
将电磁灶水平放置,把已放人适量水的标准锅置于加热单元中心,将电磁灶功率调至最大,并设定在连续工作的状态,试验进行以下操作a
抬锅:让器具以最大加热功率进行加热,将标准锅向上拾起,每次抬高标准锅距离灶面中心不少于10cm,持续时间不小于6s:然后将标难锅放下,电磁灶应重新启动,加热功率达到设定功率,为一个操作循环;
移锅:待功率稳定后缓慢的将标准锅移开加热单元中心,尽量将标准锅在功率基本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移到加热单元的一侧,然后迅速把标准锅移开加热单元。当器具关闭加热功能后重新放回标准锅,重新启动加热功能并达到原功率为一个操作循环。按照以上方法进行试验,拾锅试验、移锅试验各进行1500次。注:凹灶可采用随机提供的配锅或说明书推荐的配锅。6.14温度控制及控制精度试验
将电磁灶水平放置,检测每个标称控温点。各标称控温点的检测顺序,应从低温值向高温值逐挡进行。
对于标称控温点小于100C的各挡位,在标准锅内加人70%的水,加盖。将标准锅放在加热单元的中心位置,从室温开始逐挡连续检测;b)对于标称控温点大于等于100℃的各挡位,在标准锅内加入50%的植物油,不加盖。将标准锅放在加热单元的中心位置,从室温开始逐挡连续测量:c)测量仪表测量点的位置为底部中心上方10mm处:启动电磁灶,并调至所测控温点,待温度相对平稳后,记录20min内温度变化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注:凹灶可采用随机提供的配锅或说明书推荐的配锅。6.15待机状态功率试验
被测样品以额定电压供电,处于功耗最大的待机状态;且功率计读数稳定(大约90min)时,开始测试:记录测量所用时间和耗电量。平均功率按式(2)计算:
式中:
P平均功率,单位为瓦(W),精确到0.1W:E—测量的耗电量,单位为瓦小时(W·h);t测量的持续时间,单位为小时(h)。注:以上试验方法是仲裁的试验方法:也可采用附录C的试验方法。6.16耐候性能试验
电镀件按照GB2423.17盐雾试验的方法进行试验:油漆件按照GB2423.3湿热试验的方法进行试验。7检验规则
电磁灶的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KAoNiKAca-
..(2)
GB/T23128—2008
7.1出厂检验
即在生产过程的末端对器具进行100%的检验。出广检验的项自至少应包括标志,泄漏电流电气强度,接地电阻(适用时)。出厂检验的方法可参照产品对应的安全标准(GB4706:1.GB.4706.22或GB4706.29),结合生产状况以及强制性产品认证的相关规则由企业自行规定。出厂检验的结果应全部合格。
7.2型式检验
7.2.1当出现下列条件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投产前:
6)老产品转移生产场地时:
正式生产后,如设计、材料、工艺、结构有较大的改变可能影响器具合格性时:d)正常批量生产时(每年一次):器具停产达到半年后恢复生产时:e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7.2.2型式检验的项目应包括:GB4706.1、GB4706.22或GB4706.29第5章及8.1规定的适用项目。
除新产品外,型式检验的样品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抽取,抽取数量由企业自行决定。8标志、包装、运输、储存
8.1标志
产品标志应符合GB4706.22(或GB4706.29)的规定包装标志应符合GB/T1019的规定并说明:a)小心轻放、怕湿、向上、堆码极限;b)出厂日期;
c)质量,kg
长×宽×高,cm;
外壳色标;
D产品的各项分级指标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明示。8.2包装
电磁灶包装应符合GB/T1019的要求。对经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做好整洁工作后,连同合格证说明书、附件等进行包装。
制造厂应按产地至销售地区在运输中可能经受的环境条件(参见GB/T4798.2-2008表A.1)确定试验条件和方法,或按合同要求进行试验。8.3运输
包装完整的电磁灶,可用正常的海陆空交通工具运输。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雨雪直接淋装,8.4储存
包装的电磁灶应储存在环境温度为一10℃~40℃,相对湿度不大于80%,周围无酸碱性或其他有害气体的仓库中。
A.1热效率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主要性能的分级要求
电磁灶的热效率分为1、2、34.5五个等级,见表A表A1
热效率等级
温度控制
制精度分为AB
电磁灶的
温度控制
效率等级指标
个等级·见表
ikAoNniKAca
热效率/%
GB/T231282008
《±2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3128—2008
电磁灶
Inductioncooker
2008-12-3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09-01实施
GB/T23128—2008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分类与命名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8标志、包装、运输、储存
附录A(规范性附录)
附录B(资料性附录)
附录C(资料性附录)
附录D(资料性附录)
主要性能的分级要求
平底标准锅及锅盖尺寸
电磁灶待机功率测试方法
配锅的要求··.
功率计法
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6)归口。GB/T23128—2008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美的集团有限公司、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九阳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富士宝电器科技有限公司、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尚朋堂(无锡)电器有限公司、东莞市前锋电子有限公司、佛山市爱庭电器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佛山万家乐电器有限公司、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德军、陈石军、黄理水、苏涛、李宗军、罗顺镜、黄国庆、杜明汉、李荣明、秦满祺、王红兵、余少言、阮华平。I
1范围
电磁灶
GB/T23128—2008
本标准规定了家用和类似用途电磁灶的范围、术语和定义、分类与命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储存等。本标准适用于家用和类似用途的电磁灶对于气、电组合型家用和类似用途器具的电磁加热部分应符合本标准本标准不适用于工业用电磁灶。凹面灶的要求正在考虑之中。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019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包装通则GB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GB2423.1—2001,idtIEC60068-2-1:1990)
GB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idtIEC60068-2-2:1974)
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GB2423.2—2001,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2423.3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
(GB2423.32006.IEC60068-2-78.2001.IDT)GB2423.7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c和导则:倾跌与翻倒(主要用于设备型样品)(GB2423.7—1995,idtIEC60068-2-31:1982)GB2423.17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Ka:盐雾(GB2423.172008,IEC60068-2-11:1981.IDT)
家用电器及类似用途器具噪声测试方法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4214.1声学
(GB/T4214.1—2000,eqvIEC60704-1:1997)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4706.1一2005,IEC60335-1:GB4706.1
2004.IDT)
GB4706.22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驻立式电灶、灶台、烤箱及类似用途器具的特殊要求(GB4706.22—2002,IEC60335-2-6:1997.IDT)GB4706.29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便携式电磁灶的特殊要求GB/T4798.22008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第2部分:运输(IEC60721-3-2:1997.MOD)GB9684不锈钢食具容器卫生标准GB11333铝制食具容器卫生标准
GB11678食品容器内壁聚四氟乙烯涂料卫生标准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1
KAONTKAca-
GB/T23128-—2008
加热单元heating unit
指电磁灶台面上,可放置器Ⅲ的具有独立烹任加热功能的部分。3.2
平底标准锅standard pan
规定的测试用锅,采用附录B所示的试验容器。3.3
正常工作状态 standard condition for testing在6.1规定条件下,电磁灶加热部位的正中位置放置附录B所示的标准锅,在锅中注人锅的容积约70%的水,水的温度为20℃+5℃,功率旋钮或火力调节置于最大位置注:凹灶可采用随机提供的配需或说明书推荐的配锅。3.4bzxz.net
配锅fitting pan
随电磁灶整机一起是模客户的锅具配锅应符合附录的录。
小物件smaly
厚度为2.0mm直径为60mm的Q235AA3)钢板3.6
大物件 bigner plate
厚度为2.0径为100mm的低碳钢钢板。R
灶面板hohce
能放置锅具与销具底部相接触的器具部分3.8
induction cooker standby
电磁灶待机状器
电磁灶连接到供电!源上且处于等待状态,不生加热磁场,使月者可以更用工接或间接的信号,将其转换到“工作/加艺大态
分类与命名
4.1产品分类
单址头双灶头,多灶头:
按加热单元的数量
按电源性质分:直流电磁灶、单相交流电磁灶三相交流电磁灶按结构分:便携式、驻立式
4.2型号命名方式
生产单位改进设计代号:用字母或数字组成规格代号:用两位阿拉伯数字表示,以100W为单位,确定电磁灶功率等级。若是多加热单元,则标出额定最大功率
加热单元数量代号:单灶头不用符号:双灶头用英文大写字母“S”表示,多灶头用英文大写字母“D\表示
产品名称代号:用英文大写字母C”表示举例:CS18A含义:双灶头1800W电磁灶5技术要求
5.1外观要求
GB/T231282008
5.1。1整机外观:应光洁:无划痕、刮伤等:紧固件不松动,底座胶脚不应脱落且无明显晃动,操作面板粘贴牢固,不起翘,粘贴位置端正5.1.2灶面板部分:无裂纹和明显崩边、针孔、条纹,丝印清晰,色泽一致,灶面板与上盖的粘接紧固,无锐利边缘。
5.1.3塑料件部分:外露表面应光洁、色泽均匀,无严重变形、缩水等现象。5.2对高低温、高湿环境的适应性5.2.1耐高温性能
按照6.4.1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后在室温条件下电磁灶应能正常工作。5.2.2湿热环境储存
按照6.4.2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后在室温条件下电磁灶应能正常工作。5.2.3耐低温性能
按照6.4.3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后在室温条件下电磁灶应能正常工作。5.3倾跌性能
按照6.5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电磁灶应无损坏,且仍能正常工作:5.4自动关机性能
5.4.1电磁灶应具有辨别不放置锅具或放置不适合锅具的能力。按照6.6.1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电磁灶应在2min内自动关机或转为待机状态。5.4.2器具在长时间未进行操作的情况下应具有自动保护能力。按照6.6.2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在未进行其他操作的情况下,电磁灶应在2h内自动关机或转为待机状态
5.4.3具有定时功能的电磁灶,其定时时间应确。按照6.6.3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电磁灶应在其定时时间土3%的偏差范围内自动关机。5.5最大输入功率
电磁灶按照6.7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加热单元最大输入功率实测值与其额定功率相比,其偏差不应大于表1的要求。
对于多个加热单元的电磁灶,如果可以单独工作,则其每个加热单元也均应符合以上要求。表1最大输入功率偏差
负偏差
—10%或—40W(两者中取绝对值较大者)5.6功率调节范围
电磁灶应具有一定的功率调节范围。正偏差
+5%或60W(两者中取较大者)
功率调节范围的上限为其最大输人功率,功率范围的下限应为其最小挡对应的输人功率。按照6.8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电磁灶的功率范围的下限应不大于最大输人功率的30%。对于多个加热单元的电磁灶,如果可以单独工作,则其每个加热单元也均应符合以上要求。5.7热效率
电磁灶额定输人功率小于或等于1200W,其热效率不得低于82%:电磁灶额定输人功率大于1200W,其热效率不得低于84%。对于多个加热单元的电磁灶,不考虑同时工作的热效率。但其每个加热单元均应符合以上要求。3
KAONKAca-
GB/T23128—2008
按照6.9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注:凹灶的有关要求正在考愿之中。5.8大小件物品加热性能
5.8.1小物件不加热特性
按照6.10.1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小物件的表面温度T应小于50℃。5.8.2大物件启动特性
按照6.10.2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电磁灶应能正常启动加热5.8.3大小物件切换特性
按照6.10.3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当叠加于小物件之上的大物件移开后,电磁灶应能在10s内关团加热功能。
注:凹灶的有关要求正在考虑之中。A
5.9噪声
按照6.11规定的方送
额定总功
操声限值A计权声功率线dBC
单服灶
5.10连续工作
电磁灶应能在持线加热状态下工作,连续工作时间不少手5估按照6.12规#的
法进行试验
5.11卸载性能
电磁灶不能因快速离开或移动而摄坏。按照6.13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后电磁灶应能正常工作5.12温度控制及控制精度要求
5.12.1电磁灶的工作成使加热过程中的最高油温不超过240℃。通过视检其标称控制温度判断
5.12.2对于带有控温功能的电灶,接照6.14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两眼以上电磁灶
各标称控温点的实测温度值包括最大值和最小值)均应在标称值上20℃范围内。5.13°待机状态功率
电磁灶的待机状态功率值应不大于5W。按照6.15规定的方法试验。5.14耐候性能
按照6.16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后电磁灶中的电镀件和油漆件的主要表面不得出现明显的气泡、脱落及锈蚀。
6试验方法
试验条件
无强制空气对流的条件下:
环境温度:20℃土5℃;
相对湿度:45%~75%:
大气压力:86kPa~106kPa:
GB/T23128—2008
交流电源:频率50Hz土IHz,总谐波失真<3%,电压:单相220V士1%,三相380V土1%:直流电源:额定电压土1%。
6.2试验用仪器、仪表和设备
试验用仪器、仪表和设备的规格或准确度要求见表3。表3仪器、仪表和设备的规格或准确度名称
电工仪表
温度测量仪表
电能表
针时器
标雁锅
6.3外观检查
规格或准确度
0.5级(出厂检验用不低于1.0级)主0.5℃
能够在最小20mW·h的水平上测量能耗走时精度不低于士2s/d
准确度应满足试验条件要求
应选用完全覆盖加热区域最小规格的标准锅(标准锅底部直径大于线盘有效直径)在40W日光灯的光线良好情况下,将待检物置于45cm处目视检查。6.4高低温、高湿环境适应性试验6.4.1耐高温性能试验
将电磁灶放在55℃士2℃试验箱中,按GB2423.2规定的程序,使其在不通电的状态下,储存16h。然后在室温条件下恢复1h
6.4.2耐湿热性能试验
将电磁灶置于40℃土2℃,相对湿度为90%95%的湿热箱中,按照GB2423.3的规定,使其在不通电状态下保持48h,然后在室温条件下恢复24h。6.4.3耐低温性能试验
将电磁灶置于一25℃土2℃的恒温箱中,按照GB2423.1规定,使其在不通电的状态下,储存2h。然后在室温条件下恢复2h。
6.5倾跌性能试验
将电磁灶置于水平台面上,以电磁灶任意一边为轴,将另一边提起30(与水平夹角),然后放开,倾跌三次,然后提起另一长边,倾跌三次,试验按GB2423.7规定的程序进行。6.6自动关机性能试验
6.6.1在电磁灶加热单元中心不放置锅具或放置不适合加热的锅具,接通电源使其进入工作状态,或将加热中的锅具移开。
6.6.2将电磁灶接通电源正常工作,将其设置在未启动定时功能或自动功能的正常工作状态。6.6.3将电磁灶设置在启动定时功能状态,正常工作,定时自动关机时间应符合5.4.3的要求。6.7最大输入功率试验
在正常工作状态条件下,将标准锅盖上盖子,置于电磁灶待测试加热单元中心后开机,并将功率调节到最大挡位,测量从启动至水沸腾15min消耗的电能及所用时间:计算出整个过程的平均功率,此功率即为最大输人功率。
试验过程中如果水量不够,可补充沸腾的热水。注:对于凹灶,本试验可采用随机提供的配锅或说明书推荐的配锅代替标准锅。对于其他类型电磁灶,如果有配锅,不需对配锅进行试验,但企业应对所配锅具的功率或功率范围进行明示。6:8功率调节范围试验
按6.7的试验条件,将电磁灶的功率调节到最小挡,测量从启动开始15min内的平均输入功率,作5
HTT KAoNni KAca-
GB/T23128-2008
为输入功率范围下限。测出的最大,最小输入功率即为该器具功率调节范围:应符合5.6的要求。多加热单元电磁灶的功率调节范围均应符合5.6的要求。6.9热效率试验
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参照附录B选择可以覆盖加热区域的最小规格标准锅(标准锅底部直径大于线圈盘有效直径),测量加盖标准锅的质量M2:将相应标准锅置于冷态被测电磁灶加热单元中心,将锅内装人表4规定质量的水M1,水温为15℃土1℃,加盖,温度计从锅盖孔中放入锅内中心位置,水银部分浸人水中距离锅底10mm,读出温度计读数,启动电磁灶并迅速调节到最大额定功率挡,当水的温升接近75K时,关闭电磁灶,同时记录消耗的电能W,并读取1min内的最高温度读数tz温升K在75K土1K范围内为有效,并根据式1计算出电磁灶热效率以初次测试记录的电能E为依据,再重复上述测试过程两次,计算测量三次热效率的平均值作为该产品的热效率值。器具有多个加热单元时,按照加热单元逐个进行试验。表4标准锅添加水的质量
标准锅代号
底部有效直径B/mm
根据式(1)计算电磁灶热效率:式中:
热效率,%:
内口径A/mm
高度H/mm
n=(CiM+C2M2)×K×100%/(3.6×106×E)水的比热(按4.18计算),单位为千焦耳每千克开[kJ/(kg·K):水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添加水质量M/kg
锅身和锅盖的比热(按0.46计算),单位为千焦耳每于克开[kJ/(kg·K)]:锅身和锅盖的总质量,单位为千克(kg);消耗的电能,单位为千瓦小时(kW·h):温升,单位为开(K)(K=t2一t)。注:凹灶的有关要求正在考虑之中。6.10大小物件加热性能试验
6.10.1小物件不加热特性检测
电磁灶在6.1要求的试验条件下充分放置,然后将小物件置于电磁灶加热单元中心,接通电源,分别在0.85倍和1.15倍额定电压下启动电磁灶,工作至稳定。6.10.2大物件启动特性试验
将大物件置于电磁灶加热单元中心,接通电源,分别在0.85倍和1.15倍额定电压下启动电磁灶。6.10.3大小物件切换特性试验
将小物件放置在加热单元中心再将大物件叠加于小物件之上,接通电源,分别在0.85倍和1.15倍额定电压下启动电磁灶,待功率稳定后缓慢将大物件移开。注:凹灶的有关要求正在考虑之中。6.11噪声试验
电磁灶的噪声测试按GB/T4214.1规定的方法试验。在电磁灶加热单元中心放置标准锅,标准锅内加人70%的室温水,不加锅盖,电磁灶用最大功率加热。在保持水温70℃以下,记录器具产生的最大噪声多个加热单元电磁灶应在所有单元同时工作条件下测试。6
6.12连续工作时间试验
GB/T23128-2008
在标准锅中放人其容积一半的植物油,有定温功能的电磁灶,调节功率或定温功能,使油温保持在200℃土20℃,连续工作:应符合5.10要求。不能使油温达到200℃的器具,以最大加热功率进行试验,使油温保持在所能达到的最高温度,连续工作:应符合5.10要求
注:凹灶可采用随机提供的配锅或说明书推荐的配锅。6.13卸载性能试验
将电磁灶水平放置,把已放人适量水的标准锅置于加热单元中心,将电磁灶功率调至最大,并设定在连续工作的状态,试验进行以下操作a
抬锅:让器具以最大加热功率进行加热,将标准锅向上拾起,每次抬高标准锅距离灶面中心不少于10cm,持续时间不小于6s:然后将标难锅放下,电磁灶应重新启动,加热功率达到设定功率,为一个操作循环;
移锅:待功率稳定后缓慢的将标准锅移开加热单元中心,尽量将标准锅在功率基本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移到加热单元的一侧,然后迅速把标准锅移开加热单元。当器具关闭加热功能后重新放回标准锅,重新启动加热功能并达到原功率为一个操作循环。按照以上方法进行试验,拾锅试验、移锅试验各进行1500次。注:凹灶可采用随机提供的配锅或说明书推荐的配锅。6.14温度控制及控制精度试验
将电磁灶水平放置,检测每个标称控温点。各标称控温点的检测顺序,应从低温值向高温值逐挡进行。
对于标称控温点小于100C的各挡位,在标准锅内加人70%的水,加盖。将标准锅放在加热单元的中心位置,从室温开始逐挡连续检测;b)对于标称控温点大于等于100℃的各挡位,在标准锅内加入50%的植物油,不加盖。将标准锅放在加热单元的中心位置,从室温开始逐挡连续测量:c)测量仪表测量点的位置为底部中心上方10mm处:启动电磁灶,并调至所测控温点,待温度相对平稳后,记录20min内温度变化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注:凹灶可采用随机提供的配锅或说明书推荐的配锅。6.15待机状态功率试验
被测样品以额定电压供电,处于功耗最大的待机状态;且功率计读数稳定(大约90min)时,开始测试:记录测量所用时间和耗电量。平均功率按式(2)计算:
式中:
P平均功率,单位为瓦(W),精确到0.1W:E—测量的耗电量,单位为瓦小时(W·h);t测量的持续时间,单位为小时(h)。注:以上试验方法是仲裁的试验方法:也可采用附录C的试验方法。6.16耐候性能试验
电镀件按照GB2423.17盐雾试验的方法进行试验:油漆件按照GB2423.3湿热试验的方法进行试验。7检验规则
电磁灶的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KAoNiKAca-
..(2)
GB/T23128—2008
7.1出厂检验
即在生产过程的末端对器具进行100%的检验。出广检验的项自至少应包括标志,泄漏电流电气强度,接地电阻(适用时)。出厂检验的方法可参照产品对应的安全标准(GB4706:1.GB.4706.22或GB4706.29),结合生产状况以及强制性产品认证的相关规则由企业自行规定。出厂检验的结果应全部合格。
7.2型式检验
7.2.1当出现下列条件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投产前:
6)老产品转移生产场地时:
正式生产后,如设计、材料、工艺、结构有较大的改变可能影响器具合格性时:d)正常批量生产时(每年一次):器具停产达到半年后恢复生产时:e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7.2.2型式检验的项目应包括:GB4706.1、GB4706.22或GB4706.29第5章及8.1规定的适用项目。
除新产品外,型式检验的样品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抽取,抽取数量由企业自行决定。8标志、包装、运输、储存
8.1标志
产品标志应符合GB4706.22(或GB4706.29)的规定包装标志应符合GB/T1019的规定并说明:a)小心轻放、怕湿、向上、堆码极限;b)出厂日期;
c)质量,kg
长×宽×高,cm;
外壳色标;
D产品的各项分级指标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明示。8.2包装
电磁灶包装应符合GB/T1019的要求。对经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做好整洁工作后,连同合格证说明书、附件等进行包装。
制造厂应按产地至销售地区在运输中可能经受的环境条件(参见GB/T4798.2-2008表A.1)确定试验条件和方法,或按合同要求进行试验。8.3运输
包装完整的电磁灶,可用正常的海陆空交通工具运输。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雨雪直接淋装,8.4储存
包装的电磁灶应储存在环境温度为一10℃~40℃,相对湿度不大于80%,周围无酸碱性或其他有害气体的仓库中。
A.1热效率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主要性能的分级要求
电磁灶的热效率分为1、2、34.5五个等级,见表A表A1
热效率等级
温度控制
制精度分为AB
电磁灶的
温度控制
效率等级指标
个等级·见表
ikAoNniKAca
热效率/%
GB/T231282008
《±2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40050-2021 网络关键设备安全通用要求
- GB/T39648-20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数字图像技术评级
- GB/T39092-2020 航空器环境控制系统图解符号
- GB/T25811-2010 染料试验用标准漂白涤纶布
- GB/T2910.16-2024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6部分:聚丙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苯法)
- GB/T529-200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撕裂强度的测定(裤形、直角形和新月形试样)
- GB/T26863-2022 火电站监控系统术语
- GB/T36434-2018 复杂机械手表机心万年历和打簧机构零部件的名称
- GB/T43423-2023 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 深空光通信编码与同步
- GB/T30966.6-2022 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 第6部分:状态监测的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
- GB/T24204-2009 高炉炉料用铁矿石 低温还原粉化率的测定 动态试验法
- GB/T23639-2009 节能耐腐蚀钢制电缆桥架
- GB/T23315-2009 粘扣带
- GB/T29529-2013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 GB/T32113-2015 口腔护理产品中氯酸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