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18348-2008 商品条码 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

【国家标准(GB)】 商品条码 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
- GB/T18348-2008
- 已作废
标准号:
GB/T 18348-2008
标准名称:
商品条码 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
Bar code for commodity - Bar code symbol print quality verification标准状态:
已作废-
发布日期:
2008-07-28 -
实施日期:
2009-01-01 -
作废日期:
2022-10-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34 MB
替代情况:
替代GB/T 18348-2001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商品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印制的商品条码符号的质量检验。 GB/T 18348-2008 商品条码 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 GB/T18348-2008
本标准规定了商品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印制的商品条码符号的质量检验。
本标准依据GB/T14258-2003《信息技术 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 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参考《GS1通用规范》,规定了商品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方法。
本标准采用了GB/T14258-2003规定的检测方法和质量评价方法;根据商品条码的特点,设置了检验项目;给出了计算可译码度的公式;规定了条码符号质量的判定方法。
本标准代替GB/T18348-2001《商品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
本标准与GB/T18348-200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改为商品条码 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
---删去了第3章中的所有术语和定义;增加了参考译码和译码正确性的术语和定义;
---在检测条件(第5章)中,把环境条件改为:检测室温度23 ℃ ±5 ℃,相对湿度30% ~70%;增加了人工测量的照明和条码检测仪测量的照明的条;把综合特性测量仪器改为条码检测仪;在测量孔径一条中增加了测量孔径的选择的内容;
---在检测项目(第6章)中,用犣尺寸项目代替了放大系数项目;增加了宽窄比一项;
---增加了关于条/空反射率和条/空尺寸偏差检测方法的注(第7章),删除了原标准7.12参考检验方法;
---根据商品条码的定义,增加了对UCC/EAN?128和ITF?14条码符号的检测内容;
---增加了参考译码的内容(见7.3.4);
---把光学特性参数值测定的内容放入附录B中;
---把EAN/UPC 条码可译码度测定的内容放入附录C 中并增加了UCC/EAN?128和ITF?14两种类型商品条码可译码度测定的内容,把条码中各有关部分的尺寸示意图放在附录C 的适当位置;
---增加了商品条码符号犡尺寸的范围的内容(见表4);
---增加了商品条码符号空白区最小宽度要求的内容(见表5);
---增加了对空白区宽度项目检测结果进行等级评定并且空白区宽度的等级参与符号等级评定的规定(见7.6.3和8.1);
---增加了商品条码条高的要求的内容(见表7);
---增加了商品条码的符号等级要求的内容(见表8);
---把原标准附录A 的内容移至附录C 相应的条中;
---把原标准附录B的内容放入附录A 中并增加了偏差的测量与计算(见A.2.1)和平均条宽偏差的检测方法(见A.3)的内容;
---删去了原标准附录C 的内容;
---对原标准附录D检验报告参考格式的内容进行了修改,放在附录E 中。
本标准的附录B、附录C、附录D 为规范性附录,附录A、附录E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物流信息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熊立勇、赵辰、罗秋科、王迎春、刘伟。
本标准于2001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 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2828.1-2003,ISO2859-1:1999,IDT)
GB/T2829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12904-2008 商品条码 零售商品编码与条码表示
GB/T12905 条码术语
GB/T13262 不合格品率的计数标准型一次抽样检查程序及抽样表(GB/T13262-1991,neqJISZ9002:1975)
GB/T14257 商品条码符号位置
GB/T14258-2003 信息技术 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 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ISO/IEC15416:2000,MOD)
GB/T14437 产品质量监督计数一次抽样检验程序及抽样方案
GB/T15425 EAN·UCC 系统128条码
GB/T15482 产品质量监督小总体计数一次抽样检验程序及抽样表
GB/T16306 产品质量监督复查程序及抽样方案
GB/T16830 商品条码 储运包装商品的编码与条码表示
ISO/IEC15426-1 信息技术 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 条码检测仪一致性规范 第1部分:一维条码
GS1通用规范
前言Ⅰ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抽样2
5 检测条件2
5.1 环境条件2
5.2 检测设备2
5.3 被检样品3
6 检测项目3
6.1 参考译码3
6.2 光学特性3
6.3 可译码度3
6.4 犣尺寸3
6.5 宽窄比3
6.6 空白区宽度3
6.7 条高3
6.8 印刷位置3
6.9 其他(GB12904-2008、GB/T15425或GB/T16830对条码符号质量的其他要求或参数) 3
7 检测方法3
7.1 一般要求3
7.2 扫描测量4
7.3 扫描反射率曲线分析和参数值测定4
7.4 犣尺寸6
7.5 宽窄比(犖) 6
7.6 空白区宽度6
7.7 条高7
7.8 印刷位置7
8 检测数据处理7
8.1 扫描反射率曲线等级的确定7
8.2 符号等级的确定7
8.3 符号等级的表示方法8
8.4 扫描反射率曲线各单项参数检测结果的表示方法8
9 判定8
10 检验报告8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条/空反射率、印刷对比度和条/空尺寸偏差的检测方法9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光学特性参数值的测定11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可译码度的测定12
附录D (规范性附录) 犣尺寸和宽窄比的测量17
附录E (资料性附录) 检验报告内页参考格式18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8348-2008www.bzxz.net
代替GB/T18348-2001
商品条码
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
Bar code for commodityBar code symbol print quality verification2008-07-28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01-01实施
GB/T18348—2008
本标准依据GB/T14258--2003《信息技术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参考《GS1通用规范》,规定了商品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方法。本标准采用了GB/T14258---2003规定的检测方法和质量评价方法;根据商品条码的特点,设置了检验项目;给出了计算可译码度的公式;规定了条码符号质量的判定方法。本标准代替GB/T18348一2001《商品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本标准与GB/T18348—200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标准名称改为“商品条码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一删去了第3章中的所有术语和定义;增加了“参考译码”和“译码正确性”的术语和定义;在“检测条件”(第5章)中,把“环境条件”改为:“检测室温度23℃士5℃,相对湿度30%~70%”;增加了“人工测量的照明”和“条码检测仪测量的照明”的条;把“综合特性测量仪器”改为“条码检测仪”;在“测量孔径”一条中增加了“测量孔径的选择”的内容;在“检测项目”(第6章)中,用“Z尺寸”项目代替了“放大系数”项目;增加了“宽窄比”项;一增加了关于“条/空反射率和条/空尺寸偏差检测方法”的注(第7章),删除了原标准7.12“参考检验方法”;
根据商品条码的定义,增加了对UCC/EAN-128和ITF-14条码符号的检测内容;增加了“参考译码”的内容(见7.3.4);把“光学特性参数值测定”的内容放人附录B中;把EAN/UPC条码可译码度测定的内容放人附录C中并增加了UCC/EAN-128和ITF-14两种类型商品条码可译码度测定的内容,把“条码中各有关部分的尺寸示意图”放在附录C的适当位置;
增加了“商品条码符号X尺寸的范围”的内容(见表4);增加了“商品条码符号空白区最小宽度要求”的内容(见表5);增加了对“空白区宽度”项目检测结果进行等级评定并且“空白区宽度”的等级参与符号等级评定的规定(见7.6.3和8.1);
-增加了“商品条码条高的要求”的内容(见表7);增加了“商品条码的符号等级要求”的内容(见表8);把原标准附录A的内容移至附录C相应的条中;把原标准附录B的内容放人附录A中并增加了“偏差的测量与计算”(见A.2.1)和平均条宽偏差的检测方法”(见A.3)的内容;删去了原标准附录C的内容;
一对原标准附录D“检验报告参考格式”的内容进行了修改,放在附录E中。本标准的附录B、附录C、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附录A、附录E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全国物流信息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熊立勇、赵辰、罗秋科、王迎春、刘伟。本标准于2001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I
第1边缘
KECmin
(在第4边缘)
整体阀值线
7.3.2单元的确定
GB/T18348—2008
为了区分条单元和空单元,需要确定一个整体阈值(GT)。整体阈值是等于最高反射率与最低反射率之和的二分之一的反射率界限值,计算见公式(1)。GT =(Rmax +Rmin)/2
式中:
Rmax最高反射率;
Rmin最低反射率。
(1)
在整体阅值之上的每一个曲线包围区域被确定为空单元,在整体阅值以下的每一个曲线包围区域被确定为条单元。
7.3.3单元边缘的确定
扫描反射率曲线上两相邻单元(包括空白区)空反射率(R)、条反射率(R)中间值即(R。十R)/2的点的横坐标即该两相邻单元边缘的位置。7.3.4参考译码
7.3.4.1译码方法
由条码检测仪对扫描反射率曲线,按7.3.2规定的单元确定和7.3.3规定的单元边缘确定方法确定各单元及单元边缘的位置后,根据被检测条码符号的类型,选择GB12904--2008、GB/T15425或GB/T16830中适合的参考译码算法对条码符号进行译码。核对译码的结果与该条码符号所表示的数据是否相同,相同为译码正确,不同为译码错误。得不出译码数据为不能被译码。
7.3.4.2参考译码的等级确定
译码正确则该扫描反射率曲线参考译码的等级定为4级,译码错误或不能被译码则定为0级。7.3.5光学特性参数
7.3.5.1参数值测定
测定光学特性参数值的方法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通常由条码检测仪测定。记录条码检测仪每次扫描后给出的最低反射率、符号反差、最小边缘反差、调制比和缺陷度的值。7.3.5.2参数的等级确定
光学特性参数的等级确定见表2。根据值的大小,符号反差、调制比和缺陷度可被定为4~0级,最低反射率和最小边缘反差可被定为4或0级。表2光学特性参数的等级确定
最低反射率
(Rmin)
≤0.5Rmax
可译码度
符号反差(SC)
SC≥70%
55%≤SC<70%
40%≤SC<55%
20%≤SC<40%
SC<20%
7.3.6.1可译码度的测定
最小边缘反差
(ECmin)
≥15%
调制比(MOD)
MOD≥0.70
0.60≤MOD<0.70
0.50≤MOD<0.60
0.40≤MOD<0.50
测定可译码度的方法应符合附录C的规定。通常由条码检测仪测定。记录条码检测仪每次扫描后给出的可译码度。7.3.6.2可译码度等级的确定
可译码度(V)的等级确定见表3。缺陷度(Defects)
Defects≤0.15
0.15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T42239.1-2022 洗涤用酶制剂 第1部分:碱性蛋白酶
- GB/T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 GB/T19719—2005 首饰镍释放量的测定光谱法
- GB/T5009.101-2003 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酯树脂及其成型品中锑的测定
- GB/T6109.13-2008 漆包圆绕组线 第13部分:180级直焊聚酯亚胺漆包铜圆线
- GB/T14625.1-2008 篮球、足球、排球、手球试验方法 第1部分:圆度测定方法
- GB/T14625.3-2008 篮球、足球、排球、手球试验方法 第3部分:动态耐冲击试验方法
- GB/T4995-2014 联运通用平托盘 性能要求和试验选择
- GB/T15338-1994 炭黑试验方法精密度和偏差的确认
- GB7911.1-1987 热固性树脂装饰层压板 技术条件
- GB/T14625.2-2008 篮球、足球、排球、手球试验方法 第2部分:反弹高度测定方法
- GB/T27840-2011 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测量方法
- GB/T3098.1-2010 紧固件机械性能 螺栓、螺钉和螺柱
- GB/T42394-2023 电气装置用电缆夹具
- GB/T14926.6-2001 实验动物 支气管鲍特杆菌检测方法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