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商检行业标准(SN)】 进出口纺织原料检验规程 化学纤维 第1部分:丝束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28 05:48:09
  • SN/T2137.1-2008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SN/T 2137.1-2008

  • 标准名称:

    进出口纺织原料检验规程 化学纤维 第1部分:丝束

  • 标准类别:

    商检行业标准(SN)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8-09-04
  • 实施日期:

    2009-03-16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3.59 M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 标准价格:

    0.0 元
  • 出版日期:

    2009-03-16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SN/T 2137.1-2008 进出口纺织原料检验规程 化学纤维 第1部分:丝束 SN/T2137.1-2008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2137.1—2008
代替SN/T0054—1992.SN/T0055—1992,SN/T0459—2005进出口纺织原料检验规程
化学纤维第1部分:丝束
Rule for the inspection of textile materialsforimport and export-Chemical fibrePart 1:Tow2008-09-0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09-03-16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人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进出口纺织原料检验规程
第1部分:丝束
化学纤维
SN/T2137.1—2008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
开本880×12301/16
2008年11月第一版
印张1.25
字数33千字
2008年11月第一次印刷
印数1-2000
书号:155066·2-19220
定价12.00元
-KAoNrKAca-
SN/T 2137.1—2008
本部分代替SN/T0054一1992《进口锦纶丝束检验规程》、SN/T0055一1992《进口睛纶丝束检验规程》、SN/T0459一2005《进出口醋酯纤维丝束检验规程》。与SN/T0054—1992、SN/T0055—1992和SN/T0459-200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对术语和定义部分进行了增删;参照GB/T14338一—1993《合成短纤维卷曲性能试验方法》,对卷曲性能的测定进行了修改;将“丝束总目数”改为“丝束线密度”,“单丝纤度”改为“单丝线密度”;断裂强力的测定方法等效采用ISO5079《纺织纤维单根纤维断裂时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
对计量单位、量化表达方法及文字表述进行了修改;对章节编排作出了调整;
一对某些仪器进行了调整;
在品质检验项目中增加了“原理”和“检验结果的判定”的内容本部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邓瑾、殷祥刚、季晓丹、陈兰珠、冯小洁、曾桂材、何凌云。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SN/T0054—1992;
SN/T0055-1992;
SN/T04591995.SN/T0459—2005
1范围
进出口纺织原料检验规程
化学纤维、第1部分:丝束
iKANiKAca
SN/T 2137.1—2008
SN/T2137的本部分规定了进出口涤纶、锦纶、腈纶、氯纶、丙纶、维纶、醋酯、粘胶、铜氨等化学纤维丝束的抽样、外观、商业质量和品质项目检验方法及检验结果判定。本部分适用于进出口涤纶、锦纶、睛纶、氯纶、丙纶、维纶、醋酯、粘胶、铜氨等化学纤维丝束的检验。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SN/T2137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16256纺织纤维线密度试验方法振动仪法3抽样
3.1取样及取样数量
同一合同、同一发票、同一生产批号为一检验批每批取样数量按表1规定随机抽取。表1化学纤维丝束检验取样要求
全批数量
100包及以下
101~300包
301~500包
501包及以上
3.2取样方法和样品处理
3.2.1回潮率测试样品
过磅包数
外观及商业质量样品
取样数量
品质样品
5包,每包取6m
10包,每包取6m
15包,每包取6m
20包,每包取6m
每包样品过磅后先进行外观检验,然后将丝束一端剪下1.0m~1.5m长,弃而不用,迅速剪取30g50g样品,装人干净的塑料袋或密闭容器中,作为回潮率测试样品,并及时(不迟于抽样后8h)将样品称重,精确到0.001g。
3.2.2上油率和残余丙酮含量测试样品将刚取过回潮率样品的包件中,随机剪取少许丝束,充分混合后,称取5g的样品两份,装入干净的容器中,作为上油率测试样品,称量精确到0.001g。如为醋酯纤维丝束,还需称取不少于50g的样品1份,装入干净的不致丙酮挥发和反应的容器中,作为残余丙酮含量测试样品。3.2.3品质测试样品
每包连续抽取约1.5m长的丝束4段(共6m长)。第一段作为丝束线密度测试样品,第二段作为其他品质检验用样品,另两段作为备样。其中每包抽取的第二段丝束样品先纵向剪取约50cm长的小1
SN/T2137.1—2008
束(其宽度约占每根丝束宽度的十分之一),合并成一混合样品作为单丝线密度、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卷曲性能、单丝横截面形状、醋酯纤维二氧化钛(TiO2)等品质测试项目样品;然后逐段抽取20根长约60cm~70cm的单纤维,共形成n条纤维小束样品作为收缩率测试样品。3.2.4样品预处理
将3.2.3的品质测试样品进行预调湿后,在温度20℃土2℃和相对湿度65%土2%条件下调湿放置12h以上,供检验品质项目用。4外观检验bzxz.net
将货物开包后,先观察丝束在包内是否排放整齐、规则、无扭曲和易于抽出。再随机抽取代表性样品,平摊在周围光线明亮、空气清新、环境干净的水平工作台上,以感官检验丝束是否有异味和霉变,有否污染,卷曲是否均匀一致,外观是否有并丝、飞花、毛边、断裂等影响加工的缺陷。5商业质量检验
5.1检验项目
商业质量检验项目包括总净重、回潮率、上油率。5.2检验方法
5.2.1总净重测定
5.2.1.1称量
用已校准之台秤,按表1规定的数量逐件称计毛重,精确到0.25kg。按全批包数的1%回皮,全批不少于3件,精确到0.02kg。
5.2.1.2计算
按式(1)计算总净重。
式中:
W.——m包总净重,单位为千克(kg);W第包毛重,单位为千克(kg);W。—--每包平均皮重,单位为千克(kg);m—称计总包数。
结果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三位,修药到小数点后第二位。5.2.2回潮率测定
5.2.2.1原理
....(1)
试样精确称量后,置于105℃土2℃的烘箱内烘干水分至恒重(连续两次称重之差在0.02g以内),试样烘于前的重量与烘于后的于重之差除以于重之比的首分数,即表达试样的回潮率。5.2.2.2仪器及工具
a)热风式电烘箱:附有分度值0.001g天平的箱内称量设备和恒温控制设备;b)长臂钳、镊子等。
5.2.2.3试验步骤
将烘箱升温到105℃士2℃的恒定温度,待用;a)
准确称量将盛放试样烘篮的质量(G。),精确到0.001g;从烘箱内取出烘篮,将试样放人烘篮内,迅速放回到烘箱中,并立即准确称量(G),精确c)
到0.001g;
d)开启烘箱转动开关,进行烘干,若同时测量多个试样,尽量使烘篮在烘箱内均匀对称分布;2
-TTKAONKAca-
SN/T2137.1—2008
e)将试样烘至恒重(即直到每间隔10min连续两次干重之差低于0.02g),记录最后一次称量质量(G2),停止烘干;
f)关闭烘箱开关,从烘箱中取出烘篮,将试样取出,烘篮放回烘箱,5.2.2.4计算
按式(2)、式(3)计算回潮率。R=
式中:
R所测n个试样的平均回潮率,%;第;个试样实测回潮率,%;
Gn-Ga×100
盛放第i个试样烘篮的净重,单位为克(g);开始烘干前第i个试样与烘篮的质量,单位为克(g);烘至恒重时第个试样与烘篮的质量,单位为克(g);测试试样个数。
结果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三位,修约到小数点后第二位。5.2.3上油率测定
5.2.3.1原理
.(2)
..(3)
利用油剂能溶解于特定有机溶剂的性质,通过索氏萃取器将试样表面的油剂抽出,将所得抽出液加以蒸发烘干,称量不易挥发的油剂,以达到测定试样上油率的目的。5.2.3.2仪器及工具
a)索氏萃取器;
b)恒温水浴锅;
恒温烘箱;
分析天平,最小分度值0.0001g;d)
定性滤纸:12.5cm;
干燥器、称量瓶及不锈钢镊子等。5.2.3.3有机溶剂(分析纯)
涤纶、腈纶、丙纶、氯纶、醋酯、粘胶、铜氨:乙醚;维纶:苯-甲醇(2:1)混合溶液;b)
锦纶:四氯化碳。
5.2.3.4试验步骤
a)将试样分别用滤纸包好,放入索氏萃取器试样管内,下接已知烘干质量G。的蒸馏瓶;b)根据化学纤维丝束的种类注人相应的溶剂,溶剂浸没试样至少高出30mm;加热水浴锅,使溶剂蒸发上升,调节水浴温度,使有机溶剂虹吸次数每小时不少于8次,在一次试验中总回流次数不少于18次,时间不少于2h;d)萃取完毕后取出试样,回收溶剂:e)将萃取后的蒸馏瓶及试样分别放人105℃土2℃的恒温烘箱内烘至恒重G1G2。5.2.3.5计算
按式(4)计算上油率。
.(4)
SN/T2137.1—2008
式中:
0——实测上油率,%;
G,——萃取前蒸馏瓶烘干质量,单位为克(g);G
萃取后蒸馏瓶烘干质量,单位为克(g);试样除油后烘干质量,单位为克(g)。计算结果以二次测定的平均值表达,结果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三位,修约到小数点后第二位。5.3商业质量计算
5.3.1抽样包的商业质量
不包括上油率按式(5)计算:
100X(100+A)
(100+R)(100+O)
包括上油率按式(6)计算:
式中:
一m包的商业质量,单位为千克(kg);W—m包总净重,单位为千克(kg);A一一合约规定的除油烘后的重量补贴(合约公差),%;R一m包的实测回潮率,%;
一m包的实测上油率,%。
结果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二位,修约到小数点后第一位。5.3.2盈亏率
盈亏率按式(7)计算:
式中:
β一盈亏率,%;
W-W×100
W按发票重量计算得到的m包的重量,单位为千克(kg)。结果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三位,修约到小数点后第二位。5.3.3全批商业质量
全批商业质量按式(8)计算:
式中:
全批实测商业质量,单位为千克(kg);W全批发票重量,单位为千克(kg)。3
结果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二位,修约到小数点后第一位。6品质检验
6.1检验项目
.(5)
.(7)
.(8)
品质检验项目包括丝束线密度、单丝线密度、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卷曲、单丝横截面形状、收缩率、醋酯纤维二氧化钛(TiO)与残余丙酮含量的测定。4
6.2检验方法
6.2.1丝束线密度测定
6.2.1.1原理
KAONrKAca
SN/T 2137.1—2008
在一定时间内,对丝束施加一定负荷以消除丝束的卷曲,然后截取一定长度的丝束称量,并通过计算得出丝束线密度.单位为千特(ktex)。6.2.1.2仪器及工具
测定丝束线密度的仪器应满足以下要求:a)预加张力:粘胶、铜氨、醋酯为0.60cN/tex,线密度小于2dtex的涤纶为2.00cN/tex,线密度大于等于2dtex的涤纶为1.00cN/tex,其他化学单纤维为1.00cN/tex,用于拉伸丝束,消除卷曲;
b)两个夹具:用于夹持试样,应能夹紧试样,不产生滑移;切刀:用于切割试样,切刀应保持锋利,两切刀间的距离满足1000mm士1mm;c)
d)天平:最小分度值0.01g;
其他工具:剪刀、样品盘、乳胶手套等。e)
6.2.1.3试验步骤
在附有夹持器的取样装置上,将已预处理的丝束一端固定,另一端根据试样加上预加张力,停留2min,固定夹具,截取1000mm士1mm长的丝束试样。用切刀沿夹具切下试样称重,精确到0.01g。6.2.1.4计算
按式(9)、式(10)、式(11)计算丝束线密度、丝束线密度的平均值、丝束线密度变异系数。1000
T =G ×
C(T,-T)2
CV(%) :
式中:
T第i次测定的丝束线密度,单位为千特(ktex);G一一第i次测定的消除卷曲后1000mm长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Tn个丝束线密度的平均值,单位为千特(ktex);测试试样个数;
CV—n个丝束线密度的变异系数,%。所有结果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二位,修约到小数点后第一位。6.2.2单丝线密度测定
6.2.2.1中段切取称重法(仲裁试验方法)6.2.2.1.1原理
切取一定长度的丝束,称出重量,计数其根数,从而计算出纤维线密度的平均值。6.2.2.1.2仪器及工具
a)30mm纤维切断器;
b)天平:最小分度值0.0001g;黑绒板、玻璃片、钢梳(10针/cm、20针/10cm)、剪刀、镊子等;c)
d)投影仪。
.(9)
....10)
·(11)
SN/T2137.1—2008
6.2.2.1.3试验步骤
a):从已预处理的混合样品中剪下长度约50mm的小段,纵向随机抽取1000~1200根纤维,整理成基本平直,一端整齐的纤维束;b)握住纤维的一端,先以稀梳,继以密梳,梳除其游离纤维。将纤维束在切断器上切取中段纤维、切时应注意保持纤维束平直(伸直不伸长),并和切刀垂直;c)切取的中段纤维在试验用标准大气条件下平衡调湿至少1h后,称其质量W。(mg)。6.2.2.1.4计算
按式(12)计算单丝线密度。
式中:
T。—单丝线密度,单位为分特(dtex):W。—切取中段纤维质量,单位为毫克(mg);X10000
L切取纤维之中段长度,单位为毫米(mm);N-—纤维根数。
.(12)
计算结果以不少于二次测定的平均值表达,结果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三位,修约到小数点后第二位6.2.2.2振动仪法
6.2.2.2.1原理
运用弦振荡原理,使受力纤维进行定向振荡,当激发频率与自然频率发生共振时,即可测定出单纤维的线密度。
6.2.2.2.2仪器设备
振动式细度仪。
6.2.2.2.3试验步骤按GB/T16256执行。6.2.3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
6.2.3.1原理
等速伸长(CRE)强力仪以一定的速度拉伸丝束或单纤维试样,试样发生断裂时所承受的最大拉力及最大伸长。
6.2.3.2仪器及工具
a)等速伸长试验仪(CRE);
b)镊子、绒板、刷子、秒表、预张力夹等。6.2.3.3试验条件
a)名义隔距:20mm;
预加张力:按纤维的名义线密度计算预张力,干态实验时,粘胶、铜氨、醋酯为0.60cN/tex土0.06cN/tex,线密度小于2dtex的涤纶为2.00cN/tex士0.20cN/tex,线密度大于等于2dtex的涤纶为1.00cN/tex士0.10cN/tex.其他纤维为1.00cN/tex士0.10cN/tex;湿态实验时,预张力约为于态的一半:
c)拉伸速度:动夹持器的速度按表2进行设定;表2CRE强力仪拉伸速度对照表
纤维平均断裂伸长率范围/%
[8,50】
拉伸速度/(mm/min)
50%名义隔距长度
100%名义隔距长度
200%名义隔距长度
d)实验室标准大气条件:温度20℃士2℃,相对湿度65%士2%。6.2.3.4试验步骤
iiKAoNiiKAca-
SN/T2137.1—2008
检查仪器零点、夹持器、夹持器距离、量程、重锤、下降速度是否正常、符合要求,进行校正;a)
从已预处理的混合样品中剪下约50mm小段放置到绒板上,并尽量使之呈松散状;用镊子随机地从绒板上夹取一根纤维,在规定的预张力下,将纤维先置入上夹持器,再置人下夹持器,应保持纤维放在强力仪上、下夹持器的中间位置;d)
松开制动器,开动下降旋钮,使下夹持器按恒定的速度下降至试样断裂,记录断裂强力f,和断裂伸长率e(%);
按动上升旋钮使下夹持器上升复位,同时松开上、下夹持器,去掉单纤维:e)
每批测定50根纤维:
废弃那些试样确实在夹持器内滑动的,或在夹持器内断裂的,或在离夹口边1mm内断裂的测g)
试结果,记录废弃次数。如果废弃次数超过试验次数的10%,应检修或更换夹持器;如果实测纤维平均断裂伸长率与选择的拉伸速度不符,则应废弃结果,重新选择拉伸速度进h)
行拉伸试验。
6.2.3.5计算
按式(13)、式(14)计算丝束单纤维的平均断裂强力、丝束单纤维的断裂强力变异系数。1
(ft-f)
式中:
f——n根丝束单纤维的平均断裂强力,单位为厘牛(cN);f第i根丝束单纤维的实测断裂强力,单位为厘牛(cN);CV
丝束单纤维的断裂强力变异系数,%;测试试样个数。
按式(15)、式(16)计算丝束单纤维的平均断裂伸长率、丝束单纤维的断裂伸长率变异系数。..(13)
(14)
....(15)
式中:
-n根丝束单纤维的平均断裂伸长率,%;E,
-第1根丝束单纤维的实测断裂伸长率,%;丝束单纤维的断裂伸长率变异系数,%;测试试样个数。
按式(17)计算丝束单纤维的平均断裂强度:p=
式中:
丝束单纤维的平均断裂强度,单位为厘牛每分特(cN/dtex):单丝线密度,单位为分特(dtex)·(16)
·(17)
SN/T2137.1—2008
所有结果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三位,修约到小数点后第二位。6.2.4卷曲性能的测定
6.2.4.1原理
卷曲未被损坏的纤维,在一定轻负荷张力作用下,25mm长度纤维左右两侧的卷曲波峰和卷曲波谷个数之和除以2.即为纤维的卷曲数。6.2.4.2仪器及工具
a)卷曲弹性仪或卷曲数仪;
b)纤维夹、锻子、绒板、秒表、刻度尺等。6.2.4.3试验步骤
从已预处理的混合样品中剪取约50mm的小段,放置到绒板上,并尽量使之呈松散状:b)
用镊子随机地从绒板上夹取一根纤维,悬挂于卷曲仪的扭力天平横臂上,然后用镊子将纤维的另一端置于夹持器中;
调节扭力天平的手柄使纤维加上相当于轻负荷的张力(0.02cN/tex).用目镜读出25mm内纤维卷曲数,测定纤维加轻负荷张力时的长度L。;调节扭力天平使纤维加上相当于重负荷的张力(1cN/tex),30 s后.测定长度L1;d)
除去重负荷的张力.间歇2min再加轻负荷张力,30s后,测定长度L2;e)
f)全批共测定30根试样。
6.2.4.4计算
按式(18)、式(19)、式(20)、式(21)计算卷曲数、卷曲率、卷曲弹性恢复率、卷曲恢复率。N.+NR
L-Lo×100
Li-La×100
式中:
K卷曲数,单位为个每25mm(个/25mm);左侧波峰数;
右侧波峰数;
卷曲率,%;
纤维加轻负荷张力后的原始长度,单位为毫米(mm);纤维加重负荷张力后的长度,单位为毫米(mm);卷曲弹性恢复率,%;
纤维除重负荷张力2min后再加轻负荷张力的长度,单位为毫米(mm);卷曲回复率,%。
(18)
·(19)
.(20)
·(21)
计算结果以全部测试试样结果的平均值表达,结果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二位,修约到小数点后第一位。
5单丝横截面形状
6.2.5.1原理
将一束丝束制成横向截面切片,在一定放大倍数的显微镜下观察丝束的截面形状。6.2.5.2仪器及工具
a)切片机:哈氏切片机(或回转式切片机);9
b)剪刀、刀片、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挑针等:c):生物显微镜(放大倍数:100倍~500倍)。6.2.5.3试剂
二甲苯、无水乙醇、苯胺或甘油、火棉胶、切片石蜡、蛋白甘油。6.2.5.4试验步骤
6.2.5.4.1制片
6.2.5.4.1.1哈氏切片器切片程序HHKANiKAa
SN/T 2137.1—2008
将哈氏切片器的紧固螺丝松开,提出定位销子,将螺座旋转到与金属板凹槽成垂直位置,抽出金属凸舌。
随机剪取一小束纤维梳理整齐,紧紧夹入哈氏切片器的凹槽中间,以锋利刀片先切去漏在外面的纤维,然后装好上面的弹簧装置,并旋紧螺丝。稍微移动刻度螺丝,将露出的纤维切去。再稍微旋一下螺丝,用挑针滴一小滴5%火棉胶溶液,待蒸发后,用刀片小心地切下切片。6.2.5.4.1.2回转式切片机切片程序随机剪取一小束纤维用手扯法将其整理平直,放人已制好的包理模内,将融熔之石蜡慢慢倒人并使之包围纤维后慢慢冷却硬化。
将包理纤维石蜡在已调试好的切片机上垂直方向切取6m~10um薄片,在干净的载玻片上涂少许蛋白甘油,用镊子将切片平放置于载玻片上,稍干。当切片被沾着固定后,浸人二甲苯浴中约2min进行脱蜡,取出再浸入第二道二甲苯浴中约1min~2min,然后再移人酒精浴中进行脱水,1min后再移人第二道酒精浴中浸约o.5min取出,制成样片。
6.2.5.4.2观察
将上述两种方法制成的样片放在已调试好的显微镜下观察之。总测定次数不少于两次。6.2.6收缩率
6.2.6.1原理
在规定条件下用热处理介质(汽蒸、沸水、干热空气)处理试样,测量处理前后试样长度的变化,计算其对原试样长度的百分比,由此得到收缩率。6.2.6.2丝束汽蒸收缩率
6.2.6.2.1仪器及工具
a)蒸锅;
b)不锈钢网蒸格;
e)预加张力钳:0.075cN/dtexX20;d)立式量尺(附有上夹持器)。6.2.6.2.2试验步骤
a)将已预处理的每条纤维小束夹人立式量尺的上端夹持器中,下端加预加张力,30s后准确量取20cm,在其两端加以标记,下端留出5cm后将其余部分剪去;将试验样品放人常压下的蒸锅内,蒸15min后,取出试样,自然晾干,经过调湿平衡后,分别夹b)
入立式量尺,加上预加张力,30S后准确测量收缩后的长度,计算其收缩率,取其平均值6.2.6.2.3计算
按式(22)计算丝束汽蒸收缩率:L==×100
式中:
L一丝束汽蒸收缩率,%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商检行业标准(SN)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